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6192A - 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6192A
CN115686192A CN202210893908.4A CN202210893908A CN115686192A CN 115686192 A CN115686192 A CN 115686192A CN 202210893908 A CN202210893908 A CN 202210893908A CN 115686192 A CN115686192 A CN 115686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input
sensing unit
input device
projections
vibra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39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瑞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afang Electronics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afang Electronics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afang Electronics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afa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86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61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包含触碰输入接收器及多个振动器,该触碰输入接收器具有多个按压感应单元。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及该多个振动器分散设置于该触碰输入接收器的触碰操作面下方。该多个振动器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振动器投影于该触碰操作面上定义出多个不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由至少三个相邻的振动器投影而界定,且对应至少一个按压感应单元。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感应单元投影位于对应的区域上。借此,回应其中一个按压感应单元的触发,界定对应该个按压感应单元的区域的该至少三个振动器振动。

Description

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输入装置,尤指一种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输入装置,例如触控板,已广泛使用于输入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其通过追踪触碰轨迹、接收点击等触碰操作,以提供一般鼠标大部分的功能,例如移动游标、点选图示等。一般触控板的触控表面采单片结构、固定设置的设计。触控板原则上无法提供使用者如按压鼠标按键般的触觉反馈,使得使用者难以判断点击是否成功,造成输入操作的困扰。
发明内容
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具有分散设置的按压感应单元及振动器,使得使用者不同的按压位置可被区隔,进而据以选择性地控制至少三个振动器振动,以作为使用者按压的触觉反馈,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该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包含:
触碰输入接收器,具有触碰操作面及多个按压感应单元,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分散设置于该触碰操作面下方;以及
多个振动器,分散设置于该触碰操作面下方,该多个振动器对应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多个振动器投影于该触碰操作面上定义出不重叠的多个区域,每一个区域由相邻的至少三个振动器投影而界定,每一个区域对应至少一个按压感应单元,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感应单元投影位于对应的区域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还包含控制器,该控制器与该触碰输入接收器及该多个振动器电连接,其中当该控制器判断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的其中之一感应到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按压时,该控制器控制界定被判断出的按压感应单元所对应的区域的该至少三个振动器振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区域中的两个区域对应不同数量的按压感应单元。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感应单元投影中的一个感应单元投影位于所对应的区域的顶点或边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对应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多个感应单元投影,该多个感应单元投影中的一个感应单元投影位于所对应的区域的边的中点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触碰操作面具有前侧、相对于该前侧的后侧、左侧及相对于该左侧的右侧,靠近该后侧、该右侧的一个区域对应数量最多的按压感应单元。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触碰输入接收器具有元件避让空间,该元件避让空间位于该触碰操作面下方,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中的至少其中之一邻近该元件避让空间周围设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触碰输入接收器包含按压感应层及叠置于该按压感应层上的触碰感应层,该按压感应层形成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包含对应设置的开关接点。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压感应层对应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的开关接点包含向外突出的突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压感应层包含上载片、相对于该上载片的下载片及夹置于该上载片与该下载片间的间隔片,该间隔片对应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具有开口,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的开关接点对应该开口设置,该按压感应层对应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的开关接点包含突部,该突部向外突出于该上载片或该下载片。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振动器设置于该按压感应层与该触碰感应层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还包含结构框架,该结构框架设置于该多个振动器与该按压感应层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区域对应至少两个相同的振动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区域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区域对应的感应单元投影的数量小于等于三,所对应的感应单元投影位于所属区域的其中两个振动器投影的中心连线或重叠于所属区域的任何一个振动器的投影。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区域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区域对应的感应单元投影的数量大于三,所对应的感应单元投影的至少其中之一既不位于所属区域的其中两个振动器投影的中心连线,也不重叠于所属区域的任何一个振动器投影。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振动器的数量为8,该多个振动器投影所定义的该多个区域的数量为8。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振动器投影的其中之一同时作为2至5个区域的顶点。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包含触碰输入接收器、多个振动器及控制器。触碰输入接收器具有触碰操作面及多个按压感应单元,多个按压感应单元分散设置于该触碰操作面下方。多个振动器分散设置于该触碰操作面下方。多个振动器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振动器投影于触碰操作面上定义出多个不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由至少三个相邻的振动器投影而界定,每一个区域对应至少一个按压感应单元,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感应单元投影位于对应的区域上。借此,回应其中一个按压感应单元的触发,界定对应该个按压感应单元的区域的该至少三个振动器振动,以提供使用者触觉反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触控输入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3为图1中触控输入装置除去控制器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触控输入装置沿线X-X的剖面图。
图5为图1中触控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按压感应单元的电路逻辑的方块图。
图7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触控输入装置的剖面图,其切面位置相当于图1中线X-X。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触控输入装置的功能方块图;3为图1中触控输入装置除去控制器的爆炸图;图4为图1中触控输入装置沿线X-X的剖面图。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1包含触碰输入接收器12、多个振动器14及控制器16(以方块示意于图1中)。触碰输入接收器12具有触碰操作面12a且包含按压感应层122及叠置于按压感应层122上方的触碰感应层124。按压感应层122形成多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以带影线的圆圈表示于图3中),分散设置于触碰操作面12a下方。该多个振动器14分散设置于触碰操作面12a下方。控制器16(例如以电路板模块制作形成,其可包含印刷电路板及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处理/控制芯片、连接界面及所需电子元件等)与按压感应层122及振动器14电连接。触碰操作面12a即作为使用者对触控输入装置1进行输入操作的界面。触碰输入接收器12利用触碰感应层124能感应到使用者在触碰操作面12a上的移动、轻敲等触碰操作;并利用按压感应层122能感应到使用者在触碰操作面12a上的按压操作。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对应至少一个振动器14。当控制器16判断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的其中一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感应到于触碰操作面12a上的按压时,控制器16控制对应该被判断出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的至少一个振动器14振动。因此,控制器16能接收来自按压感应层122的按压信号,并据以选择性控制振动器14振动,以作为使用者按压的触觉反馈。
于第一实施例中,按压感应层122可由薄膜电路板制作形成并经由连接尾端122a与控制器16连接器。薄膜电路板包含两层相对的上载板1224、下载板1226及夹置其间的间隔片1228,于上载板1224以及下载板1226相对的表面上设置开关电路以形成对应设置的开关接点1222a、1222b,作为按压感应单元1222(如图4所示)。间隔片1228对应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具有开口1228a,开关接点1222a、1222b对应该对应的开口1228a设置。为简化图式,按压感应层122于图1以及图3中仍以单一结构件表现于图中。其中,于第一实施例中,开关接点1222a、1222b相对设置于上载板1224以及下载板1226上,通过直接接触而触发按压感应单元1222。但实际应用中亦可将开关接点1222a、1222b一同设置于上载板1224或下载板1226上,并相对于开关接点1222a、1222b于下载板1226或上载板1224上设置导通接点,通过此导通接点同时接触开关接点1222a、1222b而触发按压感应单元1222。此外,于实际应用中,按压感应单元1222亦可以以其他结构实现。例如,于单一电路板(例如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上设置多个开关,以作为按压感应单元1222。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振动器14以压电材料制作并经由FPC 15(的连接尾端15a)与控制器16连接器。振动器14包含金属基板142(例如但不限于黄铜板)及贴附于金属基板142上的压电片144,金属基板142及压电片144上分别有电极垫142a、144a(金属基板142上设有电极垫142a,压电片144上设有电极垫144a),用以连接至FPC 15。控制器16可经由FPC 15对单独的振动器14施加控制信号(例如电压),以实现局部振动的效果。于实际应用中,振动器14亦可以其他能产生振动的装置实现,例如偏心马达、固定线圈搭配活动的磁铁的结构配置等。
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触碰感应层124可由带有电极阵列的薄电路板制作形成,其厚度及材质可设计为容许电路板产生弹性变形以使按压感应单元1222能被触发。于实际应用中,使用者按压触碰操作面12a以触发按压感应单元1222的按压行程明显大于使用者轻敲触碰操作面12a可能产生的垂直位移;进一步来说,使用者轻敲触碰操作面12a可能产生的垂直位移可视为零。因此,使用者按压(或谓重敲,相对于轻敲而言)触碰操作面12a与轻敲触碰操作面12a会感受到不同的操作触觉,而能识别出两种不同的操作。于实际应用中,按压触碰操作面12a可模拟实体按键操作。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触碰感应层124的连接埠位于其下表面,故其下方各构件(例如按压感应层122、FPC 15等)均具有开孔,以露出该连接埠。该连接埠可经由连接线(未绘示于图中)连接至控制器16。控制器16再连接至外部装置(例如经由USB界面连接至个人计算机)。另外,于实际应用中,触碰感应层124上可覆盖保护层126,此时保护层126的上表面即为使用者直接接触的触碰操作面12a。
请同时参阅图5,其中按压感应单元1222于垂直方向Dv上于触碰操作面12a上的感应单元投影以虚线小圆表示,振动器14于垂直方向Dv上于触碰操作面12a上的振动器投影以虚线大圆表示。为便于说明,该多个振动器投影分别以P1~P8标示,该多个感应单元投影分别以A1~A2、B1~B3、C1~C2、D1~D4、E1~E4、F1~F3、G1~G5、H1标示。该多个振动器投影P1~P8于触碰操作面12a上定义出多个不重叠的区域S1~S8,每一个区域S1~S8由三个相邻的振动器投影P1~P8而界定(例如以振动器投影P1~P8的中心(以十字标记表示于图中)的连接(以虚线表示于图中)而界定),每一个区域S1~S8对应至少一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故于第一实施例中,每一个区域S1~S8均呈三角形,对应的振动器投影P1~P8位于三角形的顶点;于实际应用中,区域S1~S8的几何形状不以三角形为限(例如可为四角形,例如由四个振动器投影界定),亦不以凸多边形为限。于第一实施例中,区域S1由振动器投影P1、P4、P6的中心的连接而界定,区域S2由振动器投影P1、P2、P4的中心的连接而界定,区域S3由振动器投影P2、P4、P5的中心的连接而界定,区域S4由振动器投影P2、P3、P5的中心的连接而界定,区域S5由振动器投影P4、P6、P7的中心的连接而界定,区域S6由振动器投影P4、P5、P7的中心的连接而界定,区域S7由振动器投影P5、P7、P8的中心的连接而界定,区域S8由振动器投影P3、P5、P8的中心的连接而界定。区域S1~S8相互拼接成完整区域,相当于最外围的振动器投影P1~P3、P6~P8的中心的连接围成的区域;但实际应用中不以此为限,例如相邻的区域S1~S8之间存有间隙。又,每一个振动器投影P1~P8同时界定至少一个区域S1~S8,即每一个振动器投影P1~P8同时作为至少一个区域S1~S8的顶点;又,相邻的两个区域S1~S8对应至少两个相同的振动器投影P1~P8(或谓对应至少两个相同的振动器16),即共享两个相同的振动器投影P1~P8。但实际应用中不以此为限,例如相邻的区域S1~S8不具有共同的振动器投影P1~P8。
于第一实施例中,区域S1对应(对应感应单元投影A1~A2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感应单元投影A1~A2位于对应的区域S1上,更精确地是位于区域S1的边(即分别为振动器投影P1、P6的中心连线及振动器投影P1、P4的中心连线)的中点上。区域S2对应(对应感应单元投影B1~B3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感应单元投影B1~B3位于对应的区域S2上,更精确地,感应单元投影B1位于区域S2的顶点(即振动器投影P1的中心)上,感应单元投影B2~B3位于区域S2的边(即分别为振动器投影P1、P2的中心连线及振动器投影P2、P4的中心连线)的中点上。区域S3对应(对应感应单元投影C1~C2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感应单元投影C1~C2位于对应的区域S3上,更精确地,感应单元投影C1位于区域S3的顶点上,感应单元投影C2位于区域S3的内侧。区域S4对应(对应感应单元投影D1~D4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感应单元投影D1~D4位于对应的区域S4上,更精确地,感应单元投影D1~D2位于区域S4的内侧,感应单元投影D3位于区域S4的边的中点上,感应单元投影D4位于区域S4的顶点上。区域S5对应(对应感应单元投影E1~E4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感应单元投影E1~E4位于对应的区域S5上,更精确地,感应单元投影E1、E3位于区域S5的顶点上,感应单元投影E2位于区域S5的边的中点上,感应单元投影E4位于区域S5的内侧。区域S6对应(对应感应单元投影F1~F3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感应单元投影F1~F3位于对应的区域S6上,更精确地,感应单元投影F1~F2位于区域S6的边的中点上,感应单元投影F3位于区域S6的内侧。区域S7对应(对应感应单元投影G1~G5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感应单元投影G1~G5位于对应的区域S7上,更精确地,感应单元投影G1、G5位于区域S7的顶点上,感应单元投影G2~G4位于区域S7的边的中点上。区域S8对应(对应感应单元投影H1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感应单元投影H1位于对应的区域S8上,更精确地是位于区域S8的边的中点上。本实施例中,触碰操作面12a具有前侧(对应于图5中的上侧)、相对于该前侧的后侧(对应图5中的下侧)、左侧(对应于图5中的左侧)及相对于该左侧的右侧(对应于图5中的右侧),其中,靠近该后侧、该右侧的一个区域(对应于图5中的区域S7)对应数量最多的按压感应单元。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
从另一方面来看,于第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感应单元投影的数量小于等于三,这些感应单元投影位于所属区域的其中两个振动器投影的中心连线,或重叠于所属区域的任何一个振动器的投影。例如,于区域S2中,感应单元投影B2~B3分别位于振动器投影P1、P2的中心连线及振动器投影P2、P4的中心连线,感应单元投影B1重叠于振动器的投影P1。又例如,于区域S5中,感应单元投影E2位于振动器投影P4、P6的中心连线,感应单元投影E1、E3分别重叠振动器的投影P4、P6。于第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感应单元投影的数量大于三,这些感应单元投影至少其中之一既不位于所属区域的其中两个振动器投影的中心连线,也不重叠于所属区域的任何一个振动器投影。例如,于区域S4中,感应单元投影D1~D2既不位于对应的振动器投影P2、P3、P5中任两个的中心连在线,也不重叠于对应的振动器投影P2、P3、P5。又,于第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振动器投影可同时作为2至5个区域的顶点。例如,振动器投影P1同时作为区域S1~S2的顶点。又例如,振动器投影P2同时作为区域S2~S4的顶点。又例如,振动器投影P4同时作为区域S1~S3、S5~S6的顶点。于实际应用中,感应单元投影A1~A2、B1~B3、C1~C2、D1~D4、E1~E4、F1~F3、G1~G5、H1与对应的区域S1~S8的相对位置关不以前述为限,自可依实际需求而定,不另赘述。又,区域(例如S1~S8)及振动器投影(例如P1~P8)的设置数量亦不以前述为限,不另赘述。
因此,振动器14与按压感应单元1222间有对应关系,使得当其中一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被触发时,控制器16将控制其对应的振动器14振动;换言之,当控制器16判断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的其中之一按压感应单元1222感应到于触碰操作面12a上的按压时,控制器16控制界定对应该被判断出的按压感应单元122的区域S1~S8的至少三个振动器14振动。例如,于第一实施例中,当使用者按压触碰操作面12a致使对应感应单元投影A1或A2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被触发时(其中,使用者实际按压位置无需精确地位于感应单元投影A1或A2处始能触发对应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原则上实际的按压位置接近感应单元投影A1或A2时,即能触发对应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控制器16控制对应界定区域S1的振动器投影P1、P4、P6的振动器14振动。又例如,当使用者按压触碰操作面12a致使对应感应单元投影B1、B2或B3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被触发时,控制器16控制对应界定区域S2的振动器投影P1、P2、P4的振动器14振动。以此类推。借此,触控输入装置1通过分散设置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可区隔使用者于触碰操作面12a上不同位置的按压,并通过分散设置的振动器14可提供使用者局部的触觉反馈,此可帮助使用者辨识出此触觉反馈是针对哪一个手指的按压;换言之,大致上,触控输入装置1能对于触碰操作面12a上的按压操作进行分区(粗略地说,对应区域S1~S8)回应的功效。于实际使用中,控制器16仅回应被触发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控制对应的振动器14振动,其他的振动器14则不振动。此局部的振动效果可有效使用电力,避免所有振动器14一起驱动而造成负载太高;同时,由于多区同步振动时可能发生振幅相互抵消的问题,因此非触发区域的其他振动器14的振动,会降低对应被触发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的振动器14的振幅,导致触觉反馈不佳的情形。是以,此实施例局部的振动效果亦有助于避免其他振动器14的振动干扰前述振动器14的振幅,确保单一触发区域的能产生较好的触觉反馈。
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按压感应单元1222的数量明显多于振动器14的数量。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以分为多组(即A、B、…H),振动器14以排成三列为例,但于实际应用中不以为限。其中,振动器14排列的较为均匀,按压感应单元1222为避免结构干涉而于局部区域偏移排列,例如触碰输入接收器12的按压感应单元122具有元件避让空间122b,位于触碰操作面12a下方。多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例如对应感应单元投影C2、D1~D3、G1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邻近元件避让空间122b周围设置,可增加对于触碰操作面12a对应元件避让空间122b的区域上的按压操作的感应。又,前述按压感应单元1222及振动器14的分布及对应关系仅为示例;于实际应用中,振动器14与按压感应单元1222的分布及对应关系可依设计、试验或实际使用情境而决定,不以上述为限,不另赘述。
另外,于第一实施例中,触控输入装置1每次回应使用者的按压时,均以多个振动器14的同时振动提供使用者触觉反馈。大致上,使用者的按压位置通常会位于其中一个区域S1~S8内,使用者的手指可接收到对应按压位置所在区域S1~S8的三个振动器14(原则上即为离该按压位置最近的三个振动器14)的振动;从另一方面而言,此时,手指原则上可接受到多个方向来源的振动,手指感受到的振动反馈较为均匀。相对地,若采用多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对应单一个振动器14的对应关系,则除非按压位置位于振动器14的正上方,手指接受的振动是有方向性的,且接受的振幅(或谓手指感受到触觉反馈强度)会因实际与振动器14的距离增加而明显下降。又,后者只有单一振动器14提供触觉反馈,其强度将明显小于第一实施例中触控输入装置1以多个振动器14所提供的触觉反馈强度。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按压感应层122对应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的开关接点1222a、1222b包含向外突出的突部1230,突部1230自上载片1224(向上,或谓远离下载片1226的方向)突出并可由但不限于一小片Mylar(聚酯膜片)制作形成。突部1230对齐开关接点1222a、1222b设置可使开关接点1222a、1222b即使于使用者未对准开关接点1222a、1222b按压时仍能有效接触,进而增加按压感应单元1222的灵敏度。另外,于实际应用中,突部1230亦可改设置于下载片1226并自下载片1226(向下)突出,同样能产生前述进而增加按压感应单元1222灵敏度的效果。
此外,请参阅图5、图6。其中,图6显示按压感应单元1222的电路逻辑的方块图,同一组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以同一个方块表示。例如,带有标示「A」的方块表示位于位置A1、A2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同理,带有标示「B」的方块表示位于位置B1、B2、B3的按压感应单元1222。其余以此类推。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开关接点1222a、1222b(未显示于图5、图6中)的其中一个连接至共同的供电端Vin;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的供电端相互电连接。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1222开关接点1222a、1222b的其中另一个连接至对应的检测端pin1~pin8。检测端pin1~pin8可延伸至按压感应层122的连接尾端122a,借此控制器16可直接检测各组按压感应单元1222的触发状况。
另外,请再参阅图1、图3以及图4。于第一实施例中,触控输入装置1还包含结构框架18、绝缘片20及装置底板22。结构框架18设置于该多个振动器14下方且位于装置底板22上方。振动器14的金属基板142直接抵靠结构框架18。结构框架18可提供该多个振动器14结构支撑,有助于振动器14的振动传递,亦有益于触控输入装置1整体结构强度。绝缘片20(例如但不限于Mylar片)夹置于结构框架18,当结构框架18及装置底板22为金属材质(例如但不限于黄铜、不锈钢)时,绝缘片20可提供绝缘,避免影响振动器14的运作。
如前述说明,于触控输入装置1中,按压感应层122位于振动器14上方,故按压感应层122可提供不错的按压感测灵敏度,但实际应用中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7以及图8。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4与前述触控输入装置1相似,故触控输入装置4原则上沿用触控输入装置1的元件符号。关于触控输入装置4的其他说明,请参阅触控输入装置1各构件及其变化例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触控输入装置141、与触控输入装置4主要差异在于按压感应层122与振动器14于垂直方向Dv上的相对位置不同。于触控输入装置4中,其触碰输入接收器的按压感应层122及触碰感应层124非相邻设置,振动器14设置于按压感应层122与触碰感应层124之间。同样的,控制器16能接收来自按压感应层122的按压信号,并据以选择性控制振动器14振动,以作为使用者按压的触觉反馈。由于振动器14较靠近触碰操作面12a,故振动器14可提供不错强度的触觉反馈。
此外,于第二实施例中,结构框架18设置于该多个振动器14与按压感应层122之间。绝缘片20设置于结构框架18与按压感应层122之间。按压感应层122的突部1230'是设置于下载片1226并自下载片1226(向下,或谓远离上载片1224的方向)突出;同样的,突部1230'亦可改设置于上载片1224并自上载片1224(向上,或谓远离下载片1224)突出。两者均能产生前述进而增加按压感应单元1222灵敏度的效果。此外,用于控制振动器14的FPC 15与触碰感应层124经由黏着层24结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包含触碰输入接收器、多个振动器及控制器。触碰输入接收器具有触碰操作面及多个按压感应单元,多个按压感应单元分散设置于该触碰操作面下方。多个振动器分散设置于该触碰操作面下方。多个振动器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振动器投影于触碰操作面上定义出多个不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由至少三个相邻的振动器投影而界定,每一个区域对应至少一个按压感应单元,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感应单元投影位于对应的区域上。借此,回应其中一个按压感应单元的触发,界定对应该个按压感应单元的区域的该至少三个振动器振动,以提供使用者触觉反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包含:
触碰输入接收器,具有触碰操作面及多个按压感应单元,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分散设置于该触碰操作面下方;以及
多个振动器,分散设置于该触碰操作面下方,该多个振动器对应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多个振动器投影于该触碰操作面上定义出不重叠的多个区域,每一个区域由相邻的至少三个振动器投影而界定,每一个区域对应至少一个按压感应单元,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感应单元投影位于对应的区域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还包含控制器,该控制器与该触碰输入接收器及该多个振动器电连接,其中当该控制器判断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的其中之一感应到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按压时,该控制器控制界定被判断出的按压感应单元所对应的区域的该至少三个振动器振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区域中的两个区域对应不同数量的按压感应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感应单元投影中的一个感应单元投影位于所对应的区域的顶点或边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对应于该触碰操作面上的多个感应单元投影,该多个感应单元投影中的一个感应单元投影位于所对应的区域的边的中点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碰操作面具有前侧、相对于该前侧的后侧、左侧及相对于该左侧的右侧,靠近该后侧、该右侧的一个区域对应数量最多的按压感应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碰输入接收器具有元件避让空间,该元件避让空间位于该触碰操作面下方,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中的至少其中之一邻近该元件避让空间周围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碰输入接收器包含按压感应层及叠置于该按压感应层上的触碰感应层,该按压感应层形成该多个按压感应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包含对应设置的开关接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压感应层对应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的开关接点包含向外突出的突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压感应层包含上载片、相对于该上载片的下载片及夹置于该上载片与该下载片间的间隔片,该间隔片对应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具有开口,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的开关接点对应该开口设置,该按压感应层对应每一个按压感应单元的开关接点包含突部,该突部向外突出于该上载片或该下载片。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振动器设置于该按压感应层与该触碰感应层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还包含结构框架,该结构框架设置于该多个振动器与该按压感应层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区域对应至少两个相同的振动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区域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区域对应的感应单元投影的数量小于等于三,所对应的感应单元投影位于所属区域的其中两个振动器投影的中心连线或重叠于所属区域的任何一个振动器的投影。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区域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区域对应的感应单元投影的数量大于三,所对应的感应单元投影的至少其中之一既不位于所属区域的其中两个振动器投影的中心连线,也不重叠于所属区域的任何一个振动器投影。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振动器的数量为8,该多个振动器投影所定义的该多个区域的数量为8。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振动器投影的其中之一同时作为2至5个区域的顶点。
CN202210893908.4A 2021-07-30 2022-07-27 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 Pending CN1156861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02568 2021-07-30
CN202110870256 2021-07-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6192A true CN115686192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60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3908.4A Pending CN115686192A (zh) 2021-07-30 2022-07-27 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8619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6320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可配置的力敏输入结构
US8730199B2 (en) Capacitive control panel
JP5347913B2 (ja) センサ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センサ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403576B2 (en) Keyboard for hand held computing device
EP2820518B1 (en) Pressure sensitive key normalization
JP5482807B2 (ja) キースイッチ付き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ッド
US7960667B2 (en) Movable contact element and switch using the same
EP1262861A1 (en) Input device
US9349551B2 (en) Keyboard with elastic member disposed on touch panel
JP2011248439A (ja) 静電容量式入力装置
EP3769191B1 (en) Passive mechanical keyboard
CN211554911U (zh) 一种触控设备和支撑梁
KR20130040060A (ko) 터치 패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199541B2 (ja) タッチ入力装置
WO201114480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actuator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133593A1 (en) Digitizer for a fingertip tactile-sense input device
CN115686192A (zh) 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控输入装置
JP3782642B2 (ja) 入力装置
JPH1039993A (ja) 透明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入力装置
TW202305555A (zh) 具有觸覺反饋的觸控輸入裝置
TWM649733U (zh) 具有觸覺反饋的觸控輸入裝置
JPH09305296A (ja) 座標入力装置
TWI789317B (zh) 具有觸覺反饋的觸控輸入裝置
CN214011959U (zh) 传感器组件、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437994B2 (en) Touch sensor and keyboard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