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1724B - 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1724B
CN115701724B CN202110878581.9A CN202110878581A CN115701724B CN 115701724 B CN115701724 B CN 115701724B CN 202110878581 A CN202110878581 A CN 202110878581A CN 115701724 B CN115701724 B CN 1157017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information
controller
role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85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01724A (zh
Inventor
孙东哲
倪观军
朱旭东
连海
张景云
赵曜
李余民
金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85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01724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8173 priority patent/WO2023011277A1/zh
Priority to EP22851991.4A priority patent/EP4380238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701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1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01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17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对于新一代的短距离接入技术,电子设备内配置有控制器和基础服务层,通过控制器、基础服务层以及对端设备的交互,实现电子设备内控制通道的建立以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为后续的数据传输提供基础。此外,本申请提供的短距离接入技术,由于两个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可以基于双方的期望角色确定,可以使得双方的角色基于实际场景灵活可变,通信的灵活性较高。

Description

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短距离通信,更具体地,涉及短距离通信中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短距离通信可实现距离相距小的电子设备间的通信,目前的短距离通信中主流的接入技术包括有Wi-Fi,蓝牙和ZigBee等。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出现了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等新应用场景,新一代短距离接入技术(例如,星闪联盟(sparklink))应运而生。但是,如何实现设备间的连接,新一代短距离接入技术并未做具体规定。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对于新一代的短距离接入技术,电子设备内配置有控制器和基础服务层,通过控制器、基础服务层以及对端设备的交互,实现电子设备内控制通道的建立以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为后续的数据传输提供基础。此外,本申请提供的短距离接入技术,由于两个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可以基于双方的期望角色确定,可以使得双方的角色基于实际场景灵活可变,通信的灵活性较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短距离接入技术,包括基础服务层和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确定第一角色信息,所述第一角色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广播事件,所述广播事件用于指示广播策略;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广播事件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的第一接入请求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二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和所述第二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和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二角色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发送的第二请求响应发送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不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的;
所述控制器建立逻辑通道,且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用于标识所述逻辑通道的逻辑通道标识,以建立所述基础服务层中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对于新一代的短距离接入技术(例如,SLE),第一电子设备内设置有控制器和上层的基础服务层,由基础服务层触发控制通道的建立,即,基础服务层通过确定第一角色信息和发送广播事件以触发控制通道的建立,基础服务层、控制器和对端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接入请求(例如,第一接入请求和第二接入请求)和接入响应(例如,第一请求响应和第二请求响应)等信息的交互,建立逻辑通道,以实现控制通道的建立,从而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对端设备间的连接,为后续的数据传输提供基础。并且,本申请提供的短距离接入技术,由于第一电子设备和对端设备的最终角色可以基于双方的期望角色确定,可以使得双方的角色基于实际场景灵活可变,通信的灵活性较高,非常适用于具有灵活和小型化特点的产品以及适用于小带宽、低功耗、低速率的业务,更能较好地适用于多设备连接(即,一个电子设备可同时和多个设备连接且角色不固定)的场景,总之,适用范围广。
可选地,所述广播事件包括所述第一角色信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角色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通过在广播消息中携带第一角色信息,可以使得对端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角色信息确定自己的角色,尽可能在连接过程的初始阶段使得对端设备匹配到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的期望角色,提高连接效率。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发送的第二请求响应发送第一请求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最终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可以对双方的角色做最后的把关,使得双方的最终角色都不同以能成功建立控制通道,从而实现设备间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相同,所述第一角色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协商;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更换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以将更换后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且将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基础应用层;以及,
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的第一接入请求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二接入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第三接入请求,所述第三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基础应用层响应于所述第三接入请求,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的情况下,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三请求响应,所述第三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项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能够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或,检测到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接收请求的确认操作;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响应,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三请求响应,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基础应用层根据基础服务层的第三接入请求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能力判断,即,基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能够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接收请求的确认操作,从应用层面确定是否同意接入第二电子设备,考虑了更多实际应用场景,更有利于提高设备连接的成功率。
可选地,所述广播事件还包括第一设备过滤信息,所述第一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和以外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虽然第一电子设备内保存有白名单,但第一电子设备并不限于与白名单中的设备连接,也想和未连接过的新的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因此,通过在广播事件中携带用于指示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和以外的设备的第一设备过滤信息,可以使得控制器后续接收以及转发来自白名单以外的设备的接入请求,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新的电子设备的首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表示的地址添加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以更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在和新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过程中,通过将新的电子设备的地址添加至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以更新白名单,可以后续双方再次连接过程中实现自动连接,方便快捷,用户体验高。
可选地,所述广播事件还包括第二设备过滤信息,所述第二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仅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通过在广播事件中携带用于指示仅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的设备的第二设备过滤信息,可以使得控制器后续接收以及转发来自白名单以内的设备的接入请求,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曾经连接过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自动连接过程。
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通过在广播消息中携带白名单内的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特定设备的自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基础服务层通过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可以使得基础应用层确知控制通道已经建立成功,可发起后续的业务通道的建立以及数据传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短距离接入技术,包括基础服务层和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角色信息,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不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控制器建立逻辑通道且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用于标识所述逻辑通道的逻辑通道标识,以建立所述基础服务层中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对于新一代的短距离接入技术(例如,SLE),第二电子设备内设置有控制器和上层的基础服务层,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控制器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和由基础服务层下发的第二角色信息,向控制器发起第一接入请求以及接收到第一请求响应后,建立逻辑通道,以实现控制通道的建立,从而实现第二电子设备和对端设备间的连接,为后续的数据传输提供基础。并且,本申请提供的短距离接入技术,由于第二电子设备和对端设备的最终角色可以基于双方的期望角色确定,可以使得双方的角色基于实际场景灵活可变,通信的灵活性较高,非常适用于具有灵活和小型化特点的产品以及适用于小带宽、低功耗、低速率的业务,更能较好地适用于多设备连接(即,一个电子设备可同时和多个设备连接且角色不固定)的场景,总之,适用范围广。
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一角色信息。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包括:
所述控制器在扫描到所述广播消息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由于白名单内的设备都是之前和第二电子设备连接过的设备,所以,控制器通过基于白名单扫描设备,在扫描到白名单内的设备后可直接发起接入请求,简化了向上层上报结果的流程的同时,节省了连接所需的时间以实现设备间快速连接,提高连接过程的效率。
可选地,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角色信息,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控制器使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连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连接模式的信息,所述连接模式为单设备连接模式或多设备连接模式,所述单设备连接模式表示在同一时段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仅能够和一个电子设备连接,所述多连接模式表示在同一时段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和多个电子设备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模式为多设备连接模式;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停止扫描;或,在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继续扫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超时;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所述控制通道的建立;或,
在所述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在所述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
其中,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N个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N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在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设备连接模式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才会停止扫描以停止整个连接过程,否则,在不满足预设条件时会继续扫描以实现多设备连接,这样,控制器不需要每次连接设备时都和上层(例如,基础服务层)进行交互(例如,由上层下发连接信息、扫描参数等)以发起接入请求,即,第二电子设备不需要每次连接设备时都重新开始连接的流程,不仅有效地减少了信令开销,而且,减少了多设备连接过程的时延从而实现多个设备的快速连接。
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基础应用层;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基于所述广播消息确定的扫描结果,所述扫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基础应用层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角色信息,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接入信息,所述接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包括: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根据所述接入信息发送所述第一接入请求。
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所述扫描结果和所述第二信息都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一角色信息;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接入信息,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接入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通过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中携带第一角色信息,可以使得接收该广播消息的第二电子设备最终得到第一角色信息且基于第一角色信息确定自己的角色,尽可能在连接过程的初始阶段使得对端设备匹配到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的期望角色,提高连接效率。
可选地,所述接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忽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在第二电子设备保存有白名单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并不限于与白名单中的设备连接,也想和未连接过的新的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因此,接入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可实现设备间的首次连接。此外,若第二电子设备之前使能了白名单,在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首次连接时,若未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位于第二电子设备周围的曾经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的其他电子设备可能会与第二电子设备实现自动连接,由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是有限的,因此会影响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所以,通过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不基于白名单进行设备连接,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首次连接的成功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短距离接入技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短距离接入技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模式为多设备连接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扫描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后,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逻辑通道,以建立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
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停止扫描;或,在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继续扫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超时;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所述控制通道的建立;或,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N个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N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在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设备连接模式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才会停止扫描以停止整个连接过程,否则,在不满足预设条件时会继续扫描以实现多设备连接,这样,第二电子设备不需要每次连接设备时都重新开始连接的流程(例如,由上层下发连接信息、扫描参数等),不仅有效地减少了信令开销,而且,减少了多设备连接过程的时延从而实现多个设备的快速连接。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装置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短距离接入技术的协议架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400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方法600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7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开控制通道的方法8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9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10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11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2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200的示意性框图。
图13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3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之间的各种短距离接入技术,该短距离接入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星闪基础(sparklink basic,SLB)接入技术和星闪低功耗(sparklinklow energy,SLE)接入技术。其中,SLB可支持例如投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车载通信等大带宽业务的传输,SLE可支持例如播放音视频、键盘、鼠标、电子笔等小带宽、低速率、低功耗业务的传输。下文若无特殊说明,文中描述的接入技术表示的都是短距离接入技术,以及,将SLB接入技术简称为SLB,将SLE接入技术简称为SLE。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21、22和23)和第二电子设备11,第二电子设备11和每个第一电子设备可通过短距离接入技术建立连接以进行通信。应理解,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仅为示意性说明,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例如,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路由器或基站等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通信系统中包括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不做任何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例如键盘、鼠标、电子书、耳机、屏幕、摄像头、VR眼镜、车载中控台以及智能家居设备等,示例性地,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是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空调、智能摄像头、智能闹钟、扫地机器人、或智能音箱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等。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搭载 Windows、Linux或者其它操作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电子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Laptop)、车载音箱、摄像头、后视镜等设备。
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支持至少一种短距离接入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支持SLE和SLB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设备可同时支持SLE和SLB。再例如,VR眼镜、车载中控台可、摄像头可支持SLB。再例如,耳机、鼠标、键盘、电子书等设备可支持SLE。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的示意性结构图。电子设备200可以是上述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天线1,天线2,无线通信模块250,传感器模块260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0。其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间(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间音频(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SIM卡接口,和/或USB接口等。其中,USB接口2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2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电子设备200充电,也可以用于电子设备2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2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240可以通过USB接口2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2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2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240为电池2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241为智能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241用于连接电池242,充电管理模块240与处理器210。电源管理模块241接收电池2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240的输入,为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外部存储器220和无线通信模块25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2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2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241和充电管理模块2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以及无线通信模块250等实现。
无线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200上的包括Wi-Fi,蓝牙(bluetooth,BT),SLE、SLB、无线数传模块(例如,433MHz,868MHz,915MHz)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25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250经由天线1或者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滤波以及调频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50还可以从处理器2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1或者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LE,电子设备200作为广播方的第一电子设备,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广播消息,以便于周围的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电子设备200以发起第一接入请求,示例性地,该广播消息中可以包括电子设备200的角色信息,用于指示电子设备200的期望角色是G节点设备或T节点设备(下文做详细说明),以便于第二电子设备确定自己的角色,第一接入请求中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电子设备200基于接收到的第一接入请求,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接入响应,以指示是否同意电子设备200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在同意电子设备200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逻辑通道以实现控制通道的连接,从而实现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LE和SLB,电子设备200作为接收广播消息的第二电子设备,电子设备200被配置为自动连接扫描模式和多设备连接模式,电子设备200扫描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后,扫描到电子设备200的白名单内的第一电子设备后,可直接发起第一接入请求,并且,在多设备连接模式下,若满足预设条件,则停止扫描,若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扫描。
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2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220与处理器2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2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上述指令,从而使得智能设备101执行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发现及配网的方法,以及各种应用以及数据处理等。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代码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代码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存储区可存储电子设备2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部件,闪存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210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来使得电子设备20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发现及配网的方法,以及其他应用及数据处理。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短距离接入技术的协议架构的示意图。该协议结构应用于任何可实现短距离通信的电子设备中,例如,可应用于上文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中。如图3所示,该协议架构包括但不限于主机(host)和控制器(controller),主机是控制器的上层协议,主机包括基础应用层和基础服务层。下面,对控制器、基础服务层和基础应用层做详细说明。
控制器
控制器定义了底层硬件部分,也可称为接入层,是协议架构的最底层,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实现资源管理、访问控制、数据分段、级联、工作模式等功能,以保障数据的可靠传递。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链路层包括媒体接入层和链路控制层,媒体接入层用于进行无线资源分配,并为链路控制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链路控制层用于基于电子设备间建立的链路,并在控制链路上交互链路控制协议以起到物理/逻辑链路的管理以及设备行为的控制的作用。
控制器中建立有逻辑通道,该逻辑通道是上层的基础服务层中的传输通道的建立的基础,在该逻辑通道建立成功后,基础服务层的传输通道才可用。应理解,若无特殊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逻辑通道是控制器中的基础的逻辑通道,控制器中还存在一种为某些特定业务(例如,高清通话)场景而提供的在基础的逻辑通道上建立的专有链路,这种专有链路也是一种逻辑通道,不过,需要在基础的逻辑通道的基础上建立。
此外,为了区分逻辑通道,定义了逻辑通道标识(logic channel identifier,LCID)。
控制器可支持不同的短距离接入技术,示例性地,控制器可支持SLE和SLB中的至少一种。实现中,该控制器可以以软件或硬件的形式存在。控制器可以集成在芯片中,在控制器可同时支持SLE和SLB的情况下,控制器可以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该芯片实现SLE和SLB,控制器也可以分别集成在两个芯片上,两个芯片分别实现SLE和SLB。
基础服务层
基础服务层是位于控制器和基础应用层之间的协议层,包含了多个功能单元,与业务解绑,实现通用的功能流程。同时,为业务建立传输通道,对传输通道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发送给控制器。基础服务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模块:设备发现模块、服务管理模块、通道管理模块、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模块、安全管理模块、多域协商模块、测量模块以及5G融合模块。
设备发现模块用于广播自身设备的能力,扫描满足业务需求的对端设备,此外,还同时支持SLB或SLE的互发现。
服务管理模块用于定义一种数据结构,为基础应用层的业务功能集提供控制指令和小数据的发送的数据模块。
通道管理模块用于基础应用层根据业务类型(business identifier,BID)和业务的Qos能力申请传输通道以进行数据流的传输,为业务管理传输通道的建立和释放,以及传输通道与逻辑链路的映射关系。
Qos管理模块用于业务的Qos请求静态表管理,以及与对端设备协商Qos。
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基础服务层的安全连接。
多域协商模块用于对于存在多个域(子网)的场景,实现域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多域间的干扰避免,负载平衡。
测量模块用于配置底层测量的周期,测量上报事件,测量值。用于调度,功率控制等。
5G融合模块用于建立具有蜂窝5G远端管理能力的通道,通过鉴权和认证机制,实现具有蜂窝5G远端控制功能的设备。
为了与控制器中的逻辑通道区分,定义了基础服务层的传输通道的传输通道标识(transmission channel identifier,TCID)。
基础服务层中的传输通道包括控制通道和业务通道,控制通道的建立是设备间建立业务通道的基础,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控制通道的相关内容,下文仅对控制通道做详细说明。对于每种接入技术(例如,SLE、SLB),基础服务层中可设计有至少一个控制通道,该至少一个控制通道对应一个逻辑通道。在一示例中,支持SLE的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设计有一个控制通道,例如,SLE的控制通道的TCID为0x0008。在另一示例中,支持SLB的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设计有一个控制通道,例如,SLB的TCID为0x0009。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通道是已经在基础服务层中设计好的通道,但只有在控制器中的逻辑通道建立完成后,对应于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才可以被使用。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将建立逻辑通道以及控制通道可以被使用的过程称为控制通道的建立过程。
基础应用层
基础应用层用于承接上层应用(application,APP)的不同业务需求,并且分解数据到下层的基础服务层。具体地,基础应用层用于对业务进行分类,包含多个业务功能集合:通用感知框架、通用设备管理框架、通用音视频框架、通用数据框架等。每个业务功能集合包含对业务的分类数据处理模块,例如,通用音视频框架包含编解码模块,通用数据框架包含对数据的加密压缩模块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包括基础服务层和基础应用层的主机适配多种短距离接入技术(例如,SLE和SLB),或者说,主机可兼容多种接入技术,或者说,多种接入技术可采用统一的主机,即,无论控制器支持何种接入技术,上层都可采用统一的主机。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中主机的控制通道,主要目的是实现主机中控制通道的建立以实现电子设备的连接,控制通道的建立是电子设备建立不同业务通道的基础,因此,控制通道的建立至关重要。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控制通道的释放,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的浪费。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信过程中涉及的主控(grant,G)节点设备和终端(terminal,T)节点设备做介绍。
电子设备通信过程中,任一个电子设备可作为G节点设备,另一个电子设备则作为T节点设备。某个电子设备是作为G节点设备还是T节点设备,可以称为电子设备的角色是G节点设备还是T节点设备。
在SLB中,由于SLB针对的是大带宽的业务,电子设备的角色可以是固定不变的,出厂时该电子设备的角色已经固定,唯一地作为G节点设备或T节点设备。示例性地,在车载设备中,车载中控台可固定地作为G节点设备,车内的例如摄像头、后视镜、车载音箱等设备都可固定地作为T节点设备。
在SLE中,由于SLE支持小带宽、低功耗、低速率的业务,产品具有灵活和小型化的特点,甚至同一个设备与多个设备连接时既可以是G节点设备也可以是T节点设备。因此,在SLE中,电子设备的角色是可变的,便于主机维护角色关系,尤其针对于多设备连接过程中角色发生变化的场景。此外,在SLE中,电子设备间的控制通道建立连接后,G节点设备发送C帧,C帧是一种控制帧,携带T设备的控制信息,用于实现对T节点设备的时序同步、资源分配以及调度功能,T节点设备接收C帧,且基于C帧向G节点设备发送T帧,T帧是一个数据帧,可实现短时序同步、控制信令以及数据传输的功能。因此,在SLE中,确定好电子设备的角色,也便于控制器基于确定好的G节点设备和T节点设备正确传输C帧、T帧等内容。示例性地,在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首次连接时,该电子设备可以作为G节点设备,该另一个电子设备作为T节点设备,在该电子设备与该另一个电子设备再次连接过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作为T节点设备,该另一个电子设备作为G节点设备,具体情况可基于实际情况灵活确定。
在控制通道的建立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涉及两种场景,第一种场景是电子设备之间首次连接的场景,第二种场景是电子设备之间曾经已成功连接后续可自动连接的场景。
以下,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为例,结合图3所示的协议架构,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以及电子设备内部各个层之间的交互,对上述两种场景下电子设备之间控制通道的建立过程做说明。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基础服务层涉及设备发现模块、通道管理模块和安全管理模块。
场景1、电子设备之间首次连接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400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400描述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基于SLE实现控制通道的建立以实现首次连接的过程。作为示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耳机,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
方法400的过程主要如下:过程1、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周围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该广播消息执行相关操作。过程2、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控制通道的建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对控制通道进行鉴权加密,以保护用户隐私。
过程1、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第二电子设备基于该广播消息执行相关操作。
S411、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基础服务层的设备发现模块发送通知事件,该通知事件用于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G节点设备或T节点设备,可以为后续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以及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提供一定的参考。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是否可以协商,以便于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相同时通过协商来更换期望角色以确定两个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表示第一电子设备期望成为的角色,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表示第一电子设备最终实际成为的角色,两者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下文对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和最终角色的解释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和该期望角色是否可协商时,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可以采用2比特(bit)表示,一个比特(记为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另一个比特(记为第二比特)用于指示该角色是否可协商。
在一示例中,第一比特是2个比特中的低位比特,第二比特是2个比特中的高位比特。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比特是2个比特中的高位比特,第二比特是2个比特中的低位比特。
在一示例中,第一比特为“0”表示T节点设备,第一比特为“1”表示G节点设备。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比特为“1”表示T节点设备,第一比特为“0”表示G节点设备.
在一示例中,第二比特为“0”表示角色可协商,第二比特为“1”表示角色不可协商。
在另一示例中,第二比特为“1”表示角色可协商,第二比特为“0”表示角色不可协商。
以第一比特是低位比特、第二比特是高位比特、第一比特为“0”表示T节点设备、第一比特为“1”表示G节点设备、第二比特为“0”表示角色可协商,第二比特为“1”表示角色不可协商为例,表1示出了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的各种可能的情况。如表1所示,示出了角色信息的4种情况,一行表示角色信息的一种情况,每种情况由角色是否可协商和期望角色组合而成。“Y”表示角色可协商,“N”表示角色不可协商,“T”表示T节点设备,“G”表示G节点设备。
表1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知事件包括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的信息。对于SLE而言,若第一电子设备为耳机,示例性地,用户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可以是长按键;若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示例性地,用户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可以是打开设置中关于SLE的开关;若第一电子设备为键盘,示例性地,用户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可以是按压用于连接的物理开关。在该实施例中,基础应用层获取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并将该操作发送给基础服务层的设备发现模块,以便于设备发现模块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接入技术为SLE,且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知事件包括用于指示接入技术为SLE的信息。在该实施例中,基础应用层获取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且基于该操作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接入技术为SLE,以便于设备发现模块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知事件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在该实施例中,基础应用层获取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基于该操作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接入技术为SLE,且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业务类型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历史角色来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例如,第一电子设备为耳机,业务类型是音频业务,期望角色可以为T节点设备。再例如,第一电子设备的历史角色为T节点设备,则这里确定的期望角色为T节点设备。
S412、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配置且向控制器发送广播事件,该广播事件用于指示广播策略,包括用于广播的参数。
用于广播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广播模式(adv mode),发现等级、广播间隔、广播时长、广播标记(adv flag)。
广播模式为需要其他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发现等级为例如不可发现、一般发现、优先发现中的任一个等级。广播间隔表示发送广播消息的周期,广播时长表示每次广播的时长。广播标记表示公共(public)或私有广播地址。
可选地,广播事件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可选地,广播事件还包括用于指示请求接入至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的设备过滤信息,对于首次连接,该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和以外的设备,即,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有请求接入至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是曾经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过的设备。这样,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新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首次连接过程。这是因为,虽然第一电子设备内保存有白名单,但第一电子设备并不限于与白名单中的设备连接,也想和未连接过的新的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因此,可以通过设备过滤信息指示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和以外的设备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新的电子设备的首次连接。在一示例中,白名单中包括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地址,每个电子设备的MAC地址用于唯一标识每个电子设备。S413、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根据通知事件,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一信息。
设备发现模块根据通知事件,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接入技术,从而,确定以及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一信息。
对于SLE,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以便于后续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可选地,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状态的广播状态信息,该广播状态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广播状态,以便于在完成控制通道的连接后及时停止广播,从而节省功耗。
S414、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广播事件,发送广播消息。
控制器基于从S412中接收到的广播事件确定且发送广播消息,该广播消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广播模式(adv mode),广播标记(adv flag)。
可选地,在广播事件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广播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应理解,不同的接入技术对应不同的广播消息的格式,以SLE和SLB为例,SLE对应一种广播消息的格式,SLB对应另一种广播消息的格式,两种广播消息的格式不同。示例性地,不同的接入技术对应的广播消息的格式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只有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支持同一种接入技术时,接收方才能成功解析该广播消息,否则,广播消息解析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例如,S412可在S413之前或之后或可与S413同时执行。
再例如,S414可在S413之前或之后或可与S413同时执行。
S415、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设备发现模块发送扫描模式信息,该扫描模式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模式为默认扫描模式。
默认扫描模式表示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扫描任何能够扫描到的设备,不需要有选择性地扫描周围的设备或过滤掉一些设备,适用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首次连接的场景。
相对于默认扫描模式,另一种扫描模式是自动连接扫描模式,这种扫描模式需要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扫描周围的设备或过滤掉一些设备,适用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自动连接的场景,下文方法600中做了具体说明。
S416、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基于默认扫描模式,配置且向控制器发送扫描参数。
示例性地,该扫描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个参数:扫描时长、扫描间隔等。
需要说明的是,S415和S416与S411-S414的执行顺序并无固定的先后顺序,可任意变化,只要S415和S416在S417之前执行即可。例如,S415和S416在S411-S414之前或之后或可同时执行。再例如,S415和S416可在S411-S414中任一个步骤之前或之后或可同时执行。
S417、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扫描参数对周围的设备进行扫描,扫描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基于该广播消息得到扫描结果,通过设备发现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该扫描结果,即,控制器向设备发现模块发送扫描结果,设备发现模块将该扫描结果发送给基础应用层。
其中,扫描结果包括从广播消息中得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在广播消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的情况下,扫描结果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应理解,由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是对应于SLE的格式,所以,只有在第二电子设备支持SLE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才能成功解析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才能成功执行S417。
若第二电子设备不支持SLE,则无法执行S417,两个电子设备的连接失败,整个流程结束。
S418、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根据扫描结果,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是S418中的扫描结果。可选地,第二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入技术为SLE。
实现中,基础应用层可以根据用户操作以及从S417中得到的扫描结果,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础应用层将扫描结果上报至APP,APP中显示发现设备列表,用户在发现设备列表中点击第一电子设备,基础应用层基于用户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二信息。例如,以手机为例,APP可以是“设置(setting)”。
过程2、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控制通道的建立。
S419、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根据第二信息,向控制器发送该接入信息。
通道管理模块根据第二信息,确定接入信息,且向控制器发送该接入信息。
对于SLE,接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从第二信息中得到。
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G节点设备或T节点设备。可选地,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是否可以协商,以便于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参考上文关于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的表现形式的具体描述,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可以根据业务类型以及第二电子设备的历史角色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例如,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业务类型是音频业务,期望角色可以为G节点设备。再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历史角色为G节点设备,则这里确定的期望角色为G节点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信息中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可以根据第二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确定(或匹配)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以使得得到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
在一示例中,若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T节点设备,无论该T节点设备是否可协商,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确定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都可以为G节点设备。
在另一示例中,若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G节点设备,无论该G节点设备是否可协商,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确定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都可以为T节点设备。
在上述示例中,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以使得两个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但是,在一些场景中,两个电子设备都期望成为G节点设备或T节点设备,导致双方的期望角色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双方的角色信息指示期望角色以及是否可协商进行角色协商,以使得双方的最终角色不同。示例性地,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角色协商,在可以协商的情况下,更换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具体描述参考下文S422的具体描述。
可选地,接入信息还包括该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该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最终被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以便于在两个电子设备连接成功后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更新白名单(参考S434),以及,在两个电子设备之间完成鉴权加密后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保存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以将第二电子设备作为可信任的设备(参考S436)。
可选地,接入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的设备是曾经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过的设备,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表示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与白名单以外的设备连接。
在第二电子设备保存有白名单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并不限于与白名单中的设备连接,也想和未连接过的新的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因此,接入信息中可以携带用于指示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若第二电子设备之前使能了白名单,在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首次连接时,若未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位于第二电子设备周围的曾经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的其他电子设备可能会与第二电子设备实现自动连接,由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是有限的,因此会影响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所以,通过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不基于白名单进行设备连接,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首次连接的成功性。
可选地,接入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发送周期(interval)的信息、用于指示响应时长(timeout)的信息。这些参数可用于后续的数据传输。
发送周期和响应时长是在控制通道建立成功后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使用的参数。发送周期表示发送数据的间隔时间,响应时长表示接收到数据后发送针对该数据的内容的有效时长。这两个参数后续被保存至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内,以便于后续的数据传输。
S420、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接入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该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对应地,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接收该第一接入请求。
控制器基于接入信息发送第一接入请求,第一接入请求包括但不限于: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和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第一接入请求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便于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成功后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更新白名单(参考S434),以及,在两个电子设备之间完成鉴权加密后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保存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以将第二电子设备作为可信任的设备(参考S436)。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从S419的接入信息中得到。
可选地,第一接入请求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于指示发送周期(interval)的信息、用于指示响应时长(timeout)的信息。上述至少一项可从S419的接入信息中得到。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接入请求后,基于该第一接入请求执行相关操作(S421-S428),以确定是否同意接入第二电子设备以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以及在同意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控制通道的建立。
S421、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第一接入请求,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二接入请求,以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其中,该第二接入请求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可选地,第二接入请求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在完成鉴权加密过程后将该地址信息表示的地址保存至本地以将第二电子设备作为可信任的设备,可参考S436。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从S420的第一接入请求中得到。
S422、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最终的角色。
通道管理模块根据从S413的第一信息中得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和从S421的第二接入请求中得到的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应理解,这里确定的最终角色,与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下面,结合表2,分两种情况对该过程进行描述。
表2以表1所示的角色信息为例,示出了基于两个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的各种可能的情况确定的两个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应理解,以01(可协商,G)为例,括号中的文字是对2个比特的含义的解释说明,高位的“0”表示角色可协商,低位的“1”表示期望角色是G。
还应理解,不考虑特殊情况,表中的“NA”表示不存在的情况。原因在于,当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不可协商时,在一种情况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确定匹配的角色,会得到与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期望角色,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二电子设备自己也想成为与第一电子设备相同的期望角色,所以,这种情况中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相同且不可协商。因此,并不存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可协商,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相同且可协商的情况。
表2
情况1、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
在这种情况中,通道管理模块将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最终角色,将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最终角色。
以表2为例,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0(可协商,T)”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1(可协商,G)”或“11(不可协商,G)”,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1(可协商,G)”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0(可协商,T)”或“10(不可协商,T)”,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10(不可协商,T)”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1(可协商,G)”或“11(不可协商,G)”,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11(不可协商,G)”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0(可协商,T)”或“10(不可协商,T)”,每种情况中表示的两个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都不同,那么,每个电子设备的角色不发生变化,将每个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最终角色。
情况2、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相同
在这种情况中,通道管理模块进行角色协商,重新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以确定双方的最终角色。示例性地,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是否协商更换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以确定最终角色。下面,具体分为3种情况做说明。
情况2-1、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协商、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协商
在一示例中,更换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变,这样,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更换后的期望角色,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期望角色。如表2所示,例如,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0(可协商,T)”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0(可协商,T)”,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由“T”变为“G”,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不变;再例如,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1(可协商,G)”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1(可协商,G)”,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由“G”变为“T”,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不变。
情况2-2、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协商,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可协商
在该情况中,更换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变,这样,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更换后的期望角色,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期望角色。如表2所示,例如,若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0(可协商,T)”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10(不可协商,T)”,则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由“T”变为“G”,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不变,继续为“T”;再例如,若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01(可协商,G)”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11(不可协商,G)”,则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由“G”变为“T”,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不变,继续为“G”。
情况2-3、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都不可协商
在该情况中,由于双方的角色都不可协商,导致接入失败,可直接执行S426和S427,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响应,以表示接入失败。如表2所示,例如,若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10(不可协商,T)”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10(不可协商,T)”;再例如,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11(不可协商,G)”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是“11(不可协商,G)”。
可选地,S423、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第三接入请求,以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示例性地,在S411中的通知事件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三接入请求包括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的信息,以在双方的电子设备的角色发生变化后基础应用层可以获知最终的角色,便于角色维护。
可选地,S424、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根据第三接入请求,进行能力判断,以确定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能够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确定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应理解,这里的“当前”表示第二电子设备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时间。
若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能够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则表示第一电子设备有能力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可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若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能够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为0,则表示第一电子设备无能力接入第二电子设备,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本身可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是M,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在第二电子设备请求第二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时,若第一电子设备正在和M个电子设备保持连接,意味着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能够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为0,暂时没有能力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若第一电子设备正在和少于M个电子设备保持连接,意味着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能够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则有能力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示例性地,在基础应用层接收到第三接入请求后,将该第三接入请求上报至APP(例如,设置),APP中显示用于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请求,若用户拒绝该请求,则表示第一电子设备无能力接入第二电子设备,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若用户接收该请求,则表示第一电子设备有能力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地,S425、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响应于第三接入请求的第三请求响应,该第三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S424中确定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则第三请求响应指示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S424中确定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则第三请求响应指示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地,在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第三请求响应还可用于指示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原因,原因可以基于能力判断的条件示出。示例性地,若在S424中是基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可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进行能力判断,则原因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的资源受限,若在S424中是基于用户操作进行能力判断,则原因可以是用户拒绝。
S426、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响应,该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道管理模块可以基于S425发送的第三请求响应和在S423-S425中确定双方的最终角色的过程,最终确定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且向控制器发送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请求响应。
在一示例中,第三请求响应指示第一电子设备同意接入第二电子设备且通道管理模块成功确定双方的最终角色,意味着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接入第二电子设备,所以,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在另一示例中,第三请求响应指示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且通道管理模块成功确定双方的最终角色,意味着第一电子设备不能接入第二电子设备,所以,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地,在第二请求响应指示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第二请求响应还可用于指示不同意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原因。原因可基于实际情况确定,示例性地,原因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的资源受限或用户拒绝中的任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S422中通道管理模块未成功确定双方的最终角色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直接执行S426和S427,流程结束,不再执行S423和S424。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道管理模块可以仅基于在S422中确定的双方的最终角色,确定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若通道管理模块成功确定双方的最终角色,则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若通道管理模块未成功确定双方的最终角色,则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S427、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该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控制器基于第二请求响应确定且发送第一请求响应。应理解,第一请求响应至少具有与第二请求响应相同的功能,但由于两个请求响应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不同,可能导致两个请求响应的格式不同。
在第一请求响应指示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继续执行S428和S429,在第一请求响应指示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流程终止。
S428和S429、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逻辑通道标识(LCID),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请求响应信息,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逻辑通道标识(LCID)。
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建立逻辑通道,逻辑通道建立完成后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建好的逻辑通道的LCID。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请求响应后,建立逻辑通道,逻辑通道建立完成后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建好的逻辑通道的LCID。
在过程2进行控制信道的连接的过程中,由期望的G节点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计算LCID,并将该LCID发送给对端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使得两端的LCID一致。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接收到第二请求响应或控制器发送第一请求响应后,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建立LCID标识的逻辑通道,并将LCID发送给通道管理模块,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接收到第一请求响应后,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建立LCID标识的逻辑通道,并将LCID发送给通道管理模块。
如前所述,控制通道是在基础服务层中设计好的通道,逻辑通道建立完成后,对应的控制通道才可以被使用。这样,当第一电子设备的逻辑通道建立完成后,通道管理模块可基于LCID确定该LCID对应的控制通道,以使用对应的控制通道;同理,当第二电子设备的逻辑通道建立完成后,通道管理模块可基于LCID确定对应的控制通道,以使用对应的控制通道,从而,实现了电子设备之间控制通道的建立。
以上,通过过程1和过程2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通道的建立。
可选地,S430、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设备发现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停止广播的信息。这样,设备发现模块可以停止发送广播事件,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停止当前事件的广播,节省了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S413的第一信息中携带广播状态信息的情况下,通道管理模块可以明确知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广播状态,因此,在控制通道建立完成后,通知设备发现模块停止广播,节省功耗。所以,用于指示停止广播的信息可以理解为响应于第一信息中携带的广播状态信息的信息。
可选地,S431、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控制通道的鉴权加密。
该步骤可以理解为一个安全过程,目的是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传输以保护用户隐私。
在该步骤中,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安全管理模块发送安全请求,该安全请求中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安全管理模块基于该安全请求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对控制通道进行鉴权加密,最终生成后续用于加密数据的密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块向各自的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用于指示鉴权加密完成的信息。
可选地,执行完S431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将对端作为自己的可信任设备,各自的通知管理模块保存对端的地址,可参考S436和S437所示。
可选地,S432和S433、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程发送用于指示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这样,可以使得基础应用层确知控制通道已经建立成功,可发起后续的业务通道的建立以及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无S431的情况下,S432可在428或S430之后执行,S433可在S429之后执行。
可选地,S434、第一电子设备更新白名单,即,将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保存至白名单中,以便于后续再次需要和第二电子连接时实现自动连接。
在一示例中,在执行完S431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可以向控制器发送用于指示更新白名单的更新信息,控制器基于该更新信息将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保存至白名单中。这样,在实现鉴权加密完成后更新白名单,保证了安全性。
应理解,第一电子设备更新白名单的步骤还可以在S419之后的任一个步骤执行。例如,在S428之后,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通道的建立完成后控制器更新白名单。再例如,在S420中,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从第一接入请求中得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将其保存至白名单中以更新白名单。
可选地,S435、第二电子设备更新白名单,即,将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保存至白名单中,以便于后续再次需要和第一电子连接时实现自动连接。
在一示例中,在执行完S431后,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可以向控制器发送用于指示更新白名单的更新信息,控制器基于该更新信息将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保存至白名单中。这样,在实现鉴权加密完成后更新白名单,保证了安全性。
应理解,第二电子设备更新白名单的步骤还可以在S418之后的任一个步骤执行。例如,在S429之后,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通道的建立完成后控制器更新白名单。再例如,在S419中,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从接入信息中得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将其保存至白名单中以更新白名单。
可选地,S436、第一电子设备保存与控制通道有关的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密钥、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控制通道的状态,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
密钥是S431中执行鉴权加密过程得到的密钥。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可以从S421的第二接入请求得到。若控制通道未建立成功,则控制通道的状态是连接态,若控制通道建立成功,则控制通道的状态是连接态,若控制通道正在建立中,则控制通道的状态是连接中。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表示的是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可选地,在S437中,第二电子设备保存与控制通道有关的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密钥、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控制通道的状态,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
密钥是S431中执行鉴权加密过程得到的密钥。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可以从S418的第二信息中得到。若控制通道未建立成功,则控制通道的状态是连接态,若控制通道建立完成,则控制通道的状态是连接态,若控制通道正在建立中,则控制通道的状态是连接中。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表示的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500描述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基于SLB进行控制通道的建立以实现首次连接的过程。以车载设备为例,车载中控台为G节点设备,车内的例如手机、摄像头、车载音箱或后视镜等设备可以为T节点设备。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车载中控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车内的例如手机、摄像头、车载音箱或后视镜等设备。
方法500的过程与方法400类似,也包括上述过程1和过程2,每个过程的具体步骤存在一些区别。
过程1、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第二电子设备基于该广播消息执行相关操作。
S511、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基础服务层的设备发现模块发送通知事件,该通知事件用于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接入技术为SLB。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知事件包括用于指示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的信息。对于SLB而言,以第一电子设备为车载中控台为例,用户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可以是用户开启车载中控台以使得车载中控台上电。在该实施例中,基础应用层获取用户针对第一电子操作的操作,并将该操作发送给基础服务层的设备发现模块,以便于设备发现模块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接入技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通知事件包括用于指示接入技术为SLB的信息。在该实施例中,基础应用层获取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且基于该操作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接入技术为SLB。
S512、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配置且向控制器发送广播事件,该广播事件包括于广播的参数。
可选地,广播事件还包括用于指示请求接入至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的设备过滤信息,对于首次连接,该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和以外的设备,即,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有请求接入至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是曾经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过的设备。
关于广播事件的具体描述参考上文的S412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513、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根据通知事件,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状态的广播状态信息。关于广播状态信息的具体描述参考上文的S413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514、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广播事件,发送广播消息。
控制器基于从S512中接收到的广播事件确定广播消息且发送广播消息,该广播消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消息、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系统消息用于对端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资源分配,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消息的发送周期(domainSysInforPeriod)、系统消息在一个发送周期内连续超帧的个数(domainSysInforOnDuartion)、非竞争接入资源(non contention access resource)、竞争接入资源(contention access resource)、允许接入的设备类型(例如,车载设备)
应理解,S514的广播消息的格式是SLB对应的广播消息的格式。
需要说明的是,S512可在S513之前或之后或可与S513同时执行,S514可在S513之前或之后或可与S513同时执行。
S515、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设备发现模块发送扫描模式信息,该扫描模式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模式为默认扫描模式。
S516、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基于默认扫描模式,配置且向控制器发送扫描参数。
关于S515-S516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S415-S416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517、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基于该扫描参数对周围的设备进行扫描,扫描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基于该广播消息得到扫描结果,通过设备发现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该扫描结果,即,控制器向设备发现模块发送扫描结果,设备发现模块将该扫描结果发送给基础应用层。其中,扫描结果包括从广播消息中得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应理解,由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是对应于SLB的格式,所以,只有在第二电子设备支持SLB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才能成功解析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才能成功执行S517。
若第二电子设备不支持SLB,则无法执行S517,两个电子设备的连接失败,整个流程结束。
S518,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根据扫描结果,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是S517中的扫描结果,即,第二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选地,第二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入技术为SLB。
实现中,基础应用层可以根据用户操作以及从S517中得到的扫描结果,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二信息,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S418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过程2、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控制通道的建立。
S519、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根据第二信息,向控制器发送该接入信息。
通道管理模块根据第二信息,确定接入信息,且向控制器发送该接入信息。
对于SLB,接入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从第二信息中得到。
可选地,接入信息还包括该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该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最终被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以便于在两个电子设备连接成功后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更新白名单(参考S533),以及,在两个电子设备之间完成鉴权加密后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保存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以将第二电子设备作为可信任的设备(参考S535)。
可选地,接入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关于该信息的具体描述可参考S419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520,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接入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该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对应地,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接收该第一接入请求。以及,控制器基于该接入信息发送第一接入请求,该第一接入请求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第一接入请求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便于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成功后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更新白名单(参考S533),以及,在两个电子设备之间完成鉴权加密后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保存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以将第二电子设备作为可信任的设备(参考S535)。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从S519的接入信息中得到。
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接入请求后,基于该第一接入请求执行相关操作(S521-S527),以确定是否同意接入第二电子设备以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以及在同意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控制通道的建立。
S521、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二接入请求,用于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地,第二接入请求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使得通道管理模块在完成鉴权加密过程后将该地址信息表示的地址保存至本地以将第二电子设备作为可信任的设备,可参考S535。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从S520的第一接入请求中得到。
S522、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第三接入请求。
S523、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根据第三接入请求,进行能力判断,以确定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描述可参考S424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524、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三请求响应,该第三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描述可参考S425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525、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响应,该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若第三请求响应指示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则第二请求响应指示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若第三请求响应指示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则第二请求响应指示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应理解,第二请求响应至少具有与第一请求响应相同的功能,但由于两个请求响应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不同,可能导致两个请求响应的格式不同。
可选地,在第二请求响应指示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第二请求响应还可用于指示不同意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原因。原因可基于实际情况确定,示例性地,原因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的资源受限或用户拒绝等。
S526、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该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控制器基于第二请求响应确定且发送第一请求响应。应理解,第一请求响应至少具有与第二请求响应相同的功能,但由于两个请求响应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不同,可能导致两个请求响应的格式不同。
在第一请求响应指示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继续执行S527和S528,在第一请求响应指示不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流程终止。
S527和S528、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LCID,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LCID。具体描述可参考S428和S429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以上,通过过程1和过程2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通道的建立。
可选地,S529、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设备发现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停止广播的信息,具体描述可参考S430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S530、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控制通道的鉴权加密,具体描述可参考S431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S531和S532、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程发送用于指示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具体描述参考S432和S433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S533、第一电子设备更新白名单。可选地,S534、第二电子设备更新白名单。具体描述可参考S434和S435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S535、第一电子设备保存与控制通道有关的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密钥、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控制通道的状态。具体描述参考S436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S536、第二电子设备保存与控制通道有关的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密钥、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控制通道的状态。具体描述可参考S437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场景二、电子设备之间自动连接
该场景描述的是电子设备之间的自动连接,主要连接保存在白名单中的设备。以耳机和手机为例,耳机和手机曾经连接过,后续耳机开盒时可自动与手机连接。该场景的实施例与场景一的首次连接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电子设备被配置为自动连接扫描模式,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扫描到白名单的设备后不需要向上层上报扫描结果,可直接发起接入请求,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配置单设备连接模式和多设备连接模式。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方法600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600描述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基于SLE进行控制通道的建立的过程。作为示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耳机,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
方法600的过程与方法400类似,包括方法400的上述过程1和过程2,每个过程的具体步骤存在一些区别。
过程1、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第二电子设备基于该广播消息执行相关操作。
S611、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基础服务层的设备发现模块发送通知事件,该通知事件用于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关于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S411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知事件包括用于指示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的信息。对于SLE技术而言,若第一电子设备为耳机,示例性地,用户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可以是打开耳机盒或长按键;若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示例性地,用户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可以是打开设置中关于SLE的开关;若第一电子设备为键盘,示例性地,用户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可以是按压用于连接的物理开关。在该实施例中,基础应用层获取用户针对第一电子操作的操作,并将该操作发送给基础服务层的设备发现模块,以便于设备发现模块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接入技术为SLE,且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通知事件包括用于指示接入技术为SLE的信息。在该实施例中,基础应用层获取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且基于该操作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接入技术为SLE,以便于设备发现模块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知事件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在该实施例中,基础应用层获取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基于该操作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接入技术为SLE,且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S612、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配置且向控制器发送广播事件,该广播事件用于指示广播策略,包括用于广播的其他参数。。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S412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广播事件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可选地,该广播事件还包括用于指示请求接入至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的设备过滤信息,对于自动连接,该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仅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的设备,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曾经连接过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自动连接过程。
S613、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根据通知事件,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一信息。具体描述可参考S413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614、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广播事件,发送广播消息。
广播消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广播模式(adv mode),广播标记(adv flag)。具体描述可参考S414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广播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自动连接。这样,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特定设备的自动连接。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从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S612可在S613之前或之后或可与S613同时执行,S614可在S613之前或之后或可与S613同时执行。
S615、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设备发现模块发送扫描模式信息,该扫描模式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模式为自动连接扫描模式。
自动连接扫描模式需要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扫描周围的设备或过滤掉一些设备。
示例性地,基础应用层可以基于以下各种触发条件将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为自动连接扫描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由于距离远等原因断开后,约定在断开后的预设时长内切换为自动扫描;或,周期性在自动连接扫描模式和默认扫描模式之间切换;或,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的应用界面上手动点击曾经已连接过的设备以使得基础应用层触发自动连接扫描。
S616、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基于自动连接扫描模式,配置且向控制器发送扫描参数和连接参数。
关于扫描参数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S416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对于SLE,连接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连接模式、使能白名单。
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可以由第二电子设备自身期望成为的角色确定,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G节点设备或T节点设备,可选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是否可以协商,以便于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连接模式为单设备连接模式或多设备连接模式。单设备连接模式表示在同一时段内第二电子设备仅能和一个设备建立连接,多设备连接模式表示在同一时段内第二电子设备可同时和多个设备建立连接。在一示例中,采用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指示单设备连接模式或多设备连接模式,若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为1,则表示单设备连接模式,若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大于1,则表示多设备连接模式。在另一示例中,在连接模式为多设备连接模式的情况下,连接参数不仅包括连接模式,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
使能白名单表示使能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使用白名单,目的在于,一是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进行连接,以实现自动连接,二是使得控制器在扫描到白名单内的设备后不需向上层上报扫描结果,可直接发起接入请求。
在第二电子设备仅支持一种连接模式的情况下,连接参数中可不包括连接模式,第二电子设备会默认基于自己支持的连接模式进行连接。对于SLE,可支持两种连接模式,对于SLB,可仅支持单设备连接模式。
可选地,连接参数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内容:用于指示发送周期(interval)的信息、用于指示响应时长(timeout)的信息。具体描述可参考S419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S615和S616与S611-S614的执行顺序并无固定的先后顺序,可任意变化,只要S615和S616在S617之前执行即可。例如,S615和S616在S611-S614之前或之后或可同时执行。再例如,S615和S616可在S611-S614中任一个步骤之前或之后或可同时执行。
S617、在场景1和场景2中,执行不同的操作。
场景1、自动连接
S6171、在连接模式为单设备连接模式时,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扫描参数和连接参数对周围的设备进行扫描,扫描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第一电子设备后,直接执行S618(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停止扫描。
S6172、在连接模式为多设备连接模式时,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扫描参数和连接参数对周围的设备进行扫描,扫描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第一电子设备后,执行S618,且,若满足预设条件,则停止扫描,若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扫描。
在一示例中,预设条件可以为:扫描定时器超时。
在该示例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扫描定时器的时长确定是否停止扫描。具体地,若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内的扫描定时器超时,则停止扫描;反之,若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内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则继续扫描。
在另一示例中,预设条件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为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控制器扫描到的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N个设备是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在该示例中,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属于白名单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确定是否停止扫描,N为大于1的整数。也就是说,控制器扫描到白名单内设备的数量达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则停止扫描;反之,若控制器扫描到白名单内设备的数量未达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则继续扫描。
具体地,若控制器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是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电子设备,那么,控制器之前扫描到的N-1个设备加上现在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控制器已经扫描了白名单内的N个设备,达到最大数量N,在不考虑其他设备中途断开的情况下,意味着第二电子设备大概率会同时和N个设备保持连接,则控制器停止扫描;若控制器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不是第N个电子设备,那么,控制器之前扫描到的设备加上现在扫描的第一电子设备,控制器未扫描到白名单内的N个设备,未达到最大数量N,则控制器继续进行扫描。
在另一示例中,预设条件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为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控制器扫描到的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N个设备是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完成逻辑通道的建立且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LCID后,即控制器执行完S627后,表示第二电子设备完成了控制通道的建立,下文对“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的解释同此处。所以,上述预设条件的另一种表述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为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通道管理模块(或基础服务层)发送完LCID。
在该示例中,控制器根据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属于白名单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和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确定是否停止扫描。也就是说,控制器扫描到白名单内设备的数量达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且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则停止扫描;反之,若控制器扫描到白名单内设备的数量达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但第二电子设备未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则继续扫描,或,若控制器扫描到白名单内设备的数量未达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则继续扫描。
具体地,若控制器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是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电子设备,那么,控制器已经扫描了白名单内的N个设备,达到最大数量N,而且,第二电子设备完成了控制通道的建立,意味着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成功连接,在不考虑其他设备中途断开的情况下,进一步保证了第二电子设备会大概率同时和N个设备保持连接,则控制器停止扫描;若控制器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是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电子设备,表示控制器已经扫描了白名单内的N个设备,达到最大数量N,但是,第二电子设备未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即,控制通道建立失败,意味着第二电子设备未与第一电子设备成功连接,在不考虑其他设备中途断开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实际连接的设备还是N-1,未达到最大数量N,则控制器继续扫描;若控制器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不是第N个电子设备,则控制器继续扫描。
在另一示例中,预设条件可以为:在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为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控制器扫描到的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N个设备是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在该示例中,控制器可以在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属于白名单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确定是否停止扫描。也就是说,若控制器内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且控制器扫描到白名单内设备的数量达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则控制器停止扫描;反之,若控制器内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但控制器扫描到白名单内设备的数量未达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则控制器继续扫描。当然,若扫描定时器超时,控制器也停止扫描。
具体地,若控制器内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且控制器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是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电子设备,那么,控制器已经扫描了白名单内的N个设备,达到最大数量N,在不考虑其他设备中途断开的情况下,意味着第二电子设备大概率会同时和N个设备保持连接,则控制器停止扫描;若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且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不是第N个电子设备,那么,控制器未扫描到白名单内的N个设备,未达到最大数量N,则控制器继续进行扫描;若扫描定时器超时,则控制器停止扫描。
在另一示例中,预设条件可以为:在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为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执行完S627)。
在该示例中,控制器可以在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属于白名单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和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确定是否停止扫描。
具体地,若控制器内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控制器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是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电子设备,那么,控制器已经扫描了白名单内的N个设备,达到最大数量N,而且,第二电子设备完成了控制通道的建立,意味着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成功连接,在不考虑其他设备中途断开的情况下,进一步保证了第二电子设备会大概率同时和N个设备保持连接,则控制器停止扫描;若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控制器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是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电子设备,那么,控制器已经扫描了白名单内的N个设备,达到最大数量N,但第二电子设备未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意味着第二电子设备未与第一电子设备成功连接,在不考虑其他设备中途断开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实际连接的设备还是N-1,未达到最大数量N,则控制器继续扫描;若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且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不是第N个电子设备,那么,控制器未扫描到白名单内的N个设备,未达到最大数量N,则控制器继续扫描;若扫描定时器超时,则控制器停止扫描。
需要说明的是,在广播消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的情况下,意味着第一电子设备想和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所以,无论在单设备连接模式还是多设备连接模式,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有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时执行S618。应理解,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是从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得到的,表示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前连接过,所以,第一电子设备也是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的设备。
场景2、不自动连接
在该场景中,一般是用户设置使得第二电子设备在即使能够自动连接的情况下也无法实现自动连接。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之前使用了别人的设备,所以,用户将别人的设备设置为不自动连接。
S6173、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根据用户设置,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用于指示不自动连接的设备。示例性地,用户可以在应用的界面上设置不自动连接的设备。
S6174、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控制器发送删除请求,删除请求中包括用于指示不自动连接的设备的设备信息,控制器基于该删除请求中的设备信息,删除白名单内设备信息所指示的设备。这样,设备信息中指示的设备后续若需要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执行方法400的实施例。
过程2、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控制通道的建立。
S618、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该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S619、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第一接入请求,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二接入请求,以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其中,该第二接入请求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S620、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最终的角色。
可选地,S621、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第三接入请求,以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可选地,该第三接入请求包括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的信息。
可选地,S622、第一电子设备基础应用层根据第三接入请求,进行能力判断,以确定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地,S623、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响应于第三接入请求的第三请求响应,该第三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S624、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响应,该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S625、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该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S626和S627、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逻辑通道标识(LCID),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逻辑通道标识(LCID)。
以上,通过过程1和过程2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通道的建立。
可选地,S628、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设备发现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停止广播的信息。
可选地,S629和S630、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程发送用于指示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关于S618-S630的具体描述可参考S420-S430、S432-S433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自动连接的场景中,由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曾经连接过,双方都会保存有之前进行鉴权加密过程中生成的密钥,因此,后续自动连接过程中可以不需要重新生成密钥。当然,若至少一方的密钥丢失,还需再执行鉴权加密过程。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7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700描述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基于SLB进行控制通道的建立以实现自动连接的过程。
方法700的过程与方法400类似,也包括上述过程1和过程2,每个过程的具体步骤存在一些区别。
过程1、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第二电子设备基于该广播消息执行相关操作。
S711,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基础服务层的设备发现模块发送通知事件,该通知事件用于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接入技术。具体描述可参考S511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712、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配置且向控制器发送广播事件,该广播事件包括用于广播的参数。可选地,该广播事件还包括用于指示请求接入至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的设备过滤信息,对于自动连接,该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仅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的设备。关于广播参数的具体描述参考上文S512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713、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根据通知事件,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状态的广播状态信息。关于广播状态信息的具体描述参考上文S513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714、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广播事件,发送广播消息。广播消息包括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资源分配信息。
可选地,广播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便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自动连接。这样,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特定设备的自动连接。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从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S712可在S713之前或之后或可与S713同时执行,S714可在S713之前或之后或可与S713同时执行。
S715、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设备发现模块发送扫描模式信息,该扫描模式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模式为自动连接扫描模式。具体描述可参考S615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716、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发现模块基于自动连接扫描模式,配置且向控制器发送扫描参数和连接参数。
关于扫描参数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S416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对于SLB,连接参数包括:使能白名单。关于使能白名单的具体描述参考S616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连接参数还包括:连接模式,该连接模式为单设备连接模式。
在SLB仅支持单设备连接模式的情况下,连接参数可以不包括连接模式,第二电子设备会默认基于自己支持的单设备连接模式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S715和S716与S711-S714的执行顺序并无固定的先后顺序,可任意变化,只要S715和S716在S717之前执行即可。例如,S715和S716在S711-S714之前或之后或可同时执行。再例如,S715和S716可在S711-S714中任一个步骤之前或之后或可同时执行。
S717、在场景1和场景2中,第二电子设备执行不同的操作。
场景1、自动连接
S7171、SLB仅支持单设备连接模式,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扫描参数和连接参数对周围的设备进行扫描,扫描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第一电子设备后,直接执行S718(即,发送第一接入请求),停止扫描。
场景2、不自动连接
在该场景中,一般是用户设置使得第二电子设备在即使能够自动连接的情况下也无法实现自动连接。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之前使用了别人的设备,所以,用户将别人的设备设置为不自动连接。
S7173、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根据用户设置,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用于指示不自动连接的设备。
S7174、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控制器发送删除请求,删除请求中包括用于指示不自动连接的设备的设备信息,控制器基于该删除请求中的设备信息,删除白名单内设备信息所指示的设备。这样,设备信息中指示的设备后续若需要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执行方法400的实施例。
过程2、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控制通道的建立。
S718,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接入信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该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S719,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二接入请求,用于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S720、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第三接入请求。
S721、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根据第三接入请求,进行能力判断,以确定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S722、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三请求响应,该第三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S723、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响应,该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S724、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该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
S725和S726、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LCID,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LCID。
以上,通过过程1和过程2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通道的建立。
可选地,S727、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设备发现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停止广播的信息。
可选地,S728,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控制通道的鉴权加密。
可选地,S729和S730、第一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第二电子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程发送用于指示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关于S718-S730的具体描述可参考S520-S532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控制通道释放控制通道的方法,通过断开逻辑通道以使得控制通道无法使用,从而释放控制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用户操作由通道管理模块主动发起用于断开控制通道的断开命令。对于采用SLE进行通信的两个电子设备,G节点设备和T节点设备均可主动发起断开命令,对于采用SLB进行通信的两个电子设备,由G节点设备发起断开命令。
下面,以G节点设备发起断开命令为例,结合图8,对该实施例做说明。应理解,图8中的G节点设备和T节点设备可以支持SLE,也可以支持SLB。还应理解,对于采用SLE进行通信的两个电子设备中的T节点设备发起断开命令以断开控制通道的过程与图8类似,将图8中的G节点设备和T节点设备互换即可。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开控制通道的方法800的示意性流程图。
S811、G节点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用户操作的指令。示例性地,用户操作可以是用户在用户界面上的点击断开连接的操作。
S812、G节点设备的通道管理模块根据用户操作的指令,向控制器发送断开(disconnect)指令。
控制器根据断开指令,断开已经建立好的逻辑通道以释放控制通道。若存在专有链路,需要先断开专用链路,再断开逻辑通道。专有链路是指在某些业务场景(例如,高清通话场景)下需要控制器在逻辑通道基础上建立的链路,对于SLE,专用链路是同步一对一双向链路(iso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 one to one bidirectional link,IOB),对于SLB,专有链路是专有逻辑通道(logic channel,LC)。因此,在断开逻辑通道时,需要先断开在逻辑通道的基础上建立的链路,再断开逻辑通道。这样,控制器内的逻辑通道断开,控制通道无法使用,从而断开了控制通道。
S813、G节点设备的控制器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命令状态(command status),以指示控制器收到了断开指令。
S814、G节点设备的控制器根据断开指令向T节点设备发送断开请求。
T节点设备的控制器根据该断开请求,断开已经建立好的逻辑通道以释放控制通道,具体描述参考S812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815、T节点设备的控制器向G节点设备发送响应信息,以指示T节点设备的控制器完成了逻辑通道的断开。
S816、G节点设备的控制器通过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断开完成的指令,以通过基础应用层向用户通知设备的断开状态。示例性地,基础应用层可以将该指令发送至应用,以在用户界面上显示设备的断开状态。示例性地,基础应用层可以将该指令发送至播放设备,以通过播放设备提示断开状态,例如,播放设备发出“嘀”或“断开连接”的提示音。
S817、T节点设备的控制器通过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断开完成的指令,以通过基础应用层向用户通知设备的断开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LE,两个电子设备在建立连接过程中由一方向另一方发送请求响应(例如,上文S427中由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响应)之后,双方的连接处于不稳定状态,若经过预设时长(例如,N个超帧周期后),G节点设备未能收到T节点设备发送的T帧,则认为双方的连接失败/断开,G节点设备也不再向T节点设备发送C帧。若有接入需求,电子设备需重新启动接入流程,执行方法400或方法60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LB,SLB的控制链路层的数据重传次数超过最大次数后,则认为双方的连接失败/断开。若有接入需求,电子设备需重新启动接入流程,执行方法500或方法700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9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900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短距离接入技术,通过建立控制通道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基础应用层和控制器,基础服务层包括设备发现模块和通道管理模块,可选地,还包括基础应用层(图中未示出)。
S911、所述基础服务层确定第一角色信息,所述第一角色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中的设备发现模块确定第一角色信息。其中,第一角色信息即为上文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关于第一角色信息的具体描述可参考S411的相关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发现模块接收来自基础应用层的通知事件,该通知事件用于确定该第一角色信息,设备发现模块根据该通知事件确定该第一角色信息。在一示例中,通知事件包括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操作的信息。在另一示例中,通知事件包括用于指示接入技术为SLE的信息。在另一示例中,通知事件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关于通知事件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S411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发现模块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确定的第一角色信息,以使得通达管理模块确定该第一角色信息,便于通道管理模块进行后续的控制通道的建立。示例性地,如S413所示,设备发现模块向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一角色信息,具体描述参考S413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912、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广播事件,所述广播事件用于指示广播策略。
对应地,控制器接收该广播事件。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的设备发现模块向控制器发送广播事件。广播事件包括用于广播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广播模式(adv mode),发现等级、广播间隔、广播时长、广播标记(adv flag)。具体描述参考S412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913、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广播事件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对应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该广播消息。
示例性地,广播消息还可以包括:广播模式(adv mode)、广播标记(adv flag)等信息。关于广播消息的具体描述参考S414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915、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的第一接入请求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二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和所述第二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和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二角色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这里的第二角色信息即为上文的第二电子设备的角色信息。
具体地,在S914中、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广播消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对应地,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接收该第一接入请求,在S915中,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根据该第一接入请求,向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二接入请求。具体描述参考S420和S421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917、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发送的第二请求响应发送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不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的。
具体地,在S916中,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响应于第二接入请求,向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响应,在S917中,控制器根据该第二请求响应发送第一请求响应。具体描述参考S426和S427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S918、所述控制器建立逻辑通道且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用于标识所述逻辑通道的逻辑通道标识,以建立所述基础服务层中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
具体地,在第一请求响应和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控制器建立基础的逻辑通道,向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发送逻辑通道标识(LCID),从而,建立控制通道。具体描述参考S428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如前所述,控制通道是在基础服务层中设计好的通道,逻辑通道建立完成后,对应的控制通道才可以被使用。这样,当第一电子设备的逻辑通道建立完成后,通道管理模块可基于LCID确定该LCID对应的控制通道,以使用对应的控制通道,从而,完成了控制通道的建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对于新一代的短距离接入技术(例如,SLE),第一电子设备内设置有控制器和上层的基础服务层,由基础服务层触发控制通道的建立,即,基础服务层通过确定第一角色信息和发送广播事件以触发控制通道的建立,基础服务层、控制器和对端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接入请求(例如,第一接入请求和第二接入请求)和接入响应(例如,第一请求响应和第二请求响应)等信息的交互,建立逻辑通道,以实现控制通道的建立,从而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对端设备间的连接,为后续的数据传输提供基础。并且,本申请提供的短距离接入技术,由于第一电子设备和对端设备的最终角色可以基于双方的期望角色确定,可以使得双方的角色基于实际场景灵活可变,通信的灵活性较高,非常适用于具有灵活和小型化特点的产品以及适用于小带宽、低功耗、低速率的业务,更能较好地适用于多设备连接(即,一个电子设备可同时和多个设备连接且角色不固定)的场景,总之,适用范围广。
可选地,所述广播事件包括所述第一角色信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角色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通过在广播消息中携带第一角色信息,可以使得对端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角色信息确定自己的角色,尽可能在连接过程的初始阶段使得对端设备匹配到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的期望角色,提高连接效率。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发送的第二请求响应发送第一请求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响应。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响应于第二接入请求,根据第一角色信息和第二角色信息,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且由通道管理模块向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最终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可以对双方的角色做最后的把关,使得双方的最终角色都不同以能成功建立控制通道,从而实现设备间的连接。
在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以下确定双方的最终角色的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相同,所述第一角色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协商;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更换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以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更换后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且将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具体地,在双方的期望角色相同且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协商的情况下,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更换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使得最终得到的双方的最终角色不同。应理解,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协商或不可协商都行,只要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协商就行。
该过程可对应于S422的情况2-1和2-2,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描述,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具体地,在双方的期望角色不同的情况下,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将双方的期望角色确定为双方的最终角色。
该过程可对应于S422的情况1,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基础应用层;以及,
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的第一接入请求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二接入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第三接入请求,所述第三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基础应用层响应于所述第三接入请求,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的情况下,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三请求响应,所述第三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项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能够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或,检测到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接收请求的确认操作;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响应,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三请求响应,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响应。
该过程可由基础应用层和基础服务层执行。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第三接入请求,基础应用层响应于该第三接入请求,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的情况下,向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三请求响应,通道管理模块根据该第三请求响应,向控制器发送该第二请求响应。
该过程可对应上文的S423-S424,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描述,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基础应用层根据基础服务层的第三接入请求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能力判断,即,基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能够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接收请求的确认操作,从应用层面确定是否同意接入第二电子设备,考虑了更多实际应用场景,更有利于提高设备连接的成功率。
可选地,所述广播事件还包括第一设备过滤信息,所述第一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和以外的设备。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是曾经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过的设备。
也就是说,第一过滤信息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有请求接入至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不仅仅是白名单内的设备。这样,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新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首次连接过程。这里的第一过滤信息可对应S412中携带在广播事件中的设备过滤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虽然第一电子设备内保存有白名单,但第一电子设备并不限于与白名单中的设备连接,也想和未连接过的新的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因此,通过在广播事件中携带用于指示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和以外的设备的第一设备过滤信息,可以使得控制器后续接收以及转发来自白名单以外的设备的接入请求,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新的电子设备的首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表示的地址添加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以更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
该过程可对应上文的S434,具体描述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在和新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过程中,通过将新的电子设备的地址添加至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以更新白名单,可以后续双方再次连接过程中实现自动连接,方便快捷,用户体验高。
可选地,所述广播事件还包括第二设备过滤信息,所述第二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仅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的设备。
这里的第二设备过滤信息可对应于S612中广播事件中的设备过滤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通过在广播事件中携带用于指示仅允许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的设备的第二设备过滤信息,可以使得控制器后续接收以及转发来自白名单以内的设备的接入请求,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曾经连接过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自动连接过程。
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通过在广播消息中携带白名单内的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特定设备的自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基础服务层通过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可以使得基础应用层确知控制通道已经建立成功,可发起后续的业务通道的建立以及数据传输。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10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1000由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短距离接入技术,通过建立控制通道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其中,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基础应用层和控制器,基础服务层包括设备发现模块和通道管理模块,可选地,还包括基础应用层(图中未示出)。
S1011、控制器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S1012、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角色信息,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或设备发现模块向控制器发送第二角色信息。
在自动连接的场景中,该第二角色信息可作为连接参数的一项携带在由设备发现模块发送的连接信息中,具体描述可参考S616的描述。
在首次连接的场景中,该第二角色信息可携带在由通道管理模块触发控制器发送第一接入请求的接入信息中,具体描述可参考S419的描述。
S1013、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S1014、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不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S1015、所述控制器建立逻辑通道且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用于标识所述逻辑通道的逻辑通道标识,以建立所述基础服务层中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
具体地,在第一请求响应指示同意第一电子设备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控制器建立基础的逻辑通道,向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发送逻辑通道标识(LCID),从而,建立控制通道。具体描述参考S429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如前所述,控制通道是在基础服务层中设计好的通道,逻辑通道建立完成后,对应的控制通道才可以被使用。这样,当第二电子设备的逻辑通道建立完成后,通道管理模块可基于LCID确定该LCID对应的控制通道,以使用对应的控制通道,从而,完成了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通道的建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对于新一代的短距离接入技术(例如,SLE),第二电子设备内设置有控制器和上层的基础服务层,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控制器扫描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和由基础服务层下发的第二角色信息,向控制器发起第一接入请求以及接收到第一请求响应后,建立逻辑通道,以实现控制通道的建立,从而实现第二电子设备和对端设备间的连接,为后续的数据传输提供基础。并且,本申请提供的短距离接入技术,由于第二电子设备和对端设备的最终角色可以基于双方的期望角色确定,可以使得双方的角色基于实际场景灵活可变,通信的灵活性较高,非常适用于具有灵活和小型化特点的产品以及适用于小带宽、低功耗、低速率的业务,更能较好地适用于多设备连接(即,一个电子设备可同时和多个设备连接且角色不固定)的场景,总之,适用范围广。
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一角色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自动连接和首次连接两种场景,不同的场景下第二电子设备触发第一接入请求的过程不同。
在自动连接的场景中,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包括:
所述控制器在扫描到所述广播消息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也就是说,在自动连接场景,控制器扫描白名单内的设备后,不需要向上层上报扫描结果,可直接发起第一接入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由于白名单内的设备都是之前和第二电子设备连接过的设备,所以,控制器通过基于白名单扫描设备,在扫描到白名单内的设备后可直接发起接入请求,简化了向上层上报结果的流程的同时,节省了连接所需的时间以实现设备间快速连接,提高连接过程的效率。
在自动连接的场景中,可选地,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角色信息,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的设备发现模块向控制器发送连接信息,该连接信息中包括连接参数,第二角色信息作为连接参数的一项。
可选地,所述连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控制器使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连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连接模式的信息,所述连接模式为单设备连接模式或多设备连接模式,所述单设备连接模式表示在同一时段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仅能够和一个电子设备连接,所述多连接模式表示在同一时段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和多个电子设备连接。
上述由基础服务层发送连接信息的过程对应上文的S616,S616中的连接参数即为该连接信息中的连接参数,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
在自动连接的场景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模式为多设备连接模式;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停止扫描;或,在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继续扫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超时;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所述控制通道的建立;或,
在所述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在所述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
其中,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N个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N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
该过程可对应上文S617中的S6172,具体描述可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在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设备连接模式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才会停止扫描以停止整个连接过程,否则,在不满足预设条件时会继续扫描以实现多设备连接,这样,控制器不需要每次连接设备时都和上层(例如,基础服务层)进行交互(例如,由上层下发连接信息、扫描参数等)以发起接入请求,即,第二电子设备不需要每次连接设备时都重新开始连接的流程,不仅有效地减少了信令开销,而且,减少了多设备连接过程的时延从而实现多个设备的快速连接。
在自动连接的场景中,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在首次连接的场景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基础应用层;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基于所述广播消息确定的扫描结果,所述扫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基础应用层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角色信息,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接入信息,所述接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包括: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根据所述接入信息发送所述第一接入请求。
具体地,控制器根据广播消息确定扫描结果且通过基础服务层的设备发现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扫描结果(参考S417),基础应用层向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发送第二信息(参考S418),通道管理模块根据该第二信息向控制器发送接入信息(参考S419),控制器响应于该广播消息,根据该接入信息发送该第一接入请求(参考S420)。
应理解,在该过程中,第二角色信息携带在通道管理模块发下的接入信息中。
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所述扫描结果和所述第二信息都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一角色信息;以及,
在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接入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从基础应用层下发的第二信息中得到第一角色信息,根据第一角色信息确定自己的期望角色,通过接入信息下发给控制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通过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中携带第一角色信息,可以使得接收该广播消息的第二电子设备最终得到第一角色信息且基于第一角色信息确定自己的角色,尽可能在连接过程的初始阶段使得对端设备匹配到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的期望角色,提高连接效率。
在首次连接的场景中,可选地,所述接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忽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的设备是曾经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过的设备,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表示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与白名单以外的设备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在第二电子设备保存有白名单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并不限于与白名单中的设备连接,也想和未连接过的新的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因此,接入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可实现设备间的首次连接。此外,若第二电子设备之前使能了白名单,在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首次连接时,若未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位于第二电子设备周围的曾经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的其他电子设备可能会与第二电子设备实现自动连接,由于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是有限的,因此会影响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所以,通过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忽略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不基于白名单进行设备连接,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首次连接的成功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短距离接入技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通过在第一接入请求中携带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便于第一电子设备更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可很好地适应于首次连接的场景。
可选地,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的通道管理模块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11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1100由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短距离接入技术和多设备连接。应理解,方法1100可应用于任一种短距离接入技术,包括但不限于:Wi-Fi,蓝牙、ZigBee以及本申请的SLE和SLB。
S1110、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具体描述可参考S614。
S1111、第二电子设备在扫描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后,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具体描述可参考S614-S618。
S1112、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描述可参考S625。
S1113、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逻辑通道,以建立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具体描述可参考S627。
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停止扫描;或,在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继续扫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超时;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所述控制通道的建立;或,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N个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N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具体描述可参考S617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在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设备连接模式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才会停止扫描以停止整个连接过程,否则,在不满足预设条件时会继续扫描以实现多设备连接,这样,第二电子设备不需要每次连接设备时都重新开始连接的流程(例如,由上层下发连接信息、扫描参数等),不仅有效地减少了信令开销,而且,减少了多设备连接过程的时延从而实现多个设备的快速连接。
以上,结合图1至图11,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12至图13,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200,电子设备1200可以是上文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芯片,电子设备1200支持短距离接入技术,包括基础服务层1210和控制器1220,基础服务层1210包括设备发现模块1211和通道管理模块121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200是上文的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400或600中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用于,确定第一角色信息,所述第一角色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1220发送广播事件,所述广播事件用于指示广播策略;
所述控制器1220用于,根据所述广播事件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控制器1220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的第一接入请求向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发送第二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和所述第二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和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二角色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控制器1220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发送的第二请求响应发送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不同,所述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的;
所述控制器1220还用于,建立逻辑通道,且向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发送用于标识所述逻辑通道的逻辑通道标识,以建立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中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1210中的设备发现模块1211用于确定第一角色信息,还用于向通道管理模块1212发送该第一角色信息,以便于通道管理模块1212进行后续的控制通道的建立;设备发现模块1211用于向控制器1220发送广播事件;控制器1220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请求、发送第二接入请求、接收第二请求响应、发送第一请求响应、建立逻辑通道且发送逻辑通道标识。
可选地,所述广播事件包括所述第一角色信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角色信息。
可选地,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1220发送所述第二请求响应。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1210中的通道管理模块1212用于确定两个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以及发送第二请求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相同,所述第一角色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协商;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具体用于,更换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以将更换后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且将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具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基础应用层;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第三接入请求,所述第三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基础应用层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三接入请求,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的情况下,向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发送第三请求响应,所述第三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项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当前能够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或,检测到用户针对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接收请求的确认操作;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请求响应,向所述控制器1220发送所述第二请求响应。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1210中的通道管理模块1212用于根据第二接入请求向基础应用层发送第三接入请求,以及,根据接收到的基础应用层的第三请求响应发送第二请求响应。
可选地,所述广播事件还包括第一设备过滤信息,所述第一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和以外的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器1220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表示的地址添加至所述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以更新所述电子设备的白名单。
可选地,所述广播事件还包括第二设备过滤信息,所述第二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仅允许所述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的设备。
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所述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可选地,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还用于,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1210中的通道管理模块1212用于发送该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200是上文的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400或600中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所述控制器122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用于,向所述控制器1220发送第二角色信息,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控制器1220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控制器122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不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控制器1220还用于,建立逻辑通道且向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发送用于标识所述逻辑通道的逻辑通道标识,以建立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中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
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一角色信息。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1220具体用于,在扫描到所述广播消息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所述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可选地,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具体用于,向所述控制器1220发送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控制器1220使能所述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
具体地,基础服务层1210中的设备发现模块1211用于发送连接信息。
可选地,所述连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连接模式的信息,所述连接模式为单设备连接模式或多设备连接模式,所述单设备连接模式表示在同一时段内所述电子设备仅能够和一个电子设备连接,所述多连接模式表示在同一时段内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和多个电子设备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模式为多设备连接模式;以及,所述控制器1220还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扫描;或,在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继续扫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控制器1220的扫描定时器超时;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1220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1220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电子设备完成所述控制通道的建立;或,
在所述控制器1220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1220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在所述控制器1220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1220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
其中,所述控制器1220扫描到的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N个设备是所述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N是所述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还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基础应用层;以及,
所述控制器1220还用于,通过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基于所述广播消息确定的扫描结果,所述扫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基础应用层还用于,向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控制器1220发送接入信息,所述接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器1220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根据所述接入信息发送所述第一接入请求。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1220还用于发送扫描结果,所述基础应用层用于根据扫描结果向设备发现模块1211发送第二信息,通道管理模块1212用于根据第二信息向控制器1220发送接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广播消息、所述扫描结果和所述第二信息都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一角色信息;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
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向所述控制器1220发送所述接入信息。
具体的,基础服务层1210中的通道管理模块1212用于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且发送接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忽略所述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短距离接入技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请求还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所述基础服务层1210还用于,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200是上文的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设备连接模式,用于执行上述方法1100中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控制器1220用于,在扫描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后,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所述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控制器122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电子设备;
控制器1220用于,建立逻辑通道,以建立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
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器1220用于停止扫描;或,在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器1220用于继续扫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超时;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电子设备完成所述控制通道的建立;或,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1220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扫描到的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N个设备是所述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N是所述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各个方法中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300。应理解,电子设备13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电子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10、收发器1320和存储器1330。其中,处理器1310、收发器1320和存储器13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处理器1310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200中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础服务层和控制器的功能,收发器1320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200中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础服务层和控制器的功能。存储器1330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存储器1330存储的指令,或者说,处理器1310可以调用这些存储指令实现电子设备1200中基础服务层和控制器的功能,以控制收发器13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可选地,该存储器13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1310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1310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上述与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中,“协议”可以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义”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站点和接入点)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比如预定义可以是指协议中定义的。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元件的至少部分”是指元件的部分或全部。“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短距离接入技术,包括基础服务层和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确定第一角色信息,所述第一角色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广播事件,所述广播事件用于指示广播策略;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广播事件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的第一接入请求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二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和所述第二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和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二角色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发送的第二请求响应发送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不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的;
所述控制器建立逻辑通道,且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用于标识所述逻辑通道的逻辑通道标识,以建立所述基础服务层中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事件还包括所述第一角色信息,所述广播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角色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发送的第二请求响应发送第一请求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相同,所述第一角色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可协商;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更换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以将更换后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且将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二接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基础应用层;以及,
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的第一接入请求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二接入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第三接入请求,所述第三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基础应用层响应于所述第三接入请求,在满足以下至少一项的情况下,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三请求响应,所述第三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项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能够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或,检测到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接收请求的确认操作;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响应,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三请求响应,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事件还包括第一设备过滤信息,所述第一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和以外的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表示的地址添加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中,以更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事件还包括第二设备过滤信息,所述第二设备过滤信息用于指示仅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以内的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12.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短距离接入技术,包括基础服务层和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角色信息,所述第二角色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接入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不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最终角色是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为主控节点设备或终端节点设备;
所述控制器建立逻辑通道且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用于标识所述逻辑通道的逻辑通道标识,以建立所述基础服务层中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一角色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包括:
所述控制器在扫描到所述广播消息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角色信息,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控制器使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连接模式的信息,所述连接模式为单设备连接模式或多设备连接模式,所述单设备连接模式表示在同一时段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仅能够和一个电子设备连接,所述多设备连接模式表示在同一时段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和多个电子设备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模式为多设备连接模式;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停止扫描;或,在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继续扫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超时;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所述控制通道的建立;或,
在所述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在所述控制器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
其中,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N个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N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基础应用层;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基于所述广播消息确定的扫描结果,所述扫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基础应用层向所述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角色信息,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接入信息,所述接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角色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包括: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广播消息,根据所述接入信息发送所述第一接入请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消息、所述扫描结果和所述第二信息都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的第一角色信息;以及,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接入信息,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期望角色不同;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接入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忽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短距离接入技术。
23.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础服务层向所述基础应用层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通道可用的信息。
25.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短距离接入技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模式为多设备连接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扫描到第一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后,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的第一请求响应,所述第一请求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逻辑通道,以建立对应于所述逻辑通道的控制通道;
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停止扫描;或,在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继续扫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超时;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所述控制通道的建立;或,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控制器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或,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扫描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第N个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完成控制通道的建立;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扫描到的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内的N个设备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白名单内的设备,N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的设备的最大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
2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以执行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78581.9A 2021-08-02 2021-08-02 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157017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8581.9A CN115701724B (zh) 2021-08-02 2021-08-02 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PCT/CN2022/108173 WO2023011277A1 (zh) 2021-08-02 2022-07-27 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EP22851991.4A EP4380238A1 (en) 2021-08-02 2022-07-27 Method for device connectio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8581.9A CN115701724B (zh) 2021-08-02 2021-08-02 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1724A CN115701724A (zh) 2023-02-10
CN115701724B true CN115701724B (zh) 2024-05-03

Family

ID=85142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8581.9A Active CN115701724B (zh) 2021-08-02 2021-08-02 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80238A1 (zh)
CN (1) CN115701724B (zh)
WO (1) WO2023011277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8815A (zh) * 2011-07-01 2014-04-23 英特尔公司 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CN110581882A (zh) * 2019-07-31 2019-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实现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191570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3039822A (zh) * 2018-12-18 2021-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信道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13170377A (zh) * 2021-04-19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8917B2 (en) * 2012-12-27 2015-04-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proximity of an end device to a vehicle based on signal strength information received over a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advertising channel
JP5852620B2 (ja) * 2013-09-26 2016-02-03 有限会社Gh9 低消費電力近距離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3813479A (zh) * 2014-03-13 2014-05-21 宁波保税区攀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临时通信网构建方法
CN108111999B (zh) * 2017-12-28 2020-02-28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设备分享请求和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20097789A1 (en) * 2018-11-13 2020-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ed secondary node reporting for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ual connectivity
WO2021050633A1 (en) * 2019-09-11 2021-03-18 Carrier Corporation Bluetooth mesh routing with subnets
WO2022133949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接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8815A (zh) * 2011-07-01 2014-04-23 英特尔公司 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CN113039822A (zh) * 2018-12-18 2021-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信道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WO2020191570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0581882A (zh) * 2019-07-31 2019-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实现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170377A (zh) * 2021-04-19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1724A (zh) 2023-02-10
WO2023011277A1 (zh) 2023-02-09
EP4380238A1 (en) 202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41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using bluetoo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69070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률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CN112313977B (zh) 利用通信共存的低时延音频流式传输
US10349253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and device therefor
US1116613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packet length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N113348685B (zh) 一种建立蓝牙数据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299739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streaming using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WO2009116036A2 (en) Wireless communicator for laptop computers
US1072161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evice by us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US201703472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evice us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US1144545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device by us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US2024004911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and device for same in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701724B (zh) 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CN105099836A (zh) Ble智能节点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519176B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终端
US11882533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udio data using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7440350A (zh) 一种实现蓝牙设备低功耗运行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205699A (zh) 无线耳机、控制无线耳机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JP7338777B1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EP4287658A1 (en) Hearing device with multi-source-connection control
CN116074986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4087219A1 (zh) 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芯片、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187983A1 (en) Sleep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routing device, and mobile routing device
KR20240056369A (ko) 블루투스 연결을 통해 통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7098253A (zh) 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