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0934B - 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0934B
CN115640934B CN202211430691.XA CN202211430691A CN115640934B CN 115640934 B CN115640934 B CN 115640934B CN 202211430691 A CN202211430691 A CN 202211430691A CN 115640934 B CN115640934 B CN 115640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indexes
innovation
level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06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40934A (zh
Inventor
薛露
李莎
罗俊博
方少亮
陈树敏
何硕楠
林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Center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14306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0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0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40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0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涉及创新能力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一级评价指标下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点;对评价点建立不少于3个评价维度的评价方向,并确定每个评价方向的评价参考数据;设定每个评价方向的评价限值,并对每个评价方向进行评价,取得评价方向得分;将评价方向得分按照不同评价方向的权重进行转换,形成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根据评价点得分,建立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根据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建立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根据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和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进行创新能力的多维度评价。其能正确客观的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Description

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创新能力评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而创新能力则是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各类创新资源的载体,其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对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创新能力的评价有助于对科技创新平台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评估,也能够在统一建立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下直观的评判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平台自身、为政府乃至社会提供创新力发展的参考和引导。
目前,对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评价,同行评议是通用的评价方法,但是也面临受专家个人偏好、学术背景、人情关系等对评价的客观性造成影响。这种评价方式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带有主观意见,有时候会有失评价的客观性。同时,同行评议的方式在创新能力评价的很多评价点上不同人所设置的评价点和评价参考数据并不统一,导致评价所形成评价得分参差不齐,影响创新能力评价的客观性。另外,每年的评分,一般只公布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这样会导致科技创新平台基于评价结果片面的追寻某一方向,出现创新能力各方面良莠不齐的情况,严重影响科技创新平台的健康发展。
因此,设计一种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和方法,能够正确客观的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进行多个维度方向上的评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通过确定创新能力评价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来拟定需要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方面,保证进行评价时能够在统一的评价层面和方向上进行公正评价。同时,对于不同的评价指标统一确定不同的评价维度,确保创新能力评价的多维度性,做到评价方向的全面性。在获取各级评价指标得分的基础上建立直观的雷达图评价模型,通过雷达图评价模型能够直观且准确的进行创新能力评价,避免由于评价指标较多发生比较混乱的情况。并且也能利用雷达图的数据表达特点多维度多方面的进行创新能力评价。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包括获取一级评价指标下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点;对评价点建立不少于3个评价维度的评价方向,并确定每个评价方向的评价参考数据;参考评价参考数据设定每个评价方向的评价限值,并对每个评价方向进行评价,取得评价方向得分;将评价方向得分按照不同评价方向的权重进行转换,形成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根据评价点得分,建立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根据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建立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根据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和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进行创新能力的多维度评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通过确定创新能力评价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来拟定需要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方面,保证进行评价时能够在统一的评价层面和方向上进行公正评价。同时,对于不同的评价指标统一确定不同的评价维度,确保创新能力评价的多维度性,做到评价方向的全面性。在获取各级评价指标得分的基础上建立直观的雷达图评价模型,通过雷达图评价模型能够直观且准确的进行创新能力评价,避免由于评价指标较多发生比较混乱的情况。并且也能利用雷达图的数据表达特点多维度多方面的进行创新能力评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一级评价指标下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点中,一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水平与贡献评价指标、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指标、运行管理指标、科研条件与设备指标、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指标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指标;其中:研究水平与贡献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研究布局指标、承担科研任务情况指标以及代表性成果指标;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带头人作用指标、队伍结构指标、高层次人才引进指标以及青年培养指标;运行管理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内部管理建设指标、科技项目计划与经费管理办法指标以及人员奖惩办法指标;科研条件与设备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开放课题的运行指标、仪器设备的运行与管理指标以及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指标;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产学研合作指标、知识产权保护指标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指标;国际交流合作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学术交流指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指标以及共建联合研发机构指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需要从不同的评价方面和维度上来进行,避免评价指标的单一化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客观。对于科技创新平台来说影响其创新能力发展的方面主要包括了研发水平、团队建设、运行管理、科研条件、成果转化以及交流合作这几个大的方向。针对每一个方向有不同的二级评价指标,同样,对于二级评价指标也设定了固定的评价点以及进行评价点评价的不同维度,这样,在对进行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进行创新能力评价时能够有足够的评价方面来进行评价,避免评价方向单一造成评价结果不客观的情况。可以理解,影响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的方面较多,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在基于这几个大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以更全面客观的进行创新能力的评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评价点建立不少于3个评价维度的评价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评价方向:对适用于范围评价的评价点,建立范围包含关系维度上的评价方向;对在同一评价参数上出现重复性增量的评价点,建立对重复增量进行统计的评价方向;对于存在可计数的评价点,建立进行总量统计的评价方向;对存在分量需要基于总量进行参考的评价点,建立关于分量相对总量比率的评价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评价点需要从不同评价维度的评价方向上进行评价。由于不同的评价点评价的内容和需要处理的评价数据信息种类、形式等会有不同,因此,为了尽量做到评价方式的统一且使评价的结果具有可参考性和可比性,对不同类型的评价维度可以指定评价的方式。如向范围评价的评价点,主要是评价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包含了多少所设定的评价点,因此该类型的评价点需要设立范围包含关系的评价维度,这样也能准确的进行该类型评价点的创新能力评价。对于同一评价参数上出现重复性增量的评价点,例如在某一影响创新能力评价的参考点上可以通过重复增加该参考点对应的数据量来实现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则可以建立对这些重复增加进行统计的评价维度进行评价。对于可以进行计数的评价点,采用总量统计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去进行创新能力评价。而需要进行比率或者概率类型的评价点,则通过计算这种比率或概率来进行创新能力评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考评价参考数据设定每个评价方向的评价限值,并对每个评价方向进行评价,取得评价方向得分,包括:以评价限值为基准,确定出每个评价方向上基于评价限值的方向分数;对方向分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评价方向得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一个评价点在进行创新能力评价时,都需要设定一个对应的评价限值,尤其是对于评价数据持续增长没有自然范围限值的评价维度。设定的评价限值也并不是针对性的对该评价维度设定局限,而是为了在进行创新性的评价时有一个客观的参考量进行比对,这样能够做到评价标准的统一,使创新能力在该评价维度上显示出客观性和公平性。因此,在评价限值的选择上可以设置一个较高值,也可以以历史统计数据的最高值为该评价限值。当然,由于不同评价维度所参考的评价限值的类型和数量不同,因此,在设定评价限值获取到方向分数后,为了方便进行统一的评价数据处理和对比,对方向分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能够使评价的数据得到很好的可应用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评价限值为基准,确定出每个评价方向上基于评价限值的方向分数,包括当评价方向上的方向分数Qa是在连续性的评价分数上取得,则以评价分数为方向分数Qa,评价限值Q限值为归一化处理的参考基准,即评价方向得分Qx=Qa/Q限值;当评价方向上的方向分数Qa不能在连续性的评价分数上取得,则根据评价限值和评价参考数据建立评价等级,并赋予不同评价等级不同的评价分数Qn,n=1,2,…,且n的取值与建立的评价等级数相一致,评价方向的方向分数为评价等级对应的评价分数,评价方向得分由评价分数做归一化处后理取得,即评价方向得分Qx=Qk/Qn,其中Qk为评价取得的评价等级对应的评价分数,且k=1,2,…,且k的取值与建立的评价等级数相一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理解,评价限值设定的方式多样,针对不同类型的评价维度或者不同类型的评价数据采用适用的评价限值进行评价能够获得准确且客观的评价。本实施例对两种常见的评价限值进行约定,以保证总体上进行评价限值确定时的统一性。对于可连续取得的方向分数可直接将统计量作为方向分数,评价限值所设定的统计总量作为该评价维度上的高值,归一化的处理则是统计量与该评价维度的比值。对于并不是连续取得的方向分数,可采用设置等级的方式,这样让评价的方向分数呈梯度式的变化,而最高等级对应的统计量即为评价的限值,归一化处理时即使取得的等级对应的方向分数与最高等级对应的方向分数的比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评价点得分,建立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包括:以一级评价指标下的所有的二级评价指标建立一级评价雷达图的轴线;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之间间隔角度均匀;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轴线数值均匀分布,且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上相对中心点距离相同的位置数值均相同;根据不同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在一级评价雷达图上绘制评价图案,并将每个评价点对应的评价点得分列于轴线的末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则是将一级评价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作为雷达图的轴线,并将评价点上的评价点得分作为数据量进行统计并绘制雷达图,由于创新能力的评价在不同的科技创新平台的雷达图模型上进行比较,因此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统一性,需要做到的是雷达图上轴线布置的均匀性,以及轴线上数值变化的统一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数据具有可比性,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各个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其最高值也应是统一的,这样所有的评价点的评价范围是相同的,具有了统一的评价基础,能够切实保证数据对比的统一性和公平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建立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包括:计算每个一级评价雷达图上形成的图形面积,得到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以所有一级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雷达图;不同一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之间间隔角度均匀;不同一级评价指标的轴线数值均匀分布,且不同一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上相对中心点距离相同的位置数值均相同;根据不同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在综合评价雷达图上绘制综合评价图案,并将每个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列于轴线末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同样地,雷达综合评价模型以一级评价指标为参考来进行雷达图的绘制,保证每个轴线之间的分布均匀且轴线上的数据变化和数据范围相同,进而能够使不同的雷达综合评价模型具有统一性和公正的可比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雷达图的每个轴线所展示的数值范围均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每个评价指标最后评价取得的分数范围归一化后范围都一致,这样在雷达图上进行数据展示和雷达图形绘制后,在计算图形的面积时不会因为数值范围不同造成所获取的面积具有可变性,达不到评价数据唯一性的目的,进而影响评价的公平性和可比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和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进行创新能力的多维度评价,包括:计算综合评价雷达图上绘制的综合评价图案的面积,获得平台创新评价数值,将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平台创新评价数值进行平台创新能力评价比较;获取不同科技创新平台在相同一级评价指标下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并将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进行分级综合创新能力评价比较;获取不同科技创新平台在相同一级评价指标下相同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并将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进行评价点创新能力评价比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综合评价雷达图上绘制的图形面积进行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数据比较,可以直观的完成不同科技创新平台在创新能力的综合性方面的比较,进而快速完成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当然,由于不同级别评价指标的雷达图模型的设立,可以在不同级的层面进行相应评价指标的创新能力评价,实现多维的多层面的创新能力评价,为科技创新平台在创新能力评价上提供全面的多维度的对比评价,实现评价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和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进行创新能力的多维度评价,包括:计算不同时期同一科技创新平台在综合评价雷达图上绘制的综合评价图案的面积,获得平台创新评价数值,将平台创新评价数值进行平台创新能力成长评价比较;获取不同时期相同一级评价指标下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并进行分级综合创新能力成长评价比较;获取不同时期相同一级评价指标下相同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并进行评价点创新能力成长评价比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建立是慢慢形成的。不同科技创新平台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是创新能力评价的一个比对方向。而科技创新平台自身的创新能力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也是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一个方向,同一个科技创新平台在各个级层进行不同时期的研发创新能力评价,可以为科技创新平台自身提供一个研发能力发展的参考,也能基于这一成长对比数据在不同科技创新平台之间进行评价,直观的获取不同科技创新平台之间创新能力成长的差异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的有益效果有:
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通过确定创新能力评价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来拟定需要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方面,保证进行评价时能够在统一的评价层面和方向上进行公正评价。同时,对于不同的评价指标统一确定不同的评价维度,确保创新能力评价的多维度性,做到评价方向的全面性。在获取各级评价指标得分的基础上建立直观的雷达图评价模型,通过雷达图评价模型能够直观且准确的进行创新能力评价,避免由于评价指标较多发生比较混乱的情况。并且也能利用雷达图的数据表达特点多维度多方面的进行创新能力评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的步骤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的各级评价指标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而创新能力则是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各类创新资源的载体,其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对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创新能力的评价有助于对科技创新平台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评估,也能够在统一建立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下直观的评判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平台自身、为政府乃至社会提供创新力发展的参考和引导。
目前,对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评价,同行评议是通用的评价方法,但是也面临受专家个人偏好、学术背景、人情关系等对评价的客观性造成影响。这种评价方式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带有主观意见,有时候会有失评价的客观性。同时,同行评议的方式在创新能力评价的很多评价点上不同人所设置的评价点和评价参考数据并不统一,导致评价所形成评价得分参差不齐,影响创新能力评价的客观性。另外,每年的评分,一般只公布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这样会导致科技创新平台基于评价结果片面的追寻某一方向,出现创新能力各方面良莠不齐的情况,严重影响科技创新平台的健康发展。
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确定创新能力评价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来拟定需要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方面,保证进行评价时能够在统一的评价层面和方向上进行公正评价。同时,对于不同的评价指标统一确定不同的评价维度,确保创新能力评价的多维度性,做到评价方向的全面性。在获取各级评价指标得分的基础上建立直观的雷达图评价模型,通过雷达图评价模型能够直观且准确的进行创新能力评价,避免由于评价指标较多发生比较混乱的情况。并且也能利用雷达图的数据表达特点多维度多方面的进行创新能力评价。
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一级评价指标下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点。
该步骤主要是建立用于评价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的指标。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确定以下评价指标:
一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水平与贡献评价指标、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指标、运行管理指标、科研条件与设备指标、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指标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指标;其中:研究水平与贡献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研究布局指标、承担科研任务情况指标以及代表性成果指标;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带头人作用指标、队伍结构指标、高层次人才引进指标以及青年培养指标;运行管理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内部管理建设指标、科技项目计划与经费管理办法指标以及人员奖惩办法指标;科研条件与设备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开放课题的运行指标、仪器设备的运行与管理指标以及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指标;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产学研合作指标、知识产权保护指标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指标;国际交流合作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学术交流指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指标以及共建联合研发机构指标。
对于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需要从不同的评价方面和维度上来进行,避免评价指标的单一化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客观。对于科技创新平台来说影响其创新能力发展的方面主要包括了研发水平、团队建设、运行管理、科研条件、成果转化以及交流合作这几个大的方向。针对每一个方向有不同的二级评价指标,同样,对于二级评价指标也设定了固定的评价点以及进行评价点评价的不同维度,这样,在对进行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进行创新能力评价时能够有足够的评价方面来进行评价,避免评价方向单一造成评价结果不客观的情况。可以理解,影响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的方面较多,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在基于这几个大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以更全面客观的进行创新能力的评价。
S2:对评价点建立不少于3个评价维度的评价方向,并确定每个评价方向的评价参考数据。
对于每个评价点所涉及的评价方向是多样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参考图2,对本实施例中所确定的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点进行简单的评价方向说明。这里,对各个评价点可以设置的评价方向做详细的介绍:
研究水平与贡献一级评价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点和具体的评价方向有:
研究布局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研究方向的定位,由于该评价点基于创新能力的评价涉及研究方向对国家战略和发展的贡献,其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有基于5年计划中罗列的战略方向和重点发展方向为评价参考的维度,也可以对确定的研究方向上产生的课题项目数目或者获得相应成果数量作为评价参考维度,还可以是结合各地科研特点建立统一的科研方向定位参考作为评价维度,如从事水产研发的科技创新平台在水产领域设立一个统一的科研方向定位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参考等。
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务情况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担任重点科研任务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是各级别的自然科学基金涵盖范围、数量、总量等方面,也可以统筹各种科研项目进行评价等。
代表性成果指标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论文、涉及成果转化和相应具有贡献性评价的奖项,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是简单的数量统计,也可以是基于论文和奖项影响因子的详细统计,还可以是建立一个打分体系,进行分数统计来评价等。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一级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点和具体的评价方向有:
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带头人作用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对科技创新平台的贡献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是主任和带头人在科技创新平台任职期间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该成果包括具有级别的项目、具有设定的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具有设定的贡献度的科研成果等,也可以是主任和带头人为科技创新平台培养的人才情况等。
队伍结构指标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队伍结构和创新团队建设情况,该评价点的评价方向可以是以核心领导人建立的团队数量,也可以是关系团队成员年龄与团队成果结合的分值评价体系等。
高层次人才引进指标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有引进人才的数量、引进各级别人才的数量、引进人才的总量等,建立统一的得分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青年培养指标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青年人才培养情况,该评价点确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有培养的人数、培养出的青年的获取的成果情况等,可以建立统一的得分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运行管理一级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点和具体的评价方向有:
实验室内部管理建设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管理制度建设的效果,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是实验室使用情况、管理制度的更新情况以及工作人员对管理制度的评价反馈等。
科技项目计划与经费管理办法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项目计划与经费管理制度,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是项目计划的进展情况、结合项目计划和经费的使用状况的综合统计等,可以建立统一的得分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人员奖惩办法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奖惩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是奖惩涉及的范围、奖惩的实施情况以及工作人员对奖惩制度的评价等,可以建立统一的得分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科研条件与设备一级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点和具体的评价方向有:
开放课题运行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开放课题的运行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有开放课题涉及的范围、课题实施数量等。
仪器设备的运行与管理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仪器使用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是仪器的利用率、维护率等。
科研资源开放共享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资源共享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有对外共享的次数、共享涉及的方向、共享产生的效果,包括论文、奖项、专利等。
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一级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点和具体的评价方向有:
产学研合作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产学研合作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有合作涉及的领域,合作的成果等。
知识产权保护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知识产权出产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有专利、著作等知识产权的授权率、知识产权保护效果,包括维权、诉讼的情况统计等。
科研成果转化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成果转化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有成果转化率、成果转化后的效果,包含市场应用前景、转化后取得的经济效益等。
国际交流合作一级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点和具体的评价方向有:
国际学术交流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国际学术交流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是参加交流的次数、交流取得的效果,包含签署的项目数量,形成的学术报告或论文情况等。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项目合作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是合作项目的数量、合作项目涉及的范围等。
共建联合研发机构二级评价指标,确定的评价点为建设情况,该评价点设定的评价方向可以有建设的机构数量、技术投入占比等。
可以理解,通过对评价点建立多个评价维度的评价方向来实现对评价点的全面评价。而在评价方向的建立上,由于评价方向的不同,所涉及和需要统计的数据情况也是不同的。针对不同数据可以设定固定的统计形式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使创新能力的评价更具有可比性和参考性。
具体地,对评价点建立不少于3个评价维度的评价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评价方向:对适用于范围评价的评价点,建立范围包含关系维度上的评价方向;对在同一评价参数上出现重复性增量的评价点,建立对重复增量进行统计的评价方向;对于存在可计数的评价点,建立进行总量统计的评价方向;对存在分量需要基于总量进行参考的评价点,建立关于分量相对总量比率的评价方向。
评价点需要从不同评价维度的评价方向上进行评价能有效的适应不同的评价点评价的内容和需要处理的评价数据信息种类、形式等。如像范围评价的评价点,主要是评价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包含了多少所设定的评价点,因此该类型的评价点需要设立范围包含关系的评价维度,这样也能准确的进行该类型评价点的创新能力评价。对于同一评价参数上出现重复性增量的评价点,例如在某一影响创新能力评价的参考点上可以通过重复增加该参考点对应的数据量来实现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则可以建立对这些重复增加进行统计的评价维度进行评价。对于可以进行计数的评价点,采用总量统计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去进行创新能力评价。而需要进行比率或者概率类型的评价点,则通过计算这种比率或概率来进行创新能力评价。
具体说来,如对于研究布局二级评价指标所确定的评价点为研究方向的定位,当该评价点涉及的评价方向有基于5年计划中罗列的战略方向和重点发展方向为评价参考的方向时,该评价方向属于范围评价方向,在设定的范围评价下,即确定一个基于5年计划中罗列的战略方向和重点房展方向列表。对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方向进行逐一确定,能够确定该科技创新平台的研发方向涉及了多少个该评价方向下设定的研发方向。
如对于高层次人才引进二级评价指标所确定的定位点为人才引进情况,当该评价点涉及的评价方向有人才引进的数量时,该评价方向为人才引进这一评价参数上的重复性增量评价,对引进的人才数量进行重复统计既能实现创新能力的评价。
类似的,像进行奖项统计的评价方向属于可计数的评价方向,直接进行总量统计即可。对于科研成果转化评价点下涉及转化率的评级方向即是分量基于总量进行参考的评价方向,直接进行比率的计算即可实现评价。
S3:参考评价参考数据设定每个评价方向的评价限值,并对每个评价方向进行评价,取得评价方向得分。
参考评价参考数据设定每个评价方向的评价限值,并对每个评价方向进行评价,取得评价方向得分,包括:以评价限值为基准,确定出每个评价方向上基于评价限值的方向分数;对方向分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评价方向得分。
每一个评价点在进行创新能力评价时,都需要设定一个对应的评价限值,尤其是对于评价数据持续增长没有自然范围限值的评价维度。设定的评价限值也并不是针对性的对该评价维度设定局限,而是为了在进行创新性的评价时有一个客观的参考量进行比对,这样能够做到评价标准的统一,使创新能力在该评价维度上显示出客观性和公平性。因此,在评价限值的选择上可以设置一个较高值,也可以以历史统计数据的最高值为该评价限值。当然,由于不同评价维度所参考的评价限值的类型和数量不同,因此,在设定评价限值获取到方向分数后,为了方便进行统一的评价数据处理和对比,对方向分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能够使评价的数据得到很好的可应用性。
当然,对于以评价限值为基准,确定出每个评价方向上基于评价限值的方向分数,包括当评价方向上的方向分数Qa是在连续性的评价分数上取得,则以评价分数为方向分数Qa,评价限值Q限值为归一化处理的参考基准,即评价方向得分Qx=Qa/Q限值;当评价方向上的方向分数Qa不能在连续性的评价分数上取得,则根据评价限值和评价参考数据建立评价等级,并赋予不同评价等级不同的评价分数Qn,n=1,2,…,且n的取值与建立的评价等级数相一致,评价方向的方向分数为评价等级对应的评价分数,评价方向得分由评价分数做归一化处后理取得,即评价方向得分Qx=Qk/Qn,其中Qk为评价取得的评价等级对应的评价分数,且k=1,2,…,且k的取值与建立的评价等级数相一致。
可以理解,评价限值设定的方式多样,针对不同类型的评价维度或者不同类型的评价数据采用适用的评价限值进行评价能够获得准确且客观的评价。本实施例对两种常见的评价限值进行约定,以保证总体上进行评价限值确定时的统一性。对于可连续取得的方向分数可直接将统计量作为方向分数,评价限值所设定的统计总量作为该评价维度上的高值,归一化的处理则是统计量与该评价维度的比值。对于并不是连续取得的方向分数,可采用设置等级的方式,这样让评价的方向分数呈梯度式的变化,而最高等级对应的统计量即为评价的限值,归一化处理时即使取得的等级对应的方向分数与最高等级对应的方向分数的比值。
这里还提供另一种评价限值的设定方式,该评价限值的设定可以改变参考评价限值进行评价方向得分的方式。通常考虑评价限值为该评价方向上的高值,但实际情况下科技创新平台由于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方向以及自身的特点,在某些评价方向上的数据差异性是比较大的,直接以高值作为评价限值,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的科技创新平台在该评价方向上的评价方向得分异常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避免评价的不准确。详细说来:
获取该评价方向上的所有原始数据,如人才引进总数量,形成各个科技创新平台在该评价方向上的数据集合M={M1,…,Mn},n为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对M集合中的数据进行数值统计,确定出M集合的数值平均数m’,根据m’将M中的小于该平均数的数据形成第一集合Ma={Ma1,…,Mak},将M中大于该平均数的数据形成第二集合Mb={Mb1,…,Mbl},对Ma集合中的数据进行数值统计,以Ma集合中的数据最大值Mamax为参考将其作为Ma集合的限值,并将最大值赋予评价方向得分Q=0.5,Ma集合中剩下的数据,根据公式Q=0.5*(Max/Mamax),x为除开Ma中最大数据后的其他数据。同样地,对于Mb集合,获取Mb集合中最大值Mbmax为参考将其作为Mb集合的限值,并将最大值赋予评价方向得分Q=1,Mb集合中剩下的数据,根据公式Q=1*(Mby/Mbmax),y为除开Ma中最大数据后的其他数据。这样处理后获取到的评价方向得分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减数据差距较大的参数之间的得分距离,类似于插值法一样,首次所取得的平均值基本位于具有较大差异的数据族之间,通过将两个集合的最大数据赋予得分限值,直接将数据族之间存在的差距压缩,但并不影响最后评价方向得分的准确性。该评价限值的处理方式适用于总数统计一类的评价方向。
例如上述中研究布局二级评价指标所确定的评价点为研究方向的定位,当该评价点涉及的评价方向有基于5年计划中罗列的战略方向和重点发展方向为评价参考的方向。该评价方向上所罗列的战略方向和重点发展方向列表即为参考限值,科技创新平台的研发方向可以在该列表中连续取得,因此获取方向分数后与列表中罗列的方向总数的比值即为归一化后的评分方向得分。
对于上述中高层次人才引进二级评价指标所确定的定位点为人才引进情况,当该评价点涉及的评价方向有引进各级别人才的数量时,可以设定等级,比如在博士人数在某一值以下为一等级,超过某一值为下一个等级,对应等级有对应的分值,简单的,最高等级得分为1,逐次降低,这样在取得等级对应的分值后与最高等级对应的得分1的比值即为归一化后的评价方向得分。
S4:将评价方向得分按照不同评价方向的权重进行转换,形成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评价点下存在数量不同的评价方向,为了进行统一性的评价,可以根据评价方向的重要程度设定权重,最后将每个评价方向上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经过加权处理后形成评价点下的归一化数据,这样有利于数据的比较和统计,也为评价点的正确公正对比提供基础。
S5:根据评价点得分,建立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
根据评价点得分,建立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包括:以一级评价指标下的所有的二级评价指标建立一级评价雷达图的轴线;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之间间隔角度均匀;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轴线数值均匀分布,且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上相对中心点距离相同的位置数值均相同;根据不同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在一级评价雷达图上绘制评价图案,并将每个评价点对应的评价点得分列于轴线的末端。
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则是将一级评价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作为雷达图的轴线,并将评价点上的评价点得分作为数据量进行统计并绘制雷达图,由于创新能力的评价在不同的科技创新平台的雷达图模型上进行比较,因此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统一性,需要做到的是雷达图上轴线布置的均匀性,以及轴线上数值变化的统一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数据具有可比性,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各个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其最高值也应是统一的,这样所有的评价点的评价范围是相同的,具有了统一的评价基础,能够切实保证数据对比的统一性和公平性。
S6:根据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建立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建立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包括:计算每个一级评价雷达图上形成的图形面积,得到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以所有一级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雷达图;不同一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之间间隔角度均匀;不同一级评价指标的轴线数值均匀分布,且不同一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上相对中心点距离相同的位置数值均相同;根据不同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在综合评价雷达图上绘制综合评价图案,并将每个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列于轴线末端。
同样地,雷达综合评价模型以一级评价指标为参考来进行雷达图的绘制,保证每个轴线之间的分布均匀且轴线上的数据变化和数据范围相同,进而能够使不同的雷达综合评价模型具有统一性和公正的可比性。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对于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还是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雷达图的每个轴线所展示的数值范围均相同。当每个评价指标最后评价取得的分数范围归一化后范围都一致,这样在雷达图上进行数据展示和雷达图形绘制后,在计算图形的面积时不会因为数值范围不同造成所获取的面积具有可变性,达不到评价数据唯一性的目的,进而影响评价的公平性和可比性。
S7:根据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和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进行创新能力的多维度评价。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维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评价:
一方面是:计算综合评价雷达图上绘制的综合评价图案的面积,获得平台创新评价数值,将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平台创新评价数值进行平台创新能力评价比较;获取不同科技创新平台在相同一级评价指标下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并将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进行分级综合创新能力评价比较;获取不同科技创新平台在相同一级评价指标下相同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并将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进行评价点创新能力评价比较。
该方面的评价通过综合评价雷达图上绘制的图形面积进行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数据比较,可以直观的完成不同科技创新平台在创新能力的综合性方面的比较,进而快速完成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当然,由于不同级别评价指标的雷达图模型的设立,可以在不同级的层面进行相应评价指标的创新能力评价,实现多维的多层面的创新能力评价,为科技创新平台在创新能力评价上提供全面的多维度的对比评价,实现评价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另一方面是:计算不同时期同一科技创新平台在综合评价雷达图上绘制的综合评价图案的面积,获得平台创新评价数值,将平台创新评价数值进行平台创新能力成长评价比较;获取不同时期相同一级评价指标下的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并进行分级综合创新能力成长评价比较;获取不同时期相同一级评价指标下相同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并进行评价点创新能力成长评价比较。
该方面的评价考虑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建立是慢慢形成的。不同科技创新平台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是创新能力评价的一个比对方向。而科技创新平台自身的创新能力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也是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一个方向,同一个科技创新平台在各个级层进行不同时期的研发创新能力评价,可以为科技创新平台自身提供一个研发能力发展的参考,也能基于这一成长对比数据在不同科技创新平台之间进行评价,直观的获取不同科技创新平台之间创新能力成长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的有益效果有:
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通过确定创新能力评价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来拟定需要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方面,保证进行评价时能够在统一的评价层面和方向上进行公正评价。同时,对于不同的评价指标统一确定不同的评价维度,确保创新能力评价的多维度性,做到评价方向的全面性。在获取各级评价指标得分的基础上建立直观的雷达图评价模型,通过雷达图评价模型能够直观且准确的进行创新能力评价,避免由于评价指标较多发生比较混乱的情况。并且也能利用雷达图的数据表达特点多维度多方面的进行创新能力评价。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3)

1.一种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一级评价指标下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点;
对所述评价点建立不少于3个评价维度的评价方向,并确定每个所述评价方向的评价参考数据;
参考所述评价参考数据设定每个所述评价方向的评价限值,并对每个所述评价方向进行评价,取得评价方向得分,包括:
以所述评价限值为基准,确定出每个所述评价方向上基于所述评价限值的方向分数;对方向分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所述评价方向得分,
其中,以所述评价限值为基准,确定出每个所述评价方向上基于所述评价限值的方向分数,包括:当所述评价方向上的所述方向分数Qa是在连续性的评价分数上取得,则以所述评价分数为方向分数Qa,所述评价限值Q限值为归一化处理的参考基准,即评价方向得分Qx=Qa/Q限值;当所述评价方向上的所述方向分数Qa不能在连续性的评价分数上取得,则根据所述评价限值和所述评价参考数据建立评价等级,并赋予不同所述评价等级不同的评价分数Qn,n=1,2,…,且n的取值与建立的评价等级数相一致,所述评价方向的所述方向分数为所述评价等级对应的所述评价分数,所述评价方向得分由所述评价分数做归一化处后理取得,即评价方向得分Qx=Qk/Qn,其中Qk为评价取得的评价等级对应的评价分数,且k=1,2,…,且k的取值与建立的评价等级数相一致;
将所述评价方向得分按照不同所述评价方向的权重进行转换,形成所述评价点的评价点得分;
根据所述评价点得分,建立所述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其中:
以一级评价指标下的所有的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建立一级评价雷达图的轴线;
不同所述二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之间间隔角度均匀;
不同所述二级评价指标的轴线数值均匀分布,且不同所述二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上相对中心点距离相同的位置数值均相同;
根据不同所述评价点的所述评价点得分在所述一级评价雷达图上绘制评价图案,并将每个所述评价点对应的所述评价点得分列于轴线的末端;
根据所述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建立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其中:
计算每个所述一级评价雷达图上形成的图形面积,得到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
以所有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雷达图;
不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之间间隔角度均匀;
不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的轴线数值均匀分布,且不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的轴线上相对中心点距离相同的位置数值均相同;
根据不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在所述综合评价雷达图上绘制综合评价图案,并将每个所述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列于轴线末端;
根据所述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进行创新能力的多维度评价;
雷达图的每个轴线所展示的数值范围均相同;
根据所述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进行创新能力的多维度评价包括:计算综合评价雷达图上绘制的综合评价图案的面积,获得平台创新评价数值,将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所述平台创新评价数值进行平台创新能力评价比较;获取不同科技创新平台在相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下的所述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并将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所述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进行分级综合创新能力评价比较;获取不同科技创新平台在相同一级评价指标下相同所述评价点的所述评价点得分,并将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所述评价点的所述评价点得分进行评价点创新能力评价比较;
其中,根据所述雷达图综合评价模型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雷达图评价模型,进行创新能力的多维度评价,包括:计算不同时期同一科技创新平台在综合评价雷达图上绘制的综合评价图案的面积,获得平台创新评价数值,将所述平台创新评价数值进行平台创新能力成长评价比较;获取不同时期相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下的所述一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数值,并进行分级综合创新能力成长评价比较;获取不同时期相同一级评价指标下相同所述评价点的所述评价点得分,并进行评价点创新能力成长评价比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一级评价指标下不同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点中,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水平与贡献评价指标、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指标、运行管理指标、科研条件与设备指标、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指标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指标;其中:
所述研究水平与贡献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研究布局指标、承担科研任务情况指标以及代表性成果指标;
所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带头人作用指标、队伍结构指标、高层次人才引进指标以及青年培养指标;
所述运行管理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内部管理建设指标、科技项目计划与经费管理办法指标以及人员奖惩办法指标;
所述科研条件与设备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开放课题的运行指标、仪器设备的运行与管理指标以及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指标;
所述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产学研合作指标、知识产权保护指标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指标;
所述国际交流合作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学术交流指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指标以及共建联合研发机构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评价点建立不少于3个评价维度的评价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评价方向:
对适用于范围评价的所述评价点,建立范围包含关系维度上的评价方向;
对在同一评价参数上出现重复性增量的评价点,建立对重复增量进行统计的评价方向;
对于存在可计数的评价点,建立进行总量统计的评价方向;对存在分量需要基于总量进行参考的评价点,建立关于分量相对总量比率的评价方向。
CN202211430691.XA 2022-11-15 2022-11-15 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 Active CN115640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0691.XA CN115640934B (zh) 2022-11-15 2022-11-15 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0691.XA CN115640934B (zh) 2022-11-15 2022-11-15 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0934A CN115640934A (zh) 2023-01-24
CN115640934B true CN115640934B (zh) 2024-04-19

Family

ID=84949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0691.XA Active CN115640934B (zh) 2022-11-15 2022-11-15 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09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2918B (zh) * 2023-05-12 2024-04-05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一种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2573A (zh) * 2016-05-10 2016-10-12 南京世途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度酒店评分方法
CN108053092A (zh) * 2017-11-09 2018-05-18 河海大学 一种学生能力评估的动态可视化机制构建方法
CN110458386A (zh) * 2019-06-26 2019-11-1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组合权重和雷达图法的综合管廊评估方法
CN112966921A (zh) * 2021-03-01 2021-06-15 上海近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
CN114611945A (zh) * 2022-03-15 2022-06-10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基于多维数据的飞行学员胜任力画像方法
CN114781861A (zh) * 2022-04-20 2022-07-2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改进雷达图法的电力需求响应评估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2573A (zh) * 2016-05-10 2016-10-12 南京世途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度酒店评分方法
CN108053092A (zh) * 2017-11-09 2018-05-18 河海大学 一种学生能力评估的动态可视化机制构建方法
CN110458386A (zh) * 2019-06-26 2019-11-1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组合权重和雷达图法的综合管廊评估方法
CN112966921A (zh) * 2021-03-01 2021-06-15 上海近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编程能力评估的创新能力评估方法
CN114611945A (zh) * 2022-03-15 2022-06-10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基于多维数据的飞行学员胜任力画像方法
CN114781861A (zh) * 2022-04-20 2022-07-2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改进雷达图法的电力需求响应评估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0934A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A data-driven prediction approach for sports team performan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Suppiah et al. Organisational culture's influence on tacit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ur
Bozbura et al. Prioritization of human capital measurement indicators using fuzzy AHP
Beal et al. Cohesion and performance in groups: a meta-analytic clarification of construct relations.
Hey et al. Investigating generalizations of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Ferrucci et al. Not going to take this anymore: Multi-objective overtime planning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jects
US100491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xt based data analytics
Bogdanovic et al. Personnel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by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ethod
Triulzi et al. Estimating technology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rates by mining patent data
Dong et al. Optimizing neighborhood-based stand spatial structure: Four cases of boreal forests
CN115640934B (zh) 基于雷达图模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方法
CN115879829B (zh) 一种应用于平台创新能力审核的评审专家筛选方法
Eckel The impact of probabilistic information on decision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in an experimental game
Stylianou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developer productivity, task interdependence type and communication overhead in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software project planning
Petropoulos et al. Using a rolling training approach to improve judgmental extrapolations elicited from forecasters with technical knowledge
CN114881547A (zh) 一种互联网项目的团队绩效评估方法及装置
Dilmaghani et al. Function of knowledge culture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dures: A case study of a knowledge-based organization.
Chen et al.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NSSE data
Kniaz et al. Method of selection of indicator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and analytical support of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foreign economic activity of enterprises
Gupta et al. A study of proactive personality, LMX quality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in Delhi and NCR Organisations
Canbolat et al. A stochastic competitive R&D race where “winner takes all”
Balint Engineering stochastic local search for the satisfiability problem
Li et al. A HYBRID APPROACH FOR INDEX TRACKING WITH PRACTICAL CONSTRAINTS.
Pattnaik Fuzzy multi-objective 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s: A sensitivity analysis
Burdett et al. 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Case Mix Landscape of a Hospit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