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1557A - 风量分配阀门 - Google Patents

风量分配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1557A
CN115681557A CN202211357686.0A CN202211357686A CN115681557A CN 115681557 A CN115681557 A CN 115681557A CN 202211357686 A CN202211357686 A CN 202211357686A CN 115681557 A CN115681557 A CN 115681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alve
air inlet
valve pl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76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庆
刘存
王春生
陆冬生
张震
李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576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815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81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15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量分配阀门,包括:阀门壳体和阀门组件;所述阀门壳体配置相互连通的进风口、第一排风口和第二排风口;在所述阀门壳体的内腔安装所述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可转动,进而调节所述进风口到所述第一排风口的风道状态,以及所述进风口到所述第二排风口的风道状态。本发明在同时实现改变流动方向和自由分配风量功能下,减小任意风量下风阻。同时由于结构简单,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并且可在相邻两阀门间距极近的情况下,进行插接,拓宽了风量分配阀门的适用范围。简单的插接结构方便在施工现场临时扩展更多的通风支路;可以更容易扩展多路,通过插接实现4通,5通等。

Description

风量分配阀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涉及一种风量分配阀门。
背景技术
在空调等设备的通风系统管道中,通常需要安装风管三通与风量调节阀门,风管三通与风量调节阀门均为风管部件。其中,风管三通,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或者具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主要用于改变流体方向,用于三条管路汇集处,但无法调节各管路流入流出的风量;风量调节阀门安装在一根管路上,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叶角度,控制通过该管路的风量,进而影响其他管路的风量分配。
由于风管三通与风量调节阀门之间存在功能上的差异,无法在一个部件上实现两种功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同时使用两种部件,占用了风管空间。
另外,现有风阀是垂直改变通风面积实现风量调节,造成通风阻力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量分配阀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量分配阀门,包括:阀门壳体(10)和阀门组件(20);
所述阀门壳体(10)配置相互连通的进风口(11)、第一排风口(12)和第二排风口(13);在所述阀门壳体(10)的内腔安装所述阀门组件(20);所述阀门组件(20)可转动,进而调节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一排风口(12)的风道状态,以及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二排风口(13)的风道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风口(12)和所述进风口(11)呈直线连通设置,形成水平风道;
所述第二排风口(13)和所述水平风道垂直,所述第二排风口(13)和所述进风口(11)呈弧形连通设置,形成弧形风道。
优选的,所述阀门组件(20)包括活动阀板(21)、阀轴(22)和固定阀板(23);
所述阀轴(22)垂直设置于所述阀门壳体(10)的内腔;所述阀轴(22)的左侧装配所述活动阀板(21),所述阀轴(22)的右侧装配所述固定阀板(23);所述固定阀板(23)的右侧与所述第一排风口(12)和所述第二排风口(13)之间的壳体壁固定;所述活动阀板(21)的左侧与所述进风口(11)内侧的风阀轨道(24)连接;
所述阀轴(22)转动时,带动所述活动阀板(21)沿所述风阀轨道(24)滑动,当滑动到所述风阀轨道(24)的外端时,使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二排风口(13)的风道完全打开,使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一排风口(12)的风道完全关闭;当滑动到所述风阀轨道(24)的内端时,使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二排风口(13)的风道完全关闭,使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一排风口(12)的风道完全打开;当滑动到所述风阀轨道(24)两端之间的位置时,所述进风口(11)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排风口(12)连通,所述进风口(11)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排风口(13)连通,实现风量调节和风向切换作用。
优选的,所述活动阀板(21)为半柔性材质,根据两侧流体的压力自适应形成流线型风道,进而减少两侧流体流动阻力。
优选的,所述阀轴(22)开设活动阀板槽(22-1),所述活动阀板(21)的右侧插入到所述活动阀板槽(22-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固定阀板(23)的左端固定轴套(23-1),所述轴套(23-1)间隙套于所述阀轴(22)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阀门组件(20)还包括角度固定单元;所述角度固定单元安装于所述阀门壳体(10)的顶部,包括:转盘(25)、紧固螺丝(26)和紧固旋钮(27);
所述转盘(25)与所述阀轴(22)的顶部固定;所述转盘(25)开设有滑槽(28);所述紧固螺丝(26)设置于所述滑槽(28)内,并与所述阀门壳体(10)固定;所述紧固螺丝(26)装配所述紧固旋钮(27)。
优选的,还包括操作手柄(29);所述操作手柄(29)与所述转盘(25)固定。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11)的外部装配进气端法兰(14);
所述第一排风口(12)的外部装配第1排气端法兰(15);所述第1排气端法兰(15)的外周具有第1法兰卡扣(16);
所述第二排风口(13)的外部装配第2排气端法兰(17);所述第2排气端法兰(17)的外周具有第2法兰卡扣(18)。
优选的,所述进气端法兰(14)与所述第1排气端法兰(15)形状和尺寸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风量分配阀门具有以下优点:
在同时实现改变流动方向和自由分配风量功能下,减小任意风量下风阻。同时由于结构简单,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并且可在相邻两阀门间距极近的情况下,进行插接,拓宽了风量分配阀门的适用范围。简单的插接结构方便在施工现场临时扩展更多的通风支路;可以更容易扩展多路,通过插接实现4通,5通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风量分配阀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阀门组件在阀门壳体内的装配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阀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阀轴的侧视图;
图5为图4沿A-A剖面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活动阀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固定阀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风量分配阀门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多个风量分配阀门的一种具体使用方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活动阀板根据两侧流体的压力自适应形成流线型风道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量分配阀门,将风管三通与风量调节阀门的功能进行统合,是一种兼顾两种功能的部件,一方面作为三通改变流体方向,实现流体的汇集与分配;另一方面作为调节阀门使各管路间风量按比例分配,减少管路部件。因此,本申请可将流体方向改变与风量分配功能结合。另外,本发明风量分配阀门为柔性调节阀,通过其特别的设计,在任何角度都能实现一个近似流线型通风结构,出口两侧的压损很小,因此,通风阻力小。
本发明简单的插接结构方便在施工现场临时扩展更多的通风支路;可以更容易扩展多路,通过插接实现4通,5通等。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风量分配阀门,不仅将流体方向改变与风量自由分配功能结合到一个装置上,通过设计还找到最小阻力的结合方式,解决原先风管三通与风量调节阀门结合使用时造成的管道部件过多的问题,从而达到一个阀门实现两种功能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风量分配阀门,参考图1和图2,包括:阀门壳体10和阀门组件20;
阀门壳体10配置相互连通的进风口11、第一排风口12和第二排风口13;在阀门壳体10的内腔安装阀门组件20;阀门组件20可转动,进而调节进风口11到第一排风口12的风道状态,以及进风口11到第二排风口13的风道状态。
第一排风口12和进风口11呈直线连通设置,形成水平风道;
第二排风口13和水平风道垂直,第二排风口13和进风口11呈弧形连通设置,形成弧形风道。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风量分配阀门,同时具有风管三通与风量调节阀门的功能。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示例,如图3所示,阀门组件20包括活动阀板21、阀轴22和固定阀板23;
阀轴22垂直设置于阀门壳体10的内腔;阀轴22的左侧装配活动阀板21,阀轴22的右侧装配固定阀板23;固定阀板23的右侧与第一排风口12和第二排风口13之间的壳体壁固定,从图3可以看到,固定阀板23的右侧上下各设置螺栓,可将固定阀板23的右侧与壳体壁固定;活动阀板21的左侧与进风口11内侧的风阀轨道24连接;从图3可以看到,活动阀板21的左侧具有嵌入到风阀轨道的滑柱,从而实现活动阀板21的滑动。
其使用方式为:阀轴22转动时,带动活动阀板21沿风阀轨道24滑动,当滑动到风阀轨道24的外端时,使进风口11到第二排风口13的风道完全打开,使进风口11到第一排风口12的风道完全关闭;当滑动到风阀轨道24的内端时,使进风口11到第二排风口13的风道完全关闭,使进风口11到第一排风口12的风道完全打开;当滑动到风阀轨道24两端之间的位置时,进风口11的一部分与第一排风口12连通,进风口11的另一部分与第二排风口13连通,实现风量调节和风向切换作用。
另外,本发明中,如图10所示,活动阀板21为半柔性材质,例如较薄的金属板或者可弯曲塑料板,因此,可根据两侧流体的压力自适应形成流线型风道,进而减少两侧流体流动阻力。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示例,阀轴22、活动阀板21和固定阀板23采用以下装配方式:
如图4和图5所示,阀轴22开设活动阀板槽22-1,如图6,为活动阀板21的结构图,活动阀板21的右侧插入到活动阀板槽22-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动阀板21和阀轴22装配完成后,再装配固定阀板23:如图所示,为固定阀板23的结构图,固定阀板23的左端固定轴套23-1,轴套23-1间隙套于阀轴22的外部。因此,当阀轴22转动时,带动活动阀板21同时转动,但固定阀板23位置保持不动。传统方案中,风量阀门受限于其阀门结构以及阀板的材料,阻力较大。没有某种风量分配阀门在实现改变流体方向与风量自由分配功能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其阻力。具体的,因为现有的风量分配阀门的阻力依赖于阀门的结构以及阀板材料,为了方便进行风量的调节分配,阀板的材料一般选用刚度较大或者不易形变的结构,这就导致类三通结构的风量分配阀门在使其中一个风路风量为零时,无法形成圆滑风道。所以这种材料或结构的阀板,会产生极大地阻力,降低风速,最终导致风机能耗的增加或者无法达到设计风速。
而本申请提供的活动阀板,具有一定韧性,当调节某一出风口风量为零时,可形成圆滑风道,减小阻力。
另外,为方便操作以及当活动阀板21滑动到位后实现定位功能,阀门组件20还包括角度固定单元;参考图3,角度固定单元安装于阀门壳体10的顶部,包括:转盘25、紧固螺丝26和紧固旋钮27;
转盘25与阀轴22的顶部固定;转盘25开设有滑槽28;紧固螺丝26设置于滑槽28内,并与阀门壳体10固定;紧固螺丝26装配紧固旋钮27。还包括操作手柄29;操作手柄29与转盘25固定。因此,操作手柄29带动转盘25转动,当转盘25转动时,带动阀轴22同步转动;当转动到位时,拧紧紧固旋钮27,即可定位。
具体过程为:由操作手柄29操控阀轴22,带动活动阀板21转动,从而调节其分配的风量,由紧固旋钮27固定其旋转角度。流动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通过活动阀板21实现分流,分流后分别从两个排风口流出。
为实现相邻两阀门间距极近的情况下进行插接,本发明提供的风量分配阀门,还包括以下结构:
进风口11的外部装配进气端法兰14;第一排风口12的外部装配第1排气端法兰15;第1排气端法兰15的外周具有第1法兰卡扣16;第二排风口13的外部装配第2排气端法兰17;第2排气端法兰17的外周具有第2法兰卡扣18。进气端法兰14与第1排气端法兰15形状和尺寸相同。法兰尺寸相同,为公母头结构,可实现插接。
因此,对于相邻的两个风量分配阀门,如图9所示,第1个风量分配阀门的第一排风口12的第1排气端法兰15,与第2个风量分配阀门的进风口11的进气端法兰14对齐,并通过第1法兰卡扣16实现两个法兰的固定;依此类推,实现多个风量分配阀门的插接连接。
另外,每个风量分配阀门的第一排风口12和第二排风口13均可直接插接管路,装配方便。
因此,本发明的风量分配阀门,在两个排风口处可插接管路,也可直接插接相同风量分配阀门。
安装过程:安装时将阀门插口插入另一阀门入口或者管道中,扣紧法兰卡扣,将阀门固定,即可安装成功。
传统的风量分配阀门,安装方式复杂。如两个阀门法兰之间需要增加一段短管,才方便拆卸检修,从而占用空间大,连接方式复杂,且在两阀门距离较近的情况下无法适用。
而本申请的风量分配阀门,采用法兰卡扣插接连接方式,具有安装与拆卸维修简单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风量分配阀门,在同时实现改变流动方向和自由分配风量功能下,减小任意风量下风阻。同时由于结构简单,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并且可在相邻两阀门间距极近的情况下,进行插接,拓宽了风量分配阀门的适用范围。简单的插接结构方便在施工现场临时扩展更多的通风支路;可以更容易扩展多路,通过插接实现4通,5通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风量分配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壳体(10)和阀门组件(20);
所述阀门壳体(10)配置相互连通的进风口(11)、第一排风口(12)和第二排风口(13);在所述阀门壳体(10)的内腔安装所述阀门组件(20);所述阀门组件(20)可转动,进而调节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一排风口(12)的风道状态,以及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二排风口(13)的风道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分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风口(12)和所述进风口(11)呈直线连通设置,形成水平风道;
所述第二排风口(13)和所述水平风道垂直,所述第二排风口(13)和所述进风口(11)呈弧形连通设置,形成弧形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分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20)包括活动阀板(21)、阀轴(22)和固定阀板(23);
所述阀轴(22)垂直设置于所述阀门壳体(10)的内腔;所述阀轴(22)的左侧装配所述活动阀板(21),所述阀轴(22)的右侧装配所述固定阀板(23);所述固定阀板(23)的右侧与所述第一排风口(12)和所述第二排风口(13)之间的壳体壁固定;所述活动阀板(21)的左侧与所述进风口(11)内侧的风阀轨道(24)连接;
所述阀轴(22)转动时,带动所述活动阀板(21)沿所述风阀轨道(24)滑动,当滑动到所述风阀轨道(24)的外端时,使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二排风口(13)的风道完全打开,使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一排风口(12)的风道完全关闭;当滑动到所述风阀轨道(24)的内端时,使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二排风口(13)的风道完全关闭,使所述进风口(11)到所述第一排风口(12)的风道完全打开;当滑动到所述风阀轨道(24)两端之间的位置时,所述进风口(11)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排风口(12)连通,所述进风口(11)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排风口(13)连通,实现风量调节和风向切换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量分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板(21)为半柔性材质,根据两侧流体的压力自适应形成流线型风道,进而减少两侧流体流动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分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轴(22)开设活动阀板槽(22-1),所述活动阀板(21)的右侧插入到所述活动阀板槽(22-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固定阀板(23)的左端固定轴套(23-1),所述轴套(23-1)间隙套于所述阀轴(22)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分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20)还包括角度固定单元;所述角度固定单元安装于所述阀门壳体(10)的顶部,包括:转盘(25)、紧固螺丝(26)和紧固旋钮(27);
所述转盘(25)与所述阀轴(22)的顶部固定;所述转盘(25)开设有滑槽(28);所述紧固螺丝(26)设置于所述滑槽(28)内,并与所述阀门壳体(10)固定;所述紧固螺丝(26)装配所述紧固旋钮(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量分配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手柄(29);所述操作手柄(29)与所述转盘(25)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分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的外部装配进气端法兰(14);
所述第一排风口(12)的外部装配第1排气端法兰(15);所述第1排气端法兰(15)的外周具有第1法兰卡扣(16);
所述第二排风口(13)的外部装配第2排气端法兰(17);所述第2排气端法兰(17)的外周具有第2法兰卡扣(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量分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法兰(14)与所述第1排气端法兰(15)形状和尺寸相同。
CN202211357686.0A 2022-11-01 2022-11-01 风量分配阀门 Pending CN1156815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7686.0A CN115681557A (zh) 2022-11-01 2022-11-01 风量分配阀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7686.0A CN115681557A (zh) 2022-11-01 2022-11-01 风量分配阀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1557A true CN115681557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8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7686.0A Pending CN115681557A (zh) 2022-11-01 2022-11-01 风量分配阀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815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9805A (en) Distribution damper valve
HUP0300478A2 (en) Turbocharger with integrated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US5816907A (en) Vehicle air outlet with combined flow straightener and shutoff door
US6557826B2 (en) Low leakage butterfly damper
CN107228227B (zh) 气流蝶阀
CN115681557A (zh) 风量分配阀门
CN209943588U (zh) 一种换气风口
JP3200426B2 (ja) 流量調整用ダンパー
CN210891915U (zh) 换热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344436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EP0967446A3 (en) Device for changing flow of operating medium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9622069U (zh) 冷空气调节阀
WO2017049542A1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13803790A (zh) 导风部件、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09944693U (zh) 风管分流调节装置
WO2017049447A1 (zh) 一种空调混合出风室内机
CN216114621U (zh) 管接头、新风模块和空调器
CN209022729U (zh) 一种无级定位出风口
CN220667916U (zh) 可多角度通风的室内通风机
CN220506935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793711U (zh) 一种幕墙风压调节试验系统
CN220770273U (zh) 电动风阀及换气系统
CN219838697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16557240U (zh) 一种三通阀组件及安装有该组件的吸油烟机
CN220135692U (zh) 一种排风管转接组件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