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0890B -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0890B
CN115620890B CN202211303650.4A CN202211303650A CN115620890B CN 115620890 B CN115620890 B CN 115620890B CN 202211303650 A CN202211303650 A CN 202211303650A CN 115620890 B CN115620890 B CN 115620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e
rehabilitation
patient
ob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36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20890A (zh
Inventor
高文
唐东方
王菁
付文韬
杨福志
莫念萍
沈晓咏
张辉标
武韫
段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o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uado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o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uado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13036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0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0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0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20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0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库、标准筛选模块、分组观测模块、汇总分析模块、医生监测模块、云平台及终端。本发明通过对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提高了患者在术后进行治疗康复的效果,且便于将康复的案例进行记录,便于为其他医生设置康复计划时做参考,使得该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的康复效率及说服力大大提高,同时通过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存储,便于医生进行经验的总结,提高医生的水平,且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使得不同医院之间的病例进行共享,便于医生进行对比,提高为患者提高康复计划的精准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胸外科患者术后监护和康复是否遵照医嘱或者及时发现问题,关系到患者术后的病情及恢复,要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院外随访指导、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长期护理关怀。因此,把传统的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和以家庭为主的康复保健模式相结合,是提高医疗保健整体水平的途径之一,而基于区域网的远程家庭医疗健康监护技术作为适宜技术应优先采用。
而远程监护是通过通信网络将患者端的生理信息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远程医疗模式,远程监护的意义在于,缩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救助,减少患者或医护人员的路途奔波,在患者病情突变恶化时报警,可以随时了解监护对象的健康状况,减少患者心理压力,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把慢性病患者的监护在家中完成,一方面节省患者开支,同时也节省医院的床位。
而现有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在使用时无法及时的对患者使用的康复疗程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得该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对患者的康复使用方面并不理想,同时现有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无法对本院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共享,导致治疗的结果闭塞无法实现多医院共享,使得现有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在使用效率方面并不理想。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医院术后的患者信息数据;
数据库,用于对收集后的患者信息进行存储分类,接收云平台转发的康复数据存储备份;
标准筛选模块,用于对数据库中患者信息数据进行筛选;
分组观测模块,用于对筛选后的患者信息进行分组观测;
汇总分析模块,用于对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医生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康复数据分析,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恢复方案调整;
云平台,用于接收数据库、汇总分析模块及终端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转发及共享;
终端,用于患者自身进行康复数据的收集转发。
进一步的,数据收集模块包括采集模块与发送模块。
进一步的,数据库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接收;
数据标注模块,用于对通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添加标注;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标注进行分类存储;
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对存储后的数据进行转发。
进一步的,标准筛选模块包括:标准录入模块,用于将筛选的标准进行输入;
筛选模块,用于通过输入的标准对数据库内部的数据进行筛选;
标准修改模块,用于调节输入后筛选的标准。
进一步的,分组观测模块包括:分组模块,用于通过筛选后的患者数据进行分组;
观测调节模块,用于对观测的要求进行调节;
观测模块,用于根据患者数据分组后患者进行观测,并将观测结果进行观测数据转换。
进一步的,汇总分析模块包括:数据总和模块,用于对观测数据进行汇总;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汇总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康复建议模块,用于将分析后数据发送给治疗医生,根据治疗医生的建议形成康复建议;
上传模块,用于对康复建议与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上传。
进一步的,根据接收的康复数据分析,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恢复方案调整包括一下步骤:
接收患者根据康复建议,得到的回复程度数据;
对回复程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回复的效果;
根据分析结果对回复方案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云平台包括:更新模块,用于对数据库与终端获取的数据进行实时更新;
数据标签模块,用于对更新的数据进行添加标签;
存储模块,用于根据添加的标签进行分类存储;
共享模块,用于将存储的信息进行共享。
进一步的,通过筛选后的患者数据进行分组包括以下步骤:
将筛选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对实验组进行佩戴远程监护设备进行数据收集;
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医疗反馈进行数据收。
进一步的,终端包括医疗监控设备与手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对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提高了患者在术后进行治疗康复的效果,且便于将康复的案例进行记录,便于为其他医生设置康复计划时做参考,使得该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的康复效率及说服力大大提高,同时通过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存储,便于医生进行经验的总结,提高医生的水平,且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使得不同医院之间的病例进行共享,便于医生进行对比,提高为患者提高康复计划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1中:
1、数据收集模块;11、采集模块;12、发送模块;2、数据库;21、数据接收模块;22、数据标注模块;23、数据存储模块;24、数据转发模块;3、标准筛选模块;31、标准录入模块;32、筛选模块;33、标准修改模块;4、分组观测模块;41、分组模块;42、观测调节模块;43、观测模块;5、汇总分析模块;51、数据总和模块;52、数据分析模块;53、康复建议模块;54、上传模块;6、医生监测模块;7、云平台;71、更新模块;72、数据标签模块;73、存储模块;74、共享模块;8、终端;81、医疗监控设备;82、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1,用于收集医院术后的患者信息数据;
数据库2,用于对收集后的患者信息进行存储分类,接收云平台转发的康复数据存储备份;
其中,临床研究过程中,由研究者将受试者的数据从医院系统或病程记录中誊抄到病例信息收集表中,研究者必须按临床研究方案要求完整、真实地记录,完成的病例收集信息经核查后,移交相关人员进行数据录入、管理及统计工作,移交后,病例收集表的内容不再做修改。
标准筛选模块3,用于对数据库中患者信息数据进行筛选;
分组观测模块4,用于对筛选后的患者信息进行分组观测;
其中,参与的患者的每个入选病例必须由研究者填写、完成病例收集表,研究者必须如实填写病人的基本信息,治疗的过程信息,以及随访的信息,确保所填内容与医院系统的原始记录无误,经核对无误后,移交相关人员进行数据的录入、管理和统计工作;
汇总分析模块5,用于对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医生监测模块6,用于根据接收的康复数据分析,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恢复方案调整;
云平台7,用于接收数据库2、汇总分析模块5及终端8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转发及共享;
终端8,用于患者自身进行康复数据的收集转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收集模块1包括采集模块11与发送模块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库2包括:数据接收模块21,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接收;
数据标注模块22,用于对通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添加标注;
数据存储模块23,用于根据数据标注进行分类存储;
其中,进行分类前设置分类对比坐标数据为(x1,y1),需要进行分类的数据坐标为(x2,y2);
数据标注分类采用KNN算法,且采用欧式距离,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p为数据之间距离,x1,y1为坐标数据的位置,x2,y2为进行分类的数据位置。
数据转发模块24,用于对存储后的数据进行转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标准筛选模块3包括:标准录入模块31,用于将筛选的标准进行输入;
筛选模块32,用于通过输入的标准对数据库2内部的数据进行筛选;
标准修改模块33,用于调节输入后筛选的标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组观测模块4包括:分组模块41,用于通过筛选后的患者数据进行分组;
其中,两组受试者随机接受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护管理或肺康复传统管理,由此减少抽样误差所导致的试验偏倚,按照肺康复方式即使用膈肌刺激仪或不使用膈肌刺激仪进行分层随机,自动分配随机号和组别。
观测调节模块42,用于对观测的要求进行调节;
观测模块43,用于根据患者数据分组后患者进行观测,并将观测结果进行观测数据转换;
其中,主要观察指标,与术后第一天肺功能监测指标相比,监测获知肺功能异常(术后7天内),计算肺功能异常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接受非规定的肺功能检查的人数,累积房颤/扑动(AF/AFL)持续时间≥6分钟或通过12导联心电图记录房颤AF/AFL的人数,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人数,参与者佩戴可穿戴设备进行监测的天数,过早移除可穿戴装置的人数,与使用可穿戴监测设备相关的不良事件的人数,接受非规定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和/或事件记录仪的人数,住院或急诊,主要不良结局(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其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并行成本效益计算,运动、药物治疗、饮食依从性,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在一个实施例中,汇总分析模块5包括:数据总和模块51,用于对观测数据进行汇总;
数据分析模块52,用于对汇总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所有统计学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23.0统计专业分析软件完成;
康复建议模块53,用于将分析后数据发送给治疗医生,根据治疗医生的建议形成康复建议;
上传模块54,用于对康复建议与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上传。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接收的康复数据分析,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恢复方案调整包括一下步骤:
接收患者根据康复建议,得到的回复程度数据;
对回复程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回复的效果;
根据分析结果对回复方案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云平台7包括:更新模块71,用于对数据库2与终端8获取的数据进行实时更新;
数据标签模块72,用于对更新的数据进行添加标签;
存储模块73,用于根据添加的标签进行分类存储;
共享模块74,用于将存储的信息进行共享。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筛选后的患者数据进行分组包括以下步骤:
将筛选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其中,试验组:远程监护组:采用具有远程监护功能的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护和康复管理系统进行随访、管理,对照组:传统管理组:采用电话、短信、微信等常见社交通讯手段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
且对患者进行随访1(术后第1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检查:心电图、肺功能,远程监护使用培训(试验组)、传统管理组培训(对照组),运动任务,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随访期2(术后第7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检查:心电图、肺功能、凝血五项、血常规,血压及体温监测:出院1~7天,每天固定时间早(建议7:00~9:00)、中(建议11:00~13:00)、晚(建议17:00~19:00)各测量一次血压值(血压计)和体温(温度计),试验组上传至健康管理平台,对照组自行记录,生活质量问卷,健康管理模式评价,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等信息,运动、药物治疗、饮食依从性,合并用药,不良事件。
随访期3(术后第30±7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检查:心电图、肺功能、凝血五项,生活质量问卷,运动、药物治疗、饮食依从性,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等信息,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随访期4(术后第3个月±14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生活质量问卷,运动、药物治疗、饮食依从性,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等信息,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随访期5(术后第6个月±14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等信息,生活质量问卷,运动、药物治疗、饮食依从性,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随访期6(术后第9个月±14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等信息,生活质量问卷,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随访期7(术后第12个月±30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等信息,生活质量问卷,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对实验组进行佩戴远程监护设备进行数据收集;
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医疗反馈进行数据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8包括医疗监控设备81与手机82(监控设备81可以为);
其中,数据收集包括健康管理模式评价:从患者、患者家属、主诊医师、健康管理医师/护士多个角度,按照便利性、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可靠性等五个维度给予两套随访及健康管理模式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对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提高了患者在术后进行治疗康复的效果,且便于将康复的案例进行记录,便于为其他医生设置康复计划时做参考,使得该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的康复效率及说服力大大提高,同时通过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存储,便于医生进行经验的总结,提高医生的水平,且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使得不同医院之间的病例进行共享,便于医生进行对比,提高为患者提高康复计划的精准性。
本研究必须符合GCP指南,并满足最新版本的赫尔辛基宣言、当地的法律、相关要求。研究方案及其他研究相关文件须得到伦理委员会的书面批准(如果不批准,应有伦理委员会的正式信函)。研究过程中发生任何情况需要修改方案,研究者须迅速向伦理会员会报告,修改版须再次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本研究将在获得临床研究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者有责任维护受试者的匿名状态。研究者必须妥善保存所有记录有受试者相关信息的表格,必须对能显示受试者身份的文件严格保密。收试者的个人及其它保密信息将由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保留,任何研究相关的CRF、报告和出版物中,将不会披露提供样本者的个人信息。本次研究需要研究者要在临床试验机构完成,结束或中断研究后90天内须向伦理委员会发出通知,并对通知进行记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收集模块(1),用于收集医院术后的患者信息数据;
数据库(2),用于对收集后的患者信息进行存储分类,接收云平台转发的康复数据存储备份;
标准筛选模块(3),用于对数据库中患者信息数据进行筛选;
分组观测模块(4),用于对筛选后的患者信息进行分组观测;
汇总分析模块(5),用于对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医生监测模块(6),用于根据接收的康复数据分析,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恢复方案调整,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患者根据康复建议,得到的回复程度数据;
对回复程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回复的效果;
根据分析结果对回复方案进行调整;
云平台(7),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库(2)、汇总分析模块(5)及终端(8)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转发及共享;
终端(8),用于患者自身进行康复数据的收集转发;
所述数据库(2)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21),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接收;
数据标注模块(22),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添加标注;
数据存储模块(23),用于根据数据标注进行分类存储,其中,进行分类前设置分类对比坐标数据为(x1,y1),需要进行分类的数据坐标为(x2,y2);
数据标注分类采用KNN算法,且采用欧式距离,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p为数据之间距离,x1,y1为坐标数据的位置,x2,y2为进行分类的数据位置;
数据转发模块(24),用于对存储后的数据进行转发;
所述标准筛选模块(3)包括:
标准录入模块(31),用于将筛选的标准进行输入;
筛选模块(32),用于通过输入的标准对数据库(2)内部的数据进行筛选;
标准修改模块(33),用于调节输入后筛选的标准;
所述分组观测模块(4)包括:
分组模块(41),用于对通过筛选后的患者数据进行分组,其中,两组受试者随机接受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护管理或肺康复传统管理,由此减少抽样误差所导致的试验偏倚,按照肺康复方式即使用膈肌刺激仪或不使用膈肌刺激仪进行分层随机,自动分配随机号和组别,包括以下步骤:
将筛选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远程监护组:采用具有远程监护功能的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护和康复管理系统进行随访、管理,对照组:传统管理组:采用电话、短信、微信常见社交通讯手段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
且对患者进行随访1术后第1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检查:心电图、肺功能,远程监护使用培训、传统管理组培训,运动任务,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随访期2术后第7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检查:心电图、肺功能、凝血五项、血常规,血压及体温监测:出院1~7天,每天固定时间早、中、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值和体温,试验组上传至健康管理平台,对照组自行记录,生活质量问卷,健康管理模式评价,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信息,运动、药物治疗、饮食依从性,合并用药,不良事件;
随访期3术后第30±7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检查:心电图、肺功能、凝血五项,生活质量问卷,运动、药物治疗、饮食依从性,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信息,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随访期4术后第3个月±14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生活质量问卷,运动、药物治疗、饮食依从性,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信息,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随访期5术后第6个月±14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信息,生活质量问卷,运动、药物治疗、饮食依从性,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随访期6术后第9个月±14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信息,生活质量问卷,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随访期7术后第12个月±30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是否有其他医院就诊,如有,记录花费信息,生活质量问卷,合并用药,记录不良事件;
对实验组进行佩戴远程监护设备进行数据收集;
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医疗反馈进行数据收;
观测调节模块(42),用于对观测的要求进行调节;
观测模块(43),用于根据患者数据分组后患者进行观测,并将观测结果进行观测数据转换,其中,主要观察指标,与术后第一天肺功能监测指标相比,监测获知肺功能异常,计算肺功能异常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接受非规定的肺功能检查的人数,累积房颤/扑动持续时间≥6分钟或通过12导联心电图记录房颤AF/AFL的人数,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人数,参与者佩戴可穿戴设备进行监测的天数,过早移除可穿戴装置的人数,与使用可穿戴监测设备相关的不良事件的人数,接受非规定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和/或事件记录仪的人数,住院或急诊,主要不良结局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肺栓塞;其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并行成本效益计算,运动、药物治疗、饮食依从性,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所述汇总分析模块(5)包括:
所述数据总和模块(51),用于对观测数据进行汇总;
数据分析模块(52),用于对汇总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康复建议模块(53),用于将分析后数据发送给治疗医生,根据治疗医生的建议形成康复建议;
上传模块(54),用于对康复建议与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上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模块(1)包括采集模块(11)与发送模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7)包括:
更新模块(71),用于对数据库(2)与终端(8)获取的数据进行实时更新;
数据标签模块(72),用于对更新的数据进行添加标签;
存储模块(73),用于根据添加的标签进行分类存储;
共享模块(74),用于将存储的信息进行共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8)包括医疗监控设备(81)与手机(82)。
CN202211303650.4A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 Active CN115620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3650.4A CN115620890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3650.4A CN115620890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0890A CN115620890A (zh) 2023-01-17
CN115620890B true CN115620890B (zh) 2023-09-29

Family

ID=84864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3650.4A Active CN115620890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08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3402A (zh) * 2023-08-30 2023-11-28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动态监管患者康复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8098A (zh) * 2016-02-23 2016-06-15 济宁中科大象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心电监护与健康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2466446A (zh) * 2020-11-11 2021-03-09 雷海科 一种基于医疗系统的智能随访管理系统
CN112820369A (zh) * 2021-02-01 2021-05-18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肛肠外科信息管理系统
CN114139213A (zh) * 2022-02-07 2022-03-04 广州海洁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cu病房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4420235A (zh) * 2022-01-26 2022-04-29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术后恢复方案生成系统、生成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699056A (zh) * 2022-04-02 2022-07-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监测终端的术后康复自动反馈系统
CN114758785A (zh) * 2022-04-11 2022-07-15 嘉兴市第一医院 一种数字化前列腺术后尿失禁康复评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8098A (zh) * 2016-02-23 2016-06-15 济宁中科大象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心电监护与健康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2466446A (zh) * 2020-11-11 2021-03-09 雷海科 一种基于医疗系统的智能随访管理系统
CN112820369A (zh) * 2021-02-01 2021-05-18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肛肠外科信息管理系统
CN114420235A (zh) * 2022-01-26 2022-04-29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术后恢复方案生成系统、生成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139213A (zh) * 2022-02-07 2022-03-04 广州海洁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cu病房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4699056A (zh) * 2022-04-02 2022-07-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监测终端的术后康复自动反馈系统
CN114758785A (zh) * 2022-04-11 2022-07-15 嘉兴市第一医院 一种数字化前列腺术后尿失禁康复评定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0890A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cales et al. Administrative data accurately identified intensive care unit admissions in Ontario
Minogue et al. Patients hospitalized after initial outpatient treatment for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Meltzer et al. Video capsule endoscopy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prospective study of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Murman et al. US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for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1993–2003
US11179095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 or tracking of sepsis-related indicators
CN115620890B (zh)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胸外科患者术后远程监护及康复系统
CN112820369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肛肠外科信息管理系统
Meetoo et al. Health care in a technological world
Lindberg et al. Prevalence of unknown and untreated arrhythmias in an older outpatient population screened by wireless long-term recording ECG
Halín et al. The LifeShirt system for wireless patient monitor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Geyer et al. Cost savings associated with transfer of trauma patients within an accountable care organization
Opio et al. How well are pulses measured? practice-based evidence from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acutely Ill medical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 admission
CN110570932A (zh) 多参数临床移动生理量测管理方法及系统
Mandellos et al. e-SCP-ECG+ protocol: An expansion on SCP-ECG protocol for health telemonitoring—Pilot implementation
CN115242831A (zh) 一种用于物联网智能查房监护仪及智能查房系统
Nemeth et al. Trauma care decision support under fire
Bartlett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patient-reported symptoms, and clinical events: Insights into postprocedural recovery from personal digital devices
Bhargava et al. Mobile health technologies
Czekaj et al. Validation and usability of AIDMED-telemedical system for cardiological and pulmonary diseases
Soniya et al. IoT Based Healthcar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Raspberry Pi
Melnyk et al. HealthyLungs: Mobile Applications for Round-the-Clock Remote Monitoring of Lu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Rusev et al. Training of medical staff for using data–usage of the full capability of smart devices
TW200933503A (en) Interactive health service system
Leenen et al. Usability of a digital health platform to support home hospitalization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a multicentre feasibility study amo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l-Dmour Fuzzy Logic Based Patients' Monitor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