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4699A - 入网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入网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4699A
CN115604699A CN202110803005.8A CN202110803005A CN115604699A CN 115604699 A CN115604699 A CN 115604699A CN 202110803005 A CN202110803005 A CN 202110803005A CN 115604699 A CN115604699 A CN 115604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andidate
node
land mobile
public 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30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淼
生嘉
王丽萍
金星
曾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Cloud Internet Cor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1057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32848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4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46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8Authentication using credential vaults, e.g. password manager applications or one time password [OTP]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入网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应用于被管理节点,该方法包括: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入网请求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并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接收由星闪接入网转发的来自于核心网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是核心网针对星闪接入网转发的入网请求所发送的,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的参数。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星闪技术与蜂窝通信技术融合场景下的设备入网。

Description

入网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入网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 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伴随着大量5G网络的建设和5G智能终端的兴起,5G技术 已经逐渐走进并影响着大众的工作、休闲、生活和娱乐方式,并且,5G 技术正在对千行百业进行广泛赋能,具体地,“5G+计划”融合应用发展 如火如荼,比如:5G融合到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型行业 设施,5G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应用设施,以及5G融合卫星互联网、 光纤宽带网络等新一代信息网络,这反映出5G技术与各行各业结合更 为紧密,以及各行业正在朝着智能化飞快转型。
星闪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以下简称星闪技术或星闪)制定新一代无 线短距离距离通信系统。该系统设计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为上层应 用提供面向连接的具有QoS保证的空口传输。
在星闪技术的网络架构中,系统内的节点包括管理节点(也叫G节 点),被管理节点(也叫T节点)。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单个G节点管 理一定数量的T节点,G节点和这些T节点连接共同完成特定的通信功 能。单个G节点以及与其相连的T节点共同组成一个通信域。
当前5G商用属于发展初期,考虑到垂直行业的现实情况,企业网 络兼容问题、部分老旧信息化设备无法适应数字化转型等问题,5G网 络服务难以到达末端节点。基于短距通信是打通端到端连接的关键一环, 是物联网技术落地的“最后一百米”,将5G网络与星闪无线短距通信技 术融合,能够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实现不同网络的紧密融合,还能进一 步带动“端边网云”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数据传输和智能业务 的承载,推动5G迈向更智能、开放的网络发展阶段。然而,当前还没 有终端节点通过星闪技术接入5G核心网的完整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入网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 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终端通过星闪技术接入5G核心网的方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入 网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被管理节点。该方法包括: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 网请求,入网请求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并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 信息;接收由星闪接入网转发的来自于核心网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是 核心网针对星闪接入网转发的入网请求所发送的,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 的参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 入网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核心网。该方法包括:接收由星闪接入网转发 的来自于被管理节点的入网请求,入网请求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并包 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根据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是 否同意入网;若同意,则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包括核 心网的参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供一种入 网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星闪接入网。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于被管理节 点的入网请求,入网请求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并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 份标识信息;向核心网转发入网请求;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是核心网针对入网请求所发送的,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的参数; 向被管理节点转发响应消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供一种入 网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被管理节点。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候选管 理节点提供的至少一个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
按照预设规则从候选管理节点中选出目标管理节点,并从候选公共 陆地移动网中选出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其中目标管理节点支持目标公 共陆地移动网;与目标管理节点建立星闪链路连接;通过目标管理节点 执行与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对应的核心网的注册流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供一种入 网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管理节点。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于被管理节点 的查询消息,查询消息包括被管理节点的ID、被管理节点优先选择的公 共陆地移动网列表和被管理节点优先选择的可信连接类型中的至少一 种;向被管理节点发送查询响应消息,查询响应消息包括管理节点支持 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供一种入 网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管理节点。该方法包括:向被管理节点广播支持 网络信息,支持网络信息包括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 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 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 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 述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能够实现 上述方法。
通过上述方式,被管理节点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入网请求 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并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接收由星闪 接入网转发的来自于核心网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是核心网针对星闪接 入网转发的入网请求所发送的,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的参数。被管理节 点通过星闪接入网与核心网进行交互验证,验证完成后可以与核心网进 行业务会话,从而实现星闪技术与蜂窝通信技术融合场景下的设备入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星闪技术与蜂窝通信技术融合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九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十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十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十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十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 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 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 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 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 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 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 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图1是本申请星闪技术与蜂窝通信技术融合的网络拓扑示意图,图 中的T1,T2和T3表示不同的被管理节点(T节点),被管理节点通过 星闪接入网与蜂窝通信的核心网进行通信。星闪接入网可以包括管理节 点(G节点);或者,星闪接入网包括管理节点及可信网关(例如可信 的非3GPP网关功能,Trusted Non-3GPP Gateway Function,TNGF);或 者,星闪接入网包括管理节点及非可信网关(例如非3GPP互通功能, Non-3GPP InterWorkingFunction,N3IWF)。核心网可以为5G核心网 (5GC)。下面基于该网络拓扑图讨论被管理节点的具体入网过程。
图2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 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2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本实 施例应用于被管理节点。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S11: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
入网请求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入网请求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 识信息。身份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被管理节点的IP地址、MAC地址、数 字证书和唯一星闪标识等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入网请求进一步包括 请求建立原因和/或被管理节点的设备参数,例如被管理节点的能力信息、 地理位置信息等。
之后星闪接入网可以向核心网转发入网请求。
S12:接收由星闪接入网转发的来自于核心网的响应消息。
核心网收到入网请求之后,可以根据其中的信息判断是否允许被管 理节点入网(即验证被管理节点的身份),如果允许,则意味着核心网 完成了对被管理节点的身份验证,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例如, 核心网可以判断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是否是核心网自身分配的, 并且在有效时间窗口内,如果是,则允许被管理节点入网,否则拒绝入 网。
响应消息可以包括核心网的参数,例如网络地址等。被管理节点成 功从响应消息中获取核心网参数,意味着被管理节点和核心网之间已经 建立信任关系。之后被管理节点可以基于核心网参数执行后续流程,例 如获取根密钥、业务会话等。
实际应用中,管理节点具有蜂窝通信融合功能模块(例如5G)时, 管理节点可以参与到被管理节点和核心网的业务交互中,也可以单纯的 只负责被管理节点与核心网之间的数据转发,在本实施例的入网过程中, 管理节点只负责数据转发。
具体的,被管理节点和管理节点可以使用专用于转发的星闪承载和 /或信道发送和/或接收转发消息,转发消息是指由管理节点负责转发, 在被管理节点和核心网之间传输的消息,例如入网请求、响应消息等。 转发消息可以进一步包括后续业务流程中被管理节点和核心网之间传 输的消息。
或者,可以通过被管理节点和管理节点中的5G融合模块指示当前 数据包是终结到管理节点的还是需要管理节点转发的数据。具体的,转 发消息中可以包括数据转发指示,例如,数据转发指示可以是新增的1bit 指示域。
在此之后被管理节点可以获取根密钥,根密钥可以多种不同获取方 式,具体可参考后续相关实施例的描述,并且至少部分获取方式不需要 使用PLMN ID。成功获取根密钥之后,可以根据需要派生后续流程的加 密密钥、工作密钥等,以保证后续的数据安全传输。
可选的,被管理节点不具备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选择能力。 在传统的非3GPP技术接入5G蜂窝网的方案中,终端需要将选择的 PLMN ID发给核心网,而PLMN ID是计算根密钥所需的重要参数。因 此,不具备PLMN选择能力的终端无法发送PLMN ID,也就无法计算根密钥,传统的非3GPP技术接入5G蜂窝网的方案不支持不具备PLMN 选择能力的终端,例如无SIM卡的终端设备。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不 使用PLMN ID而获取根密钥,从而使得不具备PLMN选择能力的终端 也可以入网。
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被管理节点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入 网请求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并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接收 由星闪接入网转发的来自于核心网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是核心网针对 星闪接入网转发的入网请求所发送的,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的参数。被 管理节点通过星闪接入网与核心网进行交互验证,验证完成后可以与核 心网进行业务会话,从而实现星闪技术与蜂窝通信技术融合场景下的终 端设备入网。
图3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应用于 核心网(例如5G核心网),其中与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 应的部分可参考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如 图3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S21:接收由星闪接入网转发的来自于被管理节点的入网请求。
入网请求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并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 身份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被管理节点的IP地址、MAC地址、数字证书和 唯一星闪标识等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入网请求进一步包括请求建立 原因和/或被管理节点的设备参数,例如被管理节点的能力信息、地理位 置信息等。
S22:根据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同意入网。
核心网收到入网请求之后,可以根据其中的信息判断是否允许被管 理节点入网(即验证被管理节点的身份),如果允许,则发送响应消息。 例如,核心网可以判断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是否是核心网自身分 配的,并且在有效时间窗口内,如果是,则允许被管理节点入网,否则 拒绝入网。
S23:若同意,则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的参数。
在此之后核心网可以获取根密钥,根密钥可以多种不同获取方式, 具体可参考后续相关实施例的描述,并且至少部分获取方式不需要使用 PLMN ID。成功获取根密钥之后,可以根据需要派生后续流程的加密密 钥、工作密钥等,以保证后续的数据安全传输。
图4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应用于 星闪接入网,其中与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一、第二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部 分可参考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一、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如 图4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S31:接收来自于被管理节点的入网请求。
入网请求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并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
S32:向核心网转发入网请求。
S33: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是核心网针对入网请求所发送的,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的 参数。
S34:向被管理节点转发响应消息。
实际应用中,管理节点具有蜂窝通信融合功能模块(例如5G)时, 管理节点可以参与到被管理节点和核心网的业务交互中,也可以单纯的 只负责被管理节点与核心网之间的数据转发,在本实施例的入网过程中, 管理节点只负责数据转发。
具体的,被管理节点和管理节点可以使用专用于转发的星闪承载和 /或信道发送和/或接收转发消息,转发消息是指由管理节点负责转发, 在被管理节点和核心网之间传输的消息,例如入网请求、响应消息等。 转发消息可以进一步包括后续业务流程中被管理节点和核心网之间传 输的消息。
或者,可以通过被管理节点和管理节点中的5G融合模块指示当前 数据包是终结到管理节点的还是需要管理节点转发的数据。具体的,转 发消息中可以包括数据转发指示,例如,数据转发指示可以是新增的1bit 指示域。
在入网过程中,被管理节点与核心网之间传输的关键信息,例如被 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核心网参数等可以是加密的。下面结合附图, 具体描述采用不同的加密方式的星闪与蜂窝通信融合的入网过程。
图5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对本 申请入网方法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其中相同的部分不再重 复。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S110:被管理节点采用共享密钥对身份标识信息进行加密。
本实施例采用对称加密,即被管理节点和核心网都预存相同的共享 密钥,也可以被称为专用密钥。
S111:被管理节点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
入网请求包括加密后的身份标识信息。
S112:星闪接入网向核心网转发入网请求。
S113:核心网采用共享密钥对加密后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解密。
S114:核心网根据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同意入网。
若同意,则意味着核心网完成了对被管理节点的身份验证,跳转至 S115。
S115:核心网采用共享密钥对核心网的参数进行加密。
S116:核心网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包括加密后的核心网参数。
S117:星闪接入网向被管理节点转发响应消息。
S118:被管理节点采用共享密钥对加密后的核心网参数进行解密。
若成功解密,则被管理节点完成了对核心网的验证。至此终端(被 管理节点)和网络侧的双向验证成功,意味着终端成功入网和鉴权。
由于入网和鉴权是同时进行,在保证用户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大大减 少信令的开销,提高用户接入网络的速度。
图6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对本 申请入网方法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其中相同的部分不再重 复。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S120:被管理节点采用核心网的公钥对身份标识信息进行非对称加 密。
与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四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采用非对称加密。被 管理节点和核心网都预先存储各自的私钥,被管理节点还储存核心网的 公钥。
S121:被管理节点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
入网请求包括加密后的身份标识信息以及被管理节点的公钥。
S122:星闪接入网向核心网转发入网请求。
S123:核心网采用核心网的私钥对加密后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解密。
S124:核心网根据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同意入网。
若同意,则意味着核心网完成了对被管理节点的身份验证,跳转至 S125。
S125:核心网采用被管理节点的公钥对核心网的参数进行加密。
S126:核心网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包括加密后的核心网参数。
S127:星闪接入网向被管理节点转发响应消息。
S128:被管理节点采用被管理节点的私钥对加密后的核心网参数进 行解密。
若成功解密,则被管理节点完成了对核心网的验证。至此终端(被 管理节点)和网络侧的双向验证成功,意味着终端成功入网和鉴权。
由于入网和鉴权是同时进行,在保证用户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大大减 少信令的开销,提高用户接入网络的速度。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密钥的不同获取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图中没有画出,但在被管理节点与核心网之间存在根密钥的传输的 情况下,传输的可以是加密之后的根密钥。具体的加密方式可参考本申 请入网方法第四、第五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7所示,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六实施例包括:
S130:被管理节点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
入网请求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
S131:星闪接入网向核心网转发入网请求。
S132:核心网根据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同意入网。
若同意,则跳转至S133。
S133:核心网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参数。
S134:星闪接入网向被管理节点转发响应消息。
S135:被管理节点根据从核心网获取的信息计算根密钥。
从核心网获取的信息可以包括核心网参数,此外可以包括其他交互 过程或者其他方式从核心网获取的其他信息。
S136:核心网根据从被管理节点获取的信息计算根密钥。
从被管理节点获取的信息可以包括从入网请求中获取倒的被管理 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等信息,此外可以包括其他交互过程或者其他方式 从被管理节点获取的其他信息。
S136只需在核心网确定同意被管理节点入网之后执行,与 S133-S135之间并无先后顺序限制。
如图8所示,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七实施例包括:
S140:被管理节点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
入网请求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
S141:星闪接入网向核心网转发入网请求。
S142:核心网根据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同意入网。
若同意,则跳转至S143。
S143:核心网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参数。
S144:星闪接入网向被管理节点转发响应消息。
S145:被管理节点采用协议预配置根密钥。
S146:核心网采用协议预配置的根密钥。
协议预配置一个或多个根密钥。双向验证后,核心网和被管理节点 根据协议的约定确定所使用的预配置的根密钥。
S146只需在核心网确定同意被管理节点入网之后执行,与 S143-S145之间并无先后顺序限制。
如图9所示,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八实施例包括:
S150:被管理节点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
入网请求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
S151:星闪接入网向核心网转发入网请求。
S152:核心网根据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同意入网。
若同意,则跳转至S153。
S153:核心网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参数。
S154:星闪接入网向被管理节点转发响应消息。
S155:核心网确定根密钥。
S156:核心网向星闪接入网发送携带有根密钥的专用信令。
S157:星闪接入网向被管理节点转发专用信令。
协议预配置一个或多个根密钥。双向验证后,核心网和被管理节点 根据协议的约定确定所使用的预配置的根密钥。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九实施例包括:
S160:被管理节点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
入网请求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
S161:星闪接入网向核心网转发入网请求。
S162:核心网根据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同意入网。
若同意,则跳转至S163。
S163:核心网确定根密钥。
确定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S164:核心网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参数以及根密钥。
S165:星闪接入网向被管理节点转发响应消息。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十实施例包括:
S170:被管理节点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
入网请求包括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
S171:星闪接入网向核心网转发入网请求。
S172:核心网根据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同意入网。
若同意,则跳转至S173。
S173:核心网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包括核心网参数。
S174:星闪接入网向被管理节点转发响应消息。
S175:被管理节点读取已烧录的根密钥。
本步骤与之前的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并无限制。根密钥在被管理节 点设备制作时,就已经被烧录进去,这里烧录的根密钥可以是一个,也 可以是多个。
核心网侧获取根密钥的方式不做限制,例如读取预先烧录/存储的根 密钥,根据协议确定根密钥,接收被管理节点发送的根密钥等。
图12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十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 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12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 本实施例应用于被管理节点。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S41:获取至少一个候选管理节点提供的至少一个候选公共陆地移 动网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被管理节点可以是有SIM卡,具有选择PLMN能 力的终端设备。管理节点可以具备可信的非3GPP接入点(TNAP)网元 的功能,与可信的非3GPP网关功能(TNGF)组成可信的非3GPP接入 网(TNAN),用于协助被管理节点注册到核心网。管理节点与TNGF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分为一对一、多对一和一对多三种。
被管理节点可以主动向候选管理节点查询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 信息,也可以直接接收候选管理节点广播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
具体的,被管理节点可以向候选管理节点发送查询消息。查询消息 可以包括被管理节点的ID、被管理节点优先选择的公共陆地移动网列表 和被管理节点优先选择的可信连接类型中的至少一种。查询消息可以遵 从接入网查询协议(ANQP)或者星闪自定义的接入网查询消息。
然后被管理节点接收来自于候选管理节点的查询响应消息,查询响 应消息包括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
或者,被管理节点可以接收候选管理节点广播的支持网络信息,支 持网络信息包括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支持 网络信息可以是周期性发送的。
查询响应消息/支持网络信息可以进一步包括候选管理节点的ID、 支持的可信连接类型、区域位置信息和接收能力中的至少一种。
若候选管理节点与其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是一一对应或者 多对一的关系,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包括: 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唯一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列表;
若候选管理节点与其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是一对多的关系, 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包括:候选管理节点支 持的多个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列表。
若候选管理节点与其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是一对多的关系, 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可以进一步包括候选 管理节点优先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和/或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 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优先级。这里的优先级是指单个候选PLMN在候选 管理节点支持的包括多个候选PLMN的列表中的优先级。
若候选管理节点与其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是多对一的关系, 查询响应消息/支持网络信息进一步包括候选管理节点的优先级。这里的 优先级,是指候选管理节点在其支持的候选PLMN处的优先级。
S42:构建候选管理节点和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列表。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步骤可以被省去。
S43:按照预设规则从候选管理节点中选出目标管理节点,并从候 选公共陆地移动网中选出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
其中目标管理节点支持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
具体的,被管理节点可以按照被管理节点支持的网络参数从候选公 共陆地移动网中筛选出满足第一条件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并从候选 管理节点中筛选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候选管理节点。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 和候选管理节点筛选顺序并无限制。
第一条件可以包括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属于被管理节点支持的公 共陆地移动网。第二条件可以包括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可信连接类型属 于被管理节点支持的可信连接类型。此外,还要求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 至少一个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属于被管理节点支持的公共陆地移动网。
若满足第一条件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数量大于1,则按照第一 规则从满足第一条件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中选出目标公共陆地移动 网,否则将满足第一条件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作为目标公共陆地移动 网。并且,若满足第二条件的候选管理节点的数量大于1,则按照第二 规则从满足第二条件的候选管理节点中选出目标管理节点,否则将满足 第二条件的候选管理节点作为目标管理节点。
第一规则可以包括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为对应的候选管理节点优 先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和/或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优先级最高。
第二规则可以涉及以下至少一种参数:候选管理节点的优先级,候 选管理节点的信号强度,候选管理节点的区域位置信息和候选管理节点 的接收能力。被管理节点可以采用以上至少一种参数对候选管理节点进 行评价,选出评价最高的作为目标管理节点。一般来说,候选管理节点 的优先级越高,信号强度越大,区域位置离被管理节点越近,接收能力越强,评价越高,越容易被选中。
S44:与目标管理节点建立星闪链路连接。
本步骤的具体流程可参考星闪协议中的相关内容。
S45:通过目标管理节点执行与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对应的核心网 的注册流程。
本步骤的具体流程可参考星闪和3GPP相关协议中的内容。
图13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十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 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13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 本实施例应用于被管理节点。本实施例应用于管理节点,具体内容可以 参考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十一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可 以包括:
S51:接收来自于被管理节点的查询消息。
查询消息包括被管理节点的ID、被管理节点优先选择的公共陆地移 动网列表和被管理节点优先选择的可信连接类型中的至少一种。
S52:向被管理节点发送查询响应消息。
查询响应消息包括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
S53:与被管理节点建立星闪链路连接。
如果没有被选中作为目标管理节点,则不执行S53-S54。
S54:协助被管理节点执行与被管理节点选中的目标公共陆地移动 网对应的核心网的注册流程。
图14是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十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 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14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 本实施例应用于被管理节点。本实施例应用于管理节点,具体内容可以 参考本申请入网方法第十一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可 以包括:
S61:向被管理节点广播支持网络信息。
支持网络信息包括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
S62:与被管理节点建立星闪链路连接。
如果没有被选中作为目标管理节点,则不执行S62-S63。
S63:协助被管理节点执行与被管理节点选中的目标公共陆地移动 网对应的核心网的注册流程。
图15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电 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与处理器11耦接的存储器12。
其中,存储器12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一或十一 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1用于执行存储器12存储的程 序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处理器11还可以称为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11可能是一种集成 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1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 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11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 器等。
本实施例提及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前文提及的被管理节点,或者是被 管理节点中的元件。
图16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电 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与处理器21耦接的存储器22。
其中,存储器22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三、十二 或十三实施例提供的程序指令;处理器21用于执行存储器22存储的程 序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处理器21还可以称为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21可能是一种集成 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2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 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21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 器等。
本实施例提及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前文提及的星闪接入网,或者是管 理节点,或者是管理节点中的元件。
图17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电 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31、与处理器31耦接的存储器32。
其中,存储器32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本申请入网方法第二实施例 提供的程序指令;处理器31用于执行存储器32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 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处理器31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3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 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3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 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 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 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31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等。
本实施例提及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前文提及的核心网,或者是核心网 中的元件。
本实施例提及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前文提及的血细胞分析仪,也可以 是与血细胞分析仪建立通讯连接的其他设备(图未示)。在为其他设备 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其他设备向血细胞分析仪发送指令,从而通过 指令的方式进行对血细胞分析仪的控制,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图18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存储有程序指令41, 该程序指令41被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中,该 程序指令41可以形成程序文件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 读存储介质40中,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 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 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包括:U盘、 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 代码的介质,或者是计算机、服务器、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 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 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 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 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 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 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 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 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 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 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1)

1.一种入网方法,应用于被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所述入网请求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并包括所述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
接收由所述星闪接入网转发的来自于所述核心网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所述核心网针对所述星闪接入网转发的所述入网请求所发送的,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专用于转发的星闪承载和/或信道发送和/或接收转发消息,所述转发消息包括所述入网请求和/或所述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转发消息中包括数据转发指示,所述转发消息所述入网请求和/或所述响应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网请求中的身份标识信息为加密后的身份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
采用共享密钥对所述身份标识信息进行加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中的参数为加密后的参数,进一步包括:
采用所述共享密钥对所述加密后的参数进行解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星闪接入网发送入网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
采用所述核心网的公钥对所述身份标识信息进行非对称加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网请求进一步包括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公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中的参数为加密后的参数,进一步包括:
采用所述被管理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加密后的参数进行解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星闪接入网转发的来自于所述核心网的响应消息之后进一步包括:
获取根密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根密钥包括:
根据从所述核心网获取的信息计算所述根密钥;或
采用协议预配置的所述根密钥;或
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读取所述根密钥;或
接收来自于所述核心网的由专用信令承载的所述根密钥;或
读取已烧录的所述根密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所述被管理节点的IP地址、MAC地址、数字证书和唯一星闪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网请求进一步包括请求建立原因和/或所述被管理节点的设备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管理节点不具备公共陆地移动网选择能力。
15.一种入网方法,应用于核心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所述星闪接入网转发的来自于被管理节点的入网请求,所述入网请求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并包括所述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同意入网;
若同意,则向所述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的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网请求中的身份标识信息为加密后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同意入网之前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加密后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解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加密后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解密包括:
采用共享密钥对所述加密后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解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中的参数为加密后的参数,所述向所述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采用所述共享密钥对所述核心网的参数进行加密。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加密后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解密包括:
采用所述核心网的私钥对所述加密后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解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中的参数为加密后的参数,所述入网请求进一步包括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公钥,所述向所述星闪接入网发送响应消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采用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公钥对所述核心网的参数进行加密。
21.根据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获取根密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根密钥包括:
根据从所述被管理节点获取的信息计算所述根密钥;或
采用协议预配置的所述根密钥;或
接收来自于所述被管理节点的所述根密钥。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被管理节点发送所述根密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密钥由所述响应消息或专用信令承载。
25.根据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心网为5G核心网。
26.一种入网方法,应用于星闪接入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于被管理节点的入网请求,所述入网请求用于请求接入核心网,并包括所述被管理节点的身份标识信息;
向所述核心网转发所述入网请求;
接收来自于所述核心网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是所述核心网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所发送的,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的参数;
向所述被管理节点转发所述响应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星闪接入网包括管理节点;或
所述星闪接入网包括管理节点及可信网关;或
所述星闪接入网包括管理节点及非可信网关。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专用于转发的星闪承载和/或信道发送和/或接收转发消息,所述转发消息包括所述入网请求和/或所述响应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转发消息中包括数据转发指示,所述转发消息所述入网请求和/或所述响应消息。
30.一种入网方法,应用于被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候选管理节点提供的至少一个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
按照预设规则从所述候选管理节点中选出目标管理节点,并从所述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中选出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其中所述目标管理节点支持所述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
与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建立星闪链路连接;
通过所述目标管理节点执行与所述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对应的核心网的注册流程。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一个候选管理节点提供的至少一个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包括:
向所述候选管理节点发送查询消息;
接收来自于所述候选管理节点的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查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消息包括所述被管理节点的ID、所述被管理节点优先选择的公共陆地移动网列表和所述被管理节点优先选择的可信连接类型中的至少一种。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候选管理节点与其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是一一对应或者多对一的关系,所述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唯一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列表;
若所述候选管理节点与其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是一对多的关系,所述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多个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列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候选管理节点与其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是一对多的关系,所述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进一步包括所述候选管理节点优先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和/或所述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优先级。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候选管理节点与其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是多对一的关系,所述查询响应消息进一步包括所述候选管理节点的优先级。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查询响应消息进一步包括所述候选管理节点的ID、支持的可信连接类型、区域位置信息和接收能力中的至少一种。
37.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一个候选管理节点提供的至少一个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候选管理节点广播的支持网络信息,所述支持网络信息包括所述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0-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照预设规则从所述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中选出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并从所述候选管理节点中选出目标管理节点包括:
按照所述被管理节点支持的网络参数从所述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中筛选出满足第一条件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并从所述候选管理节点中筛选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候选管理节点;
若所述满足第一条件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数量大于1,则按照第一规则从所述满足第一条件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中选出所述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否则将所述满足第一条件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作为所述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并且,若所述满足第二条件的候选管理节点的数量大于1,则按照第二规则从所述满足第二条件的候选管理节点中选出所述目标管理节点,否则将所述满足第二条件的候选管理节点作为所述目标管理节点。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属于所述被管理节点支持的公共陆地移动网。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候选管理节点支持的可信连接类型属于所述被管理节点支持的可信连接类型。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规则包括所述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为对应的候选管理节点优先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和/或所述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优先级最高。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规则涉及以下至少一种参数:所述候选管理节点的优先级,所述候选管理节点的信号强度,所述候选管理节点的区域位置信息和所述候选管理节点的接收能力。
43.根据权利要求30-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照预设规则从所述候选管理节点中选出目标管理节点,并从所述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中选出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之前进一步包括:
构建所述候选管理节点和所述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列表。
44.一种入网方法,应用于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于被管理节点的查询消息,所述查询消息包括所述被管理节点的ID、所述被管理节点优先选择的公共陆地移动网列表和所述被管理节点优先选择的可信连接类型中的至少一种;
向所述被管理节点发送查询响应消息,所述查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被管理节点建立星闪链路连接;
协助所述被管理节点执行与所述被管理节点选中的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对应的核心网的注册流程。
46.一种入网方法,应用于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被管理节点广播支持网络信息,所述支持网络信息包括所述管理节点支持的候选公共陆地移动网的信息。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被管理节点建立星闪链路连接;
协助所述被管理节点执行与所述被管理节点选中的目标公共陆地移动网对应的核心网的注册流程。
4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14、30-4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5-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26-29、44-45、46-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03005.8A 2021-07-11 2021-07-15 入网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6046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05780 WO2023284835A1 (zh) 2021-07-11 2022-07-14 入网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1317 2021-07-11
CN2021107813173 2021-07-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4699A true CN115604699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40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3005.8A Pending CN115604699A (zh) 2021-07-11 2021-07-15 入网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4699A (zh)
WO (1) WO202328483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4060C (zh) * 2004-10-09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共享接入网下终端选择核心网的方法
CN102111315A (zh) * 2010-12-20 2011-06-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联网与电信网络融合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387564A (zh) * 2011-11-08 2012-03-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接入方法、装置及网关
CN103379562A (zh) * 2012-04-16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plmn的方法、移动终端、bsc和核心网设备
CN102868998B (zh) * 2012-09-14 2015-02-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业务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13170381A (zh) * 2018-08-14 2021-07-23 苹果公司 垂直域中的网络发现、选择和访问控制
US10846956B2 (en) * 2019-01-24 2020-11-24 The Chamberlain Group, Inc. Movable barrier imminent motion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3259970B (zh) * 2021-05-08 2022-07-08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84835A1 (zh)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69215A1 (en) Relay selection in cellular sliced networks
CN110710162B (zh) 利用通用网关节点设置网状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US20210191736A1 (en) Machine-to-machine bootstrapping
KR101800659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설정 방법
EP328143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oading a profil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61326B2 (en) Authentication using DHCP services in mesh networks
US20230319549A1 (en) Privacy of relay selection in cellular sliced networks
JP5978391B2 (ja) メッシュ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dhcpサービスを使用する認証
KR102094216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환경에서 프락시미티 기반 서비스 단말 간 발견 및 통신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보안 방안 및 시스템
WO2009008627A2 (en) A method of establishing fast security association for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eous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11375576B2 (en) Selection of IP version
EP3761751A1 (en) Relay selection in cellular sliced networks
US831215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and secure simplification of equipment networking
EP3849103A1 (en) Relay selection in cellular sliced networks
CN103384365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6112674A1 (zh) 一种实现通信的方法、终端、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792787A (zh) 一种建立公用数据网连接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040484A (zh) 密码更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JP2015517747A (ja) モバイル装置の認証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EP2445146A1 (en) Mobile ip service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CN102232313B (zh) 通知漫游限制的方法、设备、系统、相关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数据结构
CN105592433B (zh) 设备到设备限制发现业务广播、监听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66434B (zh) 文件共享方法、装置、家庭云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23013728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optimize registration and session 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5604699A (zh) 入网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