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4619A - 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4619A
CN115714619A CN202211392482.0A CN202211392482A CN115714619A CN 115714619 A CN115714619 A CN 115714619A CN 202211392482 A CN202211392482 A CN 202211392482A CN 115714619 A CN115714619 A CN 115714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ptical cable
monitoring
abnormal
monitor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24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全平
马文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2113924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46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14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46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Or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其中,每个传感系统根据传感系统的种类设置在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上,光缆按照铺设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按照传感系统的种类将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其中,每组监测数据是对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按照与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预设条件判断每组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对电路光缆的运行情况的监测手段单一,无法对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综合监测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光缆一般随一次线路进行架设,主要分架空部分、地埋部分及沟道部分。架空光缆由于特有的架设方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季节性覆冰、风沙、雷电等极端天气影响,同时由于高空悬挂引发引力、张力等拉伸作用,易导致局部应力集中而产生非弹性形变,长期受力下,寿命将大受影响。地埋部分光缆为电力线路终端塔引下处至站内沟道部分,此部分光缆由于埋于地面以下,在地面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对光缆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光缆外破的风险较大。沟道内光缆一般敷设于站内电缆沟道内,多数站点与一次线路同沟道架设,由于电缆沟道内密闭不透风,沟道内发生进水和火灾隐患的可能性极大。
目前对于架空线路光缆运行质量的监测手段比较完善,但是对于地埋光缆及沟道光缆情况监测还不够完善,且针对光缆运行情况开展综合监测的手段较匮乏。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对电路光缆的运行情况的监测手段单一,无法对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综合监测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其中,每个传感系统根据传感系统的种类设置在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上,光缆按照铺设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每类传感系统用于对一种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检测;按照传感系统的种类将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其中,每组监测数据是对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按照与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预设条件判断每组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其中,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质量是否存在异常。
可选地,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一监测数据,其中,第一监测数据为沟道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包括:获取沟道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的第一温度数据、光信号在沟道光缆中的传输速率和回波时间;根据传输速率和回波时间,确定与第一温度数据对应的位置信息;至少将第一温度信息和与第一温度信息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为第一监测数据。
可选地,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二监测数据,其中,第二监测数据为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包括:获取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的测试数据和参考数据,其中,测试数据和参考数据为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中的发光模块发射的光经过耦合器后得到的光数据,测试数据中携带地埋光缆的不同位置上的振动信息,参考数据为与测试数据同时生成的不携带振动信息的对照数据;显示不同时刻对应的测试数据和参考数据,得到波形图;将波形图中的数据信息确定为第二监测数据。
可选地,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三监测数据,其中,第三监测数据为架空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包括:获取架空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不同位置的光的功率数据和频移数据;根据光的功率数据和频移数据,确定架空光缆的第二温度数据和应力数据;将第二温度数据和应力数据确定为第三监测数据。
可选地,得到多组监测数据之后,方法还包括:将多组监测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从数据库中获取任意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多个历史监测数据,并根据多个历史监测数据生成任意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监测数据曲线;预测监测数据曲线出现异常的概率,得到目标概率;在目标概率大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发出第一告警信息,其中,第一告警信息用于表征光缆存在异常。
可选地,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确定产生异常数据的光缆对应的异常等级,其中,异常等级与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中出现异常数据的次数呈正相关;依据异常等级,确定异常数据的显示标记,其中,显示标记与异常等级对应;获取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位置,依据显示标记在电子地图中标记异常位置,其中,电子地图用于显示光缆的地理位置。
可选地,确定产生异常数据的光缆对应的异常等级,包括:获取目标铺设方式的光缆在预设时间段内产生异常数据的异常次数,以及与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时间,其中,目标铺设方式的光缆为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的任意一种;从异常数据中确定每个相邻的异常时间的时间差,记为第一时间;在第一时间的和小于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将产生异常数据的光缆的异常等级由第一等级更新为第二等级,其中,第二等级的严重程度高于第一等级的严重程度。
可选地,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包括:对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光缆进行划分,确定光缆对应的范围信息;确定与异常数据对应的目标范围信息;依据目标范围信息对应的告警等级,确定与告警等级对应的目标告警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其中,每个传感系统根据传感系统的种类设置在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上,光缆按照铺设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每类传感系统用于对一种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检测;分组模块,用于按照传感系统的种类将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其中,每组监测数据是对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告警模块,用于按照与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预设条件判断每组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其中,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质量是否存在异常。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用于执行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其中,每个传感系统根据传感系统的种类设置在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上,光缆按照铺设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每类传感系统用于对一种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检测;按照传感系统的种类将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其中,每组监测数据是对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按照与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预设条件判断每组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其中,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质量是否存在异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其中,每个传感系统根据传感系统的种类设置在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上,光缆按照铺设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每类传感系统用于对一种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检测;按照传感系统的种类将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其中,每组监测数据是对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按照与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预设条件判断每组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其中,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质量是否存在异常,达到了对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综合监测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实时掌握电力线路光缆的运行情况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对电路光缆的运行情况的监测手段单一,无法对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综合监测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实现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光纤内的散射效应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分布式布里渊散射光纤传感系统部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3c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软件模块组成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相关技术对于光缆质量监测手段较单一,仅对架空部分或者地埋部分或者沟道部分光缆分别单独开展监测,没有针对光缆运行情况开展全线路综合监测,且对于沟道内光缆质量监测的手段有限,无法合理有效对沟道内光缆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在运光缆运行质量监测,提升光缆安全运行水平,本申请采用分布式温度传感监测技术、分布式振动传感监测技术及光缆纤芯应力应变分析来开展光缆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以下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10(或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02a、102b,……,102n来示出)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1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I/O接口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机终端10(或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模块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机终端10(或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或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元件(包括电路)、软件元件(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代码)、或硬件元件和软件元件两者的结合。应当指出的是,图1仅为特定具体实例的一个实例,并且旨在示出可存在于上述计算机设备(或电子设备)中的部件的类型。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其中,每个传感系统根据传感系统的种类设置在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上,光缆按照铺设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每类传感系统用于对一种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检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光缆质量监测系统将对电力线路光缆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综合监测,包括沟道光缆浸水及火情监测、地埋光缆外破监测、架空光缆运行状态监测,以达到对电力线路的综合监测,实时掌握电力线路光缆的运行情况。
步骤S204,按照传感系统的种类将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其中,每组监测数据是对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需要对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且监测的内容或数据不同,因此将监测数据进行分组,每组监测数据分别与一种传感系统对应,同时,每组监测数据也是对一种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
步骤S206,按照与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预设条件判断每组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其中,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质量是否存在异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实施监测沟道光缆浸水、火情等情况,当沟道内光缆出现异常时,及时在监控中心客户端上报告警,提醒运维人员关注告警情况;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时监测地埋光缆外破情况,当监测到地埋光缆存在外破风险时,通过监测客户端产生告警,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关注并了解现场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也能够实时监测架空光缆的运行状态,包括光缆是否有覆冰、光缆承受拉力是否过大、光缆摆动幅度是否偏大等方面的监测,并实时对光缆纤芯光功率进行监测。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中的步骤S202中,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一监测数据,其中,第一监测数据为沟道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沟道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的第一温度数据、光信号在沟道光缆中的传输速率和回波时间;根据传输速率和回波时间,确定与第一温度数据对应的位置信息;至少将第一温度信息和与第一温度信息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为第一监测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对沟道光缆浸水及火情进行监测研究,沟道光缆是指站内电缆沟道内至控制室部分光缆,由于沟道内为密闭环境,且电缆数量较多,若沟道内发生火情,无法第一时间被感知到,可能会因为处置不力而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同时沟道内若发生渗水、漏水等情况,也无法第一时间被发现,且因为沟道内特殊的环境,水分不易蒸发,光缆长时间泡水可能会导致光纤通信的质量下降,光缆使用寿命也将大幅降低。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开展沟道光缆浸水及火情监测研究,防止光缆因浸水导致通信中断或因火情而造成事故的扩大。
在对沟道光缆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采用分布式温度测量系统(DistributedTemperature Sensor,DTS),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DTS)主要由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终端设备和集成检测软件系统组成,可以实现温度的实时测量并能够精确定位。其原理主要依据后向散射原理,可分为三种类别,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基于拉曼(Raman)散射的测温技术。分布式拉曼散射系统利用光纤拉曼散射的温度效应,光纤空间部分的温度变化导致光纤背向拉曼散射的强度变化,经波分复用器和光电检测器采集带有温度信息(即上述第一温度数据)的背向拉曼散射光信号,经信号处理可以解调出实时的温度信息达到监测的目的。利用光时域反射技术,根据光在光纤(本申请中指光缆)中的传输速率和背向拉曼散射光的回波时间,可以对温度点进行定位(即上述位置信息)。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中的步骤S202中,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二监测数据,其中,第二监测数据为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的测试数据和参考数据,其中,测试数据和参考数据为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中的发光模块发射的光经过耦合器后得到的光数据,测试数据中携带地埋光缆的不同位置上的振动信息,参考数据为与测试数据同时生成的不携带振动信息的对照数据;显示不同时刻对应的测试数据和参考数据,得到波形图;将波形图中的数据信息确定为第二监测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对地埋光缆外破进行监测研究,地埋光缆主要指从线路终端塔引下处至变电站电缆沟道部分光缆,此部分光缆常因市政施工或线路改造而被挖断,造成电网事故。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光纤振动传感技术防止电力光缆的外力破坏,利用电力通信光缆作为传感器,通过监测光缆附近的振动,提前发现工程机械、人工破坏等行为,达到电力光缆防外破的目的。
具体地,在对地埋光缆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采用分布式振动传感系统,分布式振动传感系统采用窄线宽激光器作为系统光源,利用背向瑞利散射信号(RBS)之间的相干衰落效应实现扰动信号的分布式测量。当外部扰动事件作用在光纤上时,扰动位置处的纤芯折射率和光纤长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位置处RBS的幅度和相位变化。通过分析扰动事件发生前后的瑞利散射曲线,可以实现对动态扰动事件的检测。该技术灵敏度高、测量响应速度快,能够实现长距离全分布式的无盲区动态监测。
激光器(即上述发光模块)发射出一系列的激光,经过耦合器后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为探测光(即上述测试数据),另一路为参考光(即上述参考数据)。探测光通过脉冲化,输入到被测光纤中。反射回来的信号光就携带有待测光纤的相关信息(外界对光纤某点产生的振动信息),另一路的参考光作为本地光,通过本地光与瑞利散射回波进行相干耦合,相干后的光进入到光电检测模块,光电转换后的信号通过采集系统进行采集处理,最后通过上位机完成时域、频域波形显示,得到波形图,波形图中的数据即上述第二监测数据。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中的步骤S202中,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三监测数据,其中,第三监测数据为架空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架空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不同位置的光的功率数据和频移数据;根据光的功率数据和频移数据,确定架空光缆的第二温度数据和应力数据;将第二温度数据和应力数据确定为第三监测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需要对架空光缆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研究,架空光缆一般随一次线路进行架设,运行中受雨雪冰冻、大风等自然天气影响较大,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光纤布里渊时域反射技术(BOTDR)的光缆在线监测的方法对架空光缆的温度及应变进行测量,BOTDR可以监测温度和线路张力,监测线路线芯温度以及重覆冰和舞动时的线路的受力情况,从而对架空光缆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具体地,根据布里渊后向散射理论,布里渊散射中,散射光的频率相对于注入光有一个频移,称为布里渊频移。布里渊散射为非弹性散射,光的散射频率不等同于入射频率,光频移大小与光纤材料声子的特性有直接关系。由于光学声子的能量很低,从而导致布里渊散射的频移较小(在1530nm处,11GHz,大约0.086nm)。对于普通单模光纤的布里渊散射光,其频移是温度或应变的函数。因此,通过测量注入光的后向布里渊散射光的功率(即上述光的功率数据)和频移大小(即上述频移数据)就可以精确计算出沿光纤线路上温度(即上述第二温度数据)和应力(即上述应力数据)的变化情况。
如图3a所示的光纤内的散射效应的示意图中,拉曼散射信号的强度较弱,目前其传感范围一般小于30km。布里渊散射的光强度远大于拉曼散射,监测距离远大于拉曼散射,而且布里渊散射同时对温度和应变敏感,非常适合于监测长距离光纤沿线温度和受力的变化情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技术水平即可实现长达100km的测量,且测量精度高,温度精度可达1℃,应变精度可达数十微应变。由于布里渊散射对应力和温度敏感,该技术利用这一特性,实现应变和温度的传感监测。
在实际的应用中,布里渊自发散射光的强度极其微弱,相对于瑞利散射低大约两到三个数量级,为了扩大传感范围,首先要增大传感光脉冲的峰值功率,这样布里渊散射光功率才更强,然而,脉冲光功率过高造成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非线性效应,BOTDR探测脉冲光的功率不能过高,如100ns的脉冲光峰值功率最高只能为30d Bm。因此,有必要对反射回来的微弱散射光进行滤波光放大,使得有用的布里渊散射光功率得到有效放大,从而扩大传感范围。同时,为了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需要采用电光调制器,但是电光调制又无法提供足够的消光比,难以扩大传感范围。
根据光缆线路状态监测的实际需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适用于架空光缆线路状态监测的分布式布里渊散射光纤传感系统。系统主要部分包括:种子光源(激光器)、布里渊激光器、声光调制器、光耦合器、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循环器、传感光纤、双平衡探测器、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和监控主机等。分布式布里渊散射光纤传感系统部件的连接结构如图3b所示:
(1)种子光源及布里渊激光器
分布式布里渊散射光纤传感技术要求入射种子激光光源的线宽很窄,使频移前后的光没有频谱覆盖。如果要保证测量温度的精度达到1℃,那么种子光源的线宽要小于1MHz。该系统中,种子光源采用的是单频光纤激光器,激光器采用磷酸盐光纤作为增益介质,采用了超短直线腔结构,极大的改善光纤激光器的功率和频率稳定性。其20dB线宽约为21kHz,远小于1MHz。本系统中采用的种子光源的波长为1550.12nm,光功率40mW,光谱宽度为1MHz。
布里渊激光器将自主研制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光分光一部分,经过环形器注入到环形腔内,作为此布里渊激光器的泵浦光;腔内接入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做为增益模块,接入一段70m长度的非线性光纤用于产生后向布里渊散射信号;接入隔离器,用于抑制环形腔内顺时针方向的振荡放大,而只有布里渊散射光由于是后向散射,才能够在环形腔中累积振荡放大;接入一个衰减器,用于调节腔内的损耗,以便抑制自发辐射信号在腔内的振荡形成激光出射。
为了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要保证在系统中用到的种子光源和布里渊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有一个稳定的频率;布里渊散射信号的信噪比要尽量大,测量布里渊频移的时候,精度才能更高。
(2)声光调制器
声波是纵向机械应力波,即弹性波。由于弹光效应,弹性波作用到声光介质中时会引起介质密度呈疏密周期性变化,使介质的折射率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弹光效应与应力的分布有关。
在BOTDR系统中,由于传感媒介单模有传输损耗0.20d B/km,为了保证更长更有效的传感距离,必须具有更大的消光比的调制方式。相比电光调制器,声光调制器的消光比都高达45dB以上,可以实现更大传感距离。由于声光调制器的调整速率较慢,声光调制器调制出来的光脉冲最窄也只能到几十ns。若要提高OTDR定位的空间分辨率,需要更窄的光脉冲,因此,采用声光调制器在保证传感距离的同时,难以保证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在BOTDR系统中,采用电光调制和声光调制各有利弊,采用电光调制可以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而声光调制可以实现更长的光纤传感距离。考虑到长距离输电线路监测中,对传感距离的要求更严格,该BOTDR系统选择声光调制器作为产生光脉冲的调制器件。
(3)双平衡探测器和(微波)放大器
双平衡探测器是光相干外差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探测器,由两个匹配的PIN光电探测器和差分放大器构成,输出正比与两路输入光电流差模的电压信号,双输入可相互抵消本地噪声,提高共模抑制比,从而获得更高的灵敏度。针对BOTDR系统,采用光相干外差探测接收的技术方案,两路光频率差为几百MHz量级,因此,在实际系统中选用的双平衡探测的带宽为800MHz,噪声等效电压NEP为
Figure BDA0003932536770000101
从而满足实际系统的要求。
由于从双平衡探测器出来的相干拍频信号很微弱,初步估计为几百uV量级,为了方便后续的鉴频以及布里渊信号的采集和解调,需要将信号放大至几十mV量级。所以需要一个电压放大器模块,放大倍数在20dB~50dB之间,带宽要达到1GHz。在实际系统中选用的微波放大器的带宽为2GHz,增益最高40dB可调,等效输入噪声为43uV。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中的步骤S204中,得到多组监测数据之后,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多组监测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从数据库中获取任意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多个历史监测数据,并根据多个历史监测数据生成任意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监测数据曲线;预测监测数据曲线出现异常的概率,得到目标概率;在目标概率大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发出第一告警信息,其中,第一告警信息用于表征光缆存在异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测数据曲线例如可表示为不同采集时间对应的异常数据组成,可包括架空光缆对应的监测数据曲线、沟道光缆对应的监测数据曲线、地埋光缆对应的监测数据曲线,可通过计算任一铺设方式的光缆(例如架空光缆)在预设时间段内异常数据出现的次数与该预设时间段内对该铺设方式下监测的光缆的总条数的比值,作为该监测数据曲线对应的目标概率,例如,在2000年1月1日8时至10时架空光缆出现异常数据的次数为10次,而在该时间段内一共对100条架空光缆进行监测,则该架空光缆对应的监测数据曲线的目标概率为10%。若预设概率设置为5%,则发出第一告警信息,表示架空光缆存在异常,再根据异常数据所指示的具体位置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均可采用上述预测监测数据曲线出现异常数据的概率的方式进行处理,此处不一一列举。且上述确定目标概率的方式仅为其中一种计算方式,在实际场景下,还可采用其他预测概率的方式进行预测。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中的步骤S206中,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确定产生异常数据的光缆对应的异常等级,其中,异常等级与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中出现异常数据的次数呈正相关;依据异常等级,确定异常数据的显示标记,其中,显示标记与异常等级对应;获取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位置,依据显示标记在电子地图中标记异常位置,其中,电子地图用于显示光缆的地理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经过测试或监测发现异常数据所处的故障位置时,会在电子地图上标记出故障点坐标,标记根据故障等级(即上述异常等级)采用不同的显示标记(如颜色等)。
在上述步骤中,确定产生异常数据的光缆对应的异常等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目标铺设方式的光缆在预设时间段内产生异常数据的异常次数,以及与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时间,其中,目标铺设方式的光缆为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的任意一种;从异常数据中确定每个相邻的异常时间的时间差,记为第一时间;在第一时间的和小于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将产生异常数据的光缆的异常等级由第一等级更新为第二等级,其中,第二等级的严重程度高于第一等级的严重程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目标铺设方式的光缆,例如从架空光缆、地埋光缆、沟道光缆中任选一种作为目标光缆,进而确定目标光缆的异常等级。在选取目标光缆后,获取该目标光缆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所有异常数据,同时获取与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时间,通过计算相邻的异常时间的时间差,得到多个第一时间,将多个第一时间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总异常时间,当总异常时间小于预设时间的情况下,说明目标光缆在预设时间段内产生异常数据的频率较高,因此将该目标光缆的异常等级由第一等级修改为第二等级,且第二等级的严重程度高于第一等级的严重程度。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中的步骤S206中,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对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光缆进行划分,确定光缆对应的范围信息;确定与异常数据对应的目标范围信息;依据目标范围信息对应的告警等级,确定与告警等级对应的目标告警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光缆可以铺设在全国各地,不同地域范围内的环境不同,导致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光缆运行情况也有一定的偏差,通过将光缆按照区域范围进行划分,从而确定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光缆对应的告警等级,例如环境恶劣的区域对应的告警等级高于环境良好的区域对应的告警等级,且不同的告警等级对应的告警信息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系统对应的软件对光缆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整体系统软件用户界面应当遵循用户使用习惯进行设计、将各个功能进行模块化。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目的是为了防止模块在升级和增功能时受到其他模块影响。为确保系统数据安全、应当建立有系统备份功能、对备份数据进行安全管理。在软件体系结构上将功能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实现信号测试数据采集功能、包括OTDR测试得到的信号衰减数据和进行光功率监测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后发送至监测中心。第二层是数据处理层,它位于监测中心服务器中,具体工作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得出故障线路测试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告警。第三层是应用层,具体功能是将最终监测结果通过显示器向用户进行展示、包括数据分析曲线、故障点位置定位、告警应用以及其他日常系统维护工具。系统软件的主要特点是:操作界面比较简单、系统维护难度低、各个功能模块区分明显、便于功能升级。同时为了防止系统错误不影响正常工作、应当具备自检复位功能,减少系统漏洞。在整个系统中,最为核心部分是数据处理层,它采用了数据库、网络通信技术,完成了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分析、人员调度等功能。
软件三层结构各具备自己的特定功能、通过组合使用实现光缆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层是监测站的核心、位于主控模块上,能够实现对其他功能模块的控制、收集测试数据、向上级监测中心发送实时测试结果、同时可以存储监测站系统数据。具体功能有:收集测试模块产生的光功率数据,判定数据是否超过限值、如有超过进行告警。向上级监测中心传送监测数据、同时受监测中心操纵、按监测中心下达的测试指令进行相关OTDR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通信系统操作日志记录所有系统操作,便于日后查询。具备软件异常自动重启功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数据处理层主要位于监测中心服务器上、能够实现监测中心和监测站之间的数据互通。而且利用服务器、存储系统数据,而用户通过客户端程序可以调用和查询数据库数据。
应用层一般位于监测中心客户端,便于系统管理员和用户进行系统操作,功能包括:光纤线路测试、故障点定位、测试数据分析、告警功能及各类对外接口。光纤线路测试采用光功率监测和OTDR测试。光功率监测是一种实时监测方式,主要监测光纤内光功变化值,若变化值超过系统设定限额,将进行系统告警。OTDR测试则是监测光纤内信号的衰减情况、建立参考曲线从而判断出光纤长度和故障位置。故障点定位是利用现有全球定位系统、并结合测试曲线。通过特定计算公式,得到光缆故障点的具体位置。测试数据分析是指将测试数据建立成直观的分析曲线,便于查找故障位置。告警功能是向维护人发送告警信息、可以采用电话、短信以及网页通知信息等形式。各类对外接口功能是实现有与其他系统实现数据对接,向其他系统发送告警信息。
监测中心在结构组成上包括有数据服务器、定位服务器、数据接口、维护工作站和其他功能模块。监测中心对光功率变化数值设有多级限值,目的是为了将故障情况分为多个级别。在对OTDR进行测试时,可以采用点名测试、定期测试的办法、并将测试结果保存作为历史分析数据。对于监测中心与监测站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大型网络数据库进行管理,它能够自动配置监测站路由信息,即使监测站结构发生变化也能实现正常网络通信。监测中心还具有管理日志、统计上报监测数据功能,在技术手段上采用了数据库软件,能够进行系统纠错,当遇到系统故障时能自动重启、恢复正确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监测中心软件进行测试工作是按一定流程进行。首先在系统中设定测试参数,包括确定需要测试那个区域的光缆线路、确定监测周期、明确测试时间。在完成测试后,将结果进行整理汇总,调用数据库存储数据与测试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测试最终结果。然后将测试结果形成日志,并打印上报。
在系统软件中,用户通过设置系统参数进行测试功能操作,可以实现系统对光缆线路的自动测试。方式可以采用点名测试、周期测试。对于得到的测试结果与服务器中存储的正常工作状态数据进行对比,从中发现故障产生的原因与具体故障地点。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由六个功能模块组成,包括光缆拓扑模块、测试数据曲线模块、故障定位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生成报表模块、故障告警模块。具体模块组成情况由图3c所示。
在图3c中,光缆监控与服务器进行交互,交互过程包括数据上报和数据下装,服务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及确定是否进行告警呼叫,在确定进行告警呼叫的情况下,向光缆自动监测主页面发送消息通知,光缆自动监测主页面、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均存在数据交互。在光缆自动监测主页面中,包括多个模块:地理信息模块、光缆拓扑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曲线分析模块、数据报表模块和故障处理模块,上述模块均需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读取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下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
地理信息模块主要作用是通过电子地图对光缆线路进行定位,同时还具备查询和告警功能。之所以选择电子地图作为定位模块,是因为电子地图能够比较立体的反映地理信息,且它具备地图的放大、缩小功能。让用户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光缆地理位置。当经过测试发现故障位置时,会在电子地图上标记出故障点坐标,标记根据故障等级采用不同的颜色。光缆拓扑模块能够比较直观的表示出整个监测系统的线路状况,包括系统最底层数据采集单元线路位置、工作状态、数据值,以及各监测站之间的连接线路和路由,当光缆线路出现故障时、系统进行告警,并在拓扑模块上显示出不同级别的告警信息。用户通过观看拓扑模块上的告警信息能够很直观地了解故障是处于哪个通信线路,便于监测中心调配维修力量。
数据管理模块功能是进行数据的修改、删除和增加功能。主要是利用数据库原理对现有数据进行管理。曲线分析模块主要是对光缆自动监测系统中OTDR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所得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按特定的计算公式,根据光纤长度计算出故障点所处光纤位置、各线路连接处信号衰减程度等数据,然后再将计算结果按一定规范建立成曲线,与正常工作曲线对比,就能得到光纤故障的具体原因以及故障点的地理坐标。故障处理模块主要用于对光缆故障进行告警,系统先对所有疑似告警信息进行处理,排除一些误报、虚警信息,然后对其他信息再进行验证,向告警线路进行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若最终测试结果表示光纤存在破损、则将此告警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
数据报表模块功能是实现对监测范围内的所有光纤通信网络设备以及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管理。在管理上采用分层管理方式、由测试中心服务器物理层分层对下级监测中心、监测站光缆线路进行管理。数据报表模块在功能实现上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故障管理模块,另外一个是数据管理模块。故障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统计故障数据,生成故障数据报表。在故障数据报表中可以统计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光缆故障数据,包括故障时间、故障点个数、告警信息、故障光缆个数,而告警信息包括告警次数、误报告警信息次数、处理情况等,此外还会对用户操作信息进行统计,生成报表。数据管理模块则是对系统其他业务信息进行统计,包括故障维修统计,维修人员派遣数据统计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光缆运行质量进行全面综合的监测,开展地埋光缆外破隐患监测,以及沟道内光缆的水情和火情情况监测,监测系统较完备,同时将多个监测系统整合到一起,节约服务器资源,提升设备利用率,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运维监测效率。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其中,每个传感系统根据传感系统的种类设置在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上,光缆按照铺设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每类传感系统用于对一种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检测;
分组模块404,用于按照传感系统的种类将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其中,每组监测数据是对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
告警模块406,用于按照与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预设条件判断每组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其中,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质量是否存在异常。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中的获取模块中,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一监测数据,其中,第一监测数据为沟道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具体包括如下过程:获取沟道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的第一温度数据、光信号在沟道光缆中的传输速率和回波时间;根据传输速率和回波时间,确定与第一温度数据对应的位置信息;至少将第一温度信息和与第一温度信息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为第一监测数据。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中的获取模块中,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二监测数据,其中,第二监测数据为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具体包括如下过程:获取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的测试数据和参考数据,其中,测试数据和参考数据为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中的发光模块发射的光经过耦合器后得到的光数据,测试数据中携带地埋光缆的不同位置上的振动信息,参考数据为与测试数据同时生成的不携带振动信息的对照数据;显示不同时刻对应的测试数据和参考数据,得到波形图;将波形图中的数据信息确定为第二监测数据。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中的获取模块中,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三监测数据,其中,第三监测数据为架空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具体包括如下过程:获取架空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不同位置的光的功率数据和频移数据;根据光的功率数据和频移数据,确定架空光缆的第二温度数据和应力数据;将第二温度数据和应力数据确定为第三监测数据。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中分组模块中,得到多组监测数据之后,该分组模块还用于将多组监测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从数据库中获取任意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多个历史监测数据,并根据多个历史监测数据生成任意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监测数据曲线;预测监测数据曲线出现异常的概率,得到目标概率;在目标概率大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发出第一告警信息,其中,第一告警信息用于表征光缆存在异常。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中的告警模块中,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之前,该告警模块还用于确定产生异常数据的光缆对应的异常等级,其中,异常等级与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中出现异常数据的次数呈正相关;依据异常等级,确定异常数据的显示标记,其中,显示标记与异常等级对应;获取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位置,依据显示标记在电子地图中标记异常位置,其中,电子地图用于显示光缆的地理位置。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中的告警模块中,确定产生异常数据的光缆对应的异常等级,具体包括如下过程:获取目标铺设方式的光缆在预设时间段内产生异常数据的异常次数,以及与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时间,其中,目标铺设方式的光缆为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的任意一种;从异常数据中确定每个相邻的异常时间的时间差,记为第一时间;在第一时间的和小于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将产生异常数据的光缆的异常等级由第一等级更新为第二等级,其中,第二等级的严重程度高于第一等级的严重程度。
在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中的告警模块中,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具体包括如下过程:对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光缆进行划分,确定光缆对应的范围信息;确定与异常数据对应的目标范围信息;依据目标范围信息对应的告警等级,确定与告警等级对应的目标告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因此上述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中的相关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其中,每个传感系统根据传感系统的种类设置在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上,光缆按照铺设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每类传感系统用于对一种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检测;按照传感系统的种类将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其中,每组监测数据是对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按照与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预设条件判断每组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在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其中,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质量是否存在异常。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其中,每个传感系统根据所述传感系统的种类设置在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上,所述光缆按照铺设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每类传感系统用于对一种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检测;
按照所述传感系统的种类将所述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其中,每组监测数据是对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
按照与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预设条件判断每组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在存在所述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所述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质量是否存在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一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为所述沟道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沟道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的第一温度数据、光信号在所述沟道光缆中的传输速率和回波时间;
根据所述传输速率和所述回波时间,确定与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对应的位置信息;
至少将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和与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监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二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监测数据为所述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的测试数据和参考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参考数据为所述地埋光缆上的传感系统中的发光模块发射的光经过耦合器后得到的光数据,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所述地埋光缆的不同位置上的振动信息,所述参考数据为与所述测试数据同时生成的不携带所述振动信息的对照数据;
显示不同时刻对应的测试数据和参考数据,得到波形图;
将所述波形图中的数据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监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监测数据中包括第三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监测数据为所述架空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得到的;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架空光缆上的传感系统采集到不同位置的光的功率数据和频移数据;
根据所述光的功率数据和所述频移数据,确定所述架空光缆的第二温度数据和应力数据;
将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和所述应力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三监测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多组监测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多组监测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
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任意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多个历史监测数据,并根据所述多个历史监测数据生成任意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监测数据曲线;
预测所述监测数据曲线出现异常的概率,得到目标概率;
在所述目标概率大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发出第一告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告警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光缆存在异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在所述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所述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产生所述异常数据的光缆对应的异常等级,其中,所述异常等级与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中出现异常数据的次数呈正相关;
依据所述异常等级,确定所述异常数据的显示标记,其中,所述显示标记与所述异常等级对应;
获取所述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位置,依据所述显示标记在电子地图中标记所述异常位置,其中,所述电子地图用于显示所述光缆的地理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产生所述异常数据的光缆对应的异常等级,包括:
获取目标铺设方式的光缆在预设时间段内产生异常数据的异常次数,以及与所述异常数据对应的异常时间,其中,所述目标铺设方式的光缆为所述沟道光缆、所述地埋光缆和所述架空光缆的任意一种;
从所述异常数据中确定每个相邻的异常时间的时间差,记为第一时间;
在所述第一时间的和小于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将产生所述异常数据的光缆的异常等级由第一等级更新为第二等级,其中,所述第二等级的严重程度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严重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在所述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所述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包括:
对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光缆进行划分,确定所述光缆对应的范围信息;
确定与所述异常数据对应的目标范围信息;
依据所述目标范围信息对应的告警等级,确定与所述告警等级对应的目标告警信息。
9.一种光缆质量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其中,每个传感系统根据所述传感系统的种类设置在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上,所述光缆按照铺设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每类传感系统用于对一种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检测;
分组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传感系统的种类将所述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其中,每组监测数据是对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
告警模块,用于按照与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预设条件判断每组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在存在所述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所述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质量是否存在异常。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执行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获取多个传感系统返回的多个监测数据,其中,每个传感系统根据所述传感系统的种类设置在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上,所述光缆按照铺设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沟道光缆、地埋光缆和架空光缆,每类传感系统用于对一种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检测;按照所述传感系统的种类将所述多个监测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其中,每组监测数据是对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进行监测得到的;按照与不同铺设方式的光缆对应的预设条件判断每组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并在存在所述异常数据的情况下发出与所述光缆对应的告警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对应铺设方式的光缆质量是否存在异常。
CN202211392482.0A 2022-11-08 2022-11-08 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7146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2482.0A CN115714619A (zh) 2022-11-08 2022-11-08 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2482.0A CN115714619A (zh) 2022-11-08 2022-11-08 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4619A true CN115714619A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32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2482.0A Pending CN115714619A (zh) 2022-11-08 2022-11-08 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1461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8383A (zh) * 2023-03-14 2023-06-23 浙江信测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26448A (zh) * 2023-04-18 2023-08-22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光缆防外破监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8383A (zh) * 2023-03-14 2023-06-23 浙江信测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26448A (zh) * 2023-04-18 2023-08-22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光缆防外破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14619A (zh) 光缆质量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759371B (zh) 融合cotdr的长距离相干检测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
CN105490739B (zh) 骨干网光缆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2425995B (zh) 同时测量静态/动态应变、温度的光纤传感器系统及方法
CN109084830B (zh) 面向采空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光纤多参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0686626B (zh) 一种基于相位敏感型光时域反射系统的opgw覆冰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2202493A (zh) 通信线路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63174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管道线路安全预警系统
CN101713689A (zh)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CN103076112B (zh) 单边带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参数测量装置
CN103048070A (zh) 分布式光纤系统的应力监测方法
CN204087417U (zh) 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系统
Amaral et al. A low-frequency tone sweep method for in-service fault location in subcarrier multiplexed optical fiber networks
CN113438018A (zh) 光缆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Lu et al. Study on passive, wide area and multi-state parameter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CN112254016A (zh) 电阻抗式和分布光纤式相结合的管道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7588873B (zh) 一种具有电磁环境监测功能的光纤传感装置
CN111412947A (zh) 一种全分布式opgw光缆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545684B (zh) 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中的多点扰动事件报警方法
CN113820039A (zh) 一种分布式光纤测温与防外破监测设备及防外破预警方法
CN104361707A (zh) 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系统
CN213213470U (zh) 通信线路的故障检测系统
Lu et al. An optical fiber composite power cable panoramic sta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typical scene application
CN102445285A (zh) Botdr系统的寻峰方法
Feng et al. Research on automatic cabl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vibration fibber optic sensor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