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7850A -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7850A
CN115567850A CN202211129319.5A CN202211129319A CN115567850A CN 115567850 A CN115567850 A CN 115567850A CN 202211129319 A CN202211129319 A CN 202211129319A CN 115567850 A CN115567850 A CN 115567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ircuit
limiting
hole
circuit part
voic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93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德跃
李聆声
刘中建
王萍
刘光磊
邵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2111293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78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7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78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励器和电子设备,所述激励器包括定子组件、弹性件、振子组件及限位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有支撑部,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外磁路部分,所述外磁路部分通过所述弹性件悬挂于所述支撑部,且所述外磁路部分、所述弹性件及所述定子组件围合形成声腔,所述外磁路部分设有连通所述声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内磁路部分和环绕所述内磁路部分设置的内音圈,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定子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并与所述限位孔的孔壁间隔。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效可靠性高、激励性能好的激励器。

Description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励器和应用该激励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实现电子设备电信号到声信号的转换,常见的换能装置包括动圈式扬声器、动铁式扬声器、压电扬声器、电容式扬声器等,其原理都是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从而推动空气发声。平板发声是将硬质板激发出各阶谐振模态,平板以接近随机振动的形式实现声辐射。对于电子设备,其本身的平面结构,如屏幕、壳体等,为这种发声方式提供了可实现条件。为激发平板的谐振模态,一种能提供激励的装置是必须的。
相关技术中,激励装置通常不能够对平板提供稳定的力输出,且在力输出过程中缺乏定位,在出现跌落或碰撞时,各部件之间产生擦碰,从而影响振动效果,进而影响电子设备的发声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激励性能好的激励器,该激励器应用于电子设备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发声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激励器,所述激励器包括:
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有支撑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支撑部;
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外磁路部分,所述外磁路部分通过所述弹性件悬挂于所述支撑部,且所述外磁路部分、所述弹性件及所述定子组件围合形成声腔,所述外磁路部分设有连通所述声腔的限位孔;及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内磁路部分和环绕所述内磁路部分设置的内音圈,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定子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并与所述限位孔的孔壁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磁路部分远离所述定子组件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所述外磁路部分对应所述限位凸台设有限位挡台;
所述限位挡台朝向所述限位孔内延伸,并位于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定子组件之间且/或,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限位挡台在所述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磁路部分具有首尾连接的两个长轴边和两个短轴边;所述限位凸台凸设于两个所述长轴边;或,所述限位凸台凸设于两个所述短轴边;或,所述限位凸台凸设于所述长轴边和所述短轴边,并环绕所述内磁路部分的周缘设置;
或,所述内磁路部分为圆柱形,所述限位凸台凸设于所述内磁路部分的周缘,并环绕所述内磁路部分的周缘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磁路部分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内导磁轭、内磁铁及内导磁板,所述内导磁板连接于所述定子组件,所述内磁铁夹设于所述内导磁板和所述内导磁轭之间,所述内导磁轭朝向所述外磁路部分延伸,以形成所述限位凸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磁铁与所述内导磁板的外径尺寸相同,且小于所述内导磁轭的外径尺寸;
且/或,所述内导磁轭、所述内磁铁及所述内导磁板均呈环形设置,以使所述内导磁轭、所述内磁铁及所述内导磁板的中部形成镂空区域;或,所述内导磁轭呈环形设置,使所述内导磁轭的中部形成镂空区域,所述内磁铁和所述内导磁板均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内导磁板分别对应叠设于多个所述内磁铁,多个所述内磁铁间隔设置,并环绕所述镂空区域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振子组件还包括内框,所述内框的内侧与所述外磁路部分的周缘连接,所述内框的外侧与所述弹性件连接,以使所述内框和所述外磁路部分通过所述弹性件悬挂于所述支撑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磁路部分包括:
外导磁轭,所述外导磁轭包括呈夹角设置的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和/或所述侧板与所述内框连接,所述底板设有第一通孔;
外磁铁,所述外磁铁设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声腔的一侧,并与所述侧板间隔,所述外磁铁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第二通孔;及
外导磁板,所述外导磁板设于所述外磁铁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与所述侧板间隔,所述外导磁板对应所述第二通孔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依次连通,并形成所述限位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背向所述外磁铁一侧的周缘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内框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支撑限位于所述限位台阶;
且/或,所述侧板和所述内框的内壁中二者之一设有定位凸起,二者之另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且/或,所述内框和所述弹性件中二者之一设有固定凸台,二者之另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凸台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固定凹槽内;
且/或,所述外导磁板邻近所述第三通孔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三通孔内延伸形成限位挡台,所述内磁路部分远离所述定子组件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挡台位于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定子组件之间;且/或,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限位挡台在所述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磁路部分和所述外磁路部分间隔以形成内磁间隙,所述内音圈设于所述内磁间隙中;所述定子组件包括:
外框;和
背板,所述背板连接于所述外框的一端,以使所述外框的另一端形成所述支撑部,所述内磁路部分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外磁路部分通过所述弹性件悬挂于所述支撑部,且所述背板、所述外框、所述弹性件及所述外磁路部分围合形成所述声腔;
其中,所述内音圈设于所述背板面向所述外磁路部分的一侧,且所述内音圈贴合固定于所述内磁路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磁路部分面向所述声腔的一侧还设有外磁间隙,所述外磁间隙位于所述内磁间隙的外侧,并环绕所述内磁间隙设置;
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外音圈,所述外音圈环绕所述内音圈设置,并位于所述外框和所述内音圈之间,所述外音圈的一端悬设于所述外磁间隙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为平板结构;
且/或,所述背板的材质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或陶瓷材料;或,所述背板的材质为压电陶瓷材料,所述压电陶瓷材料包括PZT、偏铌酸铅、PbTiO3、BaTiO3、BNT中的一种;
且/或,所述背板的厚度为0.05mm~0.5mm;
且/或,所述背板设有连通所述声腔的镂空孔,所述镂空孔位于所述外音圈的内侧或/和外侧;
且/或,所述背板设有连通所述声腔的镂空孔,所述镂空孔的面积不超过所述背板总面积的50%;
且/或,所述内音圈与所述外音圈的电流方向相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具有折环部;
所述折环部由所述弹性件背向所述声腔的一侧朝向所述声腔内凹陷形成;或,所述折环部由所述弹性件背向所述声腔的一侧朝向背离所述声腔的一侧凸起形成;或,所述折环部具有连续过渡的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材质为超弹体材料,所述超弹体材料为硅橡胶、氟硅橡胶、NBR、TPU、TPE中的一种;
且/或,所述弹性件的劲度系数为5N/m~50N/m;
且/或,所述内磁路部分和所述外磁路部分均沿竖直方向充磁,所述内磁路部分和所述外磁路部分的充磁方向相反;
且/或,所述激励器的谐振频率为50Hz~1000Hz。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壳、屏幕及上述所述的激励器,所述屏幕连接于所述机壳,并与所述机壳围合形成容腔,所述激励器设于所述容腔内,且所述激励器的定子组件与所述屏幕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激励器包括定子组件、振子组件和限位组件,利用定子组件与电子设备的屏幕等平面连接,并通过设置弹性件将振子组件悬挂,提高振子组件的振动效果;同时,振子组件设有连通声腔的限位孔,限位组件设于限位孔内,并与限位孔的孔壁间隔,从而利用限位组件对振子组件的振动产生限位作用,如此在激励器或电子设备出现跌落或碰撞时,有效避免振子组件大幅振动拉扯损伤弹性件的现象,如此提高激励器的可靠性。进一步,振子组件包括外磁路部分,限位组件包括内磁路部分,利用内磁路部分与外磁路部分配合,提高磁场强度,从而提高激励器对电子设备的输出激励,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发声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激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激励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激励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内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激励器与现有技术的性能对比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激励器的背板为压电陶瓷材料与背板为普通材料的性能对比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843988460000051
Figure BDA000384398846000006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实现电子设备电信号到声信号的转换,常见的换能装置包括动圈式扬声器、动铁式扬声器、压电扬声器、电容式扬声器等,其原理都是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从而推动空气发声。平板发声是将硬质板激发出各阶谐振模态,平板以接近随机振动的形式实现声辐射。对于电子设备,其本身的平面结构,如屏幕、壳体等,为这种发声方式提供了可实现条件。为激发平板的谐振模态,一种能提供激励的装置是必须的。
基于上述构思和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激励器100。可以理解的,激励器100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具有平板结构,例如屏幕、壳体等,通过将激励器100与电子设备的平板结构例如屏幕连接,利用激励器100将屏幕激发出各阶谐振模态,屏幕以接近随机振动的形式实现声辐射。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激励器100包括定子组件1、弹性件2、振子组件3及限位组件4,其中,定子组件1设有支撑部111,弹性件2连接于支撑部111,振子组件3包括外磁路部分33,外磁路部分33通过弹性件2悬挂于支撑部111,且外磁路部分33、弹性件2及定子组件1围合形成声腔5,外磁路部分33设有连通声腔5的限位孔331,限位组件4包括内磁路部分41和环绕内磁路部分41设置的内音圈42,限位组件4的一端与定子组件1连接,另一端穿设于限位孔331内,并与限位孔331的孔壁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激励器100的定子组件1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屏幕等平板结构连接,振子组件3用于与定子组件1配合,以产生振动,定子组件1在振子组件3的外磁路部分33振动作用下产生谐振,从而将屏幕激发出各阶谐振模态,使得屏幕以接近随机振动的形式实现声辐射。本实施例中,激励器100能够对屏幕提供稳定的输出激励,且具备较低的谐振频率以匹配屏幕的低阶振动,同时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满足电子设备的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定子组件1设置支撑部111,从而利用支撑部111支撑和安装振子组件3。可以理解的,支撑部111可以是支撑柱、框架或支架等结构,通过设置弹性件2,使得振子组件3的外磁路部分33通过弹性件2悬挂于支撑部111,如此外磁路部分33、弹性件2及定子组件1围合形成声腔5,从而在定子组件1和外磁路部分33配合作用时,外磁路部分33产生振动,并带动定子组件1产生谐振。
可以理解的,弹性件2连接振子组件3和定子组件1,为振子组件3提供柔性支撑,在振子组件3的振动过程中,弹性件2发生弹性形变,为激励器100提供合适的顺性。并且,通过弹性件2与振子组件3的连接,减少振子组件3在非振动方向上的偏移,稳定振子组件3的振动形态,使激励器100提供稳定的力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磁路部分33上设置连通声腔5的限位孔331,并设置限位组件4,使得限位组件4的一端位于声腔5内,并与定子组件1连接,限位组件4的另一端穿设于限位孔331内,并与限位孔331的孔壁间隔。从而在激励器100或电子设备出现跌落或碰撞时,利用限位组件4的内磁路部分41对外磁路部分33产生限位,从而有效避免振子组件3产生大幅度振动,拉扯损伤弹性件2,从而提升激励器100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通过将振子组件3的磁路系统设置为外磁路部分33,使得外磁路部分33通过弹性件2悬挂于支撑部111,弹性件2为振子组件3提供柔性支撑,减少振子组件3在非振动方向上的偏移,稳定振子组件3的振动形态,使激励器100提供稳定的力输出;同时,设置限位组件4,并将限位组件4设置为内磁路部分41和内音圈42,使得内磁路部分41固定连接于定子组件1,且内磁路部分41的一端穿设于限位孔331内,一方面利用内磁路部分41对外磁路部分33实现限位功能,另一方面利用内磁路部分41和外磁路部分33配合形成较强磁场,如此在音圈通以交流信号,使得音圈将电信号引入内磁路部分41和外磁路部分33形成的磁场内,由于内磁路部分41和外磁路部分33形成较强磁场,从而提高磁场驱动力,使得振子组件3的外磁路部分33受到电磁力作用使振子组件3发生振动,进而将振子组件3的惯性力传递至定子组件1进而传递到屏幕,使屏幕谐振发声,并提高电子设备的BL值。
本发明的激励器100包括定子组件1和振子组件3,利用定子组件1与电子设备的屏幕等平面连接,并通过设置弹性件2将振子组件3悬挂,提高振子组件3的振动效果;同时,振子组件3设有连通声腔5的限位孔331,限位组件4设于限位孔331内,并与限位孔331的孔壁间隔,从而利用限位组件4对振子组件3的振动产生限位作用,如此在激励器100或电子设备出现跌落或碰撞时,有效避免振子组件3大幅振动拉扯损伤弹性件2的现象,如此提高激励器100的可靠性。进一步,振子组件3包括外磁路部分33,限位组件4包括内磁路部分41,利用内磁路部分41与外磁路部分33配合,提高磁场强度,从而提高激励器100对电子设备的输出力,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发声性能。
可以理解的,振子组件3的外磁路部分33与定子组件1呈相对且平行设置,内磁路部分41与限位孔331在水平方向形成间隙,该间隙能限制外磁路部分33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行程,从而实现水平限位,如此避免激励器100在大幅度冲击下出现磁路擦碰音圈,产生异音的情况。调整内磁路部分41的总高度,在平衡位置时,使内磁路部分41对外磁路部分33的在垂直方向上的磁场力合力为零,避免磁场力干涉振子组件33的振动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磁路部分41远离定子组件1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414,外磁路部分33对应限位凸台414设有限位挡台3342,限位挡台3342朝向限位孔331内延伸,并位于限位凸台414和定子组件1之间;且/或,限位凸台414和限位挡台3342在振子组件3的振动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以理解的,限位挡台3342朝向限位孔331内延伸,并位于限位凸台414和定子组件1之间。限位凸台414和限位挡台3342在振子组件1的振动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重叠。如此在限位凸台414和限位挡台3342相互配合,对振子组件3实现振动方向上限位的作用,避免激励器100受到外力或跌落时振子组件3大幅振动、拉扯损伤弹性件2,从而提升激励器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内磁路部分41位于限位孔331内的一端设置限位凸台414,此时限位凸台414与限位孔331的孔壁间隔以形成间隙,该间隙能限制外磁路部分33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行程,从而实现水平限位,如此避免激励器100在大幅度冲击下出现磁路擦碰音圈,产生异音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外磁路部分33上设置朝向限位孔331内延伸的限位挡台3342,使得限位挡台3342与限位凸台414对应,且位于限位凸台414和定子组件1之间,也即限位凸台414和限位挡台3342在上下方向或垂直方向上存在间隙,从而利用限位凸台414与限位挡台3342在上下方向或垂直方向上形成的间隙,对外磁路部分33实现上下方向和垂直方向限位的作用,避免激励器100受到外力或跌落时外磁路部分33大幅振动、拉扯损伤弹性件2,从而提升激励器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激励器100工作时,激励器100的定子组件1背向振子组件3的一侧与电子设备的屏幕连接固定,通过在定子组件1的音圈13通以交流信号,利用音圈13将电信号引入内磁路部分41和外磁路部分33形成的较强磁场中,外磁路部分33受到电磁力作用并发生振动,进而通过弹性件2将外磁路部分33的惯性力传递定子组件1进而传递到至屏幕,使屏幕谐振发声。可选地,激励器100的谐振频率在50Hz~1000Hz,如此在激励器100单独作用时的频响曲线,具有较稳定的中低频输出。
在一实施例中,内磁路部分41具有首尾连接的两个长轴边和两个短轴边;限位凸台414凸设于两个长轴边;或,限位凸台414凸设于两个短轴边;或,限位凸台414凸设于长轴边和短轴边,并环绕内磁路部分41的周缘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内磁路部分41呈方形结构,也即内磁路部分41具有首尾连接的两个长轴边和两个短轴边。可以理解的,内磁路部分41的两个长轴边相对,内磁路部分41的两个短轴边相对。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凸台414凸设于两个短轴边。可以理解的,外磁路部分33对应两个短轴边的限位凸台414设置有限位挡台3342。
在另一实施例中,限位凸台414凸设于两个长轴边,此时外磁路部分33对应两个长轴边的限位凸台414设置有限位挡台3342。
在又一实施例中,限位凸台414凸设于长轴边和短轴边,并环绕内磁路部分41的周缘设置,也即内磁路部分41的两个长轴边和两个短轴边均设置有限位凸台414,且限位凸台414环绕内磁路部分41的周缘设置,以形成环形凸台结构,此时外磁路部分33对应环形的限位凸台414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挡台3342。
在一实施例中,内磁路部分41为圆柱形,限位凸台414凸设于内磁路部分41的周缘,并环绕内磁路部分41的周缘设置。可以理解的,限位凸台414和限位挡台3342可以是连续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是多个限位结构相间隔设置。在振子组件1的振动方向上,限位凸台414和限位挡台3342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以达到对振子组件1在振动方向上的限位作用,避免激励器100受到撞击或跌落时,振子组件1大幅度振动脱落或者拉扯损伤弹性件2。
可以理解的,限位凸台414至限位挡台3342之间的距离相同。可选地,限位凸台414至限位孔331的孔壁的水平间隙与限位挡台3342至内磁路部分41外壁的水平间隙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内磁路部分4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内导磁轭411、内磁铁412及内导磁板413,内导磁板413连接于定子组件1,内磁铁412夹设于内导磁板413和内导磁轭411之间,内导磁轭411朝向外磁路部分33延伸,以形成限位凸台414。
在本实施例中,内磁路部分41的内磁铁412和内导磁板413层叠设置于内导磁轭411面向定子组件1的背板12的一侧。可选地,内磁铁412为永磁铁。内导磁板413为导磁板。可以理解的,内导磁板413连接于定子组件1的背板12,通过在内导磁轭411朝向外磁路部分33延伸,以形成限位凸台414,从而简化内导磁轭411的结构。
可选地,内导磁轭411和限位凸台414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内导磁轭411和限位凸台414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本实施例中,内磁铁412和内导磁板413在定子组件1的投影位于内导磁轭411至定子组件1的投影范围内,也即内磁铁412与内导磁板413的外径尺寸相同,且小于内导磁轭411的外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内磁铁412和内导磁板413的形状结构轮廓相同。可选地,内磁铁412和内导磁板413呈板状结构或条状结构或块状结构。内磁铁412在定子组件1的投影面积与内导磁板413在定子组件1的投影面积相同。
可以理解的,为了使得限位凸台414和限位挡台3342在上下方向或垂直方向上存在间隙,如图3所示,限位凸台414在定子组件1的投影与限位挡台3342在定子组件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实施例中,内导磁轭411、内磁铁412及内导磁板413均呈环形设置,以使内导磁轭411、内磁铁412及内导磁板413的中部形成镂空区域。可以理解的,通过调整内磁路部分41的重量,以实现减重的目的,从而调节背板12的振动特性,进而提升激励器100的振动性能,进而提升电子设备的发声性能。
可选地,内导磁轭411、内磁铁412及内导磁板413可选为环形结构,如此使得内导磁轭411、内磁铁412及内导磁板413的中部形成镂空区域,以达到减重目的。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内磁路部分41的中部设置镂空区域,以实现减重的目的,进而提升激励器100高频声输出。可选地,镂空区域可选为通孔或通槽结构。当然,镂空区域包括多个,多个镂空区域间隔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内导磁轭411呈环形设置,使内导磁轭411的中部形成镂空区域,内磁铁412和内导磁板413均包括多个,多个内导磁板413分别对应叠设于多个内磁铁412,多个内磁铁412间隔设置,并环绕镂空区域设置。
可以理解的,内导磁轭411呈环形设置,内磁铁412和内导磁板413均包括多个,多个内磁铁412和多个内导磁板413一一对应,且多个内磁铁412和多个内导磁板413间隔设置,并呈环形设置,使得内导磁轭411、内磁铁412及内导磁板413的中部形成镂空区域,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内磁铁412和内导磁板413的形状结构轮廓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内磁铁412包括多个,多个内磁铁412间隔设置,并呈环形设置,内导磁板413呈环形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振子组件3还包括内框31,内框31的内侧与外磁路部分33的周缘连接,内框31的外侧与弹性件2连接,以使内框31和外磁路部分33通过弹性件2悬挂于支撑部11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内框31可选为框体或框架结构,也即内框31呈两端开口,且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内框31用于安装、固定和支撑外磁路部分33。可以理解的,内框31设置于外磁路部分33的周缘,且通过弹性件2悬挂于定子组件1的外框11远离背板12一端的支撑部111上。
在一实施例中,外磁路部分33包括外导磁轭332、外磁铁333及外导磁板334,其中,外导磁轭332包括呈夹角设置的底板3321和侧板3322,底板3321和/或侧板3322与内框31连接,底板3321设有第一通孔3323,外磁铁333设于底板3321面向声腔5的一侧,并与侧板3322间隔,外磁铁333对应第一通孔3323设有第二通孔3331,外导磁板334设于外磁铁333背向底板3321的一侧,并与侧板3322间隔,外导磁板334对应第二通孔3331设有第三通孔3341,第一通孔3323、第二通孔3331及第三通孔3341依次连通,并形成限位孔33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8所示,外磁路部分33通过外导磁轭332与内框31连接固定,外磁铁333及外导磁板334层叠设置于外导磁轭332面向定子组件1的背板12的一侧。可选地,外磁铁333为永磁铁,外导磁板334为导磁板。可以理解的,限位孔331依次贯穿外导磁轭332、外磁铁333及外导磁板334设置,也即底板3321对应内磁路部分41设有第一通孔3323,外磁铁333对应第一通孔3323设有第二通孔3331,外导磁板334对应第二通孔3331设有第三通孔3341,使得第一通孔3323、第二通孔3331及第三通孔3341依次连通,并形成限位孔331。
可以理解的,外导磁轭332、外磁铁333及外导磁板334可选为环形结构,如此使得外导磁轭332、外磁铁333及外导磁板334形成限位孔33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磁铁333和外导磁板334均包括多个,多个外磁铁333和多个外导磁板334一一对应,且多个外磁铁333和多个外导磁板334间隔设置,并环绕第一通孔3323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磁铁333包括多个,多个外磁铁333间隔设置,并环绕内磁路部分41设置,外导磁板334呈环形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内磁路部分41和外磁路部分33均沿竖直方向充磁,内磁路部分41和外磁路部分33的充磁方向相反。可以理解的,内磁路部分41的内磁铁412和外磁路部分33的外磁铁333沿竖直方向充磁时,内磁铁412与外磁铁333的充磁方向相反。可选地,外磁路部分33的振动方向与竖直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外导磁轭332包括呈夹角设置的底板3321和侧板3322,外磁铁333和外导磁板334层叠设于底板3321面向定子组件1的背板12的一侧,且外磁铁333和外导磁板334与侧板3322间隔形成外磁间隙35。
可以理解的,外磁路部分33设有外磁间隙35,从而方便为音圈13提供避让和悬挂空间,以便音圈13将交流信号引入外磁路部分33的磁场中,将电信号转变为外磁路部分33振动的机械运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磁路部分33设有限位孔331,使得外磁间隙35位于限位孔331的外侧,从而方便利用内磁路部分41与限位孔331的配合对外磁路部分33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限位作用,在激励器100或电子设备出现跌落或碰撞时,利用内磁路部分41对振子组件3产生限位,从而有效避免振子组件3损坏,并配合弹性件2,进一步避免激励器100发生变形或撕裂等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8所示,底板3321背向外磁铁333一侧的周缘形成有限位台阶3324,限位台阶3324环绕第一通孔3323设置,内框31设有支撑台311,支撑台311支撑限位于限位台阶3324。可以理解的,限位台阶3324呈台阶结构,支撑台311支撑并搭接于限位台阶3324。可选地,支撑台311与限位台阶3324可采用胶粘连接或焊接连接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8所示,侧板3322和内框31的内壁中二者之一设有定位凸起3325,二者之另一设有定位凹槽312,定位凸起3325容纳并限位于定位凹槽312内。可以理解的,侧板3322设有定位凸起3325,内框31的内壁设有定位凹槽312,定位凸起3325容纳并限位于定位凹槽312内。当然,侧板3322设有定位凹槽312,内框31的内壁设有定位凸起3325,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3325和定位凹槽312可以是环形结构。当然,定位凸起3325和定位凹槽312均包括多个,多个定位凸起3325和多个定位凹槽312为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内框31和弹性件2中二者之一设有固定凸台313,二者之另一设有固定凹槽22,固定凸台313容纳并限位于固定凹槽22内。可以理解的,内框31的周缘设有固定凸台313,弹性件2的内壁设有固定凹槽22,固定凸台313容纳并限位于固定凹槽22内。当然,内框31的周缘设有固定凹槽22,弹性件2的内壁设有固定凸台313,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导磁板334邻近第三通孔3341的一侧朝向第三通孔3341内延伸形成限位挡台3342,内磁路部分41远离定子组件1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414,限位挡台3342位于限位凸台414和定子组件1之间;且/或,限位凸台414和限位挡台3342在振子组件3的振动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以理解的,限位挡台3342朝向限位孔331内延伸,并位于限位凸台414和定子组件1之间。限位凸台414和限位挡台3342在振子组件1的振动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重叠。如此在限位凸台414和限位挡台3342相互配合,对振子组件3实现振动方向上限位的作用,避免激励器100受到外力或跌落时振子组件3大幅振动、拉扯损伤弹性件2,从而提升激励器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外导磁板334与限位挡台3342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外导磁板334与限位挡台3342位于同一平面。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外导磁板334的结构以及加工便利性,限位挡台3342与第三通孔3341的孔壁呈圆滑过渡。
在一实施例中,内磁路部分41和外磁路部分33间隔以形成内磁间隙34,内音圈42设于内磁间隙34中;定子组件1包括外框11和背板12,背板12连接于外框11的一端,以使外框11的另一端形成支撑部111,内磁路部分41的一端与背板12连接,外磁路部分33通过弹性件2悬挂于支撑部111,且背板12、外框11、弹性件2及外磁路部分33围合形成声腔5;其中,内音圈42设于背板12面向外磁路部分33的一侧,且内音圈42贴合固定于内磁路部分4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外框11可选为框体或框架结构,也即外框11呈两端开口,且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外框11用于支撑、安装和固定背板12、内音圈42及振子组件3的外磁路部分33。可以理解的,背板12连接于外框11的一端,并盖合一端的开口,振子组件3的外磁路部分33通过弹性件2悬挂于外框11的另一端的支撑部111,使得背板12、外框11、弹性件2及振子组件3围合形成声腔5。
可以理解的,内磁路部分41和外磁路部分33间隔以形成内磁间隙34,内音圈42位于声腔5内,内音圈42的一端与背板12连接,另一端悬设于内磁间隙34内,如此在向内音圈42内通入交流信号,使得内音圈42将交流信号引入内磁间隙34内,使得振子组件3的外磁路部分33受到电磁力作用并发生振动,进而将外磁路部分33的惯性力传递定子组件1进而传递至屏幕,使屏幕谐振发声。
在本实施例中,内音圈42由导线绕制而成的多匝线圈,背板12起到支撑和固定内音圈42的作用,同时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屏幕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内音圈42环绕内磁路部分41设置。可选地,内音圈42的内壁与内磁路部分41的外壁连接固定。内磁路部分41的限位凸台414遮盖内音圈42,也即内音圈42在背板12的投影位于限位凸台414在背板12的投影范围内。
可选地,背板12为平板结构。可以理解的,为了实现内磁路部分41在水平方向(即垂直于振子组件3的振动方向)上的限位,内音圈42至限位挡台3342的距离大于内磁路部分41至限位孔331孔壁的距离。也即内音圈42至限位挡台3342沿水平方向的距离大于内磁路部分41至限位孔331孔壁沿水平方向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振子组件3的振动方向上,内音圈42至内磁间隙34内壁的距离大于内磁路部分41和外磁路部分33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内磁路部分41和外磁路部分33之间的距离可以是限位凸台414到外磁路部分33的距离或者限位挡台3342到内磁路部分41的距离。如此利用限位组件4对振子组件3的振动产生限位作用,如此在激励器100或电子设备出现跌落或碰撞时,利用限位组件4对振子组件3产生限位,从而有效避免振子组件3产生大幅度振动,拉扯损伤弹性件2,提升激励器100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背板12的材质可选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或陶瓷材料。当然,背板12的材质也可为压电陶瓷材料。可选地,压电陶瓷材料包括PZT、偏铌酸铅、PbTiO3、BaTiO3、BNT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2的材质也可为压电陶瓷材料时,可利用压电陶瓷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即通电时,压电陶瓷可产生形变或机械应力,从而可激励屏幕振动,以提高电子设备在中高频的频响性能。
如图10所示,激励器100中背板12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或陶瓷材料与背板12的材质为压电陶瓷材料的性能对比可知,激励器100的背板12材质为压电陶瓷材料时,可利用压电陶瓷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即通电时,压电陶瓷可产生形变或机械应力,从而可激励屏幕振动,以提高电子设备在高频的频响性能。可以理解的,压电陶瓷在低频呈现活塞运动,但由于位移较小,导致其低频输出能力弱,但在高频时压电陶瓷向分割振动过渡,此时可实现较大的力输出。
由于传统激励器受到定子组件1重量和尺寸的影响,其高频性能受到限制;而采用将背板12采用压电陶瓷板时,激励器100工作时,压电陶瓷接受大于5kHz的信号,弥补激励器100的高频性能。由此,在中低频段以及高频段,激励器100均有稳定的力输出,在应用于电子设备时,提升电子设备的全频段的发声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2的厚度为0.05mm~0.5mm。可选地,背板12的厚度为0.05mm、0.1mm、0.15mm、0.2mm、0.25mm、0.3mm、0.35mm、0.4mm、0.45mm、0.5mm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外磁路部分33面向声腔5的一侧还设有外磁间隙35,外磁间隙35位于内磁间隙34的外侧,并环绕内磁间隙34设置;定子组件1还包括外音圈14,外音圈14环绕内音圈42设置,并位于支撑部111和内音圈42之间,外音圈14的一端悬设于外磁间隙35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外磁路部分33面向声腔5的一侧设有外磁间隙35,也即外磁路部分33的外磁铁333和外导磁板334与侧板3322间隔形成外磁间隙35,外音圈14位于声腔5内,外音圈14的一端与背板12连接,另一端悬设于外磁间隙35内,且外音圈14环绕内音圈42设置,如此在向外音圈14内通入交流信号,使得音圈13将交流信号引入外磁间隙35内,使得振子组件3的外磁路部分33受到电磁力作用并发生振动,进而将外磁路部分33的惯性力传递至屏幕,使屏幕谐振发声。
在本实施例中,外音圈14由导线绕制而成的多匝线圈,背板12起到支撑和固定外音圈14的作用,同时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屏幕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为了实现内磁路部分41在水平方向的限位,外音圈14至外磁间隙35内壁的距离大于内磁路部分41至限位孔331孔壁的距离。也即外音圈14至外磁间隙35内壁沿水平方向的距离大于内磁路部分41和振子组件3之间的距离。可以是限位凸台414和外磁路部分33之间的水平距离,也可以是外磁路部分33的限位挡台3342和内磁路部分41之间的水平距离。
可以理解的,内音圈42与外音圈14的电流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振子组件3上设置外磁路部分33和内磁路部分41两部分结构,使得外磁路部分33和内磁路部分41之间间隔形成内磁间隙34,并在外磁路部分33面向背板12的一侧形成外磁间隙35,并通过在背板12上设置内音圈42和外音圈14,使得内音圈42和外音圈14分别悬设于内磁间隙34和外磁间隙35,从而使得内音圈42和外音圈14在外磁路部分33和内磁路部分41形成的较强磁场内,以提高对外磁路部分33的驱动力,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BL值。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背板12设有连通声腔5的镂空孔121,镂空孔121位于外音圈14的内侧或/和外侧。可以理解的,通过在背板12设置镂空孔121等镂空区域,以实现减重的目的,从而提升屏幕高频声输出。可选地,镂空孔121的面积不超过背板12总面积的50%。
在本实施例中,镂空孔121可选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条形孔、腰型孔、多边形孔或异形孔等,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镂空孔121包括多个,多个镂空孔121呈间隔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镂空孔121的一端也可连通形成不同图案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镂空孔121位于外音圈14的内侧;或,镂空孔121位于外音圈14的外侧;或,镂空孔121位于外音圈14的内侧和外侧,在此不做限定。当然,镂空孔121可选地位于外音圈14和内音圈42之间。可选地,背板12材料为金属铝。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2具有折环部21;折环部21由弹性件2背向声腔5的一侧朝向声腔5内凹陷形成;或,折环部21由弹性件2背向声腔5的一侧朝向背离声腔5的一侧凸起形成;或,折环部21具有连续过渡的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6所示,通过在弹性件2上设置折环部21,从而利用弹性件2的折环部21对振子组件3的外磁路部分33的振动起到弹性缓冲作用,从而起到辅助限位作用。可以理解的,折环部21可以是凸起或凹槽结构,也即折环部21为由弹性件2背向声腔5的一侧朝向背离声腔5的一侧凸起形成的凸起结构;或者,折环部21为由弹性件2背向声腔5的一侧朝向声腔5内凹陷形成的凹槽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弹性件2具有连续过渡的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即弹性件2呈波浪形。
可选地,弹性件2的材质为超弹体材料,超弹体材料为硅橡胶、氟硅橡胶、NBR、TPU、TPE中的一种。可以理解的,通过将弹性件2的材质为超弹体材料,通过选择弹性件2的材质,进一步调整弹性件2的顺性,从而调节背板12的振动特性,有效提升激励器100的力输出。可选地,弹性件2的劲度系数为5N/m~50N/m。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2背离声腔5的一侧还可以凸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是相间隔设置个多个限位凸起,也可以是连续设置的限位环,限位结构和弹性件2一体成型。在弹性件2上设置限位结构,用于激励器100远离屏幕一侧的空间的辅助限位,避免振子组件1振动幅度过大时触碰到电子设备的壳体或其他部件,影响振动效果或者损伤壳体等。
本发明的激励器100与现有技术的激励器进行性能测试对比,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激励器100因弹性件2的折环部21提供较大阻尼使低频趋于平坦。同时,本发明中激励器100的振子组件3在外磁路部分33和内磁路部分41与外音圈14和内音圈42的配合下提供更大BL值,声压级整体高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机壳、屏幕及上述的激励器100,该激励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屏幕连接于机壳,并与机壳围合形成容腔,激励器100设于容腔内,且激励器100的定子组件1与屏幕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器包括:
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有支撑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支撑部;
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外磁路部分,所述外磁路部分通过所述弹性件悬挂于所述支撑部,且所述外磁路部分、所述弹性件及所述定子组件围合形成声腔,所述外磁路部分设有连通所述声腔的限位孔;及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内磁路部分和环绕所述内磁路部分设置的内音圈,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定子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并与所述限位孔的孔壁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路部分远离所述定子组件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所述外磁路部分对应所述限位凸台设有限位挡台;
所述限位挡台朝向所述限位孔内延伸,并位于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定子组件之间;且/或,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限位挡台在所述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路部分具有首尾连接的两个长轴边和两个短轴边;所述限位凸台凸设于两个所述长轴边;或,所述限位凸台凸设于两个所述短轴边;或,所述限位凸台凸设于所述长轴边和所述短轴边,并环绕所述内磁路部分的周缘设置;
或,所述内磁路部分为圆柱形,所述限位凸台凸设于所述内磁路部分的周缘,并环绕所述内磁路部分的周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路部分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内导磁轭、内磁铁及内导磁板,所述内导磁板连接于所述定子组件,所述内导磁轭朝向所述外磁路部分延伸,以形成所述限位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铁与所述内导磁板的外径尺寸相同,且小于所述内导磁轭的外径尺寸;
且/或,所述内导磁轭、所述内磁铁及所述内导磁板均呈环形设置,以使内磁路部分的中部形成镂空区域;或,所述内导磁轭呈环形设置,使所述内导磁轭的中部形成镂空区域,所述内磁铁和所述内导磁板均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内导磁板分别对应叠设于多个所述内磁铁,多个所述内磁铁间隔设置,并环绕所述镂空区域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组件还包括内框,所述内框的内侧与所述外磁路部分的周缘连接,所述内框的外侧与所述弹性件连接,以使所述内框和所述外磁路部分通过所述弹性件悬挂于所述支撑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路部分包括:
外导磁轭,所述外导磁轭包括呈夹角设置的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和/或所述侧板与所述内框连接,所述底板设有第一通孔;
外磁铁,所述外磁铁设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声腔的一侧,并与所述侧板间隔,所述外磁铁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第二通孔;及
外导磁板,所述外导磁板设于所述外磁铁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与所述侧板间隔,所述外导磁板对应所述第二通孔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依次连通,并形成所述限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背向所述外磁铁一侧的周缘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内框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支撑限位于所述限位台阶;
且/或,所述侧板和所述内框的内壁中二者之一设有定位凸起,二者之另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且/或,所述内框和所述弹性件中二者之一设有固定凸台,二者之另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凸台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固定凹槽内;
且/或,所述外导磁板邻近所述第三通孔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三通孔内延伸形成限位挡台,所述内磁路部分远离所述定子组件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挡台位于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定子组件之间;且/或,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限位挡台在所述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路部分和所述外磁路部分间隔以形成内磁间隙,所述内音圈设于所述内磁间隙中;所述定子组件包括:
外框;和
背板,所述背板连接于所述外框的一端,以使所述外框的另一端形成所述支撑部,所述内磁路部分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外磁路部分通过所述弹性件悬挂于所述支撑部,且所述背板、所述外框、所述弹性件及所述外磁路部分围合形成所述声腔;
其中,所述内音圈设于所述背板面向所述外磁路部分的一侧,且所述内音圈贴合固定于所述内磁路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路部分面向所述声腔的一侧还设有外磁间隙,所述外磁间隙位于所述内磁间隙的外侧,并环绕所述内磁间隙设置;
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外音圈,所述外音圈环绕所述内音圈设置,并位于所述外框和所述内音圈之间,所述外音圈的一端悬设于所述外磁间隙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平板结构;
且/或,所述背板的材质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或陶瓷材料;或,所述背板的材质为压电陶瓷材料,所述压电陶瓷材料包括PZT、偏铌酸铅、PbTiO3、BaTiO3、BNT中的一种;
且/或,所述背板的厚度为0.05mm~0.5mm;
且/或,所述背板设有连通所述声腔的镂空孔,所述镂空孔位于所述外音圈的内侧或/和外侧;
且/或,所述背板设有连通所述声腔的镂空孔,所述镂空孔的面积不超过所述背板总面积的50%;
且/或,所述内音圈与所述外音圈的电流方向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具有折环部;
所述折环部由所述弹性件背向所述声腔的一侧朝向所述声腔内凹陷形成;或,所述折环部由所述弹性件背向所述声腔的一侧朝向背离所述声腔的一侧凸起形成;或,所述折环部具有连续过渡的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材质为超弹体材料,所述超弹体材料为硅橡胶、氟硅橡胶、NBR、TPU、TPE中的一种;
且/或,所述弹性件的劲度系数为5N/m~50N/m;
且/或,所述内磁路部分和所述外磁路部分均沿竖直方向充磁,所述内磁路部分和所述外磁路部分的充磁方向相反;
且/或,所述激励器的谐振频率为50Hz~1000Hz。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屏幕及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励器,所述屏幕连接于所述机壳,并与所述机壳围合形成容腔,所述激励器设于所述容腔内,且所述激励器的定子组件与所述屏幕连接。
CN202211129319.5A 2022-09-13 2022-09-13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5678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9319.5A CN115567850A (zh) 2022-09-13 2022-09-13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9319.5A CN115567850A (zh) 2022-09-13 2022-09-13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7850A true CN115567850A (zh) 2023-01-03

Family

ID=84740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9319.5A Pending CN115567850A (zh) 2022-09-13 2022-09-13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678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56957B1 (en) Loudspeakers
CN218352729U (zh)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US6850138B1 (en) Vibration actuator having an elastic member between a suspension plate and a magnetic circuit device
TW550873B (en) Electrodynamic type of vibration actuato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218352728U (zh)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CN110603816A (zh) 具有电磁扬声器和微型扬声器的扬声器单元
CN209787426U (zh) 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21532615A (ja) 磁気分散モード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分散モードスピーカ
CN107682792B (zh) 一种发声装置
KR100953694B1 (ko) 박형 형상의 다기능형 진동 액츄에이터
CN114501255A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JP5528866B2 (ja) 多機能型発音体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WO2003059008A2 (en) Diaphragm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KR102115383B1 (ko) 진동 패널 장착용 익사이터
KR20190100636A (ko) 진동과 음향을 발생하는 리니어 액추에이터를 구비한 모바일 기기
CN115567850A (zh)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CN114745643A (zh) 发声振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334423A (zh)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CN115334422A (zh)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CN109996156A (zh) 全频振动扬声器系统及具备本系统的电子设备
KR101014190B1 (ko) 전자음향변환기
KR101363512B1 (ko)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22015665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3725528B2 (ja) 平面スピーカ
CN220307365U (zh) 一种减振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