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7605A - 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7605A
CN115567605A CN202211161815.9A CN202211161815A CN115567605A CN 115567605 A CN115567605 A CN 115567605A CN 202211161815 A CN202211161815 A CN 202211161815A CN 115567605 A CN115567605 A CN 115567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enter
target
user request
domain name
public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618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楚晓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Health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Health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Health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Health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618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76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7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7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23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a hash applied to IP addresses or cost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用户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利用公网域名服务器对用户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目标编号;根据目标编号和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预设编号,获取目标数据中心;若目标数据中心未发生故障,则利用目标数据中心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本发明将处理用户请求的数据中心的目标编号预先存储在用户ID中,通过对用户ID进行解析,提取出预先存储的数据中心编号,根据该目标编号直接将用户请求分配给相对应的数据中心即可,缩短了用户请求的分配时间;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的整条访问链保证在同一个目标数据中心的内部,可以避免用户流量跨数据中心之间的交互,有效保证网络延迟最小化。

Description

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系统崩溃、不可抗拒因素地震、火灾等导致数据中心数据丢失,数据中心级的双活、多活高可用架构设计迎刃而生。传统的双活架构涉及基于域名服务器(DomainName Server,DNS)和负载均衡把用户请求的流量随机分配到后端应用集群,后端应用集群的流量随机分配到后端数据库集群。
传统双活架构的服务系统中,用户需要面对跨机房跨地域的网络链路延迟,用户访问一次复杂的场景可能涉及多次跨地域的交互,这会导致用户在复杂业务场景下使用系统中感受到系统响应缓慢甚至响应超时,这容易给用户造成较差的体验。同时,由于用户不能获取系统的快速响应,大量复杂场景的服务诉求转变为投诉涌入客服中心的人工坐席,运营成本增加,客户满意度也受到了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简化数据中心对用户请求的处理流程,有效提高用户请求的处理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所述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包括公网域名服务器、内网域名服务器和多个数据中心,每一数据中心包括应用负载均衡、流量网关、应用集群、数据库负载均衡和数据库集群,每一数据中心对应唯一一个预设编号,每一数据中心的应用负载均衡与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连接,每一数据中心的数据库负载均衡与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目标编号;
根据所述目标编号和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预设编号,获取目标数据中心;
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未发生故障,则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相应的数据库集群。
优选地,所述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相应的数据库集群,包括:
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域名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公网IP地址;
根据所述公网IP地址,获取相应的公网入口,并利用所述公网入口绑定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
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
通过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的域名进行解析,获取内网IP地址;
根据所述内网IP地址,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负载均衡,并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集群。
优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则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故障设备和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最近数据中心;
以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的顺序为方向基准,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前的设备和所述最近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后的设备,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
优选地,若所述故障设备为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应用设备,所述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前的设备和所述最近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后的设备,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包括:
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域名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公网IP地址;
根据所述公网IP地址,获取相应的公网入口,并利用所述公网入口绑定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
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
通过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域名进行解析,获取内网IP地址;
根据所述内网IP地址,获取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负载均衡,并利用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集群。
优选地,还包括:
通过反向代理服务器,将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公网IP地址挂在在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公网入口处。
优选地,所述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未发生故障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中配置动态解析域名,在所述动态解析域名中配置所述公网IP地址的网络协议,所述网络协议包括验证端口和验证方式;
将所述动态解析域名的入口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配置为所述公网IP地址;
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中基于所述验证端口和所述验证方式,向所述公网IP地址发送网络连接请求,基于所述网络连接请求的连接结果验证所述数据中心是否发生故障。
优选地,若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业务相同,则所述用户请求中所述用户信息包含的目标编号相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包括公网域名服务器、内网域名服务器和多个数据中心,每一数据中心包括应用负载均衡、流量网关、应用集群、数据库负载均衡和数据库集群,每一数据中心对应唯一一个预设编号,每一数据中心的应用负载均衡与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连接,每一数据中心的数据库负载均衡与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连接,其中:
解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目标编号;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编号和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预设编号,获取目标数据中心;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未发生故障,则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相应的数据库集群。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将处理用户请求的数据中心的目标编号预先存储在用户ID中,通过公网域名服务器对用户ID进行解析,提取出预先存储的数据中心编号,后续可以根据该目标编号直接将用户请求分配给相对应的数据中心即可,不需要再通过复杂的分配算法去计算,从而缩短了用户请求的分配时间;另外,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的整条访问链保证在同一个目标数据中心的内部,可以避免用户流量跨数据中心之间的交互,有效保证网络延迟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主要应用在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中,该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单个服务器或者云服务器集群,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容灾场景中,例如企业出于对业务更高级的保护,要求业务系统在人为误操作、恶意攻击、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之后,还能够继续提供服务的场景,采用数据中心双活方案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可以保证相同业务在同一个数据中心中处理,因而避免了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的交互,缩短了数据中心中数据链的处理流程,从而提高了数据中心的用户请求分配效率;而数据中心双活指的是实现跨数据中心的业务双活,每个数据中心均可对外提供业务,并且在一个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可以采用另一个数据中心来继续进行对用户请求的处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所述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包括公网域名服务器、内网域名服务器和多个数据中心,每一数据中心包括应用负载均衡、流量网关、应用集群、数据库负载均衡和数据库集群,每一数据中心对应唯一一个预设编号,每一数据中心的应用负载均衡与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连接,每一数据中心的数据库负载均衡与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连接,该方法包括: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包括公网域名服务器、内网域名服务器和多个数据中心,公网域名服务器为公网DNS设备,是互连网中非常重要且常用的系统,它主要的功能是将人们便于记忆的域名和可由机器识别的IP地址进行转换,这样可以方便公司内部服务器对外网进行访问;内网域名服务器主要是针对一个企业的内部,当公司业务比较庞大时,一个数据库负载均衡可能无法满足大公司的数据存储需求,因此通常需要很多个数据库负载均衡,而为了方便记忆和进行查找,每个数据库负载均衡都对应一个内网域名,比如可以根据数据库负载均衡所在城市、所在总公司或子公司、所在部门这些来进行域名命名,但是数据库负载均衡本身智能识别由数字组成的内网IP地址,因此通过内网DNS设备将内网域名转换成内网IP地址,以方便对数据库负载均衡进行访问。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公网域名服务器和一个内网域名服务器可以同时对多个数据中心进行服务。数据中心是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数据中心中都包括若干应用负载均衡、若干流量网关、若干应用集群、若干数据库负载均衡和若干数据库集群,每个设备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负载均衡,英文名称为Load Balance,其含义就是指将负载(工作任务)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运行,例如FTP服务器、Web服务器、企业核心应用服务器和其它主要任务服务器等,从而协同完成工作任务;负载均衡一般构建在原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透明且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带宽、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增加吞吐量、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灵活性;负载均衡是一种技术,指通过某种算法实现负载分担的方法,统一分配请求的设备,负载均衡会统一全部接受,然后按照设定好的算法将这些请求分配给负载均衡中的所有成员。常见的负载均衡产品为F5。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负载均衡是指针对处理应用请求的负载均衡,按照不同的处理需求和功能的负载均衡,一般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有可能涉及不同的业务,比如保险办理业务、投资理财业务、科技研发业务等等,不同的业务对应的负载均衡是不同的,因此称之为业务负载均衡;同样地,仅仅靠一个数据库无法满足现有企业的存储需求,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负载均衡来实现,数据库中通常是分类对数据进行存储,因此将其称之为数据库负载均衡。
另外,集群就是指一组(若干个)相互独立的计算机,利用高速通信网络组成的一个较大的计算机服务系统,每个集群节点(即集群中的每台计算机)都是运行各自服务的独立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之间可以彼此通信,协同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系统资源和数据,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当用户请求集群系统时,集群给用户的感觉就是一个单一独立的服务器,而实际上用户请求的是一组集群服务器。一般在建设数据中心的过程中,负载均衡是实现集群的前提,若某个应用在性能上遇到瓶颈,或者需要高可用的时候,可以通过集群的方式使用多台服务器同时运行同一运用,集群前面加上负载均衡,可以将应用分配到不同的集群服务器上,从而使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尽可能平均。
还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数据中心在建设好后,都会给该数据中心一个编号,该编号是预先就设置好了的,并且每个数据中心的编号是唯一的,不同数据中心对应的编号是不同的。
S110,根据用户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目标编号;
首先用户登录客户端,该客户端可以是任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但并不局限于此。如果该用户是首次登录客户端中的终端系统,在对该用户进行账号注册时会先随机生成一个包含目标编号的用户ID,然后在根据该用户ID、身份证、姓名和手机号等信息注册成为用户信息;该终端系统可以是企业面向用户的任何电子系统,比如保险办理APP、保险办理网页、理财APP、理财网页等等。用户登录客户端后,根据用户需求点击,生成相应的用户请求,该用户请求中包括用户ID、身份证、姓名和手机号等信息,用户ID中包括目标编号。客户端将该用户请求发送给公网域名服务器,客户端和公网域名服务器可以通过蓝牙、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或者其他通讯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公网域名服务器按照智能解析规则对用户请求中的用户ID进行解析,提取出目标编号。具体解析方法包括:对比解析法、趋势解析法、相关解析法、回归解析法和结构解析法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预先预定在用户ID中哪几位数据表示目标编号,然后公网域名服务器在对用户ID进行解析的时候,直接提取该用户ID中对应几位的数据即可,即简单高效,准确率又高。举例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用户ID中的最后两位表示目标编号,这样公网域名服务器在对该用户ID进行解析时,既可以直接提取该用户ID中最后两位数据即可,将提取出来的数据作为目标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数据中心的目标编号预先存储在用户ID中,通过公网域名服务器对用户ID进行解析,提取出预先存储的数据中心编号,后续可以根据该目标编号直接将用户请求分配给相对应的数据中心即可,不需要再通过复杂的分配算法去计算,从而缩短了用户请求的分配时间。
S120,根据所述目标编号和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预设编号,获取目标数据中心;
由于每个数据中心对应一个唯一的预设编号,因此将上一步骤中提取出来的目标编号与每个数据中心对应的预设编号进行一一比较,将预设编号和目标编号相同的数据中心作为目标数据中心。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编号进行数据中心的提取,从中选择合适的目标数据中心。
S130,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未发生故障,则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相应的数据库集群。
选择出目标数据中心后,先判断该目标数据中心是否有设备发生故障,常见的数据中心故障包括宕机故障和非宕机故障,宕机故障一般包括CPU故障、内存故障和其它故障,非宕机故障包括火灾故障、水灾故障和排烟故障等等,这些故障都会影响到数据中心的使用。当发生故障后,会有相应的故障报警和鸣笛,因此可以根据故障报警信号来判断某个数据中心是否发生故障。如果该目标数据中心没有发生故障,则利用该目标数据中心中的设备依次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从而可以保证该用户请求的数据链在该数据中心内部,避免了处理一个用户请求的数据链中涉及到不同的数据中心,也避免了不同数据中心的交互,从而可以有效保障网络延迟最小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通过将处理用户请求的数据中心的目标编号预先存储在用户ID中,通过公网域名服务器对用户ID进行解析,提取出预先存储的数据中心编号,后续可以根据该目标编号直接将用户请求分配给相对应的数据中心即可,不需要再通过复杂的分配算法去计算,从而缩短了用户请求的分配时间;另外,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的整条访问链保证在同一个目标数据中心的内部,可以避免用户流量跨数据中心之间的交互,有效保证网络延迟最小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相应的数据库集群,包括:
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域名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公网IP地址;
根据所述公网IP地址,获取相应的公网入口,并利用所述公网入口绑定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
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
通过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的域名进行解析,获取内网IP地址;
根据所述内网IP地址,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负载均衡,并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集群。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目标数据中心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的过程如下:
首先利用公网域名服务器对目标数据中心的域名进行解析,得到该公网IP地址,该公网IP地址可以方便机器进行识别;然后根据该公网IP地址,找到对应的公网入口,利用该公网入口绑定的应用负载均衡,绑定的应用负载均衡即为目标应用负载均衡,将该用户请求分配到该目标应用负载均衡,该目标应用负载均衡对该用户请求进行均衡处理,将用户请求分配给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
目标流量网关主要用来提供用户请求转发策略,流量网关与业务网关相反,是定义全局性的、跟具体的后端业务应用和服务完全无关的策略网关。流量网关通常只专注于全局的应用程序接口管理策略,比如全局流量监控、日志记录、全局限流、黑白名单控制、接入请求到业务系统的负载均衡等,有点类似防火墙。Kong就是典型的流量网关。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业务网关一般部署在流量网关之后、业务系统之前,比流量网关更靠近业务系统。通常API网指的是业务网关。有时候也会模糊流量网关和业务网关,让一个网关承担所有的工作,所以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线。
然后目标流量网关将用户请求分配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中,目标应用集群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相关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在数据库集群中进行提取。因此,通过内网域名服务器对应用集群进行内网域名解析,即可得到内网IP地址,根据该内网IP地址,就可以找到目标数据中心中的目标数据库负载均衡,然后根据该目标数据库负载均衡找到对应的数据库集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优先分配量流量到同数据中心的数据库集群负载均衡入口,通过数据库负载均衡分配到同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实例,整条访问链保持在同一个数据中心内部,规避用户流量跨数据中心之间的交互,有效保障网络延迟最小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则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故障设备和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最近数据中心;
以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的顺序为方向基准,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前的设备和所述最近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后的设备,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图中实现表示数据中心2对用户请求的处理流程,虚线表示数据中心1对用户请求的处理流程。如果目标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则将故障点之后的数据处理链路转换到旁边的最近数据中心。具体地,如果接收到数据中心报警信号,则说明该数据中心发生了故障,首先根据报警信号对目标数据中心的故障设备进行定位,看目标数据中心中应用负载均衡、流量网关、应用集群、数据库负载均衡、数据库集群这些设备到底是哪个设备发生了故障,将发生故障的设备称之为故障设备,按照用户请求处理的顺序,一个数据中心中故障设备之前的设备是正常的,因此目标数据中心在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时,在故障设备之前的正常处理,在故障设备之后的数据链路则转换到该目标数据中心旁边的最近数据中心,在该最近数据中心中接着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
举例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目标数据中心为数据中心2,目标数据中心2中的应用集群发生故障,因此目标数据中心中的故障设备为应用集群,那么在处理用户请求时,应用集群之前的公网域名服务器、应用负载均衡和流量网关按照同样的处理流程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且在流量网关那一步,数据中心2的流量网关将用户请求分配到数据中心1的目标应用集群中,数据中心1为与数据中心2最近的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1中的目标应用集群,内网域名服务器对数据中心1的目标应用集群进行域名解析,得到内网IP地址,然后根据内网IP地址找到数据中心1中对应的目标数据库负载均衡,目标数据库负载均衡再选择目标数据库集群,从而实现对用户请求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通过旁边最近数据中心继续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在整个数据处理链路中不再回转,只有一次跨数据中心访问,可以有效保障故障场景下网络延迟尽可能的最小化,尽可能的让用户可用并且感受到仍然较快,这能够帮助企业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还包括:
通过反向代理服务器,将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公网IP地址挂在在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公网入口处。
反向代理服务器是代理服务器中的一种,它是在Web服务器之前实现的,并将客户端请求定向到特定的后端服务器。通常,反向代理有助于提高Web服务器的安全性和性能,并防止过载。使用反向代理来缓存,添加SSL加密的其他安全层,以及防范黑客和恶意实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未发生故障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中配置动态解析域名,在所述动态解析域名中配置所述公网IP地址的网络协议,所述网络协议包括验证端口和验证方式;
将所述动态解析域名的入口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配置为所述公网IP地址;
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中基于所述验证端口和所述验证方式,向所述公网IP地址发送网络连接请求,基于所述网络连接请求的连接结果验证所述数据中心是否发生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方法去判断目标数据中心是否发生故障,具体方法为在该公网域名服务器中配置动态解析域名,并在该动态解析域名中配置公网IP地址的网络协议,该网络协议包括验证端口和验证方式,然后将动态解析域名的入口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配置为该公网IP地址,在该公网域名服务器中,基于网络协议中包含的验证端口和验证方式,向公网IP地址发送网络连接请求,基于该网络连接请求的结果来验证该数据中心是否发生故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若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业务相同,则所述用户请求中所述用户信息包含的目标编号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用户请求对应的业务相同,那么这两个用户请求中所包含的目标编号也是相同的。这样就可以保证相同业务的用户请求都在同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如果两个用户请求之间是有交互的,可以减少交互路径,从而进一步减少网络延迟。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公网域名服务器、内网域名服务器和多个数据中心,每一数据中心包括应用负载均衡、流量网关、应用集群、数据库负载均衡和数据库集群,每一数据中心对应唯一一个预设编号,每一数据中心的应用负载均衡与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连接,每一数据中心的数据库负载均衡与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连接,还包括解析模块410、获取模块420、处理模块430,其中:
解析模块410用于根据用户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目标编号;
获取模块42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编号和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预设编号,获取目标数据中心;
处理模块430用于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未发生故障,则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相应的数据库集群。
本实施例为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详情请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系统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解析模块包括解析单元、入口单元、网关单元、内网单元和分配单元,其中:
所述解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域名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公网IP地址;
所述入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公网IP地址,获取相应的公网入口,并利用所述公网入口绑定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
所述网关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
所述内网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的域名进行解析,获取内网IP地址;
所述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内网IP地址,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负载均衡,并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集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还包括故障定位模块和故障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故障定位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则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故障设备和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最近数据中心;
所述故障处理模块用于以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的顺序为方向基准,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前的设备和所述最近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后的设备,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故障处理模块包括故公网单元、均衡单元、最近单元、更改单元、重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公网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域名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公网IP地址;
所述均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公网IP地址,获取相应的公网入口,并利用所述公网入口绑定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
所述最近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
所述更改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域名进行解析,获取内网IP地址;
所述重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内网IP地址,获取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负载均衡,并利用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集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还包括反向代理模块,其中:
所述反向代理模块用于通过反向代理服务器,将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公网IP地址挂在在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公网入口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还包括动态模块、互连模块和验证模块,其中:
所述动态模块用于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中配置动态解析域名,在所述动态解析域名中配置所述公网IP地址的网络协议,所述网络协议包括验证端口和验证方式;
所述互连模块用于将所述动态解析域名的入口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配置为所述公网IP地址;
所述验证模块用于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中基于所述验证端口和所述验证方式,向所述公网IP地址发送网络连接请求,基于所述网络连接请求的连接结果验证所述数据中心是否发生故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若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业务相同,则所述用户请求中所述用户信息包含的目标编号相同。
上述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执行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过程中生成或获取的数据,如用户信息、目标编号。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这一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这一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所述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包括公网域名服务器、内网域名服务器和多个数据中心,每一数据中心包括应用负载均衡、流量网关、应用集群、数据库负载均衡和数据库集群,每一数据中心对应唯一一个预设编号,每一数据中心的应用负载均衡与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连接,每一数据中心的数据库负载均衡与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目标编号;
根据所述目标编号和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预设编号,获取目标数据中心;
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未发生故障,则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相应的数据库集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相应的数据库集群,包括:
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域名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公网IP地址;
根据所述公网IP地址,获取相应的公网入口,并利用所述公网入口绑定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
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
通过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的域名进行解析,获取内网IP地址;
根据所述内网IP地址,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负载均衡,并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集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则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故障设备和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最近数据中心;
以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的顺序为方向基准,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前的设备和所述最近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后的设备,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故障设备为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应用设备,所述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前的设备和所述最近数据中心中所述故障设备之后的设备,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包括:
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域名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公网IP地址;
根据所述公网IP地址,获取相应的公网入口,并利用所述公网入口绑定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
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流量网关,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
通过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应用集群域名进行解析,获取内网IP地址;
根据所述内网IP地址,获取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负载均衡,并利用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负载均衡,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所述最近数据中心的目标数据库集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反向代理服务器,将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公网IP地址挂在在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公网入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未发生故障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中配置动态解析域名,在所述动态解析域名中配置所述公网IP地址的网络协议,所述网络协议包括验证端口和验证方式;
将所述动态解析域名的入口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配置为所述公网IP地址;
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中基于所述验证端口和所述验证方式,向所述公网IP地址发送网络连接请求,基于所述网络连接请求的连接结果验证所述数据中心是否发生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业务相同,则所述用户请求中所述用户信息包含的目标编号相同。
8.一种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网域名服务器、内网域名服务器和多个数据中心,每一数据中心包括应用负载均衡、流量网关、应用集群、数据库负载均衡和数据库集群,每一数据中心对应唯一一个预设编号,每一数据中心的应用负载均衡与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连接,每一数据中心的数据库负载均衡与所述内网域名服务器连接,还包括解析模块、获取模块、处理模块,其中:
解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请求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利用所述公网域名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解析,提取目标编号;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编号和每一数据中心对应的预设编号,获取目标数据中心;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数据中心未发生故障,则利用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处理,并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到相应的数据库集群。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211161815.9A 2022-09-23 2022-09-23 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5676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1815.9A CN115567605A (zh) 2022-09-23 2022-09-23 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1815.9A CN115567605A (zh) 2022-09-23 2022-09-23 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7605A true CN115567605A (zh) 2023-01-03

Family

ID=84741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1815.9A Pending CN115567605A (zh) 2022-09-23 2022-09-23 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676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6848A (zh) * 2023-05-11 2023-08-08 广州慧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采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6848A (zh) * 2023-05-11 2023-08-08 广州慧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采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3463B (zh) 数据安全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10139B2 (en) Remote management of distributed datacenters
US10778645B2 (en) Firewall configuration manager
US9385912B1 (en) Framework for stateless packet tunneling
CN111290865A (zh)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592399B2 (en) Testing web applications using clusters
CN112104754A (zh) 网络代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79292B (zh) 基于网络空间测绘的蜜罐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676563B (zh) 内容分发网络服务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535896A (ja) エンド・ツー・エンド・リンクのトラスト・レベルの動的決定方法、システム
EP4066459A1 (en) Security service
US10015086B2 (en) Multi GTM based routing to avoid latencies
KR101342592B1 (ko) 클라우드 시스템에서의 웹 방화벽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15567605A (zh) 数据中心用户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5659A (zh) 一种反向代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00755B (zh) 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和方法
US10481963B1 (en) Load-balancing for achieving transaction fault tolerance
US20210337041A1 (en) Orchestrated proxy service
CN116264538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691608A (zh) 流量分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10284563B2 (en) Transparent asynchronous network flow information exchange
CN115242791A (zh) 服务平台的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13074B (zh) 管理通信端点的系统、方法和非暂态计算机可用介质
CN115604227B (zh)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72828A (zh) 一种基于url分组粒度提升客户端负载均衡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