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6565A - 微流体检测装置、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及部件更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流体检测装置、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及部件更换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46565A CN115646565A CN202211408542.3A CN202211408542A CN115646565A CN 115646565 A CN115646565 A CN 115646565A CN 202211408542 A CN202211408542 A CN 202211408542A CN 115646565 A CN115646565 A CN 1156465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fluidic
- detection device
- loading
- loading bin
- liquid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微流体检测装置、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及部件更换方法,微流体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装置壳体的容纳腔的第一内侧部设置有第一磁体阵列,且相对的第二内侧部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一液孔组;装载仓,可拆卸地装设有微流控部件;装载仓的第一外侧部设置第二磁体阵列,且背向的第二外侧部设有第二液孔组;当装载仓到达容纳腔中的目标位置时,第一及第二液孔组、第一及第二磁体阵列分别位置相应;磁体阵列之间的斥力压制装载仓至第二液孔组与第一液孔组密封连通。由此,通过侧向的所述斥力的作用自动形成密封连通,无需螺锁等额外固定部件并减少人为操作,利于提升微流体部件拆装效率;且还可配合可操作机构定位装载仓或驱动其解除密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保的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微流体检测装置、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及部件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水质指标是用以评价水样特性及其功能性的重要参数,根据水质指标,可以对水体质量进行分级分类,评价风险和适度处理。
水质指标主要包括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其中化学指标反映了环境的负荷状态,如COD、氨氮、总磷等,因此在线监测的需求较大。
随着微流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将微流控技术与光学电学检测技术结合的水质监测设备,通过分光光度方法,对进入微流控芯片的微量样本进行光照,以测定样本中各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从而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存在进出液的需求,则需要保持微流控芯片的液口与外部液口相对位置固定且压紧以实现密封连通,而其中固定及压紧需要的力,通常通过例如螺锁固定等方式实现。然而,微流控芯片是需要定期更换的,这样的固定安装方式会导致更换微流控芯片时,在拆解设备上耗费大量时间,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标在于提供微流体检测装置、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及部件更换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微流控芯片拆装效率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微流体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设置有安装口、以及从所述安装口延伸形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在其延伸方向旁侧的第一内侧部设置有第一磁体阵列,且与第一内侧部相对的第二内侧部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一液孔组;装载仓,可拆卸地装设有微流控部件;所述装载仓的第一外侧部设置第二磁体阵列,且第二外侧部设有第二液孔组;所述第二外侧部与第一外侧部互为正反面;其中,当所述装载仓到达容纳腔中的目标位置时,所述第二液孔组与所述第一液孔组之间位置相应,且所述第一磁体阵列与所述第二磁体阵列之间位置相应且相互存在斥力;所述斥力施压于所述装载仓至使所述第二液孔组与第一液孔组之间密封连通。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体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磁体;每个所述第一磁体分别与一第二磁体对应。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相应指的是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一一对应地同轴设置。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形状及尺寸相同;和/或,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圆形。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各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一一对应地同轴设置时,所述第一液孔组与第二液孔组中各液孔之间一一对应地同轴设置。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包括:操作机构,其包括:转动件,沿所述容纳腔的深度方向设置于容纳腔内,并可转动地结合于固定在容纳腔内的一轴部,具有分别位于所述轴部两侧的限止部及卸出部;操作件,连接所述转动件,用于接受操作以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其中,当所述转动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所述限止部阻碍于目标位置的装载仓向安装口的运动行程;当所述转动件沿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限止部脱离所运动行程,且所述卸出部对所述装载仓施加朝向所述安装口的作用力,以令第二磁体阵列与第一磁体阵列间脱离同轴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连接弹性件;所述转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对应于所述弹性件处于未形变状态,所述转动件处于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以提供转动件回复第一位置的弹力;所述装载仓对应深入容纳腔的前端形成第一坡面,所述限止部朝向安装口外的一侧形成第二坡面;随所述装载仓深入容纳腔,所述第一坡面用于挤压第二坡面至转动件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且在装载仓到达目标位置时,所述转动件被所述弹力回复至第一位置。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卸出部朝向容纳腔内的一侧形成第三坡面;所述装载仓与所述第三坡面的接触面为第四坡面。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孔组和/或所述第二液孔组中每个液孔周侧设置密封圈。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载仓与容纳腔之间通过导轮组接触。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轮组设于所述第二内侧部,所述装载仓的第二外侧部设有凹部组;当所述装载仓未到达所述目标位置时,所述导轮组抵靠所述第二外侧部以形成所述第一液孔组与第二液孔组之间的间隙;当所述装载仓位于所述目标位置时,所述凹部组中各凹部对应地接纳所述导轮组以消除所述间隙。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载仓和装置壳体之间在微流控部件所在区域构成凹凸配合的结构。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包括:止挡结构,设于所述装置壳体,用于止挡所述装载仓于所述目标位置。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部件包括检测区;所述装置壳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相对两侧的第一设置部及第二设置部;所述第一设置部供设置:用于向所述检测去发射检测光的至少一个光源;所述第二设置部供设置:用于对应接收所述检测光的至少一个光传感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微流控部件更换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中部分项的微流体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操作所述操作件以驱使所述装载仓运动至脱离所述目标位置;从装置壳体取出所述装载仓;从所述装载仓拆下第一微流控部件,并安装第二微流控部件;将所述装载仓从所述安装口置入所述容纳腔至所述目标位置,以在所述斥力作用下形成第二微流控部件上的第一液孔组与所述第二液孔组之间的密封连通,且装载仓被转动件限位于所述目标位置。
如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微流体检测装置、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及部件更换方法,微流体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装置壳体的容纳腔的第一内侧部设置有第一磁体阵列,且相对的第二内侧部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一液孔组;装载仓,可拆卸地装设有微流控部件;所述装载仓的第一外侧部设置第二磁体阵列,且背向的第二外侧部设有第二液孔组;其中,当所述装载仓到达容纳腔中的目标位置时,所述第二液孔组与所述第一液孔组之间位置相应,且所述第一磁体阵列与所述第二磁体阵列之间位置相应且相互存在斥力;所述斥力施压于所述装载仓至使所述第二液孔组与第一液孔组之间密封连通。由此,通过侧向的所述斥力的作用自动形成密封连通,无需螺锁等额外固定部件并减少人为操作,利于提升微流体部件拆装效率;另外,还可配合可操作机构定位装载仓或驱动其解除密封,以进一步提升拆装效率;另外,通过磁力作用可以减少摩擦,还可以配合装置壳体设置与装载仓接触的导轮以进一步减小摩擦,有效降低产品摩擦损耗而提升寿命。
附图说明
图1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微流体检测装置的装载仓和装置壳体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2展示本申实施例中装置壳体的第一内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展示本申实施例中装载仓的第一外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微流体检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A至图5C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装载仓进入装置壳体以形成密封连通的过程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6A至图6C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装载仓卸出装置壳体的过程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7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微流控部件更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示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申请所揭露的消息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系统,本申请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根据不同观点与应用系统,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以附图为参考,针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表示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表示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表示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括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表示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表示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表示目标,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表示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明确说明本申请,省略与说明无关的器件,对于通篇说明书中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
在通篇说明书中,当说某器件与另一器件“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也包括在其中间把其它元件置于其间而“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种器件“包括”某种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并非将其它构成要素排除在外,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它构成要素。
虽然在一些示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表示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等表示。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模块、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模块、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此处使用的专业术语只用于言及特定实施例,并非意在限定本申请。此处使用的单数形态,只要语句未明确表示出与之相反的意义,那么还包括复数形态。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的意义是把特定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具体化,并非排除其它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的存在或附加。
虽然未不同地定义,但包括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所有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普通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追加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文献和当前提示的消息相符的意义,只要未进行定义,不得过度解释为理想的或非常公式性的意义。
目前,在诸如水质检测设备中,已有采用微流控芯片采集微量水样并结合分光光度方法来检测其物质含量的方案。然而,由于微流控芯片需要密封连通以进入水样,相应地就需要在密封方向上的压力。通常微流控芯片需要通过螺锁、卡合等方式固定以提供此压力,但如此一来,不仅需要额外的螺锁固定件、结构配合,还主要需要依赖人工安装,且在拆解更换微流控芯片的时候,又需要反过来进行人工拆卸,导致效率低下。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微流体检测装置,利用磁体阵列之间产生的侧向的磁斥力来压制微流体部件至其液孔组密封连通,通过磁斥力的施压方式,省去螺锁等固定件及人工安装步骤,且能减少部件摩擦而提升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微流体检测装置分体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微流体检测装置1包括装置壳体12及装载仓11。所述装置壳体12在图示中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口120,以及由所述安装口120向装置壳体12内的后端延伸形成容纳腔。所述前后端之间形成容纳腔的延伸方向,也可以称为深度方向。
所述装载仓11可从所述安装口120插入容纳腔内,所述装载仓11以容纳腔的所述延伸方向为安装方向装入装载仓11以至完成安装。示例性地,所述容纳腔的尺寸和形状适配于所述装载仓11,以减少装载仓11在容纳腔中的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各个侧向上的晃动行程。
所述装载仓11中可拆卸地装设有微流控部件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部件13可以是微流控芯片、或者是对微流控芯片封装后形成的部件,其用于通入待测流体样本(如水质样本)以供进行物质检测。在可能的示例中,为了实现快速地拆装微流控部件13,所述装载仓11可以设置可启闭的仓室,其形状大小与所述微流控部件13匹配,则安装时直接置入微流控部件13并关闭仓室即完成安装,或者打开仓室取出微流控部件13即完成拆卸。
需说明的是,如图1中所展示的,所述微流控部件13位于所述装载仓11的左上位置,但此仅为示例,在实际情况中其布局可以加以变化,并非以此为限。
可一并参阅图2,所述装置壳体12在其相对所述安装方向的旁侧的第一内侧部121设置有第一磁体阵列123,且与第一内侧部121相对的第二内侧部122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一液孔组124。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内侧部122可以设置用于转接阀门的阀门转接板,所述第一液孔组124设置于所述阀门转接板上。所述第一液孔组124可以包括一或多个进液孔和一或多个出液孔。相应地,可一并参阅图3,所述微流控部件13在其第一外侧部111上设置有第二磁体阵列113(图1中位于微流控部件13的背面而被遮挡),且在第二外侧部112上设置有第二液孔组131,所述第一外侧部111与第二外侧部112互为相反面,在图1中展示了装载仓11的第二外侧部112的具体结构,而在图3中展示了装载仓11的第一外侧部111的具体结构。
根据图1可知,当所述装载仓11按箭头A进入容纳腔,所述第二内侧部122与第二外侧部112相对,所述第一内侧部121与第一外侧部111相对,当装载仓11到达容纳腔内的目标位置时,第一液孔组124和第二液孔组131之间位置对应,第一磁体阵列123和第二磁体阵列113之间位置对应。并且,第一磁体阵列123和第二磁体阵列113之间配置成同极相对,则在装载仓11的推入过程中,第一磁体阵列123和第二磁体阵列113之间形成斥力,所述斥力会对装载仓11施加向第二内侧部122方向的压力,以推动装载仓11至第二外侧部112与第一内侧部121接近至压紧,使第一液孔组124合第二液孔组131位置对应时形成密封连通。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液孔组124和第二液孔组131之间的位置对应可以是:第一液孔组124中的各个第一液孔1241与第二液孔组131中的各个第二液孔1311之间一一对应地同轴设置。另外,第一液孔组124和/或第二液孔组131中的各个液孔周侧可以设置密封圈(未图示),以用于达成密封效果。即例如,第一液孔组124中的各个第一液孔1241周侧设置密封圈,第二液孔组131中的各个第二液孔1311周侧不设置密封圈,每对第一液孔1241和第二液孔1311之间通过一层密封圈形成密封连通;或者,第二液孔组131中的各个第二液孔1311周侧设置密封圈,第一液孔组124中的各个第一液孔1241周侧不设置密封圈,每对第一液孔1241和第二液孔1311之间通过一层密封圈形成密封连通;或者,第一液孔组124中的各个第一液孔1241、以及第二液孔组131中的各个第二液孔1311周侧均设置密封圈,每对第一液孔1241和第二液孔1311之间通过两层密封圈形成密封连通。
进一步参考图2和图3所示,如图3所示意,第二磁体阵列113可以设置于微流控芯片所在区域的背部,其可以大致覆盖这一区域,加强对微流控部件13的斥力作用而加强密封效果。相应在图2中,第一磁体阵列123在第一内侧部121上的设置位置是与第二磁体阵列113相配合的。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3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磁体1231,所述第二磁体阵列113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磁体1131。
理想地,所述斥力是垂直指向所述装载仓11的,以避免存在容纳腔延伸方向上的分力而推动装载仓11至破坏密封连通。通过所述密封圈所产生的摩擦力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这样的分力,但为避免这样的分力过大,则第一磁体阵列123和第二磁体阵列113在位置相应时,各个第一磁体1231和第二磁体1131之间一一对应地同轴设置。较佳地,每个第一磁体1231和第二磁体113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可以例如为图示的圆形,因为圆形在每个方向上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当各个第一磁体1231与第二磁体1131一一对应地同轴设置时,所述斥力将会是最大的,配合此时的第一液孔组124和第二液孔组131之间也是位置对应的状态,则在斥力作用下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可选的,在此斥力存在的情形下,为保持整个装载仓11和装置壳体12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基本稳定,则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容纳腔的第一内侧部121和装载仓11的第一外侧部111的边角处可分别布设多个第三磁体125和多个第四磁体114,各第三磁体125与第四磁体114之间也可以是一一对应的,也可以形状(如圆形)与尺寸相同,以形成装载仓11和装置壳体12之间的均匀斥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1可以包括止挡结构,设于所述装置壳体12,用于止挡所述装载仓11于所述目标位置。示例性地,所述目标位置可以是容纳腔的后端位置,利用容纳腔后端各壁面的结构空间限制以将所述装载仓11限制在目标位置。或者,如果目标位置只是所述容纳腔的前、后端之间行程中的某个位置,则所述止挡结构限制装载仓11继续深入容纳腔,例如可以是凸设于容纳腔侧部的挡壁或挡块等。
为更清楚说明微流控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再请参阅图4,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微流控检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在图4中,所述装置壳体12分解为第一内侧部121所在的第一壳体部分12A、以及第二内侧部122所在的第二壳体部分12B。为加强对微流控部件13所在区域的定位效果,从而加强密封效果,所述装载仓11和装置壳体12之间在微流控部件13所在区域可以构成凹凸配合的结构。示例性地,图4中的装载仓11在其第一外侧部111设置微流控部件13的区域形成凹陷1111,而相应的,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2A的相应区域可以形成相配合的凸部1211。又例如,一并参考图2和图4,所述装载仓11的第二外侧部112位于微流控部件13所在区域可以形成凹部,而第二壳体部分12B相应区域形成相配合的凸部1221,凸部1221设置第一液孔组124。
为应用分光光度法,所述微流体检测装置1还可以包括实现透光检测的结构。
如图4所示,所述容纳腔在对应所述目标位置的两侧(例如图中示意的第一内侧部121和第二内侧部122可以分别形成第一设置部和第二设置部。示例性地,所述第二设置部可以位于第一壳体部分12A中的凸部1221上,所述第一设置部位于第二壳体部分12B中的相应位置。所述第一设置部供设置:用于向所述检测去发射检测光的至少一个光源16,所述第二设置部供设置:用于对应接收所述检测光的至少一个光传感器17。所述微流控部件13包括检测区115,所述检测区115可以包括一或多个透明窗,以供所述检测光通过。
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意,光源16发射的检测光穿过检测区115,被对应位置的光传感器17所接收,根据光传感器17接收到的检测光信号转换的电信号,即可分析检测区115中流体样本的物质含量。在水质监测场景中,此分析过程可以是周期性执行的,以根据多次监测数据的对比判断水质变化。
通过在装置壳体12相对目标位置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对射的光源16和光传感器17,以在装载仓11到达目标位置而形成微流控部件13的所述密封连通后,在后续通入流体样本时即可进行检测。
此外,在图4、及图5A至图5C中,为进一步减少装置壳体12和装载仓11之间的摩擦,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导轮126相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轮126可以有一组或多组,例如在第一内侧部121和第二内侧部122分别设置一组导轮126。第一内侧部121与第一外侧部111之间可以通过磁斥力保持一定的间隙,可以通过设置第二内侧部122和第二外侧部112之间的导轮126尺寸来实现在装载仓11到达目标位置前保持第一液孔组124和第二液孔组131之间的间隙。
为更直观说明密封连通的行程过程,可以参考图5A至图5C所示。
在图5A中,展示装载仓11待向左进入容纳腔的状态,对应于例如图1。在图5A中,装载仓11的上表面为设置有第二磁体阵列113的所述第一外侧部111,下表面为设置第二液孔组131的所述第二外侧部112,图中仅以第二液孔组131的各密封圈示意性地替代表示;所述容纳腔的上侧为设置有第一磁体阵列123的第一内侧部121,下侧为设置有第一液孔组124的第二内侧部122。
其中,还示例性地展示有设于第二内侧部122一侧的导轮组,包含多个导轮126。
再如图5B所示,展示图5A中的装载仓11进入容纳腔并未到达目标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在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导轮126的直径设置成可以止挡所述装载仓11以保持第一液孔组124和第二液孔组131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在装载仓11深入容纳腔的过程中出现第一液孔组124和第二液孔组131的表面之间、表面与密封圈之间、或密封圈与密封圈之间的摩擦问题,有利于防止摩擦造成的磨损问题,也避免磨损引发的密封失效的问题,有效延长微流控部件13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1或图4所示,所述装载仓11的第二外侧部112可设有凹部组,其中每个凹部116对应于一导轮126。当所述装载仓11位于所述目标位置时,所述凹部组中各凹部116一一对应地接纳所述导轮组中的各导轮126以消除所述间隙,即可呈现为如图5C所示,使得第一液孔组124与第二液孔组131能对应相接以形成密封连通。
需特别说明的是,在图5A~图5C示例中虽然展示为通过导轮126来形成所述间隙,以及对应配合凹部组来消除间隙。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它结构实现,并非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要将装卸仓拆离所述装置壳体12,只需要对拆卸仓施加一外力,以破坏第一磁体阵列123和第二磁体阵列113之间的所述“同轴设置”的状态,则两个磁体阵列之间斥力在容纳腔的深度方向的分力会推动装卸仓向安装口方向快速退出,即可非常方便地将所述装卸仓取出。所述外力需要能克服第一液孔组124和第二液孔组131之间的摩擦力。在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外力的来源可以来自于工具对装卸仓的拨动或撬动等。
考虑到如果受到较大外力作用而导致“同轴设置”状态的破坏,会引发密封连通的错误解除;另外,也考虑到拆卸效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提供一种操作机构14,既能用于固定到达目标位置的装载仓11,也可以在拆卸装载仓11时提供驱动装载仓11破坏“同轴设置”状态的外力。
请参考图6A至图6C所示,展示所述操作机构14用于定位及拆卸装载仓11的应用原理示意图。需说明的是,在图2、图4中简化地展示了所述操作机构14,其中可能隐去了所述操作机构14的部分,在图1中为了简化表述则省略了此操作机构14,但是应当可以根据图6A至图6C实施例中所展示的结构来明白所述操作机构14的功能。
如图6A所示,展示所述装载仓11位于目标位置时的状态。所述操作机构14可以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以外的侧部,例如连接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的第三侧部,以避开装载仓11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的运动行程。
所述操作机构14包括转动件142和操作件141。其中,所述转动件142沿所述容纳腔的深度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可转动地结合于固定在容纳腔内的一轴部151,以绕轴部151沿第一转动方向(如顺时针)或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如逆时针)转动,即类似于杠杆的原理。图示中示例性地展示了转动件142具有多个可以穿设的轴孔,如第一轴孔1421A、第二轴孔1421B和第三轴孔1421C,轴部151可以被选择设置在相应位置以穿设其中一个轴孔。在图5A至图5C中,轴部151示例性地穿设第一轴孔1421A。可以理解的,通过调整轴部151在转动件142的位置,可以调整杠杆两端转动时的行程长度比。所述操作件141可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142的转动。所述操作件141可以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142,并包括露出于所述装置壳体12的按压部(例如按键),所述按压部可接受按压而向下运动,带动转动件142逆时针转动。相反的,若所述按压部按下后向上回复,则转动件142顺时针转动。
所述转动件142设有限止部1423及卸出部1422,所述轴部151位于限止部1423和卸出部1422之间。在图6A至图6C 的示例中,所述转动件142靠近安装口的一位置设置所述限止部1423,且相对远离所述安装口的另一位置设置所述卸出部1422。因此,所述限止部1423和卸出部1422位于杠杆两端,所述转动件142可以按所述第一转动方向或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不同位置,以至于使限止部1423和卸出部1422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抵压所述装载仓11。示例性地,所述限止部1423和卸出部1422可以为卡勾形状,或者也可以是其它的凸出形状。
具体的,在图6A的示例中,当所述装载仓11到达目标位置时,所述转动件142顺时针转动至第一位置令其限止部1423抵压于处于所述目标位置的装载仓11的朝向所述安装口的一个表面,即如装载仓11的后端面。
在可能的示例中,可以通过结构设计使得装载仓11在推入容纳腔到目标位置的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的配合即可自动达成如图6A的状态,不会对装载仓11产生阻挡干涉。
例如,所述操作件141连接弹性件。在图6A中省略显示弹性件,弹性件可以是弹簧,其一端对应于所述操作件141,其另一端可被定位于一预设位置,例如通过钩扣固定,通过容纳腔内壁凸出的挡板来抵挡于其下端等结构。当所述弹簧处于未压缩的常态时,所述锁定件可以处于如图6A中的第一位置,可见其右侧的限止部1423会伸入装载仓11进入容纳腔的行程中。为防止限止部1423对装载仓11进入时的阻挡,所述装载仓11对应深入容纳腔的前端形成第一坡面14231,而所述限止部1423朝向安装口外的一侧形成第二坡面117,坡面可以是倾斜的平面或曲面。可想见,随装载仓11伸入容纳腔,第一坡面14231与第二坡面117接触并产生相互挤压力,所述挤压力会具有图6A中向上的分力而令转动件142沿逆时针转动,即被挤压出装载仓11的行程,装载仓11能继续深入到达目标位置。相应的,随着转动件142的逆时针转动,会挤压弹性件压缩而产生回复弹力;相应可以参考图6C所示,在装载仓11的继续深入的过程中,限止部1423被装载仓11的表面顶住无法回复,直至装载仓11到达目标位置,所述转动件142在弹力作用下沿顺时针方向回复转动至第一位置以卡固装载仓11。
再如图6B和图6C所示,展示拆卸所述装载仓11的过程。如图6B所示,当按下所述操作件141以带动所述转动件142逆时针旋转,则限止部1423离开装载仓11的端面而解除锁定,且相应的,所述卸出部1422靠近所述装载仓11形成的背向所述安装口的一个受力面,所述受力面可以是第一表面上形成凹部的侧面。所述卸出部1422抵压在所述受力面上至使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3和第二磁体阵列113之间脱离同轴设置状态,同轴状态被打破情况下,斥力会产生向安装口外的分力以将装载仓11向外推出,即呈现如图6C中的状态。从而,可以将所述装载仓11取出。可以理解的,所述卸出部1422和受力面之间的行程以及限止部1423与所述装载仓11的后端面之间的行程应相配合,以满足当所述卸出部1422接触所述受力面时,所述限止部1423应不再构成对装载仓11向安装口方向退出时的阻挡。如之前所述,所述限止部1423和卸出部1422的行程比可以通过变化轴部151所在位置进行调整。
在图6A至图6C实施例中,受力面为装载仓11表面形成凹部的侧壁面。为防止在装载仓11退出时,此受力面的相对壁面被卸出部1422卡住,则可选的,所述卸出部1422朝向容纳腔内的一侧面形成第三坡面14221,所述装载仓11与所述第三坡面14221的接触面(即受力面的相对壁面)为第四坡面118。可想见,在图6C中,随着装载仓11向右退出容纳腔,第四坡面118向右移动与第三坡面14221接触并逐渐将卸出部1422向上推动以离开装载仓11退出的行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载仓11是以容纳腔的深度方向为安装方向的,而装载仓11向第二内侧部122靠近形成密封连通的密封方向是侧向的,即与此深度方向之间垂直的方向。由此,一方面,两种不同方向的运动配合完成装载仓11的安装;可以比较图5A至图5C中横向的安装方向的运动行程和纵向的密封方向的运动行程长度,密封方向上的运动行程长度明显短得多,从而相比于密封方向和安装方向为同一方向的方案而言有利于大大缩短减少“密封方向”上需要运动的行程长度,以保证密封效果的良好;再一方面,通过斥力施压达到密封连通的方式,相比于磁吸方式而言有利于拆卸,因为只需要打破所述同轴设置的状态即可在斥力作用下自动排出装载仓11且斥力会快速减弱,而不同于相吸方式只能通过外力作用来推动装载仓11以缓慢减弱吸力,拆卸效率有效提升。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提供一种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包括:之前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1。所述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可以例如为水质监测设备,所述微流体检测装置1可以作为所述水质监测设备中的一个模块存在。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描述的装载仓11的安装、拆卸的结构,可以实现免螺锁固定、免工具且人工操作少的高效的微流控部件13更换方法。
如图7所示,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微流控部件更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微流控部件更换方法可应用于之前实施例(例如图6A至图6C)中带有操作机构14的微流体检测装置1。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701:操作所述操作件141以驱使所述装载仓11运动至脱离所述目标位置。
具体可以参考图6A至图6C,通过例如按压所述操作件141以解除限止部1423的锁定,并可一并通过卸出部1422推动装载仓11以破坏磁体阵列间的同轴设置状态,以由平衡破坏时的斥力的变化快速将装载仓11向安装口推动。
步骤S702:从装置壳体12取出所述装载仓11。
步骤S703:从所述装载仓11拆下第一微流控部件13,并安装第二微流控部件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之前所例举的通过可启闭仓室来安装或拆卸微流控部件13,可以高效实现微流控部件13的更换。
步骤S704:将所述装载仓11从所述安装口置入所述容纳腔至所述目标位置,以在所述斥力作用下形成第二微流控部件13上的第一液孔组124与所述第二液孔组131之间的密封连通,且装载仓11被转动件142限位于所述目标位置。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6)
1.一种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壳体,设置有安装口、以及从所述安装口延伸形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在其延伸方向旁侧的第一内侧部设置有第一磁体阵列,且与第一内侧部相对的第二内侧部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一液孔组;
装载仓,可拆卸地装设有微流控部件;所述装载仓的第一外侧部设置第二磁体阵列,且第二外侧部设有第二液孔组;所述第二外侧部与第一外侧部互为正反面;
其中,当所述装载仓到达容纳腔中的目标位置时,所述第二液孔组与所述第一液孔组之间位置相应,且所述第一磁体阵列与所述第二磁体阵列之间位置相应且相互存在斥力;所述斥力施压于所述装载仓至使所述第二液孔组与第一液孔组之间密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磁体;每个所述第一磁体分别与一第二磁体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相应指的是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一一对应地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形状及尺寸相同;和/或,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各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一一对应地同轴设置时,所述第一液孔组与第二液孔组中各液孔之间一一对应地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机构,其包括:
转动件,沿所述容纳腔的深度方向设置于容纳腔内,并可转动地结合于固定在容纳腔内的一轴部,具有分别位于所述轴部两侧的限止部及卸出部;
操作件,连接所述转动件,用于接受操作以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其中,当所述转动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所述限止部阻碍于目标位置的装载仓向安装口的运动行程;当所述转动件沿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限止部脱离所运动行程,且所述卸出部对所述装载仓施加朝向所述安装口的作用力,以令第二磁体阵列与第一磁体阵列间脱离同轴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连接弹性件;所述转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对应于所述弹性件处于未形变状态,所述转动件处于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以提供转动件回复第一位置的弹力;所述装载仓对应深入容纳腔的前端形成第一坡面,所述限止部朝向安装口外的一侧形成第二坡面;随所述装载仓深入容纳腔,所述第一坡面用于挤压第二坡面至转动件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且在装载仓到达目标位置时,所述转动件被所述弹力回复至第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出部朝向容纳腔内的一侧形成第三坡面;所述装载仓与所述第三坡面的接触面为第四坡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孔组和/或所述第二液孔组中每个液孔周侧设置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仓与容纳腔之间通过导轮组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设于所述第二内侧部,所述装载仓的第二外侧部设有凹部组;当所述装载仓未到达所述目标位置时,所述导轮组抵靠所述第二外侧部以形成所述第一液孔组与第二液孔组之间的间隙;当所述装载仓位于所述目标位置时,所述凹部组中各凹部对应地接纳所述导轮组以消除所述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仓和装置壳体之间在微流控部件所在区域构成凹凸配合的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挡结构,设于所述装置壳体,用于止挡所述装载仓于所述目标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部件包括检测区;所述装置壳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相对两侧的第一设置部及第二设置部;
所述第一设置部供设置:用于向所述检测去发射检测光的至少一个光源;
所述第二设置部供设置:用于对应接收所述检测光的至少一个光传感器。
15.一种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
16.一种微流控部件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微流体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操作所述操作件以驱使所述装载仓运动至脱离所述目标位置;
从装置壳体取出所述装载仓;
从所述装载仓拆下第一微流控部件,并安装第二微流控部件;
将所述装载仓从所述安装口置入所述容纳腔至所述目标位置,以在所述斥力作用下形成第二微流控部件上的第一液孔组与所述第二液孔组之间的密封连通,且装载仓被转动件限位于所述目标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08542.3A CN115646565B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微流体检测装置、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及部件更换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08542.3A CN115646565B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微流体检测装置、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及部件更换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46565A true CN115646565A (zh) | 2023-01-31 |
CN115646565B CN115646565B (zh) | 2023-03-21 |
Family
ID=85022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08542.3A Active CN115646565B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微流体检测装置、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及部件更换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46565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47479U (zh) * | 2011-06-03 | 2012-02-22 |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墨盒、与之匹配使用的墨盒承载架及包含两者的打印机构 |
US20150029491A1 (en) * | 2013-07-26 | 2015-01-29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Apparatus for microfluid detection |
US20160201827A1 (en) * | 2015-01-13 | 2016-07-14 | Idex Health & Science Llc | Quick mount/release, micro-fluidic valve assembly |
CN110600389A (zh) * | 2019-06-10 | 2019-12-20 | 义乌臻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面发射光电芯片阵列光电性能巨量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
CN112557682A (zh) * | 2020-12-14 | 2021-03-26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流控生化分析仪 |
CN113533738A (zh) * | 2020-04-22 | 2021-10-22 |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结核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N113573813A (zh) * | 2019-03-11 | 2021-10-29 | 夏普生命科学(欧洲)有限公司 | 当在ewod仪器中对接时的ewod仓盒位置感测 |
CN215743558U (zh) * | 2021-08-25 | 2022-02-08 | 上海绾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载微流控芯片的托盘和微流控芯片夹具 |
-
2022
- 2022-11-11 CN CN202211408542.3A patent/CN1156465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47479U (zh) * | 2011-06-03 | 2012-02-22 |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墨盒、与之匹配使用的墨盒承载架及包含两者的打印机构 |
US20150029491A1 (en) * | 2013-07-26 | 2015-01-29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Apparatus for microfluid detection |
US20160201827A1 (en) * | 2015-01-13 | 2016-07-14 | Idex Health & Science Llc | Quick mount/release, micro-fluidic valve assembly |
CN113573813A (zh) * | 2019-03-11 | 2021-10-29 | 夏普生命科学(欧洲)有限公司 | 当在ewod仪器中对接时的ewod仓盒位置感测 |
CN110600389A (zh) * | 2019-06-10 | 2019-12-20 | 义乌臻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面发射光电芯片阵列光电性能巨量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
CN113533738A (zh) * | 2020-04-22 | 2021-10-22 |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结核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N112557682A (zh) * | 2020-12-14 | 2021-03-26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流控生化分析仪 |
CN215743558U (zh) * | 2021-08-25 | 2022-02-08 | 上海绾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载微流控芯片的托盘和微流控芯片夹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46565B (zh) | 2023-03-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03070B1 (en) | Apparatus for immunoassay | |
KR102294916B1 (ko) | 모듈형 유체 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체 유동 시스템 | |
JP2020020807A (ja) | 分析評価カートリッジのバルブシステム | |
EP1869354B1 (en) | A valve for an expandable gas or fluid distribution system | |
CN115646565B (zh) | 微流体检测装置、流体质量监测设备及部件更换方法 | |
KR20090060259A (ko) | 기판 수납 용기 및 역지 밸브 | |
WO2004062500A8 (en) | Cartridge lance | |
WO2004019013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removable media member | |
KR20180103716A (ko) | 광학 센서를 갖는 진공 밸브 | |
KR20010015317A (ko) | 위치검출기능을 가진 파일럿식 전환밸브 | |
CN104833812A (zh) | 便携式全自动生化分析装置 | |
TW202221248A (zh) | 致動系統及方法 | |
US6125884A (en) | Process sampling selection valves | |
JP2002323006A (ja) | ベルトガイド機構 | |
CN1724903A (zh) | 螺线管操作阀门 | |
TWI722272B (zh) | 切換閥 | |
EP3778026A1 (en) | Modular fluid chip and fluid flow system comprising same | |
CN217466948U (zh) | 分子诊断设备及用于分子诊断设备的检测卡输送座 | |
CN217549846U (zh) | 移液器和移液器模组 | |
JP4538803B2 (ja) | シリンダ装置の変位差吸収機構 | |
CN210135234U (zh) | 真空腔室的狭缝阀装置 | |
JP2012225481A (ja) | 流体切替弁 | |
CN220983723U (zh) | 一种调色剂盒的滑板结构及图像形成设备 | |
CN217878869U (zh) | 一种酶标仪光源系统及酶标仪 | |
WO2022156791A1 (en) | Nozzle, carrier, nozzle assembly, and sample process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