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1340A - 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1340A
CN115691340A CN202211425860.0A CN202211425860A CN115691340A CN 115691340 A CN115691340 A CN 115691340A CN 202211425860 A CN202211425860 A CN 202211425860A CN 115691340 A CN115691340 A CN 115691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flexible screen
pushing
transmission
scree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258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政阳
张雷超
朱修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258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1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1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1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滑卷机构用于柔性屏体,且滑卷机构包括:主框和边框,边框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主框;滑卷轴,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边框,柔性屏体可以绕设于滑卷轴,且一端连接于主框,滑卷轴被配置为能够在边框的带动下相对主框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地运动,以使柔性屏体收卷或展开;推压件,设置于所述边框;以及驱动组件,与推压件连接,以在滑卷轴沿第一方向远离主框运动时,能够驱动推压件推压柔性屏体的背离滑卷轴的一侧。本申请的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能提高柔性屏体的平整度,提高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屏相较于传统的显示屏具有可弯曲、柔韧性佳、体积轻薄等显著优势,是目前受到领域内广泛关注的一种显示屏。滑卷形态作为柔性屏的一种新型形态,在扩展屏体显示面积的同时,也可以大幅减少终端产品体积。目前的滑卷显示装置中,通常是将柔性屏体收卷在卷轴上,通过拉伸和收卷改变柔性屏的显示面积。然而,在对柔性屏向外拉伸操作时,柔性屏卷曲在卷轴的区域会发生局部隆起等翘曲形变,影响显示屏的平整度,并降低显示屏的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以提高柔性屏体的平整度,使其具有较高的显示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滑卷机构,用于柔性屏体,滑卷机构包括:
主框和边框,边框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主框;
滑卷轴,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边框,柔性屏体可以绕设于滑卷轴,且一端连接于主框,滑卷轴被配置为能够在边框的带动下相对主框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地运动,以使柔性屏体收卷或展开;
推压件,设置于边框;以及驱动组件,与推压件连接,以在滑卷轴沿第一方向远离主框运动时,能够驱动推压件推压柔性屏体的背离滑卷轴的一侧。
在上述的滑卷机构中,滑卷轴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边框,且边框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主框,这样,在边框相对于主框沿第一方向滑动时,就带动滑卷轴一起相对于主框沿着第一方向滑动。由于柔性屏体绕设在滑卷轴上,并且一端连接于主框,这样,滑卷轴相对主框沿第一方向靠近地运动时,能够使柔性屏体收卷,滑卷轴相对主框沿第一方向远离地运动时,就能够使柔性屏体展开。
另外,滑卷机构还设置推压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在滑卷轴沿第一方向远离主框运动时,能够驱动推压件推压柔性屏体的背离滑卷轴的一侧,也即驱动推压件抵压至柔性屏体的背离滑卷轴的那部分表面,并推着柔性屏体向滑卷轴作靠近运动,这样在滑卷轴沿第一方向远离主框运动、并带动柔性屏体展开的过程中,即使柔性屏体的局部位置因受力而有将要变形的趋势时,也会因为受到推压件的阻碍而不会发生隆起等翘曲变形,提高了柔性屏体的平整度,改善了柔性屏体的显示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连接于滑卷轴,并被配置为在滑卷轴沿第一方向运动时,驱动滑卷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及
第一传动件,与推压件固定连接,且与滑卷轴啮合配合,第一传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滑卷轴转动并沿第一方向远离主框运动时,带动推压件向滑卷轴做靠近运动,以使推压件推压柔性屏体的背离滑卷轴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卷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主框上的牵拉组件;柔性屏体可以与主框的第一端连接,柔性屏体还包括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牵拉组件被配置为与第二端连接,以提供使柔性屏体张紧的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卷轴上与第一传动件啮合配合的轴段被构造为第一齿轮轴段,第一传动件被配置为齿条,且能够在滑卷轴转动时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的数量为两个,各第一传动件均对应设有一个第一齿轮轴段,滑卷轴还包括供柔性屏体绕设的卷绕段,卷绕段位于两个第一传动件对应的两个第一齿轮轴段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上设有卡接部,卡接部卡接于推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框上设有第一配合部,主框上设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沿第一方向导向配合,以使边框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主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压件与滑卷轴在第二方向上相对布置,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和滑卷轴的轴线方向均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压件上设有导向部,边框上构造有与导向部相匹配的导轨,导向部能够沿第二方向导向配合于导轨。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压件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一方向伸缩;
滑卷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连接于推压件,并与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传动件带动推压件向滑卷轴做靠近运动时,驱动推压件沿第一方向伸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组件包括:
第二传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推压件;
齿轮,设置于推压件,且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均啮合,齿轮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传动件带动推压件向滑卷轴做靠近运动时,驱动第二传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以带动推压件沿第一方向伸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件被配置为齿条,且能够在齿轮转动时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传动件在齿轮的轴线方向上分别位于第二传动件的两侧,以与齿轮的轴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压件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伸缩臂,相邻伸缩臂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彼此滑动,以使推压件能够沿第一方向伸缩;
各伸缩臂中,位于第一方向两个端部的伸缩臂分别连接于边框和第二传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推压件靠近边框的一侧定义为上游侧,背离边框的一侧定义为下游侧;
各伸缩臂内部均构造有容置腔,各伸缩臂的容置腔相连通;
相邻两个伸缩臂中,下游侧伸缩臂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插设至上游侧伸缩臂的容置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伸缩臂中,位于上游侧的伸缩臂的面向柔性屏体的表面设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被配置为能够容纳位于下游侧的伸缩臂,各伸缩臂的面向柔性屏体的表面相互齐平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于边框的伸缩臂的容置腔内壁设有支撑架,第二传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支撑架,并穿设于各伸缩臂的容置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伸缩臂中,将位于最上游侧的伸缩臂定义为第一伸缩臂,除第一伸缩臂之外的伸缩臂定义为第二伸缩臂,第二伸缩臂包括:
主体部;
插入部,连接至主体部的上游侧,被配置为与上游侧伸缩臂的容置腔的腔壁滑动配合;
各第二伸缩臂的主体部沿滑卷轴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尺寸与第一伸缩臂沿滑卷轴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尺寸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伸缩臂的面向柔性屏体的表面均设有缓冲垫。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滑卷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体以及前述的滑卷机构;
其中,柔性屏体绕设于滑卷轴,且一端连接于主框。
滑卷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滑卷机构,滑卷轴转动连接于边框,且边框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主框,这样,在边框相对于主框沿第一方向滑动时,就带动滑卷轴一起相对于主框沿着第一方向滑动。由于柔性屏体绕设在滑卷轴上,并且一端连接于主框,这样,滑卷轴相对主框沿第一方向靠近地运动时,能够使柔性屏体收卷,滑卷轴相对主框沿第一方向远离地运动时,就能够使柔性屏体展开。
另外,滑卷机构还设置推压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在滑卷轴沿第一方向远离主框运动时,能够驱动推压件推压柔性屏体的背离滑卷轴的一侧,也即驱动推压件抵压至柔性屏体的背离滑卷轴的那部分表面,并推着柔性屏体向滑卷轴作靠近运动,这样在滑卷轴沿第一方向远离主框运动、并带动柔性屏体展开的过程中,即使柔性屏体的局部位置因受力而有将要变形的趋势时,也会因为受到推压件的阻碍而不会发生隆起等翘曲变形,提高了柔性屏体的平整度,改善了滑卷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和边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和边框相配合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和边框相配合的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的另一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的再一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滑卷显示装置;F、第一方向;H、第二方向;O、滑卷轴的轴线方向;
10、主框;11、第二配合部;20、柔性屏体;21、第一端;22、第二端;30、滑卷轴;
31、第一齿轮轴段;32、卷绕段;40、边框;41、导轨;411、第一导轨;412、第二导轨;
413、第三导轨;42、弹性件;45、第一配合部;46、底壁;47、侧壁;48、第一边框容纳腔;
481、凸出部;49、第二边框容纳腔;50、推压件;51、第一伸缩臂;52、第二伸缩臂;521、主体部;522、插入部;53、伸缩臂;531、避让缺口;532、容置腔;533、缓冲垫;534、第四导向部;5341、第四导轨;535、第五导向部;5351、第五导轨;54、导向部;540、基体;541、第一导向部;542、第二导向部;543、第三导向部;60、驱动组件;61、第一传动件;611、卡接部;62、第二传动组件;621、第二传动件;622、齿轮;623、支撑架;70、牵拉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例如层、膜或基板被指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间元件。进一步说,当层被指为在另一层“下”时,其可直接在下方,亦可存在一或多个发光单元。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层被指为在两层“之间”时,其可为两层之间的唯一层,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发光单元。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柔性显示屏逐渐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屏幕的可卷曲性大大拓展了显示领域的应用。相较于传统屏幕,柔性屏优势明显,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传统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可弯曲、柔韧性好的特性,在用于显示装置中时一般可采用滑卷方式,其显示区的面积可以进行调节,在不使用时可以对其进行卷曲,方便收纳且节省空间。目前的滑卷显示装置中,通常是将柔性屏体收卷在卷轴上,通过拉伸和收卷改变柔性屏的显示面积。然而,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在对柔性屏向外拉伸操作时,柔性屏对应卷轴的区域容易发生翘起的问题,尤其是在拉伸操作的终态,这种翘起变形最为明显。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在柔性屏体背离滑卷轴的显示侧对应滑卷轴的位置设置推压件,在柔性屏体展开时,使推压件向滑卷轴方向推压柔性屏体,以改善这种滑卷过程中柔性屏体局部翘起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滑卷轴30靠近或远离主框10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F,将与第一方向F和滑卷轴30的轴线方向O均垂直的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H;其中,第一方向F也即柔性屏体20相对于主框10的展开方向。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参照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100用于柔性屏体20,滑卷机构100包括:主框10和边框40,边框40沿第一方向F滑动连接于主框10;滑卷轴30,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边框40,柔性屏体20可以绕设于滑卷轴30,且一端连接于主框10,滑卷轴30被配置为能够在边框40的带动下相对主框10沿第一方向F靠近或远离地运动,以使柔性屏体20收卷或展开;推压件50,设置于边框40;以及驱动组件60,与推压件50连接,以在滑卷轴30沿第一方向F远离主框10运动时,能够驱动推压件50推压柔性屏体20的背离滑卷轴30的一侧。
在上述方案中,滑卷轴30转动连接于边框40,且边框40沿第一方向F滑动连接于主框10,这样,在边框40相对于主框10沿第一方向F滑动时,就带动滑卷轴30一起相对于主框10沿着第一方向F滑动。由于柔性屏体20绕设在滑卷轴30上,并且一端连接于主框10,这样,滑卷轴30相对主框10沿第一方向F靠近地运动时,能够使柔性屏体20收卷,滑卷轴30相对主框10沿第一方向F远离地运动时,就能够使柔性屏体20展开。
另外,滑卷机构100还设置推压件50和驱动组件60,驱动组件60在滑卷轴30沿第一方向F远离主框10运动时,能够驱动推压件50推压柔性屏体20的背离滑卷轴30的一侧,也即驱动推压件50抵压至柔性屏体20的背离滑卷轴30的那部分表面,并推着柔性屏体20向滑卷轴30作靠近运动,这样在滑卷轴30沿第一方向F远离主框10运动、并带动柔性屏体20展开的过程中,即使柔性屏体20的局部位置因受力而有将要变形的趋势时,也会因为受到推压件50的阻碍而不会发生隆起等翘曲变形,提高了柔性屏体20的平整度,改善了柔性屏体20的显示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边框40沿第一方向F滑动连接于主框10,是指边框40和主框10直接或间接连接,且边框40可相对于主框10沿第一方向F滑动靠近或远离。
示例性的,边框40上设有第一配合部45,主框10上设有第二配合部11,第一配合部45和第二配合部11沿第一方向F导向配合,以使边框40沿第一方向F滑动连接于主框10。这样可以使边框40与主框10通过第一配合部45和第二配合部11沿着第一方向F导向配合,在边框40受到外力、例如在使用者的操作下滑卷柔性屏体20时,可以使滑卷操作更为稳定。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边框40和主框10可以分别独立设置,在滑卷的过程中,可以互相不接触。
第一配合部45和第二配合部11的导向配合例如可以是第一配合部45和第二配合部11的一者内部构造有导轨,导轨沿第一方向F延伸,另一者配置为滑块,通过滑块插入至导轨中,实现二者的导向配合。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的导向配合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滑卷轴30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边框40,具体实现时,例如滑卷轴30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边框40。这样,滑卷轴30在边框40带动下移动,并使柔性屏体20展开或收卷过程中,可以随着柔性屏体20的展开或收卷而同步转动,减少了柔性屏体20和滑卷轴30之间的相对摩擦,使得滑卷过程较为顺畅。
继续参照图1,如前所述,柔性屏体20绕设在滑卷轴30的外周面上,柔性屏体20可以与主框10的第一端21连接,柔性屏体20还包括远离第一端21的第二端22。滑卷机构100还包括设置于主框10上的牵拉组件70;牵拉组件70被配置为与第二端22连接,以提供使柔性屏体20张紧的拉力。换言之,牵拉组件70给柔性屏体20的第二端22提供拉力,使得柔性屏体20的收卷部分始终处于平直的形态。在该拉力的作用下,柔性屏体20无论是从收卷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还是从展开状态转换为收卷状态,都能够保持平整状态,避免柔性屏体20发生褶皱。
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驱动组件60包括驱动件(未图示)和第一传动件61。其中,驱动件连接于滑卷轴30,并被配置为在滑卷轴30沿第一方向F运动时,驱动滑卷轴30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传动件61与推压件50固定连接,且与滑卷轴30啮合配合,第一传动件61被配置为能够在滑卷轴30转动并沿第一方向F远离主框10运动时,带动推压件50向滑卷轴30做靠近运动,以使推压件50推压柔性屏体20的背离滑卷轴30的一侧。通过设置驱动件可以在柔性屏体20滑卷过程中使滑卷轴30可靠地转动,而由于第一传动件61与滑卷轴30啮合配合,在滑卷轴30转动时,第一传动件61能够在滑卷轴30的带动下驱动与其连接的推压件50向滑卷轴30作靠近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组件60还被配置为在滑卷轴30转动并沿第一方向F靠近主框10运动时,能够驱动推压件50远离柔性屏体20的背离滑卷轴30的一侧。这样,在滑卷轴30靠近主框10,以使柔性屏体20收卷时,驱动组件60能够在滑卷轴30的带动下带动着与其连接的推压件50向远离滑卷轴30的方向移动。
结合上述的推压动作,柔性屏体20在展开时,推压件50向靠近柔性屏体20的方向移动,对将要产生隆起等翘曲变形的位置进行推压,而柔性屏体20在收卷时,推压件50向远离柔性屏体20的方向移动,避免对柔性屏体20的干涉、并减少与柔性屏体20的摩擦,使收卷过程较为顺利和流畅。
具体到第一传动件61中,第一传动件61还被配置为能够在滑卷轴30转动时,带动推压件50向滑卷轴30做远离运动。
而对于第一传动件61和滑卷轴30的啮合配合,结合图1和图2,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滑卷轴30上与第一传动件61啮合配合的轴段被构造为第一齿轮轴段31,第一传动件61被配置为齿条,且能够在滑卷轴30转动时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齿条的长度方向可以沿着第二方向H布置,第一齿轮轴段3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牙,这样滑卷轴30转动时,第一传动件61可以在滑卷轴30上齿牙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H移动,与第一传动件61连接的推压件50也可以沿着第二方向H移动。
具体实现时,参照图1,滑卷轴30沿着第一方向F向图1图面所示左侧移动时,柔性屏体20展开,此时驱动滑卷轴30绕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齿轮轴段31驱动第一传动件61沿着第二方向H向图1图面下方移动,推压件50在第一传动件61的带动下也沿着第二方向H向图1图面下方移动,从而推压柔性屏体20的背离滑卷轴30的一侧,防止柔性屏体20局部产生隆起等翘曲变形。而滑卷轴30沿着第一方向F向图1图面所示右侧移动时,柔性屏体20收卷,驱动滑卷轴30绕着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齿轮轴段31带动第一传动件61沿着第二方向H向图1图面上方移动,推压件50在第一传动件61的带动下也沿着第二方向H朝向图1图面上方移动,从而远离柔性屏体20的背离滑卷轴30的一侧,减小推压件50和柔性屏体20的摩擦,使得柔性屏体20在收卷过程中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参照图2,为了使第一传动件61和滑卷轴30的配合较为稳定,第一传动件6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各第一传动件61均对应设有一个第一齿轮轴段31,即滑卷轴30包括的第一齿轮轴段31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第一齿轮轴段31分别与两个第一传动件61一一对应配合。
滑卷轴30还包括供柔性屏体20绕设的卷绕段32,卷绕段32位于两个第一传动件61对应的两个第一齿轮轴段31之间。使得两个第一传动件61位于柔性屏体20沿滑卷轴30的轴线方向O(以下也称为轴线方向O)的两侧,这样可以防止柔性屏体20的卷绕与第一传动件61的啮合配合彼此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所述的滑卷轴30与第一传动件61的啮合配合包括但不限于为上述的齿轮齿条啮合配合,例如还可以是蜗轮蜗杆配合等其他类型的啮合配合。具体的,滑卷轴30上与第一传动件61啮合配合的轴段被构造为蜗轮段,第一传动件61被配置与蜗轮段螺纹配合的蜗杆,且能够在滑卷轴30转动时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滑卷轴30与第一传动件61的啮合配合是其它结构形式的情况下,对于第一传动件61和柔性屏体20的相对位置的设置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驱动件例如可以是电机等,电机的电机轴可以与滑卷轴30传动连接,以使电机带动滑卷轴30转动。而对于第一传动件61与推压件50的连接,参照图1,示例性的,可以在第一传动件61上设有卡接部611,卡接部611卡接于推压件50,以使第一传动件61连接于推压件50。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推压件50设置于边框40,推压件50与滑卷轴30在第二方向H上相对布置,这样的设置位置能够有效避免柔性屏体20的隆起等翘曲变形。这是由于,柔性屏体20上与滑卷轴30相对应的位置是最容易发生隆起等翘曲变形的部位,而使推压件50与滑卷轴30在第二方向H上相对布置,使柔性屏体20上最容易发生变形的部位位于推压件50和滑卷轴30之间,这样推压件50推压柔性屏体20的背离滑卷轴30的一侧时,能够对该最容易发生变形的部位进行有效推压。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和边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剖视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和边框相配合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和边框相配合的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推压件50可以沿第二方向H滑动连接于边框40,此处,为了使推压件50向滑卷轴30的靠近运动较为平稳,可以考虑使推压件50和边框40导向配合。具体实现时,推压件50上设有导向部54,边框40上构造有与导向部54相匹配的导轨41,导向部54能够沿第二方向H导向配合于导轨41。
进一步地,推压件50沿第二方向H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弹性件42,弹性件42可以位于推压件50和边框40之间,弹性件42被配置为向导向部54施加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弹性力。可以理解的是,在滑卷轴30带动第一传动件61沿第二方向H往复移动时,有可能会发生第一传动件61和导轨41的第二方向H两个端部相互冲击碰撞的情况,而通过设有弹性件42,弹性件42一方面向导向部54施加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弹性力,对导向部54起到支撑作用,并减缓冲击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吸收该冲击能量,可以减少导轨41与导向部54冲击而带来的噪音。
而对于导向部54和导轨41的具体结构,参照图3和图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边框40包括底壁46和设置在底壁46上的两个侧壁47,两个侧壁47在轴线方向O上相对且间隔设置,前述的导轨41包括两个第一导轨411,两个第一导轨411分别开设在两个侧壁47的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导向部54包括设置在推压件50上的基体540,以及自基体540沿轴线方向O两个端部伸出的两个第一导向部541,基体540插设至两个侧壁47之间,且两个第一导向部541各自与一个第一导轨411导向配合。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导向部54不易脱出导轨41。
参照图5,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导向部54包括自推压件50的两个轴线方向O端部伸出的第二导向部542,第二导向部542也位于所述推压件50的第一方向F端部。边框40内构造有具有开口的第一边框容纳腔48,推压件50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一边框容纳腔48内。导轨41对应两个第二导向部542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导轨412,在第一边框容纳腔48的两个相对的腔壁上凸设有凸出部481,两个凸出部481和第一边框容纳腔48的腔底壁之间限定形成两个第二导轨412,两个第二导向部542分别与两个第二导轨412导向配合。这样的设置方式中,边框40可以在轴线方向O两个端部对推压件50的结构进行保护。
参照图6,作为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导向部54包括自推压件50的两个沿轴线方向O端部伸出的第三导向部543,边框40内构造有具有开口的第二边框容纳腔49,推压件50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二边框容纳腔49内。导轨41对应两个第三导向部543分别设有两个第三导轨413,两个第三导轨413分别开设在第二边框容纳腔49的两个相对的腔壁上,两个第三导向部543分别与两个第三导轨413导向配合。这样的设置方式中,边框40可以在轴线方向O两个端部对推压件50的结构进行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在滑卷轴30相对主框10沿第一方向F远离时,即柔性屏体20展开时,第一传动件61带动推压件50向滑卷轴30做靠近运动。在该过程中,为了提高推压件50的推压效果,可以考虑将推压件50设置成伸缩结构,在柔性屏体20展开的过程中使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伸长,以提高推压件50和柔性屏体20的接触面积。
参照图1、图2,具体实现时,推压件50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一方向F伸缩。滑卷机构100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62,第二传动组件62连接于推压件50,并与第一传动件61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62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传动件61带动推压件50向滑卷轴30做靠近运动时,驱动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伸长。在第一传动件61带动推压件50向滑卷轴30做靠近运动时,即柔性屏体20展开时,第二传动组件62驱动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伸长,推压件50在推压的同时还同步伸长,可以提高推压件50和柔性屏体20的接触面积,提高推压的效果。
进一步的,第二传动组件62还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传动件61带动推压件50向滑卷轴30做远离运动时,驱动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收缩。在第一传动件61带动推压件50向滑卷轴30做远离运动时,即柔性屏体20收卷时,第二传动组件62驱动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收缩,推压件50在远离柔性屏体20的同时还同步收缩,可以减少推压件50和柔性屏体20的接触面积,尽量减少有可能对柔性屏体20产生的干涉。
对于第二传动组件62的具体结构,继续参照图1,示例性的,第二传动组件62可以包括第二传动件621和齿轮622。其中,第二传动件621沿第一方向F滑动连接于推压件50。齿轮622设置于推压件50,且与第一传动件61和第二传动件621均啮合,齿轮622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传动件61带动推压件50向滑卷轴30做靠近运动时,驱动第二传动件621沿第一方向F滑动,以带动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伸长。由于齿轮622同时和第一传动件61和第二传动件621啮合,因此第一传动件61的运动可以通过齿轮622传递至第二传动件621,能够实现第一传动件61和第二传动件621的联动。
进一步的,齿轮622还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传动件61带动推压件50向滑卷轴30做远离运动时,驱动第二传动件621沿第一方向F滑动,以带动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收缩。
对应到柔性屏体20的收卷和展开过程中时,滑卷轴30沿着第一方向F向图1图面所示左侧移动时,柔性屏体20展开,驱动滑卷轴30绕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齿轮轴段31带动第一传动件61沿着第二方向H向图1图面下方移动,推压件50在第一传动件61的带动下也沿着第二方向H朝向图1图面下方移动,并且,由于第二传动件621和第一传动件61通过齿轮啮合而实现联动,第二传动件621沿着第一方向F向图1图面右侧移动,带动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伸长,换言之,推压件50沿着第二方向H向图1图面下方移动,并且带动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伸长,推压柔性屏体20的背离滑卷轴30的一侧,防止柔性屏体20局部产生隆起等翘曲变形。而滑卷轴30沿着第一方向F向图1图面所示右侧移动时,柔性屏体20收卷,驱动滑卷轴30绕着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齿轮轴段31带动第一传动件61沿着第二方向H向图1图面上方移动,推压件50在第一传动件61的带动下也沿着第二方向H朝向图1图面上方移动,并且,由于第二传动件621和第一传动件61通过齿轮啮合而实现联动,第二传动件621沿着第一方向F向图1图面左侧移动,带动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收缩,换言之,此时,推压件50沿着第二方向H向图1图面上方移动,并且带动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收缩,远离柔性屏体20的背离滑卷轴30的一侧,减小推压件50和柔性屏体20的摩擦,使得柔性屏体20在收卷过程中更加顺畅,也能减小推压件所占据的空间,使结构较为紧凑。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滑卷机构100中,在柔性屏体20的滑卷过程中,同步控制推压件50进行上下移动和伸缩,从而推压或者远离柔性屏体20,达到了改善柔性屏体20平整度的效果,也提升了柔性屏体20使用时的视觉观感。
具体实现时,第二传动件621可以被配置为齿条,且能够在齿轮622转动时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第一传动件61的数量为两个,为了避免与第二传动件621产生干涉,两个第一传动件61在齿轮622的轴线方向上分别位于第二传动件621的两侧,以与齿轮622的轴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啮合。另外,齿轮622可以为齿轮轴结构,并且沿轴线方向O贯穿在推压件50中。
下面结合图1、图2说明推压件50的具体结构。推压件50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伸缩臂53,相邻伸缩臂53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一方向F相对彼此滑动,以使推压件50能够沿第一方向F伸缩;各伸缩臂53中,位于第一方向F两个端部的伸缩臂53分别连接于边框40和第二传动件621。由于位于第一方向F两个端部的伸缩臂53分别连接于边框40和第二传动件621,在第二传动件621相对于边框40沿第一方向F滑动并远离时,与第二传动件621连接的伸缩臂53相对于与边框40连接的伸缩臂53滑动并远离,各位于第一方向F两端的伸缩臂53之间的伸缩臂53相对彼此滑动,使得推压件50伸长。而第二传动件621相对于边框40沿第一方向F滑动并靠近时,与第二传动件621连接的伸缩臂53相对于与边框40连接的伸缩臂53滑动并靠近,各位于第一方向F两端的伸缩臂53之间的伸缩臂53相对彼此滑动,使得推压件50收缩。而第二传动件621与伸缩臂53的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推压件50靠近边框40的一侧定义为上游侧,背离边框40的一侧定义为下游侧。另外,以伸缩臂53的数量为三个进行说明,对于伸缩臂53数量是其他的情况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示例性的,推压件50沿第一方向F的长度尺寸,在收缩状态下可以是5-10mm,在伸长状态下,可以是15-20mm。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的另一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卷机构中推压件的再一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参照图1、图7,各伸缩臂53内部均构造有容置腔532,各伸缩臂53的容置腔532相连通,相邻两个伸缩臂53中,下游侧伸缩臂53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插设至上游侧伸缩臂53的容置腔532中。这样可以减少推压件50的收缩状态下沿第一方向F的长度。
如前所述,第二传动件621沿第一方向F滑动连接于推压件50,具体实现时,可以参照图1,在连接于边框40的伸缩臂53的容置腔532内壁设有支撑架623,第二传动件621沿第一方向F滑动设置于支撑架623,并穿设于各伸缩臂53的容置腔532中。此处,由于各伸缩臂53中均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置腔532,提供了使第二传动件621左右移动的空间。
另外,为了便于各伸缩臂53在相对滑动过程中较为平稳,可以考虑使各伸缩臂53导向配合。参照图7、图8,示例性的,每相邻的两个伸缩臂53中,位于下游侧的伸缩臂53的沿轴线方向O的两端部凸设有第四导向部534,而上游侧的伸缩臂53的容置腔532腔壁上,对应两个第四导向部534,凹设有两个第四导轨5341,两个第四导向部534和两个第四导轨5341一一对应配合,使得相邻两个伸缩臂53导向配合。
图7所示的结构中,各伸缩臂53的朝向柔性屏体20的表面距离柔性屏体20的距离不同,为了使推压件50的朝向柔性屏体20的表面形成为一个平面,可以参照图8所示,使相邻两个伸缩臂53中,位于上游侧的伸缩臂53的面向柔性屏体20的表面设有避让缺口531,避让缺口531被配置为能够容纳位于下游侧的伸缩臂53,各伸缩臂53的面向柔性屏体20的表面相互齐平设置。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各伸缩臂53之间导向配合的稳定性,还可以使每相邻的两个伸缩臂53中,位于下游侧的伸缩臂53的背离柔性屏体20的表面凸设有第五导向部535,而上游侧的伸缩臂53的容置腔532腔壁上,对应第五导向部535,凹设有第五导轨5351,第五导向部535和第五导轨5351相配合。
当然,各伸缩臂53的面向柔性屏体20的表面均设有缓冲垫533,以保证推压件50不会损伤柔性屏体20。缓冲垫533的材质可以是高分子材质,例如橡胶类等,像上述这样在各伸缩臂53的底侧添加高分子材质的缓冲垫533,使得推压件50在与柔性屏体20接触时,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推压过程中,也对柔性屏体20起到保护作用。
参照图9,作为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有伸缩臂53中,将位于最上游侧的伸缩臂53定义为第一伸缩臂51,除第一伸缩臂51之外的伸缩臂53定义为第二伸缩臂52,第二伸缩臂52包括:主体部521和插入部522。
其中,插入部522连接至主体部521的上游侧,被配置为与上游侧伸缩臂53的容置腔532的腔壁滑动配合,各第二伸缩臂52的主体部521沿滑卷轴30的轴线方向O的宽度尺寸与第一伸缩臂51沿滑卷轴30的轴线方向O的宽度尺寸相同。这样能够使各第二伸缩臂52在轴线方向O上均具有相同的宽度尺寸,使得推压件50整体各部分对柔性屏体20的推压力较为均匀。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滑卷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滑卷机构100。其中,滑卷显示装置可以例如为显示器、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本实施例中的滑卷机构100已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过详细说明,且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滑卷机构,用于柔性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卷机构包括:
主框和边框,所述边框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框;
滑卷轴,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边框,所述柔性屏体可以绕设于所述滑卷轴,且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框,所述滑卷轴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边框的带动下相对所述主框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地运动,以使所述柔性屏体收卷或展开;
推压件,设置于所述边框;以及
驱动组件,与所述推压件连接,以在所述滑卷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主框运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推压件推压所述柔性屏体的背离所述滑卷轴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滑卷轴,并被配置为在所述滑卷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滑卷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及
第一传动件,与所述推压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滑卷轴啮合配合,所述第一传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滑卷轴转动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主框运动时,带动所述推压件向所述滑卷轴做靠近运动,以使所述推压件推压所述柔性屏体的背离所述滑卷轴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滑卷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框上的牵拉组件;所述柔性屏体可以与所述主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柔性屏体还包括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牵拉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连接,以提供使所述柔性屏体张紧的拉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卷轴上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啮合配合的轴段被构造为第一齿轮轴段,所述第一传动件被配置为齿条,且能够在所述滑卷轴转动时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第一传动件均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齿轮轴段,所述滑卷轴还包括供所述柔性屏体绕设的卷绕段,所述卷绕段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传动件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齿轮轴段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推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主框上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导向配合,以使所述边框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框;
优选地,所述推压件与所述滑卷轴在第二方向上相对布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滑卷轴的轴线方向均垂直;
优选地,所述推压件上设有导向部,所述边框上构造有与所述导向部相匹配的导轨,所述导向部能够沿第二方向导向配合于所述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伸缩;
所述滑卷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推压件,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推压件向所述滑卷轴做靠近运动时,驱动所述推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伸长;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
第二传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推压件;
齿轮,设置于所述推压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均啮合,所述齿轮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推压件向所述滑卷轴做靠近运动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推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伸长;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件被配置为齿条,且能够在所述齿轮转动时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传动件在所述齿轮的轴线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两侧,以与所述齿轮的轴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件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伸缩臂,相邻所述伸缩臂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彼此滑动,以使所述推压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伸缩;
各所述伸缩臂中,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两个端部的所述伸缩臂分别连接于所述边框和所述第二传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卷机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推压件靠近所述边框的一侧定义为上游侧,背离所述边框的一侧定义为下游侧;
各所述伸缩臂内部均构造有容置腔,各所述伸缩臂的容置腔相连通;
相邻两个所述伸缩臂中,下游侧所述伸缩臂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插设至上游侧所述伸缩臂的容置腔中;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伸缩臂中,位于上游侧的所述伸缩臂的面向所述柔性屏体的表面设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被配置为能够容纳位于下游侧的所述伸缩臂,各所述伸缩臂的面向所述柔性屏体的表面相互齐平设置;
优选地,各所述伸缩臂的面向所述柔性屏体的表面均设有缓冲垫;
优选地,连接于所述边框的所述伸缩臂的所述容置腔内壁设有支撑架,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并穿设于各所述伸缩臂的所述容置腔中。
10.一种滑卷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卷机构;
其中,所述柔性屏体绕设于所述滑卷轴,且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框。
CN202211425860.0A 2022-11-15 2022-11-15 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691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25860.0A CN115691340A (zh) 2022-11-15 2022-11-15 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25860.0A CN115691340A (zh) 2022-11-15 2022-11-15 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1340A true CN115691340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52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25860.0A Pending CN115691340A (zh) 2022-11-15 2022-11-15 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13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16920B (zh) 一种柔性屏卷曲装置及显示装置
US20220397937A1 (en) Terminal provided with flexible screen
CN112530286B (zh) 可卷曲柔性屏的展平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2153180B (zh) 一种显示屏伸缩机构及移动终端
EP3845996A1 (en) Rotary shaf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tary shaft
CN113037896B (zh)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153181B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伸缩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3129758B (zh) 显示装置
CN113411427B (zh) 电子设备
EP4064656A1 (en) Shel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132512B (zh) 具有卷曲屏的电子设备
US10936016B2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CN112331085A (zh) 一种柔性屏显示装置
CN113163034A (zh) 壳组件和电子装置
WO2023015688A1 (zh) 柔性屏伸缩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4170914A (zh) 支撑组件及显示设备
EP416057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5691340A (zh) 滑卷机构及滑卷显示装置
CN113808491B (zh) 显示装置
US20220300038A1 (en) Support structure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662292A (zh) 支撑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380849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037893B (zh) 电子设备
CN113593423A (zh)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037897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