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2570B -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2570B
CN115562570B CN202210451527.0A CN202210451527A CN115562570B CN 115562570 B CN115562570 B CN 115562570B CN 202210451527 A CN202210451527 A CN 202210451527A CN 115562570 B CN115562570 B CN 115562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data
target
electronic equipment
mig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15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62570A (zh
Inventor
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515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2570B/zh
Priority to CN202311135714.9A priority patent/CN117311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2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2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62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2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06F3/0676Magnetic dis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作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确认操作,显示目标连接码,将目标连接码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对目标连接码进行显示,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二确认操作,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作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三确认操作,建立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迁移通道,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数据迁移通道发送的目标迁移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能够直接显示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连接码,使数据迁移的操作更加简单,同时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进行二次确认可以提高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用户更换电子设备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而在新旧设备进行更换时,旧设备上的数据如文件、照片以及视频等都需要转移到新设备上。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将旧设备上的数据迁移至新设备上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在该方法中,旧设备可以直接接收新设备发送的PIN码,而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PIN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另外,新设备在接收到旧设备发送的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后,如果接收到用户基于新设备输入的确认操作,则确定目标连接码验证成功,如此能够保证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迁移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响应作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确认操作,显示目标连接码,目标连接码用于唯一标识本次连接;将目标连接码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连接码,并对目标连接码进行显示;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二确认操作,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二确认操作是用户基于目标连接码输入的确定操作。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三确认操作,建立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迁移通道,接收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数据迁移通道发送的目标迁移数据。这样,第二电子设备可以直接对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连接码进行显示,用于可以基于该目标连接码直接输入第二确认操作即可,而不需要手动输入目标连接码,如此不仅可以保证数据发送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在确定用户基于第二电子设备输入第二确认操作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确认操作,如此能够避免恶意攻击,或者可以避免对同型号/同名称设备的混淆,保证数据迁移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第一确认操作可以是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继续”控件输入的操作(如图8所示)。
示例性的,目标连接码可以是随机生成的PIN码。
示例性的,目标连接码的位数为6位或者8位。
示例性的,第二确认操作可以是用户针对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的“继续”控件输入的操作(如图14所示)。
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第三确认操作可以是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连接”控件输入的操作(如图16所示)。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功能选择指令,显示换机克隆的界面,换机克隆的界面包括新设备选择控件;响应作用于新设备选择控件的选择操作,扫描并显示允许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候选设备,候选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选择指令。这样,能够灵活的实现数据的迁移。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响应作用于新设备选择控件的选择操作,显示下载提示信息,下载提示信息包括换机克隆功能的下载网站;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根据换机克隆功能的下载网站下载换机克隆功能。这样,能够使第二电子设备快速下载到换机克隆。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发送磁盘信息获取请求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磁盘信息获取请求,并根据磁盘信息获取请求获取目标磁盘信息,将目标磁盘信息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目标磁盘信息,并对目标磁盘信息进行显示,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文件选择操作和第四确认操作,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第二电子设备,文件选择操作是基于目标磁盘信息输入的操作。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并基于数据获取请求获取目标迁移数据,将目标迁移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数据迁移通道发送的目标迁移数据。这样,用户通过第一电子设备便可以实现对待迁移数据的选择,能够提高数据迁移的易操作性。
示例性的,第四确认操作可以是用户针对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开始迁移”控件输入的操作(如图19所示)。
示例性的,目标迁移数据可以包括文件、应用程序、图片以及视频等。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目标磁盘信息包括磁盘标识,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基于磁盘标识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是否匹配;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匹配,则将目标迁移数据存储至与第二电子设备盘符对应的盘符上。这样,在将第二电子设备上的数据迁移至第一电子设备后,用户能够快速找到其所需文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确定目标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病毒数据;若目标迁移数据中存在病毒数据,则对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去病毒处理;对去病毒处理后的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这样,能够避免第一电子设备的性能受到病毒数据的影响。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确定目标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重复数据;若目标迁移数据中存在重复数据,则对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去重处理;对去重处理后的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这样,能够避免不必要数据的存储过多占用第一电子设备的存储空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作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确认操作,生成目标连接码,目标连接码用于唯一标识本次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将目标连接码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连接码,并对目标连接码进行显示,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二确认操作,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三确认操作,建立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迁移通道,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数据迁移通道发送的目标迁移数据,并对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根据第二方面,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功能选择指令,显示换机克隆的界面,换机克隆的界面包括新设备选择控件;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作用于新设备选择控件的选择操作,扫描并显示允许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候选设备,候选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对第二电子设备的选择指令。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作用于新设备选择控件的选择操作,显示下载提示信息,下载提示信息包括换机克隆功能的下载网站;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换机克隆功能的下载网站下载换机克隆功能。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磁盘信息获取请求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磁盘信息获取请求,并根据磁盘信息获取请求获取目标磁盘信息,第二电子设备将目标磁盘信息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目标磁盘信息,并对目标磁盘信息进行显示,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文件选择操作和第四确认操作,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第二电子设备,文件选择操作是基于目标磁盘信息输入的操作。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并基于数据获取请求获取目标迁移数据,第二电子设备将目标迁移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数据迁移通道发送的目标迁移数据。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磁盘标识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是否匹配,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匹配,第一电子设备则将目标迁移数据存储至与第二电子设备盘符对应的盘符上。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目标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病毒数据,若目标迁移数据中存在病毒数据,第一电子设备则对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去病毒处理,第一电子设备对去病毒处理后的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目标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重复数据,若目标迁移数据中存在重复数据,第一电子设备则对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去重处理,第一电子设备对去重处理后的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的数据迁移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数据迁移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的数据迁移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数据迁移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运行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数据迁移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数据迁移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电脑管家应用程序集成换机克隆功能的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数据迁移应用程序独立安装的示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数据迁移应用程序打开后的首页界面示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扫描获取到多个候选设备的界面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扫描获取到一个候选设备的界面示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未扫描到候选设备的界面示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第二电子设备触发数据迁移的界面示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选择并连接第二电子设备的界面示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显示PIN码的示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第二电子设备显示PIN码的示例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第二电子设备等待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示例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确认信息后的界面示例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扫描到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的界面示例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磁盘信息的示例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数据传输的示例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数据迁移成功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数据迁移系统100中。如图1所示,该数据迁移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01和第二电子设备02。其中,第一电子设备01可以称作是新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称作是旧设备。
第一电子设备01和第二电子设备02具体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智能电视、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电子设备、车载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例如,第一电子设备01和第二电子设备02可以均为笔记本电脑,或者,第一电子设备01和第二电子设备02可以均为手机,或者,第一电子设备01可以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第二电子设备02可以为手机或智能电视等。
以第一电子设备01为笔记本电脑、第二电子设备02为笔记本电脑举例,在一些场景下,用户可能需要将一台笔记本电脑中存储的数据迁移至另一台笔记本电脑中。例如,用户购买了新的笔记本电脑后,想将旧笔记本电脑上的数据迁移至新笔记本电脑上,此时旧笔记本电脑便可以作为图1中的第二电子设备02,而新笔记本电脑则可以作为图1中的第一电子设备01。
示例性的,检测到用户在两个电子设备之间有迁移数据的需求时,第二电子设备02可与第一电子设备01先建立通信连接,再通过该通信连接将其存储的数据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01,由第一电子设备01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
第一电子设备01与第二电子设备02建立通信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01基于Wi-Fi热点与第二电子设备02建立通信连接。另外,第一电子设备01也可以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第二电子设备02建立通信连接。其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Bluetooth)通讯技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通讯技术和ZigBee通讯技术中的一种或者组合,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通信连接方式。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仅是电子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2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处理器110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迁移方法。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电子设备100充电,也可以用于电子设备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电子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执行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中的数据迁移方法。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内部存储器121中还可以存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迁移方法对应的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运行数据迁移方法对应的可执行程序代码可以实现数据迁移。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电子设备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电子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本申请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只要可以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代码,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进行处理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电子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或者为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处理装置,例如,芯片。
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操作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电子设备100的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100为笔记本电脑为例,如图3所示,可以将操作系统分为三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例如电脑管家、换机克隆、视频应用、以及即时通信应用等。其中,换机克隆可以是单独安装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集成在电脑管家中的一项功能。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通知管理器、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以及资源管理器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电子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内核层是硬件和上述软件层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蓝牙驱动、Wi-Fi驱动、显示驱动、音频驱动以及传感器驱动等。其中,该硬件可以包括摄像头、显示屏,麦克风,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等器件。
可以理解的是,图3示出的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以及内核层等包含的部件,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目前人们在更换电子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将旧设备上的数据迁移到新设备上。然而,现有技术在将旧设备上的数据迁移到新设备时,通常需要手动输入与新设备关联的PIN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个人识别码),如此降低了数据迁移的易操作性。另外,现有技术在进行数据迁移时,通常只需要用户在旧设备上确认连接便可以使新设备和旧设备取得连接,但是这样会使数据迁移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该数据迁移方法中,旧设备可以直接接收新设备发送的PIN码,而不需要手动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另外,新设备在接收到旧设备发送的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后,如果接收到用户基于新设备输入的确认操作,则确定目标连接码验证成功,如此能够保证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该数据迁移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S101至步骤S113。
步骤S101:第一电子设备扫描可连接的候选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上可以配置有数据迁移应用程序。另外,该数据迁移应用程序的功能也可以集成在其他应用程序中。
作为一个示例,数据迁移应用程序可以为换机克隆应用程序,该换机克隆应用程序具有换机克隆的功能。另外,电脑管家应用程序也可以集成有该换机克隆的功能。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打开电脑管家应用程序的操作后,其可以显示如图5所示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中包括电脑管家应用程序的首页界面11。
通过图5可以知道,电脑管家应用程序中可以集成有全面扫描、电源模式13、硬件信息以及换机克隆12等多个功能,这些功能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换机克隆12用于实现数据迁移;又如,电源模式13用于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电量进行管理。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数据迁移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独立于电脑管家的应用程序,用户在进行数据迁移时可以直接通过操作该数据迁移应用程序来触发数据的迁移。如图6所示,第一电子设备上可以安装有换机克隆应用程序14,通过该换机克隆应用程序14用户便可以将第二电子设备上的数据迁移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数据迁移的旧设备。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上未配置有数据迁移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到指定网站下载该应用程序,以实现数据迁移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迁移应用程序被打开后,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可以如图7所示,此时的界面可以由第一区域15、第二区域16以及其他区域组成。其中,第一区域15可以包括新设备选择控件,第二区域16可以包括旧设备选择控件。
可选的,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针对新设备选择控件输入的触控操作,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扫描可连接的候选设备。如果另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针对旧设备选择控件输入的触控操作,则可以另一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的PIN码。另外,通过图7知道新设备主要用于接收数据,而旧设备则主要用于发送数据。换句话说,用户可以通过触发第一区域15来接收数据,或者可以通过触发第二区域16来发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触发了第一区域15的新设备选择控件后,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为新设备,因此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执行扫描旧设备的操作。
另外,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触发新设备选择控件时,可以确定蓝牙和Wi-Fi是否处于打开状态,如果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和Wi-Fi处于打开状态,则可以利用蓝牙和Wi-Fi中的至少一个扫描可连接的候选设备。
可选的,如果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和Wi-Fi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闭状态,则可以输出提示信息,通过该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打开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和/或Wi-Fi。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连接的候选设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果具备连接条件的电子设备有多个,则可连接的候选设备即有多个。如图8所示的笔记本电脑17和笔记本电脑18便是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扫描可连接的设备获取的候选设备。通过图8知道,多个候选设备可以通过型号、名称等不同来进行区分。例如,笔记本电脑17的型号为“XXX2020”,而笔记本电脑18的型号则为“XXX13”。
可选的,多个候选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来进行区分,如笔记本电脑17的颜色可以为蓝色,而笔记本电脑18的颜色则为灰色。另外,多个候选设备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外观来进行区分。
可选的,为了方便用户区分不同候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在显示候选设备时,也可显示候选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之间的距离以及方位等,如此用户便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从候选设备中确定出第二电子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如果具备连接条件的候选设备有一个,则可连接的候选设备仅有一个,如图9所示的笔记本电脑19便是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扫描获取的候选设备,可见,图9中具备连接条件的候选设备仅有一个。
另外,如果不存在满足连接条件的候选设备,则可连接的候选设备则为零,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周期性的扫描可连接的候选设备。如图10所示,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扫描并未发现可连接的候选设备,此时其显示界面上可以显示正在搜索的图标20。如果扫描时长超出预设时长,第一电子设备仍未扫描到可连接的候选设备,则其可以输出弹窗,通过该弹窗提示用户无可连接的候选设备,请保证第二设备满足连接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条件可以是候选设备的蓝牙和Wi-Fi处于打开状态,同时候选设备上也配置有数据迁移应用程序。换句话说,候选设备在蓝牙和Wi-Fi处于打开状态,且数据迁移应用程序处于打开状态时,其可以被第一电子设备扫描到。
为了更好的理解,候选设备的触发过程,本申请实施例给出如图11所示的示图,图11的(a)是用户触发第二区域16的界面示意图,当候选设备检测到用户触发了第二区域16时,其显示界面可以如图11的(b)所示。此时候选设备的界面上可以显示有其对应的型号,以及“取消”控件21。如果用户在触发第二区域16后,想取消数据的迁移,则可以通过点击“取消”控件21来实现。
通过上述介绍知道,候选设备满足连接条件的前提是其配置有数据迁移应用程序,如果候选设备上未安装有数据迁移应用程序,本申请实施例则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提示候选设备下载数据迁移应用程序。具体的,第一电子设备上可以显示数据迁移应用程序的下载网站,用户通过该提示能够快速有效的获取到数据迁移应用程序。
作为一个示例,数据迁移应用程序可以为换机克隆,如图10所示,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搜索没有发现可连接的候选设备,此时其可以显示换机克隆的下载网站,通过该网站,用户能够快速有效的将换机克隆应用程序安装至候选设备上。
需要说明的是,候选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触发了第二区域16后,其显示界面上也可以显示有换机克隆应用程序的下载网站,如此可以防止第一电子设备上未安装换机克隆应用程序时,用户可以快速有效的到目标网站完成对换机克隆应用程序的下载及安装。
另需说明的是,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配置有换机克隆功能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确定该换机克隆对应的版本是否为最新版本,如果是最新版本则直接进行数据迁移的相关操作。如果换机克隆对应的版本不是最新的版本,则可以先下载最新版本,并利用最新版本的换机克隆进行数据迁移。
步骤S102: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可连接的候选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在扫描到可连接的候选设备后,其可以对候选设备进行显示。另外,如果搜索到的候选设备为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则可以通过名称、颜色、距离以及方向等来对不同候选设备进行区分。例如,第一候选设备的名称可以为“XXX2020”,第二候选设备的名称可以为“XXX13”,此时候选设备的名称可以是候选设备的型号。
另外,如果多个候选设备名称相同,为了避免用户混淆,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输出提示信息,以通过该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对候选设备的名称进行修改,设备名称发生修改的候选设备即可作为第二电子设备。
步骤S103: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设备选择指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扫描获取的候选设备为多个,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确认操作从多个候选设备中选择一个作为第二电子设备。如图12的(a)所示,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触发了笔记本电脑17的选择控件171,且检测到“继续”控件被触发则可以将名称为“XXX2020”的候选设备作为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选择控件171被触发时,被选中的第二电子设备的图标可以被放大,如图12的(b)所示,此时选择控件171处于选中状态。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扫描获取的候选设备为一个,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检测用户对候选设备输入设备的第一确认操作,即进入步骤S104。
步骤S104: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确认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确认操作用于确认继续执行数据迁移操作,其可以是用户通过触发第一指定控件实现。作为一个示例,第一指定控件可以是图12的(b)所示的“继续”控件22,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该“继续”控件22被用户触发,则确定接收到用户输入第一确认操作。另外,第一确认操作可以是点击“继续”控件22的操作,或者是确认手势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输入第一确认操作,则其可以显示PIN码,即进入步骤S105。另外,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确认操作,则第一电子设备进入等待状态,并在等待时长超出预设时长时,如果仍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确认操作,则可以通过声光输出提示信息。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音频播放器输出“请点击继续”。又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调整显示器的亮度来提示用户输入确认操作。
可选的,如果等待时长超出预设时长时,第一电子设备仍未收到第一确认操作,则可以退出设备选择界面,如此可以避免长时间显示对第一电子设备寿命的影响,同时可以避免第一电子设备的资源被浪费。
可选的,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取消操作,则可以中止此次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设备选择指令以及第一确认操作后,其可以通过未加密的数据传输通道发送PIN码至第二电子设备。
步骤S105:第一电子设备显示PIN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在确定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确认操作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生成PIN码,此时第一电子设备的可以显示如图13所示的界面。其中,PIN码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随机生成的6位或者是8位的连接码,该PIN码是本次连接的唯一标识。通过图13知道PIN码可以显示在PIN码显示区域23上,即PIN码显示区域23上显示的本机连接码“026120”为随机生成的PIN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PIN码是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用于唯一标识本次连接的连接码,故第一电子设备在不同时刻生成的PIN码是不相同的。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时刻接收到第一确认操作时,生成的PIN码是“026120”。又如,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时刻接收到第一确认操作时,生成的PIN码是“231269”。另外,第一电子设备不同对应生成的PIN码也不相同,如此能够保证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PIN码的位数可以根据经验值预先设置,也可以根据屏占比获取。具体的,第一电子设备在生成PIN码时可以获取对应显示窗口的大小,然后基于该显示窗口的大小获取PIN码的位数,显示窗口越大则对应的PIN码的位数越大。例如,第一显示窗口对应的PIN码位数为4位,第二显示窗口对应的PIN码的位数为6位,其中,第一显示窗口的尺寸小于第二显示窗口的尺寸。如此,第一电子设备能够更加灵活有效的生成PIN码,同时也能够保证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的PIN码可以是6位数,也可以是8位数,或者也可以是4位数等,PIN码的位数具体是多少这里不进行明确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生成PIN码后,其可以对PIN码进行显示,显示界面如图13所示。另外,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PIN码的同时,其也可以显示“取消”控件24以及验证提示信息25。其中,“取消”控件24用于中止此次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数据迁移通道的过程,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取消”控件24被触发,则可以取消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另外,验证提示信息25用于提示用户在旧设备上校验PIN码。
步骤S106:第一电子设备将PIN码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在生成PIN码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PIN码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以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对PIN码进行校验。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等无线网络将PIN码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在将PIN码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之前,其可以分别获取蓝牙和Wi-Fi的网络质量,并将网络质量较优的作为目标网络。在此基础上,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目标网络将PIN码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例如,通过比较确定蓝牙的网络质量优于Wi-Fi的网络质量,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则可以通过蓝牙将PIN码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步骤S107:第二电子设备对PIN码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时,可以对PIN码进行显示。此时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可以从图11的(b)跳转至图14。图14中的PIN码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显示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可以使用户能够简单快速的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验证。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在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验证时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PIN码,而是直接对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进行显示,用户只需要确认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的PIN码与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PIN码是否一致。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数据迁移的易操作性。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子设备在显示PIN码时,其也可以显示如图14所示的“继续”控件26、“取消”控件27以及校验提示信息28。其中,“继续”控件26用于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的PIN码和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PIN码相同,如果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继续”控件26被用户触发,则表示其显示的PIN码和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PIN码相同;“取消”控件27用于取消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如果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取消”控件27被触发,则可以取消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
另外,校验提示信息28用于提示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的PIN码和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PIN码进行校验,用户可以通过比对确定这两个电子设备显示的PIN码是否相同。如果确定相同,则用户可以点击“继续”控件26。
通过上述介绍知道,第一电子设备扫描获取的可连接的候选设备可能为多个,且这些候选设备的名称或者型号也可能相同,如此可能导致用户在选择第二电子设备时存在误选的可能性。
作为一个示例,用户想将电子设备2上的数据迁移至电子设备1,然而电子设备1通过扫描发现了两个电子设备,这两个电子设备分别是电子设备2和电子设备3,且电子设备2和电子设备3的名称以及型号均相同,这两个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1上的显示基本没有差别,如此很容易导致用户混淆。另外,电子设备1、电子设备2以及电子设备3可以是处于同一局域网内。例如,电子设备1、电子设备2以及电子设备3可以是同一办公室内三台不同的笔记本电脑。
此时,如果用户选择了电子设备3,则会导致数据迁移发生错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确认操作后,可以将其生成PIN码发送至用户选择的电子设备。如果电子设备2接收到该PIN码,则表示选择正确,如果电子设备2未接收到PIN码,则表示用户选择设备错误,此时可以直接取消设备的连接。电子设备2也可以称作是目标设备,数据迁移主要是将目标设备上的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步骤S108: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基于PIN码输入的第二确认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二电子设备对PIN码进行显示之后,其可以接收用户基于PIN码输入的第二确认操作。其中,第二确认操作可以是用户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PIN码与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的PIN码相同的情况下输入的确认操作。换句话说,第二确认操作可以是用户点击图14中“继续”控件26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指定控件若被触发,则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二确认操作,此时的第二指定控件可以是图14中的“继续”控件26。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基于PIN码输入第二确认操作,则其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即进入步骤S109。另外,如果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未基于PIN码输入第二确认操作,或者是检测到用户输入取消操作,则输出PIN码确认失败的提示信息。其中,取消操作可以是用户针对图14所示的“取消”控件27输入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PIN码进行显示后,第二电子设备如果检测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输入第二确认操作,则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其中,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可以是显示PIN码的时间。
另需说明的是,第二电子设备在确定用户基于PIN码输入第二确认操作时,不仅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同时可以将显示界面从图14跳转至图15。通过图15知道,此时的第二电子设备上可以显示正在连接的图标、取消控件以及设备连接提示。其中,设备连接提示用于提示用户已完成连接码校验,请在新设备上确认连接。
步骤S109:第二电子设备发送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至第一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可以是确认成功的文本,或者也可以是表示确认成功的标识。例如,预设接收到“1”表示确认成功,接收到“0”则表示确认失败,此时的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即为“1”。另外,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数据,具体是哪种类型的数据这里不进行明确限制,只要其能明确表示用户是否成功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输入确认操作即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后,其可以将显示界面从图13跳转至图16。通过图16知道,此时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可以显示有“连接”控件29、“取消”控件以及连接提示信息30。其中,“连接”控件29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连接操作,“取消”控件作用与上述提到的取消控件的作用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另外,连接提示信息30用于提示用户旧设备已完成连接码校验,请继续后续操作。
通过上述介绍知道,如果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基于PIN码输入了第二确认操作,则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其中,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以及PIN码确认成功标识等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后,其可以获取该PIN码确认成功指示信息包含的PIN码。在此基础上,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与其随机生成的PIN码是否相同。如果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与第一电子设备随机生成的PIN码相同,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确认操作,即进入步骤S110。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时刻生成PIN码1,在将PIN码1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之后,第一电子设备未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而后其在第二时刻又生成了PIN码2。在将PIN码2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后,第一电子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
此时,为了保证迁移数据的实时性以及安全性,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与第二时刻生成的PIN码是否相同。如果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的PIN码相同,则表示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是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二时刻接收的PIN码输入的。
另外,如果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的PIN码不相同,则表示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可能是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时刻接收的PIN码输入的,此时如果执行后续步骤,可能导致迁移数据的传输出现错误,无法实现用户的实际需求。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二电子设备在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时,可能会遭到其他设备的攻击,为了保证迁移数据的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时,可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的PIN码是否匹配。
步骤S110: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确认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后,其可以继续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确认操作。其中,第三确认操作可以是用户针对第三指定控件输入的操作,第三指定控件可以是图16中的“连接”控件29。第一电子设备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三指定控件被触发,则确定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三确认操作。另外,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未检测到第三指定控件被触发,则确定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三确认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如果确定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三确认操作,则确定PIN码验证成功,即进入步骤S111。另外,如果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电子设备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三确认操作,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取消操作,则确定PIN码验证失败,即确定连接第二电子设备失败。
另外,第一电子设备若在指定时间段内未接收第三确认操作,则禁止与其他电子设备建立数据迁移通道。
步骤S111:第一电子设备确定PIN码验证成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确定PIN码验证成功时,其可以输出PIN码验证成功的提示信息。在此基础上,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待迁移数据,并对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存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如果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三确认操作,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取消操作,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确认失败的指示信息时,均可以确定PIN码验证失败。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通过弹窗形式输出连接失败的提示信息以及失败的原因,通过这些信息用户可以快速分析出问题,并重新进行设备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PIN码验证成功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数据迁移通道,并通过该数据迁移通道进行数据的传输,如此能够保证数据迁移的安全性,该数据迁移通道可以是加密传输通道。其中,加密传输通道可以是SSH(Secure Shell,安全命令行)通道。
下面以一个示例的场景对本实施例中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效果进行说明。在该示例的场景中,第一电子设备扫描到可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用户的数据迁移意图是将第二电子设备上的数据迁移至第一电子设备,也即,在用户的数据迁移意图中,新设备为第一电子设备,旧设备为第二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7,在该示例中,第二电子设备200和第三电子设备300的设备名称相同,用户在选择旧设备时,误将第三电子设备300选为旧设备。
此时,第三电子设备300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第二电子设备200无法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也即第二电子设备200如法显示如图14所示的界面,用户也无法在第二电子设备200上执行触发“继续”控件26的操作。进而,第一电子设备也无法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200传输的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在此基础上,第一电子设备无法接收到第三确认操作,故确定PIN码验证失败。如此,能够避免由于多个设备的设备名称相同所导致的迁移数据错误,进而可以提高数据迁移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电子设备可以是与第二电子设备同名的设备,也可以是仿冒的设备。换句话说,第三电子设备可以是实际存在的设备,如可以是与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内的设备。另外,第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可以用于攻击第一电子设备的仿冒设备。
在另一种情况下,与第二电子设备200的设备名称相同的第三电子设备300是仿冒设备。在第三电子设备300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后,第三电子设备300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执行触发“继续”控件26的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了第三电子设备300传输的PIN码确认成功的指示信息。由于用户并未在数据迁移意图中的第二电子设备200(旧设备)上执行触发“继续”控件26的操作,因此可以确定当前尝试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数据迁移通道的并非第二电子设备200,用户在此时不点击如图16中的“连接”控件29,即可避免第三电子设备300对第一电子设备此次的攻击。由此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还可以避免产生数据安全问题,进而可以提高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直接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PIN码,用户只需要将其显示的PIN码与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PIN进行校验,确定二者相同时,只需要输入第二确认操作便可以实现PIN码的校验,而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PIN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设备校验的效率。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PIN码是第一电子设备随机生成的,故其可以保证迁移数据的安全性。并且,在第二电子设备对PIN码进行校验之后,第一电子设备还需要确定用户是否输入第三确认操作,如此可以避免恶意攻击,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中,数据迁移系统在确定PIN码验证成功,且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加密传输通道之后,可以执行如图18所示的步骤S212至步骤S221。
步骤S212: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磁盘信息获取请求至第二电子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在确定PIN码验证成功,且加密传输通道建立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磁盘信息获取请求。其中,磁盘信息获取请求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获取其磁盘信息。
步骤S213: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目标磁盘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磁盘信息获取请求时,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目标磁盘信息。其中,目标磁盘信息可以包括磁盘个数、磁盘类型、磁盘名称、磁盘容量、磁盘已使用空间、剩余空间、文件数量以及文件列表等。其中,文件列表可以包括文件名称、文件大小以及文件类型等。
步骤S214:第二电子设备将目标磁盘信息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在获取到目标磁盘信息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如Wi-Fi)将其获取的目标磁盘信息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步骤S215: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磁盘信息进行显示。
通过上述介绍知道,目标磁盘信息可以包括磁盘名称、文件列表等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目标磁盘信息时,可以对目标磁盘信息进行显示,显示界面可以如图19所示。
从图19可以看出,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磁盘信息中磁盘的数量为4个,这4个磁盘的名称分别是本地磁盘C、本地磁盘D、本地磁盘E以及本地磁盘F。另外,每个磁盘下可以存储有多个文件。例如,本地磁盘D下可以存储有index、My Driver等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在对目标磁盘信息进行显示时,其也可以显示数据选择控件31、“开始迁移”控件32以及“取消”控件等。每个磁盘/文件可以对应有一个数据选择控件31,“开始迁移”控件32用于触发数据迁移。
步骤S216: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选择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在对目标磁盘信息进行显示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选择操作。其中,数据选择操作可以是通过触发图19中数据选择控件31实现的。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检测用户是否针对数据选择控件31输入点击操作,如果检测到用户针对图19中数据选择控件31输入点击操作,则将该数据选择控件31对应的磁盘或者文件作为目标信息,该目标信息便是用户将要迁移的数据。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数据选择操作时,其可以对数据选择操作选择的文件进行统计,获取到已选文件的数量、迁移这些文件所需的时长以及这些文件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等。如图19所示,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已选文件的数量是65,且这些文件的大小为280GB。另外,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文件大小以及网络环境等预估迁移这些文件所需的时长为一小时三十分钟。
步骤S217: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四确认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确认操作可以是针对图19所示的“开始迁移”控件32输入的操作,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基于“开始迁移”控件32输入第四确认操作时,其可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数据获取请求,即进入步骤S218。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四确认操作,或者检测到用户输入了取消操作,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断开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
步骤S218: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数据获取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四确认操作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数据迁移获取请求。其中,数据迁移获取请求可以包括待迁移文件名称、待迁移文件数量等,以通过该数据获取请求指示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目标迁移数据。
步骤S219: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目标迁移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迁移数据是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数据获取请求时获取的数据。其中,目标迁移数据可以包括文件、应用程序、图片以及视频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数据获取请求获取到目标迁移数据时,可以确定获取的数据是否为病毒数据,如果是病毒数据,则不将其作为目标迁移数据。如果不是病毒数据,则可以将其作为目标迁移数据。换句话说,第二电子设备在获取目标迁移数据时可以进行病毒检测,如此可以避免将病毒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影响第一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步骤S220:第二电子设备将其获取的目标迁移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到目标迁移数据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将其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另外,在将目标迁移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时,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将目标迁移数据的存储位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如此可以方便第一电子设备更好的对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在确定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四确认操作后,其显示界面可以从图19所示的示图跳转至如图20所示的示图。通过图20知道,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时可以显示正在传输的文件的名称、数据迁移所剩的时间以及数据迁移的进度等,通过显示这些信息,用户能够更清楚的知晓数据迁移的情况。
另外,在进行数据迁移时,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显示如图20所示的传输提示信息33,通过该传输提示信息33告知用户传输中不要进行其他操作,并保持电量充足。
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在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迁移时,可以对其剩余电量进行监控,当确定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电量时输出提示信息,以告知用户尽快充电。例如,在电量低于百分之10时输出语音提示,以告知用户电量不足。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在迁移数据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取消或者是异常中断等情况,则可以对迁移情况进行记录。在用户重新触发数据迁移时,电子设备可以输出弹窗,以询问用户是否从上次传输节点开始进行数据迁移。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迁移数据可以包括多个子数据,第二电子设备在将目标迁移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之前,可以先对多个子数据进行优先级排序,并按照优先级排序顺序将多个子数据先后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其中,多个子数据排序可以是基于使用频率来排序。换句话说,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将热点数据先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如此可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个示例,通过排序知道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频率高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数据,故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先将第一应用程序的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此时,如果迁移发生中断,对用户的影响也较小,主要原因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数据已被迁移至第一电子设备,而使用频率底的数据则可以在后续迁移中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步骤S221:第一电子设备对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目标迁移数据后可以先确定该目标迁移数据是否安全,即确定目标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病毒数据。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目标迁移数据中存在病毒数据,则其可以对该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去病毒处理,以保证第一电子设备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对去病毒处理后的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目标迁移数据后可以确定该目标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垃圾数据。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目标迁移数据中存在垃圾数据,则其可以对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去垃圾处理,以避免垃圾数据占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对去垃圾处理后的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目标迁移数据后可以确定该目标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重复数据。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目标迁移数据中存在重复数据,则其可以对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去重处理,以避免重复数据占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对去重处理后的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综上所述,在获取到目标迁移数据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对其执行筛选操作,其中,筛选操作可以包括去病毒处理、去垃圾处理以及去重处理中的任意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目标迁移数据后可以先对其执行筛选操作,然后对筛选后的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二电子设备在将目标迁移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之前,也可以对其执行筛选操作,并将筛选后的目标迁移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目标迁移数据的筛选操作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第二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执行筛选操作,以进一步保证数据迁移的准确性。具体在哪个设备上进行筛选操作这里不进行明确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通过上述介绍知道,第二电子设备在将目标迁移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的过程中,也可以发送目标迁移数据的存储位置,即目标迁移数据具体存储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哪个盘符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都目标迁移数据后,可以先确定其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是否匹配。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匹配,则可以将目标迁移数据存储至对应的盘符上。通过盘符对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能够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先获取其对应得第一盘符信息,然后基于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磁盘信息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盘符信息。在此基础上,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盘符信息和第二盘符信息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是否匹配。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包括C盘、D盘、E盘以及F盘,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包括C盘、D盘、E盘以及F盘,通过比对知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匹配,此时则可以将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迁移数据对应存储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上。例如,将第二电子设备中C盘的数据存储至第一电子设备的C盘上。又如,将第二电子设备中D盘的数据存储至第一电子设备的D盘上。如此用户能够快速有效的在第一电子设备上找到其所需的文件。
另外,如果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不匹配,则可以按照磁盘顺序对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存储。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包括C盘和D盘,而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仅包括C盘,通过对比知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不匹配。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均存储在C盘上。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在对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的过程中,如果某个盘符的空间不足,则可以顺序将剩余的目标迁移数据存储至下一个盘符。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在将目标迁移数据成功从第二电子设备迁移至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可以从图20跳转至图21。图21为迁移完成界面图,通过该界面可以告知用户本次迁移所消耗的时间、迁移数据的大小以及迁移文件的数量等。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如果迁移过程中某些数据无法成功迁移,则在所有数据迁移完成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输出一个提示信息,以通过该提示信息告知用户哪些文件迁移失败,以及迁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等。
需说明的是,目标迁移数据还可以包括图标排布信息,通过将图标排布信息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图标排布信息可以包括桌面排布,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该信息时,可以按照该排布对桌面图标进行排布,如此能够很大程度的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需说明的是,第二电子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显示界面和第一电子设备类似,如图20所示。另外,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成功后的显示界面也与第一电子设备类似,如图21所示,具体这里就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迁移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迁移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迁移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任意内容,以及同一实施例的任意内容,均可以自由组合。对上述内容的任意组合均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

Claims (17)

1.一种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迁移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新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旧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确认操作,显示目标连接码,所述目标连接码用于唯一标识本次连接,所述目标连接码的位数是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窗口的大小确定的;
将所述目标连接码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连接码,并对所述目标连接码进行显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二确认操作,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连接码;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检测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的连接码是否与所述目标连接码相同;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的连接码与所述目标连接码相同,允许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确认操作;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三确认操作,建立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迁移通道;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数据迁移通道发送的目标迁移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的功能选择指令,显示换机克隆的界面,所述换机克隆的界面包括新设备选择控件;
响应作用于所述新设备选择控件的选择操作,扫描并显示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候选设备,所述候选设备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选择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响应作用于所述新设备选择控件的选择操作,显示下载提示信息,所述下载提示信息包括所述换机克隆功能的下载网站;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
根据所述换机克隆功能的下载网站下载所述换机克隆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发送磁盘信息获取请求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
接收所述磁盘信息获取请求,并根据所述磁盘信息获取请求获取目标磁盘信息;
将所述目标磁盘信息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磁盘信息,并对所述目标磁盘信息进行显示;
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的文件选择操作和第四确认操作,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文件选择操作是基于所述目标磁盘信息输入的操作;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并基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获取所述目标迁移数据;
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数据迁移通道发送的所述目标迁移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磁盘信息包括磁盘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基于所述磁盘标识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是否匹配;
若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匹配,则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存储至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盘符对应的盘符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病毒数据;
若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中存在病毒数据,则对所述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去病毒处理;
对所述去病毒处理后的所述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重复数据;
若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中存在重复数据,则对所述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去重处理;
对所述去重处理后的所述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8.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新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确认操作,显示目标连接码,所述目标连接码用于唯一标识本次连,所述目标连接码的位数是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窗口的大小确定的;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目标连接码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连接码,并对所述目标连接码进行显示;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第二确认操作,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连接码;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的连接码是否与所述目标连接码相同;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的连接码与所述目标连接码相同,允许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确认操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三确认操作,建立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迁移通道;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数据迁移通道发送的目标迁移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的功能选择指令,显示换机克隆的界面,所述换机克隆的界面包括新设备选择控件;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作用于所述新设备选择控件的选择操作,扫描并显示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候选设备,所述候选设备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选择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作用于所述新设备选择控件的选择操作,显示下载提示信息,所述下载提示信息包括所述换机克隆功能的下载网站;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换机克隆功能的下载网站下载所述换机克隆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磁盘信息获取请求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磁盘信息获取请求,并根据所述磁盘信息获取请求获取目标磁盘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目标磁盘信息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目标磁盘信息,并对所述目标磁盘信息进行显示;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的文件选择操作和第四确认操作,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文件选择操作是基于所述目标磁盘信息输入的操作;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并基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获取所述目标迁移数据;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数据迁移通道发送的所述目标迁移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磁盘信息包括磁盘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磁盘标识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是否匹配;
若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盘符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盘符匹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则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存储至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盘符对应的盘符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病毒数据;
若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中存在病毒数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则对所述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去病毒处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去病毒处理后的所述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重复数据;
若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中存在重复数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则对所述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去重处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去重处理后的所述目标迁移数据进行存储。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4中第一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数据迁移方法。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4中第二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数据迁移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8-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
CN202210451527.0A 2022-04-27 2022-04-27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562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1527.0A CN115562570B (zh) 2022-04-27 2022-04-27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2311135714.9A CN117311609A (zh) 2022-04-27 2022-04-27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1527.0A CN115562570B (zh) 2022-04-27 2022-04-27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35714.9A Division CN117311609A (zh) 2022-04-27 2022-04-27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2570A CN115562570A (zh) 2023-01-03
CN115562570B true CN115562570B (zh) 2023-09-12

Family

ID=847380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1527.0A Active CN115562570B (zh) 2022-04-27 2022-04-27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2311135714.9A Pending CN117311609A (zh) 2022-04-27 2022-04-27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35714.9A Pending CN117311609A (zh) 2022-04-27 2022-04-27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556257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0815A (zh) * 2016-05-18 2016-10-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终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10134330A (zh) * 2019-04-22 2019-08-16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云环境下的云盘迁移系统及方法
CN111050415A (zh) * 2019-12-23 2020-04-21 精诚工坊电子集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便捷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CN111459433A (zh) * 2020-03-30 2020-07-2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83889A (zh) * 2020-09-14 2020-12-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3645A (zh) * 2020-03-12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205805A (zh) * 2020-09-01 2022-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迁移配置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62902A1 (zh) * 2020-09-24 2022-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390501A (zh) * 2022-03-22 2022-04-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4864A (zh) * 2013-01-22 2014-07-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系统
US10235596B2 (en) * 2013-11-06 2019-03-19 Research & Business Foundation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using image code, outputting image code on display device, and decoding image code
US11019175B2 (en) * 2016-11-17 2021-05-25 Datazoom, Inc. Method and real-time data acquisition and retrieval using a pass-through scalable architecture
US11503136B2 (en) * 2016-11-30 2022-11-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ata migration reserv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0815A (zh) * 2016-05-18 2016-10-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终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10134330A (zh) * 2019-04-22 2019-08-16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云环境下的云盘迁移系统及方法
CN111050415A (zh) * 2019-12-23 2020-04-21 精诚工坊电子集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便捷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CN113473645A (zh) * 2020-03-12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459433A (zh) * 2020-03-30 2020-07-2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05805A (zh) * 2020-09-01 2022-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迁移配置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83889A (zh) * 2020-09-14 2020-12-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62902A1 (zh) * 2020-09-24 2022-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390501A (zh) * 2022-03-22 2022-04-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金伟祖.《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第77-8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1609A (zh) 2023-12-29
CN115562570A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2691B2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application in portable terminal
US104775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wireless router and device connected thereto
EP37490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electronic device between dual standby mode and single standby mode
US11797255B2 (en) Preview display method based on multi-angl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954283A (zh) 一种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和终端
US109451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AP lis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electronic device
JP2021513707A (ja) ソフトウェアアップグレード管理方法、サーバ、端末、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WO2023065931A1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82018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managing embedded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and method for same
CN114390501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4146229A1 (zh) Nfc设备通信方法、装置和nfc设备
CN116431044A (zh) 开启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825402B (zh) 一种下载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CN115562570B (zh)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314427B (zh) 一种协议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芯片系统
US10333783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for the same
CN117425227A (zh) 建立基于WiFi直接连接的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98830B (zh) 一种失联设备查找方法及设备
CN114816463A (zh) 升级提示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40533A (zh) 用于提供ap列表的电子设备以及用于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
WO2022094852A1 (zh)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硬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76089B (zh) 应用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95949B (zh) 应用程序的更新方法、介质和终端设备
CN116709584B (zh) 连接车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58886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registering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