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5879A -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5879A
CN115665879A CN202211203348.1A CN202211203348A CN115665879A CN 115665879 A CN115665879 A CN 115665879A CN 202211203348 A CN202211203348 A CN 202211203348A CN 115665879 A CN115665879 A CN 115665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volume
historical
target
scheduling
targe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33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英男
李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033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658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65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58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如何在复杂场景中合理的调度资源的问题。该方法包括:首先可以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其中,目标数据量为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缓存队列可缓存数据的数据量,历史数据量为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的历史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为目标终端发送历史上行数据的传输时长。然后,可以根据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与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后续,可以基于调度优先参数,为目标终端调度资源。

Description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站通过大规模(massive)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技术可以实现为多个终端进行资源调度。
目前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资源调度方法主要应用了轮询算法(round robin,RR)、最大载干比算法(maximum C/I)和比例公平算法(proportional fair)。但是,以上算法只适用于简单场景,例如终端数量较少的小区,而如何在复杂场景中合理的调度资源,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如何在复杂场景中合理的调度资源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包括:首先可以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其中,目标数据量为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缓存队列可缓存数据的数据量,历史数据量为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的历史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为目标终端发送历史上行数据的传输时长。然后,可以根据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与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后续,可以基于调度优先参数,为目标终端调度资源。
可选的,根据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与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的方法,包括:当目标数据量小于数据量阈值时,根据目标数据量、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业务优先层级,确定调度优先参数;目标数据量、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业务优先层级和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011
B_LCGik为目标数据量;B门限为数据量阈值;Timei为历史传输时长;Traffici为历史数据量;Max{P_lcgij}为业务优先层级;Pri为调度优先参数;
当目标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数据量阈值时,根据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业务优先层级,确定调度优先参数;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业务优先层级和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021
可选的,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的方法,包括: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逻辑信道的信道特征信息;信道特征信息包括目标数据量。
可选的,资源调度方法,还包括:在预设的调度周期,更新调度优先参数。
可选的,业务优先层级为目标终端对应的多个优先层级中的目标优先层级;目标优先层级高于多个优先层级中的其他优先层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资源调度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目标数据量为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缓存队列可缓存数据的数据量;历史数据量为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的历史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为目标终端发送历史上行数据的传输时长;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与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调度优先参数,为目标终端调度上行资源。
可选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目标数据量小于数据量阈值时,根据目标数据量、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业务优先层级,确定调度优先参数;目标数据量、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业务优先层级和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022
B_LCGik为目标数据量;B门限为数据量阈值;Timei为历史传输时长;Traffici为历史数据量;Max{P_lcgij}为业务优先层级;Pri为调度优先参数;
当目标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数据量阈值时,根据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业务优先层级,确定调度优先参数;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业务优先层级和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023
可选的,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逻辑信道的信道特征信息;信道特征信息包括目标数据量。
可选的,处理单元,还用于:在预设的调度周期,更新调度优先参数。
可选的,业务优先层级为目标终端对应的多个优先层级中的目标优先层级;目标优先层级高于多个优先层级中的其他优先层级。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资源调度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资源调度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资源调度装置执行第一方面的资源调度方法。
该资源调度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获取、确定、发送上述资源调度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资源调度方法。
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资源调度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资源调度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资源调度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资源调度装置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资源调度装置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上述资源调度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基于上述任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资源调度设备首先可以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其中,目标数据量为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缓存队列可缓存数据的数据量,历史数据量为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的历史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为目标终端发送历史上行数据的传输时长。然后,资源调度设备可以根据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与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后续,资源调度设备可以基于调度优先参数,为目标终端调度资源。
这样一来,本申请中资源调度设备可以通过传输时长表征用户体验,更加精准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有效降低了整个小区的多个终端的上行业务的用户体验总时延,同时平衡多个终端对应的用户的业务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现对本申请涉及到的相关要素进行描述。
1、大规模(massive)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和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新空口(new radio,NR)具有灵活性和支持更大带宽,Massive MIMO技术,是带来无线空口性能提升到关键技术。大规模天线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大的天线数目成为提升信道容量的关键,比如32TR,64TR成为5G时分双工技术(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室外宏站的常规配置,小区的下行信道空间分层(空间流数)可以做到16层,甚至更高到24层。而对于5G NR等室内小站,单个微型射频拉远单元(picroremote radio unit,pRRU)支持的天线数通常最大为4个,通过分布式MIMO技术,多个相邻pRRU的天线可以组成一个MIMO小区,从而形成16个或者更多天线的小区,这样使得MassiveMIMO技术在数字室分系统中得到应用。而目前终端天线,受限于终端的尺寸和处理能力只能做到4TR,为了充分利用小区的下行空间多流的特性,就需要多用户配对采用多用户(multi-user)MIMO(MU-MIMO)技术来实现小区更高的传输速率。
Massive MIMO技术中,基站侧上行与下行调度有较大不同,下行在基站侧可以为每个用户的不同业务类型,建立独立的数据缓存队列,可以容易的获得每个队列的数据量。而上行调度需要终端上报缓存队列中的数据量,为了节省UE上报各业务缓存数据量所耗的系统资源,不同的QCI业务需要映射到相应的逻辑信道分组,UE缓存的数据量根据逻辑信道分组进行上报,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odeB)支持4个逻辑信道分组,5G的基站(the 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最大支持8个逻辑信道分组的上报。
2、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
在无线通信领域,所谓的信道状态信息,就是通信链路的信道属性。它描述了信号在每条传输路径上的衰弱因子,即信道增益矩阵H中每个元素的值,如信号散射(Scattering),环境衰弱(fading,multipath fading or shadowing fading),距离衰减(power decay of distance)等信息。CSI可以使通信系统适应当前的信道条件,在多天线系统中为高可靠性高速率的通信提供了保障。
CSI是终端UE(user experience,UE)用于将信道质量反馈给gNB的信道状态信息,由于TDD系统信道上下行具有互易性,gNB对上行数据的传输选择一个合适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减少数据传输的块差错率(block error rate,BLER),其由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CSI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CSI-RS resourceindicator,CRI)、SSB资源指示符(SS/PBCH block resource indicator,SSBRI)、层指示符(layer indicator,L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RI)、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ayer 1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L1-RSRP)组成。
当UE在小区的CSI测量结果上报后,按照UE上报的RI确定传输用户数据时所用的秩(rank),也就是传输的层数或者流数。基站侧传输用户面缓存数据时,再根据UE上报的CQI确定传输用户数据时所用的MCS。如表1所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TS)38.214中详细定义了MCS的索引表格。
表1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061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071
3、5G业务质量标识(5G QoS identifier,5QI)
业务的5QI是一个标量,用于索引5G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特性。表2针对的是有速率保障要求的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业务。表3描述的是无速率保障要求的Non-GBR业务。在3GPP TS23.501协议中有标准化的5QI映射关系。
5G QoS特性中,优先层级表示5G QoS流间的资源调度优先级,该参数用于区分一个业务终端的QoS流,也用于区分不同终端的QoS流,业务优先层级的值越小,表示业务优先层级越高。5QI参数,也指示出每一个业务的资源类型,GBR或者non-GBR业务,标志是否需要提供业务速率的保障,GBR业务的保障速率信息,以及每一个业务的包延迟预算,这是对业务时延需求的业务保障指标。
表2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072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081
表3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082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091
如背景技术所示,目前在复杂场景中合理的调度资源,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资源调度设备首先可以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其中,目标数据量为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缓存队列可缓存数据的数据量,历史数据量为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的历史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为目标终端发送历史上行数据的传输时长。然后,资源调度设备可以根据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与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后续,资源调度设备可以基于调度优先参数,为目标终端调度资源。
这样一来,本申请中资源调度设备可以通过传输时长表征用户体验,更加精准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有效降低了整个小区的多个终端的上行业务的用户体验总时延,同时平衡多个终端对应的用户的业务体验。
该资源调度方法适用于资源调度系统。图1示出了一种资源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资源调度系统包括:资源调度设备101和多个终端(包括目标终端102)。
其中,资源调度设备101分别与多个终端之间连接。
具体的,资源调度设备101可以接收多个终端的上行业务传输请求,资源调度设备101可以基于资源调度规则,依次为多个终端分配用于传输上行业务数据的时域和频域资源。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中的资源调度设备101可以是无线通信的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 B),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或者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中的基站(eNB),未来5G移动通信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基站。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资源调度设备101还可以是服务器集群(由多个服务器组成)中的一个服务器,也可以是该服务器中的芯片,还可以是该服务器中的片上系统,还可以通过部署在服务器上的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实现云部署,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1中的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也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1中资源调度设备101可以包括:信息采集模块201和资源调度模块202。
其中,信息采集模块201用于获取小区中多个终端的数据特征信息和逻辑信道的信道特征信息。
资源调度模块202用于根据信息采集模块201获取的数据特征信息和信道特征信息,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然后基于调度优先参数,为目标终端调度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资源调度设备101和目标终端102可以称为电子设备。
结合图1,资源调度系统中的资源调度设备101和目标终端102均包括图3或图4所示通信装置所包括的元件。下面以图3和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为例,介绍资源调度设备101和目标终端102的硬件结构。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通信接口23、总线24。处理器21,存储器22以及通信接口2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24连接。
处理器21是通信装置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2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3中所示的CPU 0和CPU 1。
存储器2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21存在,存储器22可以通过总线24与处理器21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2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2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发明下述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也可以和处理器2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23,用于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所述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23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总线2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另一种硬件结构。如图4所示,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31以及通信接口32。处理器31与通信接口32耦合。
处理器31的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处理器21的描述。此外,处理器31还具备存储功能,可以起上述存储器22的功能。
通信接口32用于为处理器31提供数据。该通信接口32可以是通信装置的内部接口,也可以是通信装置对外的接口(相当于通信接口23)。
需要指出的是,图3(或图4)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通信装置的限定,除图3(或图4)所示部件之外,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如图5所示,该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S501、资源调度设备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
其中,目标数据量为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缓存队列可缓存数据的数据量,历史数据量为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的历史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为目标终端发送历史上行数据的传输时长。
可选的,目标缓存队列可以是目标终端对应的最高优先层级的逻辑信道中的缓存队列。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资源调度设备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的方法可以包括:资源调度设备可以接收终端上报的信道特征信息,然后从信道特征信息中识别目标数据量。此外,资源调度设备还可以从用于存储历史传输信息的数据库中读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
S502、资源调度设备根据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与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
可选的,预设的数据量阈值可以为上行小包业务的数据量的门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数据量小于预设的数据量阈值的业务数据,被认为是小包业务数据。对于传输小包业务数据的终端可以提高资源调度的调度优先参数,获得上行优先调度。数据量阈值越高,可以覆盖的传输小包业务数据的终端越多。例如,目标数据量可以取值为2千比特(kbits)。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大流量的大包业务的上行业务数据传输所需的资源较多,对应的资源调度的等待时间较长。因此,相比于大包业务被优先调度对应的等待时间,小流量的小包业务获得优先调度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目标小区范围内全部终端的总体资源调度的等待时间(即缓存时延)。
可选的,业务优先层级可以为5QI映射关系中的优先层级,优先向优先层级的数值小的业务调度资源。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资源调度设备可以获取到目标终端对应的多个优先层级,并从中确定目标优先层级为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其中,目标优先层级高于多个优先层级中的其他优先层级。
示例性的,目标终端建立了QCI9,QCI1,QCI5,QCI69四个业务承载,这四个承载分属于三个逻辑信道组,其中,QCI5和QCI69所属逻辑信道组的优先级最高。从QCI5和QCI69承载对应优先层级中可以看到,QCI5和QCI69中,QCI5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最高,则把QCI5承载对应优先层级作为的目标终端的业务优先层级。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当目标终端的目标数据量小于数据量阈值时,资源调度设备可以根据目标数据量、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业务优先层级,确定调度优先参数。
当目标终端的目标数据量小于数据量阈值时,资源调度设备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业务优先层级,确定调度优先参数。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在预设的调度周期,资源调度设备可以更新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
S503、资源调度设备基于调度优先参数,为目标终端调度上行资源。
可选的,资源可以包括: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在预设的调度周期,资源调度设备可以依据目标小区中多个终端一一对应的多个调度优先参数,对每个终端的上行缓存队列,按照调度优先参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调度上行资源,即优先为调度优先参数的数值大的终端调度上行资源。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由S501-S503可知,
资源调度设备首先可以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其中,目标数据量为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缓存队列可缓存数据的数据量,历史数据量为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的历史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为目标终端发送历史上行数据的传输时长。然后,资源调度设备可以根据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与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后续,资源调度设备可以基于调度优先参数,为目标终端调度资源。
这样一来,本申请中资源调度设备可以通过传输时长表征用户体验,更加精准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有效降低了整个小区的多个终端的上行业务的用户体验总时延,同时平衡多个终端对应的用户的业务体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5,如图6所示,S502中,资源调度设备根据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与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的方法包括:
S601、当目标数据量小于数据量阈值时,资源调度设备根据目标数据量、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业务优先层级,确定调度优先参数。
其中,目标数据量、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业务优先层级和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141
B_LCGik为目标数据量;B门限为数据量阈值;Timei为历史传输时长;Traffici为历史数据量;Max{P_lcgij}为业务优先层级;Pri为调度优先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调度优先参数越大,目标终端越优先被调度上行资源,而业务优先层级越小,目标终端越优先被调度上行资源,因此,调度优先参数可以与业务优先层级呈反比例关系,即调度优先参数可以与业务优先层级的倒数(以下称为“初始优先参数”)呈正相关。
同时,考虑到传输时长对应终端的业务等待时长,所以将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上行业务数据的平均传输时长,即历史传输时长与历史数据量的比值,作为调度优先参数的一个影响系数(以下称为“第一影响系数”)。当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上行业务数据的平均传输时长较长时,表示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用户体验差,此时,对应的第一影响系数增加,即目标终端在当前的调度周期的调度优先参数增加,可以使得历史体验差的终端提高当前体验。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优先为传输小包业务数据的终端调度资源,可以将数据量阈值与目标终端的目标数据量的比值,作为调度优先参数的又一个影响系数(以下称为“第二影响系数”)。这样一来,当目标终端的目标数据量越小,即目标终端传输的小包业务的流量越小时,第一影响系数越大。又因为目标终端的目标数据量小于数据量阈值,因此,第一影响系数大于1。所以,当目标终端的目标数据量小于数据量阈值时,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大于初始优先参数。
S602、当目标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数据量阈值时,资源调度设备根据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业务优先层级,确定调度优先参数。
其中,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业务优先层级和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151
结合S601的描述,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数据量阈值时,被认为是大包业务数据。此时,可以将初始优先参数与第一影响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调度优先参数。由于传输小包业务数据的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还与第二影响系数相关,因此,传输小包业务数据的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大于传输大包业务数据的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由S601-S602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确定传输小包业务和大包业务的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系数的方法,可以综合考虑业务传输时长等因素,实现对目标小区内上行资源的合理调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5,如图7所示,S501中,资源调度设备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的方法包括:
S701、资源调度设备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逻辑信道的信道特征信息。
其中,信道特征信息包括目标数据量。
可选的,信道特征信息可以为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结合图2,资源调度设备101可以通过信息采集模块201接收到目标终端上报的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其中,BSR用于指示第j个逻辑信道分组的缓存队列中包含的数据量,可以根据逻辑信道分组进行上报给基站。
示例性的,如表4所示,逻辑信道分组可以与目标终端预先签约的业务类型相关。
表4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161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由S701可知,资源调度设备可以通过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逻辑信道的信道特征信息,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数据量。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目标数据量的方法,以使得后续资源调度设备可以基于目标数据量实现对目标小区中上行资源的优先调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5、图6或图7中任意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如图8所示,该资源调度方法,还包括:
S801、资源调度设备在预设的调度周期,更新调度优先参数。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资源调度设备可以在每个调度周期,对调度优先参数进行更新,并存储历史调度周期中,每个终端对应的资源调度信息。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资源调度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资源调度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的资源调度的方法。图9所示资源调度装置包括:获取单元901和处理单元902。
获取单元901,用于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目标数据量为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缓存队列可缓存数据的数据量;历史数据量为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的历史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为目标终端发送历史上行数据的传输时长。
处理单元902,用于根据获取单元901获取的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与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
处理单元902,还用于基于调度优先参数,为目标终端调度上行资源。
可选的,处理单元902,具体用于:当目标数据量小于数据量阈值时,根据目标数据量、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业务优先层级,确定调度优先参数;目标数据量、数据量阈值、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业务优先层级和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171
B_LCGik为目标数据量;B门限为数据量阈值;Timei为历史传输时长;Traffici为历史数据量;Max{P_lcgij}为业务优先层级;Pri为调度优先参数;
当目标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数据量阈值时,根据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和业务优先层级,确定调度优先参数;历史数据量、历史传输时长、业务优先层级和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873248310000181
可选的,获取单元901,具体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逻辑信道的信道特征信息;信道特征信息包括目标数据量。
可选的,处理单元902,还用于:在预设的调度周期,更新调度优先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通常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所述目标数据量为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缓存队列可缓存数据的数据量;所述历史数据量为所述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的历史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为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历史上行数据的传输时长;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和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
基于所述调度优先参数,为所述目标终端调度上行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和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包括:
当所述目标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量阈值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量、所述数据量阈值、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和所述业务优先层级,确定所述调度优先参数;所述目标数据量、所述数据量阈值、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所述业务优先层级和所述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873248300000011
所述B_LCGik为所述目标数据量;所述B门限为所述数据量阈值;所述Timei为所述历史传输时长;所述Traffici为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Max{P_lcgij}为所述业务优先层级;所述Pri为所述调度优先参数;
当所述目标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数据量阈值时,根据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和所述业务优先层级,确定所述调度优先参数;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所述业务优先层级和所述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873248300000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逻辑信道的信道特征信息;所述信道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数据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预设的调度周期,更新所述调度优先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优先层级为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多个优先层级中的目标优先层级;所述目标优先层级高于所述多个优先层级中的其他优先层级。
6.一种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量、历史数据量和历史传输时长;所述目标数据量为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缓存队列可缓存数据的数据量;所述历史数据量为所述目标终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发送的历史上行数据的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为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历史上行数据的传输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目标数据量、预设的数据量阈值、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和与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业务优先层级,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调度优先参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调度优先参数,为所述目标终端调度上行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目标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量阈值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量、所述数据量阈值、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和所述业务优先层级,确定所述调度优先参数;所述目标数据量、所述数据量阈值、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所述业务优先层级和所述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873248300000021
所述B_LCGik为所述目标数据量;所述B门限为所述数据量阈值;所述Timei为所述历史传输时长;所述Traffici为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Max{P_lcgij}为所述业务优先层级;所述Pri为所述调度优先参数;
当所述目标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数据量阈值时,根据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和所述业务优先层级,确定所述调度优先参数;所述历史数据量、所述历史传输时长、所述业务优先层级和所述调度优先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87324830000002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逻辑信道的信道特征信息;所述信道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数据量。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预设的调度周期,更新所述调度优先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优先层级为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多个优先层级中的目标优先层级;所述目标优先层级高于所述多个优先层级中的其他优先层级。
11.一种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所述资源调度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资源调度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调度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调度方法。
CN202211203348.1A 2022-09-29 2022-09-29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6658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3348.1A CN115665879A (zh) 2022-09-29 2022-09-29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3348.1A CN115665879A (zh) 2022-09-29 2022-09-29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5879A true CN115665879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85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3348.1A Pending CN115665879A (zh) 2022-09-29 2022-09-29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658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9802A (zh) * 2023-06-21 2023-07-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配置的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9802A (zh) * 2023-06-21 2023-07-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配置的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489802B (zh) * 2023-06-21 2023-09-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配置的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1679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ran-base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and configuration
US2019028084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carrier aggregation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Virdis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OpenAirInterface system emulation
WO2021109482A1 (en) Slice level load reporting and balanc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220385384A1 (en) Enhancement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n multiple 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s
WO2022048400A1 (zh) 一种信道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5665879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68027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3000242A1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1102695B2 (en) Beam avoidance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10469135B2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s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apparatus
WO20202279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CN115037342B (zh) Ue配对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2018534840A (ja) 重み値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CN115955443B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68029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68028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68026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7429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user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CN115568031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68030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43490A (zh) 用户设备准入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户设备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5119282B (zh) Ue配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379960A1 (en) Schedu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aging metric
WO2023207668A1 (zh)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