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1376A - 可调式婴幼儿背带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式婴幼儿背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1376A
CN115581376A CN202211178958.0A CN202211178958A CN115581376A CN 115581376 A CN115581376 A CN 115581376A CN 202211178958 A CN202211178958 A CN 202211178958A CN 115581376 A CN115581376 A CN 115581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shoulder strap
main body
body panel
infan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89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1789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1376A/zh
Priority to US17/963,476 priority patent/US20240099478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581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13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02Baby-carriers; Carry-cots
    • A47D13/025Baby-carriers; Carry-cots for carrying children in seated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02Baby-carriers; Carry-cot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包括腰带,腰带设有第一连接部;主体面板,主体面板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主体面板具有用于在使用时朝向人体的第一面以及背离人体的第二面;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点以及第二连接点;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第一连接部可调节连接,以使主体面板连接于腰带的不同位置;第一肩带,第一肩带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点连接,第一肩带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与主体面板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肩带,第二肩带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点连接,第二肩带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主体面板连接的第二连接端。本发明的主体面板与腰带的连接位置可调,适用于不同年龄、体重以及体型的婴幼儿。

Description

可调式婴幼儿背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婴幼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婴幼儿背带。
背景技术
目前,婴幼儿背带是使用缝线以及织物皮恶化海绵垫等结构来形成框架,用于承托婴幼儿,因为背带在穿戴时,携带婴幼儿可以自由地活动手和手臂,这样的背带在携带婴幼儿变得越来越流行。
背带的一般都是由一主体面板、腰带以及肩带形成,通过将腰带缝制于所述主体面板的底端,而肩带则缝制于主体面板的顶端,在使用时,将腰带佩戴于成人身上,而肩带绕过人身背部并与主体面板连接,将婴幼儿背负于人身。
但是,现有的背带具有以下缺陷:
1、背带的主体面板与腰带的连接结构固定,不能根据婴幼儿在不同阶段的体重以及体型进行主体面板高度的适应性调整,导致背带的使用周期有限,浪费资源。
2、现有市面上的背带如果想要调整长度或者宽度,需要采用各种扣以及滑锁或者魔术贴进行配合调整,结构复杂,很多用户不会操作。
3、背带的主体面板用于连接肩带的连接点一般设置在主体面板内侧,在使用时,肩带收紧可能会由于内部连接处拉伸而勒紧婴儿,导致婴儿不舒服。
4、使用时,婴幼儿在由主体面板以及肩带等背负后,婴幼儿手会有肩带与主体面板的衔接处限制,活动不灵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主体面板与腰带的连接位置可调,适用于不同年龄、体重以及体型的婴幼儿。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包括,
腰带,所述腰带设有第一连接部;
主体面板,所述主体面板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主体面板具有用于在使用时朝向人体的第一面以及背离人体的第二面;所述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点以及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第一连接部可调节连接,以使所述主体面板连接于所述腰带的不同位置;第一肩带,所述第一肩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肩带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与所述主体面板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肩带,所述第二肩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二肩带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所述主体面板连接的第二连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面板的两侧具有第一侧边缘以及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侧边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肩带面板,所述第二侧边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肩带面板;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上方的部分具有第一圆弧凹位;所述第二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上方的部分具有第二圆弧凹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下方的部分具有第三圆弧凹位;所述第二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下方的部分具有第四圆弧凹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肩带面板朝向所述第二面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扣件,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扣件扣合的第二带扣件;所述第二肩带面板朝向所述第二面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扣件,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扣件扣合的第一带扣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面设有第一附接面板,所述第一附件面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面板,所述第一附接面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腰带,所述第一附接面板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附接面板的第一面设有第二附接面板,所述第二附接面板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端,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呈第一使用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呈第二使用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呈第三使用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魔术贴组件、摁扣组件、拉链组件或者挂钩组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腰带的一端设有第三扣件,所述腰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带扣件,所述第三扣件与所述第三带扣件相适配可扣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面板上的第一端部设有颈托板,所述颈托板位于第一连接点以及第二连接点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其主体面板的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在腰带的第一连接部可以连接在主体面板的第二连接部不同位置,使能够根据婴幼儿的大小缩短或者加长主体面板的整体长度以及宽度,使在主体面板第二端部形成的承托部在腰带的不同位置,只需要调整一个位置即可适合不同阶段的婴儿使用。
2、直接在主体面板两侧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分别设置第一肩带面板以及第二肩带面板,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受力向外拉伸时,由于着力点是在主体面板侧边缘上的第一肩带面板以及第二肩带面板上,第一肩带面板和第二肩带面板会在主体面板的两侧展开,由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朝后拉动,使得第一肩带面板和第二肩带面板朝后拉动主体面板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使主体面板形成包裹式结构,婴幼儿穿戴后,主体面板更加贴合,包裹更加舒适。
3、第一肩带面板以及第二肩带面板上方的主体面板两侧的侧边缘设置圆弧凹位,在婴幼儿手臂活动时,圆弧凹位可在手臂伸出后具有相对较大的活动空间,从而解决婴儿灵活活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使用状态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非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非展开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背带过长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背带过长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背带长度合适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背带长度合适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腰带;11、第一连接部;12、第三扣件;13、第三带扣件;20、主体面板;21、第一连接点;22、第二连接点;23、第一侧边缘;231、第三圆弧凹位;24、第二侧边缘;241、第四圆弧凹位;25、第二连接部;26、颈托部;27、第一附接面板;271、第二附接面板;28、第一圆弧凹位;29、第二圆弧凹位;30、第一肩带;31、第一带扣件;40、第二肩带;41、第二带扣件;50、第一肩带面板;51、第二扣件;60、第二肩带面板;61、第一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示例通过本发明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发明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所附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详细描述使用了数字和字母标记来指代附图中的特征。附图和描述中的相似或类似标记的已经用于指代本发明的相似或类似的部分。如本文所用的那样,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可互换地使用,以将一个构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且不旨在表示单独构件的位置或重要性。
如图1-10所示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包括腰带10、主体面板20、第一肩带30以及第二肩带40,在腰带10设有第一连接部11。
具体主体面板20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主体面板20具有用于在使用时朝向人体的第一面以及背离人体的第二面。上述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点21以及第二连接点22。在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25,第二连接部25可以与第一连接部11可调节连接,以使主体面板20连接于腰带10的不同位置。
另外,上述第一肩带3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点21连接,第一肩带30的另一端形成为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固定连接于主体面板20的第二肩带面板60连接。而第二肩带4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点22连接,第二肩带40的另一端形成为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与固定连接于主体面板20上的第一肩带面板50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端部是在使用时位于人体上方的顶端,而第二端部则可是相对位于下方的底端,即第一肩带30以及第二肩带40可以是以位于主体面板20顶端的第一连接点21以及第二连接点22分别为连接附着点,在使用时,可以将腰带10与主体面板20通过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5连接,此时,主体面板20的底端在与腰带10连接后,可以在衔接位置形成承托部。
此后,将婴幼儿的臀部放置于主体面板20与腰带10连接处的承托部上,然后第一肩带30可以绕过大人肩部与第二肩带面板60连接,同时第二肩带40也可以绕过大人另一肩部与第一肩带面板50连接,如此,便可将婴幼儿包覆在主体面板20朝向人体的第一面,解放大人的双手。另外,第一肩带30和第二肩带40可以是以位于主体面板20的顶端的第一连接点21和第二连接点22为连接附着点,因而在第一肩带30与第二肩带40绕过大人肩部后,通过主体面板20的顶端将主体面板20的向上拉提,从而减轻主体面板20侧边的拉力,避免因主体面板20在侧边受力而施压于婴幼儿。
为了使背带可适用于以支撑婴幼儿并将各个年龄段的婴幼儿,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在主体面板20的第二端部的第二连接部25,该主体面板20的第二连接部25可以连接在腰带10的第一连接部11不同位置,使得主体面板20的整体高度能够进行调整,即能够根据婴儿的大小缩短或者加长主体面板20的整体长度,使在主体面板20第二端部形成的承托部在腰带10的不同位置,如此可以将背带配置为适用于各个年龄段体型的婴幼儿,适合不同阶段的婴幼儿使用。
在婴幼儿由承托部承托时,婴幼儿的双腿可由第一肩带面板50和第二肩带面板60下侧的主体面板20的两侧伸出,婴幼儿的双手则可从第一肩带面板50和第二肩带面板60上侧的主体面板20的两侧伸出,因而不会影响婴幼儿的正常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主体面板20的第一面用于与人体接触,因而可以是选用编织物(如网布)、柔性布包覆海绵等支撑材料等形成透气性较好的材料制成。而主体面板20的第二面则可选用为耐脏、防水等材质制成。
具体的是,可以是在第二端部的第一面设有第一附接面板,将第一附件面板的一端连接在主体面板上,而第一附接面板的另一端连接在腰带上。在第一附接面板上设有上述第二连接部25。
在此结构基础上,因为主体面板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一附接面板与腰带是固定连接的,而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第一附接面板上,在调整主体面板的高度时,第二连接部可以连接至腰带的第一连接部上,使得第一附接面板形成折叠区,折叠区的下侧边直接连接于腰带,可增加腰带与主体面板的连接的整体强度。此外,并且如果第一附接面板与腰带如有断接风险时,折叠区的下侧边与腰带是主要连接,不会因为附接区与腰带断接而断裂,更具有安全性。
更具体的是,在第一附接面板的第一面设有第二附接面板,可以将第二附接面板上设有第二连接部,如此,第二连接部可以是以第二附接面板为安装基础,第二连接部连接至第一连接部上,第二附接面板也可以随之一起附接于腰带上,加强整体连接强度,承重性能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附接面板以及第二附接面板也可以是选用为编织物(如网布)、柔性布包覆海绵等支撑材料等形成透气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便于与人体接触,使用舒适度更好。
具体的是,背带配置为适用于各个年龄段体型的婴幼儿,适合不同阶段的婴幼儿使用,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以下三种使用状态:
第一种使用状态:
参见图2,在主体面板20与腰带10连接时,主体面板20上的第二连接部25可以连接在腰带10上的第一连接部11的顶端,以使婴幼儿背带呈第一使用状态。主体面板20与腰带10连接后,第二连接部25并非全部连接于腰带10,仅有部分连接于腰带10上,即主体面板20在连接之后长度相对于全覆盖较长,能够适用于身长较长的婴幼儿使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将主体面板20长度在通过第二连接部25连接至腰带10的第一连接部11后,主体面板20的长度可以适用于身长超过66cm的婴幼儿。
第二种使用状态:
参见图3,在主体面板20与腰带10连接时,主体面板20上的第二连接部25可以连接在腰带10上的第一连接部11的中部,以使婴幼儿背带呈第二使用状态。相较于第一种使用状态,主体面板20与腰带10连接后,主体面板20在腰带10后相对底端向上移,即主体面板20连接至腰带10的中部相较于连接至腰带10底端,主体长度相对第一种使用状态缩短,能够适用于身长中长的婴幼儿使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将主体面板20长度在通过第二连接部25连接至腰带10的第一连接部11后,主体面板20的长度可以适用于身长超过58cm的婴幼儿。
第三种使用状态:
参见图4,在主体面板20与腰带10连接时,主体面板20上的第二连接部25可以连接在腰带10上的第一连接部11可以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5的底端,以使婴幼儿背带呈第三使用状态。相较于第二种使用状态,主体面板20与腰带10连接后,主体面板20在腰带10后相对中端向上移,即主体面板20连接至腰带10的顶端相较于连接至腰带10中端,主体长度相对第二种使用状态更短,在连接之后长度相对于全覆盖较长,能够适用于身长较短的婴幼儿使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将主体面板20长度在通过第二连接部25连接至腰带10的第一连接部11后,主体面板20的长度可以适用于身长小于58cm的婴幼儿。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7以及图8,采用的背带主体面板在过长的情况下,婴幼儿无论是头朝内还是朝外,均容易将婴儿的头部口鼻遮挡住,导致呼吸不畅。而参见图9以及图10,只有在背带的主体面板与婴幼儿身高匹配的情况下,婴幼儿才会相对舒适的背负在背带内。故本申请中采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可调节的方式进行连接,根据婴幼儿的身高调整背带整体长度,使不同身高的婴幼儿均能舒适使用。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为魔术贴组件、摁扣组件、拉链组件或者挂钩组件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魔术贴组件时,第一连接部11为第一魔术贴,而第二连接部25为第二魔术贴,具体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粘接,具体的是,第一魔术贴可以是以缝制的方式或是粘接的方式设置在腰带10上,同样的,第二魔术贴也可以是以缝制的方式或是粘接的方式设置在主体面板20的第一附接面板上,在主体面板20与腰带10连接时,可以使第二魔术贴粘接在第一魔术贴上,且第二魔术贴能够粘接在第一魔术贴的顶端、底端以及中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魔术贴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二魔术贴的面积,具体本实施例中,第一魔术贴的面积可以配置成为全覆盖于腰带10的内侧面,即第一魔术贴的高度与腰带10的高度相同。而第二魔术贴的面积则可以配置成为第一魔术贴的三分之一,第二魔术贴的高度为第一魔术贴的三分之一,第二魔术贴可以贴合在第一魔术贴的不同位置。
当然,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也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摁扣组件,即上述第一连接部11可以选用为多个摁扣组件的母扣,多个母扣位以缝制的方式设置于腰带10的不同高度位置,而第二连接部25则可选用为摁扣组件的公扣,上述摁扣组件均可以是缝制在腰带以及第一附接面板上,主体面板20的第一附接面板上的公扣可以扣合在腰带10不同高度的各个母扣内,实现扣合位置的调整。
此外,第一连接部11以及第二连接部25也可以是选用为调节带以及调节扣的方式来实现,总之,只要能够实现主体面板20与腰带10之间的连接位置可调即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主体面板20的两侧具有第一侧边缘23以及第二侧边缘24,在第一侧边缘23上设有第一肩带面板50,而在第二侧边缘24上设有第二肩带面板60,在此结构基础上,上述第一肩带30的第一连接端可以连接于第二肩带面板60,而第二肩带40的第二连接端则可连接于第二肩带面板60。
由于现有的第一肩带30以及第二肩带40在连接至主体面板20的内侧,在该结构基础上,第一肩带30和第二肩带40与主体面板20的连接处必然是位于主体面板20内侧,在第一肩带30和第二肩带40受力拉伸时,第一肩带30和第二肩带40是由内侧向两侧拉伸,会在主体面板20上产生横向拉伸,主体面板20会绷紧会导致婴幼儿不舒服。
故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现有的方案进行改进,即直接在主体面板20两侧的第一侧边缘23和第二侧边缘24分别设置第一肩带面板50以及第二肩带面板60,在第一肩带30和第二肩带40受力向外拉伸时,由于着力点是在主体面板20侧边缘上的第一肩带面板50以及第二肩带面板60上,第一肩带面板50和第二肩带面板60会在主体面板20的两侧展开,由第一肩带30和第二肩带40朝后拉动,使得第一肩带面板50和第二肩带面板60朝后拉动主体面板20的第一侧边缘23和第二侧边缘24,使主体面板20形成包裹式结构,婴幼儿穿戴后,主体面板20更加贴合,包裹更加舒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肩带面板50以及第二肩带面板60亦可以是选用为编织物(如网布)、柔性布包覆海绵等支撑材料等形成透气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便于第一肩带30的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肩带40的第二连接端形成着力点,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拉坏变形。
进一步地,第一侧边缘位于第一肩带面板上方的部分具有第一圆弧凹位,第二侧边缘位于第二肩带面板上方的部分具有第二圆弧凹位。
由于在使用状态时,第一肩带以及第二肩带是在主体面板的上方,第一肩带以及第二肩带绕过肩部连接在两侧的第一肩带面板以及第二肩带面板上,婴幼儿包覆在主体面板后,为了方便活动,婴幼儿的手臂需要由上方两侧伸出,若是主体面板的第一侧边缘以及第二侧边缘采用直边,在第一肩带以及第二肩带向上拉伸时,直边绷直,手臂伸出时容易被主体面板的两侧压紧,而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侧边缘以及第二侧边缘分别设置第一圆弧凹位以及第二圆弧凹位,具有一定的弧度可以供婴幼儿手臂伸出,婴幼儿活动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在第一侧边缘23位于第一肩带面板下方的部分具有第三圆弧凹位231,而在第二侧边缘24位于第二肩带面板下方的部分具有第四圆弧凹位241。由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位置不同,可以调整主体面板的整体长度,若是第一侧边缘以及第二侧边缘均采用弧形结构,则可以在主体面板的整体长度改变时,对应的宽度也会随之改变,适用于不同比例的体型以及坐姿。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肩带面板50朝向第二面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扣件61,而第二肩带面板60朝向第二面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扣件51。对应,在第一连接端设有第一带扣件31,该第一带扣件31可以用于与第二扣件51扣合。在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二带扣件41,第二带扣件41可以用于与第一扣件61扣合。
如此,在将婴幼儿于主体面板20上穿戴后之后,可以将第一肩带30的第一连接端可以绕过肩部,使第一连接端上的第一扣件61扣合在第一肩带30远离侧的第二肩带面板60上的第二带扣件41上,同样的,第二肩带40的第二连接端也可以绕过肩部,使第二连接端的第二扣件51扣合在第二肩带40远离侧的第一肩带面板50上的第一带扣件31上,即在肩带与主体面板20扣合后,在人体背部以交叉式扣合连接,形成的包裹结构更加稳定,不易由人体肩部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肩带30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肩带面板5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选用登山扣扣合的方式,也可以是弹簧扣,又或者是拉链、卡扣等方式实现连接,总之能够实现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均可。
当然,第一肩带30、第一肩带面板50以及第二肩带40、第二肩带面板60也可以是选用魔术贴的方式粘合。
同样的,上述腰带10的一侧设有第三扣件12,对应在腰带10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带扣件13,如此,在将腰带10佩戴至人体时,可以将腰带10环布于人体腰部,然后使第三扣件12用于与第三带扣件13扣合,便于连接。
当然,上述腰带10的两侧连接方式也可以是选用魔术贴、拉链等结构来实现可拆卸连接。
此外,本实施例中采用带扣件(即现有技术中的带式调节扣)与扣件扣合的方式实现连接,带扣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带子的拉伸,实现松紧调整。
进一步地,还可以是在主体面板20上的第一端部设有颈托板,颈托板位于第一连接点21以及第二连接点22之间,该颈托板可以是选用为包裹在主体面板20内部的支撑海绵结构或者泡棉结构形成,用于在婴幼儿包覆于主体面板20后承托婴幼儿的下巴或者后颈,可以有效对婴幼儿的头部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腰带,所述腰带设有第一连接部;
主体面板,所述主体面板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主体面板具有用于在使用时朝向人体的第一面以及背离人体的第二面;所述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点以及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第一连接部可调节连接,以使所述主体面板连接于所述腰带的不同位置;
第一肩带,所述第一肩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肩带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与所述主体面板连接的第一连接端;
第二肩带,所述第二肩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二肩带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所述主体面板连接的第二连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面板的两侧具有第一侧边缘以及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侧边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肩带面板,所述第二侧边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肩带面板;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上方的部分具有第一圆弧凹位;所述第二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上方的部分具有第二圆弧凹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下方的部分具有第三圆弧凹位;所述第二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肩带面板下方的部分具有第四圆弧凹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肩带面板朝向所述第二面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扣件,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扣件扣合的第二带扣件;所述第二肩带面板朝向所述第二面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扣件,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扣件扣合的第一带扣件。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面设有第一附接面板,所述第一附件面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面板,所述第一附接面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腰带,所述第一附接面板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面板的第一面设有第二附接面板,所述第二附接面板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端,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呈第一使用状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呈第二使用状态。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以使所述婴幼儿背带呈第三使用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魔术贴组件、摁扣组件、拉链组件或者挂钩组件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12.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的一端设有第三扣件,所述腰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带扣件,所述第三扣件与所述第三带扣件相适配可扣合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婴幼儿背带,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面板上的第一端部设有颈托板,所述颈托板位于第一连接点以及第二连接点之间。
CN202211178958.0A 2022-09-27 2022-09-27 可调式婴幼儿背带 Pending CN1155813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8958.0A CN115581376A (zh) 2022-09-27 2022-09-27 可调式婴幼儿背带
US17/963,476 US20240099478A1 (en) 2022-09-27 2022-10-11 Adjustable infant stra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8958.0A CN115581376A (zh) 2022-09-27 2022-09-27 可调式婴幼儿背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1376A true CN115581376A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78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8958.0A Pending CN115581376A (zh) 2022-09-27 2022-09-27 可调式婴幼儿背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99478A1 (zh)
CN (1) CN11558137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99478A1 (en) 2024-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9575B2 (en) Child carrier
US9848713B2 (en) Convertible infant carrier
US9750353B2 (en) Child carrier and methods of use
US10136739B2 (en) Ergonomic twin baby carrier
US7886946B2 (en) Baby carrier
US5246152A (en) Baby carrier with head support
US9380887B2 (en) Baby carrier
US8028871B2 (en) Baby carrier
JP3856625B2 (ja) 対面・前向きだっこ兼用ベビーキャリア
CN111904214B (zh) 抱婴背带
KR101426751B1 (ko) 유아용 포대기
JP2004529732A (ja) 幼児を運ぶための装置
CN108272279B (zh) 抱婴带
EP4228478A1 (en) Baby carrier
KR101401494B1 (ko) 유아용 다용도 캐리어
CN115581376A (zh) 可调式婴幼儿背带
CN219594175U (zh) 可调式婴幼儿背带
CN114504221A (zh) 婴儿背带
CN211748363U (zh) 一种儿童安全防护背带
CN214858045U (zh) 一种约束具
CN216147281U (zh) 多点支撑缓震运动内衣
CN113854779B (zh) 抱婴背带
CN214284197U (zh) 一种能够保护婴儿头部的婴儿背带
CN217510180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多功能背带腰凳
CN212815506U (zh) 肩带式婴儿抱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