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3315A - 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3315A
CN115633315A CN202211319638.2A CN202211319638A CN115633315A CN 115633315 A CN115633315 A CN 115633315A CN 202211319638 A CN202211319638 A CN 202211319638A CN 115633315 A CN115633315 A CN 115633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message
chat
application
inter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96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33315B (zh
Inventor
崔巧旭
孙立军
吴华挚
胡文辉
卓彩霞
江旭
杨金生
王磊
万倩茹
陈良升
王旭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tern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tern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tern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196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33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3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3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33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3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using automatic reactions or user delegation, e.g. automatic replies or chatbot-generated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中间平台,包括:接收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在用于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携带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是否存在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在5G消息系统和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进行消息互通的授权;在查询到授权的情况下,向第一用户发送查询结果,以便第一用户根据所述查询结果进入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根据授权第二用户进行消息互通时的用户信息数据生成;以及接收第一用户在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消息并转发至第二用户。

Description

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及装置、计 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富媒体通信(Rich Communication Suite,RCS)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ssociatio,GSMA)定义的富媒体消息业务标准, 现已成为全球主要运营商短信业务的演进方案唯一选择。为了方便用户与外界 通信,当前存在通过富媒体通信的5G消息系统与互联网即时消息(Over The Top Instant Messaging,OTTIM)系统的终端应用做定制化改造,以实现在终 端应用界面中直接相互通信。
改造需要5G消息/RCS系统支持识别用户消息信令中携带应用标识,或者 识别不同应用的用户标识。这对强调标准化的5G消息/即时消息终端和网络带 来改造的负担,是一种舍本求末的方案,代价太大,难以规模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 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系统间消息互通改造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应用于中间平台,包括:
接收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在用于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 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携带目标即时 消息应用的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是否存在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 户在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进行消息互通的授权;
在查询到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况 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查询结果,以便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查询结果进入 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根据授权所述第 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时的用户信息数据生成;以及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消息并转发 至所述第二用户。
可选的,还包括:
在未查询到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 况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查询结果;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查询结果在所述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 聊天申请,所述聊天申请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 户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将所述聊天申请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
在所述第二用户接受所述聊天申请的情况下,授权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 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以得到用于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的用户 信息数据;
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所述用户信息数据,以便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用户 信息数据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并发送聊天消息。
可选的,接收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在用于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 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查询请求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来自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开通申请,为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 创建聊天机器人Chatbot,所述开通申请携带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应用头 像和应用名称;
根据所述应用头像和应用名称,为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分配Chatbot标 识;
将所述Chatbot标识同步至5G消息系统,以便所述第一用户基于所述 Chatbot的菜单进入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 H5页面。
可选的,授权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头像和昵称;
记录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标识的 归属关系;
记录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的消息互通的 授权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头像和昵称,生成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5G 消息身份卡片和H5聊天页面数据的用户信息数据,所述5G消息身份卡片上 设置有可触发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的控件超链接。
可选的,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消 息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消息;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标识的 归属关系,将所述聊天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应用于中间平台,包括:
接收第二用户通过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发送的聊天消息,所述聊天消息中携 带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和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二 用户为已授权在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和所述5G消息系统间进行消息互通的 用户;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查询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 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
在查询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况 下,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获取授权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 时的用户信息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聊天消息并发送至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 第一用户,以便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数据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 聊天页面并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聊天消息;以及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消息并转发 至所述第二用户。
可选的,还包括:
在未查询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 况下,拒绝所述聊天消息。
可选的,接收第二用户通过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发送的聊天消息之前,还包 括: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授权请求,所述授权请求携带所述第二用户请求授权 在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和所述5G消息系统间进行消息互通的各5G消息系 统用户的手机号码;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头像和昵称;
记录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标识的 归属关系;
记录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各5G消息系统用户的手机号码的消息互 通的授权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头像和昵称,生成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5G 消息身份卡片和H5聊天页面数据的用户信息数据,所述5G消息身份卡片上 设置有可触发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的控件超链接。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装置,包括存储器和与所述存储器 电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 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 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 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在用于所述5G消 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查询请求,所 述查询请求携带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根据所述第二用户 的用户标识,查询是否存在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5G消息系统 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进行消息互通的授权;在查询到所述第二用户与所 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查询结 果,以便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查询结果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 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根据授权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时的用 户信息数据生成;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 的聊天消息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由此可以通过中间平台实现5G消息系统 与OTT IM系统的终端应用界面中直接相互通信,中间平台将5G消息用户的 聊天消息直接转发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界面,因此对5G消息/RCS系统及终端 没有任何定制化改造要求,完全维持5G消息/RCS的标准化,不会增加5G消 息终端的发展负担。5G消息与即时消息的跨系统间互通和合作,可促进5G消 息生态圈和互联网即时消息生态圈的融合。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 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的示例流程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的示例流程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的示例流程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的示例流程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的示例流程图之一。
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的示例流程图之一。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间消息互通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附图 编号仅用于区分方案中的各个步骤,不用于限定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具体执 行顺序以说明书中描述为准。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 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消息互通可执行在5G消息系统与互联网即时消息(Over The TopInstant Messaging,OTT IM)系统之间,OTT IM系统可以是任一种支 持即使消息聊天的应用。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 以应用于对接5G消息系统与各互联网即时消息系统的中间平台,以建立5G 消息系统的用户与互联网即时消息系统的用户之间的消息互通。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接收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在用于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 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携带 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
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是否存在所述第二用户与 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进行消息互通的 授权;
步骤106,在查询到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 权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查询结果,以便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查询 结果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根据授 权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时的用户信息数据生成;
步骤108,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 消息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
在该实施例中,由5G消息用户主动发起与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的消息互 通。
步骤102中,5G消息系统和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 用于向第一用户展示或查询与第一用户具有在5G消息系统和目标即时消息应 用间进行消息互通权限的第二用户的页面,为预先创建的页面,第一用户可以 通过在终端设备搜索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聊天机器人(chatbot)而呈现。
可选的,接收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在用于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 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查询请求之前,还包括:响应 于来自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开通申请,为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创建聊天 机器人Chatbot,所述开通申请携带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应用头像和应用 名称;根据所述应用头像和应用名称,为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分配Chatbot 标识;将所述Chatbot标识同步至5G消息系统,以便所述第一用户基于所述 Chatbot的菜单进入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 H5页面。
如图2所示,显示了即时消息应用开通Chatbot的步骤。其中,OTT IM服 务平台对应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服务平台,不同的即时消息应用对应的服务平 台不同;互通模块和Chatbot接入模块对应中间平台,MaaP/5GMC对应5G消 息系统。
即时消息应用开通Chatbot的步骤包括:
1)OTT IM服务平台向中间平台的互通模块提交申请创建Chatbot的材料, 以申请在5G消息系统开通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材料包括该即时消息应用 的头像、名称等;
2)互通模块根据OTT IM服务平台的请求,为该即时消息应用开户并生 成专属的Chatbot,其中在Chatbot的固定菜单中设置有可访问5G消息系统和 该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的选项,以便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 户通过该Chatbot固定菜单的该选项,进入互通授权H5页面,然后互通模块 将该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信息,例如Chatbot固定菜单及应用头像、名称 等同步至Chatbot接入模块。
3)Chatbot接入模块审批该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信息,并为该即时消 息应用的Chatbot分配Chatbot标识,一个即时消息应用分配有一个Chatbot标 识,不同的即时消息应用分配的Chatbot标识不同,互通模块可以汇总多个不 同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开通请求,并为其分配Chatbot标识。然后Chatbot 接入模块将该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信息同步到MaaP/5GMC平台,以便5G 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上能够搜索到该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 进入该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页面,Chatbot页面对应显示有Chatbot固定菜 单。
4)MaaP/5GMC平台同步该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后,向Chatbot创建 成功后,互通模块(运营商)保存OTT IM应用chatbot信息,将Chatbot接入 模块通知同步结果;
5)Chatbot接入模块将对应结果通知转发给互通模块;
6)互通模块将对应结果再转发给OTT IM服务平台,由此完成该即时消 息应用的Chatbot开通。
现在参考图3,该图显示了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如何发起步骤102中 的查询请求的步骤。其中,H5服务模块对应中间平台,用于提供生成H5页面 的服务,5G消息用户和H5浏览器对应5G消息系统。
5G消息用户查询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第二用户的步骤具体包括:
1)5G消息用户,即第一用户在终端设备例如通过进入Chatbot的服务号 搜索目标即时消息IM应用的Chatbot。
2)5G消息用户点击搜索到的目标IM应用的Chatbot信息后,MaaP/5GMC 则返回该Chatbot的详情信息。
3)5G消息用户在目标IM应用Chatbot聊天窗口,可通过点击例如底部 的固定菜单中访问5G消息系统和该目标IM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的选 项,则跳出5G消息应用,调起终端浏览器进入互通关系授权H5页面,该H5 页面显示5G消息用户已有授权关系的第二用户名单,和用于搜索页面未完全 显示的已有授权关系的第二用户的搜索框等。
4)5G消息用户在该H5页面的搜索框输入目标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以 发起对目标第二用户的消息互通关系授权查询,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为手机号 码,5G消息用户的查询请求发送到中间平台的H5服务模块
5)H5服务模块返回互通关系授权信息,H5服务模块提供对应的互通关 系授权查询,并在5G消息用户终端设备的H5浏览器页面显示。该步骤对应 步骤104,根据第一用户在H5页面输入的第二用户的手机号码,查询是否存 在第二用户与5G消息用户在5G消息系统和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进行消息互 通的授权。
6)若第二用户用户已授权,则5G消息用户可以在H5浏览器页面显示的 授权查询结果中,点击第二用户以进入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该步骤对应 步骤106,由此在5G消息用户可以在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与目标即时消息 应用的第二用户进行消息互通。
这里,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是根据授权第二用户在5G消息系统和目 标即时消息应用间进行消息互通时的用户信息数据生成,用户信息数据包括第 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头像和昵称等,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例如为第二用户的手 机号码。
可选的,授权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包括:获 取所述第二用户的头像和昵称;记录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即时 消息应用的Chatbot标识的归属关系;记录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第 一用户的手机号码的消息互通的授权关系;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头 像和昵称,生成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5G消息身份卡片和H5聊天页面数据的 用户信息数据,所述5G消息身份卡片上设置有可触发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 聊天页面的控件超链接。
授权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的消息互通,可以是在第二用户主动请求或者被 动接受的情况下执行。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根据上述步骤为第二用户进行消 息互通授权,以为后续的消息互通做好准备。
现在参考图4,该图显示了第二用户通过主动订阅的方式,请求授权与5G 消息系统的用户进行消息互通的步骤,具体包括:
1)OTT IM用户,即第二用户发送订阅5G消息的订阅请求到对应的OTT IM服务平台,订阅请求也即请求授权与5G消息系统的用户进行消息互通的授 权请求,订阅请求中携带第二用户想要进行消息互通的5G消息用户的手机号 码,订阅的范围可以是订阅指定的5G消息用户,也可以是全局5G消息用户。 第二用户可以在OTT IM应用支持用户订阅的入口进行订阅,或者通过OTT IM 应用公众号设置按键,点击跳转到H5页面并从H5页面里面进行订阅,订阅 请求发送到OTT IM服务平台。
2)OTT IM服务平台向中间平台的互通模块授权OTT IM用户信息,包括 IM用户的应用ID、头像、昵称等。
3)互通模块保存OTT IM应用的ChatbotID与OTT IM用户ID的归属关 系,互通模块可以汇总多个OTT IM应用的Chatbot开通请求,在后续进行消 息互通时可以通过第一用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聊天消息携带的第二用户的ID, 查找第二用户对应归属的OTT IM应用,从而可以将第一用户发送给第二用户 的聊天消息发送到第二用户所属的OTT IM应用的服务平台。
4)互通模块通知H5服务模生成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的数据,以便第 一用户的终端设备根据这些数据生成第二用户专属的H5聊天页面,在第一用 户的终端设备提供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聊天的入口。该H5聊天页面主要提供 一个H5聊天窗口,包含第二用户的头像、ID、昵称等信息,5G消息用户与 OTT IM用户聊天即在该页面进行。
5)H5服务模块保存第二用户的消息互通授权关系,消息互通授权关系对 应于第二用户的订阅范围,与指定的5G消息用户进行消息互通,还是与默认 与全部5G消息用户进行消息互通,以便后续第二用户主动或被动发起与5G 消息系统的目标第一用户的聊天时,通过查找记录的消息互通的授权关系,判 断是否进行第二用户与该目标第一用户的消息互通。
6)互通模块在授权第二用户时,还生成了第二用户的5G消息身份卡片模 板,用以向第一用户标识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例如以第二用户的即时消息应 用的用户头像作为卡片封面,用户昵称及用户ID作为卡片标题,预设聊天提 示文字作为卡片内容,其中预设5G消息身份卡片的按键超链接,以便第一用 户点击第二用户的5G消息身份卡片上的按键超链接时进入第二用户的H5聊 天页面,5G消息身份卡片为标准格式的Chatbot消息卡片。
OTT IM用户主动订阅5G消息互通服务,向5G消息系统授权个人信息及 互通关系、自动生成身份卡片。当OTT IM用户主动发送消息给5G消息用户 时,5G消息系统先下发OTTIM用户的身份卡片给5G消息用户,5G消息用 户点击卡片按键跳出5G消息终端,进入OTT IM用户的H5聊天页面,基于 H5页面实现更加丰富的聊天操作和功能。
在第一用户进入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后,则可以通过该聊天页面输入 聊天消息,并通过中间平台转发给第二用户。
可选的,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消 息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 天页面发送的聊天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即时消 息应用的Chatbot标识的归属关系,将所述聊天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
如上文所述,在第二用户申请授权消息互通时,记录了第二用户的手机号 码和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标识的对应关系,因此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 送给第二用户的聊天消息后,通过聊天消息携带的第二用户的手机号码查找到 其对应归属的Chatbot标识,并奖聊天消息发送到该Chatbot标识对应的即时 消息应用的服务平台,然后由即时消息应用的服务平台转发到第二用户终端设 备上的即时消息应用消息界面显示。
现在参考图5,该图显示了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向目标OTT IM应用 的第二用户发起互通消息聊天的步骤,具体包括:
1)5G消息用户例如可以通过上述图3的步骤6,进入H5浏览器上OTT IM 用户专属的H5聊天页面,并输入聊天消息。
2)~6)聊天消息经H5浏览器、H5服务模块、互通模块、OTT IM服务 平台直接转发并送达该OTT IM用户。
6)~9)OTT IM用户在OTT IM应用的界面回复聊天消息,并经OTT IM 服务平台、互通模块、H5服务模块直接转发并发送到H5浏览器的H5聊天页 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未查询到所述第二用户与所 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查询结 果;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查询结果在所述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 聊天申请,所述聊天申请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 户标识;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将所述聊天申请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 在所述第二用户接受所述聊天申请的情况下,授权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 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以得到用于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的用户信息 数据;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所述用户信息数据,以便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用 户信息数据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并发送聊天消息。
如果查询不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消息互通授权关系,向第一用户反馈 该查询结果,如果第一用户希望与该第二用户之间可以进行消息互通,则可以 发送聊天申请,以邀请未授权消息互通的第二用户进行消息互通。
现在参考图6,该图显示了5G消息用户邀请OTT IM用户进行消息互通 的步骤,具体包括:
1)5G消息用户通过OTT IM应用的Chatbot固定菜单进入消息互通授权 H5页面的选项,跳出5G消息应用,进入H5互通关系授权页面。
2)如果查询结果为查询的目标OTT IM用户尚未订阅或授权互通关系, 则5G消息用户可以在H5互通关系授权页面输入该目标OTT IM用户的ID发 起聊天申请,聊天申请携带有5G消息用户的手机号和OTT IM用户的ID,例 如手机号码。
3)~5)聊天申请经过H5服务模块、互通模块、OTT IM服务平台转发到 目标OTT IM用户。
6a)OTT IM用户接受聊天申请,并反馈到OTT IM服务平台。
6b)OTT IM用户在没有收到聊天申请时,也可以主动发起订阅5G消息, 具体参考上文图4对应步骤的描述。
7)OTT IM服务平台向互通模块授权OTT IM用户信息。
8)互通模块保存OTT IM应用的Chatbot ID与OTT IM用户ID的归属关 系。
9)~10)H5服务模块生成OTT IM用户H5聊天页面数据,保存OTT IM 用户对应的互通授权关系。
11)互通模块生成OTT IM用户的5G消息身份卡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在用于所述5G消 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查询请求,所 述查询请求携带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根据所述第二用户 的用户标识,查询是否存在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5G消息系统 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进行消息互通的授权;在查询到所述第二用户与所 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查询结 果,以便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查询结果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 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根据授权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时的用 户信息数据生成;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 的聊天消息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由此可以通过中间平台实现5G消息系统 与OTT IM系统的终端应用界面中直接相互通信,中间平台将5G消息用户的 聊天消息直接转发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界面,因此对5G消息/RCS系统及终端 没有任何定制化改造要求,完全维持5G消息/RCS的标准化,不会增加5G消 息终端的发展负担。5G消息与即时消息的跨系统间互通和合作,可促进5G消 息生态圈和互联网即时消息生态圈的融合。
此外,本申请支持用户个性化订阅/授权互通范围,能够解决消息泛滥、垃 圾信息、骚扰信息、不知情订购等问题。并且基于H5的聊天页面可以实现更 加丰富的聊天操作和功能,而不会对5G消息系统带来改造的负担。
上述实施例的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强调聊天消息由5G消息系统的用户方 发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应用于中间平 台,主要强调聊天消息由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用户方发起。
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接收第二用户通过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发送的聊天消息,所述聊 天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和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的手机号 码,所述第二用户为已授权在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和所述5G消息系统间进 行消息互通的用户;
步骤204,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查询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用户与 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
步骤206,在查询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 权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获取授权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 消息互通时的用户信息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聊天消息并发送至所述手机号 码对应的第一用户,以便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数据进入所述第二用 户的H5聊天页面并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聊天消息;以及
步骤208,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 消息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
在该实施例中,默认第二用户是已经通过主动订阅或被动邀请建立了在目 标即时消息应用和5G消息系统间进行消息互通的用户,可以通过特定的标识 来区别第二用户为已授权用户。
在步骤202中,第二用户发送的聊天消息中手机号码对应的5G消息系统 的第一用户可能是授权与第二用户具有消息互通关系的用户,也可能未授权。 因此,在步骤204中,通过聊天消息携带的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查询该第一 用户是否与第二用户进行消息互通的授权。
第二用户的消息互通授权关系可以在对第二用户授权时进行记录和保存, 可选的,接收第二用户通过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发送的聊天消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授权请求,所述授权请求携带所述第二用户请求授权在所 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和所述5G消息系统间进行消息互通的各5G消息系统用 户的手机号码;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头像和昵称;记录所述第二用 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标识的归属关系;记录所述 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各5G消息系统用户的手机号码的消息互通的授权关 系;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头像和昵称,生成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5G 消息身份卡片和H5聊天页面数据的用户信息数据,所述5G消息身份卡片上 设置有可触发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的控件超链接。
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图4第二用户主动订阅5G消息或图6第二用户被动邀 请聊天对应步骤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能够从记录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各5G消息系统用户的手机号码的 消息互通的授权关系中,查询到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则表示存在第一用户与 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则可以通过授权第二用户进行消息互通时 的用户信息数据建立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的聊天入口。用户信息数据包括生成 的第二用户的5G消息身份卡片和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数据,如果第一用 户接收到第二用户的5G消息身份卡片后,同意建立聊天,则第一用户会进入 根据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数据生成的第二用户专属的H5聊天页面,以进 行互通聊天消息的收发。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未查询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 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况下,拒绝所述聊天消息。
现在参考图8,该图显示了已授权消息互通的OTT IM用户发起5G消息 聊天的步骤,具体包括:
1)OTT IM用户通过对应的OTT IM应用界面发送聊天消息给5G消息用 户,聊天消息中携带5G消息用户的手机号码和OTT IM用户的用户标识。
2)OTT IM服务平台根据OTT IM用户的用户标识确定该OTT IM用户为 已授权消息互通的用户后,将该聊天消息发送到互通模块。
3)~6)互通模块在确定该OTT IM用户与聊天消息中手机号码对应的5G 消息用户存在消息互通授权的情况下,先下发OTT IM用户的5G消息身份卡 片到Chatbot接入模块,以及下发聊天消息到H5服务模块,其中聊天消息由 H5服务模块先缓存起来;5G消息身份卡片再经过Chatbot接入模块、 MaaP/5GMC下发到5G消息用户。
7)~8)5G消息用户通过5G消息身份卡片显示的头像、昵称及ID识别聊 天对象,如果5G消息用户点击卡片中可触发进入H5聊天页面的控件超链接, 则跳出5G消息应用,进入OTT IM用户专属的H5聊天页面,该页面由H5浏 览器根据OTT IM用户对应的H5聊天页面数据生成。
9)此时,H5服务模块将缓存的OTT IM用户的聊天消息发送到5G消息 用户端显示的OTT IM用户的H5聊天页面。
10)~12)5G消息用户在OTT IM用户的H5聊天页面回复5G的聊天消 息,聊天消息经互通模块、OTT IM服务平台送达OTT IM用户。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装置,如图9所示,系 统间消息互通装置2000包括存储器2200和与所述存储器2200电连接的处理 器2400,所述存储器2200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2400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 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实 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 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种系统间消息 互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 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 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 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 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 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 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 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 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 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 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 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 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 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 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间平台,包括:
接收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在用于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携带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是否存在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进行消息互通的授权;
在查询到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查询结果,以便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查询结果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根据授权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时的用户信息数据生成;以及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消息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未查询到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查询结果;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查询结果在所述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聊天申请,所述聊天申请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将所述聊天申请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
在所述第二用户接受所述聊天申请的情况下,授权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以得到用于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的用户信息数据;
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所述用户信息数据,以便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数据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并发送聊天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在用于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发起的查询请求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来自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开通申请,为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创建聊天机器人Chatbot,所述开通申请携带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应用头像和应用名称;
根据所述应用头像和应用名称,为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分配Chatbot标识;
将所述Chatbot标识同步至5G消息系统,以便所述第一用户基于所述Chatbot的菜单进入所述5G消息系统和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间消息互通授权H5页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授权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头像和昵称;
记录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标识的归属关系;
记录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的消息互通的授权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头像和昵称,生成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5G消息身份卡片和H5聊天页面数据的用户信息数据,所述5G消息身份卡片上设置有可触发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的控件超链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消息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消息;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标识的归属关系,将所述聊天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
6.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间平台,包括:
接收第二用户通过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发送的聊天消息,所述聊天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和5G消息系统的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二用户为已授权在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和所述5G消息系统间进行消息互通的用户;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手机号码,查询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
在查询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获取授权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时的用户信息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聊天消息并发送至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第一用户,以便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用户信息数据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并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聊天消息;以及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发送的聊天消息并转发至所述第二用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未查询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进行所述消息互通的授权的情况下,拒绝所述聊天消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第二用户通过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发送的聊天消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授权请求,所述授权请求携带所述第二用户请求授权在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和所述5G消息系统间进行消息互通的各5G消息系统用户的手机号码;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头像和昵称;
记录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即时消息应用的Chatbot标识的归属关系;
记录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与各5G消息系统用户的手机号码的消息互通的授权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头像和昵称,生成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5G消息身份卡片和H5聊天页面数据的用户信息数据,所述5G消息身份卡片上设置有可触发进入所述第二用户的H5聊天页面的控件超链接。
9.一种系统间消息互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319638.2A 2022-10-26 2022-10-26 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633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9638.2A CN115633315B (zh) 2022-10-26 2022-10-26 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9638.2A CN115633315B (zh) 2022-10-26 2022-10-26 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3315A true CN115633315A (zh) 2023-01-20
CN115633315B CN115633315B (zh) 2023-08-15

Family

ID=84906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9638.2A Active CN115633315B (zh) 2022-10-26 2022-10-26 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331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64747A1 (en) * 2008-03-31 2011-10-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nterworking between messaging services
CN102238495A (zh) * 2010-04-20 2011-11-09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与im消息互通系统
CN106506316A (zh) * 2015-09-06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465968A (zh) * 2020-10-22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设备之间的跨应用互联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175183A (zh) * 2022-05-09 2022-10-11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基于5g消息的鉴权方法及鉴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64747A1 (en) * 2008-03-31 2011-10-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nterworking between messaging services
CN102238495A (zh) * 2010-04-20 2011-11-09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与im消息互通系统
CN106506316A (zh) * 2015-09-06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465968A (zh) * 2020-10-22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设备之间的跨应用互联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175183A (zh) * 2022-05-09 2022-10-11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基于5g消息的鉴权方法及鉴权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敏: "《国外运营商RCS消息发展现状及其对国内业务开展的启示》", 《中国新通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3315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4560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073479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ervice and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in a network device
US8073920B2 (en) Service authorizer
EP2122922B1 (en) Remote control using instant messaging
US674486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ne party to pass a calling invitation to another party
JP2003331045A (ja) ポータルサイトサーバシステム、ポータルサイト方法、およびポータルサイトプログラム
WO2014190789A1 (en) Method, device, client and server for interaction
CN104363507B (zh) 一种基于ott机顶盒的视音频录制及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08170285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35500B (zh) 基于网络通话的好友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5391622A (zh) 即时通信或社交网络应用中分享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WO2018103412A1 (zh) 一种群聊方法及系统、服务器、移动终端
CN110737844B (zh) 推荐数据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73021A (zh) 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5281923A (zh) 基于用户标识的视频会议呼叫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US104327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OTT application and pushing message by server
CN111510661A (zh) 基于二维码的网络对讲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742776B2 (en) Contact identification validation via social invitation
CN115633315B (zh) 系统间消息互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012543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ccess to a plurality of bots with pre-display of user-specific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KR102326625B1 (ko)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단말기 및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의 처리 방법
CN114005440A (zh) 基于语音交互的问答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142277B2 (en) Posting and consultation of messages by users of social networks
CN108076009B (zh)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025349A (zh) 网络服务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