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9865A - 变电站链式结构及故障自愈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电站链式结构及故障自愈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79865A CN115579865A CN202211209949.3A CN202211209949A CN115579865A CN 115579865 A CN115579865 A CN 115579865A CN 202211209949 A CN202211209949 A CN 202211209949A CN 115579865 A CN115579865 A CN 1155798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
- substation
- main transformer
-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7—Arrangement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 H02J3/0073—Arrangement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for providing alternative feeding paths between load and source when the main path fails, e.g. transformers, busba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1—Methods to deal with contingencies, e.g. abnormalities, faults or fail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及故障自愈方法。该变电站链式结构包括M个输电变电站、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和M个联络开关;M个输电变电站分别与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配电变电站模块之间连接有一个常开的联络开关,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与第M配电变电站模块相邻,M≥3,M为正整数;对于每一个输电变电站,在该输电变电站故障时,该输电变电站对应的配电变电站模块两侧的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未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为该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本发明能够提高电网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及故障自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110千伏电网接线形式主要为双侧电源链式接线,如图1所示,对于传统的“双侧链式接线”结构而言,在一侧220千伏变电站全停的情况下,该链上所有110千伏变电站均由另一侧220千伏变电站供电。此时,受制于220千伏主变的供电能力,可能无法满足全部110千伏变电站的负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以解决传统的“双侧链式接线”结构在故障时无法满足全部110千伏变电站的负荷需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包括M个输电变电站、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和M个联络开关;M个输电变电站分别与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配电变电站模块之间连接有一个常开的联络开关,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与第M配电变电站模块相邻,M≥3,M为正整数;
对于每一个输电变电站,在该输电变电站故障时,该输电变电站对应的配电变电站模块两侧的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未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为该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个输电变电站包括第一输电变电站、第二输电变电站和第三输电变电站;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和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M个联络开关包括第一联络开关、第二联开关和第三联络开关;
第一输电变电站与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第二输电变电站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第三输电变电站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其中,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通过常开的第一联络开关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通过常开的第二联络开关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通过常开的第三联络开关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在第一输变电站故障时,第一联络开关和第二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第二输变电站和第三输变电站为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在第二输变电站故障时,第一联络开关和第三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第一输变电站和第三输变电站为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在第三输变电站故障时,第二联络开关和第三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第一输变电站和第二输变电站为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一主变单元和第二主变单元;
第一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一输变配电站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一输变配电站的第二供电端和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在第一输电变电站故障时,第一联络开关和第二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第二输电变电站向第一主变单元供电,以及使第三输变电站向第二主变单元供电;
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三主变单元和第四主变单元;
第三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二输变配电站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二输变配电站的第二供电端和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在第二输电变电站故障时,第一联络开关和第三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第一输电变电站向第三主变单元供电,以及使第三输变电站向第四主变单元供电;
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五主变单元和第六主变单元;
第五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三输变配电站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六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三输变配电站的第二供电端和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在第三输电变电站故障时,第二联络开关和第三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第一输电变电站向第五主变单元供电,以及使第二输变电站向第六主变单元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主变单元包括第一主变、第二主变、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第一主变的供电端与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主变的供电端与第五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和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输电变电站的第一供电端连接,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第二主变单元包括第三主变、第四主变、第六开关、第七开关、第八开关、第九开关和第十开关;第六开关、第七开关、第八开关、第九开关和第十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第三主变的供电端与第九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主变的供电端与第十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第七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六开关的第二端和第九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八开关的第二端和第十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六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输电变电站的第二供电端连接,第八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还包括第一自愈开关和第二自愈开关;第一自愈开关和第二自愈开关均为常开开关;
第一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和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六开关的第二端、第七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九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七开关的第二端、第八开关的第二端和第十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主变单元包括第五主变、第六主变、第十一开关、第十二开关、第十三开关和第十四开关;第十一开关、第十二开关、第十三开关和第十四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第五主变的供电端与第十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六主变的供电端与第十四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第十一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十三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十二开关的第二端和第十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第十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输电变电站的第一供电端连接;
第四主变单元包括第七主变、第八主变、第十五开关、第十六开关、第十七开关、第十八开关和第十九开关;第十五开关、第十六开关、第十七开关、第十八开关和第十九开关均为常闭开关;第七主变的供电端与第十八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八主变的供电端与第十九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第十六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十五开关的第二端和第十八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十七开关的第二端和第十九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五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输电变电站的第二供电端连接,第十七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配电变站模块还包括第三自愈开关和第四自愈开关;第三自愈开关和第四自愈开关均为常开开关;
第三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十一开关的第二端、第十二开关的第二端和第十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十五开关的第二端、第十六开关的第一端和第十八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第四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二端、第十一开关的第一端和第十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十六开关的第二端、第十七开关的第二端和第十九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主变单元包括第九主变、第十主变、第二十开关、第二十一开关、第二十二开关和第二十三开关;第二十开关、第二十一开关、第二十二开关和第二十三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第九主变的供电端与第二十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主变的供电端与第二十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十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十二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十一开关的第二端和第二十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第二十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输电变电站的第一供电端连接;
第六主变单元包括第十一主变、第十二主变、第二十四开关、第二十五开关、第二十六开关和第二十七开关;第二十四开关、第二十五开关、第二十六开关和第二十七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第十一主变的供电端与第二十六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二主变的第一端与第二十七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十四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十六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十七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十五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第二十五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输电变电站的第二供电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五自愈开关和第六自愈开关;第五自愈开关和第六自愈开关均为常开开关;
第五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十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十一开关的第二端和第二十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十四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十六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第六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十二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十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十四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十五开关的第二端和第二十七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故障自愈方法,应用于如上第一方面任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该方法可以包括:
检测每一个输电变电站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正常或故障;
对于每一个输电变电站,在检测到该输电变电站故障时,控制该输电变电站对应的配电变电站模块两侧的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未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为该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通过M个输电变电站分别与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配电变电站模块之间连接有一个常开的联络开关,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与第M配电变电站模块相邻,M≥3;对于每一个输电变电站,在该输电变电站故障时,该输电变电站对应的配电变电站模块两侧的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未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为该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保证在一个输电变电站故障时至少有两个未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为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保证用户的可靠性用电,进而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方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方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方案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方案保护的范围。
本方案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其他任何变形,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并不仅限于文中列举的示例。此外,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变电站链式结构包括M个输电变电站、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和M个联络开关;M个输电变电站分别与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配电变电站模块之间连接有一个常开的联络开关,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与第M配电变电站模块相邻,M≥3,M为正整数;
对于每一个输电变电站,在该输电变电站故障时,该输电变电站对应的配电变电站模块两侧的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未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为该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可选的,输电变电站为二类变电站,例如220KV变电站,用于为下游变电站输送电能。配电变电站模块中可以包括三类变电站,例如110KV变电站,用于接收上游变电站的电能,并将电能分配给下游变电站或者用户。配电变电站模块可以作为输电变电站的下游变电站,用户或者四类变电站可以作为配电变电站模块的下游需求方。配电站模块之间的变电站采用110千伏电缆或架空线形成链式结构。
可选的,配电变电站模块中可以包括多个主变,主变用于为用户供电。配电变电站模块中主变的数量不超过配电变电站模块的供电能力。例如,一般情况下,配电变电站模块1中可以包括三个或者四个主变。
可选的,一般情况下,单个输电变电站发生故障的概率较大,两个以上输电变电站发生故障的概率很小。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应用于单个输电变电站发生故障的情况。
具体的,参见图1,变电站联系结构包括输电变电站1、输电变电站2、......、输电变电站M,配电变电站模块1、配电变电站模块2、......、配电变电站模块M,联络开关K1、联络开关K2、......、联络开关KM。其中,输电变电站1与配电变电站模块1连接,输电变电站2与配电变电站模块2连接、......、输电变电站M与配电变电站模块M连接。配电变电站模块1通过联络开关K1与配电变电站模块M连接,配电变电站模块1通过联络开关K2与配电变电站模块2连接,......,配单变电站模块M-1通过联络开关KM与配电变电站模块M连接。联络开关K1、联络开关K2,......,联络开关KM均为常开开关。
示例性的,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变电站链式结构可以包括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二输电变电站20、第三输电变电站30、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第一联络开关S1、第二联络开关S2和第三联络开关S3。
第一输电变电站10和第二输电变电站20均为第三输电变电站30的相邻输电变电站,第一输电变电站10和第三输电变电站30均为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相邻输电变电站,第二输电变电站20和第三输电变电站30均为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相邻输电变电站。
在第一输电变电站10故障无法为第一输电变电站11供电时,第一联络开关S1闭合,第二联络开关S2闭合,以使相邻的第二输电变电站20通过第一联络开关S1为配电变电站模块11供电,使相邻的第三输电变电站30通过第二联络开关S2为配电变电站模块11供电,保证配电变电站模块11的正常工作。其中,第二输电变电站20可以为配电变电站模块11中的一部分主变供电,第三输电变电站模块30可以为配电变电站模块11中的另一部分供电。第二输电变电站20和第三输电变电站30故障时同理,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示例性的,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变电站链式结构可以包括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二输电变电站20、第三输电变电站30、第四输电变电站40、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41、第一联络开关S1、第二联络开关S2、第三联络开关S3和第四联络开关。
第一输电变电站10相邻的输电变电站包括第二输电变电站20和第四输电变电站40,第二输电变电站20相邻的输电变电站包括第一输电变电站10和第三输电变电站30,第三输电变电站30相邻的输电变电站包括第二输电变电站20和第四输电变电站40,第四输电变电站40相邻的输电变电站包括第三输电变电站30和第一输电变电站10。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包括三个输电变电站的情况,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包括四个输电变电站的情况。其他包括多个输电变电站的情况可以参照图2以及图3的连接关系,各个输电变电站之间的相邻关系也可以参见图2及图3,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包括M个输电变电站、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和M个常开的联络开关,在单个输电变电站故障时,通过闭合该输电变电站相邻的未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为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保证用户的供电,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M个输电变电站包括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二输电变电站20和第三输电变电站30;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12和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13;M个联络开关包括第一联络开关S1、第二联开关S2和第三联络开关S3。
第一输电变电站10与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连接,第二输电变电站20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连接,第三输电变电站30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连接;其中,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通过常开的第一联络开关S1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连接,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通过常开的第二联络开关S2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连接,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通过常开的第三联络开关S3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存在如下三种故障情况:
在第一输变电站10故障时,第一联络开关S1和第二联络开关S2均闭合,以使第二输变电站20和第三输变电站30为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供电。
在第二输变电站20故障时,第一联络开关S1和第三联络S3开关均闭合,以使第一输变电站10和第三输变电站30为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供电。
在第三输变电站故障30时,第二联络开关S2和第三联络开关S3均闭合,以使第一输变电站10和第二输变电站20为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供电。
示例性的,第一配电变电模块11可以包括多个主变,在第一输电变电站10故障时,第二输电变电站20通过第一联络开关S1为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中的两个主变供电,第三输电变电站30通过第二联络开关S2为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中的另外两个主变供电,以保证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可以正常工作,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一主变单元111和第二主变单元112。第一主变单元11分别与第一输变配电站10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联络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主变单元112分别与第一输变配电站10的第二供电端和第二联络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联络开关S1的第二端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连接,第二联络开关S2的第二端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连接。
在第一输电变电站10故障时,第一联络开关S1和第二联络开关S2均闭合,以使第二输电变电站20向第一主变单元111供电,以及使第三输变电站30向第二主变单元112供电。
可选的,第一主变单元111和第二主变单元112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主变。例如,第一主变单元111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两个主变,第二主变单元112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两个主变。
可选的,第一主变单元111和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均挂在第一联络开关S1所在的供电线路上,从该供电线路中取电。第二主变单元112和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均挂在第二联络开关所在的供电线路上,从该供电线路中取电。
在第一输电变电站10未发生故障时,正常供电线路可以表示为: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一主变单元111—第一联络开关S1(断开)—第二配电站模块21—第二输电变电站20。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二主变单元112—第二联络开关S2(断开)—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第三输电变电站30。
在第一输电变电站10故障时,自愈后的供电线路可以表示为:第二输电变电站20—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第一联络开关S1(闭合)—第一主变单元111,和/或,第三输电变电站30—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第二联络开关S2(闭合)—第二主变单元112。
可选的,第一输电变电站10发生故障包括三种情况:第一输电变电站10仅第一供电端发生故障;第一输电变电站10仅第二供电端发生故障;第一输电变电站10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均发生故障。
具体的,在第一输电变电站10的第一供电端发生故障时,只需控制第一联络开关S1闭合,由第二输电变电站20为第一主变单元111供电即可。在第一输电变电站10的第二供电端发生故障时,只需控制第二联络开关S2闭合,由第三输电变电站30为第二主变单元112供电即可。在第一输电变电站10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均发生故障时,控制第一联络开关S1和第二联络开关S2均闭合,由第二输电变电站20为第一主变单元111供电,由第三输电变电站30为第二主变单元112供电。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三主变单元211和第四主变单元212。第三主变单元211分别与第二输变配电站20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联络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主变单元212分别与第二输变配电站10的第二供电端和第三联络开关S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联络开关S1的第一端与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连接,第三联络开关S3的第二端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连接。
在第二输电变电站20故障时,第一联络开关S1和第三联络开关S3均闭合,以使第一输电变电站10向第三主变单元211供电,以及使第三输变电站30向第四主变单元212供电。
可选的,第三主变单元211和第四主变单元212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主变。例如,第三主变单元211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两个主变,第四主变单元212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两个主变。
可选的,第三主变单元211和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均挂在第一联络开关S1所在的供电线路上,从该供电线路中取电。第四主变单元212和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均挂在第三联络开关S3所在的供电线路上,从该供电线路中取电。
在第二输电变电站20未发生故障时,正常供电线路可以表示为:第二输电变电站20—第三主变单元211—第一联络开关S1(断开)—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二输电变电站20—第四主变单元212—第三联络开关S3(断开)—第三输电变电站模块31—第三输电变电站30。
在第二输电变电站20发生故障时,自愈后的供电线路可以表示为: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第一联络开关S1(闭合)—第三主变单元211,和/或,第三输电变电站30—第三输电变电站模块31—第三联络开关S3(闭合)—第四主变单元212。
可选的,第二输电变电站20发生故障包括三种情况:第二输电变电站20仅第一供电端发生故障;第二输电变电站20仅第二供电端发生故障;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均发生故障。
具体的,在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第一供电端发生故障时,只需控制第一联络开关S1闭合,由第一输电变电站10为第三主变单元211供电即可。在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第二供电端发生故障时,只需控制第三联络开关S3闭合,由第三输电变电站30为第四主变单元212供电即可。在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均发生故障时,控制第一联络开关S1和第三联络开关S3均闭合,由第一输电变电站10为第三主变单元211供电,由第三输电变电站30为第四主变单元212供电。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包括第五主变单元311和第六主变单元312。第五主变单元311分别与第三输变配电站30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三联络开关S3的第二端连接,第六主变单元312分别与第三输变配电站30的第二供电端和第二联络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联络开关S2的第一端与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连接,第三联络开关S2的第一端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连接。
在第三输电变电站30故障时,第二联络开关S2和第三联络开关S3均闭合,以使第一输电变电站10向第五主变单元311供电,以及使第二输变电站20向第六主变单元312供电。
可选的,第五主变单元311和第六主变单元312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主变。例如,第五主变单元311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两个主变,第六主变单元312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两个主变。
可选的,第五主变单元311和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均挂在第二联络开关S2所在的供电线路上,从该供电线路中取电。第六主变单元312和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均挂在第三联络开关S3所在的供电线路上,从该供电线路中取电。
在第三输电变电站30未发生故障时,正常供电线路可以表示为:第三输电变电站30—第五主变单元311—第三联络开关S3(断开)—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第二输电变电站20。第三输电变电站30—第六主变单元312—第二联络开关S2(断开)—第一输电变电站模块11—第一输电变电站10。
在第三输电变电站30发生故障时,自愈后的供电线路可以表示为:第二输电变电站20—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第三联络开关S3(闭合)—第五主变单元311,和/或,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一输电变电站模块11—第二联络开关S2(闭合)—第六主变单元312。
可选的,第三输电变电站30发生故障包括三种情况:第三输电变电站30仅第一供电端发生故障;第三输电变电站30仅第二供电端发生故障;第三输电变电站30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均发生故障。
具体的,在第三输电变电站30的第一供电端发生故障时,只需控制第三联络开关S3闭合,由第二输电变电站20为第五主变单元311供电即可。在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第二供电端发生故障时,只需控制第二联络开关S2闭合,由第一输电变电站10为第六主变单元312供电即可。在第三输电变电站30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均发生故障时,控制第三联络开关S3和第二联络开关S2均闭合,由第二输电变电站20为第五主变单元311供电,由第一输电变电站10为第六主变单元312供电。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下面以每个主变单元包括两个主变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主变单元111包括第一主变Z1、第二主变Z2、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均为常闭开关。
第一主变Z1的供电端与第四开关K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主变Z2的供电端与第五开关K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K2,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K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三开关K3的第二端和第五开关K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与第一输电变电站10的第一供电端连接,第三开关K3的第一端与第一联络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联络开关S1的第二端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主变单元112包括第三主变Z3、第四主变Z4、第六开关K6、第七开关K7、第八开关K8、第九开关K9和第十开关K10;第六开关K6、第七开关K7、第八开关K8、第九开关K9和第十开关K10均为常闭开关。
第三主变Z3的供电端与第九开关K9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主变Z4的供电端与第十开关K10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开关K7,第一端分别与第六开关K6的第二端和第九开关K9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八开关K8的第二端和第十开关K10的第一端连接;第六开关K6的第一端与第一输电变电站10的第二供电端连接,第八开关K8的第一端与第二联络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联络开关S2的第二端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三主变单元211包括第五主变Z5、第六主变Z6、第十一开关K11、第十二开关K12、第十三开关K13和第十四开关K14;第十一开关K11、第十二开关K12、第十三开关K13和第十四开关K14均为常闭开关。
第五主变Z5的供电端与第十三开关K13的第二端连接,第六主变Z6的供电端与第十四开关K14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开关K11,第一端分别与第十三开关K13的第一端和第一联络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十二开关K12的第二端和第十四开关K1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联络开关S1的第一端与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连接,第十二开关K12的第一端与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第一供电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四主变单元212包括第七主变Z7、第八主变Z7、第十五开关K15、第十六开关K16、第十七开关K17、第十八开关K18和第十九开关K19;第十五开关K15、第十六开关K16、第十七开关K17、第十八开关K18和第十九开关K19均为常闭开关。
第七主变Z7的供电端与第十八开关K18的第二端连接,第八主变Z8的供电端与第十九开关K19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六开关K16,第一端分别与第十五开关K15的第二端和第十八开关K1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十七开关K17的第二端和第十九开关K19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五开关K15的第一端与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第二供电端连接,第十七开关K17的第一端与第三联络开关S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联络开关S3的第二端与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31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五主变单元311包括第九主变Z9、第十主变Z10、第二十开关K20、第二十一开关K21、第二十二开关K22和第二十三开关K23;第二十开关K20、第二十一开关K21、第二十二开关K22和第二十三开关K23均为常闭开关。
第九主变Z9的供电端与第二十二开关K22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主变Z10的供电端与第二十三开关K2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开关K20,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十二开关K22的第一端和第三联络开关S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十一开关K21的第二端和第二十三开关K2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联络开关S3的第一端与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21连接,第二十一开关K21的第一端与第三输电变电站30的第一供电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六主变单元312包括第十一主变Z11、第十二主变Z12、第二十四开关K24、第二十五开关K25、第二十六开关K26和第二十七开关K27;第二十四开关K24、第二十五开关K25、第二十六开关K26和第二十七开关K27均为常闭开关。
第十一主变Z11的供电端与第二十六开关K26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二主变Z12的第一端与第二十七开关K27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四开关K24,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十六开关K26的第一端和第二联络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十七开关K27的第一端和第二十五开关K2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联络开关S2的第一端与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连接,第二十五开关K25的第一端与第三输电变电站30的第二供电端连接。
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简化示意图。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变电站链式结构,现结合图5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简化后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可以包括如下三条供电线路:
第一条: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一等效开关P1(闭合)—第一主变Z1—第二等效开关P2—第二主变Z2(闭合)—第一联络开关S1(断开)—第六主变Z6—第六等效开关P6(闭合)—第五主变Z5—第五等效开关P5(闭合)—第二输电变电站。
第二条: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三等效开关P3(闭合)—第三主变Z3—第四等效开关P4(闭合)—第四主变Z4—第二联络开关S2(断开)—第十主变Z10—第十等效开关P10(闭合)—第九等效开关P9(闭合)—第三输电变电站30。
第三条:第二输电变电站20—第七等效开关P7(闭合)—第七主变Z7—第八等效开关P8(闭合)—第八主变Z8—第三联络开关S3(断开)—第十二主变Z12—第十二等效开关P12(闭合)—第十一主变Z11—第十一等效开关P10(闭合)—第二输电变电站20。
可选的,第一等效开关P1、第三等效开关P3、第五等效开关P5、第七等效开关P7、第十一等效开关P11和第九等效开关P9均可以为线路检修开关。在第一输电变电站需要检修时,可以断开第一等效开关P1或者第三等效开关P3,此时通过闭合对应的联络开关可以有效保证第一主变单元111和第二主变单元112的正常供电。第二输电变电站20和第三输电变电站30进行线路检修时同理,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5所示,在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二输电变电站20或者第三输电变电站30发生故障时,通过闭合对应的联络开关,可以使未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为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对应的主变进行供电,可以有效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相较于只有两条线路的链路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结构可以降低输电变电站供电负担。
图4或图5所示的变电站链路结构适用于单个输电变电站的供电端出现供电问题时的自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适用于多个输电变电站的供电端出现供电问题时自愈的变电站链路结构。
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11还包括第一自愈开关M1和第二自愈开关M2;第一自愈开关M1和第二自愈开关M2均为常开开关。
第一自愈开关M1,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K2的第二端、第三开关K3的第二端和第五开关K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六开关K6的第二端、第七开关K7的第一端和第九开关K9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自愈开关M2,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K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七开关K7的第二端、第八开关K8的第二端和第十开关K10的第一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配电变站模块21还包括第三自愈开关M3和第四自愈开关M4;第三自愈开关M3和第四自愈开关M4均为常开开关。
第三自愈开关M3,第一端分别与第十一开关K11的第二端、第十二开关K12的第二端和第十四开关K1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十五开关K15的第二端、第十六开关K16的第一端和第十八开关K18的第一端连接。第四自愈开关M4,第一端分别与第一联络开关S1的第二端、第十一开关K11的第一端和第十三开关K1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十六开关K16的第二端、第十七开关K17的第二端和第十九开关K19的第一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五自愈开关M5和第六自愈开关M6;第五自愈开关M5和第六自愈开关M6均为常开开关。
第五自愈开关M5,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十开关K20的第二端、第二十一开关K21的第二端和第二十三开关K2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二联络开关S2的第二端、第二十四开关K24的第一端和第二十六开关K2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自愈开关M6,第一端分别与第三联络开关S2的第二端、第二十二开关K22的第一端和第二十开关K2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十四开关K21的第二端、第二十五开关K25的第二端和第二十七开关K27的第一端连接。
以图5和图6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自愈逻辑包括站间自愈和站内自愈两方面。
(1)站间自愈,可以包括如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N-1。按照图5所示的变电站链路结构,任意两个输电变电站可以认为是两路相互冗余。在联络开关一侧的输电变电站的供电端失电时(即N-1的情况),可以闭合联络开关,由另一侧输电变电站的供电端供电。
第二种方式,N-2。按照图5所示的变电站链路结构,当某一个输电变电站完全失电,也即该输电变电站的两路供电端均失电,可以闭合两侧的联络开关。由另外两个输电变电站进行供电,避免只用一路输电变电站模块而供电出现重载运行的情况,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第三种方式,N-3。按照图5所示的变电站链路结构,当出现一个输电变电站完全失电,另一个输电变电站的某一供电端进行线路检修。仍可以通过闭合三个联络开关的方式,使剩余的两个输电变电站分别带一个供电链和两个供电链。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对于N-3的情况,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第一供电端进行线路检修,第三输电变电站30故障完全失电,也即此时:第五等效开关P5断开、第九等效开关P9断开、第十一等效开关P11断开。
为保证所主变可以正常运行,此时可以闭合第一联络开关S1、第二联络开关S2和第三联络开关S3。由第二输电变电站20为第七主变、第八主变、第十二主变和第十一主变供电(即带一个供电链),由第一输电变电站10为剩余的主变供电(即带两个供电链)。其余情况同理,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2)站内自愈。可以通过控制自愈开关闭合,进而改变供电线路。
如图6所示,在第一输电变电站10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第一供电端未发生故障时,K1、K2、K3、K4、K5、K11、K12、K13、K14均处于闭合状态,M1、M2、M3、M4、S1、S2、S3均处于断开状态,供电线路为:
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一供电端)—第一主变Z1—第二主变Z2—S1(断开)—第五主变Z5—第六主变Z6—第二输电变电站20(第一供电端)。
在第一输电变电站10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输电变电站20的第一供电端均发生故障时,此时为保证线路安全,需要将K1、K12断开,闭合M1或者M2,闭合M3或者M4。
在闭合M1且闭合M3时,更改后的供电线路为:
第一输电变电站10(第二供电端)—第一主变Z1—第二主变Z2—M1(闭合)—第三主变Z3—第四主变Z4—S2(断开)—第十一主变Z11—第十二主变Z12—第三输电变电站30。
第二输电变电站20(第二供电端)—第五主变Z5—第六主变Z6—第七主变Z7—第八主变Z8—S3(断开)—第九主变Z9—第十主变Z10—第三输电变电站30。
闭合M2和M4、闭合M1和M4、闭合M2和M3的情况同理,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其他变电站发生的站内故障时也同理,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参见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变电站链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变电站链式结构还可以包括外接开关D1至D24,外接自愈可开关T1至T12。其中,D1至D24均为常闭开关,T1至T12均为常开开关。外接开关D1至D24分别对应接在主变Z1至Z12的输出端,具体连接关系请参见图7。
一般情况下,输电变电站10、输电变电站20和输电边带逆战30均为220KV变电站,主变Z1至主变Z12均为110KV变电站,开关D1至D24另一侧均用于接10KV的变电站。外接自愈开关T1至T12均为常开开关,只有当主变Z1至Z12中发生故障时,通过闭合自愈开关,可以保证10KV变电站的正常工作。其中,在进行站间自愈时,若110KV变电站的切换时间快于10KV变电站的自愈切换时间,则常规的10KV变电站的自动投切逻辑不用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种开关可以为继电器开关、断路器开关等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故障自愈方法,应用于如上的变电站联系结构,该故障自愈方法可以包括:检测每一个输电变电站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正常或故障;对于每一个输电变电站,在检测到该输电变电站故障时,控制该输电变电站对应的配电变电站模块两侧的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未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为该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可选的,自愈系统要求各站间信息包括线路电流/电压、断路器、保护动作等均需进行交互以判断链式运行方式、状态,分析故障情况,统筹决策给出合理的电源切换方案。各站内需设置自愈子站并在某站内设置一套自愈主站,相邻站间通过光纤直联或复用通道进行通信,所有信息汇集至主站,主站进行判断并给予决策命令下发至子站,由子站最终实现控制操作。
参见图8,其示出了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结合图6、7、8,本发明实施例以三方向电源3座变电站4主变模块为例,3座110千伏变电站的12台主变形成“正三角形”结构,每条边上的4台主变均来自2座110千伏变电站。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链式结构,并以11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节点、三侧电源链式结构就近供电,且开环运行。其中,具体包含3座220千伏变电站,每侧变电站采用2~3回电源进线。
正常运行方式下,每座220千伏站供4台110千伏主变。当1座220千伏站全停或其出线通道断面全丧失的情况下,通过继电保护装置(自愈系统)闭合联络开关。此时剩余2座220千伏站供应12台110千伏主变的负荷,每座220千伏站供6台110千伏主变。
当任意3个线路分段发生故障,即“N-3”情况,均可通过继电保护装置闭合110千伏联络开关或变电站10kV侧母联开关,实现负荷转移。可达到“N-3”可靠性要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电站链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输电变电站、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和M个联络开关;M个输电变电站分别与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配电变电站模块之间连接有一个常开的联络开关,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与第M配电变电站模块相邻,M≥3,M为正整数;
对于每一个输电变电站,在该输电变电站故障时,该输电变电站对应的配电变电站模块两侧的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未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为该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其特征在于,M个输电变电站包括第一输电变电站、第二输电变电站和第三输电变电站;M个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和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M个联络开关包括第一联络开关、第二联开关和第三联络开关;
所述第一输电变电站与所述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输电变电站与所述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所述第三输电变电站与所述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通过常开的第一联络开关与所述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通过常开的第二联络开关与所述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通过常开的第三联络开关与所述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在所述第一输变电站故障时,所述第一联络开关和所述第二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所述第二输变电站和所述第三输变电站为所述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在所述第二输变电站故障时,所述第一联络开关和所述第三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所述第一输变电站和所述第三输变电站为所述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在所述第三输变电站故障时,所述第二联络开关和所述第三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所述第一输变电站和所述第二输变电站为所述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一主变单元和第二主变单元;
所述第一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一输变配电站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一输变配电站的第二供电端和所述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在所述第一输电变电站故障时,所述第一联络开关和所述第二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所述第二输电变电站向所述第一主变单元供电,以及使所述第三输变电站向所述第二主变单元供电;
所述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三主变单元和第四主变单元;
所述第三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二输变配电站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二输变配电站的第二供电端和所述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所述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在所述第二输电变电站故障时,所述第一联络开关和所述第三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所述第一输电变电站向所述第三主变单元供电,以及使所述第三输变电站向所述第四主变单元供电;
所述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五主变单元和第六主变单元;
所述第五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三输变配电站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主变单元分别与第三输变配电站的第二供电端和所述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所述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在所述第三输电变电站故障时,所述第二联络开关和所述第三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所述第一输电变电站向所述第五主变单元供电,以及使所述第二输变电站向所述第六主变单元供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变单元包括第一主变、第二主变、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五开关;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四开关和所述第五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所述第一主变的供电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主变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电变电站的第一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主变单元包括第三主变、第四主变、第六开关、第七开关、第八开关、第九开关和第十开关;所述第六开关、所述第七开关、所述第八开关、所述第九开关和所述第十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所述第三主变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九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主变的供电端与所述第十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七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八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电变电站的第二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八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还包括第一自愈开关和第二自愈开关;所述第一自愈开关和所述第二自愈开关均为常开开关;
所述第一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八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变单元包括第五主变、第六主变、第十一开关、第十二开关、第十三开关和第十四开关;所述第十一开关、所述第十二开关、所述第十三开关和所述第十四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所述第五主变的供电端与所述第十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主变的供电端与所述第十四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十一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二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所述第十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电变电站的第一供电端连接;
所述第四主变单元包括第七主变、第八主变、第十五开关、第十六开关、第十七开关、第十八开关和第十九开关;所述第十五开关、所述第十六开关、所述第十七开关、所述第十八开关和所述第十九开关均为常闭开关;所述第七主变的供电端与所述第十八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主变的供电端与所述第十九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十六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五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八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七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九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电变电站的第二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十七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电变站模块还包括第三自愈开关和第四自愈开关;所述第三自愈开关和所述第四自愈开关均为常开开关;
所述第三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一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二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五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六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八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络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六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七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九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主变单元包括第九主变、第十主变、第二十开关、第二十一开关、第二十二开关和第二十三开关;所述第二十开关、所述第二十一开关、所述第二十二开关和所述第二十三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所述第九主变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二十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主变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二十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十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一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十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输电变电站的第一供电端连接;
所述第六主变单元包括第十一主变、第十二主变、第二十四开关、第二十五开关、第二十六开关和第二十七开关;所述第二十四开关、所述第二十五开关、所述第二十六开关和所述第二十七开关均为常闭开关;
所述第十一主变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二十六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二主变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十七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十四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六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七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十五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配电变电站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十五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输电变电站的第二供电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电变电站模块包括第五自愈开关和第六自愈开关;所述第五自愈开关和所述第六自愈开关均为常开开关;
所述第五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一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联络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四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十六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自愈开关,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联络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十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四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五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七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10.一种故障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链式结构,包括:
检测每一个输电变电站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正常或故障;
对于每一个输电变电站,在检测到该输电变电站故障时,控制该输电变电站对应的配电变电站模块两侧的联络开关均闭合,以使未发生故障的输电变电站为该配电变电站模块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09949.3A CN115579865A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变电站链式结构及故障自愈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09949.3A CN115579865A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变电站链式结构及故障自愈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79865A true CN115579865A (zh) | 2023-01-06 |
Family
ID=84582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09949.3A Pending CN115579865A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变电站链式结构及故障自愈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579865A (zh) |
-
2022
- 2022-09-30 CN CN202211209949.3A patent/CN11557986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49575B (zh) | 一种环网单元及双环网型配电网 | |
CN101297448B (zh) | 换流站 | |
CN110932258A (zh) | 一种钻石型配电网 | |
CN111082422A (zh) | 一种可靠供电的复合网架结构 | |
CN205178525U (zh) | 高压直流两端电网异步转换装置 | |
CN204577857U (zh) | 一种采用新型接线方式的110kV变电站 | |
CN104218457A (zh) | 一种配电装置及其电气主系统 | |
US4484086A (en) | Switching network | |
CN112510706B (zh) | 一种用于10kV配电网的同母合环电路 | |
CN208078653U (zh) | 双母线与单母线混合接线高压配电装置 | |
CN115579865A (zh) | 变电站链式结构及故障自愈方法 | |
CN210404746U (zh) | 一种可以实现三条母线相互联络的母联间隔 | |
CN211405023U (zh) | 一种AT牵引变电所2×27.5kV主接线构造 | |
CN113572189B (zh) | 海上风电用双极柔性直流系统及其变压器故障切换方法 | |
CN113098009B (zh) | 配电网30°角差系统不停电合环倒电方法 | |
CN215733469U (zh) | 一种基于光纤差动的环网自愈系统 | |
CN213185616U (zh) | 一种配电系统 | |
CN111668783B (zh) | 异形hgis设备、电气主接线、变电站 | |
CN211606099U (zh) | 一种双环网合环运行带环间联络型配电网 | |
CN113904326A (zh) | 一种城市配电网接线模式 | |
CN107507099B (zh) | 基于负荷转供信息阵的配电网转供培训评价方法 | |
CN217692109U (zh) | 一种母线以及隔离开关的优化布置电路 | |
CN100464479C (zh) | 电网系统及解决电网大面积停电的方法 | |
CN211530751U (zh) | 一种钻石型配电网 | |
CN217227346U (zh) |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装置和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