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2825A - 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2825A
CN115622825A CN202110790326.9A CN202110790326A CN115622825A CN 115622825 A CN115622825 A CN 115622825A CN 202110790326 A CN202110790326 A CN 202110790326A CN 115622825 A CN115622825 A CN 115622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ion
intelligent doorbell
target terminal
doorb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03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辉
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903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2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2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2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8Distribution of signals with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e.g. involving splitting/multiplexing signals to/from different path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0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08B3/1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H04N7/186Video door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客人触发的门铃事件后,向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接收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根据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本申请可以根据各个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实现智能门铃与终端之间的有效交互。

Description

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普及以及技术的发展,智能门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智能门铃包括摄像头、扬声器以及麦克风等硬件设备,具有视频监控和门铃功能。当有客人来访时,智能门铃通过摄像头、麦克风采集来访客人的信息,将采集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的终端(例如手机、平板、大屏等)。目前一般将智能门铃和终端绑定,例如将智能门铃和大屏绑定,智能门铃固定地将客人来访的信息通知该绑定的终端。根据绑定的终端进行来访通知的方式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当绑定的终端不在工作状态(例如关机)时,智能门铃无法有效地将客人来访的信息通知给用户。又如,一些场景下用户正在使用绑定的终端(例如正在使用平板开会),并不想被客人来访的信息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根据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实现智能门铃与终端之间的有效交互。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铃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客人触发的门铃事件后,向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
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当有客人来访时,智能门铃获取各个终端的设备信息,根据各个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选择合适的终端进行连接,实现智能门铃10与终端之间的有效交互,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采集的所述客人的语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包括屏幕;
若所述目标终端包括屏幕,执行所述将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用户语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向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包括:
通过广播的方式向所述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广播的方式向所述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包括:
通过局域网广播或蓝牙广播向所述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类型、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连接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包括:
通过决策树对所述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进行决策,得到适合连接的终端;
根据所述适合连接的终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适合连接的终端为多个,所述根据所述适合连接的终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包括:
根据预设的设备优先级从所述适合连接的终端中选择一个终端作为所述目标终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决策树对所述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进行决策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样本数据,所述样本数据包括多个已知设备信息和分类结果的样本,每个样本的设备信息包括多个特征属性;
根据所述样本数据建立所述决策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样本数据建立所述决策树包括:
计算所述决策树的根节点和每个特征属性的信息熵;
根据每个特征属性的信息熵计算每个特征属性的信息增益;
将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属性作为所述决策树的分类节点。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智能门铃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智能门铃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
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铃,所述智能门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使得所述智能门铃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应用于智能门铃;芯片系统包括接口电路和处理器;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接口电路用于从智能门铃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芯片系统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
本申请第五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
本申请第六方面公开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中智能门铃行为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应当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三方面所述的智能门铃,第四方面所述的芯片系统、第五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及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均与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对应,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的功能架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智能门铃向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以及各个终端向智能门铃返回设备信息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设置的设备优先级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决策树确定目标终端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建立决策树的样本数据的示意图。
图8是按照使用场景优先进行分裂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示例性的给出了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概念的说明以供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下面首先对本申请智能门铃连接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智能门铃10安装在门上,室内包括多个终端,例如用户随身携带的手机、可穿戴设备(例如手表),书房卧室的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客厅的大屏、音箱等。
智能门铃10包括摄像头101、麦克风102以及扬声器103。摄像头101用于采集客人的图像。麦克风102用于采集客人的语音。扬声器103用于播放用户(例如手机用户)的语音。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当有客人来访时,智能门铃10获取各个终端的设备类型、使用场景、屏幕状态等设备信息,根据各个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将智能门铃10通过摄像头101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和通过麦克风102采集的客人的语音发送给目标终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选择合适的终端进行连接,实现智能门铃10与终端之间的有效交互,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2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的功能架构图。
如图2所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门铃20包括事件通知模块201、信息收集模块202、连接决策模块203和连接建立模块204。
事件通知模块201用于接收客人触发的门铃事件,向周围的终端发出设备信息查询请求。事件通知模块201可以通过局域网广播、蓝牙广播等方式发出设备信息查询请求。局域网广播可用于向局域网设备发出设备信息查询请求,蓝牙广播可用于向蓝牙设备发出设备信息查询请求。事件通知模块201支持通信协议扩展,以适应向其他设备发出设备信息查询。
信息收集模块202用于收集各个终端的设备信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设备类型、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连接信息等。
设备类型可以包括大屏、音箱、手机、可穿戴设备、PC、平板。
使用场景可以包括休闲娱乐、办公学习、社交、停止工作。
屏幕状态可以包括亮屏和熄屏。
扬声器状态可以包括播音和静音。
麦克风状态可以包括打开和关闭。
连接信息可以包括支持的通信协议、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端口号等。
在本申请其他的实施例中,终端的设备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终端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终端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终端位于客厅、卧室、厨房等位置(终端位于客厅较位于其他位置更适合进行连接)。又如,终端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终端的用户感知信息,终端的用户感知信息可以包括感知周围有人和感知周围无人,还可以包括感知用户状态,例如感知用户是否专注于终端(用户专注于终端较用户未专注于终端更适合进行连接)。可以检测用户是否面对终端,若用户面对终端,则确认用户专注于终端,否则,若用户未面对终端,则确认用户未专注于终端。
连接决策模块203用于根据各个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连接决策模块203可以根据设备类型、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等确定目标终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决策模块203可以通过决策树确定目标终端。连接决策模块203可以通过决策树对终端的设备信息进行决策,得到适合连接的终端,根据适合连接的终端确定目标终端。若通过决策树获得多个适合连接的终端,可以根据设备优先级从多个适合连接的终端中选择一个终端作为目标终端。若通过决策树获得一个适合连接的终端,将适合连接的终端作为目标终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以终端的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作为决策树的特征属性(即决策树的输入)进行决策,得到适合连接的终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以其他的设备信息作为决策树的特征属性。例如,可以以终端的设备类型、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作为决策树的特征属性。又如,可以以终端的位置信息、用户感知信息、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作为决策树的特征属性。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连接决策模块203部署在智能门铃中。在本申请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决策模块203可以部署在终端,例如部署在图1所示PC中。连接决策模块203也可以部署在云端。信息收集模块202可以将各个终端的设备信息发送给部署连接决策模块203的终端或云端,以由部署连接决策模块203的终端或云端进行决策。
连接建立模块204用于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建立模块204可以根据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例如,若目标设备是局域网设备(即支持局域网通信协议),连接建立模块204通过局域网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若目标终端不是局域网设备,连接建立模块204通过点对点(Peer-to-Peer,P2P)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例如,若目标设备不是局域网设备并且支持蓝牙通信协议,连接建立模块204通过蓝牙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
连接建立模块204还可以用于基于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将智能门铃10通过摄像头101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和通过麦克风102采集的客人的语音发送给目标终端。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301,客人触发门铃事件。
客人来访时,可以按下智能门铃的响铃按键,从而触发门铃事件。
302,智能门铃向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
智能门铃通过广播的方式向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智能门铃可以通过局域网广播、蓝牙广播等方式发出设备信息查询请求。局域网广播可用于向局域网设备发出设备信息查询请求,蓝牙广播可用于向蓝牙设备发出设备信息查询请求。
303,各个终端向智能门铃返回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设备类型、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连接信息等。
设备类型可以包括大屏、音箱、手机、可穿戴设备、PC、平板。
使用场景可以包括休闲娱乐、办公学习、社交、停止工作。
屏幕状态可以包括亮屏和熄屏。若终端不包括屏幕,返回的屏幕状态可以为空。
扬声器状态可以包括播音和静音。
麦克风状态可以包括打开和关闭。
连接信息可以包括支持的通信协议、IP地址、端口号等。
图4是智能门铃向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以及各个终端向智能门铃返回设备信息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智能门铃向大屏、音箱、PC、平板、手机、可穿戴设备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大屏、音箱、PC、平板、手机、可穿戴设备将各自的设备信息返回智能门铃。
304,智能门铃根据各个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终端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智能门铃可以根据各个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适合连接的终端,若智能门铃确定适合连接的终端为一个,将该适合连接的终端作为目标终端。若智能门铃确定适合连接的终端为多个,根据预设的设备优先级从多个适合连接的终端中选择一个终端作为目标终端。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设置的设备优先级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优先级从高到低为:大屏、手机/可穿戴设备、音箱、PC/平板。其中,优先级最高的是大屏,优先级最低的是PC和平板。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优先级相同,PC和平板的优先级相同。举例来说,智能门铃确定适合连接的终端包括平板和手机,根据图5所示的设备优先级,智能门铃选择手机为目标终端。
用户可以自定义设备优先级。当新添加一个终端(优先级中没有该终端)时,用户可以将新添加的终端加入现有的优先级。例如,当前有大屏、手机/可穿戴设备、音箱、PC/平板四个优先级,可以将新添加的设备加入其中一个优先级。或者,用户可以新增一个优先级,例如,在手机/可穿戴设备和音箱之间新增一个优先级,将新添加的终端加入该新增的优先级。
设备优先级可以依据多种因素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依据终端是否有屏幕、终端位置等进行设置。举例来说,可以设置有屏幕的终端的设备优先级高于无屏幕的终端的设备优先级,处于客厅的终端的设备优先级高于其他位置的终端的设备优先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优先级策略,智能门铃可以按照优先级策略生成终端的设备优先级。例如,可以设置第一条件,定义满足第一条件的终端具有第一设备优先级,设置第二条件,定义满足第二条件的终端具有第二设备优先级,以及设置第三条件,定义满足第三条件的终端具有第三设备优先级。智能门铃判断终端满足的条件,从而确定终端的设备优先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门铃可以通过决策树对各个终端的设备信息进行决策,以确定目标终端。通过决策树确定目标终端的具体内容将在图6中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智能门铃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目标终端。例如,可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确定目标终端。
305,智能门铃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门铃可以根据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例如,若目标设备是局域网设备(即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有效通信的设备),智能门铃通过局域网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若目标终端不是局域网设备,智能门铃通过P2P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例如,若目标设备不是局域网设备并且支持蓝牙通信协议,智能门铃通过蓝牙与目标终端建立连接。
306,若目标终端有屏幕,智能门铃将通过摄像头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发送给目标终端。
例如,目标终端为大屏,智能门铃将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发送给大屏。
智能门铃可以在客人触发门铃事件后采集客人的图像。或者,智能门铃可以在检测到门外有客人时,采集客人的图像。智能门铃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或接近光传感器,用于检测门外是否有客人。
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屏幕状态,若终端不包括屏幕,返回的屏幕状态可以为空。智能门铃可以根据目标终端返回的屏幕状态判断目的终端是否有屏幕,若目标终端返回的屏幕状态为空,则判断目标终端没有屏幕。否则,若目标终端返回的屏幕状态为亮屏或熄屏,则判断目标终端有屏幕。或者,智能门铃可以根据目标终端返回的设备类型判断目标终端是否有屏幕,若目标终端返回的设备类型为预设类型(例如音箱),则判断目标终端没有屏幕。
307,智能门铃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用户语音,并将通过麦克风采集的客人的语音发送给目标终端,以进行门铃对讲。
例如,目标终端为大屏,智能门铃接收大屏发送的用户语音,并且将采集的客人的语音发送给大屏。
智能门铃可以在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用户语音后采集客人的语音。或者,智能门铃可以在客人触发门铃事件后采集客人的语音。
根据图3所示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智能门铃根据各个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避免了智能门铃与终端的无效交互,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决策树确定目标终端的流程图。
601,获取样本数据。
样本数据包括多个已知设备信息和分类结果的样本。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样本包括设备类型、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五个设备信息和一个分类结果。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设备类型、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作为决策树的特征属性。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作为决策树的特征属性。在本申请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终端的其他设备信息作为决策树的特征属性。例如,可以以终端的位置信息、用户感知信息、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作为决策树的特征属性。
特征属性用于决定决策树的分支条件。
设备类型可以包括大屏、音箱、手机、可穿戴设备、PC、平板。
使用场景可以包括休闲娱乐、办公学习、社交、停止工作。
屏幕状态可以包括亮屏和熄屏。
扬声器状态可以包括播音和静音。
麦克风状态可以包括打开和关闭。
样本的分类结果包括响应和不响应,分类结果为响应的样本是正样本,表示终端能够响应连接(即适合进行连接),分类结果为响应的样本是正样本,表示终端不能响应连接(即不适合进行连接)。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建立决策树的样本数据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样本数据包含26个样本,按照设备类型分,大屏5个,PC 5个,可穿戴设备3个,平板5个,手机5个,音箱3个;按照使用场景分,办公学习8个,社交4个,停止工作6个,休闲娱乐8个;按照屏幕状态分,亮屏18个,熄屏8个;按照扬声器状态分,播音18个,静音8个;按照麦克风状态分,打开11个,关闭15个;按照分类结果分,响应11个,不响应15个。
602,根据样本数据建立决策树。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迭代二叉树3代(Iterative Dichotomiser3,ID3)算法建立决策树。ID3算法是以信息论为基础,以信息熵和信息增益为衡量标准,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归纳分类。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样本数据建立决策树可以包括:
(1)计算决策树的根节点和每个特征属性的信息熵。
决策树包括根节点、内部节点和叶节点。根节点包含样本全集,每个内部节点对应一个特征属性,表示根据该特征属性进行决策判断,每个叶节点代表一个分类结果。
信息熵是用来度量随机变量不确定程度,可以用来解决信息量的度量问题。信息熵越大,则信息的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也越大。反之,信息熵越小,则信息的不确定性越小,信息量也越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决策树的根节点和每个特征属性的信息熵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3160831830000081
其中|y|表示分类结果的类别数,D表示样本集合,pk表示样本集合D中第k类样本所占的比例。
继续以图7所示样本集合为例,对于根节点,对应的样本集合包括26个样本,分类结果包括2个类别,则|y|=2,其中正样本11个,正样本所占的比例为11/26,负样本15个,负样本所占的比例为15/26。根节点的信息熵为:
Figure BDA0003160831830000082
其中Dr表示根节点对应的样本集合,即26个样本。
可以对特征属性的每个取值计算对应的信息熵,根据特征属性的每个取值对应的信息熵计算该特征属性的信息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特征属性的信息熵可以等于该特征属性的所有取值对应的信息熵的加权和,特征属性的信息熵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60831830000083
其中,Da表示特征属性a对应的样本集合,Dv表示特征属性的一个取值对应的样本集合,|Dr|表示根节点对应的样本集合的样本数,|Dv|表示特征属性的一个取值对应的样本集合的样本数,Ent(Dv)表示特征属性的一个取值对应的信息熵。
以使用场景为例,使用场景包括休闲娱乐、办公学习、社交、停止工作四个取值,对应的样本子集分别是:
D11:休闲娱乐,共8个样本,其中正样本7个,负样本1个;
D12:办公学习,共8个样本,其中正样本4个,负样本4个;
D13:社交,共4个样本,其中正样本0个,负样本4个;
D14:停止工作,共6个样本,其中正样本0个,负样本6个。
则休闲娱乐对应的信息熵为Ent(D11)为:
Figure BDA0003160831830000084
同理可以计算办公学习对应的信息熵Ent(D12)、社交对应的信息熵Ent(D13)、停止工作对应的信息熵Ent(D14)。
使用场景的信息熵可以为:
Figure BDA0003160831830000085
同理,可以计算设备类型的信息熵(可以表示为Ent(D2))、屏幕状态的信息熵(可以表示为Ent(D3))、扬声器状态的信息熵(可以表示为Ent(D4))、麦克风状态的信息熵(可以表示为Ent(D5))。
(2)计算每个特征属性的信息增益。
将根节点的信息熵减去特征属性的信息熵,得到该特征属性的信息增益。信息增益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3160831830000091
其中,a表示特征属性。
信息增益表示一个特征能够为分类系统带来多少信息,带来的信息越多,则说明该特征越重要,响应的信息增益也就越大。
继续以图7所示样本数据为例,可以计算使用场景的信息增益:
Figure BDA0003160831830000092
同理,可以计算设备类型的信息增益Gain(Dr,设备类型)、屏幕状态的信息增益Gain(Dr,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的信息增益Gain(Dr,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的信息增益Gain(Dr,麦克风状态)。
(3)将各个特征属性按照信息增益降序排列,将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属性作为决策树的分类节点。
根据信息增益降序排列,信息增益越大的特征属性优先被选择为进行划分的特征属性,对每一个分支节点做进一步的划分,最终得到决策树。
图8是按照使用场景优先进行分裂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使用场景的信息增益最大,优先选择使用场景对样本集合进行划分,将使用场景按照休闲娱乐、办公学习、社交和停止工作分裂为四个分支。停止工作对应的子节点为叶节点,分类结果为不响应,休闲娱乐、办公学习、社交对应的子节点需要采用同样的方法确定。
603,通过决策树对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进行决策,得到各个终端的决策结果。
使用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根据决策树得到该设备是否进行响应的结果。如果有多个设备,则根据设备优先级进行筛选,得到结果进行连接。
604,根据各个终端的决策结果确定目标终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若通过决策树决策适合连接的终端为一个,将该适合连接的终端作为目标终端。若通过决策树决策适合连接的终端为多个,根据预设的设备优先级从多个适合连接的终端中选择一个终端作为目标终端。
智能门铃可以将通过摄像头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发送给目标终端,还可以将通过麦克风采集的客人的语音发送给目标终端。
智能门铃可以判断目标终端是否有屏幕,若目标终端有屏幕,将通过摄像头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发送给目标终端。否则,若目标终端没有屏幕,不将客人的图像发送给目标终端。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智能门铃90可以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无线通信模块903、响铃按键904、扬声器905、麦克风906、人体感应传感器907、摄像头908和供电装置909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门铃9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门铃9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9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901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显示处理单元(displayprocess unit,DPU)、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901中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901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901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该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901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智能门铃90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智能门铃9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门铃9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存储器902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901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2的指令,从而使得智能门铃9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关动作。存储器9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该存储程序区还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智能门铃9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此外,存储器9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flash storage,UFS)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2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901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来使得智能门铃90执行各种功能应用及数据处理。
智能门铃9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903实现。无线通信模块903可以提供应用在智能门铃9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蓝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903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模块903用于实现智能门铃的收发功能。
响铃按键904用于在客人按下按键时发出响铃,以提醒用户客人来访。
智能门铃90可以通过扬声器905、麦克风906实现用户与客人之间的对讲功能。其中,扬声器905用于将用户的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即用于播放用户的语音。麦克风906用于将客人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音频信息,即用于采集客人的语音。智能门铃9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90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门铃9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906,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门铃9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906,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人体感应传感器907用于感测门外是否有客人。人体感应传感器907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距离。智能门铃90可以通过红外或激光测量距离。接近光传感器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光检测器可以是光电二极管。智能门铃9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智能门铃90使用光检测器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门外有客人。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智能门铃90可以确定门外没有客人。
智能门铃90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摄像头908实现拍摄功能,例如对客人进行拍摄。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908可以是红外线夜视摄像头,红外线夜视摄像头具备红外夜视能力。
智能门铃9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供电装置909(比如电池)。
图9中描述的智能门铃90可以用于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智能门铃上运行时,使得智能门铃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智能门铃上运行时,使得智能门铃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铃、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该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客人触发的门铃事件后,向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
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采集的所述客人的语音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包括屏幕;
若所述目标终端包括屏幕,执行所述将采集的客人的图像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目标终端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用户语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包括:
通过广播的方式向所述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广播的方式向所述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包括:
通过局域网广播或蓝牙广播向所述各个终端发送设备信息查询请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类型、使用场景、屏幕状态、扬声器状态、麦克风状态、连接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包括:
通过决策树对所述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进行决策,得到适合连接的终端;
根据所述适合连接的终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适合连接的终端为多个,所述根据所述适合连接的终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包括:
根据预设的设备优先级从所述适合连接的终端中选择一个终端作为所述目标终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决策树对所述各个终端返回的设备信息进行决策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样本数据,所述样本数据包括多个已知设备信息和分类结果的样本,每个样本的设备信息包括多个特征属性;
根据所述样本数据建立所述决策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样本数据建立所述决策树包括:
计算所述决策树的根节点和每个特征属性的信息熵;
根据每个特征属性的信息熵计算每个特征属性的信息增益;
将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属性作为所述决策树的分类节点。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智能门铃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智能门铃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
14.一种智能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使得所述智能门铃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
15.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应用于智能门铃;所述芯片系统包括接口电路和处理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接口电路用于从所述智能门铃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信号,所述信号包括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所述芯片系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铃连接方法。
CN202110790326.9A 2021-07-13 2021-07-13 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5622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0326.9A CN115622825A (zh) 2021-07-13 2021-07-13 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0326.9A CN115622825A (zh) 2021-07-13 2021-07-13 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2825A true CN115622825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54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0326.9A Pending CN115622825A (zh) 2021-07-13 2021-07-13 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28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10569A1 (en) Portable intelligent voice interactive control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CN113272745B (zh) 智能家居设备分享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520746A (zh) 语音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831448A (zh) 语音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924682A (zh) 一种内容接续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151789B (zh) 翻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蓝牙耳机
CN112911566B (zh) 蓝牙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618933A (zh) 性能分析方法与系统、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2118062B (zh) 一种多终端的多媒体数据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4816610B (zh) 一种页面分类方法、页面分类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2237031B (zh) 智能家居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965715B (zh) 一种设备协同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789583B (zh) 一种基于WiFi-Aware的智能社交方法及系统
WO2023125847A1 (zh)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8600887B (zh) 基于无线耳机的触摸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044658A (zh) 无线信号特征的生成方法、探测器及服务器
CN112151013A (zh) 智能设备交互方法
CN107181825B (zh) 终端设备数据的在线处理方法
CN112331195B (zh)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8170585A (zh)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26068A (zh) 故障上报方法及终端
CN105607498B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匹配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系统
CN115622825A (zh) 智能门铃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120298B (zh) 一种耳机远场交互方法、耳机远场交互配件及无线耳机
CN114173286B (zh) 确定测试路径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