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7797A - 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7797A
CN115727797A CN202211543667.7A CN202211543667A CN115727797A CN 115727797 A CN115727797 A CN 115727797A CN 202211543667 A CN202211543667 A CN 202211543667A CN 115727797 A CN115727797 A CN 115727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tower
tower segment
points
measuring
r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36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根旺
舒海华
燕明发
周功建
涂满明
许佳平
代皓
陈世明
秦环兵
李鹏
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to CN2022115436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77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7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7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安装钢塔节段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匹配对接;特征点从至少三个测站点观测,结合测站点和特征点的已知三维坐标,得到特征点到对应测站点之间的边长改正系数;从位测点相匹配特征点相同的测站点观测该位测点,根据边长改正系数对位测点的坐标进行修正,得到该位测点的差分前方交会坐标;根据所有位测点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的偏差值,对待安装钢塔节段进行垂直度调整,使待安装钢塔节段就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超高混凝土桥塔墩施工测量方法不适合超高钢塔安装定位测量,传统钢塔安装测量方法存在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钢塔是斜拉桥塔墩的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之一,钢塔一般采用分节段逐节吊装安装,已安装钢塔节段竣工后,再吊装待安装节段与已安装钢塔节段匹配安装,节段间采用栓接或焊接,分若干节段吊装施工。超高钢塔300米左右,比如张靖皋长江通道大桥钢塔高350米,安装施工需要吊装的钢塔节段更多、安装高度更高,节段累积误差更大,所以超高钢塔对定位测量提出了特殊的高精度技术要求,平面安装精度要求±2mm,倾斜度为1/8000;同时,超高钢塔高度为300米左右,甚至达到350米,300多米高空的毫米级安装测量,对测量来说难度更大。
相关技术中,传统上钢塔安装测量一般采用地面全站仪极坐标测量法或者采用实时修正变形的全天候测量法。采用地面全站仪极坐标测量法即在钢塔处于零变形状态下,把全站仪架设在地面上的已知控制点上,然后采用极坐标测量法对架设在待钢塔节段环口处特征点上的实际坐标,并与其理论坐标比较,得到待安装钢塔节段的偏差值,以此偏差值对钢塔进行调整就位;采用实时修正变形的全天候测量法,在待安装钢塔节段的安装测量时,对设置在待安装钢塔节段的两个特征点棱镜进行单向极坐标测量,并实时修正气象等钢塔变形影响因素使待安装钢塔节段就位,这实质上是一种实时差分的极坐标法。
但是,这种极坐标测量法和实时差分的极坐标是一种支导线测量方法,没有形成多余闭合观测条件,不符合测量平差原理要求,无法通过平差得到高精度成果,所以测量精度相对较低,不适应超高钢塔特殊的高精度定位测量要求。
超高混凝土桥塔墩施工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天顶接力投点测量法和内控测量法,采用天顶接力投点测量法,需要在混凝土桥塔身或横梁及塔顶设置测量平台,采用内控测量法需要在混凝土桥塔墩顶施工区设置测量平台,就是说超高混凝土桥塔墩施工测量方法需要借助测量平台实施测量。但钢塔截面相对混凝土桥塔墩来说截面小,塔顶作业面狭窄,钢塔结构一般不允许焊接测量平台等临时设施,全站仪很难架设在塔顶和塔身进行安装测量作业。所以超高混凝土桥塔墩施工测量方法不适合超高钢塔安装定位测量。
综上所述,超高混凝土桥塔墩施工测量方法不适合超高钢塔安装定位测量,传统钢塔安装测量方法存在测量精度低的缺陷,不满足超高钢塔对安装定位测量提出的特殊高精度要求,急待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超高混凝土桥塔墩施工测量方法不适合超高钢塔安装定位测量,传统钢塔安装测量方法存在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安装钢塔节段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匹配对接;
基于设在待安装钢塔节段上的至少三个位测点,确定在已安装钢塔节段上设置特征点的个数和位置;
每一所述特征点从至少三个测站点观测,结合所述测站点和特征点的已知三维坐标,得到每一特征点到对应测站点之间的边长改正系数;
从每一所述位测点相匹配特征点相同的测站点观测该位测点,根据边长改正系数对位测点的坐标进行修正,得到该位测点的差分前方交会坐标;
根据所有所述位测点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的偏差值,对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进行垂直度调整,使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就位。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基于设在待安装钢塔节段上的至少三个位测点,确定已安装钢塔节段上特征点的个数和位置,包括:
在待安装钢塔节段上至少设置三个位测点;
根据所述位测点的位置,基于使每一所述位测点均存在一特征点被相同的至少三个测站点通视,确定在已安装钢塔节段上设置特征点的个数和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每一所述特征点从至少三个测站点观测,结合所述测站点和特征点的已知三维坐标,得到每一特征点到对应测站点之间的边长改正系数,包括:
从至少三个测站点位置观测已安装钢塔节段上每一特征点,得到各个测站点与对应特征点之间的第一实测边长;
根据测站点和特征点的已知三维坐标,得到各个测站点与对应特征点之间的理论边长;
根据第一实测边长与对应的理论边长,得到各个测站点与对应特征点之间对应的边长改正系数。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已安装钢塔节段竣工后,对已安装钢塔节段进行竣工测量,得到已安装钢塔节段上特征点的竣工三维坐标,以所述特征点的竣工三维坐标作为特征点的已知三维坐标。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特征点设置在所述已安装钢塔节段的上端环口,且位于所述已安装钢塔节段相邻两侧面的交界处。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从每一所述位测点相匹配特征点相同的测站点观测该位测点,根据边长改正系数对位测点的坐标进行修正,得到该位测点的差分前方交会坐标,包括:
从每一所述位测点相匹配特征点相同的测站点观测该位测点,得到各测站点到对应位测点的第二实测边长和实测竖角;
根据所述边长改正系数,对对应的第二实测边长进行修正,得到各所述测站点到各位测点的修正边长;
根据修正边长和对应的实测竖角,得到修正边长对应的差分水平边长;
根据所有所述测站点到对应位测点的差分水平边长,计算得到该位测点的差分前方交会坐标。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位测点设置在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的上端环口,且位于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相邻两侧面的交界处。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根据所述位测点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对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进行垂直度调整,使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就位,包括:
比较所述位测点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得到所述位测点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的偏差值;
根据所述位测点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的偏差值,并结合已安装钢塔节段的偏差情况,对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进行垂直度调整,使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安装就位。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将待安装钢塔节段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匹配对接,包括:
获取待安装钢塔节段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上端环口的轮廓线;
根据待安装钢塔节段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上端环口的轮廓线,确定待安装钢塔节段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上端环口的匹配偏差;
基于待安装钢塔节段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上端环口的匹配偏差,平均分配环口四周偏差,使待安装钢塔节段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精密匹配对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在使待安装钢塔节段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匹配对接时,在待安装钢塔节段的上端环口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两台北斗系统接收机,用于测量待安装钢塔节段的位置、倾斜度和旋转角等姿态参数;在待安装钢塔节段的下端环口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台激光投点仪,用于标示待安装钢塔节段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上端环口的匹配偏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先将待安装钢塔节段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匹配对接,每一特征点从至少三个测站点观测,结合测站点和特征点的已知三维坐标,得到每一特征点到对应测站点之间的边长改正系数;再从每一位测点相匹配特征点相同的测站点观测该位测点,根据边长改正系数对位测点的坐标进行修正,得到该位测点的差分前方交会坐标;根据所有位测点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的偏差值,对待安装钢塔节段进行垂直度调整,使待安装钢塔节段就位。本方案使用差分边长测量,进行前方交会坐标平差计算,可以得到待安装钢塔节段测点的精密差分前方交会坐标。这样,差分前方交会坐标测量方法相比传统钢塔测量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精度的待安装钢塔节段的精密垂直度测量数据,使超钢塔安装测量的特殊精度得以实现,有利于提高待安装钢塔节段的安装测量精度,即测量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钢塔精密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超高钢塔快速精密定位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安装钢塔节段的吊装状态测量辅助装置布置示意图。
图中:1、待安装钢塔节段;2、已安装钢塔节段;3、特征点;4、位测点;5、北斗系统接收机;6、激光投点仪;7、测站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匹配对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包括:
S11:获取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轮廓线。
本例中,钢梁节段加工完成后,在其加工场地,分别使用两组工业量测摄影仪对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和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进行图像量测和数据处理,得到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轮廓线。
S12:根据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轮廓线,确定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匹配偏差。
本例中,根据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轮廓线偏差情况,测量出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匹配偏差
S13:基于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匹配偏差,平均分配环口四周偏差,使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匹配对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使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匹配对接时,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上端环口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两台北斗系统接收机5,用于测量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位置、倾斜度和旋转角等姿态参数;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下端环口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台激光投点仪6,用于标示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匹配偏差。
本例中,钢塔节段的截面均为矩形,两台北斗系统接收机5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上端环口的对边设置,即设置在矩形的对边上,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下端环口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4台激光投点仪6,分别设置在矩形四个边的中心,可用来指导安装人员对其环口水平方向的匹配对接。
如图2和图3所示,S2:基于设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的至少三个位测点4,确定在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设置特征点3的个数和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
S21: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至少设置三个位测点4。
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安装能够提供指导待安装钢塔节段1垂直度调整的多个位测点4,一般需要至少三个位测点4。本例中,钢塔节段的截面均为矩形,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上端环口四个角上分别设置位测点4。每一位测点4均设有棱镜,方便后续的测量。
S22:根据位测点4的位置,基于使每一位测点4均存在一特征点3被相同的至少三个测站点7通视,确定在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设置特征点3的个数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钢塔节段的截面均为矩形,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上端环口四个角上分别设置特征点3,同一个角上的特征点3和位测点4可采用相同的至少三个测站点7通视检测。
在其他实施例中,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设置特征点3的个数和位置,只要基于使每一位测点4均存在一特征点3可被相同的至少三个测站点7通视即可。
S3:每一特征点3从至少三个测站点7观测,结合测站点7和特征点3的已知三维坐标,得到每一特征点3到对应测站点7之间的边长改正系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3包括:
S31:从至少三个测站点7位置观测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每一特征点3,得到各个测站点7与对应特征点3之间的第一实测边长。
本例中,每一个特征点3和对应的位测点4均采用三个测站点7,在获得各个测站点7与对应特征点3之间的第一实测边长时,在测站点7位置采用全站仪观测特征点3,获得测站点7到特征点3之间的距离,即第一实测边长。本例中,四个特征点3,每个特征点对应三个测站点7,得到12个第一实测边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特征点3设置在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上端环口,且位于已安装钢塔节段2相邻两侧面的交界处。钢塔节段的截面均为矩形,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上端环口四个角上分别设置特征点3,
S32:根据测站点7和特征点3的已知三维坐标,得到各个测站点7与对应特征点3之间的理论边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已安装钢塔节段2竣工后,对已安装钢塔节段2进行竣工测量,得到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特征点的竣工三维坐标,以特征点3的竣工三维坐标即为特征点3的已知三维坐标。
另外,已安装钢塔节段2进行竣工测量时,在钢塔处于零变形状态下进行。
本例中,在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设有特征点3,每个特征点对应三个测站点7,测站点7的三维坐标已知,即可计算出三个测站点7至四个特征点3的3×4=12条相对应理论边长。
S33:根据第一实测边长与对应的理论边长,得到各个测站点7与对应特征点3之间对应的边长改正系数。
本例中,比较三个测站点7至四个特征点3一共3×4=12条相对应实测边长与测站点7至四个特征点3的3×4=12条相对应理论边长的十二个差值,根据所述及十二个差值及实测的各测站点7至特征点3的3×4=12条相对应边长,分别计算出三个测站点7与四个特征点3的3×4=12个相对应边长改正系数。
S4:从每一位测点4相匹配特征点3相同的测站点7观测该位测点4,根据边长改正系数对位测点4的坐标进行修正,得到该位测点4的差分前方交会坐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4包括:
S41:从每一位测点4相匹配特征点3相同的测站点7观测该位测点4,得到各测站点7到对应位测点4的第二实测边长和实测竖角。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位测点4设置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上端环口,且位于待安装钢塔节段1相邻两侧面的交界处。
本例中,钢塔节段的截面均为矩形,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上端环口四个角上分别设置位测点4。在钢塔处于零变形状态下,分别使用设置在测站点7上的全站仪,交会观测三个测站点7至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的四个位测点4即棱镜的3×4=12条实测边长和3×4=12个实测竖角。
S42:根据边长改正系数,对对应的第二实测边长进行修正,得到各测站点7到各位测点4的修正边长。
在本例中,根据边长改正系数,对三个测站点7至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的四个位测点4的3×4=12条实测边长分别进行修正,分别得到三个测站点7至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的四个位测点4的3×4=12条相对应修正边长。
S43:根据修正边长和对应的实测竖角,得到修正边长对应的差分水平边长。
在本例中,根据三个测站点7至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的四个位测点4的3×4=12条相对应修正边长及3×4=12个实测竖角,分别计算出三个测站点7至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的位测点4的3×4=12条相对应修正边长的水平边长,分别作为三个测站点7至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的四个位测点4的3×4=12条相对应差分水平边长。
S44:根据所有测站点7到对应位测点4的差分水平边长,得到该位测点4的差分前方交会坐标。
在本例中,分别根据三个测站点7至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的每个位测点4的每三条差分水平边长,按照边长交会测量原理,分别对每个位测点4进行差分水平边长交会计算,分别得到四个位测点4的差分前方交会坐标。
S5:根据所有位测点4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的偏差值,对待安装钢塔节段1进行垂直度调整,使待安装钢塔节段1就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5包括:
S51:比较位测点4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得到位测点4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的偏差值。
本例中,位测点4的理论坐标,即设计时位测点4的设计理论坐标。
S52:根据位测点4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的偏差值,并结合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偏差情况,对待安装钢塔节段1进行垂直度调整,使待安装钢塔节段1安装就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塔节段精密定位方法,通过图像量测待安装钢塔节段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上端环口轮廓线,可以得到工业精度级的匹配偏差及采用环口四周平均分配偏差的方法匹配对接,平均分配环口四周偏差,防止偏差不均匀累积,巧妙减少了环口轮廓线之间的相互错台误差,确保了待安装钢塔节段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上端环口水平匹配精度;使用差分边长测量,进行前方交会坐标平差计算,可以得到待安装钢塔节段位测点的精密差分前方交会坐标,这种差分前方交会坐标测量方法相比传统钢塔测量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精度的待安装钢塔节段的精密垂直度测量数据,使超钢塔安装测量的特殊精度得以实现,有利于提高待安装钢塔节段的安装测量精度,即测量精度高。
另外,通过待安装钢塔节段吊装状态测量辅助装置,实时观测钢塔节段吊装姿态并可视化标示待安装节段下端环口偏位情况,指导安装人员匹配,使待安装钢塔节段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上端环口快速匹配得以实现,有利于提高待安装钢塔节段的安装测量效率,即测量效率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匹配对接;
基于设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的至少三个位测点(4),确定在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设置特征点(3)的个数和位置;
每一所述特征点(3)从至少三个测站点(7)观测,结合所述测站点(7)和特征点(3)的已知三维坐标,得到每一特征点(3)到对应测站点(7)之间的边长改正系数;
从每一所述位测点(4)相匹配特征点(3)相同的测站点(7)观测该位测点(4),根据边长改正系数对位测点(4)的坐标进行修正,得到该位测点(4)的差分前方交会坐标;
根据所有所述位测点(4)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的偏差值,对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1)进行垂直度调整,使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1)就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设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的至少三个位测点(4),确定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特征点(3)的个数和位置,包括:
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上至少设置三个位测点(4);
根据所述位测点(4)的位置,基于使每一所述位测点(4)均存在一特征点(3)被相同的至少三个测站点(7)通视,确定在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设置特征点(3)的个数和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所述特征点(3)从至少三个测站点(7)观测,结合所述测站点(7)和特征点(3)的已知三维坐标,得到每一特征点(3)到对应测站点(7)之间的边长改正系数,包括:
从至少三个测站点(7)位置观测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每一特征点(3),得到各个测站点(7)与对应特征点(3)之间的第一实测边长;
根据测站点(7)和特征点(3)的已知三维坐标,得到各个测站点(7)与对应特征点(3)之间的理论边长;
根据第一实测边长与对应的理论边长,得到各个测站点(7)与对应特征点(3)之间对应的边长改正系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已安装钢塔节段(2)竣工后,对已安装钢塔节段(2)进行竣工测量,得到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特征点(3)的竣工三维坐标,以所述特征点(3)的竣工三维坐标作为特征点(3)的已知三维坐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点(3)设置在所述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上端环口,且位于所述已安装钢塔节段(2)相邻两侧面的交界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每一所述位测点(4)相匹配特征点(3)相同的测站点(7)观测该位测点(4),根据边长改正系数对位测点(4)的坐标进行修正,得到该位测点(4)的差分前方交会坐标,包括:
从每一所述位测点(4)相匹配特征点(3)相同的测站点(7)观测该位测点(4),得到各测站点(7)到对应位测点(4)的第二实测边长和实测竖角;
根据所述边长改正系数,对对应的第二实测边长进行修正,得到各所述测站点(7)到各位测点(4)的修正边长;
根据修正边长和对应的实测竖角,得到修正边长对应的差分水平边长;
根据所有所述测站点(7)到对应位测点(4)的差分水平边长,计算得到该位测点(4)的差分前方交会坐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测点(4)设置在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上端环口,且位于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1)相邻两侧面的交界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位测点(4)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对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1)进行垂直度调整,使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1)就位,包括:
比较所述位测点(4)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得到所述位测点(4)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的偏差值;
根据所述位测点(4)的理论坐标与差分前方交会坐标的偏差值,并结合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偏差情况,对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1)进行垂直度调整,使所述待安装钢塔节段(1)安装就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匹配对接,包括:
获取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轮廓线;
根据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轮廓线,确定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匹配偏差;
基于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匹配偏差,平均分配环口四周偏差,使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精密匹配对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塔精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的上端环口在水平方向匹配对接时,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上端环口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两台北斗系统接收机(5),用于测量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位置、倾斜度和旋转角等姿态参数;在待安装钢塔节段(1)的下端环口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台激光投点仪(6),用于标示待安装钢塔节段(1)下端环口与已安装钢塔节段(2)上端环口的匹配偏差。
CN202211543667.7A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 Pending CN1157277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3667.7A CN115727797A (zh)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3667.7A CN115727797A (zh)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7797A true CN115727797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0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3667.7A Pending CN115727797A (zh)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77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26705A (zh) 一种超宽分幅钢箱梁整体拼装方法
CN114541480B (zh) 一种钢壳沉管拼装精度检验方法及系统
CN115075296B (zh) 曲线段管节标定方法
CN115371639B (zh) 一种水下摄影测量沉管管节对接测量方法
CN114739372B (zh) 一种用于智能全站仪隧道自动化监测的现场测点布设方法
CN113808093A (zh) 基于3d激光扫描仪的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方法
CN110645967B (zh) 一种围堰内构造物的定位测量方法
CN116164735A (zh) 一种沉管管节水中三维姿态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CN113280796B (zh) 一种mark ⅲ型液货舱斜面波纹轴线的勘划方法
CN113029087B (zh) 一种船体基座空间安装角度测量方法
CN110440769B (zh) 一种定位线路纵横偏量的测量方法
CN115727797A (zh) 一种钢塔精密定位方法
CN113865570A (zh) 一种钢结构圆形立柱垂直度测量方法
CN113818486B (zh) 一种钢壳管节分段拼接精度控制方法
CN112033363A (zh) 一种塔吊的塔身倾斜度测量方法
CN111323051A (zh) 一种基于测量塔法的管节标定方法
CN114197525B (zh) 一种后插法钢管柱的垂直度控制方法
CN111197486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顶管机导向方法
CN112985261A (zh) 一种移动式干坞预制沉管管节测量方法
CN114161091B (zh) 一种桩腿插销孔精准开孔方法
CN114353764B (zh) 一种护筒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4234909B (zh) 基于激光测距的沉降量测量方法
Li et al. 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for the structural monitoring of the Star Ferry colonnade
CN114353765B (zh) 一种倾斜巷道腰线施放方法
JP7256589B2 (ja) 計測地点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