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9078A - 电能发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能发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9078A
CN115589078A CN202211356307.6A CN202211356307A CN115589078A CN 115589078 A CN115589078 A CN 115589078A CN 202211356307 A CN202211356307 A CN 202211356307A CN 115589078 A CN115589078 A CN 115589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ntrol signal
preset
circuit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63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立智
秦园
冯维一
余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Wei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Wei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Wei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Wei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563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90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9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90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能发射装置。所述电能发射装置包括逆变电路、电能发射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逆变电路与直流电源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电能发射电路用于以无线方式发射电能,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能发射电路的电流参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以较低功率启动所述电能发射电路,并逐步提高所述功率直至所述电流参数达到预设电流值。通过所述电能发射装置可以在不影响充电效率和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无线充电器能够在较宽范围的高电压输入场景工作。

Description

电能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能够以无线方式为设备充电,其充电便利性越来越来受到大众认可。但当前市场上常见的无线充电器只能在5V,9V或12V等低电压输入场景工作,其无法适用于24V-36V等较宽范围的高电压输入场景。
为了使无线充电器能够在较宽范围的高电压输入场景工作,现有技术通常会在无线充电器与电源之间增设降压电路来降低输入电压,但这种方式会额外增加电能损耗,容易引起发热,使充电效率降低,同时也会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能发射装置,以在不影响充电效率和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无线充电器能够在较宽范围的高电压输入场景工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能发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逆变电路,与直流电源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电能发射电路,用于以无线方式发射电能;
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能发射电路的电流参数;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以较低功率启动所述电能发射电路,并逐步提高所述功率直至所述电流参数达到预设电流值。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电流参数输出逆变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和所述逆变电路所转换交流电的频率或占空比。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包括半桥模式和全桥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高频率的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半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预设电流值,降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直至所述电流参数等于所述预设电流值。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阈值,但仍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所述预设电流值,以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全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包括半桥模式和全桥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低占空比的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半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预定电流值,提高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直至所述电流参数等于所述预定电流值。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满足第二预设条件阈值,但仍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所述预定电流值,以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全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包括半桥模式和全桥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高频率,低占空比的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半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预定电流值,提高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和/或降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直至所述电流参数等于所述预定电流值;
响应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满足第二预设条件阈值且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阈值,但仍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所述预定电流值,以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全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发射电路包括:
电能发射线圈,用于以无线方式发射电能;
补偿电容,用于与所述电能发射线圈串联以形成所述电能发射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二极管、第一电阻、电容以及与所述电容并联的第二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未设置降压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能发射装置包括逆变电路、电能发射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逆变电路与直流电源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电能发射电路用于以无线方式发射电能,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能发射电路的电流参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以较低功率启动所述电能发射电路,并逐步提高所述功率直至所述电流参数达到预设电流值。通过所述电能发射装置可以在不影响充电效率和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无线充电器能够在较宽范围的高电压输入场景工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能发射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能发射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脉冲信号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占空比脉冲信号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频率脉冲信号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同时,应当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电路”是指由至少一个元件或子电路通过电气连接或电磁连接构成的导电回路。当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称元件/电路“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时,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或者其结合。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意味着两者不存在中间元件。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能发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能发射装置12包括逆变电路121、电能发射电路122、电流检测电路123和控制单元124。
其中,所述逆变电路121被设置在直流电源11和电能发射电路122之间,所述逆变电路121用于将直流电源11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提供给电能发射电路122。
可选地,所述逆变电路121具体可以为桥式逆变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121可以包括半桥模式和全桥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在两种不同工作模式下,逆变电路121可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不同电压值的交流电提供给电能发射电路122。
应当理解,逆变电路121在全桥模式下所输出的交流电电压值约等于在半桥模式下所输出的交流电电压值的两倍。
所述电能发射电路122用于以无线方式发射电能来为设备13充电。所述设备13可以是设置有电能接收电路132的任意电子设备,其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等。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发射电路122中包括电能发射线圈,所述电能接收电路132中包括电能接收线圈。电能发射电路122在接收到逆变电路121所提供的交流电后,其内部的电能发射线圈会产生交变磁场。当电能接收电路132的电能接收线圈位于该交变磁场内时,会以磁感应或磁共振的方式产生交变电流来为设备13的电池131充电,由此,电能发射电路122可以以无线方式为设备13充电。
应当理解,两者内部的线圈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为了保证充电效率,电能发射装置12中的电能发射线圈应确保在充电过程中能够与设备13中的电能接收线圈相对且尽量贴合。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123被设置在电能发射电路122和控制单元124之间,所述电流检测电路123用于检测所述电能发射电路122中的电流参数,并将所检测到的电流参数反馈给控制单元124。
可选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123可以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阻直接检测所述电流参数,也可以通过检测电能发射电路122中补偿电容上的电压来间接检测所述电流参数。
所述控制单元124与逆变电路12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24可以控制切换逆变电路121的工作模式,以及可以调整逆变电路121所转换交流电的频率或占空比,由此,控制单元124可以控制电能发射电路122的电能发射功率。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24具体可以是集成有相应处理器和存储器的硬件电路,例如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所述存储器中可以存储相应程序,所述处理器可以执行所述存储器内存储的程序以实现相应的充电流程。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24中还可以集成相应的通信单元,以便控制单元124能够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与设备13进行数据交互。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可以为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单元或蓝牙单元等。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能发射装置12在接通电源后,控制单元124会控制逆变电路121以较低功率启动电能发射电路122。在启动所述电能发射电路122后,控制单元124会根据电流检测电路123所反馈的电流参数控制逆变电路121逐渐提高所述功率,直至电流参数达到预设电流值。此时,用户可以将设备13以相应方式放置在电能发射装置12上,使两者线圈相对且贴合,以便由电能发射装置12来为设备13充电。
可选地,为了在不影响充电响应时间的基础上,减少电能发射装置12在待机阶段(也即用户未放置设备13时)的电能损耗,所述电能发射装置可以在待机阶段保持断续工作状态。具体地,在断续工作状态中,电能发射装置12会周期性地进行工作,也即,会工作一段时间,再停止工作一段时间,周而复始。
可选地,所述电能发射装置12在断续工作状态中每次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间隔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电能发射装置12可以以1s为一个周期,所述工作时间可以设置为100ms,所述工作间隔时间可以设置为900ms。应当理解,在每个工作时间内,控制单元124都会以较低功率启动电能发射电路122,再逐渐提高所述功率,直至电流参数达到预设电流值。
进一步地,电能发射装置12在检测到用户放置了设备13时,可以由断续工作状态进入持续工作状态。具体地,在持续工作状态中,控制单元124会将电流参数维持在预设电流值来为设备13充电。
可选地,为了满足不同设备的充电需求,设备13还可以向电能发射装置12发送工作参数需求信息,控制单元124可以接收所述工作参数需求信息,并根据工作参数需求信息调整电流参数,以便使调整后的电流参数能够满足设备13的充电需求。
应当理解,电能发射电路122的电能发射功率与电流成正比,所述电流参数达到预设电流值可以表征电能发射电路122的电能发射功率满足预设功率发射需求。
由此,本实施例可以在不设置降压电路的情况下使电能发射装置能够在较宽范围的高电压输入场景工作,避免了增设降压电路所带来的电能损耗增加,容易发热,充电效率降低以及成本增加等问题。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能发射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电能发射装置包括逆变电路21、电能发射电路22、电流检测电路23和控制单元24。
其中,所述逆变电路21包括第一开关器件Q1,第二开关器件Q2,第三开关器件Q3和第四开关器件Q4。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开关器件均为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可选地,各所述开关器件也可以采用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相应三极管或相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开关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Q1连接在直流电源正极和第一公共端a之间,所述第二开关器件Q2连接在第一公共端a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第三开关器件Q3连接在直流电源正极和第二公共端b之间,所述第四开关器件Q4连接在第二公共端b和接地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Q1,第二开关器件Q2,第三开关器件Q3和第四开关器件Q4的栅极均与控制单元24连接,控制单元24可以输出相应的逆变控制信号以控制各开关器件进行导通和截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Q1,第二开关器件Q2,第三开关器件Q3和第四开关器件Q4会在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导通,在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截止。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电路21的工作模式包括全桥模式和半桥模式。控制单元24可以通过控制各开关器件实现对逆变电路21工作模式的切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4可以控制第一开关器件Q1和第四开关器件Q4与第二开关器件Q2和第三开关器件Q3交替进行导通和截止,来使逆变电路21以全桥模式进行工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脉冲信号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24可以向第一开关器件Q1和第四开关器件Q4输出如图3中31所示的脉冲信号组,以及向第二开关器件Q2和第三开关器件Q3输出如图3中32所示的脉冲信号组。其中,所述脉冲信号组31与所述脉冲信号组32中的脉冲的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4也可以控制第三开关器件Q3始终保持截止,控制第四开关器件Q4始终保持导通,控制第一开关器件Q1和第二开关器件Q2交替进行导通和截止,来使逆变电路21以半桥模式进行工作。
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24可以向第三开关器件Q3始终输出低电平信号,向第四开关器件Q4始终输出高电平信号,向第一开关器件Q1输出如图3中31所示的脉冲信号组,向第二开关器件Q2输出如图3中32所示的脉冲信号组。
在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控制单元24也可以控制第二开关器件Q2始终保持导通,控制第一开关器件Q1始终保持截止,控制第三开关器件Q3和第四开关器件Q4交替进行导通和截止,来使逆变电路21以半桥模式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24还可以通过控制各开关器件实现对逆变电路21所转换交流电占空比和/或频率的调整。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占空比脉冲信号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控制单元24可以通过改变高电平信号在脉冲循环中所占的比例来对逆变电路21所转换交流电的占空比进行调整,两者成正比关系,如脉冲信号组41和42所示,所述脉冲信号组42所对应的交流电的占空比高于脉冲信号组41。应当理解,一次脉冲循环具体指输出一次高电平信号和一次低电平信号。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频率脉冲信号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24可以通过改变脉冲的循环频率来对逆变电路21所转换交流电的频率进行调整,两者成正比关系,如脉冲信号组51和52所示,所述脉冲信号组52所对应的交流电的频率高于脉冲信号组51。
应当理解,在从低到高逐渐调整逆变电路21所转换交流电的频率时,电能发射电路22的阻抗会逐渐降低,而电流会逐渐增高。当交流电的频率等于逆变电路的谐振频率时,电能发射电路22的阻抗会降低为零,而电流达到最大。当交流电的频率继续增大时,电能发射电路22的阻抗会由零增加,而电流逐渐降低。由此,控制单元24可以通过改变逆变电路21所转换交流电的频率来控制电能发射电路22的电能发射功率。
所述电能发射电路22被设置在第一公共端a和第二公共端b之间,所述电能发射电路22包括串联的补偿电容C1和电能发射线圈L1。所述电能发射线圈L1用于以无线方式发射电能,所述补偿电容C1用于提高电能发射线圈L1所发射电能的功率。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23被设置在电能发射电路22和控制单元24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23包括串联的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电容C2以及与所述电容C2并联的第二电阻R2。在本实施例中,电流检测电路23可以通过检测补偿电容C1上的电压值来间接确定电能发射电路22的电流参数,并将所确定的电流参数反馈给控制单元24。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通过所述控制方法可以控制电能发射装置为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具体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0、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高频率的逆变控制信号。
其中,以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半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具体地,在电能发射装置接通电源后,控制单元可以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高频率的逆变控制信号,从而使逆变电路能够以较低功率启动电能发射电路。
可选地,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具体启动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
可选地,以图3所示的逆变电路为例,所述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具体可以是指向第三开关器件Q3始终输出低电平信号,向第四开关器件Q4始终输出高电平信号,向第一开关器件Q1和第二开关器件Q2分别输出脉冲方向相反的脉冲信号组。
S200、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预设电流值,降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直至所述电流参数等于所述预设电流值。
其中,所述电流参数等于预设电流值可以表征电能发射电路的电能发射功率满足预设功率发射需求。
具体地,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电能发射电路中的电流参数,若所述电流参数小于预设电流值,控制单元可以不断降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直至所述电流参数等于所述预设电流值。
可选地,所述预设电流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
S300、响应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阈值,但仍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所述预设电流值,以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
其中,以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全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所述第一预设条件阈值可以为电能发射电路的谐振频率。
具体地,当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达到电能发射电路的谐振频率,但电流参数仍低于预设电流值时,控制单元可以以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来将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由半桥模式转换为全桥模式。
其中,以图3所示的逆变电路为例,所述以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具体可以是指分别向第一、四开关器件和第二、三开关器件输出脉冲方向相反的脉冲信号组。
可选地,逆变电路在从半桥模式转换到全桥模式时,电能发射电路中的电流会突然增大。对此,为了确保电能发射电路不被损坏,在转换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之前,控制单元可以适当提高脉冲信号的频率。应当理解,所述脉冲信号频率的提高幅度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可以根据当前所连接电源的实际输入电压值确定。
应当理解,在将逆变电路在从半桥模式转换到全桥模式后,若电流参数仍不等于预设电流值,控制单元还可以根据当前电流参数与预设电流值间的关系来对逆变电路所转化交流电的频率进行相应调整,以使电流参数等于预设电流值。
可选地,基于脉冲信号频率与电能发射电路阻抗的变化关系,在步骤S100中,控制单元所输出的逆变控制信号也可以为低频率脉冲信号。相对应的,在步骤S200中,控制单元可以逐渐提高所述脉冲信号频率来使电流参数达到预设电流值。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具体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0'、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低占空比的逆变控制信号。
具体地,与图6中所示的控制方法类似,在电能发射装置接通电源后,控制单元可以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低占空比的逆变控制信号,来使逆变电路以较低功率启动电能发射电路。
可选地,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具体启动占空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
S200'、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预定电流值,提高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直至所述电流参数等于所述预定电流值。
具体地,若控制单元检测到电流参数小于预设电流值,可以提高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直至所述电流参数等于所述预设电流值。
S300'、响应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满足第二预设条件阈值,但仍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所述预定电流值,以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阈值可以是逆变控制信号所能达到的最大占空比。
具体地,若检测到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达到第二预设条件阈值,但电流参数仍低于预设电流值时,控制单元可以以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来将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由半桥模式转换为全桥模式。
应当理解,为了确保电能发射电路不被损坏,在转换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时,本实施例同样可以适当降低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在将逆变电路在从半桥模式转换到全桥模式后,若电流参数仍不等于预设电流值,控制单元还可以根据当前电流参数与预设电流值间的关系来对逆变电路所转化交流电的占空比进行相应调整,以使电流参数等于预设电流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图5和图6所示的两种控制方法结合起来,也即,在电能发射装置接通电源后,控制单元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低占空比,高频率的脉冲信号,并逐步提高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以及降低所述脉冲信号的频率,直至电流参数满足预设电流值。其中,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频率的调整幅度具体可以通过不断测试进行确定。应当理解,所述提高脉冲信号占空比以及降低脉冲信号频率的操作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分开执行,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能发射装置包括逆变电路、电能发射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逆变电路与直流电源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电能发射电路用于以无线方式发射电能,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能发射电路的电流参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以较低功率启动所述电能发射电路,并逐步提高所述功率直至所述电流参数达到预设电流值。通过所述电能发射装置可以在不影响充电效率和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无线充电器能够在较宽范围的高电压输入场景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能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逆变电路,与直流电源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电能发射电路,用于以无线方式发射电能;
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能发射电路的电流参数;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以较低功率启动所述电能发射电路,并逐步提高所述功率直至所述电流参数达到预设电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电流参数输出逆变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和所述逆变电路所转换交流电的频率或占空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包括半桥模式和全桥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高频率的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半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预设电流值,降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直至所述电流参数等于所述预设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阈值,但仍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所述预设电流值,以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全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包括半桥模式和全桥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低占空比的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半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预定电流值,提高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直至所述电流参数等于所述预定电流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满足第二预设条件阈值,但仍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所述预定电流值,以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全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包括半桥模式和全桥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以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高频率,低占空比的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一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半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预定电流值,提高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和/或降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直至所述电流参数等于所述预定电流值;
响应于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满足第二预设条件阈值且所述逆变控制信号的频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阈值,但仍检测到所述电流参数低于所述预定电流值,以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二预设方式输出逆变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所述全桥模式转换所述交流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发射电路包括:
电能发射线圈,用于以无线方式发射电能;
补偿电容,用于与所述电能发射线圈串联以形成所述电能发射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二极管、第一电阻、电容以及与所述电容并联的第二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未设置降压电路。
CN202211356307.6A 2022-11-01 2022-11-01 电能发射装置 Pending CN1155890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6307.6A CN115589078A (zh) 2022-11-01 2022-11-01 电能发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6307.6A CN115589078A (zh) 2022-11-01 2022-11-01 电能发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9078A true CN115589078A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82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6307.6A Pending CN115589078A (zh) 2022-11-01 2022-11-01 电能发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90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3635B2 (en) Device and system for power transmission
US11303135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for excluding cross-connecte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240063446A1 (en) Feed unit, fee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ncreasing power supplied to a battery based on a device state and/or a control of a charging current
JP6499185B2 (ja) 誘導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のインピーダンス整合
JP5177187B2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11316372B2 (en) Driving circuit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496829B1 (ko) 수전 제어 장치, 수전 장치, 무접점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충전 제어 장치, 배터리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KR101933462B1 (ko) 무선 전력의 크기를 조정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US20170346301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for excluding cross-connecte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1893104B1 (ko) 스위치를 이용하여 무선 전력을 조정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US10523061B2 (en) Power receiving device, power feed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2070614A (ja) 送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10104203A (ja)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受電制御装置、受電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95774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eed unit, and feed system for reliably informing user of electronic device state during wireless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CN110999030B (zh) 无线充电装置、接收器装置及其相关方法
US10333351B2 (en) Driving circuit for driving N transmitter-side coupling circuits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including the same
EP4283832A1 (en)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CN110611511B (zh) 一种发射机、接收机以及无线充电系统
KR20150045602A (ko) 공진방식 기반의 무선충전장치
CN115589078A (zh) 电能发射装置
KR20170047707A (ko) 고효율 무선전력 전송을 위한 고정임피던스 수신기기 전력 시스템 및 충전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