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2953A - 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2953A
CN115632953A CN202211255245.XA CN202211255245A CN115632953A CN 115632953 A CN115632953 A CN 115632953A CN 202211255245 A CN202211255245 A CN 202211255245A CN 115632953 A CN115632953 A CN 115632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b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52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友笑
张森安
任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552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29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2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29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用于网络通信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网络拓扑信息中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其中,当前网络设备为多个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控制当前网络设备确定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若是,则控制当前网络设备确定异常干扰信息对应的异常干扰状况,以及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并根据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处理异常干扰状况,能够有效的处理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中的异常干扰状况,提高多网融合的网络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网融合中一般使用网络设备:网关、交换机以及无线接入点等实现网络通信的过程,其中,网关(GW,GateWay):全称全连接智简网关,用以中小企业客户及连锁分支客户作为基础网络与公网分界点,除此之外还提供无线管理、终端接入认证、流量与访问控制、简易安全防护功能;交换机(SW,Network switch):全称网络交换机,是一种网络硬件,通过报文交换接收和转发数据到目标设备,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上连接不同的设备;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其功能是在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建立连接,无线AP是无线网和有线网之间沟通的桥梁。
然而,在部署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后,网络拓扑中容易出现因环路、攻击等异常干扰导致的局部或者全局网络问题。目前在国内外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客户IT能力较弱,缺少专业的IT人员来管理企业网络,在较为复杂的网络部署完成之后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维护,存在因内部人为问题或者外部攻击导致的网络瘫痪无法定位和解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可能。
因此,现有的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中存在异常干扰状况时,难以有效地处理网络拓扑中的异常干扰状况,降低多网融合的网络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能够有效地处理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中的异常干扰状况,提高多网融合的网络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
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为多个所述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
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
若是,则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异常干扰信息对应的异常干扰状况,以及所述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并根据所述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处理所述异常干扰状况。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网关以及交换机;
所述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包括:
以所述网关为核心节点,以所述交换机为子节点,以所述网关以及所述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节点连接边,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网关以及无线接入点;
所述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包括:
以所述网关为核心节点,以所述无线接入点为子节点,以所述网关以及所述无线接入点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节点连接边,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网关、交换机以及无线接入点;
所述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包括:
以所述网关为核心节点,以所述交换机为第一级子节点,以所述无线接入点为第二级子节点,以所述网关以及所述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第一节点连接边,以所述交换机以及所述无线接入点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第二节点连接边,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信息包括:报文信息;
所述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包括:
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报文信息;
所述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协议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包括:
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判断所述报文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报文,进而确定所述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后,还包括:
若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存在离线的网络设备,则在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同类型的上线的网络设备;
若是,则控制所述上线的网络设备将所述上线的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接口参数发送至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基于所述通信接口参数重新上线;
若否,则控制所述网络设备中的网关将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所对应的通信接口参数发送至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后,还包括:
若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存在离线的网络设备且多个所述网络设备设置于云管理平台,则基于所述云管理平台向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参数,以使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基于所述通信接口参数重新上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装置,包括:
构建单元,用于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为多个所述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
确定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存在异常干扰信息时,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异常干扰信息对应的异常干扰状况,以及所述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并根据所述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处理所述异常干扰状况。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装置,包括: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电源;
所述存储器为短暂存储存储器或持久存储存储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配置为与所述存储器通信,在控制面功能实体上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操作以执行上述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网络拓扑信息中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其中,当前网络设备为多个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控制当前网络设备判断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若是,则控制当前网络设备确定异常干扰信息对应的异常干扰状况,以及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并根据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处理异常干扰状况,能够有效的处理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中的异常干扰状况,提高多网融合的网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多网融合的通信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干扰处理措施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网关以及交换机的组网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网关以及无线接入点的组网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网关、交换机以及无线接入点的组网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云管理平台的离线设备重新上线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离线设备重新上线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交换机重新上线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无线接入点重新上线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个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装置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对网络设备部署多网融合组网,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拓扑信息可以用网络拓扑图或其他的网络拓扑关系表达方式进行描述,具体此处不做限定,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使用网络拓扑图代替网络拓扑信息进行描述,后面将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以网关101为核心节点,以交换机102以及无线接入点103为子节点,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可以理解的是,网关101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交换机102,每个交换机102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点103;其中,网关101也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点103。交换机102以及无线接入点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连接,该终端设备可以为电脑端PC端或手机端,具体此处不做限定。然而,现有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中容易出现因环路、攻击等异常干扰导致的局部或者全局网络问题,现有的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中存在异常干扰状况时,难以有效地处理网络拓扑中的异常干扰状况,降低多网融合的网络稳定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处理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中的异常干扰状况,提高多网融合的网络稳定性,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201、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干扰处理装置可以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网络设备之间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存在区别,该通信协议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隧道。一般情况下,该网络拓扑图中以网关作为服务端,无线接入点APW以及交换机SW作为客户端,和网关建立传输层协议隧道进行通信。可以理解的是,干扰处理装置可以与网络设备分开设置,即干扰处理装置与网络设备物理层面上为分开的,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网络设备,干扰装置还可以设置于网络设备内,即干扰处理装置与网络设备为一体的,即网络设备内的干扰处理装置控制网络设备执行相应功能,关于干扰处理装置与网络设备的相对关系,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具体的,当多个网络设备为网关以及交换机时,构建的网络拓扑图,如图5所示,该网络拓扑图为纯有线的组网,GW+多个SW虚拟化组网,以网关301为核心节点,以交换机302为子节点,以网关301以及交换机302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节点连接边,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其中,网关301管理一个或交换机302,每个交换机302直接连接终端设备303,主要处理干扰环节为交换机302。当多个网络设备为网关GW以及无线接入点AP时,构建的网络拓扑图,如图6所示,该网络拓扑图为GW+多个AP(单个AP)虚拟化组网,以网关401为核心节点,以无线接入点402为子节点,以网关401以及无线接入点402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节点连接边,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其中,无线接入点AP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403无线连接,网关401可以直接管理无线接入点AP,主要处理干扰环节为网关401。当多个网络设备为网关GW、交换机SW以及无线接入点AP时,构建的网络拓扑图,如图7所示,该网络拓扑图为GW+3SW+AP虚拟化组网,以网关501为核心节点,以交换机502为第一级子节点,以无线接入点503为第二级子节点,以网关501以及交换机502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第一节点连接边,以交换机502以及无线接入点503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第二节点连接边,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其中,网关501对交换机502以及无线接入点503进行管理,主要处理干扰环节为交换机502和网关501。可以理解的是,该传输层协议可以为传输控制协议(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202、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网络拓扑图中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
干扰处理装置可以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网络拓扑图中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其中,当前网络设备为多个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在网络拓扑图中,当前网络设备与其他的网络设备进行连接组网后,当前网络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当前网络设备传输过程的通信信息。具体的,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网络拓扑图中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报文信息;例如,当前网络设备为交换机时,当交换机开启出现POE功率溢出导致与交换机连接的终端设备随机掉电时,交换机后台的处理程序通过实时监测可以获取溢出问题对应的报文信息。
203、控制当前网络设备确定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202,若否,则执行步骤204。
干扰处理装置控制当前网络设备确定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具体的,可以控制当前网络设备判断报文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报文,进而确定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报文在数量上的相关关系特征,判断传输控制协议(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是否存在异常行为,进而确定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
204、控制当前网络设备确定异常干扰信息对应的异常干扰状况,以及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并根据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处理异常干扰状况。
若确定通信信息中存在异常干扰信息,则控制当前网络设备确定异常干扰信息对应的异常干扰状况以及该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并根据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处理异常干扰状况。具体的,该异常干扰信息可以为异常报文或异常字段,具体此处不做限定。网络设备可以区分异常干扰信息(如传输控制协议(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的异常行为并判断导致异常的报文类型,根据该报文类型匹配对应的故障原因。可以理解的是,故障对应异常干扰状况的干扰处理措施一般如图3所示,根据故障原因可确定异常干扰信息对应的异常干扰状况(干扰场景),并执行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应对措施即可处理异常干扰状况。可以理解的是,干扰处理一般为谁检测谁处理,即若当前网络设备中确定通信信息中存在异常干扰信息,则由当前网络设备确定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并根据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处理异常干扰状况。若出现干扰时导致了网络设备离线,处理完干扰后,网络设备将自动上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网络拓扑图中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其中,当前网络设备为多个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控制当前网络设备确定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若是,则控制当前网络设备确定异常干扰信息对应的异常干扰状况,以及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并根据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处理异常干扰状况,能够有效的处理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中的异常干扰状况,提高多网融合的网络稳定性。在部署多网融合网络拓扑后,网络出现因环路、攻击等问题导致的局部或者全局网络问题时,多网融合组网拓扑中网络设备可主动定位并解决问题。在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如图4所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构建完成后,默认网络拓扑图中启用全网抗干扰能力,管理员可以通过登录网关管理页面看到启用了哪些抗干扰能力。在组网投入使用后网络拓扑图各个环节的网络设备实时检测网络状况,即网络设备通过监测传输的通信信息实时监测网络拓扑图中某环节是否出现问题;当出现网络异常状况时,根据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在各个环节主动匹配当前故障原因,并在该环节针对该问题进行实时处理,解决该区域网络故障做到不影响全局网络。若未出现网络异常状况,则持续监测。多网融合组网拓扑下默认启动全局的安全功能,并针对各种安全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上述构建完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将多个网络设备进行连接后,一般情况下,部分企业在公司组织结构调整等会对网络进行改造,在网关上配置交换机和/或无线接入点的相关参数。然而,在改造过程中会存在因为配置失误(错误配置)导致设备离线而无法恢复的问题,需要渠道或者技服上门恢复配置,容易产生较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对离线的网络设备进行再次配置已使离线设备重新上线,具体的:
当网络拓扑图中存在离线的网络设备,则在网络拓扑图中确定是否存在与离线的网络设备同类型的上线的网络设备;若是,则控制上线的网络设备将上线的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接口参数发送至离线的网络设备,以使离线的网络设备基于通信接口参数重新上线。可以理解的是,网关对交换机以及无线接入点配置的参数一般为通信接口参数,使用同类型的上线网络设备发送通信接口参数,能够有效避免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之间通信接口参数的转换。若否,则控制网络设备中的网关将离线的网络设备所对应的通信接口参数发送至离线的网络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当网关与其他的网络设备建立连接后,当其他的网络设备离线后,网关可将通信接口参数发送至其他的网络设备,以使其他的网络设备再次上线。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如图9所示,网关GW+交换机SW或网关GW+无线接入点AP的组网场景的非云管场景下错误配置导致交换机SW或无线接入点AP离线时,此时的交换机SW或无线接入点AP只有一台,不存在同类型的离线设备。此时,可以登录网关管理页面,针对离线的交换机或无线接入点下发恢复配置消息,该恢复配置消息中带有通信接口参数;交换机或无线接入点根据通信接口参数恢复配置并重新上线。进一步,如图10所示,网关GW+第一交换机SW1+第二交换机SW2场景,且第一交换机SW1在线,第二交换机SW2离线,此时,上线的第一交换机SW1为第二交换机SW2的同类型网络设备,可通过第一交换机SW1下发恢复配置消息,恢复第二交换机SW2配置使第二交换机SW2重新上线。进一步,如图11所示,网关GW+交换机SW+第一无线接入点AP1/第二无线接入点AP2/第三无线接入点AP3的跨三层组网场景,当因配置错误导致第三无线接入点AP3离线,此时第一无线接入点AP1和第二无线接入点AP2为第三无线接入点AP3的同类型的网络设备,通过AP1或AP2向AP3下发恢复配置消息,恢复AP3配置使其重新上线。
进一步的,当多个所述网络设备设置于云管理平台,且网络拓扑图中存在离线的网络设备且,则基于云管理平台向离线的网络设备发送离线的网络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参数,以使离线的网络设备基于通信接口参数重新上线。如图8所示,网关GW+交换机SW或网关GW+无线接入点AP通过云管理平台的组网;GW在云上管理,SW或者AP在GW上管理,SW或AP因错误配置已离线。管理员可登录云管理平台,在云管理平台上向离线的交换机SW或无线接入点AP发送恢复配置消息,以使离线的交换机SW或无线接入点AP恢复配置并重新上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解决了在企业网络管理员因操作不当或者网络故障导致的网络拓扑中网络设备离线而无法继续管理的问题,网络管理员在设备因为配置错误或者网络故障导致离线后任然能继续管控设备,恢复设备配置重新上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
构建单元1201,用于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接口,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图;
获取单元1202,用于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网络拓扑图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为多个所述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
确定单元1203,用于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
处理单元1204,用于当确定单元确定存在异常干扰信息时,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异常干扰信息对应的异常干扰状况,以及所述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并根据所述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处理所述异常干扰状况。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
中央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输入输出接口1303,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304,电源1305;
所述存储器1302为短暂存储存储器或持久存储存储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1301配置为与所述存储器1302通信,在控制面功能实体上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操作以执行上述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0)

1.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
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为多个所述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
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
若是,则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异常干扰信息对应的异常干扰状况,以及所述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并根据所述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处理所述异常干扰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网关以及交换机;
所述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包括:
以所述网关为核心节点,以所述交换机为子节点,以所述网关以及所述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节点连接边,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网关以及无线接入点;
所述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包括:
以所述网关为核心节点,以所述无线接入点为子节点,以所述网关以及所述无线接入点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节点连接边,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网关、交换机以及无线接入点;
所述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包括:
以所述网关为核心节点,以所述交换机为第一级子节点,以所述无线接入点为第二级子节点,以所述网关以及所述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第一节点连接边,以所述交换机以及所述无线接入点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第二节点连接边,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信息包括:报文信息;
所述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包括:
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报文信息;
所述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协议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包括:
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判断所述报文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报文,进而确定所述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后,还包括:
若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存在离线的网络设备,则在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同类型的上线的网络设备;
若是,则控制所述上线的网络设备将所述上线的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接口参数发送至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基于所述通信接口参数重新上线;
若否,则控制所述网络设备中的网关将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所对应的通信接口参数发送至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后,还包括:
若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存在离线的网络设备且多个所述网络设备设置于云管理平台,则基于所述云管理平台向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对应的通信接口参数,以使所述离线的网络设备基于所述通信接口参数重新上线。
8.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单元,用于基于多个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的通信协议,构建多网融合的网络拓扑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控制当前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传输的通信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为多个所述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
确定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干扰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存在异常干扰信息时,控制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异常干扰信息对应的异常干扰状况,以及所述异常干扰状况所对应的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并根据所述预设的干扰处理措施处理所述异常干扰状况。
9.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电源;
所述存储器为短暂存储存储器或持久存储存储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配置为与所述存储器通信,在控制面功能实体上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操作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
CN202211255245.XA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6329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5245.XA CN115632953A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5245.XA CN115632953A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2953A true CN115632953A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04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5245.XA Pending CN115632953A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29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7516A (zh) * 2023-03-24 2023-04-25 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链路干扰的节点连接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7516A (zh) * 2023-03-24 2023-04-25 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链路干扰的节点连接配置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82309B1 (en) Sdn controller, data centre system and router connection method
CN103944746B (zh) 一种双机热备的方法及装置
EP3217607B1 (en) Configuration of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for link aggregation
CN101088255A (zh) 用于从接入点至基础设施链路故障恢复的方法和系统
MXPA05013971A (es) Sistema de red principal para retransmision de multiples puntos a multiples puntos.
TW201703473A (zh) 混合型網路生成樹建立方法、備援方法與其控制系統
US11336564B1 (en) Detection of active hosts using parallel redundancy protocol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CN103095489A (zh) 一种对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
CN115632953A (zh) 一种多网融合的干扰处理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Mal et al.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based on radio link failure prediction
CN103188171B (zh) 一种报文调度方法和设备
US8467286B2 (en) Load balancing and fault protection in aggregation networks
WO2013161316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ogram
KR101711659B1 (ko) 네트워크 전력관리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전력관리방법
EP2858302B1 (en) Connectivity check method of service stream link,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1157146A2 (zh) 通信设备间的主备倒换方法、通信设备和系统及服务请求设备
CN104506339A (zh) 基于profinet的工业以太网网络拓扑管理实现方法
WO2020132949A1 (zh) 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1610031B1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크에서 컨트롤러를 내장하는 오픈플로우 스위치의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Schuetz et al. Autonomic and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04885417A (zh) 控制装置、通信系统、通信节点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10971467A (zh) 一种网络集中化管理系统
CN109743214A (zh) 一种报文关口局控制器
CN108880856A (zh) 一种基于vlan管理通道的DCN保护系统
US9900234B2 (en) Direct link quality monitoring metho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