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2934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2934A
CN115642934A CN202211145917.1A CN202211145917A CN115642934A CN 115642934 A CN115642934 A CN 115642934A CN 202211145917 A CN202211145917 A CN 202211145917A CN 115642934 A CN115642934 A CN 115642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information
channels
priority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459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青
马迅
韦炳寿
杨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459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2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2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2934A/zh
Priority to CN202310807123.5A priority patent/CN11706094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4133 priority patent/WO202406090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4Setting up communications; Call and signal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7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rio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第一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生成包括第一信息的第一报文,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报文,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第一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第一优先级为第一信息的优先级,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通过电力线建立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由于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通道发送,因此,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通道同时发送,可以减少信息的等待时间,从而可以提高电力线通信中信息的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力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电力线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维持电网频率、电压的正常水平,需要在电力线系统内配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的能力,即根据电网的频率和电压变化情况,快速、动态的调节电站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了保证这类功率控制信息的实时传输,需要建立一张快速通信的网络。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PLC)通信是一种以电力输电线路作为载波信号传输媒介的电力通信系统。由于电力输电线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输电、用电的必备基础设施,因此基于已有的电力输电线路进行载波通信不必额外增加通信布线成本,同时也具备覆盖范围广、经济可靠等多种优势。
然而,载波信号的频率越高,信号经过电力输电线路后的传播损耗越大,因此,为了降低信号的传输损耗,常见的电力线载波通信都使用较低的通信频段。例如,G3-PLC联盟的标准使用低于500kHz的通信频段,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1901.1国际标准使用12MHz以下的通信频段等。而可用频谱受限会导致通信速率下降。因此,在PLC通信中如何保证信息快速传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PLC通信中信息的传输速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节点,也可以应用于第一节点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还可以应用于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节点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第一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此处的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下面以应用于第一节点为例进行描述。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第一节点生成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一信息;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报文,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第一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第一优先级为第一信息的优先级,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通过电力线建立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用于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待发送信息的优先级不同,发送待发送信息的通道可能不同。可见,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通道发送,因此,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通道同时发送,可以减少信息的等待时间,从而可以提高PLC通信中信息的传输速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
本实施例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可以实现不同通道之间的物理隔离,可以降低不同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不同,第一报文还可以包括第一前导码,第一前导码为第一通道对应的前导码。
本实施例中,不同通道使用不同前导码,可以降低不同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互正交。
本实施例中,不同通道使用的前导码相互正交,可以进一步降低不同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同,第一报文还可以包括第二前导码,第二前导码为这多个通道的共用前导码。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第一优先级。
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通信对端第二节点的优先级和/或第一信息的重要程度确定第一优先级。第一信息的重要程度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即传输时延要求)、QoS等级、信息类型以及预设优先级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确定第一优先级的策略,从而可以提高PLC系统适配不同应用场景的能力和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节点根据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第一优先级可以包括: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和信息类型确定第一优先级。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在通过第二通道发送第二报文,且第二通道对应的优先级小于第一通道对应的优先级的情况下,第一节点中止第二报文的发送;在第一报文发送成功后,恢复第二报文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在存在高优先级的信息要发送的情况下,可以中止低优先级的信息的发送,以便保证高优先级的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可以提高高优先级的信息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二节点中存在第三节点,且在第一报文发送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来自第三节点的报文的情况下,第一节点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第三节点为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的节点,第一时间段小于或等于时间阈值。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报文时,如果有第二节点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且正在发送第二报文,则这个第二节点无法接收第一报文,因此,第一节点可以重传第一报文,以便所有的第二节点能够收到第一报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在针对第一报文的确认(acknowledge,ACK)数量小于第一数量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通道向所述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第一数量为第二节点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在有第二节点没有收到第一报文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重传第一报文,以便所有第二节点能够收到第一报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优先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最高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在第一优先级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最低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本实施例中,最高优先级的信息通过第一节点上承载最高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进行发送,最低优先级的信息通过第一节点上承载最低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进行发送,可以保证低优先级的信息的发送不会影响高优先级的信息的发送,可以提高PLC通信中高优先级的信息的传输速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节点,也可以应用于第二节点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还可以应用于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二节点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第二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此处的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下面以应用于第二节点为例进行描述。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第二节点通过第一通道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报文,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第一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第一报文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优先级为第一信息的优先级,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通过电力线建立连接;处理第一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用于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传输信息的优先级不同,接收信息的通道可能不同。可见,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通道传输,因此,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通道同时传输,可以减少信息的等待时间,从而可以提高PLC通信中信息的传输速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
本实施例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可以实现不同通道之间的物理隔离,可以降低不同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不同,第一报文还可以包括第一前导码生成,第一前导码为第一通道对应的前导码。
本实施例中,不同通道使用不同前导码,可以降低不同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互正交。
本实施例中,不同通道使用的前导码相互正交,可以进一步降低不同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同,第一报文还可以包括第二前导码,第二前导码为这多个通道的共用前导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优先级根据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优先级根据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可以包括:第一优先级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和信息类型确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一报文成功接收的情况下,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针对第一报文的ACK。
本实施例中,第二节点成功接收到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报文之后,可以向第一节点反馈ACK,以便第一节点可以根据ACK确定是否有第二节点没有成功收到第一报文,在有第二节点没有成功收到第一报文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重传第一报文,可以保证所有第二节点均能够收到第一报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优先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最高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在第一优先级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最低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本实施例中,最高优先级的信息通过第二节点上承载最高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进行接收,最低优先级的信息通过第二节点上承载最低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进行接收,可以保证低优先级的信息的接收不会影响高优先级的信息的接收,可以提高PLC通信中高优先级的信息的传输速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一节点,也可以应用于第一节点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还可以应用于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节点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第一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此处的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包括第一信息;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报文,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第一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第一优先级为第一信息的优先级,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通过电力线建立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不同,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一前导码,第一前导码为第一通道对应的前导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互正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同,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二前导码,第二前导码为这多个通道的共用前导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第一优先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处理单元根据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服务质量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第一优先级包括:
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和信息类型确定第一优先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通过第二通道发送第二报文,且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优先级小于第一通道对应的优先级的情况下,中止第二报文的发送;
在第一报文发送成功后,恢复第二报文的发送。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二节点中存在第三节点,且在第一报文发送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来自第三节点的报文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第三节点为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的节点,第一时间段小于或等于时间阈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收发单元,还用于在针对第一报文的ACK数量小于第一数量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第一数量为第二节点的数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优先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最高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
在第一优先级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最低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二节点,也可以应用于第二节点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还可以应用于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二节点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第二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此处的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第一通道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报文,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第一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第一报文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优先级为第一信息的优先级,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通过电力线建立连接;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第一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不同,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一前导码,第一前导码为第一通道对应的前导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互正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同,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二前导码,第二前导码为这多个通道的共用前导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优先级根据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优先级根据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包括:第一优先级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和信息类型确定。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报文成功接收的情况下,向第一节点发送针对第一报文的ACK。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优先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最高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
在第一优先级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这多个通道中承载最低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第五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多个收发器和/或多个耦合器,多个通道与多个收发器一一对应,多个收发器与多个耦合器一一对应,多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息,以及向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发送信息,这多个耦合器中每个耦合器用于将这多个收发器中对应收发器向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信息耦合到对应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上,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公开的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多个收发器和/或多个耦合器,多个通道与多个收发器一一对应,多个收发器与多个耦合器一一对应,多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息,以及向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发送信息,这多个耦合器中每个耦合器用于将这多个收发器中对应收发器向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信息耦合到对应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上,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公开的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五方面的通信装置和第六方面的通信装置。
第八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上述各方面公开的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当程序被执行时,使得芯片执行上面的方法。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存储器位于芯片之外。
第十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上述通信方法被执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时隙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光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不同通道对应不同电力线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两个节点通道对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PLC通信中信息的传输速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关技术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时隙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电力线通信中,在每个信标周期都有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时隙和载波检测多址(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SMA)时隙。一种情况下,可以为特定用途分配专用的TDD时隙,在节点要发送特定用途的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在专用的TDD时隙进行发送。另一种情况下,在节点要发送信息的情况下,节点可以在CSMA时隙监听信道,在监听到信道空闲时可以采用退避随机时间后抢占信道进行发送。
在专用的TDD时隙发送特殊用途的信息的情况下,当特殊用途的信息的到达时间错过当前信标周期的TDD时隙时,节点需要能等待到下一个信标周期中专用的TDD时隙才能发送,以致等待时间较长,传输速率较低。
在CSMA时隙发送信息的情况下,当监听到信道繁忙时,节点要等待到信道空闲之后才能抢占信道,以致等待时间较长,传输速率较低。
可见,在PLC通信中如何保证信息快速传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网络架构进行描述。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多个节点(图2中示意出了3个节点),这多个节点之间通过电力线(或电力线路)连接。这多个节点中每个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不同节点上设置的通道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节点1上设置了m个通道、节点2上设置了n个通道、节点3上设置了k个通道,m、n、k为大于1的整数,m、n、k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节点进行通信之前,可以先建立节点之间的通道对,之后一个节点通过一个通道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其他节点通过与这个通道对应的通道接收到。
节点可以通过多个通道同时发送信息,也可以通过多个通道同时接收信息。在节点工作在全双工模式的情况下,节点可以通过通道发送信息,同时可以通过通道接收来自其它节点的信息。在节点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的情况下,节点在同一时间只能通过通道发送信息或接收信息,不能同时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
节点可以为通信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网桥、计算机等可以通过电力线通信的设备。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光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光伏组件与智能光伏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为PLC通信,智能光伏控制器与汇流/变压器之间的通信为PLC通信,汇流/变压器与智能子阵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为PLC通信。在智能光伏中,节点可以为光伏组件,也可以为智能光伏控制器,还可以为汇流/变压器,还可以为智能子阵控制器。
应理解,上述是对该网络架构应用场景的示例性说明,并不对该网络架构的应用场景进行限定。示例性的,该网络架构也可以应用于WiFi系统,还可以应用智能家居,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通过电力线通信的系统。
基于上述网络架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第一节点生成包括第一信息的第一报文。
第一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可以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可见,不同通道可以传输不同优先级的信息。通道与传输信息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和表2所示:
通道 信息的优先级
通道1 优先级1
通道2 优先级2
表1
通道 信息优先级
通道1 (-∞,优先级1)
通道2 [优先级1,优先级2)
表2
如表1所示,一个通道可以对应一个优先级,即一个通道可以传输一个优先级的信息,也即一个通道可以承载一个优先级的信息。如表2所示,一个通道可以对应一个优先级区间范围,即一个通道可以对应多个优先级,也即一个通道可以传输多个优先级的信息,也即一个通道可以承载多个优先级的信息。
应理解,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一个通道可以对应两根电力线(或电力线路),即可以通过两根电力线建立一个通道。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上设置的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可以实现对不同通道的物理隔离,可以降低不同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和可靠性。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可以理解为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两根电力线中的一根电力线不同,也可以理解为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两根电力线均不同。一根电力线为一根电线或一根电力线路,可以包括一根导线介质,也可以包括多根导线介质。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不同通道对应不同电力线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PLC通信系统包括节点X、节点Y和节点Z,节点X、节点Y和节点Z均包括3个物理通道,即通道1、通道2和通道3。通道1对应电力线C和电力线D,通道2对应电力线B和电力线C,通道3对应电力线A和电力线B。可见,可以利用多根电力线的物理特性,可以将节点上不同通道耦合到不同的电力线上,可以实现不同通道间的物理隔离,可以避免不同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应理解,图5是对不同通道对应不同电力线的示例性说明,并不对其构成限定。例如,节点上设置的通道可以2、4、5、6等。再例如,电力线的数量可以为3、5、6等。
第一节点可以生成包括第一信息的第一报文。第二节点为第一信息的接收节点,第二节点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通过电力线建立连接。第二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第一节点设置的通道数量与第二节点设置的通道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可以进行通信的通道对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第一节点还可以确定第一优先级,进而可以根据第一优先级确定第一通道。第一优先级为第一信息的优先级。第一通道为第一节点设置的多个通道中可以承载第一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
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以及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第一优先级。
第二节点的优先级可以是预定义的。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也可以根据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距离、第二节点的管理范围、第二节点的通信能力、第二节点的通信等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与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正相关;即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距离越远,第二节点的优先级越高,即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距离越近,第二节点的优先级越低。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与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反相关。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与第二节点的管理范围相关,可以为正相关,也可以为反相关。示例性的,第二节点的管理范围越大,第二节点的优先级越大。第二节点的管理范围可以根据第二节点管理的设备或装置的数量、第二节点管理的设备或装置的类别以及第二节点与管理的设备或装置之间的距离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与第二节点的通信能力正相关。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与第二节点的通信等级正相关。第二节点的通信能力可以由第二节点的发送功率、通信距离、支持的节点数量、支持的传输速率、处理能力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第二节点的通信等级可以根据第二节点的通信能力确定。在第二节点的通信能力较弱或较低的情况下,第二节点的通信等级较低。反之,在第二节点的通信能力较强或较高的情况下,第二节点的通信等级较高。一种情况下,第二节点的优先级可以由第二节点确定之后发送给第一节点。另一种情况下,第二节点可以将用于确定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的信息发送给第一节点,第一节点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确定第二节点的优先级。在第二节点的数量为1的情况下,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为这个第二节点的优先级。在第二节点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第二节点的优先级可以为多个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的平均值,也可以为多个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的加权平均值,还可以为多个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中的最大值,还可以为多个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中的最小值,还可以为多个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中的中间值。
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为允许第一信息传输的最长时延。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与第一优先级负相关。即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越短,第一优先级越高;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越长,第一优先级越低。
第一信息对应的QoS等级可以为第一信息的QoS等级,也可以为第一信息对应的业务的QoS等级。第一信息对应的QoS等级与第一优先级正相关。即第一信息对应的QoS等级越高,第一优先级越高;第一信息对应的QoS等级越低,第一优先级越低。
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类型可以为控制信息,也可以为数据信息。控制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数据信息的优先级。在第一信息为控制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优先级较高;在第一信息为数据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优先级较低。
第一信息对应的预设优先级可以为预先为第一信息设置的优先级,也可以为预先为第一信息对应的业务设置的优先级,还可以为预先为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类型设置的优先级。第一信息对应的预设优先级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的重要程度、可靠性、对网络的影响度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预设优先级与第一优先级正相关。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二节点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优先级,即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的接收节点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优先级。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确定第一优先级。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QoS等级确定第一优先级。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类型确定第一优先级。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预设优先级确定第一优先级。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二节点的优先级以及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确定第一优先级。下面以第一节点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和QoS等级确定第一优先级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确定优先级1,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QoS等级确定优先级2,可以将λ1*优先级1与λ2*优先级2之和确定为第一优先级。λ1为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的权值,λ2为第一信息对应的QoS等级的权值,λ1与λ2的和为1。
可见,在根据多个信息确定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可以先根据每个信息确定对应的优先级,之后可以对这些优先级进行加权和得到第一优先级。不同信息对应的权值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在不同信息对应的权值变化的情况下,权值可以根据具体业务和应用场景的需要,由节点之间根据用户定义的算法协商确定。
第一节点确定出第一优先级之后,在通道与传输信息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下面简称第一对应关系)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判断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的优先级中是否存在与第一优先级相同的优先级,在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的优先级中存在与第一优先级相同的优先级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对应关系中这个优先级对应的通道确定为第一通道。在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的优先级中不存在与第一优先级相同的优先级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将第一对应关系中优先级与第一优先级的差值的绝对值最小的优先级对应的通道确定为第一通道。在通道与传输信息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下面简称第二对应关系)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将第二对应关系中包括第一优先级的优先级区间范围对应的通道确定为第一通道。
示例性的,在第一优先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第一节点设置的多个通道中承载最高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在第一优先级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第一节点设置的多个通道中承载最低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在第一节点设置两个通道的情况下,第一阈值等于第二阈值。在第一节点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通道的情况下,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
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设置的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在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不同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先确定第一优先级,之后可以根据第一优先级确定第一通道,进而可以生成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前导码的第一报文。第一前导码为第一通道对应的前导码。不同通道使用不同前导码可以降低不同通道间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此外,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设置的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可以相互正交,可以进一步降低不同通道间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前导码为识别PLT通信报文的特殊序列。示例性的,前导码可以为PLT通信报文的起始序列,接收节点检测到前导码的情况下,表明有传输的PLT通信报文,可以接收前导码后面的信息。
在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同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生成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前导码的第一报文。第二前导码为第一节点上设置的多个通道的共用前导码。此时,第一节点生成第一报文的步骤,与确定第一优先级和/或确定第一通道的步骤可以串行执行,也可以并行执行。
402.第一节点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报文。
相应地,第二节点通过第一通道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报文。
第一节点上的第一通道与第二节点上的第一通道组成一个通道对。
第一节点生成第一报文且确定第一通道之后,可以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报文。相应地,第二节点可以通过与第一通道对应的第一通道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报文。
在第一节点要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报文的情况下,如果第一节点正在通过第二通道发送第二报文,且第二通道对应的优先级小于第一通道的优先级,即第二通道能够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小于第一通道能够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表明第一优先级大于第二报文包括的第二信息的优先级,即第一信息的优先级比第二信息的优先级高,也即第一信息比第二信息重要,为了保证第一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第一节点可以先中止(或中断)第二报文的发送,同时可以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报文,在第一报文发送成功之后,可以恢复第二报文的发送。第二报文包括第二信息。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不同。可见,在存在高优先级的信息发送的情况下,可以暂停低优先级的信息的发送,以便可以保证高优先级的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通道为第一节点设置的多个通道中承载最高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的情况下,第一节点要通过第一通道发送报文时,可以中止其他通道上发送的报文,可以保证最高优先级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有高优先级的信息等待发送时,第一节点就中止低优先级的信息的发送,可以保证高优先级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403.第二节点处理第一信息。
第二节点接收到第一报文之后,可以处理第一报文包括的第一信息。在第一信息为控制信息的情况下,第二节点可以执行第一信息对应的控制。在第一信息为数据信息的情况下,第二节点可以存储第一信息,也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得到其他信息,还可以根据第一信息进行交互,还可以进行其他处理。
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报文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报文是否发送成功来确定是否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在第一报文发送成功的情况下,第一节点不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在第一报文发送失败的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第一报文发送失败,可以理解为第一节点向所有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报文发送失败,也可以理解为第一节点向部分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报文发送失败。
一种情况下,第二节点接收到第一报文之后,可以确定第一报文是否成功接收,在第一报文成功接收的情况下,可以向第一节点发送针对第一报文的ACK。第一节点接收到来自一个第二节点的ACK之后,表明向这个第二节点的第一报文发送成功。在针对第一报文的ACK数量小于第一数量的情况下,表明有些第二节点没有成功接收到第一报文,因此第一节点可以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以便所有的第二节点均能够接收到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报文。第一数量为第二节点的数量。
另一种情况下,节点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也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由于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的节点不能同时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因此,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报文之后,可以先判断第二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三节点,在判断出第二节点中存在第三节点的情况下,表明第二节点中存在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的第二节点,可以继续判断在第一报文发送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来自第三节点的报文,在第一报文发送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来自第三节点的报文的情况下,表明第一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报文时第三节点正在发送信息,第三节点无法接收到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报文,因此,可以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在判断出第二节点中不存在第三节点,表明第二节点中不存在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的第二节点,可以不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在第一节点在第一报文发送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来自第三节点的报文的情况下,表明第一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第一报文时,第三节点没有发送信息,可以接收到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报文,第一节点可以不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第一时间段小于或等于时间阈值。时间阈值为通过电力线传输信息的最大时延。
又一种情况下,第一节点可以先判断第二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三节点,在判断出第二节点中存在第三节点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判断在第一报文发送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来自第三节点的报文,在第一报文发送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来自第三节点的报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在判断出第二节点中不存在第三节点,或第一报文发送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来自第三节点的报文,可以继续判断针对第一报文的ACK数量是否小于第一数量,在针对第一报文的ACK数量小于第一数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重传第一报文。
上述通信方法中,节点上设置多个通道,不同通道可以传输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因此,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通道发送,进一步地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通道同时发送,可以减少信息的等待时间,从而可以提高PLC通信中信息的传输速率。
基于上述网络架构,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01.第一节点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和信息类型确定第一优先级。
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确定时延优先级。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与信息对应的时延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3所示:
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 信息对应的时延优先级
[时延1,+∞) k<sub>1</sub>
[时延2,时延1) k<sub>2</sub>
(-∞,时延J) k<sub>i</sub>
表3
其中,i为大于1的整数,k1、k2、…、ki大于0,k1、k2、…、ki的值依次增加。可见,时延要求越大,时延优先级越低,时延要求越小,优先级越高。
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类型确定类型优先级。信息对应的信息类型与信息对应的类型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4所示:
信息对应的信息类型 信息对应的类型优先级
控制信息 a
数据信息 b
表4
其中,a大于0,b大于a。
第一节点可以根据时延优先级和类型优先级确定第一优先级。第一优先级可以为时延优先级与类型优先级之和,也可以为时延优先级与类型优先级的加权和。
通过表3和表4可知,时延要求小于时延J的控制信息的优先级最大,时延要求大于或等于时延1的数据信息的优先级最小,时延要求大于或等于时延J且小于时延1的控制信息或数据信息的优先级介于最大优先级和最小优先级之间。时延要求大于或等于时延J且小于时延1的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优先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见,第一节点设置的多个通道可以有一个专用的控制通道,专门用于传输时延要求最低的控制信息。这多个通道中还可以有一个专用的数据通道,专门用于传输时延要求最高的数据信息。这多个通道中还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混合通道,这一个或多个混合通道即可以传输控制信息,也可以传输数据信息,传输的信息与通道能够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对应。可见,可以利用不同的物理通道保证时延要求较低的控制报文不被其他通道的报文干扰,从而可以保证控制信息的实时性。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两个节点通道对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节点X与节点Y之间进行通信时,可以建立N个通道对,节点X的通道A1、A2、…、AN分别与节点Y的通道B1、B2、…、BN对应。不同通道对用于传输不同优先级的信息。例如,节点X的通道A1和节点Y的通道B1之间用于传输数据信息(或数据报文),这类数据信息对时延不敏感;节点X的通道A2和节点Y的通道B2之间可以传输数据信息或控制信息,当传输控制信息时,该通道传输的控制报文与通道AN传输的控制报文有不同的优先级;节点X的通道AN和节点Y的通道BN之间专门用于传输特定优先级的控制信息(或控制报文),确保控制报文不被阻塞,可以实现低时延控制目的。其中,N为大于2的整数。
602.第一节点根据第一优先级确定第一通道。
其中,步骤602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步骤401下面的相关描述。
在第一优先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第一节点设置的多个通道中承载最高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即控制通道;在第一优先级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第一节点设置的多个通道中承载最低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即数据通道。在第一优先级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通道为第一节点设置的多个通道中承载第一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即混合通道。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603.第一节点生成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一前导码的第一报文。
其中,步骤603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步骤401下面的相关描述。
如图7所示,为了避免节点X和节点Y之间不用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在不同的通道中传输的信息可以使用不同的前导码,不同的前导码之间相互正交。例如,节点X的通道A1使用前导码1,节点X的通道A2使用前导码2,节点X的通道AN使用前导码n,可以确保在节点Y的通道B1能同步并接收前导码1之后的数据信息,节点Y的通道B2能接收前导码2之后的数据信息或控制信息,节点Y的通道BN能接收前导码N之后的控制信息。节点X的通道A2发出的报文即使串入节点Y的通道A1,也不会被节点Y的通道B1同步并接收。可见,不同通道的报文使用了不同的前导码,即使物理通道之间无法完全做到物理隔离,不同的前导码也会保证报文之间互不干扰,保证高优先级控制信息的实时性。
604.第一节点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报文。
相应地,第二节点通过第一通道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报文。
其中,步骤604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步骤402。
605.第二节点处理第一信息。
其中,步骤605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步骤403。
应理解,图6所示的通信方法为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应理解,上述通信方法中由节点执行的功能也可以由节点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来执行,还可以由全部或部分节点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来执行。
应理解,上述同一实施例或不同实施例中相关信息(即相同信息或相似信息)可以相互参考。
基于上述网络架构,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801和收发单元802。
在一种情况下,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节点,也可以为第一节点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还可以为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节点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发明内容中的第三方面。
在另一种情况下,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二节点,也可以为第二节点中的模块(例如,芯片),还可以为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二节点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发明内容中的第四方面。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801和收发单元802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图4和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基于上述网络架构,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通信装置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具备终端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或者是前述通信装置中的功能模块。通信装置的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1。处理器901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处理器9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包括:基带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应用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视频编解码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等。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该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和/或处理数据。不同的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集成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上。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902,用以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可在处理器901上被运行,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可选地,存储器9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该通信装置设置有多个通道,这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多个收发器903和/或多个耦合器904。多个通道与多个收发器903一一对应,多个收发器903与多个耦合器904一一对应。收发器903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收发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用于通过耦合器904实现该通信装置的收发功能。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901和收发器903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电子设备等上。实现本文描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独立设备(例如,独立的集成电路,手机等),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中的一部分(例如,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具体可以参照前述关于终端设备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网络架构,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001、逻辑电路1002和输出接口1003。输入接口1001与输出接口1003通过逻辑电路1002相连接。其中,输入接口1001用于接收来自其它通信装置的信息,输出接口1003用于向其它通信装置输出、调度或者发送信息。逻辑电路1002用于执行除输入接口1001与输出接口1003的操作之外的操作,例如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器901实现的功能。其中,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节点,也可以为第二节点。其中,有关输入接口1001、逻辑电路1002和输出接口1003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图4和图6所示的通信方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所述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包括:
生成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信息;
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一通道为所述多个通道中承载第一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所述第一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信息的优先级,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通过电力线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不同,所述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前导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互正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同,所述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二前导码,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多个通道的共用前导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服务质量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所述第一优先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服务质量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所述第一优先级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和信息类型确定所述第一优先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通过第二通道发送第二报文,且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优先级的情况下,中止所述第二报文的发送;
在所述第一报文发送成功后,恢复所述第二报文的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节点中存在第三节点,且在所述第一报文发送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报文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第二节点重传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三节点为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的节点,所述第一时间段小于或等于时间阈值。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所述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包括:
通过第一通道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通道为所述多个通道中承载第一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信息的优先级,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通过电力线建立连接;
处理所述第一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不同,所述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前导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互正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同,所述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二前导码,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多个通道的共用前导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服务质量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和信息类型确定。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所述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信息;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一通道为所述多个通道中承载第一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所述第一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信息的优先级,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通过电力线建立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不同,所述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前导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互正交。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同,所述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二前导码,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多个通道的共用前导码。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服务质量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所述第一优先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服务质量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所述第一优先级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和信息类型确定所述第一优先级。
24.根据权利要求17-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通过第二通道发送第二报文,且所述第二通道对应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优先级的情况下,中止所述第二报文的发送;
在所述第一报文发送成功后,恢复所述第二报文的发送。
25.根据权利要求17-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节点中存在第三节点,且在所述第一报文发送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三节点的报文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第二节点重传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三节点为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的节点,所述第一时间段小于或等于时间阈值。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设置有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所述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第一通道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通道为所述多个通道中承载第一优先级的信息的通道,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优先级为所述第一信息的优先级,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通过电力线建立连接;
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第一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不同。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不同,所述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一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为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前导码。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互正交。
30.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对应的前导码相同,所述第一报文还包括第二前导码,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多个通道的共用前导码。
31.根据权利要求26-3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服务质量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优先级、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QoS等级、信息类型和预设优先级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时延要求和信息类型确定。
3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有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中不同通道分别承载不同优先级的信息,所述通道为通过电力线建立的物理通道,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多个收发器和/或多个耦合器,所述多个通道与所述多个收发器一一对应,所述多个收发器与所述多个耦合器一一对应,所述多个收发器中每个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息,以及向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发送信息,所述多个耦合器中每个耦合器用于将所述多个收发器中对应收发器向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信息耦合到对应通道对应的电力线上,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145917.1A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642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5917.1A CN115642934A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02310807123.5A CN117060948A (zh) 2022-09-20 2023-07-03 一种通信方法及逆变器、子阵控制器
PCT/CN2023/114133 WO2024060904A1 (zh) 2022-09-20 2023-08-22 一种通信方法及逆变器、子阵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5917.1A CN115642934A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2934A true CN115642934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21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45917.1A Pending CN115642934A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02310807123.5A Pending CN117060948A (zh) 2022-09-20 2023-07-03 一种通信方法及逆变器、子阵控制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7123.5A Pending CN117060948A (zh) 2022-09-20 2023-07-03 一种通信方法及逆变器、子阵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5642934A (zh)
WO (1) WO202406090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98866B2 (en) * 2011-12-12 2017-07-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for charger and electric vehicle communication i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FR2998111B1 (fr) * 2012-11-09 2014-11-28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Dispositif intermediaire de gestion d'energie et procede de gestion d'energie associe.
CN105245472B (zh) * 2015-10-22 2018-09-14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一种继承性供电信息优先级调度方法
CN106452137B (zh) * 2016-07-12 2018-08-07 艾思玛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多路mppt逆变器转换效率的控制方法
US11303127B2 (en) * 2019-03-29 2022-04-12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Method for intelligent load management in off-grid AC systems
US20210376606A1 (en) * 2020-06-01 2021-12-02 Enphase Energy, Inc. Load detection and prioritization for a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N111800823B (zh) * 2020-06-12 2023-03-3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电力无线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13960017U (zh) * 2020-08-29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伏系统
CN114500404B (zh) * 2022-01-25 2024-02-20 银清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报文传输隔离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0948A (zh) 2023-11-14
WO2024060904A1 (zh) 2024-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4836B (zh) 新无线电车辆到一切(v2x)通信中的改进的组播和单播
Molins et al. Slotted FAMA: a MAC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US9031054B2 (en) Reservation response and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US20150103689A1 (en) Suppression of interferences between cells
US10116575B2 (en) Flow control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CN112398597B (zh)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676298A (zh) 多链路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884766A (zh) 组播反馈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19742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14503775A (zh) 一种确定先听后说失败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231967A1 (zh) 一种电力线通信plc方法及装置
CN11613495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侧行设备
CN11564293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48034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CN112311504A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装置
JPS61280130A (ja) 送信権制御方法
CN115152290A (zh) 一种非授权频段下传输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101451A (zh) 无线分布式网络中mac层的自适应确定性退避方法及系统
CN115499037A (zh) 蓝牙装置、设备系统及其信道切换方法
CN114978430A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786310B (zh)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节点
JP2561481B2 (ja)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式
US20240073867A1 (en)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637786B (zh) 无线发送装置及无线发送方法
WO202406704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1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