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4343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4343A
CN115604343A CN202211193326.1A CN202211193326A CN115604343A CN 115604343 A CN115604343 A CN 115604343A CN 202211193326 A CN202211193326 A CN 202211193326A CN 115604343 A CN115604343 A CN 115604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ode
transmitted
field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33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丹
任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ek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retek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ek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Coretek Systems Inc
Priority to CN2022111933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4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4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4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根据预设配置文件按照所述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传输方式;根据所述目标传输方式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兼容,可降低数据传输处理的复杂程度,减少软件系统的冗余程度,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增强数据传输的用户满意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网络中往往会涉及到内外网数据的传输,内网不同服务节点需要通过中央主控站与外网服务节点进行数据交互。由于企业或组织的发展程度不一,不同的企业服务节点可能采取不同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传输,导致不同内外网与中央主控站采用数据协议和传输方式不同。中央主控站为实现数据传输需要按照每个服务节点的传输协议和传输模式进行实时处理。中央主控制站首先判断服务节点所使用的数据协议,然后根据协议设定的数据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交互。这种处理不仅降低了数据的传送效率,还导致中央主控站的交互新系统冗余且繁杂,极大影响了整个通信网络的数据交互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实现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兼容,降低数据传输处理的复杂程度,降低数据交互系统的冗余程度,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
根据预设配置文件按照所述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传输方式;
根据所述目标传输方式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
传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配置文件按照所述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传输方式;
传输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传输方式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接收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并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在预设配置文件内查找属性信息对应的目标传输方式,基于该目标传输方式发送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实现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兼容,降低数据传输处理的复杂程度,减少软件系统的冗余程度,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提高数据传输的用户满意程度。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场景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场景图,参见图1,外网以及内网分别包括多个服务节点,每个服务节点可以执行不同的业务功能。每个服务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传输协议以及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中央主控站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从内网发送到外网或者将数据由外网发送到内网,实现内外网数据的数据交互。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在该场景下进行数据传输,可结合内/外网节点实际情况使用统一的数据协议来处理所有节点的数据交互,提升数据协议处理效率,增强数据交互系统的可维护性以及可拓展性。
实施例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信网络中跨域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数据传输系统来执行,该数据传输系统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该数据传输系统可配置于通信网络的中央主控站,具体可以服务器、网关、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获取至少一个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并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
其中,源节点可以是进行数据交互的起点,源节点可以位于内网或外网,待传输数据可以是在内外网的服务节点之间传输的信息,待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方式可以由源节点确定。属性信息可以是反映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方式的信息,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协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标识等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接收不同源节点在内网或外网传输的待传输数据,针对接受到的待传输数据可以提取其对应的属性信息,可以理解的是,该属性信息可以由待传输数据携带或者由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格式确定。
步骤120、根据预设配置文件按照属性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目标传输方式。
其中,预设配置文件可以是配置有不同节点使用的传输方式,不同的节点配置的预设配置文件的具体内容可以不同。预设配置文件内具体可以包括文件属性信息、节点属性信息、内外网交互情况、业务模块归属、传输方式以及存储读取配置等信息。目标传输方式可以传送待传输数据的方式,目标传输方式可以包括通信协议、数据转换方式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读取预设配置文件,并按照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在预设配置文件内查找对应的目标传输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预设配置文件加载到系统内存,对预设配置文件内的字符串进行逐字分析,可以使用深度优先遍历和多态特性对预设配置文件内的不同类型元素进行解析,针对属性信息在解析获取到的信息中查找对应的传输方式作为目标传输方式。
步骤130、根据目标传输方式传输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
其中,目标节点可以是接收待传输数据的服务节点,目标节点可以与源节点位于不同的网域,例如,源节点位于外网,而目标节点可以位于内网,相反的,源节点位于内网,而目标节点可以位于外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待传输数据按照获取到的目标传输方式发送到目标节点,该目标传输方式中可以包括数据传输协议以及数据传输格式,待传输数据可以按照该数据传输格式传输到目标节点。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目标传输方式可以包括待传输数据的通信协议,可以按照该通信协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并将格式转换后的待传输数据发送到目标节点。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源节点发送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方式可以与目标传输方式一致,可以将该待传输数据直接安装目标传输方发送到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并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在预设配置文件内查找属性信息对应的目标传输方式,基于该目标传输方式发送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实现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兼容,降低数据传输处理的复杂程度,减少软件系统的冗余程度,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提高数据传输的用户满意程度。
实施例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的具体化,详细描述了目标传输方式的确定过程,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接收内网和/或外网的源节点发送的待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分别在内网或外网中接收不同源节点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各源节点传输待传输数据的方式可以不同。
步骤220、在待传输数据内提取源节点的节点标识作为属性信息。
其中,节点标识可以是描述源节点的信息,节点标识可以包括节点名称、节点编号等,可以理解的是,该节点标识可以包括源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目标节点的节点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针对获取到的待传输数据提取其对应的节点标识,可以将该节点标识作为属性信息。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节点标识可以位于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报文头,可以通过解析待传输数据的报文方式提取到节点标识作为属性信息。
步骤230、提取预设配置文件内服务节点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中至少之一。
其中,服务节点可以是参与数据传输的网络节点,服务节点可以发送或接收数据。数据交互关系可以是反映不同节点之间数据传输情况的信息,数据交互关系可以包括数据传输的方向、数据传输的源地址、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等。通信协议可以表示待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方式,通信协议可以包括通用的数据传输协议以及企业自定义传输协议,通信协议可以通过标识信息进行表示。系统配置可以包括数据传输的源节点以及目的节点设备的软硬件配置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配置文件针对不同的服务节点配置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系统配置等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服务节点配置的数据交互、通信协议、系统配置等信息的内容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配置文件可以仅配置数据交互关系或通信协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30执行的时机不唯一,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配置文件的信息加载可以在步骤210之前执行。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预设配置文件具体可以为SCD文件,该SCD文件可以包括Header、Station、Communication、IED、DataTypeTemplates、SystemParameterTemplates六大部分,其中,Header部分包含配置文件标识、配置工具、id、文件修改历史记录等信息。Station部分描述站点名称、文件版本、描述。Communication部分描述内网和外网的数据交互内容。在原scd文件的基础上,交互配置文件将此部分进行了精简和优化适配,在其中分为内网和外网两大子分组标签,分别记录对应的交互节点对应关系。IED部分描述各个通信模块的代号及详细信息。现有技术中的scd文件的IED部分,详细的描述了每个电气单元节点的各个回路及子节点信息,动辄成百上千行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配置文件只保留节点ID及描述信息,用于协议的快速识别处理。DataTypeTemplates部分定义具体数据格式及通信协议。SystemParameterTemplates部分描述系统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描述数据传输过程中特定的读取或存放的配置参数。
步骤240、将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中至少之一关联到各服务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配置文件中服务节点分别配置有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等信息中至少之一,在获取到各服务节点配置的信息后,可以将该信息与服务节点进行关联,该关联可以包括将信息使用服务节点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或者,将信息存储到不同服务节点对应的存储区域。该关联可以用于在数据传输时确定服务节点使用的信息。
步骤250、在各服务节点查找与源节点具有相同节点标识的目标服务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源节点的节点标识分别与服务节点的节点标识进行匹配,在服务节点的节点标识与源节点的节点标识相同时,可以将该服务节点记为目标服务节点,该目标服务节点可以用于确定传输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方式。
步骤260、将目标服务节点关联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作为目标传输方式。
具体的,可以按照该目标服务节点查找关联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以及系统配置作为目标传输方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内存中查找与目标服务节点具有相同标识信息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作为目标传输方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查找与目标服务节点对应的内存区域,可以将内存区域存储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作为目标传输方式。
步骤270、提取目标传输方式内通信协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目标传输方式中提取到通信协议,该通信协议可以包括通信协议名称、通信协议标识、通信协议报文格式等信息。可以理解的函数,该通信协议具体可以是源节点对应的目标节点使用的数据传输方式。
步骤280、按照通信协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目标节点的数据传输方式与源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不同,可以按照目标传输方式中的通信协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使得待传输数据可以由目标节点进行处理。该数据格式转换可以包括通用数据格式之间的数据转换,也可以包括非通用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例如,可以将结构化的待传输数据处理为非结构化的待传输数据。
步骤290、按照通信协议传输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通信协议对应的数据传输方式将待传输数据发送到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内网或外网的源节点传输的待传输数据,提取各待传输数据的节点标识作为属性信息,读取预设配置文件内不同服务节点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等信息并管理到对应的服务节点,在各服务节点内查找与源节点具有相同节点标识的目标服务节点,提取目标服务节点的通信协议,按照通信协议转换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格式,并将该待传输数据按照通信协议传输到目标节点,实现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兼容,降低数据传输处理的复杂程度,减少软件系统的冗余程度,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提高数据传输的用户满意程度。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配置文件至少包括文件属性信息、节点属性信息、内外网交互情况、业务模块归属、传输方式和存放读取配置;
其中,所述文件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文件标识字段、配置工具字段、修改历史字段;
所述节点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节点名称字段、节点描述字段;
所述业务模块归属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模块代号字段、模块描述字段、模块类型字段、附加信息字段;
所述内外网交互情况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内外网标签字段、数据交互内容索引字段、数据交互方式标识字段、数据源地址字段、数据目的地址字段、数据类型字段;
所述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服务节点标识字段、协议格式字段;
所述存放读取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协议端口号字段、协议组地址字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配置文件可以由件属性信息、节点属性信息、内外网交互情况、业务模块归属、传输方式和存放读取配置等信息组成,文件属性信息包括文件标识字段、配置工具字段、修改历史字段。节点属性信息包括节点名称字段、节点描述字段。业务模块归属包括模块代号字段、模块描述字段、模块类型字段、附加信息字段。内外网交互情况包括内外网标签字段、数据交互内容索引字段、数据交互方式标识字段、数据源地址字段、数据目的地址字段、数据类型字段。传输方式包括服务节点标识字段、协议格式字段,存放读取配置包括协议端口号字段、协议组地址字段。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对预设配置文件中的业务模块归属、内外网交互情况、传输方式和存放读取配置进行详细描述。
业务模块归属可以表示为:<IED name=“DC0001”desc=“数据交互系统”type=“optics”configVersion=“1.00”></IED>,其中,name属性是模块的代号,模块的代号可以用于程序快速识别各个通信模块,在预设配置文件的内外网交互情况部分,数据交互的来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就使用到了模块的代号。name=”DC0001”,表示数据交互系统,DC为DataCommunication的英文缩写,0001为模块的ID,可以根据程序的设计进行约定。Desc属性描述了模块的详细名称,type属性表示这是光学设备,configVersion表示数据交互系统的版本。进一步的,还可以在IDE标签下设置Services标签,该标签下面可以添加各个模块的其他信息。
内外网交互情况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69846750000101
Communication中只有两个StationNetwork的大标签,分别表示内网和外网。在ConnectedAP标签中,index表示数据交互内容的索引,infoID表示数据交互的ID号,在程序中可以快速定位数据交互的身份类别,infoName表示信息内容的详细描述,Src表示数据的源地址,Dst表示数据的目的地址,type表示数据类型。<ConnectedAP index="1"infoID="1"infoName="T0"Src="DC0001"Dst="INMC0001"type="Data"/>这个标签表示索引为1,数据交互ID号为1,信息内容为”T0”的数据,从数据交互系统(DC0001)来,发往主控系统(INMC0001),信息为数据类型信息。
传输方式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69846750000111
DataType标签中,记录了通信设备名,可以根据通信设备名查找数据交互软件内外网接口及数据格式。ProtocolFormat标签中,记录了本站点通信的协议格式。
存放读取配置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69846750000112
通过SystemParameter记录数据传输使用的端口号以及组地址等参数。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服务节点的业务需求信息,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处理所述预设配置文件,其中,所述处理包括新增、删除、修改中至少之一。
其中,业务需求信息可以是不同服务节点为实现业务功能提出的需求,可以包括数据的格式以及通信协议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集不同服务节点的业务需求信息,可以按照提取到业务需求信息对预设配置文件进行处理,可以包括在预设配置文件内添加新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或者,在预设配置文件内删除原有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又或者,将预设配置文件中已有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更新为新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用于航空基地信息的内外网数据交互,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SCD配置文件和数据交互系统组成,其中,管理员需搜集并汇总各站点业务需求,根据配置文件编写规则,编写或修改配置文件,统一发布给各站点操作员,并存档备份录。操作员收到管理员发布的配置文件后,更新之前老版本的配置文件,并重启数据交互软件,重新读取配置文件,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该SCD配置文件可以基于电力SCD文件的规约进行剪裁和功能拓展适配,该SCD文件可以包括Header、Station、Communication、IED、DataTypeTemplates、SystemParameterTemplates六大部分,其中,Header部分包含配置文件标识、配置工具、id、文件修改历史记录等信息。Station部分描述站点名称、文件版本、描述。Communication部分描述内网和外网的数据交互内容。在原scd文件的基础上,交互配置文件将此部分进行了精简和优化适配,在其中分为内网和外网两大子分组标签,分别记录对应的交互节点对应关系。IED部分描述各个通信模块的代号及详细信息。现有技术中的scd文件的IED部分,详细的描述了每个电气单元节点的各个回路及子节点信息,动辄成百上千行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配置文件只保留节点ID及描述信息,用于协议的快速识别处理。DataTypeTemplates部分定义具体数据格式及通信协议。SystemParameterTemplates部分描述系统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描述数据传输过程中特定的读取或存放的配置参数。
数据交互系统需要搭配SCD配置文件使用,可以兼容原有节点的协议代码到系统中,实现快速的数据交互系统架构切换。也可根据内置的通用数据协议模板,适当修改,实现多节点的数据交互功能。同时,数据交互系统软件的数据解析模块,借鉴了开源的tinyxml2框架,tinyxml2是一个开源、简单、小巧、高效的C++XML解析器,它只有一个.h文件和一个.cpp文件组成,可快速集成到本数据交互系统软件中。使用tinyxml2进行数据解析。具体的,数据交互系统会调用tinyxml2读取配置文件的信息,tinyxml2将数据交互配置文件一次性的读入内存中,对字符串逐字解析,使用深度优先遍历(DFS)和多态特性进行不同类型元素的解析。由于交互系统配置文件为精简的文件,所以文件的解析时间及其迅速。解析后,数据交互系统从内存中获取内外网数据节点的ID和描述,保持到数据交互系统的内存。然后继续从内存中解读各个节点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系统配置等等。其中,通信协议已经内置了之前项目通用的几个协议模板。如果读取到有对应的协议模板,交互系统就将对应的协议关联到对应的内外网通信节点。当各节点有数据通信的时候,数据交互系统软件就根据解析后的协议进行数据的转换和传递,完成航空基地信息的内外网数据交互。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图形展示模块,可视化展示SCD配置文件内各个通信节点的数据内容列表以及通信节点的数据连接关系,用户还可以通过在可视化图形中进行控制实现对不同通信节点的数据连接关系的调整。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SCD配置文件的更改,适用于处理内网中不同数据帧的组包和解包。由于不同的数据帧具有单独的传输数据协议,可以通过将数据帧的传输协议配置在SCD配置文件中。内网通信节点可以读取SCD配置文件中各自使用的数据协议对数据帧进行组包和解包。同时SCD配置文件还可以给未来需要的数据协议预留添加空间,提高了数据帧组包和解包的兼容性。
实施例四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信息确定模块301、传输确定模块302和传输执行模块303。
信息确定模块30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
传输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预设配置文件按照所述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传输方式。
传输执行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传输方式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信息确定模块接收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并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传输确定模块在预设配置文件内查找属性信息对应的目标传输方式,传输执行模块基于该目标传输方式发送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实现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兼容,降低数据传输处理的复杂程度,减少软件系统的冗余程度,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提高数据传输的用户满意程度。
可选的,信息确定模块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内网和/或外网的所述源节点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属性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待传输数据内提取所述源节点的节点标识作为所述属性信息。
可选的,传输确定模块302包括:
配置读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预设配置文件内服务节点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中至少之一。
信息关联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交互关系、所述通信协议和所述系统配置中至少之一关联到各所述服务节点。
节点查找单元,用于在各所述服务节点查找与所述源节点具有相同节点标识的目标服务节点。
确定执行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关联的所述数据交互关系、所述通信协议和所述系统配置作为所述目标传输方式。
可选的,传输执行模块303具体用于:提取所述目标传输方式内通信协议;按照所述通信协议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所述目标节点。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还包括:数据转换模块,用于按照所述通信协议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预设配置文件至少包括文件属性信息、节点属性信息、内外网交互情况、业务模块归属、传输方式和存放读取配置;
其中,所述文件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文件标识字段、配置工具字段、修改历史字段;
所述节点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节点名称字段、节点描述字段;
所述业务模块归属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模块代号字段、模块描述字段、模块类型字段、附加信息字段;
所述内外网交互情况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内外网标签字段、数据交互内容索引字段、数据交互方式标识字段、数据源地址字段、数据目的地址字段、数据类型字段;
所述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服务节点标识字段、协议格式字段;
所述存放读取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协议端口号字段、协议组地址字段。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还包括:
配置更新模块,用于获取服务节点的业务需求信息,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处理所述预设配置文件,其中,所述处理包括新增、删除、修改中至少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5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如头盔、眼镜、手表等)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1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1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1、ROM 12以及RAM 13通过总线1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5也连接至总线14。
电子设备1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5,包括:输入单元1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9允许电子设备1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1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1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1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数据传输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2和/或通信单元1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1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3并由处理器1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数据传输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计算机程序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计算机程序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备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电子设备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电子设备。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区块链网络和互联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
根据预设配置文件按照所述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传输方式;
根据所述目标传输方式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一个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包括:
接收内网和/或外网的所述源节点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所述待传输数据内提取所述源节点的节点标识作为所述属性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配置文件按照所述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传输方式,包括:
提取所述预设配置文件内服务节点的数据交互关系、通信协议和系统配置中至少之一;
将所述数据交互关系、所述通信协议和所述系统配置中至少之一关联到各所述服务节点;
在各所述服务节点查找与所述源节点具有相同节点标识的目标服务节点;
将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关联的所述数据交互关系、所述通信协议和所述系统配置作为所述目标传输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传输方式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传输方式内通信协议;
按照所述通信协议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所述目标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所述通信协议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所述目标节点之前,还包括:
按照所述通信协议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配置文件至少包括文件属性信息、节点属性信息、内外网交互情况、业务模块归属、传输方式和存放读取配置;
其中,所述文件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文件标识字段、配置工具字段、修改历史字段;
所述节点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节点名称字段、节点描述字段;
所述业务模块归属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模块代号字段、模块描述字段、模块类型字段、附加信息字段;
所述内外网交互情况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内外网标签字段、数据交互内容索引字段、数据交互方式标识字段、数据源地址字段、数据目的地址字段、数据类型字段;
所述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服务节点标识字段、协议格式字段;
所述存放读取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协议端口号字段、协议组地址字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服务节点的业务需求信息,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处理所述预设配置文件,其中,所述处理包括新增、删除、修改中至少之一。
8.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信息;
传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配置文件按照所述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传输方式;
传输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传输方式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目标节点。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211193326.1A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604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3326.1A CN115604343A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3326.1A CN115604343A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4343A true CN115604343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44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3326.1A Pending CN115604343A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43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36825A (zh) * 2023-04-14 2023-05-19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数据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36825A (zh) * 2023-04-14 2023-05-19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数据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6136825B (zh) * 2023-04-14 2023-09-19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数据检测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7725A (zh) 一种基于多种接入及边缘计算的工业软网关以及实现方法
EP3082043A1 (en) Type-to-type analysis for cloud computing technical components
US11150896B2 (en)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service definitions for message queue application clients
CN110932918B (zh) 日志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35590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9138336A1 (en) Recommending visual and execution templates to enable automation of control and data exploration across systems
CN105786941B (zh) 一种信息挖掘方法和装置
CN11560434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57523B (zh) 服务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56315A (zh) 数据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8308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0730A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5604115A (zh) 一种配置信息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3547B (zh) 管理页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1838171B2 (en) Proactive network application problem log analyzer
CN115757304A (zh) 一种日志存储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27357B (zh) 单元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904388A (zh) 一种应用程序协议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60811B (zh) 数据血缘关系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90217A (zh) 基于引擎的函数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2341A (zh) 一种基于可视化配置的日志处理方法
CN111159988A (zh) 一种模型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83490B (zh) 将离线处理逻辑迁移至实时处理框架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28009A (zh) 仿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641520B (zh)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