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8040A - Mifi设备 - Google Patents

Mifi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8040A
CN115568040A CN202211011592.8A CN202211011592A CN115568040A CN 115568040 A CN115568040 A CN 115568040A CN 202211011592 A CN202211011592 A CN 202211011592A CN 115568040 A CN115568040 A CN 115568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wifi signa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15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iguang Zhan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iguang Zha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iguang Zhan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iguang Zha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15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80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8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80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MIFI设备,包括:联网模块、应用控制模块、通信处理模块、射频模块;其中,射频模块包括:第一射频通路和第二射频通路;应用控制模块分别与联网模块、通信处理模块连接,通信处理模块还与射频模块连接;联网模块,用于接入网络;应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通信处理模块传输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和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射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射频通路传输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射频通路传输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本申请的MIFI设备,可以实现两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发射,提高了MIFI设备可以提供的网络通信的速率,扩大了其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MIFI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MIFI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路由器(Mobile WIFI,MIFI)设备是一个便携式宽带无线装置,集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和接入点三者功能于一身。通过MIFI设备可以将移动通信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供用户连接使用。目前,MIFI设备所提供的通信速率较慢,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MIFI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MIFI设备通信速率较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一种MIFI设备,所述MIFI设备包括:联网模块、应用控制模块、通信处理模块、射频模块;其中,所述射频模块包括:第一射频通路和第二射频通路;所述应用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联网模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与所述射频模块连接;
所述联网模块,用于接入网络;
所述应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传输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和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速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距离;
所述射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射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射频通路传输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使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或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进行网络通信。
可选的,所述应用控制模块,还用于将通过所述联网模块待发送至电子设备的wifi信号进行加密处理,以及,对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联网模块待发送至网络的wifi信号进行解密处理。
可选的,所述应用控制模块,还用于:
接收第一操作指令;
若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停止传输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则控制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停止传输所述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所述目标通信制式为所述第一通信制式或所述第二通信制式。
可选的,所述MIFI设备,还包括:物理按键;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应用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应用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物理按键触发的第一操作指令。
可选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检测是否存在通过所述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
若不存在,则控制各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检测到进行网络通信的电子设备,则控制各模块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应用控制模块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之间通过高速串行总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MIFI设备还包括:网络接口;
所述网络接口与所述应用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应用控制模块,还用于将连接所述网络接口的电子设备接入网络。
可选的,所述网络接口为USB接口。
可选的,所述联网模块为:
SIM卡模块。
本申请提供的MIFI设备,通过在MIFI设备中配置两个射频通路,并对应的配置了可以实现两种不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发送的模块,使得MIFI设备可以发送两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其中一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可以为用户提供较高的通信速率,扩大了MIFI设备的应用场景,更好的满足了用户多元化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MIFI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信号处理流程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目前,MIFI设备内置有SIM卡模块,用于获取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移动通信信号(例如,4G移动通信信号或5G移动通信信号或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移动通信信号等),以将MIFI设备接入网络,或者说,将接入MIFI设备的无线网络的电子设备接入网络,或者说,使接入MIFI设备的无线网络的电子设备实现网络通信。
802.11g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IEEE)制定的通信协议标准。802.11g通信制式支持的最大理论速率为54Mbps,该通信制式支持的频率为2.4GHz,该频率覆盖范围较广。
目前,MIFI设备大多支持的是802.11g通信制式。即,MIFI设备可以发送和接收2.4GHz的wifi信号。也就是说,MIFI设备为接入其无线网络的电子设备,传输2.4GHz的wifi信号,以使电子设备可以通过MIFI设备实现网络通信。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5G网络的普及以及广泛覆盖,物联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要求以及人们对于网络通信速率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如前所述,目前的MIFI设备仅能够提供最大54Mbps的网速,无法满足网速要求较高的使用场景。
802.11ac是IEEE的另一项通信协议标准,其可以通过5GHz频段提供高通量的无线局域网,俗称5G WiFi。理论上,基于802.11ac通信制式实现的无线通信能够提供最少1Gbps带宽进行多站式无线局域网通信,或是最少500Mbps的单一连线传输带宽。然而,5GHz频段下传输的wifi信号覆盖范围较小,仅能满足小范围内用户的连接使用。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MIFI设备,该MIFI设备可以提供两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供用户连接使用,用户可根据对通信速率、wifi信号覆盖范围的要求进行切换,满足多种使用场景的需求。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MIFI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MIFI设备包括:联网模块11、应用控制模块12、通信处理模块13、射频模块14;其中,射频模块14包括:第一射频通路141和第二射频通路142。
上述各模块的连接关系如下:
应用控制模块12分别与联网模块11、通信处理模块13连接,通信处理模块13还与射频模块14连接。
上述联网模块11,用于接入网络。
可选地,上述网络可以是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网络,该联网模块11例如可以为SIM卡模块。其中,SIM卡模块用于通过SIM卡实现接入网络的功能。
可选地,上述网络可以是宽带网络,该宽带网络可以是通过网线提供的,也可以是通过连接网线的设备(例如联网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提供的。在该实现方式下,上述联网模块11例如可以为宽带网络接入模块。
当该宽带网络为通过网线提供的,则上述宽带网络接入模块可以包括网线接口和网卡(也可以称为以太网络控制器),用于实现接入网络的功能。当该宽带网络为通过连接网线的设备提供的,则上述宽带网络接入模块可以包括通信接口(例如USB接口),以连接该设备,用于通过该设备所连接的宽带网络,实现接入网络的功能。对于该实现方式下,上述宽带网络接入模块是否还包括其他的部件或器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上述联网模块11也可以同时包括:SIM卡模块,以及,宽带网络接入模块。在该实现方式下,上述联网模块11支持提供接入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网络的功能,也支持接入宽带网络的功能,具体接入哪个网络,可以根据MIFI设备的配置确定。
上述应用控制模块12,用于控制通信处理模块13传输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和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速率大于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速率,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距离小于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距离。
上述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为不同的通信制式,或者说,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和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对应的频段不同,以使MIFI设备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例如,第一通信制式可以是802.11ac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可以是802.11g通信制式,或者,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对应的频段为5GHz、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对应的频段为2.4GHz。通过上述方式,MIFI设备既可以通过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满足高通信速率的使用需求,又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满足覆盖范围较广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上述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和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可以是MIFI设备的广播wifi信号,用于使电子设备连接该MIFI设备的无线网络。也就是说,MIFI设备可以广播两种制式的wifi信号,或者说,MIFI设备可以提供两种无线网络供电子设备选择接入。具体电子设备选择使用哪个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进行网络通信,与该电子设备的配置有关,或者,与使用该电子设备的用户在使用该电子设备接入网络时所选择的无线网络有关。
上述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也可以是接入该MIFI设备的无线网络的电子设备进行网络通信的信号。
应用控制模块12可以搭载linux系统、安卓系统等任一系统实现该模块的功能。当处理芯片搭载linux系统时,由于linux系统有较少的系统冗余,占用内存较小,因此基于搭载linux系统的应用控制模块12而构建的MIFI设备具有更快的运行速度,在节省运行空间的同时,又可以发挥出linux系统的性能,如文件系统、动态加载、任务切换、无线网络和进程管理等。
在本申请中,应用控制模块12例如可以通过控制指令和/或配置指令等,控制通信处理模块13传输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和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
应用处理模块12除了控制通信处理模块13传输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和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之外,还可以接收其他控制指令和/或配置指令,并根据该控制指令和/或配置指令控制MIFI设备的其他模块执行上述指令指示的动作。示例性的,应用控制模块12接收的配置指令例如可以是指示更换终端设备上显示的wifi信号名称的指令,本申请不对指令具体指示的内容进行限定。应用控制模块12接收的控制指令例如可以是指示开启MIFI设备的指令,本申请不对控制指令具体指示的内容进行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应用控制模块12和通信处理模块13均可以包括处理芯片,本申请不对该处理芯片的种类进行限定。例如,该处理芯片可以支持高速串行总线、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以及USB等引脚,以通过上述引脚和对应电路连接实现处理芯片和其他模块之间的通信。本申请不对处理芯片支持的引脚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应用控制模块12和通信处理模块13之间通过高速串行总线连接。此处所说的高速串行总线例如可以是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express,PCIe)高速串行总线、串行高技术配置(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Attachment,SATA)高速串行总线,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
通过上述高速总线实现应用控制模块12和通信处理模块13之间的通信,保证wifi信号通路发送数据的高效性,提高数据吞吐率。当MIFI设备发送高通信速率的wifi信号时,可以提高网络通信速率。
上述射频模块14,用于通过第一射频通路141传输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射频通路142传输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使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或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进行网络通信。应理解,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一能够通过无线网络进行网络通信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第一射频通路141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一放大器,第二射频通路142包括第二天线和第二放大器。当射频通路发送wifi信号时,该射频通路的放大器采用功率放大wifi信号,以使wifi信号的发送距离更长。当射频通路接收wifi信号时,该射频通路的放大器采用低噪声放大wifi信号,以在降低所获取的wifi信号的噪声的同时将该信号放大,提高信号质量。
下面以联网模块11为SIM卡模块,该SIM卡模块通过SIM卡接入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5G网络;第一通信制式为802.11ac,第二通信制式为802.11g为例,即第一通信制式的的wifi信号为5GHz频段的wifi信号,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为2.4GHz频段的wifi信号;应用控制模块12和通信处理模块13之间采用PCIe高速串行总线进行通信为例,对MIFI设备的结构,以及,对电子设备如何使用MIFI设备进行网络通信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信号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应用控制模块12例如可以设置有如下软件或组件,以实现应用控制模块12与通信处理模块13之间的交互:
wpa_supplicant:是用户空间一个应用程序,主要用于发起媒体访问控制子层管理实体(Media Access Control(MAC)Sublayer Management Entity,MLME)命令,然后处理该命令执行后的相关结果。
nl80211和cfg80211:用于对MIFI设备进行配置管理的开源组件。
无线网卡驱动(wlan driver):用于驱动MIFI设备的硬件完成wifi信号发射。
当应用控制模块12和通信处理模块13之间采用PCIe高速串行总线进行通信时,PCIe RC和PCIe EP即用于实现应用控制模块12和通信处理模块13之间通信的配置组件。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MIFI设备可以按照图2所示的方式进行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方式进行配置,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
电子设备接入MIFI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
应用控制模块12控制通信处理模块13生成5GHz的wifi广播信号和2.4GHz的wifi广播信号,并将该5GHz的wifi广播信号和2.4GHz的wifi广播信号发送至射频模块14。射频模块14通过第一射频通路141发送5GHz的wifi广播信号,通过第二射频通路142发送2.4GHz的wifi广播信号。
电子设备扫描获取到5GHz的wifi广播信号,以及,2.4GHz的wifi广播信号。
假定电子设备通过5GHz的wifi广播信号接入至MIFI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
MIFI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wifi信号时,信号处理流程如下:
联网模块11从网络上获取待发送电子设备的通信信号(图示为5G移动通信信号,实际应用时也可以是其他网络通信信号,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并发送给应用控制模块12。应用控制模块12将该通信信号发送至通信处理模块13。通信处理模块13对该通信信号依次进行802.11协议层、媒体介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以及物理层(Physical Layer,简称PHY层)的处理,得到5GHz的wifi信号,并将该5GHz的wifi信号发送至射频模块14。射频模块14通过第一射频通路141向电子设备该wifi信号。
MIFI设备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wifi信号时,信号处理流程如下:
电子设备将待发送至网络的通信信号转换成5GHz的wifi信号发送给MIFI设备,MIFI设备的射频模块14通过第一射频通路141接收该wifi信号后,发送给通信处理模块13。通信处理模块13对该wifi信号依次进行PHY层、MAC层以及802.11协议层的处理,得到电子设备待发送至网络的通信信号后,发送至应用控制模块12。应用控制模块12利用联网模块11将该通信信号发送至网络中,实现电子设备的网络通信。
可选的,上述MIFI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的可以是加密的wifi信号,使得电子设备接入MIFI设备的无线网络、进行身份认证,以及,网络通信时可以充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具体实现时,应用控制模块12可以将通过联网模块11待发送至电子设备的wifi信号进行加密处理。即,应用控制模块12基于当前的加密处理方式,将从联网模块11获取的通信信号进行加密处理后,发送至通信处理模块13。以及,应用控制模块12可以对电子设备通过联网模块11待发送至网络的wifi信号进行解密处理。即,应用控制模块12基于当前的加密处理方式对应的解密方式,对从通信处理模块13获取的电子设备待发送至网络的通信信号进行解密后,利用联网模块11将该通信信号发送至网络中。
上述加密技术可以是通过保护无线电脑网络安全系统(Wi-Fi ProtectedAccess,WPA)技术实现的,例如可以是WPA3、WPA2,也可以是通过其他加密技术实现的,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上述通过加密技术进行加密处理和解密处理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继续参照图2,具体实现时,应用控制模块12例如可以通过wpa_supplicant实现上述加密和解密处理。
上述进行加密处理和解密处理的方式可以是MIFI设备在出厂前预设的,也可以是基于用户的选择确定的,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示例性的,存在供用户操作的应用层,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层选择是否采用加密技术对wifi信号进行加密处理,也可以选择通过何种加密技术对wifi信号进行加密处理。
应理解,上述是以一个电子设备为例,对如何使用MIFI设备进行网络通信进行了说明。应理解,当该电子设备采用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使用MIFI设备进行网络通信时,该MIFI设备也可以同时为其他接入该无线网络并采用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进行网络通信的电子设备提供服务,以及,同时为其他接入MIFI设备提供的另一无线网络并采用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进行网络通信的电子设备提供服务,其实现原理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MIFI设备,可以实现支持两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当上述两种通信制式分别为802.11ac和802.11g时,由于802.11ac通信制式的网络传输速率较快,而802.11g通信制式的网络覆盖范围较广,因此本申请提供的MIFI设备可以基于上述两种通信制式满足用户多种使用需求,扩大了MIFI设备的应用场景。
需说明,上述方案以MIFI设备支持两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为例,对MIFI设备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和介绍。具体实现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MIFI设备支持更多的通信制式。当其支持更多的通信制式时,可以适应调整通信处理模块13的功能,以及,调整射频模块14所包括的射频通路,其实现原理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的是MIFI设备如何实现两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具体实现时,MIFI设备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关闭或者停止提供其中一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
下面对MIFI设备如何停止提供使用其中一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进行描述。
可选的,上述应用控制模块12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一操作指令。
若第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停止传输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则控制通信处理模块13停止传输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上述目标通信制式为第一通信制式或第二通信制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应用控制模块12接收该第一操作指令,然后将该操作指令发送至通信处理模块13。通信处理模块13根据该操作指令停止传输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MIFI设备发送wifi信号为例,在该实现方式下,通信处理模块13不再生成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MIFI设备接收wifi信号为例,在该实现方式下,通信处理模块13不再解析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处理模块13将该操作指令转发给射频模块14,以控制射频模块14停止传输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MIFI设备发送wifi信号为例,在该实现方式下,通信处理模块13还是生成两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传输至射频模块14,而射频模块14会丢弃掉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即不会通过目标通信制式对应的射频通路发送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MIFI设备接收wifi信号为例,在该实现方式下,射频模块14不再接收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
本申请不限定上述应用控制模块12接收第一操作指令的实现方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MIFI设备还包括:物理按键;该物理按键与应用控制模块12连接。用户可以通过物理按键触发指示停止传输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第一操作指令。
在该实现方式下,上述应用控制模块12,具体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物理按键触发的第一操作指令。上述通过物理按键触发第一操作指令的方式例如可以是长按5秒物理按键即可实现触发,或者连按3次按键以实现触发,本申请不对通过上述物理按键触发第一操作指令的方式进行限定。示例性的,还可以通过不同按压物理按键的方式,触发MIFI设备关闭或停止传输不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例如,长按5秒物理按键触发关闭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连按3次物理按键触发关闭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单击物理按键触发同时传输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和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等。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应用控制模块12,具体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对MIFI设备具有控制权限的电子设备触发的第一操作指令。或者,MIFI设备可以设置有触控显示屏,上述应用控制模块12,具体用于接收用户通过触控显示屏输入第一操作指令等。
上述内容描述的是如何关闭或者停止提供其中一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实现方式。应理解,当需要再次开启该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时,也可以采用前述类似的方式触发应用控制模块12执行开启该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操作,在次不再赘述。
基于应用控制模块12的上述功能,用户可以在不需要使用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时通过第一操作指令指示MIFI设备停止传输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这样,可以基于用户的使用需求,选择性停止传输MIFI设备的其中一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而无需必须同时输出两种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可以减少电量的消耗,延长MIFI设备的待机时间。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FI设备还可以在没有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时,自动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耗电量。下面对MIFI设备中如何为各模块进行供电,以及,如何进行自适应休眠进行说明和介绍。
具体实现时,MIFI设备还包括供电模块15。其中,供电模块15与联网模块11、应用控制模块12、通信处理模块13、射频模块14连接,用于为各模块供电。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供电模块15包括供电电池,供电模块15通过该供电电池为各模块供电。上述供电电池例如可以是锂电池,本申请不对供电电池的种类进行限定。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供电模块15包括供电接口,通过该供电接口可以连接至其他供电设备,进一步的,通过外接的供电设备以及供电模块15内的供电接口为各模块供电。上述供电接口例如可以是USB接口,本申请不对供电接口的种类进行限定。上述供电设备例如可以是电脑、移动电源,本申请不对供电设备的种类进行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处理模块13,还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进行网络通信的电子设备。
当电子设备通过MIFI设备进行网络通信时,其所传输的信号需经过通信处理模块13进行处理,因此,通信处理模块13可以识别出是否有电子设备进行网络通信。
若不存在进行网络通信的电子设备,则表明此时MIFI设备无需发送或接收wifi信号,即其无需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各模块进入休眠状态。例如,控制供电模块15改变为各模块供电方式,以使各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示例性的,当通信处理模块13检测超过1分钟无电子设备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则判断不存在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则通过其内部处理芯片向供电模块15的处理芯片发送指令,以控制供电模块15,使各个模块进入休眠状态。本申请不对通信处理模块13判断是否存在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的方式进行限定。
控制供电模块15改变为各模块供电方式,以使各模块进入休眠状态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应用控制模块12和通信处理模块13之间采用PCIe高速串行总线进行通信,PCIe支持活动状态电源管理(ASPM Active State Power Management,ASPM)。通信处理模块13基于ASPM控制供电模块15改变为各模块供电方式,以使各模块进入休眠状态。具体实现方式,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供电模块15周期性为各模块供电,以使各个模块进入休眠状态。示例性的,若不存在进行网络通信的电子设备,则控制供电模块15停止为各模块供电,并持续该停止供电的状态5分钟,然后供电模块15回复为各个模块供电1分钟,再接着停止为各个模块供电5分钟。循环执行上述供电方式,在该供电模式下,各个模块即处于休眠状态。在恢复供电期间,可以使通信处理模块13检测是否存在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
可选的,上述通信处理模块13还用于,若检测到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则控制各模块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例如,控制供电模块15恢复为各模块持续供电,以使各模块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若通信处理模块13检测到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表明此时MIFI设备需要发送或接收wifi信号,即其需要处于工作状态,则此时通信处理模块13控制供电模块15恢复为各个模块供电,以使各模块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MIFI设备在有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时进入自动进入工作状态,当没有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时,则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响应于实际使用状态,实现低耗电模式和工作状态的转换,减少电量消耗,可以使MIFI设备有更长的待机时间。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FI设备还可以不通过发送wifi信号,而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使与之连接的电子设备接入网络。下面对MIFI设备中如何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使与之连接的电子设备接入网络进行说明。上述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电脑等,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
具体实现时,MIFI设备还包括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与应用控制模块12连接。
上述网络接口可以是USB接口、type-c接口等,本申请不对网络接口的种类进行限定。
上述应用控制模块12,还用于将连接网络接口的电子设备接入网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联网模块11获取通信信号之后,将通信信号传输至应用控制模块12,应用控制模块12在对该通信信号进行处理之后,基于远程网络驱动接口规范(Remote 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RemoteNDIS)将该通信信号通过上述网络接口传输至连接的电子设备,以使电子设备接入网络。
通过上述方式,在使得MIFI设备不仅可以通过发送wifi信号的方式使电子设备接入网络,还可以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使连接的电子设备接入网络以进行网络通信,进一步扩大了MIFI设备的应用场景,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MIFI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IFI设备包括:联网模块、应用控制模块、通信处理模块、射频模块;其中,所述射频模块包括:第一射频通路和第二射频通路;所述应用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联网模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与所述射频模块连接;
所述联网模块,用于接入网络;
所述应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传输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和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速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的传输距离;
所述射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射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射频通路传输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以使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或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进行网络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控制模块,还用于将通过所述联网模块待发送至电子设备的wifi信号进行加密处理,以及,对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联网模块待发送至网络的wifi信号进行解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控制模块,还用于:
接收第一操作指令;
若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停止传输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则控制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停止传输所述目标通信制式的wifi信号,所述目标通信制式为所述第一通信制式或所述第二通信制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IFI设备,还包括:物理按键;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应用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应用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物理按键触发的第一操作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检测是否存在通过所述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
若不存在,则控制各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检测到进行网络通信的电子设备,则控制各模块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控制模块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之间通过高速串行总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IFI设备还包括:网络接口;
所述网络接口与所述应用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应用控制模块,还用于将连接所述网络接口的电子设备接入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口为USB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网模块为SIM卡模块。
CN202211011592.8A 2022-08-23 2022-08-23 Mifi设备 Pending CN1155680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592.8A CN115568040A (zh) 2022-08-23 2022-08-23 Mifi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592.8A CN115568040A (zh) 2022-08-23 2022-08-23 Mifi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8040A true CN115568040A (zh) 2023-01-03

Family

ID=84738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1592.8A Pending CN115568040A (zh) 2022-08-23 2022-08-23 Mifi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680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5341A (zh) * 2023-11-17 2023-12-19 深圳市瀚威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ifi的数据加密传输保护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5341A (zh) * 2023-11-17 2023-12-19 深圳市瀚威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ifi的数据加密传输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7255341B (zh) * 2023-11-17 2024-03-19 深圳市瀚威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ifi的数据加密传输保护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9363B2 (en) Reduced power auto-configuration
US850333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gra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0602512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974417B1 (en) Method for wireless easy connect
CN106464303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US20120026996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EP2047639B1 (en) Managing associations in ad hoc networks
CN114521010A (zh) Mld私密性和操作增强
US20080248835A1 (en) Accessor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services
US915443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TX/RX AMSDU size based on the negotiated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in the tunnel between a controller and an access point
EP3182787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A3162087A1 (en) Wireless extender with on-boarding ssid for simple and extensible onboarding
US20230318916A1 (en)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 Device
WO2018113113A1 (zh) 一种双系统终端wifi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US1069371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Wi-Fi internet of things equipment and Wi-Fi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CN115568040A (zh) Mifi设备
US763070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US20030231610A1 (en)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22257926A1 (zh) 基于旁链路的中继服务方法及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4615688B (zh) 一种WiFi热点设备与当前接入设备之间近距离自动配置方法
CN114553281A (zh) 天线数目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69611A1 (en) Design method to control 5g wifi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to improve data rate
Jinlong et al. A Hybrid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NFC-Enabled Mobile Phones.
US2023011022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s of the same
US11523450B2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