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8271A - 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8271A
CN115658271A CN202211366320.XA CN202211366320A CN115658271A CN 115658271 A CN115658271 A CN 115658271A CN 202211366320 A CN202211366320 A CN 202211366320A CN 115658271 A CN115658271 A CN 115658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target
list
initial
ob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663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58271B (zh
Inventor
刘羽
王小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Yuc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Yu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Yu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Yu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663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8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8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8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58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8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用户的目标任务列表和第一目标对象类型列表和第二目标对象类型列表,获取预设的任务对象集和第一中间对象类型列表和第二中间对象类型列表,获取交集,基于交集获取目标任务对象,从而,可以更加快速的处理目标任务。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任务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当面临许多情况突发情况时,例如,台风、洪水、交通事故等,缺少有效的和科学的调度方法,保证合理的人员和物资的分配以解决突发情况。
现有技术中,往往人员和物资的分配是靠人工进行处理,全国各地出现洪水、地震、军事战争或者演习等任务时,需要任务对象提供物资、人员和设备时,往往是人工进行处理,针对固定紧急事件的预案处理往往较为固定,不具备灵活性,效率慢且对固定紧急事件的预案处理往往较为固定,不具备灵活性;同时对于一些必须处理的突发事件的无法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准确合理的调度现有的物资和人员,以实现有效的和科学的调度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获取用户的目标任务列表B={B1,……,Bj,……,Bn}且根据Bj获取 Bj对应的第一目标对象类型列表Pj1={Pj11,……,Pj1μ1,……,Pj1δ1}和第二目标对象类型列表Pj2={Pj21,……,Pj2μ2,……,Pj2δ2},Bj是指第j个目标任务ID对应的任务信息,j的取值范围是1到n,n是指目标任务数量,Pj1μ1是指第μ1 个第一目标对象类型,μ1的取值范围是1到δ1,δ1是指第一目标对象类型数量,Pj2μ2是指第μ1个第二目标对象类型,μ2的取值范围是1到δ2,δ2是指第二目标对象类型数量;
S200,获取预设的任务对象集D={D1,……,Dr,……,Ds}且根据Dr获取Dr对应的第一中间对象类型列表Fr1={Fr1,……,Fr1θ1,……,Fr131}和第二中间对象类型列表Fr2={Fr2,……,Fr2θ2,……,Fr232},Dr是指第r个任务对象ID对应的对象信息列表,r的取值范围是1到s,s为任务对象数量,Fr1θ1是指第θ1 个第一中间对象类型,θ1的取值范围是1到31,31是指第一中间对象类型数量,Fr2θ2是指第θ2个第一中间对象类型,θ2的取值范围是1到32,32是指第二中间对象类型数量;
S300,获取Pj1和Fr1的交集IN1={IN11,……,IN1v},从而获取Bj对应的第一对象满足率FRj1,FRj1满足如下条件:FR1=v/δ;
S400,获取Pj2和Fr2的交集IN2={IN21,……,IN},从而获取Bj对应的第二对象满足率FRj2,FRj2满足如下条件:FRj2=ω/ɑ;
S500,基于Bj和Dr的位置关系,获取FR3,从而获取Bj对应的目标总分值 FRj并基于FRj获得最终任务对象列表D'={D'1,……,D'r,……,D's},其中, D'r对应的目标总分值FRr>D'r+1对应的目标总分值FRr+1,其中,目标总分值FRj满足如下条件:FRj=FRj1+FRj2+FRj3
S600,当D'1符合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时,且D'2符合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时,将D'1和D'2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
S700,当D'1符合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时,且D'2不符合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时,将D'1作为Bj的目标任务对象且生成子任务B”j,遍历D'3到D's,直到D'ε符合子任务B”j,将D'1和D'ε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ε的取值范围是3到s;
S800,当D'1不符合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时,且D'2符合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时,将D'2作为Bj的目标任务对象且生成子任务B”'j,历D'3到D's,直到D'σ符合子任务B”'j,将D'2和D'σ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σ的取值范围是3到s。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计算第一对象满足率和第二对象满足率和第三对象满足率,对任务对象进行打分排序,并生成最终任务对象列表,并基于最终任务对象列表和目标任务列表及逆行匹配,且可以选择多个目标任务对象对应一个目标任务;同时,当第三对象满足率为10时,第三对象满足率的分值远远高于第一对象满足率和第二对象满足率,可以理解为,当有距离目标任务很近的目标任务对象时,优先使用距离较近的目标任务对象,可以更加快速的处理目标任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配置任务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执行程序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执行程序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距离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执行程序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获取非目标任务对象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执行程序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的执行程序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对类似的对象作出命名上的区分,但这些对象本身不受这些术语限制。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这些术语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可将“第一对象信息”描述为“第二对象信息”,且类似地,将“第二对象信息”描述为“第一对象信息”。
此外,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清楚地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配置任务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库、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数据库包括:预设的任务对象集D={D1,……,Dr,……,Ds},Dr是指第r个任务对象ID对应的对象信息列表,r=1……s,s为任务对象数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
S101、获取用户输入的初始任务列表A={A1,……,Ai,……,Am},Ai是指第i个初始任务ID对应的任务信息,i=1……m,m为初始任务ID数量,其中,所述任务信息包括第一任务状态信息和第二任务状态信息。
具体地,所述初始任务ID是指初始任务的唯一身份标识,其中,所述初始任务是指用户待处理且不可以取消的任务,例如,所述初始任务为保障调度任务。
具体地,第一任务状态信息包括: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初始任务的初始优先级、初始任务的预设时间和初始任务的关联度中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优选地,第一任务状态信息包括: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初始任务的初始优先级、初始任务的预设时间和初始任务的关联度。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任务的重要度是指反映初始任务的重要程度,所述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包括第一任务重要度和第二任务重要度,其中,所述第一任务重要度表征初始任务为重要任务,所述第二任务重要度表征初始任务为非重要任务。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任务的初始优先级是指初始任务的优先程度,所述初始任务的初始优先级包括第一优选级、第二优先级和第三优先级,其中,第一优先级表征初始任务为第一优选任务,第二优先级表征初始任务为第二优选任务,第三优先级表征初始任务为第三优选任务。
优选地,第一优选级>第二优先级>第三优先级。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任务的预设任务时间是指可处理完初始任务的预估时间,其中,所述初始任务的预设时间包括第一预设时间和二预设时间,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指用户对处理初始任务的预估时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是指非用户对处理初始任务的预估时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通过如下步骤获取第二预设时间:
S11、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任务时间列表T={T1,……,Tg,……,Tz},Tg是指第g个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时间,g=1……z,z为任务类型数量。
具体地,Tg符合如下条件:
Tg=(T1 g+……+Tα g+……+Tβ g)/β,其中,Tα g是指Tg对应的任务类型的第α个历史任务时间,α=1……β,β是指Tg对应的任务类型的历史任务时间数量,进一步理解,所述历史任务时间是指在预设时间段内,完成任意一种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所需的实际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预设时间段,在此不再赘述。
S13、当Ai对应的任务类型与Tg对应的任务类型一致时,将Tg作为Ai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取现有技术中任一方法确定任务类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根据所有历史任务时间作为完成初始任务的实际时间,避免了用户上传时可能由于用户对初始任务的不熟悉不了解等问题,造成的对完成初始任务的预设时间的错误估计,使用相同历史任务的任务时间进行代替提高了对预设时间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任务的关联度反映初始任务与初始任务对应的关联任务之间的关联程度,所述初始任务的关联度包括第一任务关联度和第二任务关联度,所述第一任务关联度表征初始任务影响到关联任务,所述第二任务关联度表征初始任务未影响到关联任务;其中,所述关联任务是指除了Ai对应的初始任务之外,与Ai对应的初始任务存在关联关系的其他初始任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取现有技术中任一方法确定关联任务,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通过如下步骤确定初始任务的关联度:
S21、根据Ai对应的预设任务时间,获取Ai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t0i,t0i+ti], t0i是指Ai对应的任务起始时间点,ti是指Ai对应的预设任务时间,其中,任务起始时间是指开始处理初始任务的时间点;
S23、根据Ai对应的关联任务,获取Ai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列表t={[t01, t01+t1],……,[t0r,t0i+tr],……,[t0z,t0z+tz]},[t0r,t0r+tr]是指Ai对应的第r个关联任务的时间区间,t0r是指Ai对应的第r个关联任务的任务起始时间点tr是指Ai对应的第r个关联任务的预设任务时间;
S25、当[t0i,t0i+ti]∩[t0r,t0r+tr]=null时,确定Ai对应的关联度为第二任务关联度;
S27、当[t0i,t0i+ti]∩[t0r,t0r+tr]≠null时,确定Ai对应的关联度为第一任务关联度。
具体地,第二任务状态信息包括:第一对象信息和/或第二对象信息;优选地,第二任务状态信息包括:第一对象信息和第二对象信息,其中,第一对象信息是指处理任务所需的第一对象的状态信息,第二对象信息是指处理任务所需的第二对象的状态信息,第一对象的类型和第二对象的类型不同,例如,第一对象为物资且第二对象为人员。
具体地,D1对应的优先级≥……≥Dr对应的优先级≥……≥Ds对应的优先级。
优先地,D1对应的优先级=……=Dr对应的优先级=……=Ds对应的优先级。
S103、根据Ai对应的第一任务状态信息,获取Ai对应的目标优先级Fi
具体地,在S103步骤中从Ai对应的第一任务状态信息中获取Ai对应的初始优先级作为Ai对应的目标优先级。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S103步骤中还通过如下步骤获取Fi
S31、对Ai对应的第一任务状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获取Ai对应的初始特征列表A'i={A'i1,……,A'it,……,A'ik},A'it是指第t个初始特征维度的特征值,t=1……k,k为初始特征维度数量。
优选地,k=4,即初始特征维度包括: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初始任务的初始优先级、初始任务的预设任务时间和初始任务的关联度。
具体地,当任一初始任务的重要度为所述第一任务重要度时,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对应的特征值为“1”;当任一初始任务的重要度为所述第二任务重要度时,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对应的特征值为“0”。
具体地,当任一初始任务的优先级为第一优选级时,初始任务的优先级对应的特征值为“1”;当任一初始任务的优先级为第二优选级时,初始任务的优先级对应的特征值为“0.5”,当任一初始任务的优先级为第三优选级时,初始任务的优先级对应的特征值为“0”。
具体地,Ai的预设任务时间对应的特征值符合如下条件:
A'it=T0/ti×λ,其中,T0是指预设的时间参数,λ是指调整因子,其中,T0的取值范围为12-24小时,优选地,T0的取值为24小时,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优选地,λ的取值为10。
具体地,当任一初始任务的关联度为第一任务关联度时,初始任务的优先级对应的特征值为“1”;当任一初始任务的关联度为第二任务关联度时,初始任务的优先级对应的特征值为“0”。
S32、根据A'i,获取Fi,Fi符合如下条件:
Figure BDA0003919837280000071
其中,Wt是指A'it对应的权重值,其中,Wt>Wt+1
上述,可以理解为:A'i是按照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初始任务的初始优先级、初始任务的预设任务时间和初始任务的关联度顺序进行排序,能够通过不同的特征值获取初始任务的目标优先级,而不采用用户设置的初始任务的优先级,排除了用户对初始任务的目标优先级的干扰,更加地准确判断了每一初始任务的目标优先级。
S105、基于Fi对A进行排序,获取用户的目标任务列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系统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如图2所示:
S201、获取用户的目标任务列表B={B1,……,Bj,……,Bm},Bj是指第 j个目标任务ID对应的任务信息,j=1……n,n为目标任务数量。
具体地,所述目标任务ID是指目标任务的唯一身份标识,所述目标任务是指将用户的初始任务列表按照初始任务的目标优先级由大至小进行排序后的任务列表中任一初始任务,其中,B1对应的目标优先级>……>Bj对应的目标优先级>……>Bn对应的目标优先级。
具体地,n=m,能够保证任务无法取消。
S202、根据Bj对应的第二任务状态信息,获取Bj对应的第一目标对象列表 B'j={B'j1,……,B'jx,……,B'jp},B'jx是指Bj对应的第x个第一目标对象的状态信息,x=1……p,p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中第一目标对象数量,以及第二目标对象列表C'j={C'j1,……,C'jy,……,C'jq},C'jy是指Bj对应的第y 个第二目标对象的状态信息,y=1……q,q为Bj对应的第二目标对象息数量。
具体地,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状态信息是指满足目标任务的第一目标对象的状态信息,其中,第一目标对象与第一对象为同一类型对象,即第一对象为物资时,第一目标对象也为物资。
具体地,所述第二目标对象信息是指满足目标任务的第二目标对象的状态信息,其中,第二目标对象与第二对象为同一类型对象,即第一对象为人员时,第一目标对象也为人员。
S203、根据Dr,获取Dr对应的第一中间对象列表Er={Er1,……,Era,……, Erb},Era是指Dr对应的第a个第一中间对象的状态信息,a=1……b,b为Dr对应的第一中间对象的总数量,以及Dr对应的第二中间对象列表E'r={E'r1,……, E'rc,……,E'rd},E'rc是指Dr对应的第c个第二中间对象的状态信息,c=1……d,d为Dr对应的第二中间对象的总数量。
S204、遍历Er当B'jx=Era且C'jy=E'rc时,确定Dr对应的任务对象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可以理解为:从Er中获取到满足所有的B'jx的第一中间对象且从E'r中获取到满足所有的C'jy的第二中间对象时,Dr对应的任务对象可以满足Bj对应的任务。
S205、当B'jx≠Era或C'jy≠E'rc时,根据不同的Dr,获取指定任务对象列表且根据指定任务对象列表,确定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
具体地,在S205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2051、当B'jx≠D'ra且C'jy=E'rb时,从E'r中获取满足C'jy的第二中间对象的状态信息,构建第三中间对象列表;
S2052、从D对应的所有的第一中间对象列表中获取满足B'jx的第一中间对象的状态信息,构建第四中间对象列表;
S2053、基于第三中间对象列表和第四中间对象列表,构建成第一指定任务对象列表且将第一指定任务对象列表对应的指定任务对象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
S2054、当B'jx=D'ra且C'jy≠E'rb时,从Er中获取满足B'jx的第一中间对象的状态信息,构建第五中间对象列表;
S2055、从D对应的所有的第二中间对象列表中获取满足C'jy的第二中间对象的状态信息,构建第六中间对象列表;
S2056、基于第五中间对象列表和第六中间对象列表,构建成第二指定任务对象列表且将第二指定任务对象列表对应的指定任务对象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
S2057、当B'jx≠D'ra且C'jy≠E'rb时,从D对应的所有的第一中间对象列表中获取满足B'jx的第一中间对象的状态信息,构建第七中间对象列表;
S2058、从D对应的所有的第二中间对象列表中获取满足C'jy的第二中间对象的状态信息,构建第八中间对象列表;
S2056、基于第七中间对象列表和第八中间对象列表,构建成第三指定任务对象列表且将第三指定任务对象列表对应的指定任务对象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
上述,可以理解为:根据Bj对应的第二任务状态可以得到Bj所需的物资参数值和人员参数值,根据数据库中任务对象集获取任务对象中存在的物资数据和人员数据,当一个任务对象集满足Bj对应的第二任务状态时,使用一个任务对象集,当一个任务对象集不能满足Bj对应的的第二任务状态时,使用两个任务对象集进行物资数据和人员数据的组合,保证了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只使用两个任务对象集,减少多个任务对象集的调动,也保证了本发明的系统的不耗费过多资源负载较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S206、从D中删除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获取最终任务对象集H;
S207、根据H,获取Bj+1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可知,获取Bj+1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的具体步骤与获取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的具体步骤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优先级的顺序,获取每一目标任务的目标任务对象,以保证每一目标任务按照优先级的顺序完成。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系统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如图3所示:
S301、获取D对应的位置信息Q={Q1,……,Qr,……,Qs},Qr是指第 Dr对应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Qr是指Dr对应的任务对象的geohash字符串,本领域技术中任一获取geohash字符串的方法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S302、获取Bj对应的位置信息B0 j,其中,Bj对应的位置信息是指Bj对应的目标任务的geohash字符串,本领域技术中任一获取geohash字符串的方法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每一Qr与B0 j的geohash位数一致。
S303、根据Q和Bj,确定Bj对应的距离列表Lj={Lj1,……,Ljr,……, Ljs},Ljr是指B0 j和Qr之间的距离,Ljr符合如下条件:
Figure BDA0003919837280000103
其中,Qr η是指Qr中第η个bit值,B0 是指B0 j中第η个bit值,η=1……φ,φ为geohash字符串的总bit位数。
S304、基于Ljr对D进行排序,获取最终任务对象集D',其中,D'是按照 Ljr由大至小进行排序的。
S305、根据D',获取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
具体地,S305步骤可以参照实施例二的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施例三中,通过对任务对象进行排序,优先距离较近的任务对象作为解决目标任务的任务对象,避免让较远的任务对象去执行任务,导致任务被耽搁或者影响完成任务的效率。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系统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如图4所示:
S401、获取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的当前位置信息BDj;其中,BDj是指 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的当前geohash字符串。
具体地,在S401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根据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的位置信息和Bj对应的位置信息,生成Bj对应的目标路径;本领域技术中任一确定路径的方法均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的当前位置信息属于Bj对应的目标路径中任一位置。
S402、获取Bj对应的非目标任务列表U={U1,……,Uf,……,Uh},Uf是指Bj对应的第f个非目标任务,f=1……h,h=j-1。
具体地,Bj对应的非目标任务列表是指B中除Bj之外的其他目标任务构建的列表。
具体地,Uf对应的优先级>Bj对应的优先级。
S403、获取Uf对应的位置信息U0 f,其中,U0 f是指Uf对应的非目标任务的 geohash字符串,本领域技术中任一获取geohash字符串的方法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S405、根据BDj和U,获取Bj对应的目标距离列表
Figure BDA0003919837280000111
Figure BDA0003919837280000112
Figure BDA0003919837280000113
是指U0 f与BDj之间的目标距离。
具体地,
Figure BDA0003919837280000114
符合如下条件:
Figure BDA0003919837280000115
其中,MKj α是指BDj中第α位bit值,NKf α是指U0 f中α位bit值,γ=1……β,β是指geohash字符的长度。
S407、当
Figure BDA0003919837280000116
时,获取Uf对应的非目标任务对象。
具体地,在S407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4071、获取Uf对应的非目标任务状态信息,其中,Uf对应的非目标任务状态信息包括第一非目标任务状态列表和Uf对应的第二非目标任务状态列表。
进一步地,Uf对应的第一非目标任务状态列表可以实施例二中Bj对应的第一目标对象列表,可以理解为:Uf对应的第一非目标任务状态列表为Uf对应的非目标任务中第一非目标对象的状态信息,其中,第一非目标对象与第一目标对象为同一类型对象,
进一步地,Uf对应的第二非目标任务状态列表可以实施例二中Bj对应的第二目标对象列表,Uf对应的第二非目标任务状态列表为Uf对应的非目标任务中第二非目标对象的状态信息,其中,第二非目标对象与第二目标对象为同一类型对象。
S4073、获取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的状态信息,其中,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的状态信息包括Bj对应的第一目标对象列表和Bj对应的第二目标对象列表。
S4075、根据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的状态信息和Uf对应的非目标任务状态信息,确定出Uf对应的最终非目标任务对象集,其中,S4075与实施例二中 S205步骤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S409、当
Figure BDA0003919837280000121
时,获取Uf对应的非目标任务对象。
具体地,在S409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4091、获取Uf对应的非目标任务状态信息,其中,S4091中非目标任务状态信息与S4071中非目标任务状态信息步骤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S4093、获取UDj对应的非目标任务对象的状态信息,其中,UDj对应的UDj对应的非目标任务对象的状态信息包括UDj对应的第一目标对象列表和UDj对应的第二目标对象列表。
进一步地,UDj对应的第一目标对象列表为D中除Bj对应的第一目标对象列表之外的第一对象列表。
进一步地,UDj对应的第二目标对象列表为D中除Bj对应的第二目标对象列表之外的第二对象列表。
S4095、根据UDj对应的非目标任务对象的状态信息和Uf对应的非目标任务状态信息,确定出Uf对应的最终非目标任务对象集,其中,S4095与实施例二中S205步骤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施例四中,能够对新增加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先保证新任务的完成,避免让较远的任务对象去执行任务,导致任务被耽搁或者影响完成任务的效率。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系统当被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如图5所示:
S501,获取用户的目标任务列表B={B1,……,Bj,……,Bn}且根据Bj获取Bj对应的第一目标对象类型列表Pj1={Pj11,……,Pj1μ1,……,Pj1δ1}和第二目标对象类型列表Pj2={Pj21,……,Pj2μ2,……,Pj2δ2},Bj是指第j个目标任务 ID对应的任务信息,j的取值范围是1到n,n是指目标任务数量,Pj1μ1是指第μ1个第一目标对象类型,μ1的取值范围是1到δ1,δ1是指第一目标对象类型数量,Pj2μ2是指第μ1个第二目标对象类型,μ2的取值范围是1到δ2,δ2是指第二目标对象类型数量;
S502,获取预设的任务对象集D={D1,……,Dr,……,Ds}且根据Dr获取 Dr对应的第一中间对象类型列表Fr1={Fr1,……,Fr1θ1,……,Fr131}和第二中间对象类型列表Fr2={Fr2,……,Fr2θ2,……,Fr232},Dr是指第r个任务对象ID 对应的对象信息列表,r的取值范围是1到s,s为任务对象数量,Fr1θ1是指第θ1个第一中间对象类型,θ1的取值范围是1到31,31是指第一中间对象类型数量,Fr2θ2是指第θ2个第一中间对象类型,θ2的取值范围是1到32,32 是指第二中间对象类型数量;
具体地,根据如下步骤判断第二目标对象的状态:
S5021,获取Bj对应的第二目标对象列表C'j={C'j1,……,C'jy,……,C'jq}, C'jy是指Bj对应的第y个第二目标对象的状态信息,y=1……q,q为Bj对应的第二目标对象息数量;
S5022,第二目标对象的状态根据第二目标对象的占用时间确定,其中,TM 满足如下条件:TM=Bj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TM2*2,所述TM2是指目标道路上消耗的目标时间。
其中,根据如下步骤获取TM2
S51,获取目标道路的路程;
S52,基于固定速度,获取TM2
S503,获取Pj1和Fr1的交集IN1={IN11,……,IN1v},从而获取Bj对应的第一对象满足率FRj1,FRj1满足如下条件:FR1=v/δ;
S504,获取Pj2和Fr2的交集IN2={IN21,……,IN},从而获取Bj对应的第二对象满足率FRj2,FRj2满足如下条件:FRj2=ω/ɑ;
S505,基于Bj和Dr的位置关系,获取第三对象满足率FR3,从而获取Bj对应的目标总分值FRj并基于FRj获得最终任务对象列表D'={D'1,……,D'r,……, D's},其中,D'r对应的目标总分值FRr>D'r+1对应的目标总分值FRr+1,其中,目标总分值FRj满足如下条件:FRj=FRj1+FRj2+FRj3
基于基于Bj和Dr的位置关系获取FR3,包括如下步骤:
S5051,获取Dr对应的位置信息Qr,Dr对应的位置信息是指Dr对应的任务对象的geohash字符串;
S5053,获取Bj对应的位置信息B0 j,Bj对应的位置信息是指Bj对应的目标任务的geohash字符串;
S5055,Ljr是指B0 j和Qr之间的距离,Ljr符合如下条件:
Figure BDA0003919837280000143
其中,Qr η是指Qr中第η个bit值,B0 是指B0 j中第η个bit值,η=1……φ,φ为geohash字符串的总bit位数;
S5057,当Ljr<L'时,FR3=10,其中,L'是预设距离阈值;
S5059,当Ljr≥L'时,FR3=0。
S506,当D'1符合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时,且D'2符合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时,将D'1和D'2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
S507,当D'1符合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时,且D'2不符合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时,将D'1作为Bj的目标任务对象且生成子任务B”j,遍历D'3到D's,直到D'ε符合子任务B”j,将D'1和D'ε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ε的取值范围是3到s;
S508,当D'1不符合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时,且D'2符合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时,将D'2作为Bj的目标任务对象且生成子任务B”'j,遍历D'3到D's,直到D'σ符合子任务B”'j,将D'2和D'σ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σ的取值范围是3到s。
通过S501-S508,通过计算第一对象满足率和第二对象满足率和第三对象满足率,对任务对象进行打分排序,并生成最终任务对象列表,并基于最终任务对象列表和目标任务列表及逆行匹配,且可以选择多个目标任务对象对应一个目标任务;同时,当第三对象满足率为10时,第三对象满足率的分值远远高于第一对象满足率和第二对象满足率,可以理解为,当有距离目标任务很近的目标任务对象时,优先使用距离较近的目标任务对象,可以更加快速的处理目标任务。
本发明在S508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目标任务的位置信息;
S2,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位置信息;
S3,基于目标任务的位置信息和目标任务对象的位置信息,获取道路信息列表RO={RO1,……,R,……,ROΛ1},R是指从目标任务对象到目标任务的第Λ条道路信息,Λ的取值范围是1到Λ1,Λ1是指道路信息数量;
S5,获取目标道路信息,所述目标道路信息是指安全系数最高的道路信息。
基于S1-S3,通过路线选择安全系数最高的路线作为目标道路使用。
本发明还包括在S100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对目标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序:
S91,获取用户输入的初始任务列表A={A1,……,Ai,……,Am},Ai是指第i个初始任务ID对应的任务信息,i=1……m,m为初始任务ID数量,其中,所述任务信息包括第一任务状态信息;第一任务状态信息包括: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初始任务的初始优先级、初始任务的预设时间和初始任务的关联度中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S93,基于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对初始任务进行排序,获取第一任务排序列表;
S95,当第一任务排序列表中有两个初始任务排序相同时,基于初始任务的初始优先级对第一任务排序列表进行排序,获取第二任务排序列表;
S97,当第二任务排序列表中有两个初始任务排序相同时,基于初始任务的预设时间对第二任务排序列表进行排序,获取第三任务排序列表;
S99,当第三任务排序列表中有两个初始任务排序相同时,基于初始任务的关联度对第三任务排序列表进行排序,获取目标任务列表。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对初始任务进行排序的重要度、初始优先级、预设时间、关联度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
基于S91-S99,根据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初始优先级、预设时间、关联度的顺序对初始任务进行排序,每次仅考虑一个因素对目标任务的影响,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对初始任务进行排序,相较于直接对每一特征进行打分排序,更加简洁实用,且每一特征进行排序时,处理的数据量较少,对运行此方法的处理器造成的压力较小。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本发明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获取用户的目标任务列表B={B1,……,Bj,……,Bn}且根据Bj获取Bj对应的第一目标对象类型列表Pj1={Pj11,……,Pj1μ1,……,Pj1δ1}和第二目标对象类型列表Pj2={Pj21,……,Pj2μ2,……,Pj2δ2},Bj是指第j个目标任务ID对应的任务信息,j的取值范围是1到n,n是指目标任务数量,Pj1μ1是指第μ1个第一目标对象类型,μ1的取值范围是1到δ1,δ1是指第一目标对象类型数量,Pj2μ2是指第μ1个第二目标对象类型,μ2的取值范围是1到δ2,δ2是指第二目标对象类型数量;
S502,获取预设的任务对象集D={D1,……,Dr,……,Ds}且根据Dr获取Dr对应的第一中间对象类型列表
Figure FDA0003919837270000011
和第二中间对象类型列表
Figure FDA0003919837270000012
Dr是指第r个任务对象ID对应的对象信息列表,r的取值范围是1到s,s为任务对象数量,Fr1θ1是指第θ1个第一中间对象类型,θ1的取值范围是1到
Figure FDA0003919837270000013
Figure FDA0003919837270000014
是指第一中间对象类型数量,Fr2θ2是指第θ2个第一中间对象类型,θ2的取值范围是1到
Figure FDA0003919837270000015
Figure FDA0003919837270000016
是指第二中间对象类型数量;
S503,获取Pj1和Fr1的交集IN1={IN11,……,IN1v},从而获取Bj对应的第一对象满足率FRj1,FRj1满足如下条件:FR1=v/δ;
S504,获取Pj2和Fr2的交集IN2={IN21,……,IN},从而获取Bj对应的第二对象满足率FRj2,FRj2满足如下条件:FRj2=ω/ɑ;
S505,基于Bj和Dr的位置关系,获取FR3,从而获取Bj对应的目标总分值FRj并基于FRj获得最终任务对象列表D'={D'1,……,D'r,……,D's},其中,D'r对应的目标总分值FRr>D'r+1对应的目标总分值FRr+1,其中,目标总分值FRj满足如下条件:FRj=FRj1+FRj2+FRj3
S506,当D'1符合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时,且D'2符合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时,将D'1和D'2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
S507,当D'1符合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时,且D'2不符合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时,将D'1作为Bj的目标任务对象且生成子任务B”j,遍历D'3到D's,直到D'ε符合子任务B”j,将D'1和D'ε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ε的取值范围是3到s;
S508,当D'1不符合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时,且D'2符合第二目标对象列表或第一目标对象列表时,将D'2作为Bj的目标任务对象且生成子任务B”'j,历D'3到D's,直到D'σ符合子任务B”'j,将D'2和D'σ作为Bj对应的目标任务对象,σ的取值范围是3到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05中,基于基于Bj和Dr的位置关系获取FR3,包括如下步骤:
S5051,获取Dr对应的位置信息Qr,Dr对应的位置信息是指Dr对应的任务对象的geohash字符串;
S5053,获取Bj对应的位置信息B0 j,Bj对应的位置信息是指Bj对应的目标任务的geohash字符串;
S5055,Ljr是指B0 j和Qr之间的距离,Ljr符合如下条件:
Figure FDA0003919837270000021
其中,Qr η是指Qr中第η个bit值,B0 是指B0 j中第η个bit值,η=1……φ,φ为geohash字符串的总bit位数;
S5057,当Ljr<L'时,FR3=10,其中,L'是预设距离阈值;
S5059,当Ljr≥L'时,FR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08后还包括:
S1,获取目标任务的位置信息;
S2,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位置信息;
S3,基于目标任务的位置信息和目标任务对象的位置信息,获取道路信息列表RO={RO1,……,R,……,ROΛ1},R是指从目标任务对象到目标任务的第Λ条道路信息,Λ的取值范围是1到Λ1,Λ1是指道路信息数量;
S5,获取目标道路信息,所述目标道路信息是指安全系数最高的道路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02中还包括,
S5021,获取Bj对应的第二目标对象列表C'j={C'j1,……,C'jy,……,C'jq},C'jy是指Bj对应的第y个第二目标对象的状态信息,y=1……q,q为Bj对应的第二目标对象息数量;
S5022,第二目标对象的状态根据第二目标对象的占用时间确定,其中,TM满足如下条件:TM=Bj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TM2*2,所述TM2是指目标道路上消耗的目标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TM2包括如下步骤:
S51,获取目标道路的路程;
S52,基于固定速度,获取TM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Bj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包括如下步骤:
S11、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任务时间列表T={T1,……,Tg,……,Tz},Tg是指第g个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时间,g=1……z,z为任务类型数量。
具体地,Tg符合如下条件:
Tg=(T1g+……+Tαg+……+Tβg)/β,其中,Tαg是指Tg对应的任务类型的第α个历史任务时间,α=1……β,β是指Tg对应的任务类型的历史任务时间数量,进一步理解,所述历史任务时间是指在预设时间段内,完成任意一种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所需的实际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预设时间段,在此不再赘述。
S13、当Bj对应的任务类型与Tg对应的任务类型一致时,将Tg作为Bj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00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对目标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序:
S91,获取用户输入的初始任务列表A={A1,……,Ai,……,Am},Ai是指第i个初始任务ID对应的任务信息,i=1……m,m为初始任务ID数量,其中,所述任务信息包括第一任务状态信息;第一任务状态信息包括: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初始任务的初始优先级、初始任务的预设时间和初始任务的关联度中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S93,基于初始任务的重要度对初始任务进行排序,获取第一任务排序列表;
S95,当第一任务排序列表中有两个初始任务排序相同时,基于初始任务的初始优先级对第一任务排序列表进行排序,获取第二任务排序列表;
S97,当第二任务排序列表中有两个初始任务排序相同时,基于初始任务的预设时间对第二任务排序列表进行排序,获取第三任务排序列表;
S99,当第三任务排序列表中有两个初始任务排序相同时,基于初始任务的关联度对第三任务排序列表进行排序,获取目标任务列表。
8.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所述至少一段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的所述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权利要求8中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366320.XA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 Active CN115658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6320.XA CN115658271B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6320.XA CN115658271B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8271A true CN115658271A (zh) 2023-01-31
CN115658271B CN115658271B (zh) 2023-07-21

Family

ID=84996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6320.XA Active CN115658271B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827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98216A (zh) * 2023-02-03 2023-03-14 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目标车流量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6071924A (zh) * 2023-02-03 2023-05-05 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任务分配获取目标车流量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6502753A (zh) * 2023-04-25 2023-07-28 天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装载位置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50039A1 (en) * 2007-04-04 2008-10-09 Seeqpod, Inc. Discovering and scoring relationships extracted from human generated lists
US20100097653A1 (en) * 2002-02-01 2010-04-22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eling print jobs
US20140033084A1 (en) * 2008-11-15 2014-01-3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object-related features
US20170061341A1 (en) * 2015-09-01 2017-03-02 Go Daddy Operating Company, LLC Workflow management for crowd worker tasks with fixed throughput and budgets
CN110991808A (zh) * 2019-11-06 2020-04-1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分配方法和装置
WO2021139738A1 (zh) * 2020-01-07 2021-07-15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目标任务执行车辆的方法和系统
WO2021180092A1 (zh) * 2020-03-11 2021-09-16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22095358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7653A1 (en) * 2002-02-01 2010-04-22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eling print jobs
US20080250039A1 (en) * 2007-04-04 2008-10-09 Seeqpod, Inc. Discovering and scoring relationships extracted from human generated lists
US20140033084A1 (en) * 2008-11-15 2014-01-3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object-related features
US20170061341A1 (en) * 2015-09-01 2017-03-02 Go Daddy Operating Company, LLC Workflow management for crowd worker tasks with fixed throughput and budgets
CN110991808A (zh) * 2019-11-06 2020-04-1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分配方法和装置
WO2021139738A1 (zh) * 2020-01-07 2021-07-15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目标任务执行车辆的方法和系统
WO2021180092A1 (zh) * 2020-03-11 2021-09-16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22095358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98216A (zh) * 2023-02-03 2023-03-14 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目标车流量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6071924A (zh) * 2023-02-03 2023-05-05 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任务分配获取目标车流量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6071924B (zh) * 2023-02-03 2023-09-22 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任务分配获取目标车流量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6502753A (zh) * 2023-04-25 2023-07-28 天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装载位置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02753B (zh) * 2023-04-25 2023-11-10 天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装载位置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8271B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58271A (zh) 一种基于目标任务列表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方法
Buttazzo et al. Value vs. deadline scheduling in overload conditions
Ziff Correction-to-scaling exponent for two-dimensional percolation
CN109800936A (zh) 基于树状搜寻的调度方法与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CN115686847A (zh) 一种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09934372B (zh) 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872091B (zh)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工件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764898A (zh) 一种任务分配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2734239A (zh) 基于任务与资源能力属性的任务规划方法、装置和介质
Tian et al. An improved on-line algorithm for single parallel-batch machine scheduling with delivery times
CN113268331A (zh) 机器人调用方法、机器人调用装置、管理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749927B (zh) 一种仓储机器人的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689265A (zh) 任务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2814A (zh) 一种配置任务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5509723B (zh) 一种获取非目标任务对象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5936331A (zh) 一种基于距离获取目标任务对象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7610899A (zh) 一种基于优先度的多机器人的任务分配方法
CN110287008B (zh) 一种测试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62065B (zh) 社工任务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2890B (zh) 数据元件生产资源空间分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8897619A (zh) 一种用于超级计算机的多层级资源柔性配置方法
CN108920269B (zh) 容器的i/o传输任务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3641471A (zh) 基于遗传算法模型的软负载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hang et al. A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parallel batch processing machines scheduling
CN113743841A (zh)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