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6511A - 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6511A
CN115686511A CN202211268397.3A CN202211268397A CN115686511A CN 115686511 A CN115686511 A CN 115686511A CN 202211268397 A CN202211268397 A CN 202211268397A CN 115686511 A CN115686511 A CN 115686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cross
language
targe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83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683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865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86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65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针对目标平台,基于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其中,平台系统适配层用于将UI界面逻辑与目标平台的展示视图适配,完成界面展示;目标平台为多个平台中任一平台,任一平台支持跨平台语言;利用跨平台框架生成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信息节点树经平台系统适配层以填充目标平台的界面视图;利用跨平台语言结合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包括目标平台业务逻辑以及通用业务逻辑;将信息节点树与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编译为目标平台对应的原生语言产物,并与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适用于目标平台的软件。

Description

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软件系统主要依托的主流平台包括如iOS、Android、Web、PC、MacOS等平台,在软件开发时,需要针对不同平台,在不同的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集成开发环境)上通过各自平台的原生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工作,开发出各自平台上正常运行的软件。由于各个平台本身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差异性包括且不限于如平台原生语言、平台集成开发环境、平台开发需要的依赖插件、相关的平台开发工程师等。这些差异性导致每增加一个业务覆盖平台就需要承担一整条平台相关维度的研发成本、搭建一条完整的平台研发线路,使得研发成本成倍增加,极其影响效率。且相同的功能由不同平台的开发人员开发时,还可能导致用户体验不一致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跨平台的解决方案,但因为开发语言不贴合原生系统语言,还需要专门建立一个跨平台技术团队去解决跨平台的需求,从而增加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方法包括:
针对目标平台,基于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其中,平台系统适配层用于将UI界面逻辑与目标平台的展示视图适配,完成界面展示;目标平台为多个平台中任一平台,任一平台支持跨平台语言;
利用跨平台框架生成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信息节点树经平台系统适配层以填充目标平台的界面视图;
利用跨平台语言结合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包括目标平台业务逻辑以及通用业务逻辑;
将信息节点树与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编译为目标平台对应的原生语言产物,并与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适用于目标平台的软件,以实现跨平台软件开发。
可选地,基于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进一步包括:
基于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其中,平台系统适配层将跨平台框架的信息节点树中UI界面逻辑映射至图像引擎,以供图像引擎解析UI界面逻辑确定目标平台对应的UI界面组件,将UI界面组件填充至目标平台的界面视图,完成目标平台的可视化界面展示。
可选地,UI界面逻辑包括:UI界面的布局、UI界面各个组件的业务态和/或交互事件。
可选地,利用跨平台语言结合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业务逻辑代码进一步包括:
将业务逻辑划分为目标平台业务逻辑以及通用业务逻辑;
利用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利用跨平台语言生成通用业务逻辑。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
基于二次开发的更新内容,更新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和/或对应的业务逻辑代码;
将更新的信息节点树和/或跨平台语言更新的通用业务逻辑编译为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并与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二次开发的目标平台的软件。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
复用跨平台框架的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以及复用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并编译生成新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
利用新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新平台业务逻辑以及新平台的平台系统适配层;
将新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新平台业务逻辑以及新平台的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适用于新平台的软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装置,装置包括:
适配层模块,适于针对目标平台,基于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其中,平台系统适配层用于将UI界面逻辑与目标平台的展示视图适配,完成界面展示;目标平台为多个平台中任一平台,任一平台支持跨平台语言;
跨平台界面模块,适于利用跨平台框架生成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信息节点树经平台系统适配层以填充目标平台的界面视图;
跨平台业务模块,适于利用跨平台语言结合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包括目标平台业务逻辑以及通用业务逻辑;
编译模块,适于将信息节点树与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编译为目标平台对应的原生语言产物,并与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适用于目标平台的软件,以实现跨平台软件开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提供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基于跨平台语言可以针对多个平台编译生成适用于各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同一份跨平台语言的代码加上针对各个平台特有的业务逻辑代码,在不同平台可以针对性地编译得到适配各个平台的软件,从而大幅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平台系统适配层可以将跨平台框架生成的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与平台的展示视图适配,完成在各个平台的界面展示,以达到较一致的展示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软件中UI界面展示涉及的各部分功能代码调用关系示意图;
图3示出了软件中各部分包含的功能代码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首先,对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解释。
kotlin:适用于跨平台的软件开发语言;
skia:图像引擎;
kotlin compose:跨平台框架,UI绘制库;
UI界面: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针对目标平台,基于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平台为多个平台中的任一平台,每个平台均为支持跨平台语言的平台,方便利用跨平台语言生成多平台适用的同一功能软件。
由于不同的目标平台,展示视图也不同,如ios平台的展示视图采用如CAEAGLLayer或者CAMetalLayer,安卓平台的展示视图采用如SurfaceView,因此,需要基于各个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平台系统适配层用于将UI界面逻辑与目标平台的展示视图进行适配,即将UI界面逻辑填充至目标平台的展示视图中,完成界面展示。
步骤S102,利用跨平台框架生成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
软件的UI界面根据开发需求设置,可以预先确定UI界面中包括的各个组件、UI界面的布局情况、组件的业务态、组件的交互事件等。UI界面中包括的各个组件如按钮组件、列表组件等组件;UI界面的布局情况如按钮组件设置在UI界面的坐标(x,y)处等;组件的业务态包括如按钮组件按下时呈现状态、选择组件非选中/选中情况下呈现不同业务状态等;组件的交互事件包括如设置按钮组件被按下时触发click事件等。
跨平台框架可以采用如koltincompose的kotlin框架,基于UI界面的布局、组件、组件业务态、交互事件等生成包含UI界面各种层级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信息节点树基于跨平台框架生成,包含了UI界面的各种界面逻辑处理,可以适用于各个支持跨平台语言的目标平台,再经由平台系统适配层,将UI界面逻辑映射至图像引擎,由图像引擎获取到信息节点树中的各个组件、布局、各种业务态、交互事件等,解析以上UI界面逻辑确定目标平台所对应的UI界面组件,将目标平台的UI界面组件填充至目标平台的界面视图,完成目标平台的可视化界面展示,保障各个目标平台在展示UI界面时尽可能实现展示效果一致。图像引擎可以采用如skia图像引擎,skia图像引擎可以适用于多个目标平台的UI界面展示,保障了在各个目标平台展示UI界面时,UI界面的展示风格统一化。本实施例中选取的各目标平台支持使用skia图像引擎的平台。
UI界面的展示过程如图2所示的流程,根据开发需求确定用户界面各个UI接口,对应的为其生成信息节点树。生成的信息节点树编译生成各个目标平台对应的原生语言产物,再经由平台系统适配层映射至skia图像引擎,由skia图像引擎获取到信息节点树中各个内容,填充各个目标平台的展示视图,得到用户可视化的UI界面。
步骤S103,利用跨平台语言结合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业务逻辑。
根据软件的开发需求,将业务逻辑划分为包括目标平台业务逻辑以及通用业务逻辑。其中,目标平台业务逻辑为各个目标平台自身特有业务逻辑,需要利用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目标平台业务逻辑;通用业务逻辑为提取出适用于各个目标平台的通用化的业务逻辑,利用跨平台语言生成通用业务逻辑,如包括软件通用业务逻辑、软件中使用的基础工具库等可复用的通用业务逻辑,方便在不同目标平台可以使用同一份代码。跨平台语言可以采用如kotlin语言,针对不同目标平台可以为其生成对应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的编译产物。
步骤S104,将信息节点树与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编译为目标平台对应的原生语言产物,并与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适用于目标平台的软件,以实现跨平台软件开发。
将生成的信息节点树与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进行编辑,得到目标平台对应的原生语言产物,不同的目标平台生成不同的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将编译生成的原生语言产物与目标平台各自的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平台系统适配层进行组装,得到适用于各个目标平台的软件,从而实现跨平台软件的开发。
本申请实施例中,跨平台语言以kotlin语言为例,如图3所示,软件系统UI交互部分利用可复用的kotlin compose框架生成信息节点树,框架平台适配代码(即平台系统适配层)将信息节点树的UI界面逻辑映射至skia图像引擎,skia图像引擎将信息节点树中包含的内容与目标平台的展示视图交互,呈现给用户可视化UI界面。软件业务逻辑代码以及基本框架代码中包含以kotlin代码撰写的通用业务逻辑、基础工具库等,以及平台原生语言撰写的平台业务逻辑共同构成业务逻辑处理的代码。UI交互部分是基于平台系统适配层,向各个目标平台的展示视图中填充信息节点树中对应的组件,以完成UI界面展示。如图3中,IOS平台使用CAEAGLLayer或者CAMetalLayer展示视图,安卓平台使用SurfaceView展示视图,平台系统适配层需要根据各自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撰写,以适配展示各自目标平台的UI界面。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基于跨平台语言可以针对多个平台编译生成适用于各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同一份跨平台语言的代码加上针对各个平台特有的业务逻辑代码,在不同平台可以针对性地编译得到适配各个平台的软件,从而大幅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平台系统适配层可以将跨平台框架生成的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与平台的展示视图适配,完成在各个平台的界面展示,以达到较一致的展示效果。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基于二次开发的更新内容,更新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和/或对应的业务逻辑代码。
当需要对已经发布的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时,如修改某功能、增加某功能、删除某功能时,根据二次开发所需更新的更新内容,对应的,若涉及UI界面的二次开发,如增加一个组件、删除一个组件、更新组件的交互事件等涉及UI界面的更改时,对应的根据更新内容更新信息节点树中的UI界面逻辑;若涉及后台业务逻辑的更新时,如增加新业务处理、更新业务处理流程等,对应的根据更新内容更新业务逻辑代码。涉及目标平台业务逻辑时,基于目标平台原生语言更新目标平台业务逻辑,涉及通用业务逻辑时,基于跨平台语言更新通用业务逻辑。
步骤S402,将更新的信息节点树和/或跨平台语言更新的通用业务逻辑编译为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并与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二次开发的目标平台的软件。
若信息节点树更新,则将更新的信息节点树重新编译;若跨平台语言的通用业务逻辑更新,则将通用业务逻辑重新编译,得到更新后的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将更新后的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与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二次开发的目标平台的软件。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在二次开发时,根据二次开发的更新内容,对应的更新信息节点树和/或业务逻辑代码,重新编译生成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将更新后的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与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二次开发的目标平台的软件,提高二次开发的效率。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复用跨平台框架的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以及复用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并编译生成新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
根据业务需要,若将已开发的软件功能应用于新平台,新平台支持跨平台语言时,则可以直接复用已开发的跨平台框架的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以及复用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将其编译生成新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直接复用信息节点树,以及通用业务逻辑,可以大大降低新平台开发软件的工作量。
步骤S502,利用新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新平台业务逻辑以及新平台的平台系统适配层。
步骤S503,将原生语言产物、新平台业务逻辑以及新平台的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适用于新平台的软件。
若新平台已经存在平台系统适配层、新平台业务逻辑,则可以直接使用,若不存在,则仅需要基于新平台原生语言开发平台系统适配层和新平台业务逻辑,再与编译得到的新平台原生语言产物组装即可得到适用于新平台的软件,提高软件功能发布至新平台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对于支持跨平台语言的新平台,可以直接复用跨平台框架的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以及复用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无需针对新平台重新开发,大大节省软件功能发布至新平台的时间、成本,提高发布效率。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适配层模块610,适于针对目标平台,基于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其中,平台系统适配层用于将UI界面逻辑与目标平台的展示视图适配,完成界面展示;目标平台为多个平台中任一平台,任一平台支持跨平台语言;
跨平台界面模块620,适于利用跨平台框架生成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信息节点树经平台系统适配层以填充目标平台的界面视图;
跨平台业务模块630,适于利用跨平台语言结合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包括目标平台业务逻辑以及通用业务逻辑;
编译模块640,适于将信息节点树与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编译为目标平台对应的原生语言产物,并与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适用于目标平台的软件,以实现跨平台软件开发。
可选地,适配层模块610进一步适于:
基于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其中,平台系统适配层将跨平台框架的信息节点树中UI界面逻辑映射至图像引擎,以供图像引擎解析UI界面逻辑确定目标平台对应的UI界面组件,将UI界面组件填充至目标平台的界面视图,完成目标平台的可视化界面展示。
可选地,UI界面逻辑包括:UI界面的布局、UI界面各个组件的业务态和/或交互事件。
可选地,跨平台业务模块630进一步适于:
将业务逻辑划分为目标平台业务逻辑以及通用业务逻辑;
利用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利用跨平台语言生成通用业务逻辑。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二次开发模块650,适于基于二次开发的更新内容,更新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和/或对应的业务逻辑代码;将更新的信息节点树和/或跨平台语言更新的通用业务逻辑编译为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并与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二次开发的目标平台的软件。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复用模块660,适于复用跨平台框架的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以及复用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并编译生成新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利用新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新平台业务逻辑以及新平台的平台系统适配层;将新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新平台业务逻辑以及新平台的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适用于新平台的软件。
可选地,跨平台语言为kotlin语言;跨平台框架为kotlin框架;图像引擎为skia图像引擎。
以上各模块的描述参照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装置,基于跨平台语言可以针对多个平台编译生成适用于各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同一份跨平台语言的代码加上针对各个平台特有的业务逻辑代码,在不同平台可以针对性地编译得到适配各个平台的软件,从而大幅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平台系统适配层可以将跨平台框架生成的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与平台的展示视图适配,完成在各个平台的界面展示,以达到较一致的展示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7所示,该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7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704、存储器(memory)706、以及通信总线708。
其中:
处理器702、通信接口704、以及存储器706通过通信总线7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7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702,用于执行程序7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7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7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计算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706,用于存放程序710。存储器7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7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702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程序710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或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申请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申请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申请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申请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申请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申请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除有特殊说明外,不应理解为对执行顺序的限定。

Claims (9)

1.一种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其包括:
针对目标平台,基于所述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其中,所述平台系统适配层用于将UI界面逻辑与目标平台的展示视图适配,完成界面展示;所述目标平台为多个平台中任一平台,所述任一平台支持跨平台语言;
利用跨平台框架生成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所述信息节点树经所述平台系统适配层以填充所述目标平台的界面视图;
利用跨平台语言结合所述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业务逻辑;所述业务逻辑包括目标平台业务逻辑以及通用业务逻辑;
将所述信息节点树与所述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编译为所述目标平台对应的原生语言产物,并与所述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所述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适用于所述目标平台的软件,以实现跨平台软件开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其中,所述平台系统适配层将跨平台框架的信息节点树中UI界面逻辑映射至图像引擎,以供图像引擎解析所述UI界面逻辑确定目标平台对应的UI界面组件,将所述UI界面组件填充至目标平台的界面视图,完成目标平台的可视化界面展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I界面逻辑包括:所述UI界面的布局、UI界面各个组件的业务态和/或交互事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用跨平台语言结合所述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业务逻辑代码进一步包括:
将业务逻辑划分为目标平台业务逻辑以及通用业务逻辑;
利用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所述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利用跨平台语言生成通用业务逻辑。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二次开发的更新内容,更新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和/或对应的业务逻辑代码;
将所述更新的信息节点树和/或所述跨平台语言更新的通用业务逻辑编译为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并与所述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所述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二次开发的目标平台的软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复用跨平台框架的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以及复用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并编译生成新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
利用新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新平台业务逻辑以及新平台的平台系统适配层;
将所述新平台的原生语言产物、所述新平台业务逻辑以及所述新平台的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适用于所述新平台的软件。
7.一种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装置,其包括:
适配层模块,适于针对目标平台,基于所述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构建平台系统适配层;其中,所述平台系统适配层用于将UI界面逻辑与目标平台的展示视图适配,完成界面展示;所述目标平台为多个平台中任一平台,所述任一平台支持跨平台语言;
跨平台界面模块,适于利用跨平台框架生成UI界面逻辑的信息节点树,所述信息节点树经所述平台系统适配层以填充所述目标平台的界面视图;
跨平台业务模块,适于利用跨平台语言结合所述目标平台的原生语言生成业务逻辑;所述业务逻辑包括目标平台业务逻辑以及通用业务逻辑;
编译模块,适于将所述信息节点树与所述跨平台语言生成的通用业务逻辑编译为所述目标平台对应的原生语言产物,并与所述目标平台业务逻辑及所述平台系统适配层组装得到适用于所述目标平台的软件,以实现跨平台软件开发。
8.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对应的操作。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对应的操作。
CN202211268397.3A 2022-10-17 2022-10-17 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6865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8397.3A CN115686511A (zh) 2022-10-17 2022-10-17 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8397.3A CN115686511A (zh) 2022-10-17 2022-10-17 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6511A true CN115686511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65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8397.3A Pending CN115686511A (zh) 2022-10-17 2022-10-17 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865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3758A (zh) * 2023-09-07 2023-12-08 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gis软件开发系统以及gis软件的开发方法和装置
CN118069137A (zh) * 2024-04-17 2024-05-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页面渲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3758A (zh) * 2023-09-07 2023-12-08 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gis软件开发系统以及gis软件的开发方法和装置
CN117193758B (zh) * 2023-09-07 2024-05-28 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gis软件开发系统以及gis软件的开发方法和装置
CN118069137A (zh) * 2024-04-17 2024-05-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页面渲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8069137B (zh) * 2024-04-17 2024-08-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页面渲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7060B (zh) 视频特效系统及其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34378B (zh) 应用程序创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86511A (zh) 基于跨平台语言的跨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及装置
CN106201893B (zh) 一种Java字节码调试器及调试方法
US20080127060A1 (en) Dynamic mating of a modified user interface with pre-modified user interface code library
US20050268280A1 (en) Encapsulating changes to a software application
CN113064593B (zh) 移动app动态化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423948B (zh) 自动化脚本运行方法及装置
US9367429B2 (en) Diagnostics of declarative source elements
CN113918195A (zh) 应用界面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10072371A1 (e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for user interface creation
CN117234470B (zh) 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跨端表单开发系统及方法
CN112306539B (zh) 一种单片机应用层开发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N116578280B (zh) 一种异构软件应用开发系统及方法
US2017005276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pp
Shackles Mobile Development with C
Pérez et al. Facing interaction-rich rias: The orchestration model
CN111580804B (zh) 一种软件项目开发的方法和装置
Fortier et al. Dyninka: a FaaS framework for distributed dataflow applications
CN111158684B (zh) 系统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47519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30139072A1 (en) Executing a composited application
Horemans et al. Elmsvuur: A multi-tier version of elm and its time-traveling debugger
Lelli et al. Evaluating Application Scenarioswith React Nativ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Native and ReactNative Development
AU2024200289A1 (en) Skin chan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 interface, vehicl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