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5691A - 配有线缆锁定元件的线缆传送带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配有线缆锁定元件的线缆传送带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5691A
CN115605691A CN202180035174.XA CN202180035174A CN115605691A CN 115605691 A CN115605691 A CN 115605691A CN 202180035174 A CN202180035174 A CN 202180035174A CN 115605691 A CN115605691 A CN 115605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veyor belt
cables
locking elemen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51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塔韦尼耶
F·吉耶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p Commercial Invest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Fp Commercial Invest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p Commercial Investment Co filed Critical Fp Commercial Investment Co
Publication of CN115605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56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3/00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 F16G3/08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consisting of plates and screw-bolts or riv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04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with wedging action, e.g. friction clamps
    • F16G11/044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with wedging action, e.g. friction clamps friction clamps deforming the cable, wire, rope or cord
    • F16G11/048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with wedging action, e.g. friction clamps friction clamps deforming the cable, wire, rope or cord by moving a surface into the c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06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with laterally-arranged scre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3/00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 F16G3/10Joining belts by sewing, sticking, vulcanising, or the like; Constru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belt ends for this purpo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锁定元件(50),其用于固定到至少一根线缆(4)的至少一部分(40),该锁定元件(50)包括位于第一侧的至少一个支撑件(51)以及在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的一个支撑件(52),支撑件(51、52)配置为夹持线缆的至少一部分,支撑件(51、52)各自具有至少一个凹槽(71、72)共同限定通腔(70)的至少一部分,通腔(70)用于接收线缆(4)的至少一部分(40),线缆(4)在根据参考轴线(X)对齐的入口(50A)和出口(50A)之间穿过锁定元件(50),锁定元件(50)的特征在于,其容纳线缆的部分(40)的空腔(70)包括加宽的中间部分(73),加宽的中间部分(73)位于入口开口(50A)和出口开口(50B)部分之间,相对于入口开口部分(50A)和出口开口部分(50B)径向加宽,锁定元件(50)包括至少一个锚固构件(80),该锚固构件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占据腔体(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42)的一部分(40),其位于与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50A、50B)对齐的位置,以便局部产生线缆(40)的部分(40)的截面的径向变形(45)。

Description

配有线缆锁定元件的线缆传送带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至少一根线缆的锁定元件的技术领域,例如线缆夹或线缆锁。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到至少一根线缆的至少一部分的线缆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包括两个支撑件,该两个支撑件构造成包围线缆的部分并将其锁定。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已知用于将元件固定到线缆或将多条线缆局部连接在一起的许多解决方案。例如,线缆夹通常用于连接几条不同线缆(通常是两条)的两个部分,或连接同一线缆的两个部分,例如与相应的线缆形成闭合回路。紧固件也用于对接线缆的单个部分,例如固定附件,这种配置通常取决于所需的用途。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是用于握住线缆以确保对其进行处理的柄。
这些紧固件构造成将每根线缆的至少一部分夹在两个支撑件之间,所述两个支撑件通过诸如螺栓的夹持装置相互约束。
这些紧固件的缺点在于,在一些使用中,线缆上的过度纵向拉伸应力可能导致线缆相对于紧固件支撑件滑动。在这种情况下,已知确定紧固件的尺寸以确保足够夹紧一根或多根线缆以避免其一旦受到拉力就沿着线缆相对滑动。这种类型的尺寸标注通常会导致设计出与某些应用不兼容的大量问题。例如,在线缆电枢加固的传送带接头的应用中,需要减小尺寸和高强度的线缆接头。
还可以配置所述支撑件的接触表面,使得它们具有一些凹凸或显着的粗糙度以增加摩擦力,从而增加线缆和紧固件支撑件的夹持界面之间的附着力。然而,在实践中,这样的配置可能会使线缆在紧固件处的局部劣化更快,这对于寻求提高紧固质量同时最小化更换线缆的维护操作的某些用途来说尤其成问题。此外,这些配置没有解决取决于所需应用的紧固件体积问题。
同样在一些应用中,一根或多根线缆的附接需要准备要附接的一根或多根线缆部分,这可能是耗时且繁琐的。在用线缆加强件加强的传送带两端的连接领域中,一般需要调动有资质的人员在传送带待连接的端部附近进行线缆剥线作业,这实施起来非常费时间。此外,一旦实现了接合,则必须将接合的线缆嵌入带主体的构成材料中,并进行硫化操作以完成接合,该构成材料是柔性和弹性材料,例如由硫化橡胶或聚氨酯等合成材料制成。
这些步骤的实施特别受限。首先,操作繁多,需要很长的维护时间,一天以上,甚至几天。此外,传送带的运行条件非常恶劣,需要对接合部进行仔细的工作,而这只能由高素质的专家完成。由于维修时间的关系,需要几班倒的人,每个人都必须是合格的。此外,这些接合要求在很长的长度上进行工作,通常在5到10米之间。由于硫化操作必须沿着整个接头长度一步完成,因此需要在现场配备硫化压力机,通常在要修复接头的位置,并使其适应接合部的长度。所涉及的时间和成本非常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非常需要获得比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用于紧固到至少一根线缆的至少一个部分的线缆锁定元件,线缆锁定元件特别坚固且尺寸小,并且优选地加入具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主体的类型的传送带的两端的改进连接,在该主体中容纳包含线缆的加强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解决这些技术问题中的一些或全部的解决方案,特别是提出一种具有改进的抗拉强度特性、保证紧固件锁定到线缆同时降低线缆过早磨损风险,并且尺寸相对较小的解决方案。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锁定元件,该线缆锁定元件用于固定到至少一根线缆的至少一部分,该锁定元件包括在第一侧的至少一个支撑件和在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的一个支撑件,支撑件配置为包围线缆的至少一部分,每个支撑件具有至少一个凹槽,共同限定通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通腔用于在根据参考轴线对齐的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之间接收穿过锁定元件的线缆的至少一部分,锁定元件的特征在于,其接纳线缆的部分的空腔包括加宽的中间部分,位于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部分之间,相对于入口开口部分和出口开口部分径向加宽,该锁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锚固构件,该锚固构件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占据位于与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对齐的空腔的加宽的中间部分的一部分,以便局部地产生线缆部分的截面的径向变形。
通过这样的特征组合,一个或多个线缆部分被封闭在支撑件之间,并且对于给定的线缆部分,通过引入锚固构件,可以局部地产生给定线缆部分的截面的径向变形。然后,这种变形可以局部增加由锚固构件变形的线缆的规格,该锚固构件包含在中间部分的加宽区域中,中间部分本身由两个减小部分轴向形成框架,一个朝向入口开口,另一个朝向线缆的出口开口。开口部分各自形成朝向锁定元件的相关开口或在其侧面开口的腔的一部分。在锁定元件中的线缆部分的锁定位置中,线缆本身参与锁定,并且由于其径向变形并因此由于其尺寸,开始抵靠这些减小的部分并锁定在入口和出口开口部分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锁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夹持装置,用于提供两个支撑件相对于彼此的夹持。优选地,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螺钉和/或一个防滑钉和/或一个铆钉和/或一个卷边。一般而言,夹紧装置可以是可拆卸的,尤其是螺钉和防滑钉的情况。
根据一个实施例,锁定元件配置为包围同一线缆或两条单独的线缆的至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例,夹持装置包括锚固构件,使得锚固构件参与两个支撑件相对于彼此的夹持。以这种方式,锁定元件的整体尺寸通过单一装置提供夹紧和锚固的功能而被最小化。
根据一个实施例,支撑件形成为单件。在这样的配置中,获得了被支撑件连续包围的线缆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支撑件可以是不连续的并且例如分布在彼此面对的至少两个区域上,或者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周向夹具。
根据一个实施例,锚固构件包括杆部分,该杆部分配置为穿过线缆的该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例,锚固构件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防滑钉和/或一个螺钉和/或一个铆钉和/或一个销。
在一个实施例中,线缆的该部分包括包含线材类型的结构,锚固构件包括与头部相对的远端,其设有尖端以便通过分离线缆结构的线材来至少部分地穿透线缆。尖端的使用有助于将锚固构件引入穿过线缆的相应部分,而无需使用特定工具。取决于锁定元件的构造,该尖端可以在锚固构件定位之后被加工,例如被弯曲或切割。
根据一个实施例,两个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通孔,该通孔通入空腔的加宽的中间部分,以允许锚固构件穿透空腔的加宽的中间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例,两个支撑件中的第一个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口,例如凹陷或埋头孔,适合于容纳锚固构件的头部,并且两个支撑件中的第二个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接口,锚固构件的锚固部分,例如螺纹,适于与其配合。当然,这些第一和第二接口适用于相关联的锚固构件。当锚固构件形成或构成夹持装置本身时,该特征更加有利,接口使得能够确保锚固构件和夹持装置的良好保持成为可能。
根据一个实施例,入口开口和/或出口开口部分局部地具有横截面收缩部,优选地配置为使得该收缩部的直径严格小于线缆的圆柱形护套的直径。这种特征用于确保通过开口部分在锁定元件的入口和出口处夹紧线缆的一部分。这种截面收缩部可以围绕线缆的圆柱形护套的圆周连续或不连续。例如,这种不连续性可以由能够穿透给定线缆部分的至少一个齿,或者甚至是周向连续的齿形成。收缩部可以是连续的,其由例如相对于线缆部分周向延伸的凸缘或凸缘部分形成。这种收缩部也可以由连接件形成,该连接件将局部覆盖空腔中的线缆部分的一部分,例如在入口和/或出口处,或在其入口和/或出口的部分处。
根据一个实施例,空腔的加宽的中间部分在与锚固构件的杆部的轴线正交的平面中具有径向加宽部,该杆部构造成穿过线缆。该轴线优选地对应于锚固构件插入穿过腔的轴线,优选地穿过加宽的中间部分。相对于空腔的任一侧,径向加宽优选地大于或等于线缆直径的10%,更优选地大于或等于25%,并且优选地小于或等于线缆直径的50%,更优选地小于40%。
根据一个实施例,线缆接收腔的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部分具有部分限定圆柱形护套的形状,该圆柱形护套构造成与线缆的圆柱形护套配合。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空腔的入口和出口开口部分各自沿着大于或等于空腔的加宽的中间部分的轴向长度的长度轴向延伸。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涉及至少两个线缆锁定元件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上述全部或部分特征的至少第一和第二锁定元件,第一和第二锁定元件通过组装装置相互连接。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锁定元件和第二锁定元件成对地联接,以便各自形成第三锁定元件的支撑件,该第三锁定元件具有如上所述的锁定元件的全部或一些特征。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组装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夹持装置以确保这两个支撑件相对于彼此夹持。在这种情况下,夹持装置也可以包括锚固构件或由锚固构件组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至少两个线缆锁定元件的组件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线缆的至少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组件装置连续地连接多个锁定元件,锁定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为紧固到两个端部之一,并且至少另一个锁定元件配置为紧固到两个端部中的另一个。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的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根连接线缆。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至少一个传送带类型的接合装置,该传送带类型沿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主体,在该主体内容纳有包括至少部分地轴向延伸的线缆的加强件,该接合装置用于连接传送带的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对齐端部,该接合装置的显着之处在于它包括具有上述全部或部分特征的至少一个锁定元件组件并且用于附接至传送带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将传送带的第一端部的至少一些加强线缆与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的至少一些加强线缆连接。
换句话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沿纵向轴线延伸的类型的传送带,并且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主体,在该主体内容纳有包括至少部分地轴向延伸的加强线缆的加强件,该接合装置用于连接传送带的至少第一和第二端部,该接合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通过组装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锁定元件的至少一个组件,该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线缆,该组件用于附接到传送带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便将输送带的第一端部的至少一些加强线缆与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的至少一些加强线缆连接,每个线缆锁定元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支撑件,该支撑件配置为包围加强线缆和连接线缆中的关联的一根的至少一部分,每个支撑件具有至少一个凹槽,它们共同限定通腔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在根据参考轴线对齐的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之间接收穿过锁定元件的相关线缆的至少一部分,空腔包括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部分之间的加宽的中间部分,相对于入口开口部分和出口开口部分径向加宽,锁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锚固构件,该锚固构件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占据空腔的加宽的中间部分的一部分,该部分位于入口和出口开口的对齐位置,从而局部地产生一个相关线缆部分截面的径向变形。根据一个实施例,线缆锁定元件中的一些或全部具有上述特征中的一些或全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接合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接合板,每个接合板配置为覆盖传送带的端部的单独侧,使得传送带的端部设置在两个接合板之间,接合板通过紧固件紧固在一起,紧固件依次穿过接合板、传送带的一端和另一接合板,每个接合板由柔性和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如上所述的锁定元件的组件,优选地,锁定元件的组件至少部分地嵌入相应的接合板的柔性和弹性材料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合装置至少包括:
-上部纵向的组件,其由锁定元件中的至少两个上部的锁定元件组成,通过连接线缆的上部的连接线缆连接在一起,以横跨待连接的加强线缆的两端,以及
-下部纵向的组件,其由锁定元件中的至少两个下部的锁定元件组成,通过连接线缆的下部的连接线缆连接在一起,以横跨待连接的加强线缆的两端,
上部纵向的组件的上部的锁定元件成形为与下部纵向的组件的下部的锁定元件组装在一起,形成接合组件,并包围传送带第一端部的至少一些加强线缆以及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的至少一些加强线缆,接合装置优选地包括多个接合组件,接合组件彼此平行布置并且构造成均匀分布在接合处。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些组装装置由一些紧固件构成,这些紧固件布置成分别穿过一个接合板、传送带的端部之一,然后穿过另一个接合板。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加强线缆的封闭位置,加强线缆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布置,并且平行于具有相应锁定元件的被锁定的连接线缆部分的纵向参考轴线。
根据一个实施例,锁定元件的支撑部分构造成包围来自加强线缆和连接线缆的第一线缆的至少一部分,锁定元件包括限定通腔的至少一部分的凹槽,通腔用于容纳来自加强线缆和连接线缆的第二线缆,通腔具有两个轴向端部开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紧固件各自包括头部和锚固部分,接合板具有用于与紧固件的头部配合的至少第一接口和/或用于与紧固件的锚固部分配合的第二接口,接合板被布置成相互配合。优选地,第一和第二接口由容纳在相应接合板中的至少一个组件的锁定元件承载。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锁定元件使得可以将三个大致平行地纵向延伸的不同线缆部分两两固定,其中形成连接线缆的中心线缆纵向穿过锁定元件并且由锚固构件阻挡的两个加强线缆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占据相应中间部分的一部分。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沿纵向轴线延伸的传送带接合部,该接合部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主体,其中容纳有包括至少部分地轴向延伸的线缆的加强件,传送带具有通过接合装置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端部,该接合部的特征在于,接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元件的组件,该锁定元件具有上述全部或部分特征并附接到接合装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从而将传送带的第一端部的至少一些加强线缆连接到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的至少一些加强线缆。
根据一个实施例,接合部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元件组件,优选多个锁定元件,将传送带的第一端部的所有加强线缆连接到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的所有加强线缆。
根据一个实施例,接合部包括多个轴向对齐的锁定元件组件,每个组件具有与至少一个相邻组件的轴向偏移量,该轴向偏移量优选地大于或等于锁定元件的轴向长度。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如上所述的传送带接合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在传送带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剥离传送带本体的上部和下部;
-放置至少一个锁定元件组件,以便将传送带的第一端部的至少一些加强线缆连接到传送带的第二端部的至少一些加强线缆。
根据一个实施例,生产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步骤,放置至少两个接合板,每个接合板覆盖传送带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单独侧,使得传送带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设置在两个接合板之间,接合板优选地由可硫化材料形成,放置接合板的步骤优选地与放置至少一个锁定元件组件的步骤同时进行。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描述并参考附图变得显而易见,这些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两个锁定元件的组件的等距视图;
[图2]: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件从下方看的透视图;
[图3]: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的从上方看的水平剖视图;
[图4]: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同一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5]: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同一组件的剖切侧视图;
[图6]: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接合元件组件的传送带接合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7]: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送带接头处于接合位置的立体图;
[图8]:根据相同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接合元件组件的传送带接合部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9]: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锁定元件的俯视立体图;
[图10]:根据该第二实施例的锁定元件的从下方的立体图;
[图11]:图9的剖视图;
[图12]:根据变型的锁定元件的剖视图;
[图13]: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锁定元件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14]: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锁定元件的俯视立体图;
[图15]: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锁定元件的剖视图;
[图16]: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锁定元件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17]: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包括锁定元件的传送带接合部的一部分的视图;
为清楚起见,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为了阐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将参考X、Y、Z或X'、Y'、Z’,在非限制性基础上采用术语纵向、横向和垂直,三面体如图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2、3、4和5,这些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两个锁定元件50的组件150。
所示组件150包括用于线缆4的两个锁定元件50,垂直重叠的第一上部的锁定元件50和第二下部的锁定元件50。用于线缆4的每个锁定元件50确保其相对于线缆4的部分40的锁定。优选地,锁定元件50由金属材料形成或制成。为了确保这种紧固,每个锁定元件50包括被空腔70穿过的主体,空腔70配置为接收线缆4的至少部分40,空腔70在一侧入口开口50A和另一侧出口开口50B之间从一侧到另一侧穿过主体,这些开口相对纵向参考轴线X对齐。
空腔70配置成沿着线缆4的全部或部分长度包围线缆4的部分40。为此,通常,锁定元件50包括在第一侧上的至少一个支撑件51和在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的支撑件52,支撑件51、52配置为包围线缆4的至少一部分40。每个支撑件51、52具有凹槽71、72,它们共同界定空腔70的至少一部分并容纳线缆4的部分40。在本实施例中,空腔70从一个开口50A通向另一个开口50B所通过的锁定元件50的主体是一个整体部件,使得支撑件51、52一起形成为一个整体。空腔70因此在此在入口开口50A和出口开口50B处轴向纵向畅通,空腔70由支撑件51、52径向封闭,使得凹槽71、72接触以形成围绕线缆4的部分40的封闭轮廓。
容纳线缆4的部分40的两个锁定元件50中的每一个的空腔70包括加宽的中间或中心部分73,中间或中心部分73设置在入口开口50A部分和出口开口50B部分之间,相对于入口开口50A部分和出口开口50B部分径向加宽。该加宽的中间部分73设置成与入口开口50A部分和出口开口50B部分对齐,即,所述加宽的中间部分73位于纵向参考轴线X上,这里以该轴线X为中心,但加宽的中间部分73可以可选地偏离中心。开口部分形成腔70的大致纵向延伸部分,空腔70通过相关联的孔50A、50B相对于锁定元件50畅通。
每个锁定元件50设置有至少一个锚固构件80,该锚固构件80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占据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的一部分,从而沿至少一个径向分量局部地产生线缆4的部分40的截面的变形45。例如,在图4中可以看出,锚固构件80在此由直线杆形成,其中杆80的部分83穿透加宽的中间部分73。当线缆4的部分40容纳在空腔70中时,该杆80局部地穿过空腔70,这里优选地相对于纵向参考轴线X径向地穿过。线缆4包括具有芯线41的结构,芯线41被股线42包围,各股线42和芯线41由线材43组成。锚固构件80的杆穿过线缆4,将线缆4的结构的线材43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局部地分开,这两个部分的线材43相对于锚固构件80向外间隔开,产生局部膨胀,即相应线缆4的部分40的规格增加。
该膨胀相对于线缆4的大致圆柱形护套沿着大致径向分量并且向两个相反方向延伸,即沿着横向轴线Y延伸,横向轴线Y垂直于锚固构件80的杆的纵向轴线X和垂直轴线A,从而使线缆4的初始圆柱形部分40大致沿着横向轴线Y'在一个方向和另一个方向上产生横向变形45。每个锁定元件50构造成使得一旦锚固构件80被定位,该变形部45与限定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并邻接。
当锚固构件80包括与头部81相对的远端82时,有助于将杆80插入线缆中,该远端82设置有尖端820,以便通过逐渐将线材43分离线缆4的结构来至少部分地穿透线缆4。该尖端820优选地是圆形的,以允许线材43与结构分离而不影响它们的结构完整性。然后选择倒圆的曲率半径以促进线材43的分离而不损坏它们。
为了允许放置该杆80,从外部进入的两个支撑件51、52之一包括通孔53,通孔53通入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中以允许在其中接合第一杆801,并因此允许所述杆801在此平移穿入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见图4)。两个支撑件51、52中的另一个还包括第二孔53',例如所示的通孔(但不一定是通孔),以便接收并保持第二杆802的尖端820。该第二孔53’相对于线缆4的纵向轴线X径向布置在通孔53对侧。杆80、801、802通过在其定位期间沿插入方向连续地收缩配合到两个孔53、53'中的每一个中而与锁定元件50保持为一体。由于孔53、53'一体地容纳在此形成锚固构件80的杆801、802,所以孔53形成能够容纳锚固构件80的头部81的第一接口510,并且孔53'形成第二接口520,而后可以与该锚固构件80的锚固部分84配合。在该实施例中,两个杆801、802为所考虑的每个锁定元件50中的一个形成单独的锚固构件80,但是可以替代地设想相同的杆对于垂直叠加的两个锁定元件50是共用的。
容纳线缆4的部分40的空腔70在其端部,在每个入口开口50A和出口开口50B附近具有限定圆柱形护套的形状,该圆柱形护套构造成与线缆的圆柱形护套配合4。支撑件51、52形成为一体并完全围绕线缆4的部分40,空腔70的纵向端由圆柱形部分形成,该圆柱形部分形成开口部分并且与该线缆4互补,或者其直径甚至略微较小以允许轻微夹紧,从而增加线缆4与空腔70的相应凹槽71、72之间的摩擦力。在这种配置中,线缆4被充分地封闭,从而不会松散地,但也不会过紧地设置在空腔70中,从而允许通过操作者执行的手动操作,最好不借助任何特定工具,将线缆4插入到所述空腔70中。可以提供额外的夹持装置60以确保两个支撑件51、52相对于彼此的夹持。在该示例中,在入口和出口开口50A、50B中的每一个处提供卷边60,通过在外表面上冲压支撑件之一获得卷边,从而在空腔70内相应的凹槽71、72处产生突出材料的变形,尤其如图5所示。当然,根据锁定元件50的构造,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压接来形成夹持装置。
空腔70的这些圆柱形端部或开口部分沿轴向向入口开口50A和出口开口50B敞开。这些开口部分每个都沿长度l50A和I50B轴向延伸,每个长度小于或等于空腔70的加宽中间部分73的轴向长度L73
例如,在图3中可以看出,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具有径向加宽部75,该径向加宽部75大体上沿着与锚固构件80的杆部83的轴线A正交的平面P延伸,杆部83配置为穿过线缆4。空腔的这种横向加宽部75优选地在每一侧上相对于空腔70大于或等于线缆4的直径D的10%,更优选地大于或等于25%,并且优选地小于或等于50%,更优选地小于40%(参见例如图3)。例如,对于直径为5mm的线缆4,由直径为3mm的杆83大体在中间穿过,线缆4将在杆83的任一侧具有凸起,该凸起通常相对于空腔70的纵向参考轴线X横向指向一个方向和另一个方向。然后,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配置为具有横向加宽部75,该横向加宽部75配置为在其中容纳该凸起,并且在轴线A的任一侧上具有对应于线缆4的直径D的30%的尺寸。
在这样的配置中,每个锁定元件50使得可以保持线缆的一部分锁定,这一方面归功于锁定元件50与线缆4的部分40的局部摩擦力,特别是在支撑件51、52之间由互补夹紧装置60实现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归功于由锚固构件80确保的线缆4的部分40的变形45。空腔70的内部加宽部75在加宽的中间部分73的部分的水平处,使得线缆的这种变形45成为可能,该加宽的中间部分73设置在空腔70的较小部分的两个部分之间,其将线缆4锁定在轴向上的平移。
如上所述,该第一实施例示出了设置有两个线缆的锁定元件50的组件150,所述两个线缆的锁定元件50沿竖直轴线Z竖直组装:第一上部的锁定元件50配置为与第二下部的锁定元件50通过紧固件110连接。
这对下部和上部的锁定装置50配置为在它们之间封闭至少一个其他线缆部分4',优选地两个相邻的线缆4',如图1至6所示。以这种方式,第一和第二下部和上部的锁定元件50一起形成夹紧钳口,夹紧钳口构造成将这两条线缆4'封闭在组件150的内部空间151中。在这些图中未特别示出的构造中,应当注意,在本发明的含义内,这种夹紧钳口可以形成同一锁定元件50的支撑件51、52: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支撑件51、52没有形成为一体,而是在两个单独的部分中,然后紧固件110构成夹紧装置60。
每个锁定元件50的空腔70定位在第一和第二下部的锁定元件和上部的锁定元件50的组装位置,以便基本平行,特别是相对于夹持平面Ps对称。下夹持元件50和上夹持元件50中的每一个的这些空腔70对齐定位在垂直平面中,平行于线缆4的两个锁定部分40的纵向轴线X并且垂直于夹持平面Ps。封闭在两个下部和上部的锁定元件50之间的两条线缆4'布置成彼此平行,平行于被相应的锁定元件50锁定的线缆4的两个部分40的纵向参考轴线X,并且平行于相关联的下部和上部连接线缆。
由组件150的钳口50包围的两条线缆4'相对于上述垂直平面偏离中心并且相对于该垂直平面对称定位。下锁定元件和上锁定元件50各自在朝向内部空间151的内侧具有凹槽171,每个凹槽171容纳支撑的线缆4'中的一个。凹槽与下锁定元件和上锁定元件50中的每一个成对的一个凹槽相关联。成对的凹槽171垂直对齐或叠置,并共同限定至少一部分通腔170,用于接收在两个轴向开口之间穿过组件150的线缆4'的对应部分。因此,两个空腔170形成在钳口之间,形成一个接口以包围相应的线缆部分4'。同样,在这些图中未示出的配置中,两个空腔170中的每一个可以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也具有加宽的中间部分的空腔。
下锁定元件50和上锁定元件50各自在内侧具有凸起172,凸起172面向内部空间基本且与对应的空腔70大致垂直地对齐,并且在两个入口开口50A和出口开口50B之间大致纵向延伸。这使得可以提供额外的厚度以允许足够量的材料接收锚固构件80的端部并确保其锚固,从而确保孔53'的尺寸能够确保杆83的端部的适当支撑。这样的凸起172通常可以正好位于与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对齐的位置,而不必纵向延伸。然而,在这种钳口的情况下,纵向延伸的凸起172使得可以界定凹槽的至少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界定横向两侧的两个凹槽。
孔53'形成两个锁定元件50中的每一个的第二接口520,所述锚固构件80的锚固部分84适于与该第二接口520配合,并且接收杆83的末端520,孔53’具有过渡到空腔70的中间的加宽部分73的边缘。该过渡边缘配置为在其整个圆周上具有倒圆角。这样,当线缆4的部分40被压靠在内支撑件52的凹槽72上时,内支撑件52是位于形成钳口的锁定元件50内侧的支撑件,即内侧的支撑件最靠近内部空间151,当插入锚固构件80时,线缆4被径向压靠在空腔70上,特别是压靠在加宽的中间部分73的内壁上,并且与该倒圆接触而不是与尖锐的圆周边缘接触,从而限制其磨损。
如图6、7和8所示,锁定元件50组合使用以形成特定组件。特别地,这些锁定元件50用作传送带1的接头10的一部分。这种传送带1特别用于矿山、采石场和其他它们经受严酷工作条件和高内应力的地方。
传送带1沿纵向轴线X’延伸,该纵向轴线X’大致对应于其沿传送器的行进方向。传送带1包括主体2,主体2由柔性材料(例如可硫化弹性体或合成材料)形成,并用包括例如钢制成的线缆4'的加强件3加强,加强件3嵌入主体2中。传送带1所承受的力主要是纵向的,因此线缆4'以轴向延伸的方式布置在传送带1的主体2中并且在所述传送带1的使用期间进行牵引作业。
传送带1包括第一端边缘11'和第二端边缘12',第一端部分11和第二端部分12从上述边缘延伸穿过传送带1并通过接合装置100连接在一起,连接装置100在两个端部11、12之间提供接合部10。在接合位置,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垂直对齐,第一端部边缘11'和第二端部边缘12'纵向相对,优选邻接。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采石场或其他使用场所的用途,给定输送不同物料或不同产品的距离,可以将通过接合装置100将多个纵向输送带部分连接起来形成单条输送带1。
端部11、12构造成使得在接合位置,接合装置100处的接合部10的厚度等于传送带1的厚度。以这种方式,接合装置100的使用不会在其端部11、12处产生局部过厚,该厚度是恒定的。这种特征对于避免由于传送带上的刮板通过而过早磨损特别重要。为了满足该约束,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被减薄,特别是在已经通过剥离操作被剥离之后,以确保接合装置100的放置。该剥离优选地在厚度上延伸到线缆4',即,延伸到与线缆4'的厚度相对应的厚度。
传送带1在其主体2中容纳加强的线缆4'。传送带1构造成在其厚度e的方向上包括基本上中央的层片1A,该层片1A整合了线缆4'并且垂直地插入在没有加强件3的主体2的两个柔性材料的外层片之间,即:传送带1的主体2的上部和下部。
传送带1的每根线缆4'在传送带1的主体2中纵向持续延伸到每根线缆4'的松散切断端所在的相应端部。端部11、12在传送带的纵向延伸中由中央层1A形成,该中央层1A与线缆结合在一起,并剥去或剥除外层,即剥去下层和上层材料,下层和上层材料通常位于在连接处10之外的传送带的其余部分的上方,在中央层板1A的任一侧。端部11、12的厚度对应于剥离操作后获得的中央层板1A的厚度,并且优选地等于线缆4'的平均直径或等于最大尺寸的线缆4'的直径。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每条线缆的完全剥离是不必要的,即无需完全去除围绕线缆4'的主体2的所有材料,特别是无需去除在线缆4'之间的主体2的材料。
接合装置100提供两个纵向对齐的端部11、12之间的连接,该接合装置在此包括在传送带1的同一侧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以及两个接合板101、102,每个接合板的尺寸设置为覆盖传送带1的全部或部分宽度,并且优选覆盖整个传送带1的宽度。接合板101、102包括横跨第一和第二端部11、12下方的下部的接合板101和横跨第一和第二端部11、12上方以覆盖它们的上部的接合板102。这些接合板101、102各自具有与相应端部互补的厚度,该端部配置为一起填充在剥离步骤期间产生的材料空隙,目的是使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变薄。以这种方式,在接合之后,接合部10与传送带1的下表面1”和上表面1'的齐平,即传送带1的恒定厚度e,在没有起伏的情况下获得。正如上面已经提到的,这样的特征可以防止由于使用的刮刀(未示出)而导致的过早磨损,刮刀位于输送材料的路径中并且配置为刮擦输送带1的上表面1'。
传送带1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1、12垂直地夹在两个接合板101、102之间或封闭在两个接合板101、102之间,每个接合板在第一和第二端部11、12之间形成材料桥。这些接合板101、102由柔性和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硫化橡胶,或合成材料例如聚氨酯。这优选地是与构成传送带1的主体2的材料相同的柔性材料。
根据本发明,接合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元件50的组件150,锁定元件50附接到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从而将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11的加强线缆4'至少一部分与传送带1的第二端部12的加强线缆4'的至少一部分连接。
为了确保传送带1的两个端部连接在一起,锁定元件50以各种方式连接在一起。
锁定元件50成对垂直组装,使得对于每个组件150,第一上部的锁定元件50配置为通过紧固件110与第二下部的锁定元件50连接在一起,例如一对下部和上部的锁定装置50配置成包围至少一根线缆4',优选地是两根相邻的线缆4'。如上文结合前面的图所描述的,第一和第二下部和上部的锁定元件50一起形成夹紧钳口,夹紧钳口构造成包围线缆4'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多个上部的锁定元件50还通过线缆4纵向连接在一起,线缆4形成用于接合部10的连接线缆并穿过每个所述的上锁定元件50的空腔70。类似地,多个下部的锁定元件50也通过连接线缆4纵向连接在一起,连接线缆4穿过每个所述下部的锁定元件50的空腔70。在传送带1的端部11、12的由线缆4'加强的接合部10的情况下,多个锁定元件50的纵向轴向组件150可以使用,纵向轴向组件150通过连接或接合线缆4连接在一起,连接或接合线缆4横跨传送带1的将要连接的线缆4'的两端。在该实施例中,几个上部的锁定元件50的纵向组件150与互补的下部纵向组件150连接,从而形成包围线缆端部4'之一的多个钳口和包围线缆端部4'中的另一个的多个钳口,由此形成连接。
获得了如上所述的多对下锁定装置和上锁定装置50的接合组件150',该多对锁定装置,通过下线缆4依次纵向连接下锁定元件50,以及通过上线缆4依次纵向连接上锁定元件50。这种接合组件被分成两个可拆卸的部分,具体来说是上部和下部。
通过将构造应用于传送带1的接合部10,并通过布置多个这样的彼此平行布置并均匀分布在接合部10上的接合组件150',使得可以通过将第一端部11的每个线缆端部4'连接到第二端部12的另一个线缆端部4',以确保传送带1的两端部分的接合。在该实施例中,接合组件150'被集成到接合板101、102中,锁定元件50嵌入在形成相关联的接合板101、102的诸如硫化橡胶的柔软弹性材料中。单个接合装置100的接合组件150'的上部(上部的锁定元件50和上部的连接线缆4)确实容易集成到上部的接合板102的构成材料中,并且单个连接装置100的接合组件150的下部(下部的锁定元件50和下部的连接线缆4)实际上很容易集成到下接合板101的构成材料中。
或者,它们可以附接到这些第一和第二端部11、12,然后用接合板覆盖。然而,这样的实施例呈现出较小的柔韧性并且造成了如此制成的接合处的较大厚度。
接合板(下部101和上部102)的紧固通过包括杆的紧固件110(例如螺母紧固件)来执行。紧固件110依次穿过厚度:两个接合板101或102中的第一个,然后是两个端部11或12中的一个,最后是两个接合板101或102中的第二个。在该实施例中,紧固件110是螺钉,每个螺钉包括头部111和设有螺纹的锚固部分112,接合板101、102包括用于与紧固件110的头部111和/或第二接口114配合的第一接口113,第二接口114用于与紧固件110的锚固部分112配合。第一和第二接口113,114由集成在接合板101、102中的锁定元件50承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10起到双重作用,一方面确保接合板101、102与端部11或12彼此紧固,另一方面,确保形成钳口的一对锁定元件50的连接以包围线缆4'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在此处未示出的特定构造中,紧固件110还可以形成锁定元件50的夹紧装置60,当形成钳口的一个的每个锁定元件50形成或构成如上所述的具有一个或多个空腔170的支撑件51、52,使得可以在空腔中容纳传送带1的相应端部11、12的线缆4'之一的变形时,锁定元件50将通过一对叠置的下锁定元件50和上锁定元件50的组合形成。即使以下配置也是可能的,具有这种空腔170的下锁定元件50和上锁定元件50包围两条线缆,而不必存在第三中心线缆,那么钳口仅是相同锁定元件50的支撑件51、52,而没有这些构成锁定元件50本身的支撑件。
第一接口113各自包括能够容纳紧固件110之一的头部111的凹陷。第二接口114包括圆柱形管状部分116,其内圆柱形表面能够与紧固件110的锚固部分112配合,这要归功于与锚固部分112的螺纹互补的螺纹。
紧固件110布置成穿过相关端部11或12的相应线缆4'的线缆4'。每对上部和下部的锁定装置50具有两个螺钉型紧固件110,其穿过组件的每个空腔170,并且线缆4'容纳在其中。紧固件偏离穿过锚固构件80的横向轴线Y'从而不横向对齐,两个紧固件100中的一个朝向前部偏置一步,另一个朝向后部偏置一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小锁定元件和/或组装元件的横向尺寸。
组件150的下部的锁定元件50和上部的锁定元件5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两个横向延伸的翼54,翼54配置为在一侧和另一侧靠在相邻组件150的相邻连接线缆4上。优选地,该支撑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线缆的外表面部分,以便获得稳定性并最小化在与线缆4'的接口处的任何磨损。
由于接合板101、102来自传送带的端部11、12的两侧,传送带的端部11、12由集成线缆4'的中央层板1A组成,因此不需要完全剥离端部11、12的所有线缆4'。通过执行以下步骤进行连接:
-在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处剥离传送带1的本体2的上部和下部;
-放置两个接合板101、102,每个接合板覆盖传送带1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1、12的单独侧,使得传送带1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1、12设置在两接合板101、102之间;
-在放置接合板101、102的该步骤期间,接合组件150'通过成对连接形成上钳口的上部的锁定元件50与形成下钳口的下部的锁定元件50同时放置,以便将第一端部11的加强线索4'连接到第二端部12的加强线索4';
-通过定位紧固件110以将每对下部的锁定元件和上部的锁定元件50紧固在一起来固定连接。
优选地,下部的锁定元件50和上部的锁定元件50配置为以大致交错的方式布置。以这种方式,它们并非都与传送带1的横轴Y'横向对齐。
接合组件150'还定位成使得第一端部11或第二端部12的每个加强线缆4'由接合组件150'中的一个连接,其中加强线缆4'线缆邻近第一侧,并且通过另一个接合组件150'连接,其中加强线缆4'靠近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图9至图13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锁定元件50。由金属制成的该锁定元件50使得可以紧固三个不同的线缆股线或线缆的一部分,其中的两个线缆由锚固构件80锁定,该锚固构件80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占据相应的中间部分73的一部分。在这三根线缆中,锁定元件有一根中心线缆4”和两根侧线缆4。
中心线缆4”纵向地穿过锁定元件50并且通过任何方式永久地固定在它穿过的孔中,例如将金属锁定元件50直接粘合、焊接或者甚至模制到线缆上。在锁定元件50的任一侧上的该中心孔开口可以是圆柱形的(见图11)或不同的,例如卵形的(见图12),但其他形状当然是可能的(长方形等)。两个横向线缆4均穿过锁定元件50,线缆4的每个对应部分40被容纳在单独的空腔70中。线缆4、4”的这三个部分通常以平行方式两两纵向延伸。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锁定元件50的主体从入口开口50A穿至用于两个空腔70中的每一个的另一个出口开口50B,所述空腔70配置为接收一部分线缆。锁定元件50的本体由一体成型的部分形成,使得支撑件51、52一体成型。这些空腔70中的每一个类似于参考第一实施例描述的空腔。因此,容纳线缆4的部分40之一的两个空腔7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加宽的中间或中心部分73,其设置在对应的入口50A和出口50B开口之间,并对齐于对应的入口50A和出口50B开口。两个空腔70中的每一个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纵向偏移,也就是说,它们不沿着横向于纵向轴线X的轴线Y对齐。这是为了允许更小的整体尺寸,但也允许锚固构件80的优化位置,如将在下面讨论的。
锚固构件80在此是防滑钉。防滑钉80在紧固到传送带之前具有一般的“U”形。防滑钉80由整体杆形成,即形成为一体的并且优选地由金属制成。防滑钉80的头部81由大致直线的整体杆的中心部分形成,该整体杆插入在两个横向杆部分之间,每个横向杆部分形成杆部分83,杆部分83构造成分别穿过线缆4的两个部分40中的一个以被锁定。通过弯头连接到头部81的每个杆本身形成锚固构件80以穿透两个加宽的中间部分73中的一个以产生线缆4的两个对应部分40中的每一个的变形45并因此锁定它们,与第一实施例一样。
杆80的部分83在其端部具有尖端820,其远离头部81延伸,以便于它们插入通过两个加宽的中间部分73中的每一个,从而垂直穿过锁定元件50的主体通过其厚度。
在形成顶部支撑件的第一支撑件51一侧上的锁定元件50的外侧上,锁定元件50具有第一界面510,例如凹槽,用于互补地容纳防滑钉80的头部81的全部或部分。在形成顶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件52一侧上的锁定元件50的另一外侧上,锁定元件50具有第二界面520,例如用于容纳防滑钉80的全部或部分尖端820的一个或两个凹槽,防滑钉80插入后在锁紧件50下方弯曲或折叠,以锁定安装后的夹板80的紧固,从而确保在传送带1的使用过程中不会松脱。因此,防滑钉80的弯曲尖端820各自形成所述锚固构件80的锚固部分84,通过阻止其移除和锁定其组装,确保防滑钉80锚固到锁定元件50。
尽管杆部分83垂直地穿入要锁定的线缆4的两个部分40中的一个中,但头部81沿横向部件延伸以连接两个线缆4,但以一定角度,即相对于横轴具有一定的倾斜度,还表明两个空腔中的每一个的加宽中间部分73纵向偏移。除了体积增加之外,从这样的配置中可以明显看出,当张力施加到其中锚固了防滑钉80的两条单独的线缆4时,这导致防滑钉80围绕垂直轴的旋转力,这将具有进一步限制线缆向外变形的效果,更好地锁定线缆4。
两个空腔70中的每一个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轴向插入在与相应线缆部分的圆柱形护套互补的两个大致圆柱形部分之间,或者甚至稍小一些,这些圆柱形部分形成开口部分,每个开口部分在入口50A至出口50B轴向畅通。每个加宽的中间部分73的加宽部分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构成它的圆柱形部分的横截面尺寸。这种尺寸的增加或加宽至少部分地相对于锁定元件50横向延伸,即沿着垂直于相关的纵向轴线X和锚固构件80的杆的垂直轴线A的横向轴线Y,从而产生线缆4的部分40的初始圆柱形部分的横向变形45,该横向变形通常沿着该横向轴线Y的一个方向和另一个方向。应该注意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变体中,轴A可能不是垂直的。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锁定元件50还包括用于将两个支撑件51、52彼此夹持的夹持装置60。由于这些支撑件51、52在此形成为一体,因此便于沿着每个空腔70的全部或部分圆柱形端部进行压接。该压接通过在夹紧操作之后留在锁定元件50上的压痕61从外部可见,这里是压接。
一组这样的锁定元件50可用于例如形成参与连接传送带的端部的接合组件。在这种情况下,中心线缆4”优选地是连接线缆,多个锁定元件沿着该连接线缆依次紧固,形成纵向组件。这种锁定元件50的组件(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配置为以跨过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的方式附接,以便将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11的加强线缆4’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到传送带1的第二端部12的加强线缆4'的至少一部分。
在这样的配置中,每个锁定元件的中心线缆4”跨在第一和第二端部11、12上,并且两个横向线缆4在纵向于组件的一侧上是两个端部11、12中的一个的加强线缆4’,以及在纵向于组件的另一侧是两个端部11、12中另一个端部的加强线缆4'。
然而,进行这种接合需要完全剥离构成传送带1的端部11、12的加强线缆部分。一旦连接了线缆,就可以对接头进行硫化,从而围绕由接头重建的加强件来改造传送带1的主体。应该注意,硫化也可以优选地通过使用两个接合板101、102和/或使用浇注树脂来代替。这些替代方案可以避免漫长而复杂的硫化步骤。
为了便于锁定元件50的定位,它们可以设计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形成两个下部和上部支撑件51、52中的每一个,例如钳口。为了确保支撑件51、52中的每一个的两个凹槽71、72的对中,可以提供附加的连接元件,例如两个支撑件之间的铰接,以保证支撑件的完美重叠并且便于围绕相应的线缆部分定位。
图14至17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锁定元件50,其本质上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具有中心线缆4”,并且每个容纳线缆的两个腔体70彼此连通,以提供单个加宽的中间部分73。锁定元件50具有整体套筒的形式,即,支撑件51、52也形成为一体,但它可以保证线缆4的两个部分40锁定在相同的空腔70中。
在这样的配置中,入口50A和出口50B开口也彼此连通。这些入口开口50A和出口50B开口根据参考轴线X彼此纵向对齐,并且具有与两条线缆的形状基本互补的形状,这些以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方式卷曲。
加宽的中间部分73具有相对于空腔居中的加宽部75,由于锚固构件80穿过其结构插入,线缆4中的每一个都能够延伸到与相应的线缆部分4的规格的局部变形或膨胀互补的该空间中。锚固构件80是类似于结合第二实施例描述的防滑钉。在该示例中,由于加宽的中间部分73对于两条线缆4是共同的,因此空腔70的加宽部75在空腔的与另一线缆4相对的一侧上提供给定的线缆4。对于直径为8mm的线缆4,每根线缆基本上在中间穿过直径为2.9mm的杆83,每根线缆4将在杆83的任一侧具有凸起,该凸起通常在一个方向和另一个方向上相对于空腔70的纵向参考轴线X横向指向。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然后配置为具有横向加宽部75,该横向加宽部75配置为在其中容纳一根线缆在一侧的凸起和另一根线缆在另一侧的凸起,每个凸起75具有对应的尺寸至相应线缆4的直径D的约18%。
防滑钉80具有以一定角度延伸的头部81,即,相对于线缆的轴线具有倾斜度,这也表明两条线缆的凸起相对于彼此纵向偏移。一根线缆的凸起位于加宽的中间部分73的横向加宽部75的一侧,而在相对侧,该凸起指向另一根线缆,或者甚至接触并靠在其上。
一组这样的锁定元件50可以用于例如形成在传送带的端部的接合中涉及的接合组件。在这种情况下,被每个锁定元件50锁定的两条线缆中,两条线缆中的一条是两个端部11、12之一的加强线缆4中的一条,并且两条被锁定线缆中的另一条是两个端部11、12中的另一个的加强线缆4'。在该实施例中,没有使用跨接两个端部11、12的连接线缆,使得完全剥离的端部11、12的加强线缆在接头10中缠绕。此外,这以交替的方式发生并且彼此平行。然后锁定元件50在线缆部分4'的缠结范围内以相对于彼此的偏移方式交替地布置,锁定元件50将线缆两两连接并且优选地每两条线缆间隔开。每对线缆优选地通过至少三个、优选地至少五个锁定元件50紧固在一起。一旦线缆已在端部11、12处连接,则可以对接头进行硫化,以便围绕由接头重建的加强件重新形成传送带主体1。
自然地,本发明在前面通过示例进行了描述。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实现本发明的各种替代实施例。
例如,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其他紧固件、夹紧装置或锚固构件,例如螺钉,来执行相同的功能。此外,紧固件和/或夹紧装置和/或锚固构件的竖直方向可以不同。
此外,关于附图描述的是由直线杆形成的锚固构件80,杆80的一部分83穿透加宽的中间部分73并且在相对于轴线X在径向上局部地穿过腔70,同时当线缆4的一部分40被容纳在空腔70中时,它穿过线缆部分40以产生变形。在另一种配置中,可以设想这种变形是在不穿过线缆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杆可以是直线的,例如具有圆形或矩形横截面,并且可以设置有尖端820,尖端820具有斜边,当插入时,允许线缆4的部分40局部移动以产生变形45。
关于传送带,纵向是按照惯例,并且为了在整个描述中公开的方便和清楚起见,传送带的纵向方向,同样适用于所考虑的连接装置,因为它要安装在传送带上。横向是垂直于这样定义的纵向的方向,与单独考虑的接合装置的尺寸无关。
在图中未示出的特定构造中,支撑件不一定是整体的,使得腔体的全部或部分可以由至少一个连接部分形成。例如,两个支撑件的第一部分,无论它们是否是整体式的,都可以具有或限定第一通孔,该通孔具有圆柱形护套,因此具有恒定的直径,并且可以通过在通孔中的配合提供互补的端件以放置在该第一通孔的纵向端部,这些端件各自具有或限定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限定入口和出口以及入口和出口部分。加宽的中间部分然后将纵向限定在所述端件之间并且将具有对应于第一孔的直径的内径。
支撑件可以如图所示直接包围线缆部分或也间接包围线缆部分。例如,如果将例如由塑料制成的中间件放置在至少一个金属支撑件的凹槽和接收线缆部分之间,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塑料部件可以用作消耗品,以保持锁定元件的磨损,同时可以改变摩擦系数。连接的部分可以随着磨损而改变。
连接和/或加强的线缆也可以仅包括股线,而不必包括芯线。一般而言,它们包括绞合线束。优选地,线缆是金属的,即由金属线制成。
需要强调的是,从本说明书、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所有特征,即使仅结合其他具体特征单独地和以任何方式具体描述,组合,可以与本文公开的其他特征或特征组组合,只要这没有被明确排除并且技术环境不会使这种组合成为不可能或没有意义。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沿纵向轴线(X')延伸的类型的至少一个传送带(1)的接合装置(100),其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主体(2),在主体(2)内部容纳包括至少部分轴向延伸的加强线缆(4’)的加强件(3),接合装置(100)用于连接传送带(1)的至少第一(11)和第二(12)端部,接合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锁定元件(50)组成的组件(150),所述至少两个锁定元件(50)通过组装相互连接,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根连接线缆(4、4”),所述组件(150)用于附接到传送带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以将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11)的至少一部分加强线缆(4')连接到传送带(1)的第二端部(12)的至少一部分加强线缆(4'),
每个线缆的锁定元件(50)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支撑件(51、52),所述支撑件配置为包围加强线缆(4')和连接线缆(4、4”)中的相关线缆的至少一部分,支撑件(51、52)各自具有至少一个凹槽(71、72),共同限定通腔(70)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通腔(70)用于接收相关线缆(4)的至少一部分(40),线缆(4)在根据参考轴线(X)对齐的入口(50A)和出口(50B)之间穿过锁定元件(50),空腔(70)在入口(50A)和出口(50B)开口部分之间具有加宽的中间部分(73),加宽的中间部分(73)相对于入口开口部分(50A)和出口开口部分(50B)径向加宽,锁定元件(50)包括至少一个锚固构件(80),所述锚固构件(80)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占据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的一部分,空腔(70)对齐于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50A、50B)定位,以便局部产生相关线缆的部分(40)的横截面的径向变形(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两个接合板(101、102),所述接合板(101、102)配置为覆盖所述传送带(1)的每个端部(11、12)的单独一侧,从而传送带(1)的端部(11、12)分别设置在两个接合板(101、102)之间,接合板(101、102)通过紧固件(110)固定在一起,紧固件(110)依次穿过一个接合板、传送带(1)的一端、然后穿过另一个接合板,每个接合板(101、102)由柔性和弹性材料制成并包括锁定元件的组件(150),锁定元件的组件(150)优选地至少部分嵌入相应的接合板(101、102)的柔性和弹性材料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装置至少包括:
-上部纵向的组件(150),其由锁定元件(50)中的至少两个上部的锁定元件(50)组成,通过连接线缆中的上部的连接线缆连接在一起以横跨待连接的所述加强线缆(4')的两端,以及
-下部纵向的组件(150),其由锁定元件中的至少两个下部的锁定元件(50)组成,通过连接线缆中的下部的连接线缆连接在一起以横跨待连接的所述加强线缆(4')的两端,
上部纵向的组件的上部的锁定元件成形为通过将接合组件(150')形成在一起而与下部纵向的组件的下部的锁定元件组装在一起,并且将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11)的至少一部分加强线缆(4')和传送带(1)的第二端部(12)的至少一部分加强线缆(4')包围起来,接合装置(100)优选地包括多个接合组件(150'),多个接合组件(150')彼此平行布置并构造成均匀分布在接合部(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一些接合装置由一些紧固件(110)构成,所述紧固件(110)布置成依次穿过一个接合板、传送带(1)的一端、然后穿过另一个接合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部(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的加强线缆(4')的封闭位置,加强线缆(4')布置成彼此平行,并且平行于连接线缆(4)的部分(40)的纵向参考轴线(X),连接线缆(4)与其对应的锁定元件(50)锁定。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50)的支撑部(51、52)构造成包围所述加强线缆和连接线缆中的第一线缆的至少一部分,锁定元件(50)包括凹槽(171),凹槽(171)限定用于接收来自加强线缆和连接线缆的第二线缆的通腔(170)的至少一部分,通腔具有两个轴向端部开口。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有或部分锁定元件(50)包括至少一个夹持装置(60),以确保两个支撑件(51、52)相对于彼此的夹持,夹持装置(60)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螺钉和/或防滑钉和/或铆钉和/或卷边。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60)包括锚固构件(80),使得所述锚固构件(80)参与两个支撑件(51、52)的相对于彼此的夹持。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锁定元件的支撑件(51、52)形成为一体。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锁定元件的锚固构件(80)包括杆部(83),杆部(83)构造成穿过线缆(4)的所述部分(40),锚固构件(80)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防滑钉和/或一个螺钉和/或一个铆钉和/或一个销。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相关线缆的所述部分(40)包括包含线材(43)的类型的结构,至少一些锁定元件的锚固构件(80)包括与头部(81)相对的远端(82),远端(82)设有尖端(820),以便通过将线材(43)与相关联的线缆结构分离而至少部分地穿透相关线缆。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锁定元件的两个支撑件(51、5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通孔(53),通孔(53)通至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以允许锚固构件(80)穿透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件(51、52)中的第一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口(510),例如凹陷或埋头孔,第一接口(510)能够容纳其中一个锚固构件(80)的头部(81),并且所述两个支撑件(51、52)中的第二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接口(520),所述锚固构件的锚固部分(84),例如螺纹孔,能够与所述第二接口(520)配合。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锁定元件的入口开口(50A)和/或出口开口(50B)部分局部地具有截面收缩部,优选地构造成收缩部的直径(d)严格小于相关线缆(4)的圆柱形护套的直径(D)。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锁定元件的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在与锚固构件(80)的杆部(83)的轴线(A)正交的平面(P)中具有径向加宽部(75),杆部(83)构造成穿过相关线缆,在相对于空腔(70)的任一侧,径向加宽部(75)优选地大于或等于相关线缆的直径(D)的10%,更优选地大于或等于相关线缆的直径(D)的25%,并且优选地小于或等于相关线缆的直径(D)的50%,更优选地小于相关线缆的直径(D)的40%。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容纳线缆的锁定元件的空腔(70)的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部分(50A、50B)具有部分限定圆柱形护套的形状,圆柱形护套构造成与相关线缆的圆柱形护套配合,空腔(70)的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部分(50A、50B)各自沿长度(I50A、I50B)轴向延伸,长度(I50A、I50B)大于或等于空腔(70)的加宽的中间部分(73)的轴向长度(L73)。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每个锁定元件能够确保以大致平行的方式两两地纵向延伸的三个不同线缆部分的紧固,其中形成连接线缆的中央线缆(4”)纵向穿过锁定元件(50)并且由锚固构件(80)阻挡的两个加强线缆(4')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占据相应的中间部分(73)的一部分。
18.一种沿纵向轴线(X')延伸的传送带(1)的接合部(10),其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主体(2),在主体(2)内部容纳包括至少部分轴向延伸的加强线缆(4')的加强件(3),传送带(1)包括通过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装置(100)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至少一个组件(150)附接于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以将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11)的至少部分加强线缆(4')连接到传送带(1)的第二端部(12)的至少部分加强线缆(4')。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生产传送带(1)的接合部(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在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处剥离传送带的主体(2)的上部和下部;
-放置至少一个锁定元件(50)的组件(150),以便将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11)的至少一部分加强线缆(4')连接到传送带(1)的第二端部(12)的至少一部分加强线缆(4')。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步骤,放置至少两个接合板(101、102),每个接合板覆盖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11、12)的单独侧,使得传送带(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11、12)设置在两个接合板(101、102)之间,接合板(101、102)优选地由可硫化材料形成,放置接合板(101、102)的步骤优选地与放置锁定元件(50)的至少一个组件(150)的步骤同时进行。
CN202180035174.XA 2020-05-29 2021-05-29 配有线缆锁定元件的线缆传送带连接装置 Pending CN1156056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005721A FR3110946B1 (fr) 2020-05-29 2020-05-29 Dispositif de jonction de bande transporteuse à câbles muni d'éléments de blocage de câble.
FR2005721 2020-05-29
PCT/EP2021/064465 WO2021240008A1 (fr) 2020-05-29 2021-05-29 Dispositif de jonction de bande transporteuse à cables muni d'éléments de blocage de cab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5691A true CN115605691A (zh) 2023-01-13

Family

ID=72560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5174.XA Pending CN115605691A (zh) 2020-05-29 2021-05-29 配有线缆锁定元件的线缆传送带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87960A1 (zh)
EP (1) EP4158221A1 (zh)
JP (1) JP2023528147A (zh)
CN (1) CN115605691A (zh)
AU (1) AU2021279293A1 (zh)
BR (1) BR112022021860A2 (zh)
CA (1) CA3181925A1 (zh)
CL (1) CL2022003032A1 (zh)
CO (1) CO2022015861A2 (zh)
FR (1) FR3110946B1 (zh)
IL (1) IL297691A (zh)
MX (1) MX2022013491A (zh)
PE (1) PE20230399A1 (zh)
WO (1) WO2021240008A1 (zh)
ZA (1) ZA20221234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517364A (en) * 1915-12-10 1920-01-08 Rollo Appleyard Gripping Devices for Ropes or Wire Strands.
BE531462A (zh) * 1954-08-27 1954-09-15
CA1190030A (en) * 1982-03-23 1985-07-09 Petro-Canada Exploration Inc. Device for splicing cable ends
DE8801165U1 (zh) * 1988-02-01 1988-03-31 Huck, Manfred, 6334 Asslar, De
CL2017002598A1 (es) * 2017-10-13 2018-05-25 Valencia Marcelo Nicolas Riquelme Sistema de tiro para correas transportadoras con núcleo de cables de acero
FR3108372B1 (fr) * 2020-03-20 2022-05-27 Fp Business Invest Armature rapportée pour jonction de bande transporteuse et jonction associé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110946A1 (fr) 2021-12-03
IL297691A (en) 2022-12-01
MX2022013491A (es) 2023-02-01
BR112022021860A2 (pt) 2022-12-20
CO2022015861A2 (es) 2023-01-16
FR3110946B1 (fr) 2022-07-01
EP4158221A1 (fr) 2023-04-05
ZA202212342B (en) 2023-03-29
JP2023528147A (ja) 2023-07-04
WO2021240008A1 (fr) 2021-12-02
CL2022003032A1 (es) 2023-05-05
US20230287960A1 (en) 2023-09-14
CA3181925A1 (fr) 2021-12-02
PE20230399A1 (es) 2023-03-07
AU2021279293A1 (en) 2022-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5937B (zh) 用于缆线输送带的紧固件
US4650446A (en) Drive belts
CA1255081A (en) Method for splicing of elastomeric belts
EP0651135B1 (en) Device for joining two tunnel elements together
US20170149231A1 (en) Cable 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64457A1 (en) Intermediate coupler for concrete reinforcement
CN115605691A (zh) 配有线缆锁定元件的线缆传送带连接装置
KR101180252B1 (ko) 와이어 로프 슬링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23517493A (ja) コンベヤベルトおよび関連スプライスを添え継ぎするための追加フレーム
US5308292A (en) Cable chain
JPH0411465B2 (zh)
US11111982B2 (en) Method for making a tension member
JPS63120941A (ja) 線条体の端末部の構造
JP2018097996A (ja) 圧縮スリーブ補助具
KR200280037Y1 (ko) 철근이음장치
CA3095714A1 (en)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composite rods
US6554934B1 (en) Preformed strip and method for splicing conveyor belts
KR0137797Y1 (ko) 케이블용 클램프
KR200356585Y1 (ko) 철근 이음구
KR20040024686A (ko) 철근 연결구 및 그 설치방법
KR20240084105A (ko) 복합재 원형 로드 인장시험용 지그
JP2001295592A (ja) セグメント及びその接合構造
EP1203171A1 (en) Preformed strip and method for splicing conveyor belts
JPH0156301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