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7669A - 吹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吹吸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37669A CN115637669A CN202211340713.3A CN202211340713A CN115637669A CN 115637669 A CN115637669 A CN 115637669A CN 202211340713 A CN202211340713 A CN 202211340713A CN 115637669 A CN115637669 A CN 1156376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blowing
- shell
- axial
- axial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吸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风扇与电机、及连接于壳体的工作附件,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及位于出风口处的风管部,电机驱动风扇旋转产生的气流自进风口流进壳体内并自出风口流出,工作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风管部,工作附件设有第一锁定部,风管部设有与第一锁定部配合的第二锁定部,第一锁定部扣合于第二锁定部以将工作附件固定于壳体;吹吸装置包括位于壳体的风管部与工作附件之间的弹出结构,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脱扣时,弹出结构抵推工作附件脱离壳体。本发明通过在工作附件和壳体之间设置弹出结构,解除工作附件与壳体之间的锁定时,工作附件在弹出结构的作用下自动弹出,方便用户更换工作附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拆卸并更换工作附件的吹吸装置。
【背景技术】
吹吸装置包括吹风机和吹吸机,吹风机或吹吸机通常包括壳体、与壳体连接的风管、容纳在壳体内的涵道、设置在涵道内的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旋转的风扇,使用过程中,电机驱动风扇旋转产生气流,通过气流吹除落叶或收集落叶。为了使吹风机或吹吸机的供能越来越多样化,以适应用户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吹风机或吹吸机通常会配备不同的吹风附件来实现不同功能。
中国专利申请第CN201310397878.9号揭示了一种吹吸装置,其包括主机壳体、设置在主机壳体内的电机以及被电机驱动的风扇,主机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吹吸装置包括若干个择一地与出风口相连的吹风附件,吹风附件包括吹风短管、毛刷组件、扁刷、气嘴等。出风口上设置有凸钮,吹风附件上设置开孔,通过凸钮与开孔配合使得吹风附件与出风口可拆卸式的连接。为了避免出风口与吹风附件之间的径向晃动,两者之间一般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因此在更换吹风附件的时候比较难拆,且下压按钮会导致出风口或吹风附件变形,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更加加大了两者之间的拆卸困难。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吹吸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卸并更换工作附件的吹吸装置。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吹吸装置,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扇与电机、及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轴向前端的工作附件,所述壳体设有位于轴向后端的进风口、位于轴向前端的出风口及位于出风口处的风管部,所述电机设置成可驱动所述风扇旋转产生气流,使得气流自所述进风口流进所述壳体内并自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工作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风管部,所述工作附件设有位于轴向后端的第一锁定部,所述风管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锁定部配合的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扣合于所述第二锁定部以将所述工作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吹吸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风管部与所述工作附件之间的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沿脱离所述壳体的方向抵推所述工作附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脱扣时,所述弹出结构抵推所述工作附件脱离所述壳体。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工作附件沿轴向连接至所述风管部的前端,所述弹出结构设置于所述工作附件和所述风管部中的至少一个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弹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工作附件和所述风管部中的一个内的弹性件及连接于所述弹性件的抵压件,所述抵压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且抵接至所述工作附件和所述风管部的另一个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弹出结构包括收容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压件的基部,所述基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空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压件容纳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弹性件的轴向一端抵接于所述空腔的内壁而轴向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抵压件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弹出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基部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抵压件的轴向两端,所述固定板在轴向上遮盖所述空腔且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限定槽,所述抵压件在轴向上穿过所述限定槽并凸出于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锁定部或所述第二锁定部中的一个构成为自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沿轴向朝向另一个延伸的卡勾,另一个则构成为扣持所述卡勾的卡槽。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弹出结构设置于所述工作附件的轴向后端,所述基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工作附件的外周上,所述抵压件抵接至所述风管部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锁定部的数量为一对且在垂直于轴向的横向上分别位于所述抵压件的两侧,所述第一锁定部构成为自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沿轴向朝向所述第二锁定部延伸的卡勾,所述第二锁定部构成为扣持所述卡勾的卡槽。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吹吸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风管部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有供用户按压的按钮、连接于所述按钮的轴向前端的一对所述第二锁定部及位于一对所述第二锁定部之间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轴向上与所述抵压件对齐,所述工作附件连接于所述风管部时,所述抵压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延伸部的轴向前端。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风管部设有在轴向上前后设置的过渡段与连接段及自所述过渡段的外周壁向外延伸的多个支撑筋,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段上,所述工作附件连接于所述风管部时,所述过渡段与所述工作附件重叠,所述支撑筋抵接于所述工作附件的内壁。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吹吸装置,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扇与电机、及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轴向前端的工作附件,所述壳体设有位于轴向后端的进风口、位于轴向前端的出风口及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风管部,所述电机设置成可驱动所述风扇旋转产生气流,使得气流自所述进风口流进所述壳体内并自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工作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风管部,所述工作附件设有位于轴向后端的第一锁定装置,所述风管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配合的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扣合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以将所述工作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沿脱离所述壳体的方向抵推所述工作附件,所述第一锁定装置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脱扣时,所述弹出结构抵推所述工作附件脱离所述壳体。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弹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内的弹性件及连接于所述弹性件的抵压件,所述抵压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且抵接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压件的数量均设置为一对,所述第一锁定装置设有在垂直于轴向的横向上位于一对所述抵压件之间的第一锁定部,第一锁定部构成为沿轴向延伸的卡勾。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供用户按压的按钮及连接于所述按钮的轴向前端的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二锁定部构成为扣持所述卡勾的卡槽。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设有在横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锁定部两侧的一对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轴向上与所述抵压件对齐,所述工作附件连接于所述风管部时,所述抵压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延伸部的轴向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工作附件和/或壳体上设置弹出结构,在解除工作附件与壳体之间的锁定时,工作附件在弹出结构的作用下会自动弹出,使得用户用很小的力就可以拆除或更换工作附件。并且在拆除工作附件时,用户一只手握持壳体,另一只手按压按钮解除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之间的锁定,工作附件即可自动从壳体的风管部弹出且没有约束的套设在风管部上,用户操作按钮的那只手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工作附件拆卸下来,整个过程只需要单手操作,操作方便且快捷,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吹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吹吸装置虚化弹出结构外壳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吹吸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吹吸装置的弹出结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吹吸装置的弹出结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吹吸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吹吸装置的弹出结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吹吸装置 100 壳体 10
进风口 101 出风口 102
进气空间 103 风管部 11
过渡段 111 连接段 112
支撑筋 113 操作部 114
盖 115 安装孔 116
连接部 12 电池安装部 13
把手 14 第二锁定部 15
按钮 16 延伸部 17
涵道组件 20 涵道外壳 21
风道 22 电机外壳 23
腔体 231 导流锥 232
静导叶 24 电机 30
电机轴 31 风扇 40
轮毂 41 扇叶 42
工作附件 50 安装筒 51
连接筒 52 出风筒 53
电池包 60 进风罩 70
本体部 71 进风区域 72
进气口 721 格栅 722
弹出结构 80 基部 81
空腔 811 固定板 82
限定槽 821 弹性件 83
抵压件 84 挡板 841
抵压部 842 第一锁定部 85
固定孔 8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吹吸装置100,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10、至少部分容纳在壳体10内的涵道组件20、安装于壳体10内的电机30与风扇40、连接于壳体10的轴向前端的工作附件50、以及给电机30提供电力的电池包60。本发明涉及的吹吸装置100可以是具有吹风功能以用于园林护理的吹风机,也可以是具有抽吸功能以用于收集落叶或垃圾的抽吸机,或者同时具备吹风功能和抽吸功能的吹吸机,以下将以吹风机为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壳体10沿轴向延伸,其设有位于轴向后端的进风口101及位于轴向前端的出风口102,电机30驱动风扇40旋转产生气流,气流自进风口101流进壳体10内并自出风口102流出后进入工作附件50。壳体10包括位于出风口102处的风管部11、自风管部11的轴向后端的外周壁向后延伸的连接部12、连接至连接部12的轴向后端的电池安装部13、以及设置在连接部12和电池安装部13的顶部的把手14,工作附件50可拆卸地连接至风管部11上。连接部12为多个在周向上间隔设置的肋,每一连接部12均从风管部11的外周壁朝向电池安装部13延伸,用于连接风管部11和电池安装部13,并在风管部11和电池安装部13之间形成有进气空间103。电池包60可拆卸地与电池安装部13连接以给电机30提供电力。
吹吸装置100还包括位于进气空间103内并可拆卸地安装至风管部11轴向后端的进风罩70,进风罩70位于进风口101与进气空间103之间。参考图2所示,进风罩70包括与壳体10连接的环形本体部71及位于环形本体部71内侧的进风区域72,所述进风区域72由多个进气口721和多个格栅722构成,用于过滤气流中的大体积杂物。
参考图3所示,涵道组件20包括容纳电机30和风扇40的涵道外壳21,涵道外壳21呈圆筒状,其内部设有供气流流过的风道22。电机30和风扇40容纳在涵道外壳21内。涵道外壳21包括收容电机30和风扇40的容纳部及自容纳部朝向气流上游延伸的导风部。容纳部构成为圆筒状,导风部构成为锥形结构,其包括与容纳部的轴向后端连接的小径部及自小径部逐渐扩大的大径部,大径部的开口面积大于小径部的开口面积。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导风部位于风扇40的上游,以将气流引导至风道22内。在本实施例中,导风部和涵道外壳21一体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导风部也可以是与涵道外壳21或壳体10可拆卸连接的独立构件。
涵道组件20内固定有电机外壳23,风道22构成为涵道外壳21和电机外壳23之间的空间。结合图6所示,电机外壳23包括容纳电机30的腔体231及连接至腔体231的导流锥232。腔体231设有多个朝向风道22延伸的静导叶24,多个静导叶24延伸至风道22内以对进入风道22的气流进行切割梳理。导流锥232呈锥形结构且在靠近尖端处设有多个气流孔,风道22内的气流流经导流锥232尖端时,由于导流锥232尖端与电机外壳23内存在气压差,使得气流自多个气流孔流进电机外壳23内部,经过电机30后自电机外壳23和风扇40之间的间隙中流出并汇入风道22内的主气流内,从而对电机30进行散热。
电机30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电机轴31,风扇40包括连接至电机轴31的轮毂41及自轮毂41朝向风道22延伸的扇叶42,电机30驱动扇叶42旋转以吸入空气形成气流。
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工作附件50沿轴向连接至风管部11的前端。工作附件50设有位于轴向后端的第一锁定装置,风管部11设有与第一锁定装置配合的第二锁定装置。第一锁定装置扣合于第二锁定装置以将工作附件50固定于壳体10。吹吸装置100包括位于壳体10的风管部11与工作附件50之间的弹出结构80,弹出结构80可以设置在工作附件和风管部中的至少一个上。第一锁定装置与第二锁定装置脱扣时,弹出结构80抵推工作附件50脱离壳体10。具体地,弹出结构设置在第一锁定装置和/或第二锁定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在工作附件50和壳体10之间产生斥力,使得在将工作附件50自壳体10拆卸时,用户使用很小的力就可轻松完成拆卸工作,符合人机工程学。
弹出结构80包括位于工作附件50和风管部11中的一个内的弹性件83及连接于弹性件83的抵压件84,抵压件84在弹性件83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且抵接至工作附件50和风管部11中的另一个上。
弹出结构80可以设置在工作附件50的第一锁定装置上,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第二锁定装置上,甚至于在工作附件50和壳体10上均设置有弹出结构80,两个弹出结构80相互配合完成工作附件50的拆卸工作。由于结构比较相近,因此,以下仅详细阐述弹出结构80设置在第一锁定装置上的实施方案。
请参考图2至图5所示,工作附件50构成为内空的管状结构,弹出结构80设置于工作附件50的轴向后端。弹出结构80包括收容弹性件83与抵压件84的基部81及至少部分容纳于基部81内的固定板82。基部81可以一体成型于工作附件50的外周上,也可以是通过螺钉或形状配合等其他的方式安装在工作附件50的外周壁上。
基部81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空腔811,弹性件83与抵压件84容纳于空腔811内,且弹性件83的轴向一端抵接于空腔811的内壁而轴向另一端抵接于抵压件84上。固定板82与弹性件83分别位于抵压件84的轴向两端,固定板82在轴向上遮盖该空腔811并形成有连通空腔811的限定槽821。抵压件84的轴向前端连接至弹性件83、轴向后端抵接至风管部11上。抵压件84包括连接至弹性件83一端的挡板841及自挡板841沿轴向延伸的抵压部842,抵压部842在轴向上穿过限定槽821并凸出于固定板82的外表面。
参考图5所示,第一锁定装置设有一对第一锁定部85,第一锁定部85在垂直于轴向的横向上分别位于抵压件84的两侧。第一锁定部85设置为自所述固定板82的外表面沿轴向朝向第二锁定装置延伸并在端部向下弯曲形成卡勾。第二锁定装置设有与第一锁定部85配合将工作附件50与壳体10的风管部11锁定的第二锁定部15。第二锁定部15的轴向前端设置为接收卡勾的卡槽,从而与第一锁定部85在垂直于轴向的竖直方向上进行卡扣配合。固定板82在第一锁定部85的两侧还设有供螺钉(未图示)穿过的固定孔851,螺钉穿过固定孔851将固定板82安装至基部81内。
当然,也可以将弹出结构80设置在第二锁定装置上,第二锁定部15构成为自固定板82的外表面沿轴向朝向第一锁定部85延伸的卡勾,第一锁定部85的轴向前端设置为接收卡勾的卡槽,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详细阐述。
结合图7所示,第二锁定装置包括位于风管部11的轴向前端的操作部114,操作部114设有安装槽、容纳在安装槽内的弹簧、一端连接至弹簧而另一端可供用户按压的按钮16、连接于按钮16的轴向前端的一对第二锁定部15及位于一对第二锁定部15之间的延伸部17。延伸部17在轴向上与抵压部842对齐设置。工作附件50连接至风管部11时,抵压部842在弹性件83的作用下抵接于延伸部17的轴向前端。第二锁定部15与按钮16一体成型设计,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不可相对移动的连接在一起。延伸部17可设置为与按钮16一体成型,也可以设置为与操作部114一体成型,或者不设置延伸部17,仅通过抵压件84与操作部114的外周壁抵压。第二锁定装置还包括将按钮16固定至操作部114的盖115,盖115的两侧设有供螺钉(未图示)穿过的安装孔116,螺钉穿过安装孔116以将盖115连接至风管部11的外周壁上。
结合图2所示,风管部11包括在轴向上前后设置的过渡段111与连接段112及自过渡段111的外周壁向外延伸的多个支撑筋113。工作附件50连接于风管部11时,过渡段111与工作附件50重叠,过渡段111的支撑筋113抵接于工作附件50的内壁,避免管状的工作附件50与管状的风管部11之间直接内壁接触,从而减小两者之间的磨损。按钮16与第二锁定部15均设置于连接段112上。
请参考图3及图4所示,工作附件50未连接至壳体10的风管部11时,弹性件83处于自由舒展状态,抵压件84在轴向上未超过基部81的后端缘;工作附件50连接至壳体10的风管部11时,第一锁定部85与第二锁定部15相互扣合,从而将工作附件50和风管部11进行卡扣固定,此时,延伸部17的前端沿轴向上向前抵压弹出结构80的抵压件84,抵压件84向前移动并压缩弹性件83,即,在工作附件50安装至壳体10的风管部11上时,弹性件83一直处于被压缩状态。
请参考图5及图6所示,当用户需要更换或拆卸工作附件50时,按压风管部11上的按钮16时,按钮16压缩弹簧并带动第二锁定部15的卡勾一起向下移动,使得第二锁定部15与第一锁定部85的脱离,并解除工作附件50与壳体10的风管部11之间的扣合状态,弹性件83在轴向上解除限制并向后推动抵压件84,由于壳体10的重力较大,工作附件50在弹性件83的弹力作用下朝向远离壳体10的方向弹出并脱离壳体10,用户不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就可将工作附件50从壳体10上拆除。
另外,在拆除工作附件50时,用于一只手握持于把手14上,另一只手按压按钮16解除第一锁定部85和第二锁定部15之间的卡扣,工作附件50即可自动从壳体10的风管部11弹出一段距离,由于风管部11的过渡段111与工作附件50是重叠的,自动弹出的工作附件50没有约束的套设在过渡段111上,用户操作按钮16的那只手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工作附件50拆卸下来,整个过程只需要单手操作,操作方便且快捷,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工作附件50是由多段管状结构的吹风筒构成,包括与风管部11连接并在安装至壳体10时与过渡段111重叠的安装筒51、自安装筒51沿轴向向前延伸的连接筒52以及连接在连接筒52前端的出风筒53。安装筒51与连接筒52为一体设计,安装筒51的直径大于连接筒52的直径。出风筒53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筒52上,且出风筒53的直径由后向前逐渐减小,风扇40旋转产生的气流进入壳体10的进风口101流进涵道组件20的风道22内、再经由导流锥232引导后进入工作附件50的安装筒51和连接筒52内、再由出风筒53汇聚后流出,提升吹风效率。
工作附件50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吹风筒结构,也可以是用于清理屋檐或比较高的工作场景的长管、用于处理室内的沙发或者阳台的短管、用于清理窗棂或墙角的毛刷、以及用于给充气设备充气的气嘴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切换不同的工作附件50。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工作附件50和壳体10之间产生斥力的弹出结构80,从而大大方便了吹吸装置100与这些不同工作附件50之间的更换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弹性件83和抵压件84均设置为一个且位于第一锁定装置的中部,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83和抵压件84也可设置为一对,而将第一锁定部85设置在两个抵压件84的中间,即抵压件84在垂直于轴向的横向上分别位于第一锁定部85的两侧。第二锁定装置对应设置一对延伸部17,并将第二锁定部15设置在一对延伸部17的中间。通过一对弹性件83分别作用一对抵压件84抵压延伸部17,从而在工作附件50和壳体10之间获得更大的斥力,使得在更换工作附件50时更加省力。
以上吹吸装置100是将弹出结构80设置在工作附件50上,且弹出结构80和按钮16分开设置。在其他吹吸装置100中,弹出结构80和按钮16也可以同时设置在壳体10或者工作附件50上以实现弹出效果,此处对弹出结构80简单的位置变更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其他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吹吸装置,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扇与电机、及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轴向前端的工作附件,所述壳体设有位于轴向后端的进风口、位于轴向前端的出风口及位于出风口处的风管部,所述电机设置成可驱动所述风扇旋转产生气流,使得气流自所述进风口流进所述壳体内并自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工作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风管部,所述工作附件设有位于轴向后端的第一锁定部,所述风管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锁定部配合的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扣合于所述第二锁定部以将所述工作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风管部与所述工作附件之间的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沿脱离所述壳体的方向抵推所述工作附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脱扣时,所述弹出结构抵推所述工作附件沿轴向脱离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附件沿轴向连接至所述风管部的前端,所述弹出结构设置于所述工作附件和所述风管部中的至少一个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工作附件和所述风管部中的一个内的弹性件及连接于所述弹性件的抵压件,所述抵压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且抵接至所述工作附件和所述风管部的另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结构包括收容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压件的基部,所述基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空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压件容纳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弹性件的轴向一端抵接于所述空腔的内壁而轴向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抵压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基部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抵压件的轴向两端,所述固定板在轴向上遮盖所述空腔且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限定槽,所述抵压件在轴向上穿过所述限定槽并凸出于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或所述第二锁定部中的一个构成为自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沿轴向朝向另一个延伸的卡勾,另一个则构成为扣持所述卡勾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结构设置于所述工作附件的轴向后端,所述基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工作附件的外周上,所述抵压件抵接至所述风管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的数量为一对且在垂直于轴向的横向上分别位于所述抵压件的两侧,所述第一锁定部构成为自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沿轴向朝向所述第二锁定部延伸的卡勾,所述第二锁定部构成为扣持所述卡勾的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风管部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有供用户按压的按钮、连接于所述按钮的轴向前端的一对所述第二锁定部及位于一对所述第二锁定部之间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轴向上与所述抵压件对齐,所述工作附件连接于所述风管部时,所述抵压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延伸部的轴向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部设有在轴向上前后设置的过渡段与连接段及自所述过渡段的外周壁向外延伸的多个支撑筋,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段上,所述工作附件连接于所述风管部时,所述过渡段与所述工作附件重叠,所述支撑筋抵接于所述工作附件的内壁。
11.一种吹吸装置,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扇与电机、及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轴向前端的工作附件,所述壳体设有位于轴向后端的进风口、位于轴向前端的出风口及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风管部,所述电机设置成可驱动所述风扇旋转产生气流,使得气流自所述进风口流进所述壳体内并自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工作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风管部,所述工作附件设有位于轴向后端的第一锁定装置,所述风管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配合的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扣合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以将所述工作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沿脱离所述壳体的方向抵推所述工作附件,所述第一锁定装置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脱扣时,所述弹出结构抵推所述工作附件沿轴向脱离所述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内的弹性件及连接于所述弹性件的抵压件,所述抵压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且抵接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压件的数量均设置为一对,所述第一锁定装置设有在垂直于轴向的横向上位于一对所述抵压件之间的第一锁定部,第一锁定部构成为沿轴向延伸的卡勾。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供用户按压的按钮及连接于所述按钮的轴向前端的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二锁定部构成为扣持所述卡勾的卡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设有在横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锁定部两侧的一对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轴向上与所述抵压件对齐,所述工作附件连接于所述风管部时,所述抵压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延伸部的轴向前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40713.3A CN115637669A (zh) | 2022-10-29 | 2022-10-29 | 吹吸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40713.3A CN115637669A (zh) | 2022-10-29 | 2022-10-29 | 吹吸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37669A true CN115637669A (zh) | 2023-01-24 |
Family
ID=84947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40713.3A Pending CN115637669A (zh) | 2022-10-29 | 2022-10-29 | 吹吸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37669A (zh) |
-
2022
- 2022-10-29 CN CN202211340713.3A patent/CN115637669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427609B1 (en) | Hair dryer including an attachment; attachment for a hair dryer | |
US11246271B2 (en) | Blower/vacuum | |
US6629818B2 (en) | Impeller for use with portable blower/vacuums | |
KR101821908B1 (ko) | 전기청소기 | |
CN106149603B (zh) | 花园吹吸装置 | |
KR20020059259A (ko) | 전기 청소기 | |
WO2019210849A1 (zh) | 手持式吸尘器 | |
CN214401586U (zh) | 吹风机 | |
CN115637669A (zh) | 吹吸装置 | |
JP2017129111A (ja) | ブロワ | |
CN219206716U (zh) | 一种吸尘器 | |
CN218074788U (zh) | 一种宠物吸尘器 | |
SE530741C2 (sv) | Förbättringar med avseende på luftströmningsförluster i en dammsugare | |
CN211066397U (zh) | 无线除螨仪 | |
US3082940A (en) | Vacuum cleaners | |
US20240188778A1 (en) | Dust collecting attachment for blower | |
CN212937572U (zh) | 除螨仪 | |
JP7258838B2 (ja) | 送風機 | |
CN212521650U (zh) | 吸尘器 | |
CN221331070U (zh) |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风道结构 | |
CN212394785U (zh) | 一种带把手的手持式吸尘器 | |
CN216088279U (zh) | 一种新型宠物梳毛器 | |
JP7532243B2 (ja) | 送風機 | |
CN221683238U (zh) | 一种高速无线手持暴力风扇 | |
CN115227137B (zh) | 真空吸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