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3815B - 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3815B
CN115563815B CN202211413632.1A CN202211413632A CN115563815B CN 115563815 B CN115563815 B CN 115563815B CN 202211413632 A CN202211413632 A CN 202211413632A CN 115563815 B CN115563815 B CN 115563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power
power system
output
constrain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136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63815A (zh
Inventor
韩华春
高骞
贾勇勇
岑炳成
杨俊义
周前
李强
汪成根
王大江
朱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136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3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3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3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63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3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4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wherein a plurality of decentralised, dispersed or local energy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are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ometr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获取双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运行参数,以双高电力系统中风光机组消纳电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以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并求解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得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根据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相比于传统方法采用单一的系数进行计算,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变化趋势,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减少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消耗量,大力发展以风电、光伏为主的低碳能源,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被认为是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随着直流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促进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绿色低碳能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流动和消纳。面向以高比例新能源、高度电力电子化为特征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即“双高电力系统”),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发明一种用以模拟电力系统碳排放流随时间、空间演变的计算方法,对于指导电网、电源规划建设和电网运行,促进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大的意义。
目前而言,碳排放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生产侧通过化石能源消耗量以及碳排放因子来核算碳排放量;另一种是从消费侧通过计算“碳排放流”来核算碳排放量,并给出碳排放量在空间中的分布。对于第一种方法,优势在于概念清晰、操作简单,为目前应用较多的计算方法,然而该方法存在诸多缺陷,如数据收集受限、不确定性大、忽视消费责任。对于第二种方法,优势在于可以清晰的给出碳排放总量以及空间分布,但是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构建机组-节点碳流关联关系矩阵、机组-支路碳流关联关系矩阵和机组-负荷碳流关联关系矩阵,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尤其对于具备双高特征的大型互联电网,该方法的计算效率有待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变化趋势,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包括:
获取双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
根据运行参数,以双高电力系统中风光机组消纳电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以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其中,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包括功率平衡约束、系统备用约束、火电机组启停约束、断面潮流约束、风光机组出力约束和火电机组出力约束;
求解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得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
根据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
优选地,运行参数包括风光机组出力时序曲线、母线负荷时序曲线、火电机组运行参数和联络线限额。
优选地,目标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T代表模拟周期总长度,t代表模拟时间步长,pw(t)代表在t时段风电机组的出力,ppv(t)代表在t时段光伏机组的出力。
优选地,功率平衡约束的表达式为:
pG(t)+pw(t)+ppv(t)-pm(t)=pl(t),t=1,2,...T;
其中,pG(t)代表在t时段火电机组的出力,pm(t)代表在t时段的负荷,p1(t)代表在t时段的对外联络断面功率;
系统备用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H代表火电机组的集合,p i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出力上限值,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出力下限值,Ω代表风光机组的集合,M代表负荷节点的集合,dt,m代表在t时段节点m的负荷,/>代表在t时段系统的正备用率需求,/>代表在t时段系统的负备用率需求,pt,i代表在t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出力,/>代表在t时段节点m的切负荷值;
火电机组启停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ut,i代表在t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状态,ut-1,i代表在t-1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状态,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最短开机时间,/>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最短停机时间,uj,i代表在j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状态;
断面潮流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代表线路l的传输容量上限值,/>代表线路l的传输容量下限值;
风光机组出力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pw(t,k)代表在t时段第k台风电机组的出力,代表第k台风电机组的容量,ppv(t,k)代表在t时段第k台光伏机组的出力,/>代表第k台光伏机组的容量;
火电机组出力约束的表达式为:
0≤ΔPG(t)≤[PG,max(t)-PG,min(t)]·SG(t);
PG(t)=PG,min(t)·SG(t)+ΔPG(t);
其中,ΔPG(t)代表火电机组的单位时段最大升出力,PG,max(t)代表火电机组的优化出力上限值,PG,min(t)代表火电机组的优化出力下限值,SG(t)代表火电机组的出力效率,PG(t)代表火电机组的优化出力。
优选地,根据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包括;
根据公式(1)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
其中,E(t)代表在t时段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λG(t)代表在t时段火电机组的碳排放系数。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碳排放时序因子,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空间分布因子。
优选地,根据碳排放时序因子,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空间分布因子,包括:
根据公式(2)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空间分布因子:
其中,Sm(t)代表在t时段双高电力系统中负荷m处的碳排放因子。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双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运行参数,以双高电力系统中风光机组消纳电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以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其中,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包括功率平衡约束、系统备用约束、火电机组启停约束、断面潮流约束、风光机组出力约束和火电机组出力约束;
模型求解模块,用于求解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得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
时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获取双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运行参数,以双高电力系统中风光机组消纳电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以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并求解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得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根据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相比于传统方法采用单一的系数进行计算,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变化趋势,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110、获取双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双高电力系统中包含有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风光机组(风电机组和光伏机组),非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火电机组。在获取到双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后,可以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满足后续输入要求。具体实施时,运行参数包括风光机组出力时序曲线、母线负荷时序曲线、火电机组运行参数和联络线限额。其中,火电机组运行参数主要包括火电机组的额定参数、运行参数以及接入电网位置等。
S120、根据运行参数,以双高电力系统中风光机组消纳电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以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其中,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包括功率平衡约束、系统备用约束、火电机组启停约束、断面潮流约束、风光机组出力约束和火电机组出力约束。
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的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以双高电力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风电机组和光伏机组)消纳电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以双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约束、系统备用约束、火电机组启停约束、断面潮流约束、风光机组出力约束和火电机组出力约束作为约束条件。
S130、求解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得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满足上述步骤中建立的约束条件前提下,求解该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的目标函数,最终可以得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模型求解的过程在数学书可归结为求解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利用CPLEX自带的混合整数规划求解器(mixed integer optimizer)进行模型求解,所采用的求解方法比较成熟、计算稳定、效率较高。
S140、根据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得到各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后,可以计算出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即碳排放流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以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通过获取双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运行参数,以双高电力系统中风光机组消纳电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以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并求解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得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根据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相比于传统方法采用单一的系数进行计算,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变化趋势,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目标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T代表模拟周期总长度,t代表模拟时间步长,pw(t)代表在t时段风电机组的出力,ppv(t)代表在t时段光伏机组的出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对双高电力系统的机组进行节能发电调度,以风光机组可再生能源消纳电量最大为目标,通过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理安排发电计划,减少弃风、弃光,促进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功率平衡约束的表达式为:
pG(t)+pw(t)+ppv(t)-pm(t)=pl(t),t=1,2,...T;
其中,pG(t)代表在t时段火电机组的出力,pm(t)代表在t时段的负荷,p1(t)代表在t时段的对外联络断面功率;
系统备用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H代表火电机组的集合,p i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出力上限值,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出力下限值,Ω代表风光机组的集合,M代表负荷节点的集合,dt,m代表在t时段节点m的负荷,/>代表在t时段系统的正备用率需求,/>代表在t时段系统的负备用率需求,pt,i代表在t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出力,/>代表在t时段节点m的切负荷值;
火电机组启停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ut,i代表在t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状态,ut-1,i代表在t-1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状态,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最短开机时间,/>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最短停机时间,uj,i代表在j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状态;
断面潮流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代表线路l的传输容量上限值,/>代表线路l的传输容量下限值;
风光机组出力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pw(t,k)代表在t时段第k台风电机组的出力,代表第k台风电机组的容量,ppv(t,k)代表在t时段第k台光伏机组的出力,/>代表第k台光伏机组的容量;
火电机组出力约束的表达式为:
0≤ΔPG(t)≤[PG,max(t)-PG,min(t)]·SG(t);
PG(t)=PG,min(t)·SG(t)+ΔPG(t);
其中,ΔPG(t)代表火电机组的单位时段最大升出力,PG,max(t)代表火电机组的优化出力上限值,PG,min(t)代表火电机组的优化出力下限值,SG(t)代表火电机组的出力效率,PG(t)代表火电机组的优化出力。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包括;
根据公式(1)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
其中,E(t)代表在t时段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λG(t)代表在t时段火电机组的碳排放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各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以及各台火电机组的碳排放系数,可以计算出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
可选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碳排放时序因子,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空间分布因子。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碳排放时序因子,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空间分布因子,包括:
根据公式(2)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空间分布因子:
其中,Sm(t)代表在t时段双高电力系统中负荷m处的碳排放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中,得到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后,根据功率平衡约束,基于各母线负荷占据总负荷的比例,通过碳排放时序因子可以计算出各母线负荷处的碳排放时序因子,即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空间分布因子,进而得到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在空间的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装置。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双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
模型建立模块200,用于根据运行参数,以双高电力系统中风光机组消纳电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以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其中,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包括功率平衡约束、系统备用约束、火电机组启停约束、断面潮流约束、风光机组出力约束和火电机组出力约束;
模型求解模块300,用于求解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得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
时序确定模块400,用于根据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执行相关操作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的步骤。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 S I 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双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运行参数,以双高电力系统中风光机组消纳电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以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其中,所述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包括功率平衡约束、系统备用约束、火电机组启停约束、断面潮流约束、风光机组出力约束和火电机组出力约束;
求解所述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得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
根据所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
所述目标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T代表模拟周期总长度,t代表模拟时间步长,pw(t)代表在t时段风电机组的出力,ppv(t)代表在t时段光伏机组的出力;
所述功率平衡约束的表达式为:
pG(t)+pw(t)+ppv(t)-pm(t)=pl(t),t=1,2,...T;
其中,pG(t)代表在t时段火电机组的出力,pm(t)代表在t时段的负荷,p1(t)代表在t时段的对外联络断面功率;
所述系统备用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H代表火电机组的集合,p i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出力上限值,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出力下限值,Ω代表风光机组的集合,M代表负荷节点的集合,dt,m代表在t时段节点m的负荷,/>代表在t时段系统的正备用率需求,/>代表在t时段系统的负备用率需求,pt,i代表在t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出力,/>代表在t时段节点m的切负荷值;
所述火电机组启停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ut,i代表在t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状态,ut-1,i代表在t-1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状态,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最短开机时间,/>代表第i台火电机组的最短停机时间,uj,i代表在j时段第i台火电机组的状态;
所述断面潮流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代表线路l的传输容量上限值,/>代表线路l的传输容量下限值;
所述风光机组出力约束的表达式为:
其中,pw(t,k)代表在t时段第k台风电机组的出力,代表第k台风电机组的容量,ppv(t,k)代表在t时段第k台光伏机组的出力,/>代表第k台光伏机组的容量;
所述火电机组出力约束的表达式为:
0≤△PG(t)≤[PG,max(t)-PG,min(t)]·SG(t);
PG(t)=PG,min(t)·SG(t)+△PG(t);
其中,△PG(t)代表火电机组的单位时段最大升出力,PG,max(t)代表火电机组的优化出力上限值,PG,min(t)代表火电机组的优化出力下限值,SG(t)代表火电机组的出力效率,PG(t)代表火电机组的优化出力;
所述根据所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包括;
根据公式(1)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
其中,E(t)代表在t时段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λG(t)代表在t时段火电机组的碳排放系数;
还包括:
根据所述碳排放时序因子,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空间分布因子;
所述根据所述碳排放时序因子,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空间分布因子,包括:
根据公式(2)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空间分布因子:
其中,Sm(t)代表在t时段双高电力系统中负荷m处的碳排放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包括风光机组出力时序曲线、母线负荷时序曲线、火电机组运行参数和联络线限额。
3.一种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双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参数,以双高电力系统中风光机组消纳电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以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其中,所述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包括功率平衡约束、系统备用约束、火电机组启停约束、断面潮流约束、风光机组出力约束和火电机组出力约束;
模型求解模块,用于求解所述双高电力系统优化出力模型,得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
时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火电机组的时序出力,确定双高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时序因子。
4.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的步骤。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的步骤。
CN202211413632.1A 2022-11-11 2022-11-11 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563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3632.1A CN115563815B (zh) 2022-11-11 2022-11-11 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3632.1A CN115563815B (zh) 2022-11-11 2022-11-11 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3815A CN115563815A (zh) 2023-01-03
CN115563815B true CN115563815B (zh) 2023-11-28

Family

ID=84770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13632.1A Active CN115563815B (zh) 2022-11-11 2022-11-11 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6381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85348B1 (ko) * 2013-04-24 2013-07-17 (주)한성개발공사 도시계획시 탄소배출량 저감을 위한 공간배치 시뮬레이션 확인 장치
KR20130082925A (ko) * 2011-12-23 2013-07-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발전원에 따른 차등적 탄소배출권을 이용한 절감 에너지 거래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212579A (zh) * 2019-06-17 2019-09-06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风-水-火联合鲁棒机组组合方法
CN113241803A (zh) * 2021-05-26 2021-08-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新能源消纳的储能调度方法及计算机介质
CN114123313A (zh) * 2021-10-28 2022-03-01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恩施供电公司 一种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系统消纳方法
CN114399162A (zh) * 2021-12-13 2022-04-2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能源调度时间自适应变化的滚动优化调度方法
CN114444785A (zh) * 2022-01-12 2022-05-06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燃煤机组深度调峰的深度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4744684A (zh) * 2022-04-24 2022-07-1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控方法
CN114938011A (zh) * 2022-07-07 2022-08-2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储能优化配置的风光火储系统联合运行方法
CN114971071A (zh) * 2022-06-22 2022-08-30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计及风光接入和电热混合储能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时序规划方法
JP7153289B1 (ja) * 2021-09-14 2022-10-14 山東大学 クラスタ学習に基づく低炭素cspシステム協調的最適化方法及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05554A1 (en) * 2017-06-28 2019-01-03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Optimal sizing of energy storage units in demand charge management and pv utilization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82925A (ko) * 2011-12-23 2013-07-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발전원에 따른 차등적 탄소배출권을 이용한 절감 에너지 거래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285348B1 (ko) * 2013-04-24 2013-07-17 (주)한성개발공사 도시계획시 탄소배출량 저감을 위한 공간배치 시뮬레이션 확인 장치
CN110212579A (zh) * 2019-06-17 2019-09-06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风-水-火联合鲁棒机组组合方法
CN113241803A (zh) * 2021-05-26 2021-08-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新能源消纳的储能调度方法及计算机介质
JP7153289B1 (ja) * 2021-09-14 2022-10-14 山東大学 クラスタ学習に基づく低炭素cspシステム協調的最適化方法及び装置
CN114123313A (zh) * 2021-10-28 2022-03-01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恩施供电公司 一种时序生产模拟新能源电力系统消纳方法
CN114399162A (zh) * 2021-12-13 2022-04-2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能源调度时间自适应变化的滚动优化调度方法
CN114444785A (zh) * 2022-01-12 2022-05-06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燃煤机组深度调峰的深度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4744684A (zh) * 2022-04-24 2022-07-1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控方法
CN114971071A (zh) * 2022-06-22 2022-08-30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计及风光接入和电热混合储能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时序规划方法
CN114938011A (zh) * 2022-07-07 2022-08-2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储能优化配置的风光火储系统联合运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碳交易的含风电系统低碳经济调度;张晓辉;闫柯柯;卢志刚;何守龙;;电网技术(10);全文 *
基于碳排放流的配电系统低碳优化运行方法研究;周天睿;康重庆;;全球能源互联网(03);全文 *
考虑风电最大化消纳的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白顺明;陈磊;姜飞;杨睿行;;电气技术(01);全文 *
面向节能发电调度的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袁泉;姚海成;周毓敏;张德亮;黄红伟;;自动化技术与应用(0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3815A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4433B (zh) 一种光储系统参与配电网优化运行策略的获取方法
CN107153885B (zh) 考虑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实时发电计划优化方法
CN104377726B (zh) 一种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发电的调峰方法
Ding et al. A novel control strategy of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wind power smoothing
CN111144620A (zh) 一种考虑季节储氢的电氢综合能源系统及其鲁棒规划方法
CN103593711B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方法
CN103248048B (zh) 一种弃风电量预估方法
CN111291978A (zh) 一种基于Benders分解的两阶段储能方法及系统
CN104318326A (zh) 一种提升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的网架优化模型
CN109038625A (zh) 一种计算多类型电源系统抽水蓄能电站容量效益的方法
CN106786625A (zh) 基于分布式供能系统互动能力的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方法
CN106992541A (zh) 一种减小风电弃风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80082A (zh) 一种适应低碳电源发展的电网规划方法
CN115811070A (zh) 辅助火电机组调频的飞轮储能自适应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
Fang et al. An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for reactive power in wind farms consisting of VSCF DFIG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s
CN115563815B (zh) 双高电力系统碳排放流时空演变模拟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3928933A (zh) 一种减小配电网电压扰动的分布式电源无功控制方法
CN105896613A (zh) 一种考虑通讯时滞的微电网分布式有限时间控制方法
Liu et al.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micro-grid based on Markov model
CN114243773B (zh) 一种动态控制策略的光储充协同方法
CN110289641A (zh) 一种新能源与火电双向为高载能负荷供电的节能优化方法
CN115425650A (zh) 一种供电所微电网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54946A (zh) 新能源发电等值年费用比较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29464B (zh) 一种电网精确箱型经济运行域的加速求解方法
Guo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ing the proportion of nuclear energy in a nuclear-renewable hybrid energy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