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7036A - 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7036A
CN115657036A CN202211703541.1A CN202211703541A CN115657036A CN 115657036 A CN115657036 A CN 115657036A CN 202211703541 A CN202211703541 A CN 202211703541A CN 115657036 A CN115657036 A CN 115657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interest
region
orbit satellite
rada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035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涛
付艳艳
罗建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mmsa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mmsa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mmsa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mmsa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035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70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7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7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低轨卫星系统,所述低轨卫星系统包括第一低轨卫星和至少一个第二低轨卫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低轨卫星根据第一雷达图像获得兴趣区域,所述第一雷达图像由所述第一低轨卫星使用第一脉冲重复频率扫描目标区域获得;所述第二低轨卫星获取测绘参数,所述测绘参数根据所述兴趣区域生成,所述测绘参数包括波束成形参数和第二脉冲重复频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低轨卫星根据所述测绘参数进行扫描并获得第二雷达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脉冲重复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Description

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雷达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其利用雷达平台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将真实天线孔径合成为大尺寸的等效孔径,进而获得方位向高分辨率图像。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搭载在卫星上,例如低轨卫星。
传统的单发单收合成孔径雷达受“最小天线面积”的制约,无法同时实现方位向高分辨率和距离向宽测绘带成像,脉冲重复频率越高,方位向和距离向分辨率越高,扫描区域越小。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扫描的兴趣区域为小范围区域,例如跟踪扫描坦克等目标时,只需要小扫描区域,但确定坦克所在区域时需要大扫描区域,二者存在矛盾,使用高分辨率扫描时难以准确命中待扫描的兴趣区域。
因此,亟需一种获取兴趣区域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的低轨卫星成像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高分辨率扫描时难以准确命中待扫描的兴趣区域的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应用于低轨卫星系统,所述低轨卫星系统包括第一低轨卫星和至少一个第二低轨卫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低轨卫星根据第一雷达图像获得兴趣区域,所述第一雷达图像由所述第一低轨卫星使用第一脉冲重复频率扫描目标区域获得;
所述第二低轨卫星获取测绘参数,所述测绘参数根据所述兴趣区域生成,所述测绘参数包括波束成形参数和第二脉冲重复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低轨卫星根据所述测绘参数进行扫描并获得第二雷达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脉冲重复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低轨卫星根据第一雷达图像获得兴趣区域包括:
使用预训练的兴趣区域提取模型从所述第一雷达图像中提取所述兴趣区域,所述兴趣区域提取模型使用兴趣目标训练样本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波束成形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兴趣区域的距离向中心点,距离向波束宽度,方位向采样延迟;
其中,所述距离向波束宽度为所述第二低轨卫星最小波束宽度和所述兴趣区域距离向宽度中的最大值。
进一步的,所述方位向采样延迟
Figure 65987DEST_PATH_IMAGE001
满足:
Figure 757999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y为所述兴趣区域的像素点最高坐标,PRF为所述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
所述第一低轨卫星和所述第二低轨卫星在相同的位置启动第一次扫描。
进一步的,所述测绘参数根据所述兴趣区域生成包括:
所述测绘参数由所述第一低轨卫星根据所述兴趣区域计算得到;
或者,所述测绘参数由所述第二低轨卫星根据所述兴趣区域计算得到;
或者,所述测绘参数由地面站根据所述兴趣区域计算得到。
进一步的,若所述兴趣区域为移动区域,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雷达图像和所述第二雷达图像对所述兴趣区域的位置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
根据所述预测结果调整所述测绘参数。
进一步的,若所述第二低轨卫星为多个,还包括:
所述多个所述第二低轨卫星依次对所述兴趣区域进行扫描。
进一步的,还包括:
所述第一低轨卫星使用扫描模式进行扫描,所述第二低轨卫星使用条带模式进行扫描。
进一步的,若所述兴趣区域为多个还包括:
每个所述兴趣区域由对应的所述第二低轨卫星扫描,其中,每个所述兴趣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二低轨卫星不同。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轨卫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低轨卫星的功能。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轨卫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低轨卫星的功能。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轨卫星成像装置,包括:
雷达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雷达图像,所述第一雷达图像由所述雷达图像获取模块使用第一脉冲重复频率扫描目标区域获得;
兴趣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雷达图像获得兴趣区域;
测绘参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测绘参数,所述测绘参数根据所述兴趣区域生成,所述测绘参数包括波束成形参数和第二脉冲重复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兴趣区域测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绘参数进行扫描并获得第二雷达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脉冲重复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进一步的,若所述兴趣区域为移动区域,还包括: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雷达图像和所述第二雷达图像对所述兴趣区域的位置进行预测。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一种基于低轨卫星的单基合成孔径雷达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一种基于低轨卫星的双基合成孔径雷达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本公开的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的一种示例性场景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本公开的窄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的一种示例性场景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的一种多低轨卫星配合测绘的场景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的一种雷达图像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种雷达图像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种多低轨卫星配合测绘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它们。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省略了与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无关的部分。
在本公开中,应理解,诸如“包括”或“具有”等的术语旨在指示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行为、部件、部分或其组合存在或被添加的可能性。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雷达成像领域,公开了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校准方法、系统及设备。
合成孔径雷达是使用一个小天线作为单个辐射单元,将此单元沿一直线不断移动,在不同的位置接收同一地物的回波信号并进行相关解调压缩处理,使得一个小天线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合成一个等效“大天线”。合成孔径雷达又被称为SAR(SyntheticAperture Radar),生成的图像被称为SAR图像。
由于SAR的方向位分辨率与距离无关,因此SAR可以安装在卫星平台上进行雷达测绘工作。在传统的空基合成孔径雷达领域,低轨卫星由于在近地轨道飞行拥有成像分辨率高的优点,因此成为主要的空基SAR的主要载体。
图1是一种基于低轨卫星的单基低轨卫星成像示意图。如图1所示,低轨卫星11上至少包括天线和处理器。天线向与运动方向斜视的方向发射电磁脉冲,在测绘带上覆盖椭圆形的测绘区域,并通过相同的天线接收该测绘区域反馈的回波信号。天线将相关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经过成像处理算法,例如线性调频扩展(Chirp Scaling,CS)或距离多普勒(Range Doppler,RD)算法处理后,得到测绘区域的成像结果。低轨卫星11沿着运动方向运动,测绘区域沿着波束轨迹运动形成条状的测绘带。
图2是一种基于低轨卫星的双基合成孔径雷达示意图。如图2所示,低轨卫星21上至少包括发射天线,低轨卫星21通过发射天线向与运动方向斜视的方向发射电磁脉冲,电磁脉冲的覆盖范围宽度大于或者等于预定义的测绘带的宽度,并能够完整覆盖预定义的测绘区域。低轨卫星22上至少包括接收天线和处理器,接收天线接收预定义的测绘区域反馈的回波信号。天线将相关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经过成像处理算法,例如CS或RD算法处理后,得到测绘区域的成像结果。低轨卫星21和低轨卫星22沿着运动方向运动运动,测绘区域沿着波束轨迹运动形成测绘带。这种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离的方式被称为双基合成孔径雷达(BiStatic Sar)。
测绘区域的大小和天线发射或接收的角度有关,同时还与天线的大小有关。天线发射或接收电磁的脉冲可以通过数字波束成形的方式控制,因此测绘区域和测绘带的形状在实际场景中可能发生变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无论是图1所示单基SAR还是图2所示双基SAR,当接收通道为单通道时,测绘带宽度(Swath Width)和方位向分辨率(Azimuth Resolution)之间存在互斥关系。如图3A和图3B所示。
图3A是本公开的一种低PFR(脉冲重复频率,Pulse frequency repetition)下接收波束示意图。图3B是本公开的一种高PFR下接收波束示意图。在图3A中,卫星的测绘带宽度宽,发送的Chirp(线性调频)信号的PFR低,方位向分辨率低。在图3B中,卫星的测绘带宽度窄,卫星可以使用波束成形的方法形成窄测绘带,使用更高的PFR发送Chirp信号,进而提升方位向的分辨率。通过图3A和图3B的对比可知,要实现更高的方位向分辨率,需要更高的脉冲重复频率(PFR,Pulse frequency repetition),这意味着距离向的采样时间就需要缩小以避免混叠,因此测绘带宽度窄。
为了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的测绘图像,需要先确定范围较小的兴趣区域再进行测绘。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
图4是本公开的一种低轨卫星成像示意图。下面结合图4对低轨卫星成像的工作流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4所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至少包括两个低轨卫星,低轨卫星411和低轨卫星412,可选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还包括低轨卫星413。在第一时间段,低轨卫星411用于测绘目标区域431。低轨卫星411至少包括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发射天线用于发送收发波束421,收发波束42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测绘带的宽度,并能够覆盖目标区域431全部范围,目标区域431位于测绘带441中;接收天线用于接收收发波束421,收发波束421是测绘区域431的回波信号。可选的,低轨卫星411使用宽接收波束和低PRF模式对目标区域431进行成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低轨卫星411使用条带模式(Stripe Mode)对目标区域431进行测绘扫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低轨卫星411使用比条带模式的测绘带更宽但是方位向分辨率更低的扫描模式(Scan Mode)对目标区域431进行测绘。例如,如图7所示,低轨卫星411使用扫描模式,对目标区域431-A和目标区域431-B进行交替式扫描。
在目标区域431中包括兴趣区域451。兴趣区域451是包含兴趣目标的区域。兴趣目标指的是雷达系统感兴趣的目标,在军事上是坦克、飞机、基地等,在民事上是卡车等,可以根据应用场景任意改变兴趣目标。低轨卫星411在接收收发波束421之后,将雷达回波信号输入至成像算法获得雷达图像,如图5所示,雷达图像是在距离向和方位向二维的像素点阵。其中,图4中所示的目标在雷达图像中将对应为一个距离向和方位向连续的像素区域。低轨卫星411通过对图像处理获得雷达图像中的兴趣区域对应的像素区域,该像素区域为一个起始点像素坐标(x,y)和矩形区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目标区域431中包括多个兴趣区域。例如,如图7所示,目标区域中431中包括兴趣区域X和兴趣区域Y。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兴趣区域提取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可选的,兴趣区域提取模型通过训练数据中的标注的特征,例如如果兴趣区域为包括坦克、装甲车等军事车辆,则使用对应标注的训练数据训练模型后,模型能自动提取雷达图像中的坦克、装甲车等军事车辆所在的兴趣区域。
在低轨卫星411获得兴趣区域451后,将兴趣区域451的参数输入至合成孔径雷达参数生成模块,该模块将生成波束成形参数以及线性调频(Chirp)信号参数,波束成形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兴趣区域距离向中心点、距离向波束宽度、方位向采样延迟。距离向波束宽度为低轨卫星412最小波束宽度和兴趣区域451距离向宽度中的最大值,可选的,低轨卫星411将兴趣区域451距离向宽度发送至低轨卫星412,低轨卫星412比较自身的最小波束宽度和接收到的兴趣区域451距离向宽度,在其中选取最大值应用;例如
Figure 261307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
Figure 925638DEST_PATH_IMAGE004
为低轨卫星412可以实现的最小波束宽度,
Figure 886641DEST_PATH_IMAGE005
为兴趣区域451对应的波束宽度,
Figure 331529DEST_PATH_IMAGE006
为设置的低轨卫星412的接收波束宽度。兴趣区域距离向中心点指的是兴趣区域451对应的像素区域的距离向中心点,例如,假设兴趣区域451的距离向像素横跨(x1,x2)像素点,则距离向像素宽度为
Figure 747598DEST_PATH_IMAGE007
,兴趣区域451的距离向中心点为
Figure 922227DEST_PATH_IMAGE008
。方位向采样延迟指的是低轨卫星412需要延迟采样的时间,例如,当低轨卫星412和低轨卫星411在相同的位置启动扫描过程发送Chirp信号时,则低轨卫星412需要延迟
Figure 162453DEST_PATH_IMAGE009
,其中y是兴趣区域的像素点最高坐标,PRF(Pulse frequency repetition)是低轨卫星412的脉冲重复频率。线性调频(Chirp)信号参数至少包括低轨卫星412的PRF,例如根据接收波束宽度
Figure 94637DEST_PATH_IMAGE006
设置Chirp信号PRF,使用
Figure 439031DEST_PATH_IMAGE010
,其中
Figure 140271DEST_PATH_IMAGE011
为低轨卫星411发送的Chirp信号的脉冲宽度、1.5为设计裕量;即,低轨卫星412的PRF选择了在
Figure 318442DEST_PATH_IMAGE006
下不发生信号混叠的最高频率;PRF的选择决定了方位向上可以形成更高的分辨率;低轨卫星412发送的Chrip信号脉冲宽度为
Figure 800239DEST_PATH_IMAGE012
,其取值为
Figure 118963DEST_PATH_IMAGE013
,用来获得更高的距离向分辨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低轨卫星411计算波束成形参数以及Chirp信号参数并通过星间链路或地面站发送至低轨卫星41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低轨卫星412计算波束成形参数以及Chirp信号参数。可选的,低轨卫星412先从低轨卫星411处接收兴趣区域参数以及低轨卫星411的PRF参数,并根据兴趣区域参数以及低轨卫星411的PRF参数计算波束成形参数以及Chirp信号参数。可选的,低轨卫星412先从低轨卫星411处接收雷达信号或雷达图像以及低轨卫星411的PRF参数,低轨卫星412对雷达信号或雷达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兴趣区域参数,并根据兴趣区域参数以及低轨卫星411的PRF参数计算波束成形参数以及Chirp信号参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地面站生成波束成形参数以及Chirp信号参数,并发送至低轨卫星412。可选的,地面站先从低轨卫星411处接收兴趣区域参数以及低轨卫星411的PRF参数,并根据兴趣区域参数以及低轨卫星411的PRF参数计算波束成形参数以及Chirp信号参数。可选的,地面站先从低轨卫星411处接收雷达信号或雷达图像以及低轨卫星411的PRF参数,低轨卫星412对雷达信号或雷达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兴趣区域参数,并根据兴趣区域参数以及低轨卫星411的PRF参数计算波束成形参数以及Chirp信号参数。
在第二时间段,低轨卫星412 用于测绘兴趣区域451。低轨卫星412使用波束成形参数以及Chirp信号参数对兴趣区域451进行高分辨率精准成像,生成的图像如图6所示,其中距离向分辨率保持一致但是方位向分辨率增大了一倍。
当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的低轨卫星数量大于两颗时,在第三时间段,使用低轨卫星413进入目标区域43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低轨卫星413继续对兴趣区域451进行高分辨率精准成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低轨卫星413对目标区域431中的和兴趣区域451不同的其他兴趣区域进行高分辨率精准成像。例如,如图7所示,低轨卫星412对兴趣区域X进行成像,低轨卫星413对兴趣区域Y进行成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兴趣区域451内的目标是一个运动物体,即,兴趣区域451是一个移动区域。基于低轨卫星411的宽测绘带成像图像和低轨卫星412的高分辨率成像图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的预测模块预测运动物体的未来坐标,并生成运动预测像素坐标,并注入后续卫星(例如低轨卫星413),实现对运动目标的高分辨率跟踪成像。可选的,预测模块位于低轨卫星411中。可选的,预测模块位于低轨卫星412中。可选的,预测模块位于地面站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包括N颗的低轨卫星,第n颗低轨卫星获取属于自己的波束成形参数以及Chirp信号参数,并使用相关参数进行扫描测绘。
通过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次低分辨率扫描确定了兴趣区域,因此第二次扫描可以对兴趣区域进行准确的高分辨率扫描,从而通过多个低轨卫星的配合获得了兴趣区域的高分辨率成像。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轨卫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上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任一实施例描述的任一低轨卫星的功能。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雷达图像获取模块、兴趣区域获取模块、测绘参数生成模块和兴趣区域测绘模块。雷达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雷达图像,该第一雷达图像由雷达图像获取模块使用第一脉冲重复频率扫描目标区域获得;兴趣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雷达图像获得兴趣区域;测绘参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测绘参数,该测绘参数根据兴趣区域生成,该测绘参数包括波束成形参数和第二脉冲重复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兴趣区域测绘模块用于根据测绘参数进行扫描并获得第二雷达图像;其中,第一脉冲重复频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脉冲重复频率。可选的,雷达图像获取模块位于第一低轨卫星中,兴趣区域测绘模块位于第二低轨卫星中。可选的,兴趣区域获取模块位于第一低轨卫星、第二低轨卫星或地面站中。可选的,参数测绘模块位于第一低轨卫星、第二低轨卫星或地面站中。可选的,若兴趣区域为移动区域,该装置还包括预测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雷达图像和第二雷达图像对兴趣区域的位置进行预测。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描述的数量参数仅为示例,可以使用其他数量参数执行相同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方法不限于在低轨卫星系统中使用,其他飞行器也可以使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可编程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或计算机系统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公开的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低轨卫星系统,所述低轨卫星系统包括第一低轨卫星和至少一个第二低轨卫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低轨卫星根据第一雷达图像获得兴趣区域,所述第一雷达图像由所述第一低轨卫星使用第一脉冲重复频率扫描目标区域获得;
所述第二低轨卫星获取测绘参数,所述测绘参数根据所述兴趣区域生成,所述测绘参数包括波束成形参数和第二脉冲重复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低轨卫星根据所述测绘参数进行扫描并获得第二雷达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脉冲重复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轨卫星根据第一雷达图像获得兴趣区域包括:
使用预训练的兴趣区域提取模型从所述第一雷达图像中提取所述兴趣区域,所述兴趣区域提取模型使用兴趣目标训练样本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成形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兴趣区域距离向中心点,距离向波束宽度,方位向采样延迟;
其中,所述距离向波束宽度为所述第二低轨卫星最小波束宽度和所述兴趣区域距离向宽度中的最大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向采样延迟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满足:
Figure 496944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y为所述兴趣区域的像素点最高坐标,PRF为所述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低轨卫星和所述第二低轨卫星在相同的位置启动第一次扫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绘参数根据所述兴趣区域生成包括:
所述测绘参数由所述第一低轨卫星根据所述兴趣区域计算得到;
或者,所述测绘参数由所述第二低轨卫星根据所述兴趣区域计算得到;
或者,所述测绘参数由地面站根据所述兴趣区域计算得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兴趣区域为移动区域,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雷达图像和所述第二雷达图像对所述兴趣区域的位置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
根据所述预测结果调整所述测绘参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低轨卫星为多个,还包括:
多个所述第二低轨卫星依次对所述兴趣区域进行扫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低轨卫星使用扫描模式进行扫描,所述第二低轨卫星使用条带模式进行扫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兴趣区域为多个还包括:
每个所述兴趣区域由对应的所述第二低轨卫星扫描,其中,每个所述兴趣区域对应的第二低轨卫星不同。
11.一种低轨卫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低轨卫星的功能。
12.一种低轨卫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第二低轨卫星的功能。
13.一种低轨卫星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雷达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雷达图像,所述第一雷达图像由所述雷达图像获取模块使用第一脉冲重复频率扫描目标区域获得;
兴趣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雷达图像获得兴趣区域;
测绘参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测绘参数,所述测绘参数根据所述兴趣区域生成,所述测绘参数包括波束成形参数和第二脉冲重复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兴趣区域测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绘参数进行扫描并获得第二雷达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脉冲重复频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兴趣区域为移动区域,还包括: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雷达图像和所述第二雷达图像对所述兴趣区域的位置进行预测。
CN202211703541.1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 Pending CN1156570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3541.1A CN115657036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3541.1A CN115657036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7036A true CN115657036A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3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03541.1A Pending CN115657036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703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06950A1 (en) * 2014-07-04 2016-01-07 Thales Method for observing a reg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notably located at high latitudes; ground station and satellite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is method
CN107132537A (zh) * 2017-04-28 2017-09-05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基于机电联合扫描的sar卫星在轨性能提升方法
CN107290961A (zh) * 2017-06-29 2017-10-2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针对敏捷卫星的在线调度方法
CN108051808A (zh) * 2017-10-25 2018-05-18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高轨sar连续凝视工作体制系统设计方法
CN108802730A (zh) * 2018-06-15 2018-11-13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sar卫星的系统及应用模式
CN111965640A (zh) * 2020-07-01 2020-11-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大斜视中高轨sar二维波束扫描方法
CN114201891A (zh) * 2022-02-17 2022-03-18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天线方位多通道间基线和相位中心的配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06950A1 (en) * 2014-07-04 2016-01-07 Thales Method for observing a reg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notably located at high latitudes; ground station and satellite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is method
CN107132537A (zh) * 2017-04-28 2017-09-05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基于机电联合扫描的sar卫星在轨性能提升方法
CN107290961A (zh) * 2017-06-29 2017-10-2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针对敏捷卫星的在线调度方法
CN108051808A (zh) * 2017-10-25 2018-05-18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高轨sar连续凝视工作体制系统设计方法
CN108802730A (zh) * 2018-06-15 2018-11-13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sar卫星的系统及应用模式
CN111965640A (zh) * 2020-07-01 2020-11-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大斜视中高轨sar二维波束扫描方法
CN114201891A (zh) * 2022-02-17 2022-03-18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天线方位多通道间基线和相位中心的配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enner et al. Demonstration of advanced reconnaissance techniques with the airborne SAR/GMTI sensor PAMIR
Walterscheid et al. Bistatic SAR experiments with PAMIR and TerraSAR-X—setup, processing, and image results
Ignatenko et al. ICEYE Microsatellite SAR Constellation Status Update: Evaluation of first commercial imaging modes
US8013778B2 (en) High-resoluti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evice and antenna for one such radar
Krieger et al. Sector imaging radar for enhanced vision
CA3064739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with self-cueing
US669701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AU2020382120B2 (en) Maritime surveillance radar
US20050104763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7390181B (zh) 一种基于多波束扫描的雷达高分辨成像方法
Kraus et al. TerraSAR-X staring spotlight mode optimization and global performance predictions
CN106908792B (zh)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3238225B (zh) 一种用于动目标检测的雷达
US7420504B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multibeam radar
CN101059563B (zh) 合成孔径雷达脉间移相方法
Kraus et al. Concurrent imaging for TerraSAR-X: Wide-area imaging paired with high-resolution capabilities
US6650274B1 (en) Radar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Eldhuset Ultra high resolution spaceborne SAR processing
CN115657036A (zh) 一种低轨卫星成像方法、设备及装置
Renga et al. Galileo-based space–airborne bistatic SAR for UAS navigation
Klare et al. Evaluation and optimisation of configurations of a hybrid bistatic SAR experiment between TerraSAR-X and PAMIR
Gigantino et al. Simulation of Distributed SAR images by multi-platform image syn-thesis: application to a CubeSats formation
CN115657034B (zh) 一种宽测绘带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15685111B (zh) 一种多低轨卫星校准系统及设备
CN116087953B (zh) 一种星载sar多目标成像参数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1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