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4852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4852A
CN115694852A CN202110842759.4A CN202110842759A CN115694852A CN 115694852 A CN115694852 A CN 115694852A CN 202110842759 A CN202110842759 A CN 202110842759A CN 115694852 A CN115694852 A CN 115694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formation
message
block chain
verification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27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一潇
罗曼
杨禹
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427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48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4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48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区块链系统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一验证结果;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本申请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可以实现终端、企业、物联卡三者的关联,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每个物联卡均要和企业验证的弊端,简化了验证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公知技术简介:物联卡:物联卡是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基于物联网专网,面向物联网用户提供的移动通信接入业务,只卖给企业,不卖给个人。采用三网专用(11位或13位)号段,通过专用网元设备支持无线数据和语音等基础通信服务,可广泛应用于移动传媒、监控和监测、医疗健康、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表具等诸多领域。物联卡的销售模式多,二次转售情况突出,往往要经过多层转售后才到达实际使用的集团客户,中间涉及链条长。由于物联卡和手机卡存在实名认证和资费上的差异,使得有部分不法个人将物联卡应用到个人手机上网、电信诈骗、网络薅羊毛等违规场景。
区块链: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数据存证是区块链最大应用之一,区块链数据存证,就是把数据存到区块链上,达到防篡改、可追溯、数据来源可信任的目的。
物联卡实名登记:随着物联卡市场乱象加重,工信部与运营商开始针对物联卡市场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手段,对物联卡进行实名制就是运营商针对市场上横行的虚假物联卡出台的新措施。物联卡是运营商专门针对企业推出的基于物联网专用网络和独立网元的应用在硬件设备上进行网络连接的专用流量卡,主要面向企业市场而不对个人出售,因此运营商要求所有企业在开通办理物联卡时必须对物联卡实名制。实名制物联卡除了规整市场乱象外,也使企业便于管理物联卡,节约管理成本。
现有技术中针对市场上虚假物联卡和物联卡使用不规范的乱象,工信部与运营商要求所有企业在开通办理物联卡时必须对物联卡实名制,通常做法是将身份证芯片信息、用户视频信息和卡信息进行绑定,且上传到区块链系统进行存证,从而实现手机(SIM卡)的实名登记。这个方法具有以下技术缺点:(1)线下实名登记材料复杂、流程繁琐,每次购卡都要走一次实名认证流程;(2)物联卡在层层转售过程中,实名登记难以登记到转售企业和实际使用企业;(3)实名登记数据的可靠性无法保障;(4)运营商风控部门、监管单位等需要应用实名登记数据的单位,获取实名数据的时效性和一致性无法保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物联卡实名验证方法存在的弊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一验证结果;
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的,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所述企业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和与所述企业信息对应的企业进行身份验证,产生第二验证结果;
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二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的,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物联卡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物联卡进行身份验证,产生第三验证结果;
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三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三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的,在区块链系统记录验证结果,包括:
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状态通道;
根据所述状态通道的状态,并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区块链系统之间的交互信息记录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可选的,所述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状态通道断开后,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在所述状态通道的建立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时,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在所述状态通道建立的状态下,按预设周期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四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四验证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终端为生产企业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对象的初始入库请求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经销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所述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携带第二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欲交易物联卡的标识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零售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买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另一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系统接收查询系统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欲查询物联卡的标识信息或者作为交易主体的终端标识;
根据查询请求,获得交易记录,并将所述交易记录发送给所述查询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第一验证结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终端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第四验证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终端为生产企业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对象的初始入库请求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经销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所述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携带第二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欲交易物联卡的标识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零售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买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另一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区块链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一验证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第一验证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一验证结果,实现了对第一终端、企业、物联卡三者之间的验证和关联,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每个物联卡均要和企业验证的弊端,简化了验证流程;本申请的方法应用区块链系统,还解决了物联卡实名登记难、回溯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的交易流程示意图;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现有技术的物联卡实名验证方法是将身份证芯片信息、用户视频信息和卡信息进行绑定,且上传到区块链系统进行存证,从而实现手机SIM卡的实名登记。这个方案有一定局限性,首先是物联卡的特点是一次性开卡量大、层层转售情况突出,每张卡都与身份信息进行绑定和上传工作量太大,其次是没有考虑到实名数据的应用单位获取数据的场景。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物联卡实名验证方法存在的弊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至少所述第一终端的自身唯一身份标识(ID),当然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局域网地址(MAC地址)、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所述第一终端的品牌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等;所述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实名认证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终端绑定一个企业。
步骤20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这里,所述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为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触或非接触方式(如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等)发送的所述物联卡信息的唯一标识码。
步骤300,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一验证结果;
该实施例中,根据对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进行验证,若两者的用户信息一致,产生的第一验证结果则实现了终端、企业、物联卡三者的验证和关联,即将现有技术的“物联卡-企业信息”的实名验证,改进为“物联卡-终端-企业信息”的实名验证,简化验证流程。
根据对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进行验证,若两者的用户信息一致,则认为发送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和发送所述企业信息的终端并非一个终端发送的,则产生的第一验证结果表示“物联卡-终端-企业信息”三者的验证失败。
步骤400,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该实施例在每次产生第一验证结果时,均记录在所述区块链系统记录中,由于所述区块链系统具有统一账本技术,故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一验证结果,解决了物联卡实名登记难、回溯难的问题。
可选的,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10,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所述企业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和与所述企业信息对应的企业进行身份验证,产生第二验证结果;
步骤220,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二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该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终端和与所述企业信息对应的企业进行身份验证,是在进行终端和企业的实名认证,实现终端和企业身份标识的绑定,实现每个终端与一个企业信息进行绑定,实现每个设备可追溯一个企业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310,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物联卡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物联卡进行身份验证,产生第三验证结果;
步骤320,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三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三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该实施例中,由于每个物联卡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已经进行实名认证,这里,通过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物联卡进行身份验证,进行第一终端和卡的实名认证,进而实现同一终端、企业、卡三者的关联绑定,从而实现“物联卡-终端-企业信息”的实名验证,简化验证流程。
如图2所示,上述的区块链系统包括:管理节点、处理节点、企业节点、监管节点、服务商节点、制卡商节点,上述多个节点构成一个去中心化的服务网络,用来将物联卡流转过程信息和实名登记信息记录为区块数据,构成一个完整的区块链系统。上述的节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制卡商、运营商销售部门、物联卡经销商、用卡企业、运营商风控部门、监管单位等作为不同类型的用户节点,连接到管理节点(实名登记系统)上,实现交易数据、实名登记数据的上链,以及相关数据的获取与保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收数据步骤100和步骤200的可以为所述管理节点和处理节点,当需要对信息进行验证的时候(步骤300、步骤210-220、步骤310-320),可以通过所述处理节点将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转到服务商节点进行验证,当验证结束后,将验证结果发给管理节点和处理节点,每次处理结果,所述区块链系统会对将区块链中统一账本数据(验证或者记录数据)更新广播到有权限节点,保证所述区块链系统的全链数据一致性。
本申请的方法应用区块链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广播同步,让数据应用单位、审核单位、监管单位能实时获取到全量数据,且获取到的数据具有完全一致性。
在经图1或图2的验证后,具体地,在区块链系统记录验证结果,包括:
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状态通道;
根据所述状态通道的状态,并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区块链系统之间的交互信息记录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该实施例中,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是一种点对点之间的双向通道,用于实现点对点的交易,使用状态通道进行交易能够解决交易延时大、交易费用昂贵以及吞吐量低的问题。通过使用状态通道进行交易,提高交易效率,进而提高后续将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交互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验证结果信息、已进行的交易记录等。为了节省网络资源,可以不用在每次交易之后都将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可以预先设置一个规则,根据该预设规则将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可选的,所述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状态通道断开后,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这里,在所述第一终端断开网络后关闭状态通道,并将所有已产生的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在所述状态通道的建立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时,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这里,经过预设时长后关闭状态通道,并将所有已产生的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该预设时长可以是统一设置的(例如:10s),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类别的业务设置不同的预设时长,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时长不做具体限定。
在所述状态通道建立的状态下,按预设周期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这里,一直维持状态通道,并周期性的将产生的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该预设周期可以是统一设置的(例如:10s),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类别的业务设置不同的预设周期,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周期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状态通道,提高交易效率,进而提高将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的效率,同时,按照预设规则将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节省网络资源。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330,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信息;
步骤340,根据所述第三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四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四验证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该实施例中,当每一条交易信息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记录为数据区块后,所述区块链系统会将交易信息记录到区块链网络中的相关节点,可以理解的是,在图2中的服务商节点和监管节点可以实时的获取到全量交易数据和实名数据,其余节点获取到与自身相关的数据,并且由于该数据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系统的服务网络中,该数据不可篡改且可靠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物联卡交易(售出或购买):物联卡在进行交易时,卡售出数据和卡购入数据都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后,经所述区块链系统判断无误后,所述区块链系统才进行卡信息的流转,否则交易失效,交易数据不予保存。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终端为生产企业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对象的初始入库请求信息;
该实施例中,生产企业用所述第二终端进入“初始入库”功能;生产企业用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如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等)获得产出物联卡的唯一标识码;所述第二终端自动取得自身唯一身份标识ID,组织初始入库请求信息,信息格式可以是:生产企业ID(相当于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生产”+商品标识码,一起打包为交易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经销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所述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携带第二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欲交易物联卡的标识信息;
该实施例中,交易主体角色用所述第二终端进入“交易申请”功能;交易主体角色用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如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等)获得产出物联卡的唯一标识码;所述第二终端自动在数据库中检索欲交易物联卡的唯一标识码。若存在则继续后面操作,若不存在则提示“该商品尚未入库,交易申请非法”并结束流程。所述第二终端还会生成买入资格核验信息,信息具体内容定义了本交易的买入方的安全终端唯一身份标识ID、欲交易商品唯一标识码、时效等信息。优选的,对所述信息加密成为最终的买入资格核验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零售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买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另一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自动对买入资格进行核验。具体方法可以是对比本交易的买入方的安全终端唯一身份标识ID、欲交易商品唯一标识码、时效等信息。若核验成功则继续后面操作,若核验失败则提示“操作未授权,交易确认非法”并结束流程。
又如图3所示,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系统接收查询系统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欲查询物联卡的标识信息或者作为交易主体的终端标识;
根据查询请求,获得交易记录,并将所述交易记录发送给所述查询系统。
该实施例中,查询系统可以是全球广域网(WEB)应用形态、移动端应用程序(APP)形态或者台式机客户端形态。可选的,查询系统在本地可以保存标识ID和交易主体角色名称的对应关系,从而最终显示出的溯源链条包含具体的交易主体角色名称。本申请通过用终端和所述区块链系统实现合法的物联卡交易、实名验证和溯源,增加了交易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避免了现有技术物联卡转售过程中的转售企业信息和最终用卡企业的实名登记数据,具有不可篡改、可回溯等问题,解决了物联卡实名登记难、回溯难的问题。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0,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如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等)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和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通过将用户信息和企业信息打包上传,可以在所述区块链系统进行认证,实现第一终端和企业的关联。
具体地,结合所述区块链系统的实名验证(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首先通过摄像头拍摄企业实名认证材料,将登记设备ID、企业实名认证材料照片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述区块链系统的运营商销售部门数字节点(图2的服务商节点)获取到该数据后,进行材料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完成了所述第一终端的企业实名登记,并将结果返回给登记设备。
步骤600,所述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具体地,结合所述区块链系统的实名验证(物联卡):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扫描物联卡上的二维码或一个号段的整体二维码,获取到该物联卡或该号段物联卡的卡信息,所述第一终端选择“实名认证”功能,将二维码数据、设备ID、业务类型打包成数据包,将数据包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步骤700,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第一验证结果。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如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等)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通过将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打包上传,可以在所述区块链系统进行认证;该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上传企业信息的第一终端是否为同一终端,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则确定实现了“物联卡-终端-企业”三者的关联认证,否则,则验证失败。本申请通过将终端与企业信息绑定,在通过终端和卡的认证,间接实现“物联卡-终端-企业”三者的关联,避免了现有技术每一张物联卡都需要和企业信息绑定的弊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终端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第四验证结果。
这里,需要和区块链系统进行交易(售出或购买)时,需要通过第二终端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信息,即物联卡流转过程中,转售企业的实名信息也作为过程数据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中,且实际使用企业必须经过实名认证后才能顺利开卡;物联卡在进行交易时,卡售出数据和卡购入数据都上传到系统后,经所述区块链系统判断无误后,所述区块链系统才进行卡信息的流转,否则交易失效,交易数据不予保存。所述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返回的第四验证结果,确定当前交易是否交易成功,或者,根据所述第四验证结果,调整需要更改的信息或者重新上报第三信息,以更好的促进实名交易。
具体地,所述第二终端为生产企业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对象的初始入库请求信息;
该实施例中,生产企业用所述第二终端进入“初始入库”功能;生产企业用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如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等)获得产出物联卡的唯一标识码;所述第二终端自动取得自身唯一身份标识ID,组织初始入库请求信息,信息格式可以是:生产企业ID(相当于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生产”+商品标识码,一起打包为交易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经销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所述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携带第二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欲交易物联卡的标识信息;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应用“交易申请”功能;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如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等)获得产出物联卡的唯一标识码;所述第二终端自动在数据库中检索欲交易物联卡的唯一标识码。若存在则继续后面操作,若不存在则提示“该商品尚未入库,交易申请非法”并结束流程。所述第二终端还会生成买入资格核验信息,信息具体内容定义了本交易的买入方的安全终端唯一身份标识ID、欲交易商品唯一标识码、时效等信息。优选的,对所述信息加密成为最终的买入资格核验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零售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买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另一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自动对买入资格进行核验。具体方法可以是对比本交易的买入方的安全终端唯一身份标识ID、欲交易商品唯一标识码、时效等信息。若核验成功则继续后面操作,若核验失败则提示“操作未授权,交易确认非法”并结束流程。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对终端与企业信息进行绑定,实现“终端-企业信息”的实名登记;经终端扫描并上传的物联卡信息,自动绑定到该终端,从而实现物联卡的实名认证,即实现了“物联卡-终端-企业信息”三者的关联,简化了验证流程;本申请的方法应用区块链系统,还解决了物联卡实名登记难、回溯难的问题。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区块链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验证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一验证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40,用于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的,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
第二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所述企业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和与所述企业信息对应的企业进行身份验证,产生第二验证结果;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二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的,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
第三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物联卡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物联卡进行身份验证,产生第三验证结果;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三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三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40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状态通道;
记录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通道的状态,并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区块链系统之间的交互信息记录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状态通道断开后,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在所述状态通道的建立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时,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在所述状态通道建立的状态下,按预设周期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可选的,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信息;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四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四验证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终端为生产企业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对象的初始入库请求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经销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所述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携带第二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欲交易物联卡的标识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零售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买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另一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
可选的,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接收查询系统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欲查询物联卡的标识信息或者作为交易主体的终端标识;
第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查询请求,获得交易记录,并将所述交易记录发送给所述查询系统。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50,用于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60,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第三接收模块70,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第一验证结果。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第二终端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信息;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第四验证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终端为生产企业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对象的初始入库请求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经销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所述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携带第二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欲交易物联卡的标识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零售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买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另一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为一种实名登记设备,包含一个摄像头模块、操作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上链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具体地,所述摄像头模块具有拍照、二维码扫描等功能;操作模块可选择售出、购买、实名认证等功能操作;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图像信息或二维码信息的处理和打包;数据上链模块用于将数据加密传输到指定区块链系统;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源。
该实施例中,通过对登记设备与企业身份标识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绑定,实现“登记设备-企业身份”的实名登记,通过登记设备扫描并上传的物联卡,以及根据登记设备上传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为同一设备上传的信息,确定“卡-登记设备-企业身份”的实名认证,通过登记设备将实名认证数据上传到实名登记系统的区块链系统中进行存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存储器701、处理器70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图1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收发器703,用于在处理器702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器703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70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01可以存储处理器7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8所示,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8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01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口资源控制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收发器803,用于在处理器8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用户接口804。收发器803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2可以存储处理器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或者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且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上述范例性实施例是参考该些附图来描述的,许多不同的形式和实施例是可行而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及教示,因此,本申请不应被建构成为在此所提出范例性实施例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范例性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申请会是完善又完整,且会将本申请范围传达给那些熟知此项技术的人士。在该些图式中,组件尺寸及相对尺寸也许基于清晰起见而被夸大。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基于描述特定范例性实施例目的,并无意成为限制用。如在此所使用地,除非该内文清楚地另有所指,否则该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是意欲将该些多个形式也纳入。会进一步了解到该些术语“包含”及/或“包括”在使用于本说明书时,表示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及/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更多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组件及/或其族群的存在或增加。除非另有所示,陈述时,一值范围包含该范围的上下限及其间的任何子范围。
以上所述的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一验证结果;
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所述企业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和与所述企业信息对应的企业进行身份验证,产生第二验证结果;
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二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物联卡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物联卡进行身份验证,产生第三验证结果;
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三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三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区块链系统记录验证结果,包括:
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状态通道;
根据所述状态通道的状态,并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区块链系统之间的交互信息记录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状态通道断开后,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在所述状态通道的建立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时,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在所述状态通道建立的状态下,按预设周期将所述交互信息添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四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四验证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为生产企业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对象的初始入库请求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经销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所述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携带第二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欲交易物联卡的标识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零售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买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另一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系统接收查询系统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欲查询物联卡的标识信息或者作为交易主体的终端标识;
根据查询请求,获得交易记录,并将所述交易记录发送给所述查询系统。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第一验证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终端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第四验证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为生产企业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对象的初始入库请求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经销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所述交易申请请求信息携带第二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欲交易物联卡的标识信息;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零售商时,所述交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买家标识、欲交易物联卡的买家标识和另一终端所属的卖家标识。
12.一种区块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进行验证,产生第一验证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区块链系统记录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与所述第一终端关联的企业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待认证的物联卡信息;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第一验证结果。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1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0842759.4A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 Pending CN1156948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2759.4A CN115694852A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2759.4A CN115694852A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4852A true CN115694852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3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2759.4A Pending CN115694852A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485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6797A (zh) * 2019-06-18 2019-10-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认证、认证追溯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555296A (zh) * 2019-08-01 2019-12-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884484A (zh) * 2021-01-29 2021-06-01 上海尚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2926972A (zh) * 2019-12-05 2021-06-08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6797A (zh) * 2019-06-18 2019-10-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认证、认证追溯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555296A (zh) * 2019-08-01 2019-12-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926972A (zh) * 2019-12-05 2021-06-08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及终端
CN112884484A (zh) * 2021-01-29 2021-06-01 上海尚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483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348830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络系统、认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19443B (zh) 基于区块链的注册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33187B (zh) 基于区块链共识加密机制的物联网数据传输系统
CN108777625A (zh) 签名的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8540553B (zh) 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平台及设备
CN10853704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在线合同签署系统及方法
CN111192146B (zh) 区块链数据的订正方法及装置
CN108734028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管理方法、区块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2001663B (zh) 基于区块链的物资捐赠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41517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食品溯源的方法、设备及相关存储介质
CN108737080A (zh) 密码的存储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5049398A (zh) 一种完备的数据资产可信管理和价值流转系统和方法
CN113672637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供应链绿电消费核算方法、装置和平台
CN105491004A (zh) 交易关系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43787A (zh) 商品溯源数据的存储、获取方法及存储系统、获取装置
CN113610546A (zh) 食品生产过程溯源方法、食品流通过程溯源方法及装置
CN107025591A (zh) 数据交易平台
CN111126987B (zh) 资源转移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4539636A (zh) 视频证据服务系统
CN110096511A (zh) 基于私有链的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12577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对收藏品赋予附加价值的方法
CN11620863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物联网和ipfs的消防产品追溯系统及方法
CN11569485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和终端
CN115941282A (zh) 一种基于nft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