CN115733769A - 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3769A
CN115733769A CN202110996602.7A CN202110996602A CN115733769A CN 115733769 A CN115733769 A CN 115733769A CN 202110996602 A CN202110996602 A CN 202110996602A CN 115733769 A CN115733769 A CN 115733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ssage
link
server
r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66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战伟
郭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9966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3376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3491 priority patent/WO20230247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733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37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本申请的链路测试方法包括:向服务端发送会话请求并建立测试会话,所述会话请求携带有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发送测试报文至所述服务端,并通过所述返程链路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与所述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本申请的会话请求中携带有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从而在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测试报文时,服务端可以根据路径信息精确地查找到返程链路,将反射报文按照该返程链路返回,从而完成测试过程,提高查找返程链路的准确度,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双向主动测量协议(TWAMP,Two-Way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是一种IP性能度量的协议,主要用于IP网络链路时延和丢包率等性能度量。TWAMP通常有4个逻辑实体组成,即Control-Client(客户端)、Server(服务端)、Session-Reflector(反射器)、Session-Sender(发射器);在工作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控制协议协商阶段、控制会话协商阶段、测试阶段。
在控制会话协商阶段,Control-Client通过预先创建的发射器Session-Sender发送Request-TW-Session消息向Server请求创建测试会话,Server根据Request-TW-Session消息来创建反射器Session-Reflector,实现在测试阶段Session-Reflector向Session-Sender反射回测试报文。
然而,Request-TW-Session消息中,只有源UDP端口号、目的UDP端口号、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信息,而用于标识待测链路的信息只有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由于Session-Reflector是根据Request-TW-Session消息来创建的,因此Session-Reflector只能获取到Request-TW-Session消息中的IP地址,获取的待测链路的信息比较有限,仅通过IP地址查路由确定出的待测链路的方式,并不能保证Session-Sender发送的测试报文和反射器发送的反射报文走的是同一条链路,也不一定能够按用户期望的链路发送反射报文,确定出的待测链路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提高查找返程链路的准确度,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测试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向服务端发送会话请求并建立测试会话,所述会话请求携带有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发送测试报文至所述服务端,并通过所述返程链路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与所述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测试方法,应用于服务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并建立测试会话,所述会话请求携带有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接收所述客户端的发射器发送的测试报文,生成与所述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并通过所述返程链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反射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链路测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链路测试方法。
本申请的会话请求中携带有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从而在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测试报文时,服务端可以根据路径信息精确地查找到返程链路,将反射报文按照该返程链路返回,从而完成测试过程,提高查找返程链路的准确度,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链路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TLV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SR-MPLS-POLICY场景下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SR-MPLS-POLICY场景下TLV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SR-MPLS-POLICY场景下TLV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SRV6-POLICY场景下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SRV6-POLICY场景下TLV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SRV6-POLICY场景下TLV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SR-TE场景下本实施例的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SR-TE场景下TLV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VPN场景下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VPN场景下TLV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纯IP场景下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SR BE场景下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指定回程IP地址信息情况下的TLV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指定回程IP地址信息情况下的TLV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指定返程标签信息情况下的TLV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链路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申请一实施例涉及一种链路测试方法,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向服务端发送会话请求并建立测试会话。
具体地说,此步骤发生在控制会话协商阶段,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客户端,其中,客户端发送的会话请求中携带有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服务端可以根据路径信息查找到对应的返程链路从而返回相应的报文。
步骤102,发送测试报文至服务端,并通过返程链路接收服务端发送的与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
具体地说,此过程发生在测试阶段,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测试报文,服务端接收到测试报文之后会生成反射报文,且服务端会根据路径信息查找到对应的返程链路,从而将反射报文通过返程链路返回至客户端。
本实施例的会话请求中携带有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从而在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测试报文时,服务端可以根据路径信息精确地查找到返程链路,将反射报文按照该返程链路返回,从而完成测试过程,提高查找返程链路的准确度,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会话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中包含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具体地说,服务器接收到会话请求时,也会获取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并使用该信息创建反射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测试报文至服务端,并通过返程链路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与所述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包括:通过本地创建的发射器发送测试报文至服务端;通过路径信息对应的返程链路接收与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反射报文通过服务端中的反射器发送。具体地说,客户端包括有本地创建的发射器,服务端根据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创建了反射器;在测试阶段,客户端通过发射器发送测试报文至服务端的反射器,反射器生成与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反射器基于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查找到返程链路,并将该反射报文通过该返程链路发送至发射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为TLV信息。具体地说,TLV信息不仅包括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还包括返程链路的类型、TLV信息的长度、返程链路的子类型。TLV信息的结构用于表示在服务端(server)创建反射器时获取反射器发送反射报文的路径信息,如图2所示,为TLV的结构示意图,其中type表示返程链路的类型(例如:sr-te、sr-mpls-policy、srv6-policy、mpls-te、vpn等),Lenght表示该路径信息的长度,sub-type表示所带路径信息的子类型,value表示路径信息,根据不同的路径类型,携带不同的value值,也就是说,路径信息的类型根据返程链路的类型确定,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在反射器返回反射报文时,进一步提高查找的返程链路的准确性。
具体地说,Type表示路径的类型:Type为1,表示类型为sr-mpls-policy;Type为2,表示类型为srv6-policy;Type为3,表示类型为te-tunne1;Type为4,表示类型为VPN;Type为5,表示类型为返程IP地址;Type为6,表示类型为返程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当没有子类型sub-type时,sub-type的值为0。
具体地说,TWAMP-Server收到Request-TW-Session会话请求消息后,从Request-TW-Session中解析IP地址、端口号及携带的路径TLV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创建反射器,反射器中存储TLV中的路径信息即value值(例如:标签栈、segment-list、BSID、VPN-ID、VC-ID、隧道ID、返程IP地址、返程标签等),这些信息用于测试阶段反射器发送反射报文时查找返程链路,能够确保反射器发送测试报文和反射器发送反射报文的路径是同一个链路,或确保反射报文按用户期望的路径发送。
具体地说,Sesion-sender发送测试报文到session-reflector,session-reflector收到测试报文后,生成反射报文,同时根据缓存的路径信息即value值查找返程链路,并将反射报文通过找到的返程链路发送给Sesion-sender,之后,Sesion-sender收到反射报文后进行IP性能统计。
具体地说,在控制会话协商阶段之前,还存在控制协议协商阶段,此阶段主要是为了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以及确定通信模式。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向服务端发送会话请求并建立测试会话之前,还包括:向服务端发起连接请求,接收服务端返回的应答消息,应答消息携带有服务端期望支持的通信模式;向服务端发送连接消息,连接消息携带有客户端支持通信模式的信息,服务端与客户端基于通信模式并建立连接。具体地说,服务端期望支持的通信模式为双向共路径模式。
具体地说,在TWAMP-Control协议协商阶段,首先由TWAMP-Client向TWAMP-Server发起TCP连接请求,之后由TWAMP-Server向TWAMP-Client回应一个Greeting应答消息,在应答的Greeting消息的模式字段中将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双向共路径模式”标记位置位,表示TWAMP-Server支持这种新的通信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答消息中模式字段的一个比特位用于标识双向共路径模式。具体地说,应答消息的模式字段占用32比特,每比特表示一种通信模式,本实施例使用其中的某一未分配比特位来标识这一通信模式即双向共路径模式。
本实施例的TWAMP-Client收到Greeting消息后,由于TWAMP-Client可以支持双向共路径模式,TWAMP-Client向TWAMP-Server发送一个连接消息即Set-Up-Response消息,在该Set-Up-Response消息的模式字段中,将“双向共路径模式”标记位置位,表示TWAMP-Client支持这种新的通信模式;当TWAMP-Server端收到Set-Up-Response消息后,确认通信模式后,回应Server-Start消息来确立TWAMP控制连接;当TWAMP-Client端收到TWAMP-Server消息后,确立TWAMP控制连接,在测试阶段使用“双向共路径模式”进行测试。
具体地说,为了实现本申请的双向共路径模式,在发起控制协议协商之前,现在客户端即TWAMP-Client端和服务端即TWAMP-Server端使能这一通信模式-双向共路径模式(Bidirectional co-path mode),在双向共路径模式下,发送链路与返程链路为同一链路。同时在TWAMP-Client端配置发射器即session-sender的信息,其中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UDP端口号、目的UDP端口号、DSCP值;另外,还根据测试场景配置发射器发送报文的返程链路的TLV信息,例如:sr-policy场景需要配置sr-policy路径信息(例如color、end-point、protocol-origin、discrimination、Segment-list ID);SR-TE场景需要配置TE-Tunnel信息(例如隧道ID);L2VPN/l3VPN场景需要配置VPN信息(例如:AC接口信息、VPN实例名);最后根据不同的测试场景配置反射器返回反射报文的路径信息,例如,sr-mpls-policy场景需要指定标签栈信息(LABLE-STACK)或BSID(binding-segment-list-id);srv6-policy场景需要指定段列表(segment-list)或BSID;L2VPN/l3VPN场景需要配置VPN-ID;SR-BE场景需要指定返程IP地址或返程标签信息等。
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细节,以下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介绍,共分为了五种场景,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为其他场景,此处仅是举例说明。
第一种场景:SR-MPLS-POLICY场景下,TWAMP发射器发送的测试报文和反射器返回反射报文,按指定的一个候选路径发包测试的场景。如图3所示,为SR-MPLS-POLICY场景下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客户端PE1与服务端PE2分别配置SR-POLICY,客户端PE1与服务端PE2之间分别有多条候选路径Candidate Path,本实施例仅是选取其中一条路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首先在客户端PE1与服务端PE2上使能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双向共路径模式”,客户端PE1配置sesson-sender,并指定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UDP口号、目的UDP端口号等,同时指定session-sender发送报文的候选路径的信息(包括color、end-point、protocol-origin、segment-list ID等);和session-reflector发包的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路径信息为PE2上对应sr-policy Candidate Path信息,在TLV信息种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Lable-stack标签栈信息,另一种为Candidate Path绑定的BSID(Binding segmentID)信息。
2.PE1发起建立TWAMP-Control连接,在TWAMP-Control连接协商过程中,在Greeting消息和reques-response消息的模式字段中,将“双向共路径模式”标志位置位。
3.当TWAMP-Control连接建立完成后,PE1在建立的控制连接上,发起会话请求,并根据配置在会话请求报文(Request-TW-Session)中携带具体的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即PE2到PE1某条候选路径信息。如果返程路径信息为标签栈,则封装标签栈TLV。
如图4所示,为SR-MPLS-POLICY场景下TLV的一种结构示意图,Type设置为1,表示为SR-MPLS-POLICY场景,lenght为标签栈深度n乘以4加1字节,sub-type为1,表示标签栈;Value为具体标签栈信息;如果为BSID,则封装BSID TLV。
如图5所示,为SR-MPLS-POLICY场景下TLV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Type设置为1,表示为SR-MPLS-POLICY场景,lengtht为5字节,sub-type为2,表示BSID,Value为具体的BSID值。
4.PE2的TWAMP-Server收到请求报文后,解析请求报文中的IP地址、端口号和路径TLV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创建sess-reflector反射器,其中反射器中缓存解析的回程路径即标签栈lable-stack、BSID中的一种,根据具体的tlv-type来决定具体的信息类型。
5.当测试会话创建完成后,由Session-Sender根据配置的Candidate Path信息查找具体的发包路径,并在该路径上发送测试报文。
6.Session-Reflector收到测试报文后,生成反射报文,同时根据缓存的返程路径信息(签栈lable-stack或BSID),查找返程路径,并将反射报文在查找到的返程路径上发送给session-sender。
7.Session-sender收到反射报文后完成链路的性能度量。
第二种场景:SRV6-POLICY场景下,TWAMP发射器发送的测试报文和反射器返回反射报文,按指定的Candidate Path(候选路径)发包测试的场景。如图6所示,为SRV6-POLICY场景下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PE1、PE2分别配置SRV6-POLICY,PE1到PE2和PE2到PE1分别有多条Candidate Path,从中选择其中一条Candidate Path作为返程链路。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首先在PE1和PE2上使能TWAMP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共路径模式”,PE1配置sesson-sender,并指定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UDP口号、目的UDP端口号等,同时指定session-sender发送报文的Candidate Path信息(包括color、end-point、protocol-origin、segment-list ID等);和session-reflector发包的回程路径信息,路径信息为PE2上对应sr-policy Candidate Path信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Segment-List信息,另一种为Candidate Path绑定的BSID(Binding segment ID)信息。
2.PE1发起建立TWAMP-Control连接,在TWAMP-Control连接协商过程中,在Greeting消息和reques-response消息的模式字段中,将“双向共路径模式”标志位置位。
3.当TWAMP-Control连接建立完成后,PE1在建立的控制连接上,发起会话请求,并根据配置在会话请求报文(Request-TW-Session)中携带具体的反射器器回包路径TLV信息,即PE2到PE1某条候选路径信息。如果返程路径信息为Segment-List,则封装Segment-List TLV。
如图7所示,为SRV6-POLICY场景下TLV的一种结构示意图,Type设置为2;lenght为标签栈深度n乘以16加1字节;sub-type为1,表示标签栈;Value为具体segment信息;如果为BSID,则封装BSID TLV,如图8所示,为SRV6-POLICY场景下TLV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Type设置为2;lengtht为5字节;sub-type为2,Value为具BSID值。
4.PE2的TWAMP-Server收到请求报文后,解析请求报文中的IP地址、端口号和路径TLV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创建sess-reflector反射器,其中反射器中缓存解析的回程路径TLV信息(即标签栈Segment-List、BSID中的一种,根据具体的tlv-type来决定具体的信息类型)。
5.当测试会话创建完成后,由Session-Sender根据配置的Candidate Path信息查找具体的发包路径,并在该路径上发送测试报文。
6.Session-Reflector收到测试报文后,生成反射报文,同时根据缓存的返程路径信息(签栈Segment-List或BSID),查找返程路径,并将反射报文在查找到的返程路径上发送给session-sender。
7.Session-sender收到反射报文后完成链路的性能度量。
第三种场景:SR-TE或MPLS-TE场景下,TWAMP发射器发送的测试报文和反射器反射段测试报文,按指定的SR-TE发包测试的场景。如图9所示,为SR-TE场景下或MPLS-TE场景下,本实施例的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首先在PE1和PE2上使能TWAMP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共路径模式”,PE1配置sesson-sender,并指定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UDP口号、目的UDP端口号等,同时指定session-sender发送报文的SR-TE隧道的ID或MPLS-TE隧道的ID;和session-reflector发包的回程路径信息,路径信息为PE2上对应SR-TE隧道ID或MPLS-TE隧道ID。
2.PE1发起建立TWAMP-Control连接,在TWAMP-Control连接协商过程中,在Greeting消息和reques-response消息的模式字段中,将“双向共路径模式”标志位置位。
3.当TWAMP-Control连接建立完成后,PE1在建立的控制连接上,发起会话请求,并在会话请求报文(Request-TW-Session)中携带配置指定的反射器返回路径TLV信息,即PE2到PE1的某条隧道信息,信息中包含隧道ID。
如图10所示,为SR-TE或MPLS-TE场景下TLV的结构示意图,Type设置为3;lengtht为5字节;sub-type为0;Value为具体隧道ID值。
4.PE2的TWAMP-Server收到请求报文后,解析请求报文中的IP地址、端口号和路径TLV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创建sess-reflector反射器,其中反射器中缓存解析的回程路径TLV信息,即返程隧道ID。
5.当测试会话创建完成后,由Session-Sender根据配置的隧道ID信息查找具体的发包路径,并在该路径上发送测试报文。
6.Session-Reflector收到测试报文后,生成反射报文,同时根据缓存的隧道ID信息,查找返程路径,并将反射报文在查找到的返程路径上发送给session-sender。
7.Session-sender收到反射报文后完成链路的性能度量。
第四种场景:VPN场景下包括L2VPN、L3VPN,TWAMP发射器发送的测试报文和反射器反射段测试报文,按指定的l2VPN发包测试的场景。如图11所示,为VPN场景下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首先在PE1和PE2上使能TWAMP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共路径模式”,PE1配置sesson-sender,并指定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UDP口号、目的UDP端口号等,同时指定session-sender发送报文的VPN实例信息;和session-reflector发包的回程路径信息,路径信息为PE2上对应VPN实例号(VPN-ID)或标识符,例如VC-ID、返程标签等。
2.PE1发起建立TWAMP-Control连接,在TWAMP-Control连接协商过程中,在Greeting消息和reques-response消息的模式字段中,将“双向共路径模式”标志位置位。
3.当TWAMP-Control连接建立完成后,PE1在建立的控制连接上,发起会话请求,并在会话请求报文(Request-TW-Session)中携带配置指定的反射器器回包路径TLV信息,即PE2与PE1对应的VPN-ID TLV,信息中包含返程VPN-ID。
如图12所示,为VPN场景下TLV的结构示意图,Type设置为4;lengtht为5字节;sub-type为1表示L2VPN,sub-type为2表示L3VPN;Value为具体VPN-ID值。需要说明的是,VPN场景下,Value也可以为返程链路的标识符,例如VC-ID、返程标签等。
4.PE2的TWAMP-Server收到请求报文后,解析请求报文中的IP地址、端口号和路径TLV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创建sess-reflector反射器,其中反射器中缓存解析的回程路径TLV信息,即,返程VPN-ID。
5.当测试会话创建完成后,由Session-Sender根据配置的VPN信息查找具体的发包路径,并在该路径上发送测试报文。
6.Session-Reflector收到测试报文后,生成反射报文,同时根据缓存返程路径的VPN-ID,查找返程路径,并将反射报文在查找到的返程路径上发送给session-sender。
7.Session-sender收到反射报文后完成链路的性能度量。
第五种场景:传统纯IP场景或SR BE场景下,TWAMP反射器按指定的IP或标签(lable)发送测试报文的场景,如图13所示,为纯IP场景下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为SR BE场景下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首先在PE1和PE2上使能TWAMP本发明所提出的“双向共路径模式”,PE1配置sesson-sender,并指定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UDP口号、目的UDP端口号等,同时指定session-reflector发包的回程IP地址信息或者返程标签信息。
2.PE1发起建立TWAMP-Control连接,在TWAMP-Control连接协商过程中,在Greeting消息和reques-response消息的模式字段中,将“双向共路径模式”标志位置位。
3.当TWAMP-Control连接建立完成后,PE1在建立的控制连接上,发起会话请求,并在会话请求报文(Request-TW-Session)中携带配置指定的反射器器回包路径TLV信息,即回程IP地址TLV,信息中包含回程IP地址信息,IP地址为反射器发送反射报文的目的IP地址。
如图15所示,为指定回程IP地址信息情况下的TLV的一种结构示意图,Type设置为5;lengtht为5字节;sub-type为1表示IPV4地址;Value为具体返程IPv4地址值;如图16所示,为指定回程IP地址信息情况下的TLV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Type设置为5;lengtht为17字节;sub-type为2表示IPV6地址;Value为具体返程IPv6地址值。
如图17所示,为指定返程标签信息情况下的TLV的一种结构示意图,Type设置为6;lengtht为5字节;sub-type为0;Value为具体返程标签值Label。
4.PE2的TWAMP-Server收到请求报文后,解析请求报文中的IP地址、端口号和路径TLV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创建session-reflector反射器,其中反射器中缓存解析的回程路径TLV信息,即回程IP地址信息或返程标签信息。
5.当测试会话创建完成后,由Session-Sender根据配置的目的IP信息查找具体的发包路径,并在该路径上发送测试报文。
6.Session-Reflector收到测试报文后,生成反射报文,同时根据缓存的返程路径IP地址或返程标签信息,查找返程路径,并将反射报文在查找到的返程路径上发送给session-sender。
7.Session-sender收到反射报文后完成链路的性能度量。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链路测试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1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并建立测试会话。其中,会话请求携带有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
步骤202,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测试报文,生成与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
步骤203,通过返程链路向客户端发送反射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会话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中包含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并建立测试会话之后,还包括:根据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创建反射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测试报文,生成与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包括:利用反射器接收客户端的发射器发送的测试报文,并利用反射器生成与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通过返程链路向客户端发送反射报文,包括:利用反射器通过路径信息对应的返程链路向客户端发送反射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创建反射器之后,还包括:将路径信息存储在反射器中。
不难发现,本实施例是与上一实施例相对应是实施例,上一实施例与本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仍然有效,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以应用到上一实施例中。。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9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3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302;其中,存储器3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3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3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能够执行如上述的通讯控制方法。
其中,存储器302和处理器301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30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301。
处理器301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30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例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端发送会话请求并建立测试会话,所述会话请求携带有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
发送测试报文至所述服务端,并通过所述返程链路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与所述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所述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中包含所述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测试报文至所述服务端,并通过所述返程链路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与所述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包括:
通过本地创建的发射器发送测试报文至所述服务端;
通过所述路径信息对应的所述返程链路接收与所述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所述反射报文通过所述服务端中的反射器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为返程TLV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LV信息包括所述返程链路的类型、所述TLV信息的长度、所述返程链路的子类型、所述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服务端发送会话请求并建立测试会话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服务端发起连接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应答消息,所述应答消息携带有所述服务端期望支持的通信模式;
向所述服务端发送连接消息,所述连接消息携带有所述客户端支持所述通信模式的信息,所述服务端与所述客户端基于所述通信模式建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期望支持的通信模式为双向共路径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答消息中模式字段的一个比特位用于标识所述双向共路径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R-MPLS-POLICY场景下,所述路径信息表示为标签栈信息或者所述返程链路所绑定的BSID信息;在SRV6-POLICY场景下,所述路径信息表示为Segment-List信息或者所述返程链路所绑定的BSID信息;在SR-TE或MPLS-TE场景下,所述路径信息为SR-TE的隧道ID或MPLS-TE的隧道ID;在VPN场景下,所述路径信息为VPN实例号或返程链路的标识符;在IP场景或SR BE场景下,所述路径信息为回程IP地址信息或返程标签信息。
10.一种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并建立测试会话,所述会话请求携带有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测试报文,生成与所述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
通过所述返程链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反射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所述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中包含所述返程链路的路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并建立测试会话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创建反射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测试报文,生成与所述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包括:
利用所述反射器接收所述客户端的发射器发送的测试报文,并利用所述反射器生成与所述测试报文对应的反射报文;
所述通过所述返程链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反射报文,包括:
利用所述反射器通过所述路径信息对应的所述返程链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反射报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于创建反射器的信息创建反射器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路径信息存储在所述反射器中。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项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或实现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项所述的链路测试方法。
CN202110996602.7A 2021-08-27 2021-08-27 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7337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6602.7A CN115733769A (zh) 2021-08-27 2021-08-27 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03491 WO2023024706A1 (zh) 2021-08-27 2022-07-01 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6602.7A CN115733769A (zh) 2021-08-27 2021-08-27 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3769A true CN115733769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90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6602.7A Pending CN115733769A (zh) 2021-08-27 2021-08-27 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33769A (zh)
WO (1) WO202302470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9961B (zh) * 2013-02-25 2018-07-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PPoE会话标识分配方法及设备
EP3099015B1 (en) * 2015-05-25 2018-07-18 Juniper Networks, Inc. Selecting and monitoring a plurality of services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using twamp
CN107979619B (zh) * 2016-10-21 2021-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wamp会话协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端
CN111385822B (zh) * 2018-12-29 202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及控制器
CN111866088B (zh) * 2020-06-29 2022-08-2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测试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24706A1 (zh)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136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load balancing in overlay networks
CA3010741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bypassing network proxies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dependent traffic flows
JP6269999B2 (ja) パケット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925623A (zh) 覆盖网络的互连
US10735373B2 (en)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protocol interfaces in a computing environment
EP3331205B1 (en)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utilized in ipv6 network and device utilizing same
US10574570B2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7000593A1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165775A1 (zh) 一种局域网设备的搜索方法及搜索系统
US9042272B2 (en) Distributed proxy addressing operations
US20150095469A1 (en) Identifier-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CN106209554A (zh) 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15733769A (zh) 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27390B (zh) 快速测试cpu转发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US114640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speed processing of GTP-U packet in a mobile network
CN113709016B (zh) 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00340B (zh) 数据包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1466626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介质
CN103533100B (zh) 报文传输方法和节点设备
CN112737883B (zh) 一种二层网络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11147520B (zh) 由防火墙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AU2015255271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a roaming radio equipment item and a network access gateway
CN111107046B (zh) 一种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7834707A (zh) 虚拟私有云vpc的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193172A (zh) 一种单播流量卸载加速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