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9638A - 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9638A
CN115659638A CN202211310799.5A CN202211310799A CN115659638A CN 115659638 A CN115659638 A CN 115659638A CN 202211310799 A CN202211310799 A CN 202211310799A CN 115659638 A CN115659638 A CN 115659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equipment
load calculation
dimensiona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model
elect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07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gong Kaiw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gong Kaiw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gong Kaiw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gong Kaiw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107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96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9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96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能够提高三维信息模型在电器设备运营维护期的拓展应用。

Description

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建筑概念的不断发展,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Mdeling,BIM)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及实施。BIM技术的核心是三维信息模型,通过建立携带信息的三维建筑模型,实现整个建筑物的模拟建筑过程,从而减少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的工期和成本,并最终会得到虚拟的建筑物模型,再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建筑物的虚拟模型与实体模型进行关联,进一步实现智慧建筑。因此,BIM技术是智慧建筑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然而,现有的BIM技术与电气负荷计算过程是分离的。由于负荷计算是电器设备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负荷计算的结果是电器设备、导线选型和校验核准的依据。通过负荷计算,可以进行更经济、更合理的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的设置。如果无法将负荷计算很好地与BIM技术或其它三维信息模型技术建立联系,会导致无法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自动生成电线导管的三维信息模型,从而降低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构建效率,也限制了三维信息模型在电器设备运营维护期的拓展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将三维信息模型技术与电气负荷计算过程相关联,在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进行负荷计算所需的负荷计算参数,进一步利用负荷计算结果更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旨在提高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构建效率,以及提高三维信息模型在电器设备运营维护期的拓展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
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
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
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索模块,用于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
读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
更新模块,用于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通过将三维信息模型技术与电气负荷计算过程相关联,在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进行负荷计算所需的负荷计算参数,进一步利用负荷计算结果更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旨在提高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构建效率,以及提高三维信息模型在电器设备运营维护期的拓展应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内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项目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荷计算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提供的负荷计算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荷计算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荷计算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实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终端色设备;还可以是单个服务器或者服务器集群等。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以服务器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200可以是边缘服务器、拥有计算力的边缘基站、本地服务器、服务器集群或者云端服务器等。该服务器200上部署有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系统201,该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系统202在功能上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逻辑模块,各模块可以是计算机程序指令、硬件电路或者计算机程序指令与硬件电路的结合,形成逻辑连接关系。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系统202在逻辑上可以划分为:检索模块2021、读取模块2022、计算模块2023和更新模块2024。应理解,上述各模块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或者各模块还可以根据功能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子模块。下面先对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系统200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描述。
检索模块2021,用于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
读取模块2022,用于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
计算模块2023,用于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
更新模块2024,用于在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由于上述各模块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部署有上述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系统的服务器可向用户提供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的业务,且该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系统可以通过将三维信息模型技术与电气负荷计算过程相关联,在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进行负荷计算所需的负荷计算参数,进一步利用负荷计算结果更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能够提高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构建效率,以及提高三维信息模型在电器设备运营维护期的拓展应用。
基于图2所示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系统的功能,图1所示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的系统。详述如下:
S101,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
其中,所述当前项目文件为用户基于预设三维模型绘制软件创建的包含有电器设备模型的文件。用户可以在项目文件中不断创建或增加电器设备模型,并建立各电器设备的配电控制回路关系,用户在创建完成所述当前项目文件后,可以触发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系统自动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对预设三维模型绘制软件的图像绘制界面上的预定按钮操作,来激活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系统的负荷计算交互界面,来触发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系统自动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并在所述负荷计算交互界面进行显示。
示例性地,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项目文件的结构示意图。由图3可知,项目文件300包括多个电器设备301、各电器设备301的配电控制回路关系302。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荷计算交互界面的示意图。该负荷计算交互界面400包括:电器设备配电箱列表401。具体地,电器设备列表401包括:各电器设备名称以及各电器设备对应的控制回路关系。
S102,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器设备信息包括:电器设备名称以及电器设备对应的控制回路关系。基于各电器设备名称以及各电器设备对应的控制回路关系,可以遍历预先建立的电器设备三维模型信息库,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对应的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具体地,在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对应的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后,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负荷计算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提供的负荷计算交互界面的示意图。由图5可知,负荷计算交互界面400还包括:负荷计算参数显示区域402。其中,由图5可知,所述负荷计算参数包括: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
S103,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
所述判别结果包括:所述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的配电回路类别;所述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可以包括:根据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判别所述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的配电回路类别。
其中,所述负荷计算的结果包括:负荷容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计算电流;本申请实施例在得到所述负荷计算的结果之后,还可以在所述负荷计算交互界面400上进行显示。具体地,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荷计算交互界面的示意图。由图6可知,所述负荷计算交互界面400还包括负荷计算结果显示区域403。
所述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包括:基于各所述配电回路类别,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所需的负荷容量计算规则;基于所述各负荷容量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所需的负荷容量;基于预定义的有功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有功功率;基于预定义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无功功率;基于预定义的视在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视在功率;基于预定义的计算电流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计算电流。
具体地,所述各电器设备所需的负荷容量计算规则可以是运用需要系数法及相关的负荷计算公式进行运算,从而实时地得到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在当前状态下的负荷计算结果,并将负荷计算结果呈现在负荷计算交互界面,以帮助用户更好的完成设计工作。需要说明的是需要系数法是电气负荷计算的一种,所用到的计算公式及判断条件均有现行的参考资料和国家规范,而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时将计算过程与电器设备相关的三维信息模型进行实时关联,并同步更新计算结果的过程。
其中,在得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后,再结合各电器设备计算对应的负荷计算的结果所需的参数为条件,跟导线的载流量进行比较,选择到合适规格的导线以及电器设备的规格。例如,计算得到的计算电流为16A,那么导线和电器设备就需要选择能承载16A电流的对应规格。在对应的导线规格数据库和电器设备规格数据库中适配出合适的电器设备与导线,完成各电器设备与导线的自动适配。
示例性地,以电器设备为配电箱为例,针对单个配电箱的配电回路的负荷计算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通过供配电设置,得到具有回路关系的树状图和系统图,该树状图和系统图显示了各配电箱的配电控制回路;根据各配电箱的配电控制回路以及获取的负荷计算参数进行负荷计算;具体地,设备功率Pe为单个回路设备功率的总和。例如,某一回路有10个灯,每个灯功率是20W,该回路设备功率的总和就是10*20/1000=0.2kW。单个配电箱的需要系数为Kd;需要说明的是,该需要系数Kd可以由用户通过负荷计算交互界面进行设置,不同的电器设备对应有不同的需要系数的默认值,也可以由用户直接输入。单个配电箱的功率因数为
Figure BDA0003907983870000071
需要说明的是,该需要系数Kd可以由用户通过负荷计算交互界面进行设置,不同的电器设备对应有不同的需要系数的默认值,也可以由用户直接输入。单个配电箱的有功功率Pc的计算公式为:无功功;
Pc=KdPe
无功功率Qc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907983870000081
其中,
Figure BDA0003907983870000082
通过
Figure BDA0003907983870000083
三角函数计算得到。
视在功率Sc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907983870000084
计算电流Ic的计算公式可以包括三相回路的计算电流公式以及单相回路的计算电流公式;其中三相回路的计算电流公式对应为:
Figure BDA0003907983870000085
单相回路的计算电流公式对应为:
Figure BDA0003907983870000086
通过上述的计算过程,可以得到配电箱的单个配电回路的负荷计算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配电箱可以有多个配电回路,在计算一个配电箱的负荷计算结果时,可以首先通过对每一个配电回路进行负荷计算后,再进行单个配电箱的负荷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负荷容量:当只存在单相回路时,负荷容量为各回路负荷相加,即负荷容量Pe=∑(单相的负荷);当单相回路和三相回路同时存在时,且∑(L1相、L2相、L3相的负荷)<=0.15*∑(三相的负荷),则负荷容量Pe=∑(三相的负荷)+∑(L1相、L2相、L3相的负荷);否则负荷容量=∑(三相的负荷)+maX(∑(L1相的负荷),∑(L2相的负荷),∑(L3相的负荷))*3。
有功功率Pc的计算公式为:
Pc=K∑p∑(KdPe)
无功功率Qc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907983870000087
视在功率Sc: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907983870000088
计算电流Ic的计算公式分为三相回路的电流计算以及单相回路的电流计算,其中,三相回路的电流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907983870000091
单相回路的电流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907983870000092
通过以上的计算过程,就能够得出单个配电箱的负荷计算结果,再根据负荷计算结果,进行低压电器和电线电缆的选择。整个建筑物的配电系统是由多个配电箱和其它配电设备、配电装置组成的,而计算过程是所有配电箱同时进行的,因此一次计算就能得到整个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结果。
S104,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其中,所述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包括: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各所述电器设备之间的导线信息;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示例性地,该预设交互界面可以是如图4至图6所示的负荷计算交互界面。也就是说,在具体实施时,如图7所示,负荷计算交互界面400还可以包括供电链路信息选择区域404。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供电链路信息,包括:各电器设备信息、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供电线路信息以及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控制回路信息。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包括: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规格信息;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路径信息。
应理解,在完成了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电器设备的型号适配以及所需导线规格的适配后,可以进一步根据各电器设备的回路控制关系,如开关与灯具组成的控制关系,计算出对应控制回路所需导线的根数。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不同的区域,回路会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而不同的控制方式会导致所使用的导线数量不一致。具体地,根据电器设备的回路控制关系,标明所需导数的数量,是电气设计师在设计过程需要完成的工作,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式可以帮助电气设计师计算出导数的数量并将数量信息记录在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上。
示例性地,以开关与灯具组成的控制回路为单位来进行示例性地说明。在以开关与灯具组成的控制回路为单位的计算过程中,不同控制回路之间互不影响。单个控制回路根据功能以及场景的不同,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控制方式。如单个开关控制多个灯或者多个开关控制多个灯等情况。且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开关类型具有多样性,例如,单联单控开关、单联双控开关、双联双控开关等,不同的开关类型可以满足回路不同的控制需求。而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首先可以从当前项目文件中获取开关的三维信息模型,然后得到开关的类型信息以及相应的控制回路关系,再根据用户通过负荷计算交互界面选择开关三维信息模型与需要控制的灯具三维信息模型进行关联的操作,根据不同类型开关的控制特点以及明确的开关与灯具的控制关系,计算出要实现当前控制方式的情况开关与灯具之间连接导线的数量。实现该功能的核心技术在于不同的开关类型是有明确的接线方式的,接线方式明确的情况就可以得到导线根数的推导公式,再根据开关与灯具的控制关系,就能通过推导公式计算得出开关与灯具之间连接导线的数量。照明开关(组)与灯具连接的导线数量计算规则为:首先要明确的是照明开关与灯具连接的导线数量只与面板开关的位数和具体控制的灯具有关,与灯具的数量、与控制方式无关;然后假设单控开关面板开关的位数为:n,双控开关面板开关的位数为:m;确定n位单控开关与m位双控开关各自的控制位数总和;根据n位单控开关与m位双控开关各自的控制位数总和自动寻径生成电线导管,进而得到开关与灯具之间连接导线的数量之后,实现自动生成承载导线的导管。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导线不是单独敷设在环境当中的,需要穿与保护导管内进行敷设。得到了每个回路开关与灯具、灯具与灯具之前连接的导线数量,再根据导线的规格,结合单根导线的截面积,就能够得到所有导线横截面积的总和,连接的导线越多,所需要的导管就越大,所以导线的横截面积是选择导管的大小的依据,程序会根据横截面积的数值自动在系统数据中匹配出合适的导管规格,这样就完成了自动寻径生成电线导管三维模型的第一步。
此外,在所述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路径信息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路径信息确定在所述路径信息的预设位置范围内是否存在建筑构件的三维信息模型;若存在,则基于所述预设位置范围修改所述路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在明确了导管的大小之后,再根据电气设备(开关、灯具、配电箱、其它电气设备等)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配电箱的安装高度为基准,来计算配电箱与电气设备之间连接导管的路径。路径生成方法为:位于配电箱安装高度之上的电气设备,导管路径会垂直向上;位于配电箱安装高度之下的电气设备,导管路径会垂直向下;垂直方向的路径确定之后,再根据电气设备的水平相对位置,来确定水平方向的连接路径,这样就完成了单个回路所有电气设备的连接路径。连接路径确定之后,程序再检索路径范围内的建筑构件三维信息模型,避免路径与建筑构件三维信息模型冲突,实现自动导管自动避让建筑构件,以确定最终的导管路径。导管路径确定后,再结合导管的规格信息,将导管路径放样生成三维信息模型,并将导线和导管的技术参数记录在生成的三维信息模型上。
由于在传统的建筑管道(如通风空调风管、给排水管道等)三维模型创建的方法当中,都是需要设计师手动去设置管道的规格参数、系统信息、安装标高等,然后三维建模软件根据设计师绘制的路径去生成建筑管道三维模型。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于电线导管的三维模型完全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的,包括电线导管的规格参数、安装高度、安装路径都是通过计算机程序结合对当前项目其它模型的环境,自动生成更合理、更经济的电线导管三维模型。该方法的思路在后续的创造发明过程中,对通风空调风管、给排水管道的自动生成通用适用。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包括: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通过将三维信息模型技术与电气负荷计算过程相关联,在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进行负荷计算所需的负荷计算参数,进一步利用负荷计算结果更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旨在提高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构建效率,以及提高三维信息模型在电器设备运营维护期的拓展应用。
请参阅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装置800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包括:检索模块2021、读取模块2022、计算模块2023以及更新模块2024;其中,
检索模块2021,用于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
读取模块2022,用于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
计算模块2023,用于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
更新模块2024,用于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荷计算参数包括: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所述判别结果包括:所述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的配电回路类别;
所述计算模块2023,具体用于:
根据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判别所述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的配电回路类别。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荷计算的结果包括:负荷容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计算电流;
所述计算模块2023,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所述配电回路类别,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所需的负荷容量计算规则;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各负荷容量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所需的负荷容量;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基于预定义的有功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有功功率;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基于预定义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无功功率;
第四计算单元,用于基于预定义的视在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视在功率;
第五计算单元,用于基于预定义的计算电流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计算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块2024,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各所述电器设备之间的导线信息;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链路信息,包括:各电器设备信息、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供电线路信息、以及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控制回路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更新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规格信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路径信息;
更新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所述规格信息以及所述路径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更新单元,还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路径信息确定在所述路径信息的预设位置范围内是否存在建筑构件的三维信息模型;
修改子单元,用于若存在,则基于所述预设位置范围修改所述路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考图1实施例所示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
示例性的,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通过总线903连接,所述总线903比如为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
具体地,处理器901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
具体地,存储器902可以是Flash芯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盘、光盘、U盘或移动硬盘等。
其中,所述处理器901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2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的步骤。
示例性的,所述处理器901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2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
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
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
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荷计算参数包括: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所述判别结果包括:所述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的配电回路类别;
所述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包括:
根据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判别所述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的配电回路类别。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荷计算的结果包括:负荷容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计算电流;
所述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包括:
基于各所述配电回路类别,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所需的负荷容量计算规则;
基于所述各负荷容量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所需的负荷容量;
基于预定义的有功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有功功率;
基于预定义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无功功率;
基于预定义的视在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视在功率;
基于预定义的计算电流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计算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包括:
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各所述电器设备之间的导线信息;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链路信息,包括:各电器设备信息、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供电线路信息、以及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控制回路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规格信息;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所述规格信息以及所述路径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路径信息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路径信息确定在所述路径信息的预设位置范围内是否存在建筑构件的三维信息模型;
若存在,则基于所述预设位置范围修改所述路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均与前述实施例中智能喂鸟方法实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下步骤:
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
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
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
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荷计算参数包括: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所述判别结果包括:所述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的配电回路类别;
所述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包括:
根据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判别所述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的配电回路类别。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荷计算的结果包括:负荷容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计算电流;
所述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包括:
基于各所述配电回路类别,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所需的负荷容量计算规则;
基于所述各负荷容量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所需的负荷容量;
基于预定义的有功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有功功率;
基于预定义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无功功率;
基于预定义的视在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视在功率;
基于预定义的计算电流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计算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包括:
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各所述电器设备之间的导线信息;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链路信息,包括:各电器设备信息、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供电线路信息、以及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控制回路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规格信息;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所述规格信息以及所述路径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路径信息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路径信息确定在所述路径信息的预设位置范围内是否存在建筑构件的三维信息模型;
若存在,则基于所述预设位置范围修改所述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终端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终端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
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
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
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计算参数包括: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所述判别结果包括:所述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的配电回路类别;
所述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包括:
根据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判别所述各电器设备所属配电控制回路的配电回路类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计算的结果包括:负荷容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计算电流;
所述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包括:
基于各所述配电回路类别,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所需的负荷容量计算规则;
基于所述各负荷容量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设备功率、各电器设备的相序、各电器设备的需要系数以及各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所需的负荷容量;
基于预定义的有功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有功功率;
基于预定义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无功功率;
基于预定义的视在功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视在功率;
基于预定义的计算电流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计算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包括:
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确定所述各所述电器设备之间的导线信息;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链路信息,包括:各电器设备信息、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供电线路信息、以及所述各电器设备的控制回路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所述导线信息,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规格信息;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所述规格信息以及所述路径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各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管的路径信息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路径信息确定在所述路径信息的预设位置范围内是否存在建筑构件的三维信息模型;
若存在,则基于所述预设位置范围修改所述路径信息。
8.一种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索模块,用于检索当前项目文件包括的各电器设备信息;
读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电器设备信息,从预先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中读取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设定义的判别条件对所述负荷计算参数进行判别,基于判别结果运用预设的负荷计算规则进行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得到所述各电器设备的负荷计算结果;
更新模块,用于在预设交互界面显示所述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用户在所述预设交互界面根据所述负荷计算结果选择的供电链路信息,更新预先建立的所述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得到满足当前项目所需的所述各电器设备的三维信息模型。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的步骤。
CN202211310799.5A 2022-10-25 2022-10-25 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6596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0799.5A CN115659638A (zh) 2022-10-25 2022-10-25 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0799.5A CN115659638A (zh) 2022-10-25 2022-10-25 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9638A true CN115659638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0799.5A Pending CN115659638A (zh) 2022-10-25 2022-10-25 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96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9358B (zh) 建筑电气设计图纸的自动生成方法和自动生成装置
CN110232231B (zh) 一种基于cad的建筑电气系统图的自动生成方法
CN110502803B (zh) 基于bim技术的布线方法和装置
CN112487626B (zh) 光伏电站布线方法和装置
CN111027746A (zh) 一种智能配网系统环网图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344476A (zh) 基于cim模型的配电网单线图线路分支结构生成方法和装置
US8738332B2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client driven automated circuiting and branch circuit wiring
CN112990538A (zh) 一种山地光伏电站集电线路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563303B (zh) 用于电气电路辅助设计的控制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651065B (zh) 一种基于bim的室内家装管线布局方法
CN111950061A (zh) 基于bim模型的空间照明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1311082A (zh) 一种配电设计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68810A (zh) 电气图纸绘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59638A (zh) 电器设备三维信息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057078A (zh) 一种电气接线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968398B (zh) 基于清册表的bim电缆桥架智能布线方法
CN113962182A (zh) 电路设计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200035A (zh) 电气辅助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2257208A (zh) 基于bim的变电站动力系统自动布置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3868809A (zh) 电气图纸绘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62880B (zh) 光电缆敷设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091400A (zh) 一种pcb线路自动布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ebir et al. Modified Minimum Spanning Tree for Optimised DC Microgrid Cabling Design
CN113505426B (zh) 强电管道绘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其介质
Wu et al. Research on large-scale cable intelligent laying technology based on graph the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