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0474A - 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0474A
CN115660474A CN202211300104.5A CN202211300104A CN115660474A CN 115660474 A CN115660474 A CN 115660474A CN 202211300104 A CN202211300104 A CN 202211300104A CN 115660474 A CN115660474 A CN 115660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monitoring
node
data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01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虎
车涵
曾西平
李慧玲
张发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ier Ying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ier Ying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ier Ying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ier Ying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001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604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60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04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 Y02P90/845Inventory and reporting systems for greenhouse gases [GH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参与方节点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和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该方法包括:多个监测设备采集碳排放量数据;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获取监测设备采集的碳排放量数据并推送至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载体将工业互联网标识及碳排放量数据发送至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平台节点根据标识及碳排放量数据生成企业碳排放报告并发送至区块链网络;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调取载体获得的碳排放量数据,将调取的碳排放量数据与区块链网络发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得到碳排放量检测结果。本发明可以基于第三方实时双向访问碳排放量数据实现高效准确地监测碳排放量,有利于完成碳减排任务。

Description

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现有碳排放量监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核算法(也叫物料核算法),是根据煤炭等燃料的使用量多少,来推测出碳排放量。另一种是(适合有二氧化碳等直接排放的)在线监测法(CEMS,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主管部门的装置。现有碳排放量监测方法存在监测不准确、效率也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和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用以基于第三方实时双向访问碳排放量数据实现高效准确地监测碳排放量,该方法包括:
多个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监测设备采集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所述监测设备设置在企业的监测点位;
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获取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获取的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推送至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所述边缘计算网关设备与每一监测设备连接;
与监测设备监测点位一一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将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发送至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每一主动标识载体具有与对应监测设备监测点位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每一主动标识载体与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连接;
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根据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生成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企业碳排放报告,将企业碳排放报告发送至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
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对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以调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调取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与通过区块链网络发来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碳排放量的处理系统,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和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用以基于第三方实时双向访问碳排放量数据实现高效准确地监测碳排放量,该系统包括:
多个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监测设备,设置在企业的监测点位,用于采集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
边缘计算网关设备,与每一监测设备连接,用于获取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获取的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推送至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
与监测设备监测点位一一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每一主动标识载体与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连接,用于将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发送至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每一主动标识载体具有与对应监测设备监测点位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
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用于根据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生成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企业碳排放报告,将企业碳排放报告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用于对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以调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调取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与通过区块链网络发来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案中,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和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与现有技术中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对碳排放量监测存在监测不准确、效率也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相比,通过:多个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监测设备采集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所述监测设备设置在企业的监测点位;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获取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获取的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推送至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所述边缘计算网关设备与每一监测设备连接;与监测设备监测点位一一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将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发送至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每一主动标识载体具有与对应监测设备监测点位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每一主动标识载体与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连接;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根据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生成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企业碳排放报告,将企业碳排放报告发送至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对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以调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调取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与通过区块链网络发来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可以基于第三方实时双向访问碳排放量数据实现高效准确地监测碳排放量,有利于完成碳减排任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碳排放量的处理技术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碳排放量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碳排放量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描述一种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各实施例中涉及的步骤顺序用于示意性说明本申请的实施,其中的步骤顺序不作限定,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在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名词进行详细介绍。
碳排放量监测方法-核算法(也叫物料核算法),是根据煤炭等燃料的使用量多少,来推测出碳排放量。
碳排放量监测方法-在线监测法(CEMS,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System),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主管部门的装置。
主动标识载体是指具备联网通信功能模组,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及其必要的安全证书、算法和密钥,能够向数据应用平台等主动发起远程网络连接通讯交互实现数据交换,而无需借助读写设备来触发的集成载体。
如图1所示,现有企业碳排放量监测流程(核算法)概述如下。企业根据行业的不同和核算数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核算方法采集数据,核算后进行申报,提交碳排放量数据及数据证据(证据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发票、贸易合同等)。根据企业申报碳排放量数据,通过与政府相关数据(供电、供热等)进行交叉验证核验企业报送数据真实性,随后根据碳排核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核算生成企业碳排报告,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碳排报告进行核查,生成三方权威核查报告。
目前基于碳排放量数据获取和数据安全等因素考虑,碳排放量数据获取方式设计以企业申报为主,最后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验碳排放量数据真实性后,企业进行确权。
对于各参与方来讲,正确的碳排放量的计算/计量、核算监测方法,是确保碳排放数据准确性,及有效参与全国碳市场的重要保障。目前碳交易中存在碳排放计量数据不准、数据监测不到位、监测成本高、信息不透明、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且容易发生碳减排数据造假案例。主要原因是碳排放数据“难监控、难追溯、难核算”,更深层原因是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MRV)体系的整体聚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考虑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案,该方案为一种碳排放量的可信计量处理方案,该方案通过碳排放量监测平台,碳减排份额提供方对涉及碳排放量计算的电表、仪表等设施使用主动标识载体技术,可以便捷有效地实现碳排放量等数据上报、第三方实时主动查询;达到碳排放量计算的状态动态监测、评估、预测等大数据监管功能;完成可信数据区块链存储、智能合约等;进行深度数据挖掘,提供分析预测,进行碳监测、碳核查,更好地管理碳资产,完成碳减排任务。下面对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4所示,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和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多个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监测设备采集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所述监测设备设置在企业的监测点位;
步骤102: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获取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获取的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推送至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所述边缘计算网关设备与每一监测设备连接;
步骤103:与监测设备监测点位一一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将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发送至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每一主动标识载体具有与对应监测设备监测点位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每一主动标识载体与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连接;
步骤104: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根据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生成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企业碳排放报告,将企业碳排放报告发送至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
步骤105: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对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以调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调取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与通过区块链网络发来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中,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和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工作时:多个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监测设备采集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所述监测设备设置在企业的监测点位;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获取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获取的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推送至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所述边缘计算网关设备与每一监测设备连接;与监测设备监测点位一一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将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发送至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每一主动标识载体具有与对应监测设备监测点位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每一主动标识载体与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连接;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根据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生成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企业碳排放报告,将企业碳排放报告发送至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对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以调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调取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与通过区块链网络发来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中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对碳排放量监测存在监测不准确、效率也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可以基于第三方实时双向访问碳排放量数据实现高效准确地监测碳排放量,有利于完成碳减排任务。下面对该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形式可以包括:数字信号、模拟信号、通讯协议数据、图像或视频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采集形式包括:数字信号、模拟信号、通讯协议数据、图像或视频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可以提高碳排放量的处理的灵活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还可以包括:监管部门节点、企业节点、金融机构节点、咨询机构节点和碳交易所节点;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监管部门节点、企业节点、金融机构节点、咨询机构节点或碳交易所节点从区块链网络查询企业碳排放报告。
具体实施时,监管部门节点、企业节点、金融机构节点、咨询机构节点或碳交易所节点可以从区块链网络随时查询可靠的企业碳排放报告,获取准确的碳排放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将调取的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网络。
具体实施时,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将调取的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存证,实现碳排放数据可追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在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为异常检测结果时,将异常检测结果发送至预设工作人员的终端。
具体实施时,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在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为异常检测结果时,将异常检测结果发送至预设工作人员的终端,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根据生成的企业碳排放报告进行碳排放预测。
具体实施时,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根据生成的企业碳排放报告进行碳排放预测,实施碳排量核算分析对比,有利于高效准确地完成碳减排任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05中,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对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以调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调取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与通过区块链网络发来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包括:
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根据待核查企业对应监测设备监测点位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对该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以调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
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将调取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与通过区块链网络发来的待核查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得到待核查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时,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根据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对待核查企业的数据实现双向碳排放数据读取,进行比对校验,得到了待核查企业可靠的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有利于更好的完成碳减排任务。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如何实施,下面再结合图3举个例子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为一种碳排放量上报与核查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数据采集端,运用主动标识载体实现企业碳排放量仪表的碳排量等监测数据和购电、燃气等凭证票据的可信采集,并实时双向访问查询实现数据第三方实时监测,帮助第三方检查单位实现碳减排量相关数据参数实时有效主动获取、数据真实。在数据存储端,采集后的可信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上链实现数据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数据真实可信不可篡改,为碳交易奠定真实碳减排量数据,有助于今后生成智能合约等数字化碳管理体系的基础平台。该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仪器仪表(监测设备)监测点位(包括但不限于测量电耗、流量、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等的流量计、传感器、电表、燃气表等仪器仪表)以及化验单、发票等相关单据。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设备可以包括测量电耗、流量、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的流量计、传感器、电表、仪器仪表以及相关单据的设备。
2.设置与上述仪器仪表监测点位一一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其内置集成电路卡(UICC)、通信模组等单元,其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及其必要的身份凭证和安全算法能力。
3.主动标识载体通电开始工作后,建立网络连接通道具备联网通信能力可以主动或被动连接,连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申请注册上述仪器仪表监测点位一一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ID),可以写入、修改、删除、查询、存储工业互联网标识,承载安全证书、算法和密钥进行可信身份安全认证管理。
4.在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仪器仪表监测点位与主动标识载体之间设置边缘计算网关设备实现从仪器仪表监测点位进行数据采集并同步到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该边缘计算网关设备由边缘计算模块组成,执行数据采集和推送任务。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的形式可以为数字信号、模拟信号、通讯协议数据或图像视频等。
5.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ID,主动标识载体发挥自身通信模组的联网通信能力,按照设定的一定时间周期策略持续发起操作请求,完成终端寻址、身份验证加密绑定、下发指令密文等操作,通过边缘计算网关设备从对应(该“对应”的含义如图4和图5所示,监测设备1对应主动标识载体1,监测设备2对应主动标识载体2,以此类推,监测设备N对应主动标识载体N)的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仪器仪表监测点位获取相关数据(碳排放量数据)并同步将标识及其相关的可信采集信息上传数据库(如图3所示的平台层的数据库,例如本发明实施例提到的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的数据库)并通过SDK端口调动区块链功能模块实现数据上链,生成区块链存证,保证上传数据不可篡改,可靠可信。
6.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基于上传的碳排量计量相关数据,依据碳排放量核算模板可以生成碳排放报告,以及核查报告初步版本。并基于行业、区域等大数据对企业碳排放量进行分析与预测。
7.基于上传的碳排量计量相关数据,可以建立企业碳排放量交易智能合约的基础模式。
8.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相关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咨询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可以通过该碳排量计量、核查系统访问调取生成的可靠的企业碳排放报告。
9.为了对企业碳排放量与企业碳排放报告进行核查,第三方核查机构可以对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按照第5步中规定的时间周期策略同步提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碳排量计量数据。该数据单独上链,生成区块链存证,即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将调取的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网络。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可以与第5步中碳排放报告使用的碳排放量数据形成对比校验。如果数据异常,则将异常检测结果发送至预设工作人员的终端,进行人工核查相关仪器仪表监测点位的原始数据或化验报告、发票等单据。实现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安全、可靠上报。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再对图3涉及的架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核心特点
在数据采集端,运用主动标识载体实现企业碳排放量仪表的碳排量等监测数据和购电、燃气等凭证票据的可信采集,并实时双向访问查询实现数据第三方实时监测,帮助第三方检查单位实现碳减排量相关数据参数实时有效主动获取、数据真实。
在数据存储端,采集后的可信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上链实现数据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数据真实可信不可篡改,为碳交易奠定真实碳减排量数据,有助于今后生成智能合约等数字化碳管理体系的基础平台。
(二)关键技术
1、主动标识载体
主动标识载体是指具备联网通信功能模组,承载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是识别和管理仪表等物理对象和数据参数等数字对象的唯一数字化“身份证”。)及其必要的安全证书、算法和密钥,能够向数据应用平台等主动发起远程网络连接通讯交互实现数据交换,而无需借助读写设备来触发的集成载体。UICC通用集成电路卡、通信模组、MCU、智能芯片等是主动标识集成载体的例子。
通过碳排放量智能监测平台,企业碳排量核算单元的进出端电表、流量计等关键仪表的实时数据参数通过主动标识载体把采集数据定期上传、各级监管部门以及其他经授权的单位(第三方核查机构、咨询机构等),也可以通过主动标识载体自行查询关键碳排量核算仪表的运行参数,通过主动标识载体实现双向碳排量核算数据查询使用。
各方通过主动标识载体进行标识解析访问,以获取企业应用平台的IP,实现类似互联网体系中的DNS域名解析。每一个关键仪表等设施使用的主动标识载体的标识编码符合唯一原则。各方可依据权限通过碳排放量智能监测平台利用主动标识载体查询解析碳排量核算相关仪表的实时运行数据参数等信息。同时企业可以根据监测的需求,把关键仪表的数据通过主动标识载体上传,并进一步通过区块链技术存储到碳排放量智能监测平台。
通过主动标识载体的双向网络访问应用可以实现对关键碳排量核算仪表等设施的数据动态监测、评估、预测等大数据监管功能。通过对大量的碳排量核算数据进行分析,查找碳排量核算的季节性、周期性、关联性等规律特征,从而提升碳排量源头治理能力。
2、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信息可追溯、价值可信及透明连接等特性,可解决碳排放量数据不可追溯、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准确及核算体系不完善的难题。
(1)区块链技术信息完整透明的特征,能公开有效监督碳信息及数据的真实及时性,有助于解决企业年度额度分配和清缴难以监督的问题,合规高效地实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与碳排放权的抵消,提高市场活跃度;
(2)区块链集体维护数据且匿名交易、隐私安全,适用处理商业数据的保密性与环境数据的公开性;
(3)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碳排放量监管核算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
(4)智能合约有利于实现企业间碳排放权可信交易,盘活企业碳资产实现碳资产价值高效流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实现了:
1)在数据采集端,使用边缘计算网关设备和主动标识载体技术实现碳排放相关数据可信采集上传。
2)在数据存储端,采集后的可信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上链实现碳排放相关数据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数据库存储。
3)检查单位通过主动标识载体技术反向访问仪表端的数据采集并上链可以对碳排放相关数据随时抽查核验,监督上报数据的真实可信。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的优点是:在碳排量核算大数据集成的基础上,通过行业、区域等大数据对企业碳排放量进行分析与预测,实施碳排量核算分析对比。建设碳排放量智能监测平台通过对碳排放数据的监测、汇总、分析和报告,帮助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咨询机构、政府监管部门实时共享可信碳排放监测数据和碳排放时、空、行业结构,盘活企业碳资源,助力碳交易服务,为实现低碳发展战略提供量化决策依据及管理措施,助力实现碳中和。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的处理系统,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该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碳排放量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和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
多个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监测设备01,设置在企业的监测点位,用于采集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
边缘计算网关设备02,与每一监测设备连接,用于获取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获取的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推送至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
与监测设备监测点位一一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03,每一主动标识载体与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连接,用于将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发送至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每一主动标识载体具有与对应监测设备监测点位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
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04,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用于根据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生成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企业碳排放报告,将企业碳排放报告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05,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用于对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以调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调取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与通过区块链网络发来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还可以包括:监管部门节点06、企业节点07、金融机构节点08、咨询机构节点09和碳交易所节点10;所述监管部门节点06、企业节点07、金融机构节点08、咨询机构节点09和碳交易所节点10用于从区块链网络查询企业碳排放报告。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形式可以包括:数字信号、模拟信号、通讯协议数据、图像或视频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还可以用于将调取的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还可以用于在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为异常检测结果时,将异常检测结果发送至预设工作人员的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还可以用于根据生成的企业碳排放报告进行碳排放预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案中,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和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与现有技术中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对碳排放量监测存在监测不准确、效率也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相比,通过:多个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监测设备采集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所述监测设备设置在企业的监测点位;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获取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获取的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推送至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所述边缘计算网关设备与每一监测设备连接;与监测设备监测点位一一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将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发送至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每一主动标识载体具有与对应监测设备监测点位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每一主动标识载体与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连接;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根据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生成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企业碳排放报告,将企业碳排放报告发送至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对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以调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调取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与通过区块链网络发来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可以基于第三方实时双向访问碳排放量数据实现高效准确地监测碳排放量,有利于完成碳减排任务。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和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包括:
多个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监测设备采集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所述监测设备设置在企业的监测点位;
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获取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获取的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推送至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所述边缘计算网关设备与每一监测设备连接;
与监测设备监测点位一一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将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发送至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每一主动标识载体具有与对应监测设备监测点位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每一主动标识载体与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连接;
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根据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生成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企业碳排放报告,将企业碳排放报告发送至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
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对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以调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调取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与通过区块链网络发来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还包括:监管部门节点、企业节点、金融机构节点、咨询机构节点和碳交易所节点;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监管部门节点、企业节点、金融机构节点、咨询机构节点或碳交易所节点从区块链网络查询企业碳排放报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形式包括:数字信号、模拟信号、通讯协议数据、图像或视频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将调取的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网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在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为异常检测结果时,将异常检测结果发送至预设工作人员的终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根据生成的企业碳排放报告进行碳排放预测。
7.一种碳排放量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构成区块链网络,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参与方节点包括: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和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所述碳排放量的处理系统包括:
多个与碳排量计量相关的监测设备,设置在企业的监测点位,用于采集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
边缘计算网关设备,与每一监测设备连接,用于获取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获取的每一监测设备采集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推送至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
与监测设备监测点位一一对应的主动标识载体,每一主动标识载体与边缘计算网关设备连接,用于将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发送至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每一主动标识载体具有与对应监测设备监测点位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
碳排放量监测平台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用于根据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及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生成主动标识载体对应的企业碳排放报告,将企业碳排放报告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第三方核查机构节点,与每一主动标识载体连接,用于对主动标识载体发起反向读取请求,以调取主动标识载体获得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将调取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与通过区块链网络发来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与碳排放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的检测结果。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
CN202211300104.5A 2022-10-24 2022-10-24 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6604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0104.5A CN115660474A (zh) 2022-10-24 2022-10-24 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0104.5A CN115660474A (zh) 2022-10-24 2022-10-24 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0474A true CN115660474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0104.5A Pending CN115660474A (zh) 2022-10-24 2022-10-24 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6047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26937A (zh) * 2023-05-06 2023-06-0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基于区块链的碳效码生成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738151A (zh) * 2023-08-09 2023-09-1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能耗碳排放监测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6843400A (zh) * 2023-03-30 2023-10-03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图表示学习的区块链碳排放交易异常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7692149A (zh) * 2024-01-25 2024-03-12 鹏城实验室 一种日志透明实体诚实性的检验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43400A (zh) * 2023-03-30 2023-10-03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图表示学习的区块链碳排放交易异常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6226937A (zh) * 2023-05-06 2023-06-0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基于区块链的碳效码生成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738151A (zh) * 2023-08-09 2023-09-1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能耗碳排放监测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6738151B (zh) * 2023-08-09 2023-11-1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能耗碳排放监测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7692149A (zh) * 2024-01-25 2024-03-12 鹏城实验室 一种日志透明实体诚实性的检验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60474A (zh) 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90311443A1 (en) Methods,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provisioning of audit data related to energy consumption, water consumption, water qualit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air emissions using blockchain
CN11186142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履历共享系统
CN111639914A (zh) 区块链案件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118005B (zh) 社区综合管理系统
CN10887509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履历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52620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云平台的数据存储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12633780B (zh) 基于气候链处理碳资源的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77730B (zh) 一种水资源溯源管理系统
CN11283719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Effah et al. Carbon emission monitoring and credit trading: the blockchain and IOT approach
Akilal et al. An improved forensic-by-design framework for cloud computing with systems engineering standard compliance
CN113657802A (zh) 数据采集分类分级成熟度指标记账方法、区块链系统及数据采集分类分级成熟度评估方法
CN113793158A (zh) 一种纺织品检验检测信息查询方法及系统
CN111522882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内模管理系统及方法
Yang et al. Framework Desig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enture Capital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Driven by Blockchain Technology
CN114598707A (zh) 一种联盟链监管系统
CN115329349A (zh)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应用监管平台及其监管方法
Khan et al. ASMF: Ambient social media forensics chain of custody with an intelligent digital investigation process using federated learning
CN109977696A (zh) 纪检监察系统的数据保全方法及相关装置和系统
CN113822764B (zh) 资产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iu et al.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Upadhye et al. Trading app analyzer using implanted sensing technique in IoT via blockchain-based networks
Torbacki Analytic method for decision support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supplier selection in industry 4.0 era
CN117851790A (zh) 一种数据自动化采集的数据流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