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2605A -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2605A
CN115622605A CN202110784419.0A CN202110784419A CN115622605A CN 115622605 A CN115622605 A CN 115622605A CN 202110784419 A CN202110784419 A CN 202110784419A CN 115622605 A CN115622605 A CN 115622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target
communication
network
satell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44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家祥
佘小明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844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26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2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2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小区选择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目标设备在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通信小区进行通信,该小区选择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所述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位于第二通信网络中;所述目标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第二通信小区进行驻留。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小区的选择提高目标设备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选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设备在进行通信时,对通信小区进行选择和重选只是在单一网络下(例如陆地蜂窝网)进行选择,如果该网络在某地区没有部署基站或者基站部署过少,则会导致处于该地区的设备信号很差、网络质量不好。
因此如何保证目标设备的网络质量对于目标设备设备的通信来说非常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区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高提高目标设备的网络质量。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选择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所述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位于第二通信网络中;所述目标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第二通信小区进行驻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是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所述第二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所述第二通信小区是所述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其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若所述目标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目标陆地蜂窝小区中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小区标识接收所述目标卫星网络小区下发的第二广播信号;若所述目标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大于第二预设功率,则确定所述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所述第一通信小区是所述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所述第二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所述第二通信小区是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其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信息;若根据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位于所述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目标卫星网络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小区标识接收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下发的第三广播信号;若所述目标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第三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大于第三预设功率,则确定所述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所述陆地蜂窝网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包括目标基站,所述第一通信小区是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所述目标基站覆盖所述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所述第二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所述卫星网络包括多个卫星,所述多个卫星包括目标卫星,所述第二通信小区是所述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所述目标卫星覆盖所述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所述卫星网络通过目标信关站与所述陆地蜂窝网进行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基站通过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卫星网络发送邻区更新请求;所述目标信关站接收所述卫星网络中目标卫星发送的邻区更新响应,所述邻区更新响应包括所述目标卫星的目标卫星小区标识;所述目标信关站将所述目标卫星下发的所述目标卫星小区标识转发至所述目标基站,以便所述目标基站将所述目标卫星小区标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第二小区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所述卫星网络包括多个卫星,所述多个卫星包括目标卫星,所述第一通信小区是所述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所述目标卫星覆盖所述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所述第二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所述陆地蜂窝网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包括目标基站,所述第二通信小区是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所述目标基站覆盖所述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所述卫星网络通过目标信关站与所述陆地蜂窝网进行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卫星通过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陆地蜂窝网发送邻区更新请求;所述目标信关站接收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目标基站发送的邻区更新响应,所述邻区更新响应包括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基站小区标识;所述目标信关站将所述目标基站下发的所述目标基站小区标识转发至所述目标卫星,以便所述目标卫星将所述目标基站小区标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第二小区标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选择装置,包括:广播信号接收模块、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模块、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模块以及转移模块。
其中,所述广播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所述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模块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模块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位于第二通信网络中;所述转移模块可以用于所述目标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第二通信小区进行驻留。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小区选择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小区选择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小区选择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选择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方面通过第一通信小区的第一广播信号提供了第二小区标识,以通过该第二小区标识向目标设备提供了一种可进行驻留转移的通信小区;另一方面,在驻留小区转移之前,对第二通信小区与目标设备的通信质量进行了判断,以使得第二通信小区的通信质量能够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进而使得小区转移之后目标设备的通信质量提高。上述方法,目标设备通过第一广播信号中的第二小区标识实现了在两个通信网络中的小区切换,通过两个通信网络覆盖通信的相互补充,提高了目标设备的通信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应用于本公开实施例的小区选择方法或小区选择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小区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覆盖范围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邻区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邻区更新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邻区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邻区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选择装置的框图。
图1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本公开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本说明书中,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于本公开实施例的小区选择方法或小区选择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和服务器103。
其中,终端设备101、102以及服务器103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通信。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任意可以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智能家居等等。
终端设备可例如接收第一通信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终端设备可例如确定目标设备在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终端设备可例如确定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第二通信小区位于第二通信网络中;终端设备可例如目标设备转移至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小区进行驻留。
服务器105可以是任意可以进行通信的服务设备,例如可以与终端设备101、102进行通信并为终端设备101、102所进行的操作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接收请求,并对接收到的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通过通信网络反馈给终端设备。
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服务器可例如接收第一通信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服务器可例如确定目标设备在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服务器可例如确定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第二通信小区位于第二通信网络中;服务器可例如目标设备转移至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小区进行驻留。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服务器105可以是一个实体的服务器,还可以为多个服务器组成,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由任意具备通信能力的电子设备来执行,例如该方法可以由上述图1实施例中的服务器或终端设备来执行,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设备正在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通信小区进行通信。
其中,第一通信网络可以是陆地蜂窝网等地基网、卫星网等天基网或者由无人机、热气球等构建的空基网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第一通信小区可以指的是在一个通信网络中,某一个设备所覆盖的区域,例如在陆地蜂窝网中一个基站所覆盖的区域范围,再例如在卫星网络小区中一个卫星所覆盖的区域范围,再例如在空基网中一个无人机或者热气球等所覆盖的区域范围,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第一通信小区内,目标设备可以通过无线信道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参照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选择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接收第一通信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小区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向本小区内的设备下发第一广播信号,例如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或者按照事件发生(例如天气下发事件、地理位置提醒事件)时间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广播信号不仅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小区所在的网络号、设备接入配置等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小区标识。
该第二小区标识可以用来指示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小区,根据该第二小区标识目标设备可以接收第二通信小区下发的广播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通信小区在地理位置上可以与第一通信小区相邻,例如第一通信小区的通信边缘与第二通信小区的通信边缘之间最近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即两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可以相交,也可以相离,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第二通信小区与第一通信小区的覆盖范围可以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例如第一通信小区的覆盖范围可以包含于第二通信小区的覆盖范围,第一通信小区的覆盖范围也可以包含第二通信小区。
步骤S204,确定目标设备在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目标设备在第一通信小区的通信质量不好时,就可以认为目标设备在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具体可以表现为目标设备在第一通信小区中接收到的信号功率低于某个功率阈值,还可以表现为目标设备在第一通信小区中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低于某个信号质量阈值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步骤S206,确定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第二通信小区位于第二通信网络中。
第二通信小区可以指的是在第二通信网络中,某一个设备所覆盖的区域,例如在陆地蜂窝网中一个基站所覆盖的区域范围,再例如在卫星网络小区中一个卫星所覆盖的区域范围,再例如在空基网中一个无人机或者热气球等所覆盖的区域范围,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通信网络可以是与第一通信网络相同的通信网络也可以是与第一通信网络不同的通信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本公开将以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是不同的通信网络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目标设备在第二小区标识指示的第二通信小区中通信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则可以将目标设备转移至第二通信小区中驻留。
例如,当第二通信小区满足目标设备驻留的S准则(一种小区选择准则),则将目标设备转移至第二通信小区中驻留。
步骤S208,目标设备转移至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小区进行驻留。
本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第一通信小区的第一广播信号提供了第二小区标识,以通过该第二小区标识向目标设备提供了一种可进行驻留转移的通信小区;另一方面,在驻留小区转移之前,对第二通信小区与目标设备的通信质量进行了判断,以使得第二通信小区的通信质量能够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进而使得小区转移之后目标设备的通信质量提高。上述方法,目标设备通过第一广播信号中的第二小区标识实现了在两个通信网络中的小区切换,通过两个通信网络覆盖通信的相互补充,提高了目标设备的通信质量。
传统陆地移动通信网络受网络部署成本,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制约,例如沙漠,山区等偏远地区无法架设基站或者成本太高,导致无法提供全球的无缝覆盖。除此之外,传统陆地移动通信网络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也会导致运营商的网络覆盖出现空缺。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广,受地理环境影响小的特点,可以作为陆地蜂窝网络的补充手段,提供全球的无缝覆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陆地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网络将进行高度地融合,形成天地一体化的趋势。目标设备对小区进行选择时可以同时考虑陆地蜂窝网和卫星网络,改变了两个网络独立选网的现状。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空天地一体化场景下,两张网络覆盖相互补充,蜂窝网络可以引导终端驻留到卫星网络所提供的小区,反之亦然。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天地一体化小区选择网络架构可以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覆盖范围示意图。
如图3所示,卫星小区服务链路覆盖范围大于陆地蜂窝小区,可以对陆地蜂窝网络没有覆盖或覆盖弱区域进行补充和增强。
其中,卫星网关(例如卫星通信网络中的信关站、地球站等实现信号转接的站点)和锚点基站(在陆地蜂窝网中指定的与卫星网关进行连接的基站)通过有线接口进行连接,命名二者之间接口为BG接口。通过BG接口可以交互陆地蜂窝网和卫星网络的小区标识PCI。
最后,陆地蜂窝小区和卫星小区在广播消息中加入彼此小区的PCI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网络可以是陆地蜂窝网,第一通信小区可以是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第二通信网络可以是卫星网络,第二通信小区可以是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402,接收目标陆地蜂窝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
该第二小区标识消息可以包含在SIB3(一种广播信号)和SIB4(一种广播信号)消息中设置的邻区小区列表中,但需要特殊指明为卫星小区PCI信息。
步骤S404,若目标设备接收到的第一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阈值,则确定目标设备在目标陆地蜂窝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步骤S406,根据第二小区标识接收目标卫星网络小区下发的第二广播信号。
步骤S408,若目标设备接收到的第二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大于第二预设功率,则确定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满足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
步骤S410,目标设备转移至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进行驻留。
上述小区选择方法可以具体为图5所示实施例。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5,上述小区选择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陆地蜂窝网发送第一广播信息,该第一广播信号中包括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小区标识。
步骤S502,目标设备监听第一广播信号,并解析出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小区标识。
步骤S503,判断目标设备从陆地蜂窝网中的驻留小区发出接收到的第一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低于某阈值。
步骤S504,对卫星小区标识指示的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进行测量。
步骤S505,目标设备从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接收第二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大于第二预设功率值。
步骤S506,目标设备驻留到目标卫星网络小区,并向AMF发送辅助信息。
步骤S507,结束。
图5所示过程可以具体描述为:目标设备周期性监听陆地蜂窝网中包含卫星网络PCI的广播消息,解析出卫星网络的PCI信息,该消息可以包含在SIB3和SIB4消息的邻区小区列表中,但需要特殊指明为卫星小区PCI信息;当目标设备对驻留小区广播信号RSRP(RSRP是一个表示接收信号强度的绝对值,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值低于某个阈值时对卫星网络PCI指示的卫星小区进行测量;当目标设备对驻留小区广播信号RSRP值低于阈值TH1时对卫星网络PCI指示的小区进行测量;如果卫星网络PCI指示的小区RSRP信道质量满足某个阈值,目标设备驻留到卫星网络PCI指示的目标卫星小区,并发送驻留辅助消息给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指示目标设备驻留在卫星网络。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的小区选择方法,陆地蜂窝小区通过广播卫星网络小区的PCI,引导覆盖不好的终端接入卫星网络小区。本公开将卫星网络作为陆地蜂窝网络覆盖的补充,当陆地蜂窝网络覆盖不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蜂窝网络下发的广播信号中的第二小区标识驻留至卫星网络,以提高目标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陆地蜂窝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中携带的第二小区标识,可以是根据卫星网络中各个卫星的星历信息提前预测的,例如可以根据卫星网络中的星历信息预测在当前时刻可能临近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的目标卫星小区,然后将该目标卫星小区的小区标识作为第二小区标识。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图6或图7所示实施例确定第一广播信号中携带的第二小区标识。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邻区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网络可以是陆地蜂窝网,陆地蜂窝网包括多个基站,多个基站包括目标基站,第一通信小区是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目标基站可以覆盖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第二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卫星网络包括多个卫星,多个卫星包括目标卫星,第二通信小区是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目标卫星覆盖目标卫星网络小区,卫星网络通过目标信关站与陆地蜂窝网进行通信。
参考图6,上述邻区更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2,目标基站通过目标信关站向卫星网络发送邻区更新请求。
如图7所示,目标基站701可以通过与地面信关站连接的基站702(即锚点基站)向目标卫星703发送邻区更新请求,其具体可以包括:与地面信关站连接的基站702(即锚点基站)向目标信关站发送邻区更新请求,当目标信关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邻区更新请求后会将该邻区更新请求发送到卫星网络中,以便卫星网络中处于该信关站附近的目标卫星703接收并响应该邻区更新相应。
其中,目标卫星可以处在目标信关站附近,并与目标信关站进行连接、通信。
步骤S604,目标信关站接收卫星网络中目标卫星发送的邻区更新响应,邻区更新响应包括目标卫星的目标卫星小区标识。
步骤S606,目标信关站将目标卫星下发的目标卫星小区标识转发至目标基站,以便目标基站将目标卫星小区标识作为第二通信小区的第二小区标识。
上述邻区更新过程可以具体为:目标基站通过Xn(一种基站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接口向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发送邻区更新请求消息;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通过BG接口发送邻区更新请求给与目标卫星;目标卫星将PCI更新列表通过BG接口发送至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通过Xn接口发送卫星PCI列表给基站。其中卫星PCI列表可以包括与目标陆地蜂窝小区邻近的卫星小区的小区标识。
即,如果基站需要添加卫星小区对覆盖进行增强,可通过Xn接口向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发送邻区更新请求消息;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通过BG接口发送邻区更新请求给与卫星;卫星将PCI更新列表通过BG接口发送至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PCI列表可以根据星历信息配置多个卫星的PCI,以便当某个卫星移出覆盖范围仍可找到其他卫星邻区;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通过Xn接口发送卫星PCI列表给基站。
本公开实施例针对陆地蜂窝网络和卫星网络邻区关系变化提出了一种更新机制,实现了对邻区实时的添加、删除和修改
本公开针对卫星高速移动导致邻区关系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实时邻区更新机制。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网络可以是卫星网络,第一通信小区可以是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第二通信网络可以是陆地蜂窝网,第二通信小区可以是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
参考图8,上述小区选择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2,接收目标卫星网络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
步骤S804,获取目标设备的位置信息。
步骤S806,若根据目标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目标设备位于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则确定目标设备在目标卫星网络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步骤S808,根据第二小区标识接收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下发的第三广播信号。
步骤S810,若目标设备接收到的第三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大于第三预设功率,则确定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满足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
步骤S812,目标设备转移至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进行驻留。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终端位置信息触发卫星网络到陆地蜂窝网络的小区重选,当终端移动到陆地蜂窝网络附近时触发对陆地蜂窝网络的测量和小区重选过程。
图8所示实施例可以具体为图9所示过程。
步骤S901,卫星网络发送广播陆地蜂窝网中的小区标识。
步骤S902,目标设备监听并解析出陆地蜂窝网中的小区标识。
步骤S903,目标设备位置是否在陆地蜂窝网附近。
步骤S904,对陆地蜂窝网络的小区标识指示的小区进行测量。
步骤S905,陆地蜂窝网是否满足驻留条件。
步骤S906,驻留到陆地蜂窝小区,向AMF发送辅助信息。
步骤S907,结束。
图9所示实施例可以具体为:目标设备周期性监听卫星网络中的包含陆地蜂窝网PCI的广播消息,解析出陆地蜂窝网络的PCI信息,该消息可以包含在SIB3和SIB4消息的邻区小区列表中,但需要特殊指明为陆地蜂窝小区PCI信息;基于目标设备位置信息,当目标设备移动到蜂窝网络附近触发对陆地蜂窝网络PCI指示的小区进行测量,例如当目标设备位置信息与最近的陆地蜂窝网络基站距离小于门限R时,触发对陆地蜂窝网络PCI指示的小区进行测量;如果蜂窝网络PCI指示的小区满足驻留条件(S准则),目标设备驻留到陆地蜂窝网络,并发送驻留辅助消息给AMF,指示AMF目标设备驻留到陆地蜂窝网络,以便在陆地蜂窝小区发送寻呼消息。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的小区选择方法,卫星小区通过广播蜂窝网络小区的PCI,引导终端接入信号质量较好的蜂窝网络小区。即卫星网络小区可以根据终端的测量报告和位置信息,将终端引导到陆地蜂窝网络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卫星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中携带的第二小区标识,可以是根据卫星网络中各个卫星的星历信息提前预测的,例如可以根据卫星网络中的星历信息预测在当前时刻可能临近目标卫星小区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然后将该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作为第二小区标识。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图10或图11所示实施例确定第一广播信号中携带的第二小区标识。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邻区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卫星网络包括多个卫星,多个卫星包括目标卫星,第一通信小区是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目标卫星覆盖目标卫星网络小区;第二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陆地蜂窝网包括多个基站,多个基站包括目标卫星,第二通信小区是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目标卫星覆盖目标陆地蜂窝小区,卫星网络通过目标信关站与陆地蜂窝网进行通信。
参考图10,上述邻区更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2,目标卫星通过目标信关站向陆地蜂窝网发送邻区更新请求。
如图11所示,目标卫星1101可以通过与地面信关站连接的基站1102(即锚点基站)向目标基站1103发送邻区更新请求,其具体可以包括:目标卫星向目标信关站发送邻区更新请求,当目标信关站接收到目标卫星发送的邻区更新请求后会将该邻区更新请求发送至陆地蜂窝网中,以便与地面信关站连接的基站1102将该邻区更新请求发送到与目标信关站比较临近的目标基站,以便目标基站给出响应。
步骤S1004,目标信关站接收陆地蜂窝网中目标基站发送的邻区更新响应,邻区更新响应包括目标基站的目标基站小区标识。
步骤S1006,目标信关站将目标基站下发的目标基站小区标识转发至目标卫星,以便目标卫星将目标基站小区标识作为第二通信小区的第二小区标识。
本公开实施例中卫星广播的PCI和卫星绑定,因此随着卫星的移动,导致陆地蜂窝网络和卫星网络的邻区关系会发生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实施例更新卫星广播中的第二小区标识。
上述邻区更新过程可以具体为:首先,卫星通过BG接口发送邻区更新请求给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其次,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通过Xn接口发送邻区更新请求消息;然后,需要在卫星更新本小区PCI的陆地蜂窝基站响应该邻区更新请求消息给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最后,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通过BG接口发送邻区更新列表给卫星。邻区更新列表包含邻区PCI添加、删除和修改
即,卫星广播的PCI和卫星绑定,因此随着卫星的移动,导致陆地蜂窝网络和卫星网络的邻区关系会发生变化。当卫星移动到一个新的区域需要对其陆地蜂窝邻区进行更新,卫星通过BG接口发送邻区更新请求给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收到邻区更新请求,通过Xn接口发送邻区更新请求消息给附近基站。需要在卫星更新本小区PCI的陆地蜂窝基站响应该邻区更新请求消息给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与卫星地面信关站相连接的基站收集邻区基站的邻区更新响应,通过BG接口打包发送邻区更新列表给卫星。邻区更新列表包含邻区PCI添加、删除和修改
本公开实施例对陆地蜂窝网络和卫星网络邻区关系变化提出了一种更新机制,实现了对邻区实时的添加,删除和修改,即针对卫星高速移动导致邻区关系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实时邻区更新机制。
图1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选择装置的框图。参照图1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选择装置1200可以包括:广播信号接收模块1201、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模块1202、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模块1203以及通信转移模块1204。
其中,广播信号接收模块1201可以用于接收第一通信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模块1202可以用于确定目标设备在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模块1203可以用于确定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第二通信小区位于第二通信网络中;通信转移模块1204可以用于目标设备转移至第二通信网络中的第二通信小区进行驻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第一通信小区是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第二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第二通信小区是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模块1202可以包括:信号功率判断单元。
其中,信号功率判断单元可以用于若目标设备接收到的第一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阈值,则确定目标设备在目标陆地蜂窝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模块1203可以包括:第二广播信号接收单元和第二信号功率判断单元。
其中,第二广播信号接收单元可以用于根据第二小区标识接收目标卫星网络小区下发的第二广播信号;第二信号功率判断单元可以用于若目标设备接收到的第二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大于第二预设功率,则确定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满足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第一通信小区是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第二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第二通信小区是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模块1202可以包括:位置信息获取单元和位置判断单元。
其中,位置信息获取单元可以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位置信息;位置判断单元可以用于若根据目标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目标设备位于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则确定目标设备在目标卫星网络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模块1203可以包括:第三信号接收单元和第三信号功率判断单元。
其中,第三信号接收单元可以用于根据第二小区标识接收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下发的第三广播信号;第三信号功率判断单元可以用于若目标设备接收到的第三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大于第三预设功率,则确定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满足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陆地蜂窝网包括多个基站,多个基站包括目标基站,第一通信小区是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目标基站覆盖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第二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卫星网络包括多个卫星,多个卫星包括目标卫星,第二通信小区是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目标卫星覆盖目标卫星网络小区,卫星网络通过目标信关站与陆地蜂窝网进行通信;其中,小区选择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一邻区更新请求发送模块、第一邻区更新相应模块和目标卫星小区标识下发模块。
其中,第一邻区更新请求发送模块可以用于目标基站通过目标信关站向卫星网络发送邻区更新请求;第一邻区更新相应模块可以用于目标信关站接收卫星网络中目标卫星发送的邻区更新响应,邻区更新响应包括目标卫星的目标卫星小区标识;目标卫星小区标识下发模块可以用于目标信关站将目标卫星下发的目标卫星小区标识转发至目标基站,以便目标基站将目标卫星小区标识作为第二通信小区的第二小区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卫星网络包括多个卫星,多个卫星包括目标卫星,第一通信小区是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目标卫星覆盖目标卫星网络小区;第二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陆地蜂窝网包括多个基站,多个基站包括目标基站,第二通信小区是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目标基站覆盖目标陆地蜂窝小区,卫星网络通过目标信关站与陆地蜂窝网进行通信;其中,小区选择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二邻区更新请求发送模块、第二邻区更新相应模块和目标基站小区标识下发模块。
其中,第二邻区更新请求发送模块可以用于目标卫星通过目标信关站向陆地蜂窝网发送邻区更新请求;第二邻区更新相应模块可以用于目标信关站接收陆地蜂窝网中目标基站发送的邻区更新响应,邻区更新响应包括目标基站的目标基站小区标识;目标基站小区标识下发模块可以用于目标信关站将目标基站下发的目标基站小区标识转发至目标卫星,以便目标卫星将目标基站小区标识作为第二通信小区的第二小区标识。
由于装置1200的各功能已在其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予以详细说明,本公开于此不再赘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和/或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和/或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模块和/或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和/或单元本身的限定。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图1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3示出的电子设备13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3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储存部分1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1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1301、ROM 1302以及RAM 1303通过总线1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305也连接至总线13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3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3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307;包括硬盘等的储存部分13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309。通信部分13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3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305。可拆卸介质13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3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储存部分13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3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3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可实现功能包括:接收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所述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位于第二通信网络中;所述目标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第二通信小区进行驻留。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智能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在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限于这里已经示出的详细结构、附图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0)

1.一种小区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设备在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通信小区进行通信,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所述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
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确定所述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位于第二通信网络中;
所述目标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第二通信小区进行驻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是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所述第二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所述第二通信小区是所述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其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若所述目标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目标陆地蜂窝小区中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标识接收所述目标卫星网络小区下发的第二广播信号;
若所述目标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大于第二预设功率,则确定所述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所述第一通信小区是所述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所述第二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所述第二通信小区是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其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信息;
若根据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位于所述目标陆地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目标卫星网络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标识接收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下发的第三广播信号;
若所述目标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第三广播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大于第三预设功率,则确定所述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所述陆地蜂窝网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包括目标基站,所述第一通信小区是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所述目标基站覆盖所述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所述第二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所述卫星网络包括多个卫星,所述多个卫星包括目标卫星,所述第二通信小区是所述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所述目标卫星覆盖所述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所述卫星网络通过目标信关站与所述陆地蜂窝网进行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通过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卫星网络发送邻区更新请求;
所述目标信关站接收所述卫星网络中目标卫星发送的邻区更新响应,所述邻区更新响应包括所述目标卫星的目标卫星小区标识;
所述目标信关站将所述目标卫星下发的所述目标卫星小区标识转发至所述目标基站,以便所述目标基站将所述目标卫星小区标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第二小区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是卫星网络,所述卫星网络包括多个卫星,所述多个卫星包括目标卫星,所述第一通信小区是所述卫星网络中的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所述目标卫星覆盖所述目标卫星网络小区;所述第二通信网络是陆地蜂窝网,所述陆地蜂窝网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包括目标基站,所述第二通信小区是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的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所述目标基站覆盖所述目标陆地蜂窝小区,所述卫星网络通过目标信关站与所述陆地蜂窝网进行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卫星通过所述目标信关站向所述陆地蜂窝网发送邻区更新请求;
所述目标信关站接收所述陆地蜂窝网中目标基站发送的邻区更新响应,所述邻区更新响应包括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基站小区标识;
所述目标信关站将所述目标基站下发的所述目标基站小区标识转发至所述目标卫星,以便所述目标卫星将所述目标基站小区标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第二小区标识。
8.一种小区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目标设备在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通信小区进行通信包括:所述小区选择装置包括:
广播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下发的第一广播信号,所述第一广播信号携带第二小区标识;
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中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小区标识对应的第二通信小区满足所述目标设备驻留的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位于第二通信网络中;
转移模块,用于所述目标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二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第二通信小区进行驻留。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用于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小区选择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小区选择方法。
CN202110784419.0A 2021-07-12 2021-07-12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6226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4419.0A CN115622605A (zh) 2021-07-12 2021-07-12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4419.0A CN115622605A (zh) 2021-07-12 2021-07-12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2605A true CN115622605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54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4419.0A Pending CN115622605A (zh) 2021-07-12 2021-07-12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260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0714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传输装置、定位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CN115022933B (zh) 切换通信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iWang et al. A computation offloading incentive mechanism with delay and cost constraints under 5G satellite-ground IoV architecture
CN110535522B (zh) 星地协同传输方法及设备
KR20170055527A (ko) 이동 물체를 통해 네트워크 접속성과 컨텐츠 및 통신에 대한 액세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CN106817763B (zh) 分层网络的注册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746523B (zh) 指示基站与信关站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09660293B (zh) 用于确定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位置区的方法、设备和存储装置
CN103052028B (zh) 多媒体广播多向传输服务中的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8028710A (zh) 传输通信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WO2015047603A1 (en) Dropped call warning and prevention methods
WO2005015785A1 (fr)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cellulaire
US20220201584A1 (en) Method for predicting a modification of the linkage conditions of a terminal to a cellular network
Yastrebova et al. Hybrid connectivity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Conceptual view & initial results
CN117580054A (zh) 基于使用需求数据的ntn小区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034290A (zh) 确保位置信息正确
CN117528710A (zh) 基于管理平台的终端ntn小区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622605A (zh)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47546A (zh) 卫星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800761A (zh) 车辆通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83112A (zh) 全域物联网系统
CN115882926A (zh) 复杂环境下低轨星座系统终端接入与切换管理方法
CN103678717A (zh) 一种获取地址数据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7548030A (zh) WiFi开关控制、数据查询服务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N114765739A (zh) 位置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