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3609A -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3609A
CN115643609A CN202110814081.9A CN202110814081A CN115643609A CN 115643609 A CN115643609 A CN 115643609A CN 202110814081 A CN202110814081 A CN 202110814081A CN 115643609 A CN115643609 A CN 115643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duling
data packet
time
period
scheduling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140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望生
黄长富
周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140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3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3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3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无线保真Wi‑Fi场景,能够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从而降低业务时延,提高用户体验。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获取调度结果信息,并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之后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其中,调度结果信息包括数量信息和发送等待时长,该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该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

Description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6开始,支持上行调度方式。具体地,接入点(access point,AP)获得Wi-Fi空口发送机会时,不仅可以发送下行数据,也可以通过触发(Trigger)帧调度非接入点站点(non-access point station,non-AP STA)发送上行数据。
对于上行调度方式,如果调度次数太少,可能导致non-AP STA的数据无法及时发送;如果调度次数太多,可能导致AP调度时non-AP STA没有数据需要发送,从而造成浪费。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一个解决方案为:AP调度一个较短的时间,触发non-AP STA上报队列状态,之后,AP根据non-AP STA上报的队列状态,确定调度上行数据发送的时间。
然而,在上述解决方案中,AP仍然可能无法及时调度non-AP STA发送上行数据,从而仍然会在non-AP STA侧引入等待时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从而降低业务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度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第一设备的部件,例如第一设备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获取调度结果信息,并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之后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其中,调度结果信息包括数量信息和发送等待时长,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
基于该方案,第一设备在一个或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可以获取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以及发送等待时长。基于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感知第二设备获取数据包的周期和调度周期的大小关系,基于发送等待时长,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感知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从而使得第一设备能够及时调整调度周期,以降低数据包在发送侧的等待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基于该实施方式,第一设备能够感知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首个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包括: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1,且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基于该实施方式,在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1时,说明来包周期(第二设备获取数据包的周期)内第二设备获取到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设备能够调度该数据包在下一个来包周期到达之前被发送。当前来包周期获取到的数据包在下一个来包周期到达之前被发送的情况下,说明来包周期和调度周期的大小相近,可能无需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在该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一阈值,说明发送等待时长较长,因此第一设备可以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使得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被尽早发送,从而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1,且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
基于该实施方式,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1,说明调度周期可能大于来包周期,使得第二设备在多个来包周期内获取的数据包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发送,因此,第一设备可以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以增大调数据包的频率,从而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获取调度结果信息,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从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或,从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基于该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指示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间,提高灵活性和多样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基于该实施方式,能够使得第二设备获知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从而根据各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调整调度周期,提高调整精度,尽可能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包括: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多个数据包,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均大于第一阈值,且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中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最小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基于该实施方式,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最小发送等待时长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时,说明一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相近,第二设备可能在一个来包周期内一次性获取到多个数据包,该情况下,第一设备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使得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被尽早发送,从而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多个数据包,且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中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最小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
基于该实施方式,第一设备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可以增大调数据包的频率,从而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数据包的包头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或,从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基于该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指示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间,提高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度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第一设备的部件,例如第一设备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并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之后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其中,调度结果信息包括发送等待时长,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
基于该方案,第一设备能够获取一段时间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根据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的大小关系推断来包周期和调度周期的大小关系,及时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从而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等待时长包括时延统计周期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时延统计周期与多个调度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调度周期部分或全部重叠。
基于该实施方式,能够使得第一设备获知时延统计周期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包括: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均大于第一阈值,且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基于该实施方式,第一设备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使得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被尽早发送,从而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延。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
基于该实施方式,第一设备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可以增大调数据包的频率,从而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延。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获取调度结果信息,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管理帧,管理帧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度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第一设备的部件,例如第一设备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获取调度结果信息,并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之后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其中,调度结果信息包括数量信息,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
基于该方案,第一设备能够获取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从而推断来包周期和调度周期的大小关系,进而及时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以降低部分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数量信息指示多个调度周期中,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另一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0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增大调度周期的大小。
基于该实施方式,多个调度周期中的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另一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0,可能是由于来包周期大于调度周期导致的,此时第一设备增大调度周期的大小,能够降低部分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此外,还可能减少由于调度周期内调度不到数据包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调度结果信息还包括发送等待时长,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数量信息指示多个调度周期中,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另一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0,且部分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增大调度周期的大小。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度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第二设备的部件,例如第二设备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二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二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获取第二信息,并向第一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其中,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发送等待时长用于调整第一设备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的周期;之后,第二设备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包。
基于该方案,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以指示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使得第一设备能够获知数据包在第二设备处的等待情况,从而能够根据该情况及时调整调度周期,以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包括第二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信息为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从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或,从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等待时长包括时延统计周期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时延统计周期与多个调度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调度周期部分或全部重叠。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管理帧,管理帧包括第二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包,数据包的包头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为: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或,从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第一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一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一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四方面中的第二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二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二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该收发模块,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和/或接收功能。该收发模块可以由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构成。该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处理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该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第一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一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一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四方面中的第二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二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二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或者,也可以独立于该处理器。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第一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一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一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四方面中的第二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二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第二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可以理解的是,第五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此时,上述的发送动作/功能可以理解为输出信息,上述的接收动作/功能可以理解为输入信息。
其中,第五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ction帧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ction帧的action字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应商特定元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CF协调方式的时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调度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字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息字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等待时延的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LAN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数据包的时序图一;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数据包的时序图二;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数据包的时序图三;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数据包的时序图四;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统计周期与调度周期的关系示意图一;
图2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统计周期与调度周期的关系示意图二;
图2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统计周期与调度周期的关系示意图三;
图21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统计周期与调度周期的关系示意图四;
图21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应商特定内容字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再一种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数据包的时序图五;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一项或多项”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可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未必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时”以及“若”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实现时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可选的特征,在某些场景下,可以不依赖于其他特征,比如其当前所基于的方案,而独立实施,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某些场景下,依据需求与其他特征进行结合。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出的装置也可以相应的实现这些特征或功能,在此不予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除特殊说明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互相参考。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实施方法、或实现方法。以下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给出本申请相关技术的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管理帧、数据帧:
如图1所示,为Wi-Fi标准中的一种管理帧的帧结构。参见图1,管理帧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头(即MAC header)、帧体(Frame Body)、以及4字节的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字段。其中,MAC header包括2字节的帧控制(Frame Control)字段、2字节的期间(Duration)字段、分别为6字节的地址(Address)1、地址(Address)2、地址(Address)3字段、以及2字节的序列控制(Sequence Control)字段。进一步的,MAC header还可以包括高吞吐率(high throughput,HT)控制(即HT Control)字段。
行动(Action)帧是管理帧的一种。Action帧的帧头与图1所示的MAC header相同。Action帧的Frame Body包括Action字段。如图2所示,Action帧的Action字段可以包括1字节的类别(Category)字段和大小可变的行动细节(Action Details)字段。示例性的,在Category字段的取值为127时,Action字段的具体格式可以如图3所示,即Action Details字段包括组织标识(Organization Identifier)字段和供应商特定内容(Vendor SpecificContent)字段。
可选的,Action帧的Frame Body还可以在Action字段后包括一个或多个供应商特定(Vendor Specific)元素。如图4所示,为Vendor Specific元素的帧结构,包括元素标识(Element ID)字段、长度(length)字段、组织标识(Organization Identifier)字段、以及供应商特定内容(Vendor Specific Content)字段。其中,Element ID字段用于标识VendorSpecific元素,长度字段用于指示该Vendor Specific元素的长度。
此外,Action帧的Frame Body还可以在Vendor Specific元素后包括其他元素,可参考标准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除Action帧外,其他类型的管理帧也可以包括Vendor Specific元素,可参考标准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为Wi-Fi标准中的一种数据帧的帧结构。参见图5,数据帧包括MAC头(即MAC header)、帧体(Frame Body)、以及4字节的FCS字段。其中,MAC header包括2字节的帧控制(Frame Control)字段、2字节的期间(Duration)字段、分别为6字节的地址(Address)1、地址(Address)2、地址(Address)3字段、2字节的序列控制(SequenceControl)字段。进一步的,MAC header还可以包括6字节的地址(Address)4字段、2字节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即QoS Control)字段、4字节的HT控制(即HTControl)字段。
第二、Wi-Fi空口发送方式:
Wi-Fi标准支持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点协调功能(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PCF)、以及混合协调功能(hybridcoordination function,HCF)三种协调方式,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DCF协调方式。
示例性的,DCF协调方式如图6所示,Wi-Fi网络中的某个Wi-Fi设备发送数据之前,需要先检查Wi-Fi空口是否空闲。Wi-Fi空口空闲后(即繁忙阶段结束后),先等待一个固定的分布式帧间距(DCF inter-frame space,DIFS)时间,再等待一个随机退避时间(backofftime),若退避时间结束后Wi-Fi空口依然空闲,则该Wi-Fi设备可以发送数据。该随机退避时间为随机数减为0的时间,Wi-Fi设备可以在竞争窗口(contending windows,CW)内随机选择一个值(可简称为随机数),并开始倒数,每经过1个时隙时间(slot time)的Wi-Fi空口空闲时间(通常为9微秒(us)),随机数减1,直至结果为0。
然而,当Wi-Fi设备较多时,采用上述DCF协调方式,由于竞争和冲突比较激烈,Wi-Fi设备可能无法及时获得数据发送机会,从而可能无法保证用户的业务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Wi-Fi设备包括AP和non-AP STA。此外,non-APSTA还可以称为站点(STA)或终端设备或终端,可以相互替换,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第三、上行调度方式:
从Wi-Fi6开始,支持上行调度方式。AP获得Wi-Fi空口发送机会时,不仅可以发送下行数据,也可以通过触发(Trigger)帧调度STA发送上行数据。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AP获得发送机会后,首先向non-AP STA1和non-AP STA2发送多用户(multi-user,MU)-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RTS)帧。non-AP STA1和non-AP STA2接收到MU-RTS帧之后,向AP回复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CTS)响应帧,以确认AP的发送。
进一步的,AP向non-AP STA1和non-AP STA2发送触发帧以调度non-AP STA1和non-AP STA2发送封装于基于触发(trigger-based,TB)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protocol data unit,PPDU)(即TB PPDU)中的数据,并向non-AP STA1和non-AP STA2发送用于反馈TB PPDU是否成功接收的块确认(block acknowledgement,BA)帧。基于该上行调度方式,由于non-AP STA可以不进行Wi-Fi空口竞争,因此Wi-Fi空口中需要竞争发送机会的设备大大减少,冲突显著降低,从而可以使得用户的业务体验得到保障。
可选的,在上行调度方式中,AP也可以不发RTS帧,而是直接向STA发送触发帧以调度STA发送上行数据。
然而,如背景技术所述,对于上行调度方式,可能会导致non-AP STA的数据无法及时发送或资源浪费。针对该问题,目前的策略是AP先调度non-AP STA上报队列状态,再根据该队列状态,确定调度上行数据发送的时间。
其中,non-AP STA可以在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即QoSControl)域(filed)或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控制(即BSRControl)域上报队列状态。
BSR Control是高效率(high efficient,HE)Control的一种。HE Control承载在高吞吐率(high throughput,HT)Control field中。示例性的,HE Control的格式可以如下表1所示。其中,Bx表示第x个比特,从而由表1可知,HE Control包括30比特的A-控制(A-control)字段。
表1
Figure BDA0003169558260000091
如图8所示,A-control包括一个或多个Control字段,Control字段包括Control标识(Control ID)字段和Control信息(Control information)字段。其中,Control标识字段的大小可以为4比特,Control信息字段的大小可变,最多为26比特。在Control标识的值(value)为3时,表示HE Control为BSR Control。
如图9所示,为BSR Control的Control信息字段的格式,包括:4比特的接入类别标识(access category identifier,ACI)比特地图(bitmap)(即ACI Bitmap)字段、2比特的变量(Delta)业务标识(traffic identifier,TID)(即Delta TID)字段、2比特的高ACI(ACIHigh)字段、2比特的比例因子(Scaling Factor)字段、8比特的最高队列大小(Queue SizeHigh)字段、以及8比特的全部队列大小字段(Queue Size All)。其中:
ACI Bitmap字段用于指示non-AP STA的协议栈中有数据包待发送的接入类别(access category,AC)。接入类别例如可以为语音流(VO)、视频流(VI)、尽力而为流(BE)、背景流(BK)。
Delta TID字段用于指示non-AP STA的协议栈中有数据包待发送的TID的数量。一个AC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TID。
ACI High字段用于指示最高优先级的接入类别。
Queue Size High字段用于指示最高优先级AC的队列长度。队列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包,队列长度可以为队列中数据包的数量。
Queue Size All字段用于指示所有队列的长度。
Scaling Factor字段用于指示一个系数。在确定队列长度时,可以用该系数乘以Queue Size High字段或Queue Size All字段指示的长度,以得到实际的队列长度。
无论是在QoS Control还是BSR Control中上报队列长度,AP仅能获取non-AP STA的协议栈中待发送的队列的长度信息,无法感知non-AP STA协议栈的来包时间或数据包的等待时间,从而仍然可能无法及时调度non-AP STA发送上行数据,进而仍然会在non-APSTA侧引入等待时延。其中,non-AP STA协议栈来包可以指non-AP STA的应用层产生数据包后,该数据包从应用层经过传输到达non-AP STA的Wi-Fi协议栈的时间,或者,可以指non-AP STA从其他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到达该non-AP STA的Wi-Fi协议栈的时间。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non-AP STA协议栈来包的时刻到AP调度non-AP STA发送数据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为在non-AP STA侧引入的等待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non-AP STA根据AP的调度发送数据包时,可以发送协议栈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图10中以发送全部数据包,且在non-AP STA进行发送时以一个矩形表示协议栈中的全部数据包为例进行说明。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降低non-AP STA侧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延,从而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适用于Wi-Fi场景或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场景,例如可以适用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系统标准,例如802.11a/b/g标准、802.11n标准、802.11ac标准、802.11ax标准,或其下一代,例如802.11be标准或更下一代的标准中。或者,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网络或车联网(Vehicleto X,V2X)等无线局域网系统中。当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可能的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提供一种本申请实施例适用通信系统,请参见图11a,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架构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第一设备可以为AP,第二设备可以为non-AP STA。
作为另一种具体的示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均为non-AP STA。该情况下,作为第一设备的non-AP STA可以实现AP的功能,或者说,作为第一设备的non-AP STA能够被操作为AP。可以实现AP功能的non-AP STA或者说能够被操作为AP的non-AP STA可以称为软AP(soft AP)。
作为又一种具体的示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均为AP。该情况下,作为第二设备的AP用于实现中继功能,例如,作为第二设备的AP可以为repeat AP。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图11a所示的系统具体可以为WLAN通信系统,以第一设备为AP,第二设备为non-AP STA(以下简称为STA)为例,该WLAN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AP,以及该A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STA。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见图11b,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WLAN通信系统的架构图。图11b以该WLAN包括一个AP,该AP关联STA1、STA2、STA3、STA4、以及STA5为例。AP可为与其关联的STA,和/或未关联的STA调度无线资源,并在调度的无线资源上为该STA传输数据。例如AP可为STA1、STA2、STA3、STA4、以及STA5调度无线资源,并在调度的无线资源上为STA1、STA2、STA3、STA4、以及STA5传输数据,包括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示例性的,在第一设备为AP,第二设备为STA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图11b中的AP与STA1、STA2、STA3、STA4、或STA5之间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P和STA可以是支持多条链路并行进行传输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称为多链路设备(Multi-link device,MLD)或多频段设备(multi-band device,MBD),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高的吞吐量。在本文中,支持多条链路通信的AP可称为MLDAP,支持多条链路通信的STA即多链路STA,可称为MLD STA或non-AP STA MLD。应理解,图11b中的AP和STA的数量仅是举例,还可以更多或者更少。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STA可以为无线通讯芯片、无线传感器或无线通信终端。例如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用户终端、用户装置,接入装置,订户站,订户单元,移动站,用户代理,用户装备,其中,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便携式通信设备,手持机,便携式计算设备,娱乐设备,游戏设备或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被配置为经由无线介质进行网络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等。此外,STA可以支持802.11be制式或者802.11be的下一代WLAN制式。STA也可以支持802.11ax、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及802.11a等多种WLAN制式。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AP可以为一种部署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为其关联的STA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主要部署于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覆盖半径为几十米至上百米,当然,也可以部署于户外。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具体的,AP可以是带有WiFi芯片的基站、路由器、网关、中继器,通信服务器,交换机或网桥等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等。此外,AP可以支持802.11be制式或者802.11be的下一代WLAN制式。AP也可以支持802.11ax、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及802.11a等WLAN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涉及的AP和STA可以统称为WLAN设备,具体实现时,WLAN设备可以采用图12所示的组成结构,或者包括图12所示的部件。
参见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LAN设备1200的组成示意图,该WLAN设备1200可以为STA或者STA中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称为片上系统);也可以为AP或者AP中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称为片上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如图12所示,该WLAN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01,收发器1202以及通信线路1203。进一步的,该WLAN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04。其中,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4以及收发器1202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线路1203连接。
其中,处理器1201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1201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不予限制。
收发器1202,用于与其他设备或其它通信网络进行通信。该其它通信网络可以为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WLAN等。收发器1202可以是模块、电路、收发器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通信线路1203,用于在WLAN设备1200所包括的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
存储器1204,用于存储指令。其中,指令可以是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1204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或可存储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还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等,不予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存储器1204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201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1201集成在一起。存储器1204可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或者一些数据等。存储器1204可以位于WLAN设备1200内,也可以位于WLAN设备1200外,不予限制。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存储器1204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在一种示例中,处理器1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2中的CPU0和CPU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WLAN设备1200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除图12中的处理器1201之外,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20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WLAN设备1200还包括输出设备1205和输入设备1206。示例性地,输入设备1206是键盘、鼠标、麦克风或操作杆等设备,输出设备1205是显示屏、扬声器(speaker)等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图12中示出的组成结构并不构成对该WLAN设备的限定,除图12所示部件之外,该WLAN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图11a或图11b所示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交互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展开说明。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信息的名字或信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第一设备为数据接收方,第二设备为数据发送方为例,如图13所述,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301、第一设备在一个或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获取调度结果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设备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调度信息,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调度信息。之后,第二设备根据该调度信息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包,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数据包。
其中,调度结果信息包括数量信息和发送等待时长。第一设备在一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时,数量信息为该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的个数;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时,数量信息为该多个调度周期中的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的个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可以理解为调度周期内第一设备收到的数据包。
其中,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或者说,发送等待时长为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至第二设备发送该数据包所间隔的时间。示例性的,以第二设备在时刻1获取到数据包,在时刻2发送该数据包为例,该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即为时刻1和时刻2之间的时间间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设备获取数据包可以包括:第二设备生成数据包,例如第二设备的应用层生成数据包,之后,该数据包从应用层传输至第二设备的Wi-Fi协议栈,数据包到达Wi-Fi协议栈的时间即可理解为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设备获取数据包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来自其他设备的数据包,其他设备例如可以为AP或者STA,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该情况下,第二设备收到的该数据包到达第二设备的Wi-Fi协议栈的时间可以理解为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发送等待时长可以是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指示的。即如图14所示,该调度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300a、第二设备获取第二信息。
其中,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该发送等待时长用于调整调度周期,该调度周期即为第一设备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的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涉及“第一信息”,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S1300b、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信息。
其中,第二设备收到第二信息后,即可根据第二信息获取发送等待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300b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三信息。其中,该第三信息用于请求(或查询)该发送等待时长。第二设备收到该第三信息后,响应于该第三信息,执行上述步骤S1300b。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300a和步骤S1301没有严格的执行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S1300a,再执行步骤S1301;或者,可以先执行步骤S1301,再执行步骤S1300a;或者,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1300a和步骤S1301。
S1302、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例如,调整前调度周期的大小为10毫秒(ms),则调整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在0ms、10ms、20ms、30ms、40ms处。假设第一设备在10ms后将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提前了5ms,则调整后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在15ms、25ms、35ms处。
或者,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者说,降低调度周期的长度。例如将调度周期的大小从10ms调整为5ms。
其中,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的具体实现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S1303、第一设备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相应的,第二设备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包。
示例性的,基于S1302中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的示例,第一设备在15ms、25ms、35ms向第二设备发送调度信息,以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或者,基于S1302中减小调度周期大小的示例,第一设备每间隔5ms向第二设备发送调度信息,以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相应的,第二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调度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包。
上述方案中,第一设备在一个或多个初始调度周期(即调整之前的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可以获取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以及发送等待时长。基于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感知来包周期(即第二设备获取数据包的周期)和调度周期的大小关系,基于发送等待时长,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感知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从而使得第一设备能够及时调整调度周期,以降低数据包在发送侧的等待时延,提高用户体验。例如第一设备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使得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被尽早发送,以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延。或者,第一设备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以便增大调数据包的频率,来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延。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度方法的整体流程进行了说明,下面将对上述各个步骤中的实现细节进行说明。
对于调度结果信息包括的发送等待时长,可能存在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一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一个数据包可以为首个数据包。即,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上述步骤S1301中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发送等待时长包括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示例性的,以两个调度周期,第一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数据包#11、数据包#12、数据包#13,第二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数据包#21、数据包#22、数据包#23为例,该发送等待时长即包括数据包#11和数据包#21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情况1下,第一设备获取调度结果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
相应的,对于第二设备来说,上述步骤S1300b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包括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的第二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或者说,第二信息可以为以下一项或多项:
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
从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下文称为第一时间间隔);
或,从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示例性的,从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可以描述为:从首个数据包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二者可以相互替换。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在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包括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的情况下,由于由第一设备调度第二设备数据包的发送,因此第一设备可以获知该首个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从而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获取到该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以及该首个数据包的发送时间,获取该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例如,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为首个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与第二设备获取到该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之差。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在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包括第一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由于第一设备能够获知第二时间间隔(第一设备收到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的时间以及首个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时间间隔和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包括的第一时间间隔,获取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例如,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在首个数据包之前发送的情况下,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可以为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之和。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如图15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的格式,包括:2比特的ACI数量(ACI number)字段、2比特的高ACI(ACI High)字段、4比特的等待时长(wait time)字段、2比特的比例因子(Scaling Factor)字段、8比特的最高队列大小(Queue Size High)字段、以及8比特的全部队列大小字段(Queue SizeAll)。其中:
ACI数量字段用于指示有数据包待发送的AC的数量,例如,ACI数量字段的取值为0时,表示存在1个AC有数据包待发送;取值为1时,表示存在2个AC有数据包待发送;取值为2时,表示存在3个AC有数据包待发送;取值为3时,表示存在4个AC有数据包待发送。
等待时长字段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在多个AC有数据包待发送的情况下,该等待时长可以用于指示最高优先级AC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发送等待时长可以由等待时长字段的取值表示。由于等待时长字段的长度有限,在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等待时长字段的最大取值所表示的时间的情况下,等待时长的取值可以设置为最大取值。示例性的,以等待时长字段的取值范围为0-15,表示发送等待时长为0-15ms为例,在发送等待时长大于15ms的情况下,等待时长字段的取值可以设置为15。
其他字段的含义可参考图9对应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各个字段长度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不限定各个字段的长度一定为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长度,其长度可以比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长度更长或更短。此外,本申请也不限定各个字段的顺序一定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顺序,也可以为其他顺序,例如等待时长字段可以在ACI High字段之前。
上述以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发送等待时长可以是调度周期内的非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例如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或中间某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不予限制。此时,上述首个数据包的相关实现可进行适当的变型以适用于非首个数据包的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情况2、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数据包可以为调度周期内的每个数据包。即,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上述步骤S1301中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发送等待时长包括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示例性的,以两个调度周期,第一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数据包#11、数据包#12、数据包#13,第二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数据包#21、数据包#22、数据包#23为例,该发送等待时长即包括数据包#11、数据包#12、数据包#13、数据包#21、数据包#22、数据包#23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在该情况2下,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包头可以包括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该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即,在每个数据包的包头携带该数据包对应的第一信息,以指示该数据包自身的发送等待时长。
示例性的,以调度周期内调度到数据包#11、数据包#12、数据包#13为例,数据包#11的包头可以包括第一信息,以指示数据包#11的发送等待时长;数据包#12的包头可以包括第一信息,以指示数据包#12的发送等待时长;数据包#13的包头可以包括第一信息,以指示数据包#13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或,从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的情况下,第一设备获取发送等待时长的方式可参考上述情况1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数据包的帧结构可以如图15b所示,其中,HT控制字段和帧体之间包括第一字段,该第一字段可以用于承载第一信息。示例性的,第一字段的结构可以类似于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Q标准定义的以太网帧的帧头,即该第一字段可以包括802.1Q标签(tag)字段,第一信息可以承载于该802.1Q tag字段中。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管理帧查询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相应的,第二设备可以通过管理帧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以指示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第二信息可以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对应的第一信息,即包括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或,从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以上对发送等待时长进行了说明,下面对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具体方式进行说明。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下述四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1,且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方式一下,发送等待时长可以如上述情况1所示,即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一阈值可以包括: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均大于第一阈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阈值可以为业务允许的最大时延。或者,第一阈值可以为协议规定的。或者,第一阈值可以为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协商的。或者,第一阈值可以为第二设备自主确定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设备可以周期性获取数据包。为例方便描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将第二设备获取数据包的周期称为来包周期。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设备在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1的情况下,说明来包周期内第二设备可能获取到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设备能够调度该数据包在下一个来包周期到达之前被发送。当前来包周期获取到的数据包在下一个来包周期到达之前被发送的情况下,说明来包周期和调度周期的大小相近,可能无需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然而,此时的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一阈值,说明发送等待时长较长,因此第一设备可以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以降低发送等待时长。
示例性的,以步骤S1301中的多个调度周期的个数为3,来包周期和调度周期为10ms,调度周期比来包周期晚5ms开始,第一设备的触发帧经过1ms到达第二设备,发送等待时长为调度周期内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第一阈值为4ms为例,如图16所示,第二设备在0ms、10ms、20ms处获取到数据包,第一设备在5ms、15ms、25ms处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第二设备在6ms、16ms、26ms处发送数据包,那么该3个调度周期内,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均为6ms,大于第一阈值4ms。
之后,从第四个调度周期开始,第一设备可以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例如,将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调度周期的开始时刻提前为31ms、41ms、51ms,第二设备在30ms、40ms、50ms处获取到的数据包即可在32ms、42ms、52ms处发送。也就是说,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后,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可以降低为2ms。
方式二、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1,且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方式二下,发送等待时长可以如上述情况1所述。可参考上述方式一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阈值和第一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二阈值的确定方式可参考上述第一阈值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设备在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1的情况,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种原因导致的:第一种原因可能是来包周期内第二设备获取到一个数据包,且调度周期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来包周期的2倍,从而导致当前来包周期获取到的数据包在下一个来包周期到达之前未被发送,即导致多个来包周期内获取到的数据包在一个调度周期内被发送。第二种原因可能是来包周期和调度周期的大小相近,且一个来包周期内第二设备获取到多个数据包,即一个来包周期内获取到的多个数据包在一个调度周期内被发送。
示例性的,以步骤S1301中的多个调度周期的个数为2,来包周期为5ms,调度周期为10ms,调度周期比来包周期晚7ms开始,第一设备的触发帧经过1ms到达第二设备,发送等待时长为调度周期内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第二阈值为5ms为例,如图17所示,第二设备在0ms、5ms、10ms、15ms处获取到数据包,第一设备在7ms、17ms处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第二设备在8ms处发送0ms和5ms处获取的数据包(图17中以一个较长的矩形为例进行说明)、以及在18ms处发送10ms和15ms处获取的数据包,那么该2个调度周期内首个数据包(即0ms和10ms处获取的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均为8ms,大于第二阈值5ms。
若从第三个调度周期开始,第一设备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例如,将调度周期的大小减小为5ms,如图17所示,第一设备可以在22ms、27ms、32ms、37ms处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第二设备在23ms、28ms、33ms、38ms处分别发送在20ms、25ms、30ms、35ms处获取到的数据包,此时,调度周期内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降低为3ms。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设备在减小调度周期后,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时,可以继续获取数量信息。若减小调度周期后,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0,则在减小调度周期之前,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1的情况,可能是由上述第二种原因导致的,此时第二设备可以将调度周期的大小设置为调整之前的大小,之后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方式三、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多个数据包,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均大于第一阈值,且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中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最小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方式三下,发送等待时长可以如上述情况2所述,即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该情况2下,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一阈值可以包括: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均大于第一阈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三阈值可以为小于来包周期的较小的值,例如1ms。此时,第一设备在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多个数据包,该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中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最小发送等待时长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说明一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相近(或相差不大),第二设备可能在一个来包周期内一次性获取到多个数据包。该情况下,由于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相近,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可能导致调度混乱,因此可以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以降低发送等待时长。
示例性的,以步骤S1301中的多个调度周期的个数为3,来包周期和调度周期为10ms,调度周期比来包周期晚5ms开始,第一设备的触发帧经过1ms到达第二设备,第一阈值为4ms为例,一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2个数据包为例,如图18所示,第二设备在0ms、10ms、20ms处分别获取到2个数据包,第一设备在5ms、15ms、25ms处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第二设备在6ms、16ms、26ms处分别发送在0ms、10ms、20ms处获取到的2个数据包,那么该3个调度周期内,每个调度周期内的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为6ms,大于第一阈值4ms。
之后,从第四个调度周期开始,第一设备可以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例如,将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调度周期的开始时刻提前为31ms、41ms、51ms,第二设备在30ms、40ms、50ms处获取到的2个数据包即可在32ms、42ms、52ms处发送。也就是说,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后,每个调度周期内的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可以降低为2ms。
方式四、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多个数据包,且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中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最小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方式四下,发送等待时长可以如上述情况2所述,可参考方式三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设备在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多个数据包,该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中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最小发送等待时长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说明一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相差较大,可能是来包周期内第二设备获取到一个数据包,且调度周期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来包周期的2倍,从而导致当前来包周期获取到的数据包在下一个来包周期到达之前未被发送,即导致多个来包周期内获取到的数据包在一个调度周期内被发送。
示例性的,以步骤S1301中的多个调度周期的个数为2,来包周期为5ms,调度周期为10ms,调度周期比来包周期晚8ms开始,第一设备的触发帧经过1ms到达第二设备,发送等待时长为调度周期内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第三阈值为3ms为例,如图19所示,第二设备在0ms、5ms、10ms、15ms处获取到数据包,第一设备在8ms、18ms处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第二设备在9ms处发送0ms和5ms处获取的数据包、以及在19ms处发送10ms和15ms处获取的数据包,那么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两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间分别为9ms和4ms,其差值大于第三阈值3ms。
若从第三个调度周期开始,第一设备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例如,将调度周期的大小减小为5ms,如图19所示,第一设备可以在23ms、28ms、33ms、38ms处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第二设备在24ms、29ms、34ms、39ms处分别发送在20ms、25ms、30ms、35ms处获取到的数据包,此时,调度周期内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为4ms。
以上,第一设备通过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以及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或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可以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提高用户体验。下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度方法,该方法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发送等待时长调整调度周期。如图20所示,该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01、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获取调度结果信息。
其中,该调度结果信息包括发送等待时间,发送等待时间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发送等待时长包括时延统计周期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时延统计周期可以与该多个调度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调度周期部分或全部重叠。示例性的,以多个调度周期的数量等于2为例,图21a所示,时延统计周期的结束时间可以早于多个调度周期中最后一个调度周期的结束时间,时延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可以早于多个调度周期中第一个调度周期的起始时间,即时延统计周期与多个调度周期部分重叠;或者,如图21b所示,时延统计周期的结束时间可以等于多个调度周期中最后一个调度周期的结束时间,时延统计周期的开始时间可以等于多个调度周期中第一个调度周期的起始时间,即时延统计周期与多个调度周期完全重叠。或者,如图21c所示,时延统计周期与一个调度周期部分重叠;或者,如图21d所示,即时延统计周期与一个调度周期完全重叠。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在时延统计周期与该多个调度周期中的一个调度周期部分或全部重叠的情况下,发送等待时长可以包括多个时延统计周期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该多个时延统计周期的总时长与该多个调度周期的总时长相近或相等。示例性的,如图21c或图21d所示,第一设备在前两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发送等待时长可以包括前两个时延统计周期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设备可以支持发送等待时长的统计。示例性的,第二设备可以按照时延统计周期,统计各个时延统计周期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示例性的,以时延统计周期内第二设备发送了数据包#1、数据包#2、和数据包#3,发送等待时长分别为5ms、4ms、6ms为例,该时延统计周期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为6ms,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为5ms。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第二设备可以以TID为粒度,统计时延统计周期内各个TID对应的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或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例如,在一个时延统计周期内,第二设备可以统计TID0对应的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等待时长、TID1对应的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以及TID2对应的数据包的平均发送等待时长等。
相应的,该场景下,发送等待时长可以包括时延统计周期内各个TID对应的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设备获取调度结果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管理帧,该管理帧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第二设备可以在管理帧的供应商特定内容(VendorSpecific Content)字段中携带发送等待时长。例如,第二设备可以在管理帧中添加供应商特定元素(Vendor Specific Element),在该供应商特定元素包括的供应商特定内容字段中携带发送等待时长。管理帧的帧结构可参考上述图1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该管理帧例如可以为Action帧。发送等待时长可以携带在Action帧的供应商特定元素的供应商特定内容字段中。或者,在管理帧为Action帧的情况下,发送等待时长也可以携带在Action字段中的供应商特定内容字段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以TID为粒度的情况下,供应商特定内容字段可以包括如图21e所示的字段,以指示各个TID对应的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设备可以周期性主动向第一设备上报时延统计周期内统计的发送等待时长。或者,第一设备可以周期性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信息以请求(或查询)时延统计周期内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该第三信息可以携带在管理帧中,即第一设备通过管理帧请求时延统计周期内的发送等待时长。例如,该第三信息可以携带在管理帧的供应商特定内容字段中。
S2002、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可以包括: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均大于第一阈值,且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可以认为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相近(或相差不大),说明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相近。
示例性的,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相近,可能是来包周期与调度周期的大小相近,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较晚导致的,此时可以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以降低发送等待时间,可参考图16或图18所示的示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可以包括: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时,可以认为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相差较大,说明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相差较大。
示例性的,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相差较大,可能是来包周期大于调度周期导致的,此时可以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以降低发送等待时间,可参考图17或图19所示的示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03、第一设备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相应的,第二设备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设备能够获取一段时间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根据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的大小关系推断来包周期和调度周期的大小关系,进而及时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以降低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提高用户体验。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度方法,该方法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调整调度周期。如图22所示,该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201、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获取调度结果信息。
其中,该调度结果信息包括数量信息,数量信息可参考上述步骤S1301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调度结果信息还可以包括发送等待时长,发送等待时长可参考上述步骤S1301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在调度结果信息包括发送等待时长的情况下,该发送等待时长可以是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指示的,可参考上述步骤S1300a和步骤S1300b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该步骤S2201与步骤S1301的区别在于,发送等待时长为可选特征,即调度结果信息可以不包括发送等待时长。
S2202、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数量信息指示多个调度周期中,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另一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0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增大调度周期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在多个调度周期中的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另一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0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来包周期大于调度周期导致的。此时可能存在部分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较大,以及由于第一设备调度不到数据包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示例性的,以步骤S2101中的多个调度周期的个数为4,来包周期为15ms,调度周期为10ms,第一设备的触发帧经过1ms到达第二设备为例,如图23所示,第二设备在0ms、15ms、30ms处获取到数据包,第一设备在1ms、11ms、21ms、31ms处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第二设备在2ms处发送0ms处获取到的数据包,在12ms处没有数据包发送,在22ms处发送15ms处获取到的数据包,在32ms处发送30ms处获取到的数据包。即第一设备在第一个、第三个、第四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1个数据包,在第二个调度周期内未调度到数据包,如此,导致15ms处获取到的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为7ms,以及导致12ms处的资源被浪费。
若第一设备从第五个调度周期开始增大调度周期的大小,例如,将调度周期的大小增大为15ms,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在46ms、61ms、76ms处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第二设备在47ms、62ms、77ms分别发送在45ms、60ms、75ms获取到的数据包,从而使得各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都为2ms。也就是说,在该场景下,增大调度周期的大小后,可以降低部分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度结果信息还包括发送等待时长,在数量信息指示多个调度周期中,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另一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0,且调度到的部分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增大调度周期的大小。
示例性的,基于图23所示的示例,若第五阈值为5ms,则15ms处获取到的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大于该第五阈值,第一设备可以增大该调度周期的大小。
若第五阈值为10ms,那么调度周期调度到的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均小于该第五阈值,第一设备可以不对调度周期进行调整。该情况下,虽然部分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较大但是未超过阈值,第一设备不调整调度周期对业务造成的影响可能忽略不计,不会影响用户体验。例如第五阈值为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在发送等待时长小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能够满足业务的时延要求,从而可以不对调度周期进行调整。
S2203、第一设备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相应的,第二设备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设备能够获取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从而推断来包周期和调度周期的大小关系,进而及时增大调度周期的大小,以降低部分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该第一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第二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有可用于该第二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上述主要从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一设备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第一设备的部件;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第二设备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第二设备的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一种实施场景下,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装置,该第一装置具有上述方法中第一设备的任意功能。图24示出了一种第一装置24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装置240包括处理模块2401和收发模块24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24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发送和/或接收功能。该收发模块2402可以由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装置24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24中未示出),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2402,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接收和发送类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24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处理类(例如确定、获取、生成等)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
收发模块2402,用于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装置的数据包;处理模块2401,用于获取调度结果信息,调度结果信息包括数量信息和发送等待时长,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装置获取到至被第二装置发送所间隔的时间;处理模块2401,还用于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收发模块2402,还用于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第二装置的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处理模块2401,用于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包括:处理模块2401,用于在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1,且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处理模块2401,用于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处理模块2401,用于在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1,且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处理模块2401,用于获取调度结果信息,包括:处理模块2401,用于通过收发模块2402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从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或,从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处理模块2401,用于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包括:处理模块2401,用于在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多个数据包,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均大于第一阈值,且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中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最小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处理模块2401,用于第一设备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处理模块2401,用于在数量信息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多个数据包,且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中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最小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数据包的包头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或,从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
收发模块2402,用于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装置的数据包;处理模块2401,用于获取调度结果信息,调度结果信息包括发送等待时长,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装置获取到至被第二装置发送所间隔的时间;处理模块2401,还用于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收发模块2402,还用于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第二装置的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发送等待时长包括时延统计周期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时延统计周期与多个调度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调度周期部分或全部重叠。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处理模块2401,用于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包括:处理模块2401,用于在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均大于第一阈值,且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提前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处理模块2401,用于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处理模块2401,用于在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减小调度周期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处理模块2401,用于获取调度结果信息,包括:处理模块2401,用于通过收发模块2402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管理帧,管理帧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
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
收发模块2402,用于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装置的数据包;处理模块2401,用于获取调度结果信息,调度结果信息包括数量信息,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每个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处理模块2401,还用于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收发模块2402,还用于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第二装置的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处理模块2401,用于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处理模块2401,用于在数量信息指示多个调度周期中,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另一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0的情况下,增大调度周期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调度结果信息还包括发送等待时长,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处理模块2401,用于根据调度结果信息调整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处理模块2401,用于在数量信息指示多个调度周期中,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另一部分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0,且部分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增大调度周期的大小。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该第一装置24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硬件实现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第一装置240可以采用图12所示的WLAN设备1200的形式。
作为一种示例,图24中的处理模块24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2所示的WLAN设备1200中的处理器1201调用存储器1204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24中的收发模块24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2所示的WLAN设备1200中的收发器1202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4中的第一装置240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此时,收发模块24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或通信接口)实现,处理模块24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系统的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装置240可执行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场景下,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具有上述方法中第二设备的任意功能。图25示出了一种第二装置25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装置250包括处理模块2501和收发模块25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25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发送和/或接收功能。该收发模块2502可以由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装置25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25中未示出),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2502,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设备执行的接收和发送类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25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设备执行的处理类(例如确定、获取、生成等)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2501,用于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装置获取到至被第二装置发送所间隔的时间,发送等待时长用于调整调度周期,调度周期为第一装置调度第二装置的数据包的周期;收发模块2502,用于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二信息;处理模块2501,还用于控制收发模块2502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向第一装置发送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收发模块2502,用于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二信息,包括:收发模块2502,用于向第一装置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包括第二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信息为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从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或,从第二设备获取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发送等待时长包括时延统计周期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时延统计周期与多个调度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调度周期部分或全部重叠。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收发模块2502,用于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二信息,包括:收发模块2502,用于向第一装置发送管理帧,管理帧包括第二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发送等待时长包括调度周期内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包,数据包的包头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信息为: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或,从第二设备获取到数据包的时间至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该第二装置25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硬件实现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第二装置250可以采用图12所示的WLAN设备1200的形式。
作为一种示例,图25中的处理模块25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2所示的WLAN设备1200中的处理器1201调用存储器1204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25中的收发模块25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2所示的WLAN设备1200中的收发器1202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5中的第二装置250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此时,收发模块25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或通信接口)实现,处理模块25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系统的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装置250可执行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还可以使用下述一项或多项来实现: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任何其它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申请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可以由一般性的总线体系结构来实现。
为了便于说明,参见图26,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26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2600包括处理器2601和收发器2602。该通信装置2600可以为第一装置或第二装置,或其中的芯片。图26仅示出了通信装置2600的主要部件。除处理器2601和收发器2602之外,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器2603、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图未示意)。
其中,处理器2601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存储器2603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收发器2602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和天线,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其中,处理器2601、收发器2602、以及存储器2603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当通信装置开机后,处理器2601可以读取存储器2603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2601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2601,处理器2601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实现中,所述的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独立于进行基带处理的处理器而设置,例如在分布式场景中,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与独立于通信装置,呈拉远式的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指令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通信装置中。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能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可能经过其他器件)并传输至该处理器。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该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以包括前面所述的装置。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获取调度结果信息,所述调度结果信息包括数量信息和发送等待时长,所述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所述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
所述第一设备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包括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首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包括:
所述数量信息指示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1,且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提前所述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
所述数量信息指示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1,且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减小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调度结果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所述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等待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到所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
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到所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缓冲区状态报告控制字段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或,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到所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至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首个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包括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每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包括:
所述数量信息指示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多个数据包,所述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均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中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最小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提前所述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
所述数量信息指示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多个数据包,且所述多个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中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最小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减小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的包头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到所述数据包的时间;
或,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到所述数据包的时间至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12.一种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获取调度结果信息,所述调度结果信息包括发送等待时长,所述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所述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
所述第一设备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包括时延统计周期内数据包的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平均发送等待时长,所述时延统计周期与所述多个调度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调度周期部分或全部重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包括:
所述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平均发送等待时长均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提前所述调度周期的起始时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
所述最大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平均发送等待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减小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调度结果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管理帧,所述管理帧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等待时长。
17.一种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设备的数据包,获取调度结果信息,所述调度结果信息包括数量信息,所述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
所述第一设备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
所述数量信息指示所述多个调度周期中,部分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另一部分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增大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还包括发送等待时长,所述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所述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包括:
所述数量信息指示所述多个调度周期中,部分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另一部分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为0,且部分数据包的发送等待时长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增大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
20.一种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所述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第二设备获取到至被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间隔的时间,所述发送等待时长用于调整调度周期,所述调度周期为第一设备调度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的周期;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包。
21.一种第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装置的数据包;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调度结果信息,所述调度结果信息包括数量信息和发送等待时长,所述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所述第二装置获取到至被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间隔的时间;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所述第二装置的数据包。
22.一种第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装置的数据包;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调度结果信息,所述调度结果信息包括发送等待时长,所述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所述第二装置获取到至被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间隔的时间;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或起始时刻;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所述第二装置的数据包。
23.一种第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在多个调度周期内调度第二装置的数据包;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调度结果信息,所述调度结果信息包括数量信息,所述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每个所述调度周期内调度到的数据包的个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调度结果信息调整所述调度周期的大小;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调度所述第二装置的数据包。
24.一种第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等待时长,所述发送等待时长为数据包从被所述第二装置获取到至被所述第二装置发送所间隔的时间,所述发送等待时长用于调整调度周期,所述调度周期为第一装置调度所述第二装置的数据包的周期;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按照调整后的调度周期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数据包。
CN202110814081.9A 2021-07-19 2021-07-19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5643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4081.9A CN115643609A (zh) 2021-07-19 2021-07-19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4081.9A CN115643609A (zh) 2021-07-19 2021-07-19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3609A true CN115643609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0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14081.9A Pending CN115643609A (zh) 2021-07-19 2021-07-19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36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25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s with interference avoidance
KR100769099B1 (ko) 선택적인 통신 레이트를 가진 액세스 포인트,무선랜(wlan)에 대한 스케줄링 제어 및 그 관련 방법
JP6399416B2 (ja) サイクリックプレフィックス長を設定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482666B2 (ja) サイクリック・プレフィックスの長さを設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8476476B (zh) 功率指示系统和方法
US2022003056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pdcch monitoring period
EP4255037A1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2024842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02829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periodic allocations
CN115643609A (zh) 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81811B (zh) 一种介质访问控制电路、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760012A (zh) 组播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192183A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4001843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279974A1 (zh) 控制信道配置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4093690A1 (zh) 一种信道占用时间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US20240080660A1 (en) Reconfigured Trigger-Frame Response
US20240073794A1 (en) Repurposed Trigger-Frame Response
KR20230004089A (ko) 전송지연 최소화를 위한 다중 사용자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16097893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4980350A (zh) 一种计数值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3228746A (zh) 无线接入建立
CN115623543A (zh)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Varanasi A robust, high throughput MAC protocol for next generation WLA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