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1994A - 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1994A
CN115581994A CN202211303873.0A CN202211303873A CN115581994A CN 115581994 A CN115581994 A CN 115581994A CN 202211303873 A CN202211303873 A CN 202211303873A CN 115581994 A CN115581994 A CN 115581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absorption
flow control
lea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38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勇
徐冬
崔青汝
杨阳
刁保圣
余学海
范永胜
龚海艇
杨晋宁
刘毅
张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N Energy Taizho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N Energy Jiangsu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N Energy Taizho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N Energy Jiangsu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N Energy Taizho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N Energy Jiangsu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N Energy Taizho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038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19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1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19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B01D53/1475Removing carbon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25Regeneration of liquid ab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捕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碳捕集吸收塔、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吸收液供给单元和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所述碳捕集吸收塔包括水洗段和吸收段,所述水洗段与所述吸收段之间设有烟气温度检测装置和烟气流量检测装置,所述吸收段内沿竖直方向设置隔板形成多个吸收腔室,每个吸收腔室的底部设置有烟气入口,每个烟气入口处均设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包括进口烟气分流器,所述进口烟气分流器的出口与主烟气管道之间形成有烟气引回管线,所述烟气引回管线上设置有进口烟气流量控制阀。本发明能够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率和系统稳定性,同时降低烟气中硫氧化物的含量。

Description

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捕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醇胺法碳捕集工艺是目前工业上较成熟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捕集工艺,目前工程上碳捕集系统的设计操作范围一般为50%-100%运行,烟气来源为原电厂机组脱硫塔后,考虑到燃煤电厂调峰属性,烟气参数会发生较大程度的波动。当碳捕集系统进口烟气量明显大于设计值时,会造成液泛等问题,会对系统的性能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同时,机组在检修时,烟气量会低于设计值,导致吸收塔内的烟气流速降低,从而影响整体二氧化碳的吸收效果。
因此,燃煤电厂燃烧后碳捕集热系统受进口烟气波动的影响,稳定性仍然较低,导致碳捕集系统吸收效果差,严重影响发电厂成本。开发一种燃烧后碳捕集系统稳定控制方法,对提升碳捕集系统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碳捕集热系统吸收二氧化碳效果较差,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和方法能够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率,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降低烟气中硫氧化物的含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碳捕集吸收塔、控制进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内烟气流量的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向所述碳捕集吸收塔内提供二氧化碳吸收液的吸收液供给单元和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
所述碳捕集吸收塔包括底部设置的水洗段和上部设置的吸收段,所述水洗段与所述吸收段之间设置有烟气温度检测装置和烟气流量检测装置,所述吸收段内沿竖直方向设置隔板形成多个吸收腔室,每个吸收腔室的底部设置有烟气入口,并且每个烟气入口处均设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
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包括进口烟气分流器,所述进口烟气分流器的出口与主烟气管道之间形成有烟气引回管线,所述烟气引回管线上设置有进口烟气流量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烟气流量检测装置和所述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之间设置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点。
优选地,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还包括进口烟气流量控制点,用于控制所述进口烟气流量控制阀的开度。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水洗水供给单元,用于向所述水洗段提供水洗水。优选地,所述水洗段侧面设置有水洗水入口,所述水洗水供给单元包括在所述水洗水入口处设置的水洗水流量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水洗水供给单元包括还包括水洗泵,用于将水洗水泵入所述水洗段中。
优选地,所述水洗水流量控制阀与所述烟气温度检测装置之间设置有水洗水流量控制点。
优选地,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包括贫液泵、贫液冷却器、贫富液换热器、解吸塔和富液泵,所述富液泵用于将对烟气进行吸收后得到的富液经由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的第一输入口泵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中,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的第一输出口与所述解吸塔的上部连通,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的底部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的第二输入口连通,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的第二输出口与所述贫液冷却器的输入口连通,所述贫液冷却器的输出口与所述贫液泵的输入口连通,所述贫液泵用于将所述解吸塔解吸后得到的贫液经由所述吸收段的上部泵入所述吸收段中。
优选地,所述吸收段内通过设置隔板形成2~10个吸收腔室。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前文所述的系统进行碳捕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所述碳捕集吸收塔顶部喷淋吸收液,将所述待处理烟气通过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控制烟气流量,并将烟气通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中依次通过水洗段和吸收段对烟气进行水洗和吸收;
S2、将对烟气进行吸收后得到的富液通入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中对富液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后得到的贫液导入所述吸收段的上部进行循环使用。
优选地,所述待处理烟气中含有10~15体积%的CO2、8~15体积%的H2O和5~10体积%的O2
优选地,所述吸收液为复合胺吸收剂。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在所述吸收段对烟气吸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60℃,压力为0.9~1.2bar,烟气流量为50000~120000Nm3/h;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对富液进行再生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0~120℃,压力为1~3bar。
本发明在燃煤电厂碳捕集填料吸收塔中设置隔板形成多室平行的吸收段塔身,通过分别控制各室的运行状况,可有效解决因燃煤机组负荷变小,气速降低导致吸收效果变差的问题,优选地,各室设置烟气出口,可解决因燃煤机组负荷变大,气速增加导致的液泛问题。同时为控制进入吸收塔内烟气温度,深度除硫氧化物,通过吸收段底部设置水洗段,添加温度、流量等控制装置,多策略结合有效提高吸收塔内二氧化碳吸收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吸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碳捕集吸收塔;2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3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4主烟气管道;5水洗水供给单元;11水洗段;12吸收段;13烟气温度检测装置;14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5吸收腔室;16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17塔内烟气流量控制点;21进口烟气分流器;22烟气引回管线;23进口烟气流量控制阀;24进口烟气流量控制点;31贫液泵;32贫液冷却器;33贫富液换热器;34解吸塔;35富液泵;51水洗水流量控制阀;52水洗泵;53水洗水流量控制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碳捕集吸收塔1、控制进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内烟气流量的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向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内提供二氧化碳吸收液的吸收液供给单元和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
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可以控制进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内的烟气流量,当脱硫塔后待测烟气的流量大于或低于碳捕集系统设计值时,可维持进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内烟气流量稳定,避免液泛等问题的发生,保证系统吸收烟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可以将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碳后得到的富液进行再生,并将通过再生脱除二氧化碳后得到的贫液返回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内进行循环使用,降低成本,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在本发明所述系统中,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包括底部设置的水洗段11和上部设置的吸收段12,所述水洗段11与所述吸收段12之间设置有烟气温度检测装置13和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4,所述吸收段12内沿竖直方向设置隔板形成多个吸收腔室15,每个吸收腔室的底部设置有烟气入口,并且每个烟气入口处均设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16。
在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中,待处理烟气先在水洗段中进行水洗,深度脱除待处理烟气中残留的硫氧化物,并通过烟气温度检测装置13监测烟气进入吸收段12前的温度,从而通过调节所述水洗段11中水洗水的用量调节烟气的温度,使进入吸收段12的烟气温度维持稳定。同时,所述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4可以监测烟气进入吸收段12前的流量,并通过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随时进行调整,保证系统吸收烟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在所述吸收段12内设置隔板形成多个吸收腔室15,可以分别控制各吸收腔室15的运行状况,可有效解决因燃煤机组负荷变小,气速降低导致吸收效果变差的问题。
在本发明所述系统中,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包括进口烟气分流器21,所述进口烟气分流器21的出口与主烟气管道4之间形成有烟气引回管线22,所述烟气引回管线22上设置有进口烟气流量控制阀23。
在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中,当来自所述主烟气管道4中的烟气流量大于所述碳捕集系统设定值时,打开所述进口烟气流量控制阀23使所述进口烟气分流器21将多余的烟气通过所述烟气引回管线22经过所述引回到所述主烟气管道4中,从而维持所述吸收段12烟气流量的稳定性,进而保证系统吸收烟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4和所述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16之间设置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点17。当所述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4监测到进入所述吸收段12的烟气流量与所述碳捕集系统设定值不匹配时,通过所述塔内烟气流量控制点17自动控制所述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16的开度,使进入所述吸收段12的烟气流速维持稳定。同时,当所述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4监测到进入所述吸收段12的烟气流量远低于所述碳捕集系统设定值时,所述塔内烟气流量控制点17可以控制其中一个或多个腔室的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16打开,烟气吸收只在其中一个或多个腔室内进行,维持烟气流速稳定,避免整个吸收段12都要同时运行,不能能够有效解决因燃煤机组负荷变小的温度,同时能够解决烟气流速降低导致吸收效果变差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还包括进口烟气流量控制点24,用于控制所述进口烟气流量控制阀23的开度,维持多余的烟气引回到所述主烟气管道4中流速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系统还包括水洗水供给单元5,用于向所述水洗段11提供水洗水。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洗段11侧面设置有水洗水入口,所述水洗水供给单元5包括在所述水洗水入口处设置的水洗水流量控制阀51。所述水洗水流量控制阀51可以控制水洗水是否进入所述水洗段11以及水洗水进入所述水洗段11的速度。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洗水供给单元5包括还包括水洗泵52,用于将水洗水经由所述水洗水流量控制阀51泵入所述水洗段11中。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洗水流量控制阀51与所述烟气温度检测装置13之间设置有水洗水流量控制点53,当所述烟气温度检测装置13监测到所述烟气的温度高于碳捕集系统设定值时,所述水洗水流量控制点53自动控制所述水洗水流量控制阀51的开关以及开度调节所述水洗段11中水洗水的用量。
在本发明所述系统中,所述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可以为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进行设置。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包括贫液泵31、贫液冷却器32、贫富液换热器33、解吸塔34和富液泵35,所述富液泵35用于将对烟气进行吸收后得到的富液经由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一输入口泵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中,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一输出口与所述解吸塔34的上部连通,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底部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二输入口连通,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二输出口与所述贫液冷却器32的输入口连通,所述贫液冷却器32的输出口与所述贫液泵31的输入口连通,所述贫液泵31用于将所述解吸塔34解吸后得到的贫液经由所述吸收段12的上部泵入所述吸收段12中。
在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中,当吸收液从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喷淋到所述吸收段12,与从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底部进入的烟气接触后,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碳后得到的富液从所述吸收段12的下部流程,经由富液泵35泵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中进行热交换,然后所述富液从所述解吸塔34的上部进入所述解吸塔34中进行再生,脱除二氧化碳后得到的贫液经由所述解吸塔34的底部进入所述解吸塔34中进行热交换,然后贫液进入贫液冷却器32中进行冷却,之后由所述贫液泵31将冷却后的贫液经由所述吸收段12的上部泵入所述吸收段12中对烟气进行吸收。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可以将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吸收液进行循环使用,降低成本;同时避免使用过的吸收液过量,降低环境污染。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吸收段12内通过设置隔板形成多个吸收腔室15,可以通过分别控制各吸收腔室15的运行状况,有效解决因燃煤机组负荷变小,气速降低导致吸收效果变差的问题。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收段12内通过设置隔板形成2~10个吸收腔室15。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可在各各吸收腔室15分别设置烟气出口,解决因燃煤机组负荷变大,气速增加导致的液泛问题。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前文所述的系统进行碳捕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顶部喷淋吸收液,将所述待处理烟气通过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控制烟气流量,并将烟气通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中依次通过水洗段11和吸收段12对烟气进行水洗和吸收;
S2、将对烟气进行吸收后得到的富液通入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中对富液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后得到的贫液导入所述吸收段12的上部进行循环使用。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根据所述碳捕集系统的流量设定值时,通过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控制进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的烟气流量,一定量的烟气进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后先通过水洗段11对烟气进行水洗去除脱硫烟气中残留的硫氧化物,然后通过所述吸收段12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处理后的烟气由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的顶部导出。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所述待处理烟气为经过原电厂机组脱硫塔脱硫后得到的脱硫烟气。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待处理烟气中含有10~15体积%(例如10体积%、11体积%、12体积%、13体积%、14体积%或15体积%)的CO2、8~15体积%的H2O(8体积%、9体积%、10体积%、11体积%、12体积%、13体积%、14体积%或15体积%)和5~10体积%的O2(5体积%、6体积%、7体积%、8体积%、9体积%或10体积%)。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所述吸收液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收液为复合胺吸收剂。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胺吸收剂含有22-28%的单乙醇胺、22-28%的2-氨基-2-甲基-I-丙醇和44-56%水。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胺吸收剂含有25%的单乙醇胺、25%的2-氨基-2-甲基-I-丙醇和50%水。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在所述吸收段(12)对烟气吸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60℃(例如30℃、40℃、50℃或60℃),压力为0.9~1.2bar(0.9bar、1bar、1.1bar或1.2bar、),烟气流量为50000~120000Nm3/h(50000Nm3/h、60000Nm3/h、70000Nm3/h、80000Nm3/h、90000Nm3/h、100000Nm3/h、110000Nm3/h或120000Nm3/h)。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对富液进行再生的条件包括:温度为温度为100~120℃(100℃、105℃、110℃、115℃或120℃),压力为1~3bar(1bar、1.5bar、2bar、2.5bar或3bar)。
采用本发明所述系统和方法能够提高二氧化碳的捕集率,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降低烟气中硫氧化物的含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在以下系统中进行实施:
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碳捕集吸收塔1、控制进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内烟气流量的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向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内提供二氧化碳吸收液的吸收液供给单元、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和水洗水供给单元5,用于向所述水洗段11提供水洗水,
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包括底部设置的水洗段11和上部设置的吸收段12,所述水洗段11与所述吸收段12之间设置有烟气温度检测装置13和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4,所述吸收段12内沿竖直方向设置隔板形成2个吸收腔室15,每个吸收腔室的底部设置有烟气入口,并且每个烟气入口处均设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16,所述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4和所述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16之间设置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点17,
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包括进口烟气分流器21,所述进口烟气分流器21的出口与主烟气管道4之间形成有烟气引回管线22,所述烟气引回管线22上设置有进口烟气流量控制阀23,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包括进口烟气流量控制点24,用于控制所述进口烟气流量控制阀23的开度;
所述水洗段11侧面设置有水洗水入口,所述水洗水供给单元5包括在所述水洗水入口处设置的水洗水流量控制阀51和用于将水洗水泵入所述水洗段11中的水洗泵52,所述水洗水流量控制阀51与所述烟气温度检测装置13之间设置有水洗水流量控制点53,
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包括贫液泵31、贫液冷却器32、贫富液换热器33、解吸塔34和富液泵35,所述富液泵35用于将对烟气进行吸收后得到的富液经由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一输入口泵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中,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一输出口与所述解吸塔34的上部连通,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底部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二输入口连通,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二输出口与所述贫液冷却器32的输入口连通,所述贫液冷却器32的输出口与所述贫液泵31的输入口连通,所述贫液泵31用于将所述解吸塔34解吸后得到的贫液经由所述吸收段12的上部泵入所述吸收段12中。
在本发明中,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吸收液喷淋到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后吸收后,通过再生得到贫液后,即可将贫液作为吸收液继续对烟气吸收,不需要使用新的吸收液。
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述待处理烟气中含有13体积%的CO2、13体积%的H2O和6.5体积%的O2,所述吸收液为含有25%的单乙醇胺、25%的2-氨基-2-甲基-I-丙醇和50%水。所述碳捕集系统的流量设定值为100000Nm3/h。
实施例1
S1、从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顶部喷淋吸收液,将所述待处理烟气通过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控制烟气流量,并将烟气通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中依次通过水洗段11和吸收段12对烟气进行水洗和吸收,在所述吸收段12对烟气吸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42.1℃,压力为1.015bar,烟气流量为120000Nm3/h;
S2、将对烟气进行吸收后得到的富液通入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中对富液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后得到的贫液导入所述吸收段12的上部进行循环使用,对富液进行再生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8℃,压力为2bar。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系统相比,不同的是,所述系统不设置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和水洗水供给单元5,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的底部不设置的水洗段11,所述系统不设置有烟气温度检测装置13和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4,所述吸收段12内没有设置隔板,烟气入口处不设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16,不设置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点17。
所述方法具体操作为: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后的烟气经降温和增压后从吸收塔的塔底进入,吸收液从吸收塔塔顶喷淋而下,烟气和吸收剂在吸收塔中直接接触反应,吸收剂吸收完变成含CO2丰富的富液。吸收塔塔底的冷富液经富液泵和贫富液换热器加热后变成热富液直接注入解吸塔,电厂的高温蒸汽为吸收塔提供热量使塔内产生蒸汽,发生解吸反应和高温蒸汽汽提CO2,解吸塔塔顶产生再生气进入压缩单元提纯液化CO2。解吸后的贫液经贫富液换热器和贫液冷却器冷却后,由贫液泵送入吸收塔中继续吸收CO2。对烟气吸收的条件和对富液进行再生的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2
S1、从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顶部喷淋吸收液,将所述待处理烟气通过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控制烟气流量,并将烟气通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中依次通过水洗段11和吸收段12对烟气进行水洗和吸收,在所述吸收段12对烟气吸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40.5℃,压力为1.015bar,烟气流量为50000Nm3/h;
S2、将对烟气进行吸收后得到的富液通入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中对富液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后得到的贫液导入所述吸收段12的上部进行循环使用,对富液进行再生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9℃,压力为2bar。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系统相比,不同的是,所述系统不设置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和水洗水供给单元5,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的底部不设置的水洗段11,所述系统不设置有烟气温度检测装置13和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4,所述吸收段12内没有设置隔板,烟气入口处不设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16,不设置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点17。
所述方法具体操作与对比例1相同,烟气吸收的条件和对富液进行再生的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
测试例
按照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系统和方法进行实施,分别测试各工况下二氧化碳的捕集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905856630000121
Figure BDA0003905856630000131
通过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系统和方法进行实施,二氧化碳的脱除效率明显提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碳捕集吸收塔(1)、控制进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内烟气流量的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向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内提供二氧化碳吸收液的吸收液供给单元和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
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包括底部设置的水洗段(11)和上部设置的吸收段(12),所述水洗段(11)与所述吸收段(12)之间设置有烟气温度检测装置(13)和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4),所述吸收段(12)内沿竖直方向设置隔板形成多个吸收腔室(15),每个吸收腔室的底部设置有烟气入口,并且每个烟气入口处均设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16),
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包括进口烟气分流器(21),所述进口烟气分流器(21)的出口与主烟气管道(4)之间形成有烟气引回管线(22),所述烟气引回管线(22)上设置有进口烟气流量控制阀(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流量检测装置(14)和所述塔内烟气流量控制阀(16)之间设置有塔内烟气流量控制点(1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还包括进口烟气流量控制点(24),用于控制所述进口烟气流量控制阀(23)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水洗水供给单元(5),用于向所述水洗段(11)提供水洗水;
优选地,所述水洗段(11)侧面设置有水洗水入口,所述水洗水供给单元(5)包括在所述水洗水入口处设置的水洗水流量控制阀(51);
优选地,所述水洗水供给单元(5)包括还包括水洗泵(52),用于将水洗水泵入所述水洗段(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水流量控制阀(51)与所述烟气温度检测装置(13)之间设置有水洗水流量控制点(5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包括贫液泵(31)、贫液冷却器(32)、贫富液换热器(33)、解吸塔(34)和富液泵(35),所述富液泵(35)用于将对烟气进行吸收后得到的富液经由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一输入口泵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中,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一输出口与所述解吸塔(34)的上部连通,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底部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二输入口连通,所述贫富液换热器(33)的第二输出口与所述贫液冷却器(32)的输入口连通,所述贫液冷却器(32)的输出口与所述贫液泵(31)的输入口连通,所述贫液泵(31)用于将所述解吸塔(34)解吸后得到的贫液经由所述吸收段(12)的上部泵入所述吸收段(1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段(12)内通过设置隔板形成2~10个吸收腔室(15)。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进行碳捕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顶部喷淋吸收液,将所述待处理烟气通过所述烟气进口流量控制单元(2)控制烟气流量,并将烟气通入所述碳捕集吸收塔(1)中依次通过水洗段(11)和吸收段(12)对烟气进行水洗和吸收;
S2、将对烟气进行吸收后得到的富液通入所述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3)中对富液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后得到的贫液导入所述吸收段(12)的上部进行循环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烟气中含有10~15体积%的CO2、8~15体积%的H2O和5~10体积%的O2
优选地,所述吸收液为复合胺吸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所述吸收段(12)对烟气吸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60℃,压力为0.9~1.2bar,烟气流量为50000~120000Nm3/h;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对富液进行再生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0~120℃,压力为1~3bar。
CN202211303873.0A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55819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3873.0A CN115581994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3873.0A CN115581994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1994A true CN115581994A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82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3873.0A Pending CN115581994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19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69428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извлечения co2 и способ извлечения co2
MX2012008121A (es) Sistema y metodo de lavado con agua para un proceso de captura de bioxido de carbono.
KR20110110244A (ko) 화석 연료 발전 설비의 배기 가스로부터 이산화탄소를 분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216935390U (zh)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高温热风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WO2014045797A1 (ja) 二酸化炭素回収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140190349A1 (en) Dehydration equipment, gas compression system, and dehydration method
CN109173598B (zh) 利用复合溶剂回收粘胶纤维废气中cs2的方法
KR20210131286A (ko) 산성가스 포집공정 자동제어방법
CA2860948A1 (en) Ammonia capturing by co2 product liquid in water wash liquid
CN104307341B (zh) 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工艺
US20210106943A1 (en) Method for recovering co2 in the rectisol process and recovery system
CN210826085U (zh) 一种高炉煤气催化脱硫装置
CN115581994A (zh) 一种碳捕集系统稳定吸收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218077173U (zh) 一种焦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CN115608133A (zh) 一种烟气碳捕集系统和对烟气进行碳捕集的方法
CN115463516A (zh) 一种烟气余热用于碳捕集再生的系统及方法
CN110591769A (zh) 一种高炉煤气催化脱硫装置及方法
CN106731499B (zh) 一种醇胺溶液再生解析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1482069A (zh) 节能型烟气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及回收工艺
CN109876595A (zh) 一种辅床回热变温吸附系统及工艺
US20200171423A1 (en) Acid gas removal system for removing acidic gases from gaseous hydrocarbons
CN109966860A (zh) 一种多床变温吸附气体净化系统及工艺
CN114632402B (zh) 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捕集方法
CN213853822U (zh) 一种含硫工艺尾气硫回收系统
US20230027868A1 (en) Carbon dioxide recovery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