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0885A - 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30885A CN115630885A CN202211137339.7A CN202211137339A CN115630885A CN 115630885 A CN115630885 A CN 115630885A CN 202211137339 A CN202211137339 A CN 202211137339A CN 115630885 A CN115630885 A CN 1156308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lligent contract
- book
- logic
- account
- sign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2—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shopping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5—Use of electronic signa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3—Solvency check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4—Image acquisition
- G06V30/1444—Selective acquisitio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e.g. highlighted text, fiducial marks or predetermined field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驱动书报刊的资源转移、生产、派送等整个供应过程,打通用户、提供方、生产方、派送人员四方,实现书报刊供应信息的可信存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在书报刊供应链中,书报刊订阅用户(简称用户)向书报刊提供方(简称提供方)订阅书报刊,提供方安排书报刊生产商(生产商)生产书报刊,再由书报刊派送人员(简称派送人员)派送给用户。
目前的供应链信息系统仅在于打通订阅用户,提供方与派送人员,在书报刊生产商这个环节存在缺失,可能会导致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无法准确跟踪书报刊供应信息,尤其在生产商这个环节存在书报刊供应链信息丢失;
第二,生产商和提供方之间存在信任问题,比如提供方认为生产商没有按时交付书报刊,生产商任务提供方拒付或延期支付;
第三,用户和提供方之间的信任问题,比如用户担心支付之后不能及时收到书报刊,提供方担心用户未付钱;
第四,提供方与派送人员之间的信任问题,比如提供方担心派送人员未完成派送,派送人员担心提供方不付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公开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所述系统为基于区块链构建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与书报刊订阅用户对应的第一账户,与书报刊服务提供方对应的第二账户,与书报刊生产商对应的第三账户,与书报刊派送人员对应的第四账户;所述区块链中发布了已达成共识的用于完成书报刊供应的第一智能合约;所述系统:通过定时任务,发起合约调用交易,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剩余虚拟资源查询逻辑,查询所述第一账户中的剩余虚拟资源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一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第一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二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生产任务逻辑,向所述生产商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生产任务;响应于所述生产商针对所述生产任务触发的完成生产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二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三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派送任务逻辑,向所述派送人员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派送任务;响应于所述派送人员针对所述派送任务触发的完成派送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三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三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四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存证逻辑,将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供应记录存证至所述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未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充值逻辑,向所述订阅用户发送充值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为区块链及服务Baas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进一步:接收所述生产商通过对应的生产商客户端发起的完成生产操作和针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第一证明文件;响应于所述完成生产操作,发布针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二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三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派送任务逻辑,向所述派送人员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派送任务,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存证逻辑,将所述第一证明文件和完成生产操作记录存证在所述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进一步:接收所述派送人员通过对应的派送人员客户端发起的完成派送操作和针对所述派送任务的第二证明文件;响应于所述完成派送操作,发布针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三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三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四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存证逻辑,将所述第二证明文件和完成派送操作记录存证在所述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证明文件包括发起所述完成派送操作时的位置坐标;所述系统,进一步:响应于所述完成派送操作,获取所述订阅用户预先填写的派送地址;查询地图信息获取所述派送地址对应的派送坐标;在所述位置坐标与所述派送坐标之偏移量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形下,发布针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中发布了已达成共识的用于智能合约线上签署的第二智能合约;所述系统,进一步:响应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线上签署请求,发起针对所述第二智能合约的合约调用交易;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一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订阅用户,以使所述订阅用户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用户签名;响应于接收到带有所述用户签名的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二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书报刊生产商,以使所述书报刊生产商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生产商签名;响应于接收到带有所述用户签名和所述生产商签名的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三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书报刊派送人员,以使所述书报刊派送人员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派送人员签名;响应于接收到带有所述用户签名、所述生产商签名和所述派送人员签名的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四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书报刊服务提供方,以使所述书报刊服务提供方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提供方签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书报刊服务提供方返回的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验签逻辑,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包含的签名信息;在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包含所述用户签名、所述生产商签名、所述派送人员签名和所述提供方签名的情形下,完成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发布。
前述方案中,方之间的订阅书报刊、生产书报刊、交付书报刊、派送书报刊四个环节的资源转移与任务执行的全部信息,可以使得书报刊供应记录有迹可循,利用区块链可信,可追溯的特点,实现准确可信地跟踪书报刊供应信息。
第二,通过响应于所述生产商针对所述生产任务触发的完成生产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二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三账户,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在生产商完成交付任务自动实现资源转移,从而可以解决生产商和提供方之间存在信任问题。
第三,通过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一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第一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二账户,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在用户账户中存在足够余额且完成资源转移的情形下,为用户交付书报刊,从而可以解决用户与提供方之间的信任问题。
第四,通过响应于所述派送人员针对所述派送任务触发的完成派送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三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三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四账户,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在派送人员完成派送的情形下,为派送人员转移资源,从而可以解决派送人员与提供方之间的信任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交互示意图;
图2为利用智能合约技术进行合约线上签署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示出的合约发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书报刊供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可以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还应当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取决于语境,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由若干台计算设备共同参与“记账”,共同维护一份完整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新兴技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每台计算设备可以参与数据库记录、并且各计算设备之间可以快速的进行数据同步的特性,使得区块链技术已在众多的领域中广泛的进行应用。
区块链一般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私有链(PrivateBlockchain)和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此外,还有多种类型的结合,比如私有链+联盟链、联盟链+公有链等不同组合形式。
区块链提供第一智能合约的功能。第一智能合约可以通过代码的形式定义。
通过第一智能合约创建交易,可以将第一智能合约部署在区块链中。合约被创建后,区块链上出现一个与该第一智能合约对应的合约账户,并拥有一个特定的地址,合约代码和账户存储将保存在该合约账户中。第一智能合约的行为由合约代码控制,而第一智能合约的账户存储(Storage)则保存了合约的状态。换句话说,第一智能合约使得区块链上产生包含合约代码和账户存储的虚拟账户。
通过第一智能合约调用交易可以调用第一智能合约内部的执行逻辑完成相应的步骤。本申请即利用第一智能合约的该特性实现医疗信息的收集。
本申请提出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所述系统为基于区块链构建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与书报刊订阅用户对应的第一账户,与书报刊服务提供方对应的第二账户,与书报刊生产商对应的第三账户,与书报刊派送人员对应的第四账户;所述区块链中发布了已达成共识的用于完成书报刊供应的第一智能合约;所述系统:通过定时任务,发起合约调用交易,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剩余虚拟资源查询逻辑,查询所述第一账户中的剩余虚拟资源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一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第一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二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生产任务逻辑,向所述生产商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生产任务;响应于所述生产商针对所述生产任务触发的完成生产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二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三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派送任务逻辑,向所述派送人员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派送任务;响应于所述派送人员针对所述派送任务触发的完成派送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三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三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四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存证逻辑,将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供应记录存证至所述区块链。
前述系统中,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驱动书报刊的整个供应过程,打通用户、提供方、生产方、派送人员四方,实现书报刊供应信息的可信存证。
由此第一,通过区块链存证前述四方之间的订阅书报刊、生产书报刊、交付书报刊、派送书报刊四个环节的资源转移与任务执行的全部信息,可以使得书报刊供应记录有迹可循,利用区块链可信,可追溯的特点,实现准确可信地跟踪书报刊供应信息。
第二,通过响应于所述生产商针对所述生产任务触发的完成生产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二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三账户,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在生产商完成交付任务自动实现资源转移,从而可以解决生产商和提供方之间存在信任问题。
第三,通过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一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第一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二账户,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在用户账户中存在足够余额且完成资源转移的情形下,为用户交付书报刊,从而可以解决用户与提供方之间的信任问题。
第四,通过响应于所述派送人员针对所述派送任务触发的完成派送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三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三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四账户,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在派送人员完成派送的情形下,为派送人员转移资源,从而可以解决派送人员与提供方之间的信任问题。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交互示意图。
如图1所示,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100可以包括区块链,所述系统可以作为服务端与用户客户端、提供方客户端、生产方客户端、派送人员客户端进行交互,提供服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为区块链及服务BaaS系统。
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区块链即服务”,是指将区块链框架嵌入云计算平台,利用云服务基础设施的部署和管理优势,为开发者提供便捷、高性能的区块链生态环境和生态配套服务,支持开发者的业务拓展及运营支持的区块链开放平台。
BaaS平台可以理解为服务端,为用户端提供与区块链的交互服务,由此可以避免用户端直接与区块链交互,简化用户端的部署难度,并且可以提升区块链的安全性。
所述区块链110中包括预先进行共识的多个区块链节点。这些区块链节点提供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服务。客户端可以与系统进行交互发起一些业务请求,所述系统在接收到这些业务请求后可以与区块链中的这些区块链节点进行交互,以完成相关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业务可以包括合约线上签署、报刊供应信息查询、余额查询等业务。所述系统可以基于这些业务请求生成相应的交易请求,使得基于区块链获取业务请求结果,并返回给相应客户端。
在一些方式中,开发人员可以预先开发用于完成书报刊供应的第一智能合约,这些第一智能合约中包括很多代码逻辑,比如可以包括剩余虚拟资源查询逻辑,第一资源转移逻辑、第二资源转移逻辑、第三资源转移逻辑和存证逻辑等。通过这些代码逻辑可以驱动书报刊的整个供应过程,打通用户、提供方、生产方、派送人员四方,实现书报刊供应信息的可信存证。
其中,关于各逻辑的说明可以在后续实施例中说明,在此不做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发人员可以是提供方中的技术人员,该人员完成合约开发后,需要在区块链中发布。
在一些方式中,提供方可以利用提供方客户端向所述系统发起发布合约请求,所述系统可以将所述智能合约发布在所述区块链中。
在一些方式中,可以在区块链中完成基于智能合约技术的合约签署流程,使得合约签署流程可信并且可追溯,增加第一智能合约的可信度。
所述区块链中发布了已达成共识的用于智能合约线上签署的第二智能合约。请参见图2,图2为利用智能合约技术进行合约线上签署的方法流程图。图2示意的方法为所述系统需要执行的步骤。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S202-S210。
其中,S202,响应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线上签署请求,发起针对所述第二智能合约的合约调用交易。
提供方可以通过提供方客户端发起针对第一智能合约的线上签署请求,系统接收到该请求后,可以发起针对所述第二智能合约的合约调用交易,以运行该合约。
S204,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一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订阅用户,以使所述订阅用户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用户签名。
在一些方式中,所述区块链中的任意节点可以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一发送逻辑,通过系统(BaaS平台)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订阅用户对应的用户客户端。
该用户可以基于用户客户端进行合约确认,并在确认通过后利用自身私钥对合约进行签名,之后用户可以对用户客户端进行操作,以将添加签名后的第一智能合约返回系统(BaaS平台)。该系统可以通过第二智能合约暴露的可信接口返回该第一智能合约。
S206,响应于接收到带有所述用户签名的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二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书报刊生产商,以使所述书报刊生产商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生产商签名。
本步骤可利用系统(BaaS平台)完成与生产商的线上签署流程,具体交互可以参照S204,在此不做详述。
S208,响应于接收到带有所述用户签名和所述生产商签名的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三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书报刊派送人员,以使所述书报刊派送人员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派送人员签名。
本步骤可利用系统(BaaS平台)完成与派送人员的线上签署流程,具体交互可以参照S204,在此不做详述。
S210,响应于接收到带有所述用户签名、所述生产商签名和所述派送人员签名的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四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书报刊服务提供方,以使所述书报刊服务提供方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提供方签名。
最终签署流程会回转到提供方,本步骤可利用系统(BaaS平台)完成与提供方的线上签署流程,具体交互可以参照S204,在此不做详述。
通过S202-S210,可以利用第二智能合约驱动第一智能合约的线上签署流程,使得签署流程可信,可追溯,进而提升第一智能合约的可信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智能合约在完成线上签署流程后,还可以自动完成合约发布。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示出的合约发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意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系统。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S302-S304。
S302,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书报刊服务提供方返回的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验签逻辑,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包含的签名信息。
在一些方式中,区块链任意节点收到提供方返回的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可以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验签逻辑,分别利用提供方,派送人员,生产方,用户对应的公钥进行验签,如果验签通过,则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包含所述用户签名、所述生产商签名、所述派送人员签名和所述提供方签名,如果验签不通过,则确定第一智能合约可能缺少某一方的签名,及某一方可能不认同合约,则不能启动合约发布流程。
S304,在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包含所述用户签名、所述生产商签名、所述派送人员签名和所述提供方签名的情形下,完成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发布。
通过S302-S304可以在发布合约之前通过第二智能合约的验签逻辑进行验签操作,一方面确保第一智能合约发布之前经过各方确认签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可信可追溯的特点,记录第一智能合约的发布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完成发布的第一智能合约驱动书报刊供应。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书报刊供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示意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系统。所述系统为基于区块链构建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与书报刊订阅用户对应的第一账户,与书报刊服务提供方对应的第二账户,与书报刊生产商对应的第三账户,与书报刊派送人员对应的第四账户;所述区块链中发布了已达成共识的用于完成书报刊供应的第一智能合约。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S402-S410。
S402,通过定时任务,发起合约调用交易,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
所述定时任务可以部署在所述系统中。该任务的定时时长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限定,在此不做限定。通过该定时任务可以周期性的发起合约调用交易,在区块链中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
例如,可以设定一个每天发起的定时任务,每天发起合约调用交易在区块链中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
S404,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剩余虚拟资源查询逻辑,查询所述第一账户中的剩余虚拟资源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所述虚拟资源可以是约定的任意资源,在此不做限定。
本步骤中可以查询用户对应的第一账户中是否还有剩余虚拟资源。如果有说明用户账户中余额充足,可以启动书报刊供应,如果没有则说明用户余额不足,不启动书报刊供应。对于提供方来说是一种保障。
S406,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一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第一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二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生产任务逻辑,向所述生产商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生产任务。
本申请采用第一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数量、第三预设数量来区分不同的预设数量。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与第三预设数量之和。由此可以确保提供方的利润。
本步骤中,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可以同步或异步执行以下两个步骤,第一,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一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第一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二账户。该步骤下区块链中可以记录该次转帐过程。
第二,可以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生产任务逻辑,向所述生产商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生产任务。该步骤中可以第一智能合约可以生成开始生成的指令,并通过系统(BaaS平台)发送至生产商客户端,以使该生产商基于该治理生成书报刊。
S408,响应于所述生产商针对所述生产任务触发的完成生产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二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三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派送任务逻辑,向所述派送人员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派送任务。
本步骤中,生产商在完成生产任务后可以通知第一智能合约已完成生产,使得第一智能合约可以同步或异步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二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三账户。确保生产商在完成生产后可以得到相应报酬,确保其利益。
第二,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派送任务逻辑,向所述派送人员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派送任务。该步骤中可以第一智能合约可以生成派送令,并通过系统(BaaS平台)发送至派送人员客户端。该派送指令可以包括需派送的书报刊信息,派送时间,派送地址等。派人人员可以基于派送指令完成派送。
S410,响应于所述派送人员针对所述派送任务触发的完成派送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三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三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四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存证逻辑,将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供应记录存证至所述区块链。
本步骤中,派送人员在完成派送任务后可以通知第一智能合约完成派送,使得第一智能合约可以同步或异步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三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三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四账户。确保派送人员在完成派送后可以得到相应报酬,确保其利益。
第二,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存证逻辑,将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供应记录存证至所述区块链。该步骤中可以第一智能合约可以针对书报刊的供应流程(包括资源转移、书报刊生产、书报刊派送等)生成记录信息,并生成存证交易,以将供应流程记录信息存证在区块链中。
通过S402-S410记载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驱动书报刊的整个供应过程,打通用户、提供方、生产方、派送人员四方,实现书报刊供应信息的可信存证。
由此第一,通过区块链存证前述四方之间的订阅书报刊、生产书报刊、交付书报刊、派送书报刊四个环节的资源转移与任务执行的全部信息,可以使得书报刊供应记录有迹可循,利用区块链可信,可追溯的特点,实现准确可信地跟踪书报刊供应信息。
第二,通过响应于所述生产商针对所述生产任务触发的完成生产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二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三账户,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在生产商完成交付任务自动实现资源转移,从而可以解决生产商和提供方之间存在信任问题。
第三,通过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一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第一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二账户,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在用户账户中存在足够余额且完成资源转移的情形下,为用户交付书报刊,从而可以解决用户与提供方之间的信任问题。
第四,通过响应于所述派送人员针对所述派送任务触发的完成派送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三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三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四账户,可以利用第一智能合约在派送人员完成派送的情形下,为派送人员转移资源,从而可以解决派送人员与提供方之间的信任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可以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未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充值逻辑,向所述订阅用户发送充值提醒。
所述预设阈值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必然要所述预设阈值可以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由此可以确保账户余额足够完成书报刊供应。
在S404中,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未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可以判断用户账户余额不足,可以构建充值提醒信息,并通过系统(BaaS平台)发送至用户客户端。在一些方式中,可以以弹出或站内信的方式提醒订阅用户进行充值。用户充值的方式在此不做详述。
由此可以确保用户账户余额充足,确保书报刊供应正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存证生产商完成生产的证明文件,由此确保在完成生产之后才进行资源转移,并且可以留有一定的证据。
具体地,所述系统,进一步:
接收所述生产商通过对应的生产商客户端发起的完成生产操作和针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第一证明文件;
响应于所述完成生产操作,发布针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
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二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三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派送任务逻辑,向所述派送人员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派送任务,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存证逻辑,将所述第一证明文件和完成生产操作记录存证在所述区块链。
所述第一证明文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通过区块链存证完成生产的证明文件,便于后续拉取证据,提升书报刊供应的可信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证明文件包括印刷记录,书报刊图像等。所述系统可以利用OCR技术针对书报刊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出其中的书报刊编号。然后可以将提取出的书报刊编号与生产任务中需生产的书报刊的编号进行比对,并在比对一致的情形下,确定生产商完成生产任务。然后第二智能合约可以完成资源转移与发起派送任务的步骤。由此可以利用文字识别技术对证明文件进行验证,进一步提升书报刊供应的可信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存证派送人员完成派送的证明文件,由此确保在完成派送之后才进行资源转移,并且可以留有一定的证据。
具体地,所述系统,进一步:
接收所述派送人员通过对应的派送人员客户端发起的完成派送操作和针对所述派送任务的第二证明文件;
响应于所述完成派送操作,发布针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
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三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三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四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存证逻辑,将所述第二证明文件和完成派送操作记录存证在所述区块链。
所述第二证明文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通过区块链存证完成派送的证明文件,便于后续拉取证据,提升书报刊供应的可信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证明文件包括位置坐标,书报刊送达图像等。所述系统可以进一步:
响应于所述完成派送操作,获取所述订阅用户预先填写的派送地址;
查询地图信息获取所述派送地址对应的派送坐标;
在所述位置坐标与所述派送坐标之偏移量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形下,发布针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
然后第二智能合约可以完成资源转移与发起派送任务的步骤。
由此可以利用空间比对技术对第二证明文件进行验证,进一步提升书报刊供应的可信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可以利用OCR技术针对书报刊送达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出其中的书报刊编号。然后可以将提取出的书报刊编号与派送任务中需派送的书报刊的编号进行比对,并在比对一致的情形下,结合空间位置比对结果确定派送人员是否完成派送任务。然后在确定完成派送的情形下,第二智能合约可以完成资源转移与发起派送任务的步骤。
由此可以利用文字识别技术和空间比对结束对证明文件进行验证,进一步提升书报刊供应的可信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中的“和/或”表示至少具有两者中的其中一个。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数据处理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虽然本申请包含许多具体实施细节,但是这些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任何公开的范围或所要求保护的范围,而是主要用于描述特定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特征。本申请内在多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被组合实施。另一方面,在单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分开实施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来实施。此外,虽然特征可以如所述在某些组合中起作用并且甚至最初如此要求保护,但是来自所要求保护的组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从该组合中去除,并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指向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型。
类似地,虽然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绘了操作,但是这不应被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执行或顺次执行、或者要求所有例示的操作被执行,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此外,所述实施例中的各种系统模块和组件的分离不应被理解为在所有实施例中均需要这样的分离,并且应当理解,所描述的程序组件和系统通常可以一起集成在单个软件产品中,或者封装成多个软件产品。
以上仅为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凡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为基于区块链构建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与书报刊订阅用户对应的第一账户,与书报刊服务提供方对应的第二账户,与书报刊生产商对应的第三账户,与书报刊派送人员对应的第四账户;所述区块链中发布了已达成共识的用于完成书报刊供应的第一智能合约;
所述系统:
通过定时任务,发起合约调用交易,调用所述第一智能合约;
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剩余虚拟资源查询逻辑,查询所述第一账户中的剩余虚拟资源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一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一账户转移第一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二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生产任务逻辑,向所述生产商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生产任务;
响应于所述生产商针对所述生产任务触发的完成生产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二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三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派送任务逻辑,向所述派送人员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派送任务;
响应于所述派送人员针对所述派送任务触发的完成派送操作,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三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三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四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存证逻辑,将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供应记录存证至所述区块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
在所述剩余虚拟资源未达到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形下,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充值逻辑,向所述订阅用户发送充值提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为区块链及服务Baas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
接收所述生产商通过对应的生产商客户端发起的完成生产操作和针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第一证明文件;
响应于所述完成生产操作,发布针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
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二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二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三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派送任务逻辑,向所述派送人员发起针对所述订阅用户的书报刊派送任务,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存证逻辑,将所述第一证明文件和完成生产操作记录存证在所述区块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
接收所述派送人员通过对应的派送人员客户端发起的完成派送操作和针对所述派送任务的第二证明文件;
响应于所述完成派送操作,发布针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
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第三资源转移逻辑以从所述第二账户转移第三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至所述第四账户,以及,运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中的存证逻辑,将所述第二证明文件和完成派送操作记录存证在所述区块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证明文件包括发起所述完成派送操作时的位置坐标;
所述系统,进一步:
响应于所述完成派送操作,获取所述订阅用户预先填写的派送地址;
查询地图信息获取所述派送地址对应的派送坐标;
在所述位置坐标与所述派送坐标之偏移量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形下,发布针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中发布了已达成共识的用于智能合约线上签署的第二智能合约;所述系统,进一步:
响应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线上签署请求,发起针对所述第二智能合约的合约调用交易;
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一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订阅用户,以使所述订阅用户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用户签名;
响应于接收到带有所述用户签名的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二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书报刊生产商,以使所述书报刊生产商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生产商签名;
响应于接收到带有所述用户签名和所述生产商签名的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三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书报刊派送人员,以使所述书报刊派送人员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派送人员签名;
响应于接收到带有所述用户签名、所述生产商签名和所述派送人员签名的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第四发送逻辑,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书报刊服务提供方,以使所述书报刊服务提供方在确认所述第一智能合约之后添加提供方签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书报刊服务提供方返回的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运行所述第二智能合约中验签逻辑,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包含的签名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包含所述用户签名、所述生产商签名、所述派送人员签名和所述提供方签名的情形下,完成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的发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37339.7A CN115630885A (zh) | 2022-09-19 | 2022-09-19 | 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37339.7A CN115630885A (zh) | 2022-09-19 | 2022-09-19 | 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30885A true CN115630885A (zh) | 2023-01-20 |
Family
ID=84902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37339.7A Pending CN115630885A (zh) | 2022-09-19 | 2022-09-19 | 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30885A (zh) |
-
2022
- 2022-09-19 CN CN202211137339.7A patent/CN11563088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82745B (zh) | 对象选取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EP4089623A1 (en) | Blockchain-implemented method and system | |
CN110163691B (zh) | 基于区块链的发票创建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 |
CN110910230A (zh) | 一种记账方法、记账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6303125B (zh) | 自动充值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113409143A (zh) |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转移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CN104123654A (zh) | 一种多订单批量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2785432B (zh) | 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080301A (zh) |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9598612B (zh) | 资源延期交付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340530A (zh) |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权益系统 | |
CN111724206B (zh) | 广告处理方法、责任链对象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2258188A (zh) | 一种区块链交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CN114363009B (zh) | 基于ntf的航拍社区数字内容的发布方法及系统 | |
CN113469820B (zh) |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5630885A (zh) | 一种书报刊供应链信息系统 | |
CN112435127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合同签署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163606B (zh) | 基于区块链的退款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 |
CN112801797A (zh) | 使用链下可信设备进行票据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852891A (zh) | 基于轧差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288719A (zh) |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060039B (zh) | 一种业务执行方法和设备 | |
CN107578289B (zh) | 机+x产品的结算方法及系统 | |
CN111524011A (zh) | 平行链共识确认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6383044A (zh) |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及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