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2582A - 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 - Google Patents

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2582A
CN115562582A CN202211240706.6A CN202211240706A CN115562582A CN 115562582 A CN115562582 A CN 115562582A CN 202211240706 A CN202211240706 A CN 202211240706A CN 115562582 A CN115562582 A CN 115562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igrated
optical
migration
optical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407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颖
李旭东
张富翔
齐玉卿
康彦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s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s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s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s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407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25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2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25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06F3/0677Optical disk device, e.g. CD-ROM, DV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首先获取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和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的可用空间;然后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各光盘的可用空间和预设迁移策略,可以确定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其中,预设迁移策略用于减小数据写入/读取过程的光盘调用数;预设迁移策略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确定;最终按照目标迁移位置,将待迁移数据写入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内。通过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适应性匹配合适的预设迁移策略,减少数据写入和/或读取过程中的光盘调用数,从而避免多次调用造成的光盘磨损,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
背景技术
蓝光盘库是一种基于档案级蓝光光盘为介质的自动化存储设备,一般用于数据归档、备份使用、近线或者离线数据的长期保存等。蓝光盘库具备高数据安全性、高可靠性、低功耗、低运营成本、介质寿命长等特性。
现阶段的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通常是直接按时间顺序存储,但由于不同的数据往往存在不同的特点,按照时间进行存储的方式在存储过程和后续的数据读取过程中,会造成光盘的频繁调用,容易导致光盘磨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频繁调用导致的光盘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获取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和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
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和预设迁移策略,确定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其中,预设迁移策略用于减小数据写入/读取过程的光盘调用数;预设迁移策略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确定;
按照目标迁移位置,将待迁移数据写入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和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和预设迁移策略,确定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其中,预设迁移策略用于减小数据写入/读取过程的光盘调用数;预设迁移策略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确定;
写入模块,用于按照目标迁移位置,将待迁移数据写入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盘库管理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蓝光盘库,包括:机械臂、光驱、光盘匣以及如上第三方面的盘库管理服务器;
盘库管理服务器与光驱连接;
光盘匣用于存放光盘组;每个光盘组包括多张光盘,光驱用于对内部的光盘组执行读取/写入操作;
机械臂用于将光盘匣内的光盘组移动到光驱内,或者将光驱内的光盘组移动到光盘匣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首先获取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和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然后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和预设迁移策略,可以确定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其中,预设迁移策略用于减小数据写入/读取过程的光盘调用数;预设迁移策略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确定;最终按照目标迁移位置,将待迁移数据写入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通过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适应性匹配合适的预设迁移策略,减少数据写入和/或读取过程中的光盘调用数,从而避免多次调用造成的光盘磨损,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增量数据的写入过程;
图4是历史数据的写入过程;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光盘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盘库管理服务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该应用场景。在该发明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蓝光盘库11、盘库管理服务器12、管理终端13、业务数据库14、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15以及业务终端16。其中,蓝光盘库11、盘库管理服务器12、管理终端13设置在存储端。盘库管理服务器12可以设置在蓝光盘库11内。存储端服务于业务端,业务端设置有业务数据库14、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15以及业务终端16。
管理人员和程序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终端13对盘库管理服务器12以及服务器所连接的蓝光盘库11进行调整。业务端是用户的数据存储系统,用户通过相应的业务终端16,通过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15,将数据存储到业务数据库14中。然后在业务端需要进行数据迁移时,盘库管理服务器通过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15将业务数据库14中硬盘存储的数据,刻录到蓝光盘库中的光盘中。
刻录速度取决于盘库管理服务器14的硬件配置、网络带宽以及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15的剩余计算资源,刻录过程并不影响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15自身的正常运行。
盘库管理服务器用于将业务系统11中的数据写入到蓝光盘库11中,或者,响应于业务系统11的指令,读取蓝光盘库11中存储的数据。
业务系统11可以是医疗、商业、监控等领域的服务器或平台,也可以是数据中心的管理平台,在此不作限定。蓝光盘库11可以是独立的光盘库,也可以是多个光盘库组成的组合机柜式光盘库,在此不作限定。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应用于图1中所示的蓝光盘库11中的盘库管理服务器,该方法包括:
S210,获取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和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待迁移数据可以是增量数据,也可以是历史数据,在此不作限定。其中,增量数据是业务系统11上按日/星期/月/年等周期增长的数据,相应的,增量数据需要定期写入蓝光盘库11。历史数据是业务系统11中保存的较长时间的数据,例如3-5年前的数据,并且需要将历史数据一次性迁移到蓝光盘库11中。
S220,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和预设迁移策略,确定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其中,预设迁移策略用于减小数据写入/读取过程的光盘调用数;预设迁移策略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可以包括大小、文件路径、MD5值等。在迁移之前,需要先确定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再进行合理配置,尽量减小写入的光盘数量,能够降低能耗以及避免光盘磨损。预设迁移策略用于数据写入/读取过程的减小光盘调用数,是指减小写入和/或后续的数据读取过程中的光盘调用数。
由于业务系统110中存储的大量数据往往是以时间顺序或者以多种不同的顺序排列的,因此一般写入光盘库的过程中也将按照原顺序写入,但这种写入方式可能会造成数据调用时需要调用多张光盘,能耗高并且容易损坏光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迁移策略需要根据业务系统11所应用的场景适应性改变,也可以人为设置,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在业务系统11中存储的数据为医疗数据时,考虑到尽量减少数据读取过程中调用的光盘,因此可以将数据按照病例类型/患者类型等方式进行分类存储。在数据迁移时,需要先按照场景适应性分类后,待迁移数据变为多个小文件,然后确定每个小文件的目标写入光盘和写入顺序,然后执行写入操作。
S230,按照目标迁移位置,将待迁移数据写入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适应性匹配合适的预设迁移策略,减少数据写入和/或读取过程中的光盘调用数,从而避免多次调用造成的光盘磨损和能源损耗,提高可靠性和节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S220可以包括: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和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确定最小写入光盘数;将最小写入光盘数对应的光盘组作为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其中,蓝光盘库的光驱内的光盘的优先写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迁移策略除了使待迁移数据适应性分类存储之外,还可以按照最小写入光盘数进行写入,从而降低写入过程的能耗。例如对于单张光盘,考虑到文件大小100GB时空间占用大小约为101GB左右,因此可以将单张光盘剩余空间大小乘以0.99,得到单张光盘的剩余存储空间。
图3是增量数据的写入过程。图4是历史数据的写入过程。如图3和图4所示,数据的写入可以为:
1.确定数据地址,将增量数据地址挂载在盘库管理服务器;
2.若数据为增量数据,则设置数据提取周期及开始时间,周期包括日/星期/月/年等条件;否则直接执行步骤3;
3.依据设置周期及开始时间,提取业务系统数据库或扫描文件夹/文件,获取文件夹/文件信息,包括大小、文件路径、MD5值,按策略自动建立增量数据写入任务,含原位置、类型、文件名、唯一标识;
4.按照写入任务将数据文件传送到缓存路径并套壳,然后将文件写入到光盘库中;
5.将所有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中,方便日后查询及调阅,并将结果反馈至业务系统告知该任务已执行完成。
其中,步骤3中的按策略自动建立增量数据写入任务具体为:
(1)任务优先写入当前光驱组内光盘PART;
(2)写入文件小于当前光盘PART可用空间,直接建立任务并复制文件至缓存路径后执行写入操作;
(3)写入文件大于当前光盘PART可用空间,则对文件进行拆分,拆分文件小于当前光盘PART可用空间,然后建立任务并复制文件至缓存路径后执行写入操作;
(4)拆分剩余文件执行方式同(2)、(3);
(5)对缓存空间大小做判断算法,建立删除机制;
(6)基于海量小文件,测算文件实际大小与占位空间大小算法。
图3和图4所示的写入过程仅为本发明的一种示例,并不作为限定,只要能保证写入的光盘尽量少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光盘库中的光盘组包括第一类光盘组、第二类光盘组和第三类光盘组;第一类光盘组用于存储温数据;第二类光盘组用于存储关联数据;第三类光盘组用于存储冷数据;其中,温数据为访问频率大于预设频率的待迁移数据;关联数据为访问频率不大于预设频率且与温数据的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待迁移数据;冷数据为访问频率不大于预设频率且与温数据的关联度不大于预设关联度的待迁移数据。相应的,S220可以包括: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对待迁移数据进行分类,得到温数据、关联数据和冷数据;将温数据、关联数据和冷数据存储到对应的光盘组内。
蓝光盘库中一般用于存储使用频率较低的数据,对于频率较低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频率非常低的冷数据,以及频率较低但相对蓝光盘库中的大部分数据高的温数据。
预设频率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光盘库中所有数据访问频率的平均值。
除了上述提到的方式外,预设迁移策略还可以是按照数据热度进行分类迁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数据分开存储,在访问时只需调用温数据对应的光盘组即可,能够有效降低数据读取过程中的光盘调用数,减少能源损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上述冷数据和温数据划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温数据与冷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对不经常访问的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存储。对于某些冷数据来说,其访问频率很低,但由于其数据本身的特殊性,可能会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具有相对较高的访问率。因此对于这些可能转化为温数据的冷数据与一般冷数据分开存储,也能够减小光盘调用数。上述根据温数据与冷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得到的可能转化为温数据的冷数据,可以将其定义为关联数据。因此,存入蓝光盘库中的数据可以按照温数据、关联数据、冷数据进行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预先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温数据和第一数据之间的知识图谱;其中,第一数据为访问频率不大于预设频率的待迁移数据;将知识图谱中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第一数据作为关联数据,不大于预设关联度的第一数据作为冷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是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若待迁移数据为按照预设迁移周期迁移的增量数据,则在每个预设迁移周期的待迁移数据写入后,统计所写入的第三类光盘组的读取次数;根据读取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第三类光盘组内的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更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次数根据第三类光盘组所存储的数据的热度确定,不同的第三类光盘组具有不同的预设次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用户行为习惯改变/社会热点改变等原因,数据热度将不断发生变化,可能会造成生成的知识图谱并不准确,使某些数据误存入存储冷数据的第三类光盘组,因此可以对第三类光盘组的读取次数进行监测,当其读取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获取该迁移周期内该第三类光盘组所读取的全部数据的类型,根据这些数据更新神经网络模型,从而保证生成的知识图谱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光盘库的光驱具有休眠模式和工作模式。相应的,S230可以包括:按照目标迁移位置建立缓存任务列表,并根据缓存任务列表将待迁移数据写入到相应的缓存路径;将蓝光盘库的光驱从休眠模式更改为工作模式;按照目标迁移位置,将缓存路径中的待迁移数据写入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上述的计算过程均完成后在启动光驱,减少能源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230之前,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还包括:获取硬件配置信息和网络带宽信息;根据硬件配置信息和网络带宽信息确定最优线程;按照最优线程和目标迁移位置,将待迁移数据写入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利用linux命令在每次服务器重启或软件程序重启时获取硬件配置(CPU核心数、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内存容量)和网络带宽(千兆、万兆、光纤等),然后自动调整文件迁移数量的线程,优化迁移速率。具体步骤为:
(1)将配置文件和程序文件分离;
(2)制作linux脚本在每次服务器重启或软件程序重启时获取硬件配置和网络带宽;
(3)将获取结果发送给程序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根据返回结果修改线程数;
(4)重启软件服务;
(5)获取文件数量及大小,自动调整传输文件线程,合理使用网络带宽,大数量/小文件自动扩大线程,小数量/大文件自动降低线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还包括:在未来预设时间内存在数据迁移计划时,实时检测是否存在剩余网络带宽;若存在剩余网络带宽,则获取数据迁移计划的待迁移数据的文件类型/热度;使用剩余网络带宽,对待迁移数据进行预分类,得到预分类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在剩余网络带宽并且图1中所示的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15存在剩余计算资源时,可以先对未来需要迁移的数据进行预分类,在实际迁移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预分类结果进行存储,从而提供蓝光盘库的存储效率。
例如,假设未来一个月将迁移医院的业务数据库中的某些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各类的医学图像、诊断报告等。对于占用空间较大、数量较多的医学图像来说,其文件信息往往只标识了存储日期和患者姓名,其上并不会标识出患病类型等信息。因此在计算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15查询医学图像和诊断报告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医生上传的诊断报告对医学图像按照患病类型进行分类,得到预分类结果。
下面提供了一个实施示例对本发明的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进行说明,但并不作为限定。在该实施示例中,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步骤具体为:
1.在未来预设时间内存在数据迁移计划时,检测客户端的业务系统是否存在剩余计算资源,并在存在剩余计算资源时,对未来需要迁移的数据进行预分类。
2.获取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和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
3.在进行数据迁移之前,将待迁移数据划分为温数据和第一数据,然后根据预先建立的神经网络确定温数据与第一数据之间的知识图谱,从而将待迁移数据进一步划分为温数据、关联数据、冷数据。
4.建立缓存任务列表,并根据缓存任务列表将温数据、关联数据、冷数据写入到相应的缓存路径。
5.将蓝光盘库的光驱从休眠模式更改为工作模式。
6.按照图3或图4所示的方式,将温数据写入第一类光盘组,将关联数据据写入第二类光盘组,冷数据据写入第三类光盘组。
7.统计各第三类光盘组光盘组的读取次数,根据大于预设次数的第三类光盘组中存储的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更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通过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适应性匹配合适的预设迁移策略,减少数据写入和/或读取过程中的光盘调用数,从而避免多次调用造成的光盘磨损和能源损耗,提高可靠性和节能性。
2.通过加入预分类策略,能够在数据迁移执行之前,在不影响客户端的业务系统的运行的前提下,利用其剩余计算资源提前执行待迁移数据的文件分类,从而减少后续迁移过程的分类时间,有效提高数据迁移效率。
3.通过加入知识图谱对待迁移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存储,能够提高数据的分类准确性,在进行某一类型的数据读取时,仅需要根据知识图谱就能实现调用,无需对所有的光盘数据进行查询,有效提高数据读取效率。
4.通过按照图3-4所示的方式使待迁移数据按照最小写入光盘数进行写入,能够有效降低写入过程的能耗。
5.通过根据光盘可用空间确定数据的缓存路径,在将一张光盘存满以后在进行下张光盘的存储,能够有效提高光盘的利用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光盘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蓝光盘库包括:机械臂51、光驱52、光盘匣53以及盘库管理服务器54;盘库管理服务器54与光驱52连接;光盘匣53用于存放光盘;光驱52用于对内部的光盘执行读取/写入操作;机械臂51用于将光盘匣53内的光盘移动到光驱52内,或者将光驱52内的光盘移动到光盘匣53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盘库内设置有大量光盘匣53,光驱52可以容纳一张/多张光盘,在此不作限定。光盘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光驱。在光盘库内设置有多个光驱时,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光驱进行并行的读写操作,从而提高读写速度。例如图5所给出的示例中,两侧各设置有5个光盘匣53,中间设置有3个光驱52,机械臂51设置在轨道上,通过在轨道上移动和旋转到达相应的位置,从而从光盘匣53中抓取光盘,并放置到光驱52中。盘库管理服务器54可以设置在蓝光盘库中的任意位置,在此不作限定。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和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
分析模块620,用于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和预设迁移策略,确定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其中,预设迁移策略用于减小数据写入/读取过程的光盘调用数;预设迁移策略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确定。
写入模块630,用于按照目标迁移位置,将待迁移数据写入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
可选的,分析模块620,具体用于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和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确定最小写入光盘数;将最小写入光盘数对应的光盘组作为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其中,蓝光盘库的光驱内的光盘组的优先写入。
可选的,蓝光盘库中的光盘组包括第一类光盘组、第二类光盘组和第三类光盘组;第一类光盘组用于存储温数据;第二类光盘组用于存储关联数据;第三类光盘组用于存储冷数据。其中,温数据为访问频率大于预设频率的待迁移数据;关联数据为访问频率不大于预设频率且与温数据的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待迁移数据;冷数据为访问频率不大于预设频率且与温数据的关联度不大于预设关联度的待迁移数据。相应的,分析模块620,具体用于根据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对待迁移数据进行分类,得到温数据、关联数据和冷数据;将温数据、关联数据和冷数据存储到对应的光盘组内。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关联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温数据和第一数据之间的知识图谱;其中,第一数据为访问频率不大于预设频率的待迁移数据;将知识图谱中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第一数据作为关联数据,不大于预设关联度的第一数据作为冷数据。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当待迁移数据为按照预设迁移周期迁移的增量数据时,在每个预设迁移周期的待迁移数据写入后,统计所写入的光盘组的读取次数;根据读取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第三类光盘组内的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更新。
可选的,蓝光盘库的光驱具有休眠模式和工作模式。相应的,写入模块630,用于按照目标迁移位置建立缓存任务列表,并根据缓存任务列表将待迁移数据写入到相应的缓存路径;将蓝光盘库的光驱从休眠模式更改为工作模式;按照目标迁移位置,将缓存路径中的待迁移数据写入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线程配置模块,用于获取硬件配置信息和网络带宽信息;根据硬件配置信息和网络带宽信息确定最优线程;按照最优线程和目标迁移位置,将待迁移数据写入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盘库管理服务器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盘库管理服务器7,该实施例的盘库管理服务器7包括:处理器70、存储器70以及存储在存储器70中并可在处理器7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0。处理器70执行计算机程序70时实现上述各个开放关系抽取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210至步骤230。或者,处理器70执行计算机程序70时实现上述各系统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6所示模块610至630的功能。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7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70中,并由处理器7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70在盘库管理服务器7中的执行过程。
盘库管理服务器7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70、存储器7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盘库管理服务器7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盘库管理服务器7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7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70可以是盘库管理服务器7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盘库管理服务器7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70也可以是盘库管理服务器7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盘库管理服务器7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70还可以既包括盘库管理服务器7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7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7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开放关系抽取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70,计算机程序70包括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70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70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70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70在被处理器70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70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的硬盘或内存。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终端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及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和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
根据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和预设迁移策略,确定所述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其中,所述预设迁移策略用于减小所述光盘调用数;所述预设迁移策略根据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确定;
按照所述目标迁移位置,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写入到所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和预设迁移策略,确定所述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和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确定最小写入光盘数;
将所述最小写入光盘数对应的光盘组作为所述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
其中,所述蓝光盘库的光驱内的光盘的优先写入。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盘库中的光盘组包括第一类光盘组、第二类光盘组和第三类光盘组;所述第一类光盘组用于存储温数据;所述第二类光盘组用于存储关联数据;所述第三类光盘组用于存储冷数据;
其中,所述温数据为访问频率大于预设频率的待迁移数据;所述关联数据为访问频率不大于预设频率且与所述温数据的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待迁移数据;所述冷数据为访问频率不大于预设频率且与所述温数据的关联度不大于预设关联度的待迁移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各光盘组的可用空间和预设迁移策略,确定所述待迁移数据的目标迁移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文件信息对所述待迁移数据进行分类,得到温数据、关联数据和冷数据;
将所述温数据、所述关联数据和所述冷数据存储到对应的光盘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先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所述温数据和第一数据之间的知识图谱;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为访问频率不大于预设频率的待迁移数据;
将所述知识图谱中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第一数据作为所述关联数据,不大于预设关联度的第一数据作为所述冷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迁移数据为按照预设迁移周期迁移的增量数据,则在每个预设迁移周期的待迁移数据写入后,统计所写入的光盘组的读取次数;
根据所述读取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第三类光盘组内的数据,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盘库的光驱具有休眠模式和工作模式;
所述按照所述目标迁移位置,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写入到所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迁移位置建立缓存任务列表,并根据所述缓存任务列表将所述待迁移数据写入到相应的缓存路径;
将所述蓝光盘库的光驱从休眠模式更改为工作模式;
按照所述目标迁移位置,将所述缓存路径中的待迁移数据写入到所述蓝光盘库的各光盘组内。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来预设时间内存在数据迁移计划时,实时检测是否存在剩余网络带宽;
若存在剩余网络带宽,则获取所述数据迁移计划的待迁移数据的文件类型/热度;
使用所述剩余网络带宽,对待迁移数据进行预分类,得到预分类结果。
8.一种盘库管理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的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步骤。
9.一种蓝光盘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光驱、光盘匣以及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库管理服务器;
所述盘库管理服务器与所述光驱连接;
所述光盘匣用于存放光盘组,每个光盘组具有多张光盘;所述光驱用于对内部的光盘组执行读取/写入操作;
所述机械臂用于将所述光盘匣内的光盘组移动到所述光驱内,或者将所述光驱内的光盘组移动到所述光盘匣中。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步骤。
CN202211240706.6A 2022-10-11 2022-10-11 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 Pending CN1155625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0706.6A CN115562582A (zh) 2022-10-11 2022-10-11 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0706.6A CN115562582A (zh) 2022-10-11 2022-10-11 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2582A true CN115562582A (zh) 2023-01-03

Family

ID=84744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40706.6A Pending CN115562582A (zh) 2022-10-11 2022-10-11 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625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1266A (zh) * 2023-06-27 2023-07-2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上下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1266A (zh) * 2023-06-27 2023-07-2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上下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501266B (zh) * 2023-06-27 2023-09-1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上下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28669A1 (en) Storage Device Optimization Using File Characteristics
US881936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ape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S7594076B2 (en) Disk array apparatus, data migr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8521986B2 (en) Allocating storage memory based on future file size or use estimates
US9235354B2 (en) Storage network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US20060101200A1 (en) Library system, virtual library apparatus, cache restor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recorded thereon a cache restoring program
US20060101084A1 (en) Policy based data migration in a hierarchical data storage system
US20110145494A1 (en) Virtual tape serv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ape mounting of the same
CN106227621B (zh) 基于逻辑卷管理精简卷的数据备份方法及系统
TW201211800A (en) Migration of metadata and storage management of data in a first storage environment to a second storage environment
CN111880993B (zh) 集群运维状态诊断方法、运维监控系统和终端、存储介质
US20220164316A1 (en) Dedupl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28271B2 (en) Managing read/write compatibility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and storage media
CN115562582A (zh) 基于蓝光盘库的数据迁移方法、服务器及蓝光盘库
CN111124303A (zh) 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448946B (zh)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20090240877A1 (en) Virtual tap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030074376A1 (en) File manager for storing several versions of a file
CN114547019A (zh) 数据库读写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JP2000347919A (ja) データベース・オンラインバックアップ自動運用システム
US848442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copy data via a removable storage device
US20080162411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ically analyzing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US20070061530A1 (en) Method for storage of digital data in a mainframe data center and associated device
US20170337235A1 (en) Life cycle data set repository
US10388304B1 (en) Storing data on unused areas of a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