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2945A - 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2945A
CN115632945A CN202211303487.1A CN202211303487A CN115632945A CN 115632945 A CN115632945 A CN 115632945A CN 202211303487 A CN202211303487 A CN 202211303487A CN 115632945 A CN115632945 A CN 115632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sion number
softwar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software vers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34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
李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034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2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2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2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to a remotely located st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08Diagnosing performance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第一传输设备,包括:在与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判断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若低于,则判断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若低于,则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第二传输设备以便第二传输设备基于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可见,传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会比较双方的软件版本号,版本号较高的一方会判断对方的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若是,则会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低版本方,以便低版本方完成目标软件的升级,从而保证双方版本相匹配,进而实现后续的通信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远程诊断中,通常采用图1所示的架构图,图1中的B端和C端分别作为第一传输设备和第二传输设备。其中,第二传输设备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与车辆连接并进行交互,具体为采集车辆的数据,通过云平台网络将数据透传到第一传输设备;而第一传输设备通过CAN总线与诊断设备连接并进行交互,第一传输设备将云平台网络透传的数据还原为CAN总线数据传送给诊断设备,同时将诊断设备发送的数据通过云平台网络透传给第二传输设备,再由第二传输设备将数据转发给车辆,从而实现远程诊断。
从以上内容可知,云平台网络只是起到中转数据的作用,实际上为第一传输设备B端和第二传输设备C端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在远程诊断中,第一传输设备和第二传输设备是协同工作的,因此双方采用的通信协议、配置文件格式、配置项以及处理流程需保持一致,否者就有可能导致诊断失败。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第一传输设备和第二传输设备之间相隔很远,所处的网络环境也各不相同,那么当其中一方为解决存在的BUG、优化功能、增加新功能或者支持新的车型时,就不可避免的会更新通信协议、增加新的协议、增加或者修改某些字段、增加新的配置项以及优化处理流程等等,从而导致这一方软件版本会发生更新。此时,若一方已升级到最新软件,而另一方没有升级,可能会出现双方软件版本不匹配以及两个版本对应软件处理的通讯协议或者配置文件不同等的问题。如此一来,未升级的一方不能解析修改后的协议,或者无法解析新的配置,或者两边处理流程不一致,从而造成诊断失败。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做法是当系统联网成功后则访问服务器,如果检测到有新版本则升级应用程序。通过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保持软件为最新的版本,但还可能存在其他问题。例如,某些公司网络做了限制以禁止下载文件,导致无法下载升级包,从而无法升级;或者用户不愿意升级,通常表现为在需要自动升级时,通过点击取消按钮跳过升级;此外,某些用户将传输设备长时间连接在诊断设备上,并不重启设备,那么在接到远程诊断请求后则直接远程操作诊断设备进行诊断。以上情况都会因没有及时升级软件,导致第一传输设备和第二传输设备双方的软件版本不匹配,从而造成远程诊断失败的问题。
综上,如何保证传输设备之间的软件版本相匹配,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保证传输设备之间的软件版本相匹配,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版本同步方法,应用于第一传输设备,所述第一传输设备分别与第二传输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通讯连接,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与数据接收设备通讯连接,包括:
在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
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
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高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
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备份升级包,并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本地的目标软件进行升级。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不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设备。
可选的,所述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在升级完成后发送的通信连接建立请求;
响应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并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将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设备。
可选的,所述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包括:
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拆分为若干数量个升级包;
将若干数量个所述升级包依次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
可选的,所述通信连接为TCP连接。
可选的,所述版本同步方法,还包括:
将预设版本号阈值预先配置在目标配置文件中;
相应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还包括:
从所述目标配置文件中获取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并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版本同步装置,应用于第一传输设备,所述第一传输设备分别与第二传输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通讯连接,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与数据接收设备通讯连接,包括:
版本号获取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
软件升级模块,用于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
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公开的版本同步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公开的版本同步方法的步骤。
可见,本申请中的第一传输设备在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第一传输设备在与第二传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则会获取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并将第一软件版本号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进行比较,若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第二软件版本号,则作为版本号较高的第一传输设备会再次判断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若低于,则第一传输设备会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第二传输设备,以便低版本方完成目标软件的升级,从而保证双方软件版本相匹配,进而实现后续双方的通信过程,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远程诊断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版本同步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具体的版本同步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版本同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远程诊断中,第一传输设备和第二传输设备存在软件版本不匹配的问题。现有做法是当系统联网成功后则访问服务器,如果检测到有新版本则升级应用程序。通过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保持软件为最新的版本,但还可能存在其他问题。例如,某些公司网络做了限制以禁止下载文件,导致无法下载升级包,从而无法升级;或者用户不愿意升级,通常表现为在需要自动升级时,通过点击取消按钮跳过升级;此外,某些用户将传输设备长时间连接在诊断设备上,并不重启设备,那么在接到远程诊断请求后则直接远程操作诊断设备进行诊断。以上情况都会因没有及时升级软件,导致第一传输设备和第二传输设备双方的软件版本不匹配,从而造成远程诊断失败的问题。为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保证传输设备之间的软件版本相匹配,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版本同步方法,应用于第一传输设备,所述第一传输设备分别与第二传输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通讯连接,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与数据接收设备通讯连接,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在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设备在与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另外,第一传输设备也会将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发送给第二传输设备。也即传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会交换双方的软件版本号。
步骤S12: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设备在获取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后,会将该第一软件版本号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进行比较。若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第二软件版本号,则进一步判断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也即,若第二传输设备的软件版本号较低,则作为版本号较高一方的第一传输设备会判断第二传输设备的软件版本是否低于最低版本要求。
步骤S13: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
本实施例中,若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也即低于了最低版本要求,那么版本号较高的第一传输设备会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作为低版本方的第二传输设备,以便第二传输设备基于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从而保证双方的软件版本相匹配,进而实现后续双方的通信过程,即远程诊断过程。否则,若未对第二传输设备的目标软件进行升级,则会造成诊断时双方版本不匹配,进而导致诊断失败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只有当低版本方的软件版本号低于最低版本要求时才传输备份升级包进行升级,对于一些较小的修改,即不涉及到协议、配置、诊断流程差异的,则不会进行不必要的传包升级。
还需要指出的是,为了确定是否需要向低版本方发送备份升级包文件进行升级,除了将双方中较低的版本号与预设版本号阈值进行比较以外,还可以通过比较大版本号或者其他方式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升级。以比较大版本号为例,假设第一传输设备的软件版本号为01.02,第二传输设备的软件版本号为01.01,其中,在每一个版本号中,前两位数字表示大版本号,后两位数字表示小版本号。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双方的大版本号是一致的,只是小版本号不一致,此时则无需进行传包升级;而如果第一传输设备的软件版本号为02.01,第二传输设备的软件版本号为01.02,此时双方的大版本号不一致,则需要进行传包升级。
可见,本申请中的第一传输设备在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第一传输设备在与第二传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则会获取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并将第一软件版本号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进行比较,若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第二软件版本号,则作为版本号较高的第一传输设备会再次判断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若低于,则第一传输设备会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第二传输设备,以便低版本方完成目标软件的升级,从而保证双方软件版本相匹配,进而实现后续双方的通信过程,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版本同步方法,相对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包括:
步骤S21:在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
本实施例中,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通信连接可以为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即传输控制协议)连接,且具体为TCP连接的握手连接。也即,当第一传输设备和第二传输设备开始握手后,则会交换双方的软件版本号信息,对于第一传输设备而言,则会获取到第二传输设备的第一软件版本号。此外,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通信连接还可以为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即用户数据报协议)连接,即第一传输设备和第二传输设备之间通过UDP直连的方式进行通信。
步骤S22: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
本实施例中,上述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还包括:从目标配置文件中获取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并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版本号阈值也即最低版本要求预先已配置在目标配置文件中,那么即可从目标配置文件中获取预设版本号阈值,并判断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该预设版本号阈值。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之后,还包括: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高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备份升级包,并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本地的目标软件进行升级。也即,若第一软件版本号高于第二软件版本号,且第二软件版本号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那么此时第一传输设备则作为低版本方,而作为高版本方的第二传输设备则会将其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第一传输设备,第一传输设备在收到备份升级包后再对本地的目标软件进行升级。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之后,还包括: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不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设备。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第二软件版本号,但不低于预设版本阈值,那么则无需向第二传输设备传输升级包进行升级,而是直接进行握手后续的流程,即第一传输设备将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通过云平台网络透传至第二传输设备,再由第二传输设备发送至数据接收设备。其中,数据发送设备具体可以为诊断设备,数据接收设备具体可以为车辆,也即实现车辆的远程诊断流程。
步骤S23: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拆分为若干数量个升级包,并将若干数量个所述升级包依次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设备在向第二传输设备发送本地的备份升级包时,需要根据对应的通信协议将备份升级包进行拆包处理以得到若干数量个升级包,再将这些升级包依次发送至第二传输设备。也即,高版本方需要将本地保存的备份升级包分包发送至低版本方。步骤S24: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在升级完成后发送的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并响应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以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作为低版本方的第二传输设备根据备份升级包完成目标软件的升级后需要进行重启,再向第一传输设备重新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也即双方重新进行握手。
步骤S25:将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设备。
本实施例中,双方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后,此时双方的软件版本也相匹配,此时即可执行车辆诊断流程。也即第一传输设备将诊断设备发送的诊断数据通过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给车辆,从而实现远程诊断。
其中,关于上述步骤S21和S22更加具体的处理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高版本方在向低版本方发送备份升级包时,需要对备份升级包进行拆分处理以实现分包发送。并且在低版本方完成软件升级后,需要重新向高版本方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即双方重新开始握手,进而执行后续的车辆远程诊断流程。此外,当低版本方的软件版本不低于最低版本要求时,无需进行传包升级。
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版本同步装置,应用于第一传输设备,所述第一传输设备分别与第二传输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通讯连接,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与数据接收设备通讯连接,该装置包括:
版本号获取模块11,用于在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
判断模块1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
软件升级模块13,用于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
可见,本申请中的第一传输设备在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第一传输设备在与第二传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则会获取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并将第一软件版本号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进行比较,若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第二软件版本号,则作为版本号较高的第一传输设备会再次判断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若低于,则第一传输设备会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第二传输设备,以便低版本方完成目标软件的升级,从而保证双方软件版本相匹配,进而实现后续双方的通信过程,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12,还可以包括:
版本号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高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
本地软件升级单元,用于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备份升级包,并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本地的目标软件进行升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12,还可以包括:
第一数据通信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不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设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软件升级模块13之后,还可以包括:
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在升级完成后发送的通信连接建立请求;
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并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数据通信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设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软件升级模块13,具体可以包括:
拆包单元,用于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拆分为若干数量个升级包;
升级包发送单元,用于将若干数量个所述升级包依次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版本同步装置中,所述通信连接为TCP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版本同步装置,还可以包括:
版本号阈值配置单元,用于将预设版本号阈值预先配置在目标配置文件中;
相应的,所述判断模块12,还可以包括:
版本号阈值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配置文件中获取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并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1、至少一个存储器22、电源23、通信接口24、输入输出接口25和通信总线26。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2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电子设备执行的版本同步方法中的相关步骤。
本实施例中,电源23用于为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提供工作电压;通信接口24能够为电子设备20创建与外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其所遵循的通信协议是能够适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任意通信协议,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输入输出接口25,用于获取外界输入数据或向外界输出数据,其具体的接口类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要进行选取,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其中,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2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2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另外,存储器22作为资源存储的载体,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者光盘等,其上所存储的资源包括操作系统221、计算机程序222及数据22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
其中,操作系统221用于管理与控制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222,以实现处理器21对存储器22中海量数据223的运算与处理,其可以是Windows、Unix、Linux等。计算机程序222除了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电子设备20执行的版本同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其他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数据223除了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由外部设备传输进来的数据,也可以包括由自身输入输出接口25采集到的数据等。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版本同步过程中执行的方法步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版本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传输设备,所述第一传输设备分别与第二传输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通讯连接,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与数据接收设备通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
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
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版本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高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
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备份升级包,并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本地的目标软件进行升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版本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不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版本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在升级完成后发送的通信连接建立请求;
响应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并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将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目标数据通过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版本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包括:
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拆分为若干数量个升级包;
将若干数量个所述升级包依次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版本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为TCP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版本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预设版本号阈值预先配置在目标配置文件中;
相应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还包括:
从所述目标配置文件中获取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并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
8.一种版本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传输设备,所述第一传输设备分别与第二传输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通讯连接,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与数据接收设备通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版本号获取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则获取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软件版本号;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本地的第二软件版本号,若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低于所述第二软件版本号,则判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号是否低于预设版本号阈值;
软件升级模块,用于若低于所述预设版本号阈值,则将本地的备份升级包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设备,以便所述第二传输设备基于所述备份升级包对目标软件进行升级。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版本同步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版本同步方法的步骤。
CN202211303487.1A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5632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3487.1A CN115632945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3487.1A CN115632945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2945A true CN115632945A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0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3487.1A Pending CN115632945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29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5134B2 (en) Managing configurations of system management agents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CN100391176C (zh) 用于远端更新家用设备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EP3197094B1 (en) Software upgrading method and device
EP217191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evice management service to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no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module
CN110166547B (zh) 终端远程访问控制方法
CN109408090B (zh) 设备软件的升级方法、数据转化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3028A (zh) 一种集群部署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04249A (zh) 远程调用自动驾驶平台的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1857772A (zh) 终端边缘应用程序远程传输及动态加载方法及设备
CN116088901A (zh) 一种固件升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70860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ust-in-time provisioning application-related information at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741087A (zh) 远程升级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KR100524588B1 (ko) 무선인터넷에서 다운로드 중단된 데이터를 이어받는 방법
CN111181752B (zh) 窄带设备升级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32945A (zh) 一种版本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60224331A1 (en) Dual-bank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pgrading firmware in dual-bank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4281563A (zh) 应用程序重构方法及装置
CN110149232B (zh) 分布式存储块升级iscsi服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601635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management of a distributed computer system
KR100456978B1 (ko) 에이전트의 파일 다운로드 방법
CN109981365A (zh) 数据监听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566226B1 (ko) 에스엔엠피를 이용한 네트워크 장비의 시스템코드 다운로드방법
CN111512612A (zh) 用于远程管理连接到住宅网关的设备的方法
CN111258622B (zh) App新增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065699A (zh) 基于远程诊断的路由激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