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4839A - 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4839A
CN115604839A CN202211506776.1A CN202211506776A CN115604839A CN 115604839 A CN115604839 A CN 115604839A CN 202211506776 A CN202211506776 A CN 202211506776A CN 115604839 A CN115604839 A CN 115604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wp
switching
current
terminal
schedu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067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04839B (zh
Inventor
朱伟
徐潇秋
朱张琦
叶鹏
毕晓琳
李世博
陆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067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4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4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4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04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4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步骤如下:基站侧获取终端的当前流量;根据所述当前流量选择待切换的当前BWP,当前流量处于当前BWP对应的阈值区间;设定激活时间窗,指示终端在激活时间窗内切换至当前BWP;获取终端反馈的切换至当前BWP后的切换结果;根据反馈的切换结果,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当前BWP切换。本方法可以根据UE当前流量灵活选择合适的BWP,最大化合理利用空口无线资源。提供BWP激活时间点的选择,通过引入窗长策略,减少调度资源的浪费和数据解错的风险,提高调度成功率,提升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针对5G的大带宽(例如100MHz),终端实时进行全带宽的检测和维护,其能耗将会带来极大挑战。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简称BWP)作为5G的新概念,目的是为了让终端可以更好更灵活的使用大的载波带宽。其本质就是在整个大的载波内划分出部分带宽给UE接入和数据传输,UE也只需在系统配置的这部分带宽内进行相应操作即可。多BWP的合理使用和平稳数据调度作为5G网络技术的核心技术,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成功的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用户容量,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度,并成为各大运营商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然而,5G的多BWP策略引入了很强的灵活性,给5G系统的调度机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BWP切换时,产生不平稳的数据调度,BWP切换前后空口资源的不平稳过渡,都大大增加了调度的难度,很难控制其中的鲁棒性,怎样最大发挥灵活性成为各大厂商的竞争点之一。其中高效的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直接影响调度的成功率,涉及BWP资源的分配和选择,系统的开销和系统容量,因此,研究高效的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针对BWP切换的功能和方法,现有技术仍然没有涉及到合理利用BWP配置的灵活性和调度的可控性,来提高BWP切换调度的成功率,从而导致真实场景下启用多BWP数据业务后,用户体验不理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出一种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对5G的BWP切换及调度流程进行优化,使之既能减少BWP切换失败率,又能保障调度成功率,达到用户多业务的服务质量指标,贴近真实场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获取终端的当前流量;
根据所述当前流量选择待切换的当前BWP;其中,所述当前流量处于所述当前BWP对应的阈值区间;
设定激活时间窗,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激活时间窗内切换至所述当前BWP;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后的切换结果;
根据反馈的切换结果,判断是否继续进行所述当前BWP切换。
在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设定的所述激活时间窗的窗长长度内不发生上下行数据调度。
在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激活时间窗之后,判断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后收到的数据包是否解对,若数据包解对,则认为终端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切换结果为成功;反之则为失败。
在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若反馈的切换结果为成功时,则停止当前BWP切换,切换流程结束;
若反馈的切换结果为失败且切换尝试次数低于预设值,则继续尝试BWP切换;
若反馈的切换结果为失败且所述切换尝试次数大于等于预设值,则认为当前BWP切换流程已完成,停止当前BWP切换,切换流程结束。
在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后的切换结果之前,还包括:
根据当前调度的终端数和切换的BWP,频域上,针对各BWP的带宽,确定一个最小且兼容各BWP的频域资源大小;
时域上,根据终端能力选择预定的K0、K1、K2值,输出BWP切换结果,并通过无线空口资源发送给终端;
其中,K0表示下行调度DCI与其调度的PDSCH之间的Slot间隔;
K1表示PDSCH与其HARQ-ACK反馈的Slot间隔;
K2表示上行调度DCI与其调度的PUSCH之间的Slot间隔。
在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停止当前BWP切换之后,还包括:
接收终端的业务信息;
若连续两次接收到的终端业务信息都解对,则认为当前BWP切换流程完成,否则进行异常处理。
在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异常处理包括:
进行第一回退请求,指示终端切换至前一次BWP。
在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还包括:
当终端切换至前一次BWP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
若所述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被成功接收,则切换至所述前一次BWP的所述第一回退请求成功;
若所述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未被成功接收,则切换至所述前一次BWP的所述第一回退请求失败,则进行第二回退请求。
在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回退请求流程包括:
通知高层发起RRC配置的BWP切换,RRC配置消息通过初始BWP的公共资源下发;
收到RRC配置完成消息后,认为BWP切换成功;后续调度再自动切换到当前RRC选择的激活的BWP。
在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终端的BWP配置n个BWP,其中n≥2,且每个BWP对应一个带宽和上下行速率阈值;
将n个BWP按照带宽从小到大排序;
查看当前终端的下行流量和上行流量所处区间,以所处区间作为划分给终端的BWP。
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UE统计管理单元、BWP选择单元、BWP激活管理单元、UE反馈管理单元、以及BWP反馈管理单元。其中:
UE统计管理单元用于获取终端的当前流量;
BWP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流量选择待切换的当前BWP;其中,所述当前流量处于所述当前BWP对应的阈值区间;
BWP激活管理单元用于设定激活时间窗,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激活时间窗内切换至所述当前BWP;
UE反馈管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后的切换结果;
BWP反馈管理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UE反馈管理单元反馈的当前BWP切换结果,判断是否继续进行所述当前BWP切换。
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装置。
第四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的操作。
有益效果:上述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通过BWP选择单元提供的激活BWP的选择,可以根据UE当前流量灵活的选择合适的BWP,最大化合理利用空口无线资源,提升用户体验度。通过BWP激活管理单元提供的BWP激活时间点的选择,引入窗长策略,减少调度资源的浪费和数据解错的风险,最大化合理利用空口无线资源,提高调度成功率,提升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中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一个实施例中进行异常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网络系统中。其中,至少一个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进行通信;示例性地,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gNB(5G NodeB,5G基站):用于负责5G基站级别的信号处理和资源管理,核心网可以包括5GC(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核心网网元):用于处理UE和核心网之间信令的交互;此外,5GC与gNB之间还可以存在GW(Gate way,网关节点),负责核心网和接入网设备之间信令和数据的转发。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基站可以有多个扇区,一个扇区也可以有多个Cell(小区,见图1中Cell-1、Cell-2、Cell-3、Cell-4):负责基站下的小区的信号处理和资源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出一种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装置,该装置包括UE统计管理单元51、BWP选择单元52、BWP激活管理单元53、UE反馈管理单元54、BWP反馈管理单元55。
图1中所示的基站可以为接入其中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配置部分带宽BWP。结合图2,在与终端成功建立业务的情况下,由UE统计管理单元51获取终端的当前流量。由BWP选择单元52根据当前流量选择待切换的当前BWP;其中,当前流量处于当前BWP对应的阈值区间。由BWP激活管理单元53设定激活时间窗,指示终端在激活时间窗内切换至当前BWP,在设定的激活时间窗的窗长长度内不发生上下行数据业务调度。由UE反馈管理单元54获取终端反馈的切换至当前BWP后的切换结果。其中,基站侧提供的BWP选择单元52提供的激活BWP的选择,可以根据UE当前流量灵活的选择合适的BWP,最大化合理利用空口无线资源,提升用户体验度。BWP激活管理单元53提供的BWP激活时间点的选择,针对BWP激活过程中HARQ不反馈的原因,设置一个激活时间窗,激活时间窗的窗长长度可以为5±1ms;在该窗长长度不发生上下行数据调度,减少调度资源的浪费和数据解错的风险,最大化合理利用空口无线资源,提高调度成功率,提升系统的性能。
可选的,如图3所示,该装置还包括BWP配置管理单元59,BWP配置管理单元59负责根据UE的多个BWP的配置带宽排序并存储。不同的BWP设置不同的带宽和上下行速率阈值 。举例说明:将BWP配置为3个,分别为BWP1、BWP2和BWP3;且带宽按照从小到大排序:BWP1<BWP2<BWP3,各BWP对应的上下行速率阈值如下表:
BWP 上下行速率阈值区间
BWP1 [0,S1]
BWP2 [S1,S2]
BWP3 [S2,S3]
当UE的下行流量小于设定的阈值S1(BWP2),则选择比BWP2的带宽更低的BWP1;当UE的下行流量大于设定的阈值S2(BWP3),则选择比BWP2的带宽更高的BWP3;若UE的下行流量在阈值S1和阈值S2之间,则BWP2不做更改;上行BWP的选择过程同下行BWP选择过程;此外,当UE的下行流量处于阈值点时,如UE的下行流量等于设定的阈值S1时,如此时UE所处的BWP为BWP2,可根据节约程序的原则,不进行切换。以上切换选择目的是可以根据UE当前流量灵活的选择合适的BWP,最大化合理利用空口无线资源,提升用户体验度。
可选的,在激活时间窗之后,UE反馈管理单元54判断切换至当前BWP后收到的业务数据包是否解对(即对封装发送过来的业务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解封装后的数据正确无误,则业务数据包解对),若业务数据包解对,则认为终端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切换结果为成功;反之则为失败。
BWP反馈管理单元55接收来自UE反馈管理单元54反馈的当前BWP切换结果,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当前BWP切换:
若UE反馈管理单元54反馈的切换结果为成功时,则停止当前BWP切换,切换流程结束;若UE反馈管理单元54反馈的切换结果为失败且切换尝试次数低于预设值,则继续尝试BWP切换;若UE反馈管理单元54反馈的切换结果为失败且所述切换尝试次数大于等于预设值,则认为当前BWP切换流程已完成,停止当前BWP激活流程,进行异常处理。
可选的,如图3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BWP调度管理单元56、BWP回退管理单元57、以及数据接收单元58。
BWP调度管理单元56根据当前调度的终端数和切换的BWP,频域上,针对各BWP的带宽,确定一个最小且兼容各BWP的频域资源大小。时域上,根据终端能力选择预定的K0、K1、K2值,输出BWP切换结果,并通过无线空口资源发送给终端。其中,BWP调度管理单元56提供的BWP切换调度过程中时频资源的分配策略,根据UE能力和场景灵活分配,确保BWP切换调度的成功率,带宽资源的分配更优,业务质量更高。
其中,K0表示下行调度DCI与其调度的PDSCH之间的Slot间隔;K1表示PDSCH与其HARQ-ACK反馈的Slot间隔;K2表示上行调度DCI与其调度的PUSCH之间的Slot间隔。
停止当前BWP切换之后,BWP反馈管理单元55接收终端的业务信息,若连续两次接收到的终端业务信息都解对,则认为当前BWP切换流程完成,否则BWP回退管理单元57进行异常处理。
示例性的,异常处理流程如下:BWP回退管理单元57进行第一回退请求,指示终端切换至前一次BWP。当终端切换至前一次BWP后,由数据接收单元58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
若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被数据接收单元58成功接收,则切换至前一次BWP的第一回退请求成功;
若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未被数据接收单元58成功接收,则切换至前一次BWP的第一回退请求失败,则由BWP回退管理单元57发起第二回退请求。
可选的,第二回退请求流程如下:
BWP回退管理单元57通知高层发起RRC配置的BWP切换,RRC配置消息通过初始BWP的公共资源下发;
高层收到RRC配置完成消息后,认为BWP切换成功;后续调度再自动切换到当前RRC选择的激活的BWP。
具体地,BWP切换的回退机制,BWP切换成功后开始正常做业务,若此时BWP调度数据还是解码失败,增加第一回退机制,自动转换到前一个BWP。若前一个BWP调度数据还是解不对,则增加第二回退机制,通知高层发起RRC配置的BWP切换,且RRC配置消息通过初始BWP的公共资源下发;当收到RRC配置完成消息后,认为BWP切换成功,后续调度再自动切换到当前RRC选择的激活的当前BWP;这样可减少用户掉话概率,提高BWP切换调度的成功,提升用户体验度。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由基站的程序来调度终端进行BWP切换。步骤包括:
S1、获取终端的当前流量。
其中,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计算机设备、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车辆、无人机、工业设备等具有射频收/发功能的设备;接入网设备也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由主机单元和多个远端单元构成,主机单元直接与远端单元连接,而不存在扩展单元。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的基站(如eNB)、新无线基站(NR,New Radio)、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 Unit)等。
S2、根据S1中获取得到的终端的当前流量选择待切换的当前BWP;其中,当前流量处于当前BWP对应的阈值区间。
示例性的,根据终端的多个BWP的配置带宽排序并保存(这里以3个BWP为例,带宽按照从小到大排序:BWP1<BWP2<BWP3)。不同的BWP设置不同的带宽和上下行速率阈值。
S3、设定激活时间窗,指示终端在激活时间窗内切换至当前BWP。
示例性的,当UE的下行流量小于规定的阈值S1(BWP2),则选择比BWP2的带宽更低的BWP1;当UE流量大于规定阈值S2(BWP3),则选择比BWP2的带宽更高的BWP3;若UE的下行流量在阈值S1和阈值S2之间,则BWP2不做更改,上行激活BWP的选择过程同下行激活BWP选择过程。
可选的,在设定的所述激活时间窗的窗长长度内不发生上下行数据调度。
S4、获取终端反馈的切换至当前BWP后的切换结果。
示例性的,这里的切换结果分为成功或失败:在激活时间窗之后,判断切换至当前BWP后收到的数据包是否解对,若数据包解对,则认为终端切换至当前BWP切换结果为成功;反之则为失败。
S5、根据反馈的切换结果,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当前BWP切换。
示例性的,见图5,若反馈的切换结果为成功时,则停止当前BWP切换,切换流程结束。若反馈的切换结果为失败且切换尝试次数低于预设值,则继续尝试BWP切换。若反馈的切换结果为失败且所述切换尝试次数大于等于预设值,则认为当前BWP切换流程已完成,停止当前BWP切换,切换流程结束。
可选的,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后的切换结果之前,根据当前调度的终端数和切换的BWP,频域上,针对各BWP的带宽,确定一个最小且兼容各BWP的频域资源大小。时域上,根据终端能力选择预定的K0、K1、K2值,输出BWP切换结果,并通过无线空口资源发送给终端。
其中,K0表示下行调度DCI与其调度的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之间的Slot间隔;K1表示PDSCH与其HARQ-ACK反馈的Slot间隔;K2表示上行调度DCI与其调度的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之间的Slot间隔。
可选的,见图5,停止当前BWP切换之后,接收终端的业务信息;若连续两次接收到的终端业务信息都解对,则认为当前BWP切换流程完成,否则进行异常处理。
可选的,异常处理的过程见图6,流程如下:发起第一回退请求,指示终端切换至前一次BWP。
当终端切换至前一次BWP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下行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反馈信息;若所述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被成功接收,则切换至所述前一次BWP的所述第一回退请求成功;若所述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未被成功接收,则切换至所述前一次BWP的所述第一回退请求失败,则发起第二回退请求:
通知高层发起RRC配置的BWP切换,RRC配置消息通过初始BWP的公共资源下发;收到RRC配置完成消息后,认为BWP切换成功;后续调度再自动切换到当前RRC选择的激活的BWP。
可选的,由于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可能会出现BWP激活过程中HARQ不反馈的情况。出现上述情况时,基站无法得知UE(用户设备)是否激活成功,此刻按照NACK的结果进行重传,重传达到设定的最大次数后,且在新的BWP的第一包数据解对,则认为BWP切换命令成功生效。
当UE挂断数据业务后,5GC会通知gNB释放数据业务,gNB转发消息到Cell-1。Cell-1根据数据业务发起去配置流程,并通知UE配置管理单元。UE配置管理单元回收各管理单元资源。Cell-1下发去配置命令给UE,业务结束。
下面从另一角度描述本申请的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1)终端UE驻留在Cell-1,UE拨打电话/数据业务,5GC发送业务建立请求给gNB,gNB转发该请求消息到Cell-1。
(2)Cell-1根据业务特点启动UE配置流程,通知UE的BWP管理单元和UE统计管理单元。UE的BWP管理单元通知BWP配置管理单元对配置的BWP进行排序。UE统计管理单元则分别开始统计各UE的上下行流量;流量统计更新后通知BWP选择模块。
(3)Cell-1下发2)中配置信息给UE,通过高层消息的配置信息告知UE,通知UE相关的BWP配置信息。
(4)BWP配置管理单元用于管理和存储BWP配置信息,根据UE的多个BWP的配置带宽排序并保存(如,带宽按照从小到大排序:BWP1<BW2<BWP3)。不同的BWP设置不同的带宽和上下行速率阈值。
(5)BWP选择单元根据UE统计的流量,选择待激活的BWP。当UE的下行流量小于规定的阈值S1(BWP2),则选择比BWP2的带宽更低的BWP1;当UE流量大于规定阈值S2(BWP3),则选择比BWP2的带宽更高的BWP3;若UE的下行流量在阈值S1和阈值S2之间,则BWP2不做更改,上行激活BWP的选择过程同下行激活BWP选择过程。最后将选择的BWP通知BWP激活管理模块。
(6)BWP激活管理模块查询当前UE的调度信息,设置一个激活时间窗。确保当前激活时间窗启动时,当前BWP的所有调度流程成功完成。通知BWP调度管理模块。
(7)BWP调度管理模块根据当前调度的用户数和切换的两个BWP带宽,频域上选择不会越界的资源,时域上根据UE能力选择合适的资源,输出调度结果,最终通过无线空口资源发送给UE,并通知UE反馈管理单元接收UE的反馈信息。
(8)UE反馈管理单元接收调度反馈成功与否信息,并更新本次调度结果。UE反馈管理单元再通知BWP的反馈管理单元,判决是否要继续发起BWP激活请求。
(9)BWP反馈管理单元根据反馈结果判决是否要继续发起BWP激活请求,当反馈结果为成功时,则停止发起BWP激活请求,认为BWP激活成功,流程结束;当反馈结果为失败时且激活次数低于设置值,继续发起BWP激活请求,否则激活次数大于或等于设置值则认为BWP激活流程完成,停止BWP激活流程。
(10)BWP反馈管理单元在BWP激活流程结束后的收到的两次反馈结果都是正确的,认为BWP切换成功完成;否则,通知BWP回退管理单元,进行异常处理。
(11)BWP回退管理单元接收到第一回退请求,则自动转换到前一次的BWP,并通知UE调度管理单元,进行正常数据发送。
(12)数据接收单元接收UE发送的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通知UE反馈管理管理单元。
(13)UE反馈管理管理单元将当前反馈结果通知BWP反馈管理单元,若数据成功接收,则BWP回退成功,进入步骤5继续下一次的BWP切换;若数据接收失败,则进入步骤14。
(14)BWP反馈管理单元接收反馈结果,若前一次BWP上调度数据还是解不对,则通知BWP回退管理单元进行第二回退请求。
(15)BWP回退管理单元进行第二回退请求,通知高层发起RRC配置的BWP切换,且RRC配置消息通过初始BWP的公共资源下发。
(16)当高层收到RRC配置完成消息后,通知BWP配置管理单元,告知BWP切换成功,当前BWP切换流程结束,进入步骤5)继续下一次的BWP切换准备流程。
(17)UE挂断数据业务, 5GC会通知gNB释放数据业务,gNB转发消息到Cell-1。
(18)Cell-1根据数据业务发起去配置流程,并通知UE配置管理单元。
(19)UE配置管理单元回收各管理单元资源。
(20)Cell-1下发去配置命令给UE,业务结束。
关于切换调度BWP的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做赘述。上述切换调度BWP的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接入网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接入网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额外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上述的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装置。在此不做赘述。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图5中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额外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BWP切换调度方法的操作。
综上所述,多BWP的合理使用和平稳数据调度作为5G网络技术的核心技术,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成功的BWP切换调度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用户容量,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度,并成为各大运营商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高效的BWP选择方法直接影响到空口资源的分配,系统的开销,高效的BWP调度方法影响调度成功率和系统容量,因此,研究高效的BWP切换调度方法和装置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因此,该发明具有很可观的应用前景。
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4)

1.一种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的当前流量;
根据所述当前流量选择待切换的当前BWP;其中,所述当前流量处于所述当前BWP对应的阈值区间;
设定激活时间窗,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激活时间窗内切换至所述当前BWP;
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后的切换结果;
根据反馈的切换结果,判断是否继续进行所述当前BWP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的所述激活时间窗的窗长长度内不发生上下行业务调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激活时间窗之后,判断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后收到的数据包是否解对,若数据包解对,则认为终端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切换结果为成功;反之则为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反馈的切换结果为成功时,则停止当前BWP切换;
若反馈的切换结果为失败且切换尝试次数低于预设值,则继续尝试切换至所述当前BWP;
若反馈的切换结果为失败且所述切换尝试次数大于等于预设值,则停止当前BWP激活流程,进行异常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后的切换结果之前,还包括:
根据当前调度的终端数和切换的BWP,频域上,针对各BWP的带宽,确定一个最小且兼容各BWP的频域资源大小;
时域上,根据终端能力选择预定的K0、K1、K2值,输出BWP切换结果,并通过无线空口资源发送给终端;
其中,K0表示下行调度DCI与其调度的PDSCH之间的Slot间隔;
K1表示PDSCH与其HARQ-ACK反馈的Slot间隔;
K2表示上行调度DCI与其调度的PUSCH之间的Slot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当前BWP切换之后,还包括:
接收终端的业务信息;
若连续两次接收到的终端业务信息都解对,则认为当前BWP切换流程完成,否则进行异常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处理包括:
进行第一回退请求,指示终端切换至前一次BWP。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终端切换至前一次BWP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
若所述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被成功接收,则切换至所述前一次BWP的所述第一回退请求成功;
若所述上行\下行HARQ反馈信息未被成功接收,则切换至所述前一次BWP的所述第一回退请求失败,则进行第二回退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退请求流程包括:
通知高层发起RRC配置的BWP切换,RRC配置消息通过初始BWP的公共资源下发;
收到RRC配置完成消息后,认为BWP切换成功;后续调度再自动切换到当前RRC选择的激活的BWP。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终端的BWP配置n个BWP,其中n≥2,且每个BWP对应一个带宽和上下行速率阈值;
将n个BWP按照带宽从小到大排序;
查看当前终端的下行流量和上行流量所处区间,以所处区间作为划分给终端的BWP。
11.一种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装置,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UE统计管理单元,用于获取终端的当前流量;
BWP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流量选择待切换的当前BWP;其中,所述当前流量处于所述当前BWP对应的阈值区间;
BWP激活管理单元,用于设定激活时间窗,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激活时间窗内切换至所述当前BWP;
UE反馈管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反馈的切换至所述当前BWP后的切换结果;
BWP反馈管理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UE反馈管理单元反馈的当前BWP切换结果,判断是否继续进行所述当前BWP切换。
1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装置。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BWP切换调度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BWP切换调度方法的操作。
CN202211506776.1A 2022-11-29 2022-11-29 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604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6776.1A CN115604839B (zh) 2022-11-29 2022-11-29 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6776.1A CN115604839B (zh) 2022-11-29 2022-11-29 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4839A true CN115604839A (zh) 2023-01-13
CN115604839B CN115604839B (zh) 2023-04-07

Family

ID=84853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06776.1A Active CN115604839B (zh) 2022-11-29 2022-11-29 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4839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688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株式会社Kt 用于在新无线电中切换带宽部分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24890A (zh) * 2018-03-30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部分带宽激活定时器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351056A (zh) * 2018-04-04 2019-10-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消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1034113A (zh) * 2018-02-27 2020-04-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harq-ack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31602A (zh) * 2018-10-09 2020-04-1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带宽部分的更新方法及终端
CN111417193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带宽部分bwp的接入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1566969A (zh) * 2018-02-14 2020-08-2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US20200280970A1 (en) * 2017-11-16 2020-09-03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996111A (zh) * 2021-02-02 2021-06-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Bwp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13630888A (zh) * 2021-09-18 2021-11-09 江苏亨鑫众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wp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20070878A1 (en) * 2018-12-18 2022-03-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bwp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666911A (zh) * 2022-05-24 2022-06-24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bwp资源整合方法和系统
WO2022199702A1 (en) * 2021-03-26 2022-09-29 Essen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Bwp operation for n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688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株式会社Kt 用于在新无线电中切换带宽部分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280970A1 (en) * 2017-11-16 2020-09-03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566969A (zh) * 2018-02-14 2020-08-2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1034113A (zh) * 2018-02-27 2020-04-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harq-ack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24890A (zh) * 2018-03-30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部分带宽激活定时器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351056A (zh) * 2018-04-04 2019-10-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消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1031602A (zh) * 2018-10-09 2020-04-1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带宽部分的更新方法及终端
US20220070878A1 (en) * 2018-12-18 2022-03-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bwp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17193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带宽部分bwp的接入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2996111A (zh) * 2021-02-02 2021-06-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Bwp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WO2022199702A1 (en) * 2021-03-26 2022-09-29 Essen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Bwp operation for n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CN113630888A (zh) * 2021-09-18 2021-11-09 江苏亨鑫众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wp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666911A (zh) * 2022-05-24 2022-06-24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bwp资源整合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5-214988r2 Correction to FR1 NR SA TCs-BWP switching\"", 《3GPP TSG_RAN\\WG5_TEST_EX-T1》 *
"\"R5-216135 Correction to FR1 NR SA TCs-BWP switching\"", 《3GPP TSG_RAN\\WG5_TEST_EX-T1》 *
FUAD ABINADER;ET AL: "Impact of Bandwidth Part (BWP) Switching on 5G NR System Performance" *
李新; 乌力吉; 邓伟; 丁海煜: "部分频带强干扰场景的BWP分配增强方案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4839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7831B2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slice generation method,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slice manager
US20230180274A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CN10533846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3271633A (zh) 切换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3013412A1 (en) Switching between cellular and license-exempt (shared) bands
US20240057160A1 (en)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20248202A1 (zh) 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90200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0512289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来自无线局域网的小区连接以及提供关于外围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329669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requency domain location of control resource set and related device
US2022030404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7468595B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EP3826215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866905B (zh) 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856120B (zh) 一种报文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1294165B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5604839B (zh) 切换调度部分带宽bwp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电子设备
US20220140957A1 (en) HARQ Feedback Techniqu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423644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8702649B (zh) 状态指示的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14642033A (zh) 数据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883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22940B (zh) 上行半静态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189214A1 (en)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on
US20240049094A1 (en)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enhancement using fallback indications for inter-system handover repor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