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1373A - 用于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1373A
CN115551373A CN202180034985.8A CN202180034985A CN115551373A CN 115551373 A CN115551373 A CN 115551373A CN 202180034985 A CN202180034985 A CN 202180034985A CN 115551373 A CN115551373 A CN 115551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aments
aerosol
tow
liquid
milli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49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C·库拜特
O·米罗诺夫
O·奥兹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filed Critical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ublication of CN115551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13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30Devices using two or more structurally separated inhalable precursors, e.g. using two liquid precursors in two cartrid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4Wi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24F40/465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uction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A24F40/485Valves; Aper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05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 H05B6/108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for heating a flui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交变磁场的影响下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感受器组件包括丝束,丝束继而包括:包括第一感受器材料的至少多根第一丝。多根第一丝沿着丝束的至少平行束部分平行于彼此布置。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各自包括此类感受器组件的感应加热组件和气溶胶生成制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与该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及感应加热组件。

Description

用于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各自包括此类感受器组件的感应加热组件和气溶胶生成制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用于与该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通过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来生成可吸入气溶胶是从现有技术中大体上已知的。为此,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由吸芯元件从液体储集器输送到储集器外侧的区域中,在该区域液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由加热器蒸发并且暴露于空气路径以随后作为气溶胶被抽吸出。加热器可为感应加热器。特别地,吸芯元件可为可感应加热的吸芯元件,其包括感受器材料,并且因此能够执行两个功能:芯吸和加热。因此,当暴露于交变磁场时,吸芯元件由于涡电流或磁滞损耗中的至少一种而发热,所述涡电流或磁滞损耗取决于吸芯元件的磁特性和电特性而在吸芯元件中感生。因此,此类吸芯元件还可视为液体输送感受器或感受器组件。
存在吸芯元件的各种构造,如网状构造。然而,这些构造中的许多很复杂,并且因此制造起来很费力。
因此,将期望具有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优点同时减轻它们的限制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感应加热组件、气溶胶生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特别地,将期望具有包括制造容易并且廉价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感应加热组件、气溶胶生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交变磁场的影响下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感受器组件包括丝束,其中丝束包括:包括第一感受器材料的至少多根第一丝。多根第一丝沿着丝束的至少平行束部分平行于彼此布置。
根据本发明,已发现,特别是与更复杂的感受器组件构造(如网状构造)相比,包括沿着其长度延伸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平行束部分的丝束的感受器组件可能制造容易并且廉价。基本上,可通过将至少部分地以平行于丝束的顺序布置的多根单独的丝成束并且将丝束切割成期望长度来制造此类感受器组件。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平行”是指基本上平行的布置,包括与完美的平行布置至多5度、特别是至多2度、优选至多1度、更优选至多0.5度的小偏差。也就是说,在平行束部分中,丝可从彼此发散至多5度,特别是至多2度,优选至多1度,更优选至多0.5度。
丝由于它们固有地提供毛细管作用而特别适合于输送液体。再者,在丝束中,由于当成束时在多根丝之间形成的窄空间,故毛细管作用进一步增强。特别地,这适用于丝束的平行束部分,沿该部分,毛细管作用是恒定的,因为丝之间的窄空间未沿着该部分变化。因此,平行束部分特别适合被(至少部分地)浸入液体储集器中,以便将气溶胶形成液体从液体储集器芯吸到储集器外侧的区域中。在那里,输送的液体可蒸发并且暴露于空气路径以作为气溶胶被抽吸出。
优选地,丝束是未绞合丝束。在未绞合丝束中,丝束的丝优选地沿着丝束的整个长度延伸彼此相邻地延伸,而不彼此交叉。特别地,在平行束部分中,丝平行于彼此延伸,而不彼此交叉。同样地,丝束可包括绞合部分,在绞合部分中丝束的丝是绞合的。绞合部分可增强丝束的机械稳定性。
优选地,多根第一丝是实心材料丝。实心材料丝制造廉价并且容易。另外,实心材料丝提供了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因此使丝束稳健。
出于相同原因,多根第一丝优选地是单级材料丝。因此,多根第一丝优选地由第一感受器材料制成。
由于第一丝包括第一感受器材料或由第一感受器材料制成,因此丝束能够执行两个功能:输送和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有利地,这种双重功能允许非常节省材料以及感受器组件的紧凑设计,而无需用于输送和加热的单独装置。另外,在热源(也就是说,丝)与粘附到丝的气溶胶形成液体之间存在直接热接触。与加热器与饱和吸芯接触的情况不同,丝与少量液体之间的直接接触有利地允许快速加热,也就是说,快速开始蒸发。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感受器材料”是指在经受交变磁场时能够将电磁能量转换成热量的材料。取决于其电特性和磁特性,这可为感受器材料中感生的磁滞损耗或涡电流中的至少一种的结果。在铁磁性或亚铁磁性感受器材料中,由于材料内的磁畴在交变电磁场的影响下被切换而发生磁滞损耗。涡电流在导电感受器材料中感生出。在导电铁磁性或亚铁磁性感受器材料的情况下,因涡电流和磁滞损耗两者而生成热。
因此,第一感受器材料可由能够经感应加热到足以从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温度的任何材料形成。因此,第一感受器材料可包括为导电和铁磁或亚铁磁的中至少一种的材料或可由其制成。也就是说,第一感受器材料可包括亚铁磁材料、或铁磁材料、或导电材料、或导电亚铁磁材料、或导电铁磁材料中的一种或可由其制成。
例如,第一感受器材料可包括铁氧体、铝、铁、镍、铜、青铜、钴、镍合金、普通碳钢、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铁磁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或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一种或可由其制成。
芯吸或毛细管作用大体上依赖于两个单独表面(液体表面和丝的固体表面)的表面能量的减小。芯吸或毛细管作用包括取决于液体表面和丝两者的曲率半径的效应。因此,可能需要大的表面积和小的曲率半径,这两者都通过丝的小直径和丝束的刷状性质来实现。丝的曲率半径在液体润湿丝时是重要的。
因此,多根第一丝的直径可为至多0.025毫米、至多0.05毫米、至多0.1毫米、至多0.15毫米、至多0.2毫米、至多0.25毫米、至多0.3毫米、至多0.35毫米、至多0.4毫米、至多0.45毫米或至多0.5毫米。
反之亦然,第一丝的直径优选地具有与所谓集肤深度相关的特定最小值。集肤深度是当被感应加热时在导电感受器材料中发生多远导电的量度。与DC电流不同,AC电流主要在导体的外表面与称为集肤深度的水平之间的电导体的“皮肤”处流动。AC电流密度在靠近导体的表面处最大,并且随着导体中深度的增大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其基本上是由于交变磁场感生的相反涡电流引起。优选地,多根第一丝具有集肤深度的至少两倍的直径,以便感生足量的涡电流并且因此生成足量的热能。
大体上,集肤深度分别是感受器材料的磁导率和电导率以及AC驱动电流的频率或交变磁场的频率的函数。优选地,感受器组件结合高频交变磁场操作。如本文中所提到的,高频电磁场的范围可在500kHz(千赫兹)至30MHz(兆赫兹)之间,特别是在5MHz(兆赫兹)至15MHz(兆赫兹)之间,优选在5MHz(兆赫兹)和10MHz(兆赫兹)之间。
取决于所使用的交变磁场的材料和频率,多根第一丝的直径可为至少0.015毫米、至少0.02毫米、至少0.025毫米、至少0.05毫米、至少0.075毫米、至少0.1毫米、至少0.125毫米、至少0.15毫米、至少0.2毫米、至少0.3毫米或至少0.4毫米。
大体上,多根第一丝可具有适于在成束时输送气溶胶形成液体的任何横截面形状。因此,多根第一丝中的至少一根、特别是每一根可具有圆形、椭圆形、卵形、三角形、矩形、二次形、六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优选地,所有第一丝具有相同的横截面。还有可能的是,多根第一丝中的一根或多根丝的横截面与多根第一丝中的一根或多个其它丝的横截面不同。优选地,多根第一丝具有圆形、椭圆形或卵形横截面。有利地,后面的横截面形状确保丝束中的丝仅与彼此成线接触,而不是区域接触。由于线接触,因此在多根丝本身之间形成窄空间,其促进输送气溶胶形成液体所需的毛细管作用。
多根第一丝可进行表面处理。特别地,多根第一丝可至少部分地包括表面涂层,例如气溶性增强表面涂层、液体粘合表面涂层、液体排斥性表面涂层或抗菌表面涂层。气溶性增强表面涂层可有利地增强用户体验的多样性。液体粘合表面涂层可在丝束的毛细管作用增强方面有利。抗菌表面涂层可用于减少细菌污染。特别是在丝的末端处的液体排斥性涂层可避免液体滴落。
取决于可用空间、丝的尺寸和待输送和加热的气溶胶形成液体的量,丝束中的多根第一丝可包括3至100根第一丝,特别是10至80根第一丝,优选20至60根第一丝,更优选30至50根第一丝,例如40根第一丝。
除了多根第一丝之外,丝束可进一步包括:包括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多根第二丝,其中多根第二丝沿着丝束的至少平行束部分平行于彼此并且平行于多根第一丝布置。多根第一丝的第一感受器材料可在热损失并且因此加热效率方面得到优化,而第二感受器材料可有利地用作温度标记。为此,第二感受器材料优选地包括亚铁磁材料或铁磁材料中的一种。特别地,第二感受器材料可选择成以便具有对应于感受器组件的预定加热温度的居里温度。在其居里温度下,第二感受器材料的磁特性从铁磁性或亚铁磁性变为顺磁性,伴随着其电阻的临时变化。因此,通过监测由感应源吸收的电流的对应改变,可检测到第二感受器材料何时达到其居里温度,并且因此何时达到预定加热温度。
优选地,第一感受器材料与第二感受器材料不同。
第二感受器材料优选地具有低于500摄氏度的居里温度。特别地,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居里温度可在350摄氏度以下,优选在300摄氏度以下,更优选在250摄氏度以下,甚至更优选在200摄氏度以下,最优选在150摄氏度以下。优选地,居里温度选择成以便在待蒸发的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沸点以下,以防止在气溶胶中生成危险组分。
用于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合适材料可包括镍和某些镍合金。同样地,第二感受器材料可包括镍铁高导磁合金(mu-metal)或坡莫合金中的一种。特别地,对于高达50kHz的频率和25摄氏度的温度,第二感受器材料的相对最大导磁率可为至少80或至少100,更特别是至少1000,优选至少10000。
除此之外,多根第二丝可具有如先前关于多根第一丝所述的相同或相似的特性。
因此,多根第二丝可为实心材料丝。而且,多根第二丝可为单级材料丝。特别地,多根第二丝可由第二感受器材料制成。
同样地,多根第二丝可进行表面处理。特别地,多根第二丝可包括表面涂层,例如气溶性增强表面涂层、液体粘合表面涂层、液体排斥性表面涂层或抗菌表面涂层。
而且,多根第二丝中的至少一根、特别是每一根可具有圆形、椭圆形、卵形、三角形、矩形、二次形、六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
出于与上文关于多根第一丝所论述的相同原因,多根第二丝的直径可为至少0.015毫米、至少0.02毫米、至少0.025毫米、至少0.05毫米、至少0.075毫米、至少0.1毫米、至少0.125毫米、至少0.15毫米、至少0.2毫米、至少0.3毫米或至少0.4毫米。同样地,多根第二丝的直径可为至多0.025毫米、至多0.05毫米、至多0.1毫米、至多0.15毫米、至多0.2毫米、至多0.25毫米、至多0.3毫米、至多0.35毫米、至多0.4毫米、至多0.45毫米或至多0.5毫米。
大体上,多根第一丝和多根第二丝可具有相同直径。因此,毛细管作用和剪切速率在整个丝束中是一致的。反之亦然,还有可能的是,多根第一丝和多根第二丝具有不同的直径。不同的丝直径可用于改变在整个丝束中的毛细管作用。
丝束中的多根第二丝可包括1至100根第二丝,特别是10至80根第二丝,优选20至60根第二丝,更优选30至50根第二丝,例如40根第二丝。
大体上,第一丝的数目可与第二丝的数目相同。然而,还有可能的是,第一丝的数目与第二丝的数目不同。特别地,第一丝的数目可比第二丝的数目大,例如是第二丝的数目的两倍,或三倍,或四倍,或五倍,或六倍,或七倍,或八倍,或九倍,或十倍。这特别适用于第二丝用作温度标记的情况,对此少量的第二丝就足够了。
丝束中的丝总数的范围可在3与100根丝之间,特别是10与80根丝之间,优选20与60根丝之间,更优选30与50根丝之间,例如40根丝。
多根第一丝和多根第二丝可基本上相等地分布在整个丝束中。均匀分布可支持整个丝束中的一致毛细管作用。备选地,还有可能的是,多根第一丝和多根第二丝不等地分布在整个丝束中。例如,多根第二丝可(仅)布置在由多根第一丝围绕的丝束的中心部分内。也就是说,多根第二丝可形成丝束的芯部分,并且多根第一丝形成围绕芯部分的丝束的套筒部分。在丝束的输送和加热功能主要由多根第一丝提供而多根第二丝仅充当温度标记的情况下,这种构造可能是有利的。反之亦然,多根第一丝可(仅)布置在由多根第二丝围绕的丝束的中心部分内。也就是说,多根第一丝可形成丝束的芯部分,并且多根第二丝可形成围绕芯部分的丝束的套筒部分。同样地,多根第一丝可布置在第一部分中,特别是在丝束的第一半中,而多根第二丝可布置在第二部分中,特别是在横向邻近第一部分(特别是第一半)的丝束的第二半中。这种构造特别容易制造。备选地,多根第二丝可随机分布在整个丝束中。而且,多根第二丝可能具有与多根第一丝的长度不同的长度。特别地,多根第二丝的长度可短于多根第一丝的长度。反之亦然,多根第二丝的长度可大于多根第一丝的长度。
在平行束部分中,相邻第一丝和如果存在的第二丝之间的平均中心到中心距离为至多0.025毫米、至多0.05毫米、至多0.1毫米、至多0.15毫米、至多0.2毫米、至少0.25毫米、至多0.3毫米、至多0.35毫米、至多0.4毫米、至多0.45毫米或至多0.5毫米。中心到中心距离的这些值特别适合于确保足够的毛细管作用。
如上所述,丝束的一个区段可构造成浸入液体储集器中。该区段可表示为浸泡区段,并且可布置在丝束的一个端部部分处。从那里,气溶胶形成液体输送到布置在储集器外侧、特别是在丝束的另一端部部分处的丝束的另一区段中。在那里,输送的液体可通过感应加热而蒸发并且暴露于空气路径以作为气溶胶被抽吸出。因此,该区段可表示为加热区段。在使用中,加热区段加热到足以使气溶胶形成液体蒸发的温度,而浸泡区段优选地应保持在远低于蒸发温度的温度,以避免液体储集器中的气溶胶形成液体沸腾。因此,在使用中,丝束包括具有较高和较低温度的区段的沿着其长度延伸的温度分布(profile)。特别地,丝束可包括示出从浸泡区段到加热区段(特别是从蒸发温度以下的温度到相应蒸发温度以上的温度)的温度增加的温度分布。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加热区段”表示构造成暴露于交变磁场以便使气溶胶形成液体蒸发以便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组件的区段。同样地,术语“浸泡区段”表示构造成浸入液体储集器中的感受器组件的区段。
在感受器组件的使用中实际形成的温度分布尤其取决于丝束的热导率和长度。丝束的浸泡区段与加热区段之间的足够温度梯度需要浸泡区段与加热区段之间的一定距离。因此,需要一定总长度的丝束来使浸泡区段中的温度在蒸发温度以下。
因此,丝束的总长度的范围可在5毫米与50毫米之间,特别是10毫米与40毫米之间,优选10毫米与30毫米之间,更优选10毫米与20毫米之间。
丝束可进一步包括在丝束的至少一个端部部分处的扇出部分,在该扇出部分中多根第一丝和如果存在的多根第二丝从彼此发散。此扇出部分可证明有益于便于将蒸发的气溶胶形成液体暴露于空气路径中并且因此便于气溶胶的形成。丝束可能包括两个扇出部分,在丝束的每个端部部分处各一个。
在至少一个端部部分处,丝束可进一步包括锥形部分,在该锥形部分中丝的长度从束的中心到外部部分逐渐减小。锥形部分可具有锐化铅笔状形状。锥形部分可例如通过以一定角度在丝束的至少一个端部部分处切割丝来实现。锥形部分的尖端几何形状可帮助带离蒸发的气溶胶形成液体。另外,锥形部分可通过以使得由于伯努利原理产生压降的方式将锥形部分处的外部气流与尖端几何形状对准来主动地有助于液体的输送。
优选地,丝束的加热区段至少部分地位于扇出部分处,特别是至少部分地与扇出部分重叠。
扇出部分的长度可为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少5%、10%、20%或30%。反之亦然,扇出部分的长度可为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多10%、20%、30%、40%或50%。
同样地,平行束部分的长度可为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少5%、10%、20%、30%、40%、50%、60%、70%或80%。反之亦然,平行束部分的长度可为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多10%、20%、30%、40%、50%、60%、70%、80%、90%或100%。在后一种情况下,当平行束部分的长度为丝束的总长度的100%时,平行束部分完全沿着丝束延伸。因此,在该构造中,丝束不包括扇出部分。
优选地,丝束的浸泡区段至少部分地位于平行束部分处,特别是至少部分地与平行束部分重叠。
平行束部分可至少部分地位于丝束的一个端部部分处。在该构造中,平行束部分可用于实现在丝束的一端处的浸泡区段。
备选地,平行束部分可位于丝束的两个端部之间,例如两个扇出部分之间。特别地,平行束部分可对称地位于丝束的两个端部之间,例如两个扇出部分之间。在该构造中,丝束可具有两个扇出部分,在丝束的每个端部部分处各一个。特别地,该构造可用于利用丝束的每个端部部分来实现两个加热区段或两个浸泡区段。备选地,在该构造中,一个端部部分可实现浸泡区段,而另一个端部部分可实现加热区段。平行束部分可位于(特别是对称地位于)这些区段中的任何区段之间。
为了将丝以平行构造保持在一起,平行束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由套圈或套管或线束来聚束。套圈或套管或线束可包括护套构件。例如,套管可为将液体储集器与蒸发区分开的分隔壁。同样地,平行束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由垫圈或O形环聚束。可通过卷曲或包覆模制,也就是说,通过卷曲构件或包覆模制构件来将丝保持在一起。还有可能的是,丝通过在丝束的一个末端处、优选在浸泡区段的末端处将丝焊接在一起而保持在一起。在该构造中,毛细管作用仍沿着丝束的非焊接部分发生。
大体上,丝束可为线性丝束,也就是说,基本上直的、非曲线的或非弯曲的丝束。该构造不排除丝束的较小弯曲,也就是说,沿着丝束的长度延伸的大曲率半径。如所用,大曲率半径可包括是丝束的总长度的10倍、特别是20倍或50倍或特别是100倍的曲率半径。
备选地,丝束可为曲线丝束,也就是说,丝束可沿着其长度延伸成曲线。在该构造中,丝束的曲率半径的范围可在丝束的总长度的0.5/Pi倍与10倍之间,特别是1/Pi倍与5倍或2/Pi倍与2倍之间。此处,Pi表示阿基米德常数,也就是说,圆的圆周与直径的比率。
大体上,如在垂直于丝束的长度延伸的横截面中所见,丝束可具有任何横截面形状。特别地,至少沿着平行束部分,丝束可具有圆形、椭圆形和卵形、三角形、矩形、二次形、六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特别地,圆形横截面是容易实现的。至少沿着平行束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可通过用于聚束丝的套圈或套管或线束的对应孔口容易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感应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并且如本文中所述的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加热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感应源,至少一个感应源配置并且布置成在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的加热区段中、特别是在丝束的加热区段中生成交变磁场。
为了生成交变磁场,感应源可包括至少一个感应器,优选至少一个感应线圈。优选地,感应线圈至少围绕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的加热区段布置、特别是至少围绕丝束的加热区段布置。
至少一个感应线圈可为螺旋线圈或平面线圈,特别是饼状线圈或弯曲平面线圈。扁平螺旋线圈的使用允许稳健并且制造廉价的紧凑设计。螺旋感应线圈的使用有利地允许生成均匀的交变磁场。如本文中所用,“扁平螺旋线圈”表示大体是平面的线圈,其中线圈的缠绕轴线垂直于线圈所处的表面。扁平螺旋感应件可在线圈的平面内具有任何期望的形状。例如,扁平螺旋线圈可具有圆形形状,或可具有大致长圆形或矩形的形状。然而,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扁平螺旋线圈”涵盖平面的线圈以及成形为符合弯曲表面的扁平螺旋线圈两者。例如,感应线圈可为布置在优选圆柱形线圈支承件(例如铁氧体芯)的圆周处的“弯曲的”平面线圈。而且,扁平螺旋线圈可包括例如两层四匝扁平螺旋线圈或单层四匝扁平螺旋线圈。
至少一个感应线圈可保持在加热组件的壳体、或包括加热组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主体或壳体中的一个内。
如上文关于感受器组件进一步所述,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的加热区段(特别是丝束的加热区段)可位于丝束的一个端部部分处。该构造可有利地在丝束在其相对的端部部分处包括浸泡区段的情况下防止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沸腾。
加热区段的长度可选择成以便生成期望量的气溶胶。加热区段越短,则气溶胶形成液体蒸发越少,并且因此生成的气溶胶越少。因此,丝束的加热区段的长度可为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少5%、10%、20%、30%、40%、50%、60%、70%或80%。同样地,丝束的加热区段的长度可为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多10%、20%、30%、40%、50%、60%、70%、80%、90%或100%。
丝束可相对于在使用加热组件时由感应源生成的交变磁场的对称轴线偏心布置。有利地,由于偏心布置,也就是说,不对称布置,因此与对称中心布置相比,丝束布置在具有较高场密度的交变磁场的区域中。因此,有利地提高了加热效率。
感应源可包括交流电(AC)发电机。该AC发电机可由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供电。AC发电机可操作地联接到至少一个感应线圈。特别地,至少一个感应线圈可为AC发电机的一体式部分。AC发电机配置成生成高频振荡电流以穿过至少一个感应线圈来生成交变磁场。AC电流可在系统激活之后连续地供应到至少一个感应线圈,或可例如在逐口抽吸的基础上间歇地供应。
优选地,感应源包括连接到包括LC网络的DC电源的DC/AC转换器,其中LC网络包括电容器和感应器的串联连接。
感应源优选地配置成生成高频磁场。如本文中所提到的,高频磁场的范围可在500kHz(千赫兹)至30MHz(兆赫兹)之间,特别是在5MHz(兆赫兹)至15MHz(兆赫兹)之间,优选在5MHz(兆赫兹)和10MHz(兆赫兹)之间。
加热组件可进一步包括配置为控制加热组件的操作的控制器。特别地,控制器可配置成优选地以闭环构造控制感应源的操作,以用于控制将气溶胶形成液体加热到预定的操作温度。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操作温度的范围可在100摄氏度与300摄氏度之间,特别是在150摄氏度与250摄氏度之间,例如,230摄氏度。这些温度是用于加热但不燃烧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典型工作温度。
控制器可包括微处理器,例如,可编程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专用集成芯片(ASIC)或能够提供控制的其它电子电路。控制器可包括其它电子部件,如至少一个DC/AC逆变器和/或功率放大器,例如C类功率放大器,或D类功率放大器,或E类功率放大器。特别地,感应源可为控制器的一部分。
该控制器可为或可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整体控制器的技术,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组件是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一部分。
加热组件可包括电源,特别是DC电源,该DC电源被配置为向感应源提供DC电源电压和DC电源电流。优选地,电源是电池,诸如磷酸锂铁电池。作为备选,电源可为另一形式的电荷存储装置,诸如电容器。电源可能需要充电,即电源可能是可再充电的。电源可具有允许存储足够的能量用于一次或多次用户体验的容量。例如,电源可具有足够容量以允许在大约六分钟的时段或六分钟的整倍数的时段中连续生成气溶胶。在另一示例中,电源可具有足够的容量以允许预定次数的抽吸或感应源的不连续激活。电源可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整体电源,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组件是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一部分。
加热组件可进一步包括通量集中器,通量集中器围绕感应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并且配置成在使用加热组件时使至少一个感应源的交变磁场朝向丝束扭曲,特别是朝向丝束的加热区段扭曲。优选地,通量集中器包括通量集中器箔,特别是多层通量集中器箔。
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组件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已经关于本发明的感受器组件进行了描述,并且因此同样适用。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与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制品包括用于储存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的至少第一液体储集器,其中第一液体储集器包括出口。制品进一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并且如本文中所述的至少第一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第一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包括用于将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从第一液体储集器通过出口递送到第一液体储集器外侧的区域中的第一丝束。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与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消耗品,特别是单次使用后丢弃的消耗品。例如,制品可为待插入到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筒。优选地,气溶胶生成制品至少包括旨在被加热而非燃烧并且在加热时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
优选地,第一丝束包括布置在第一液体储集器中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
浸泡区段的长度可有利地用于控制待浸泡并且从液体储集器输送的气溶胶形成液体的量。因此,第一丝束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的长度可为第一束的总长度的至多10%、至多20%、至多30%、至多40%、至多50%或至多60%。反之亦然,第一丝束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的长度可为第一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或至少60%。特别地,第一丝束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的长度可为第一丝束的总长度的10%、20%、30%、40%、50%或60%。
如上文关于感受器组件进一步所述,第一丝束的浸泡区段可位于第一丝束的一个端部部分处。在该构造中,第一丝束可包括在第一丝束的相对端部部分处的加热区段。
同样地,第一丝束的浸泡区段可位于第一丝束的两个端部之间。在该构造中,丝束的两个端部部分可用作加热区段。例如,第一丝束可为曲线的,特别是U形、V形或C形的,其中浸泡区段至少部分地形成U形、V形或C形丝束的基部。
还有可能的是,第一丝束包括两个浸泡区段,每个浸泡区段布置在第一液体储集器中。优选地,两个浸泡区段可布置在第一丝束的端部部分处,在每个端部处各一个。在该构造中,第一丝束也可为曲线的,特别是U形、V形或C形的,其中两个浸泡区段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形成U形、V形或C形第一丝束的臂。
气溶胶生成制品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储存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的至少第二液体储集器,其中第二液体储集器包括出口。另外,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并且如本文中所述的至少第二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其中第二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包括用于将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从第二液体储集器通过出口递送到第二液体储集器外侧的区域中的第二丝束。具有多于一个液体储集器可用于在风味、体验持续时间和气溶胶组成中的至少一个方面增强用户体验的多样性。
如先前关于第二丝束所述,第二丝束还可包括布置在第二液体储集器中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另外,第二丝束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的长度可为第二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多10%、至多20%、至多30%、至多40%、至多50%或至多60%。反之亦然,第二丝束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的长度可为第二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或至少60%。特别地,第二丝束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的长度可为第二丝束的总长度的10%、20%、30%、40%、50%或60%。
如先前关于第一丝束已进一步所述,第二丝束的浸泡区段可位于第二丝束的一个端部部分处。在该构造中,第二丝束可包括在第一丝束的相对端部处的加热区段。
同样地,第二丝束的浸泡区段可位于第二丝束的两个端部之间。因此,第二丝束可为曲线的,特别是U形、V形或C形的,其中浸泡区段至少部分地形成U形、V形或C形丝束的基部。
还有可能的是,第二丝束包括两个浸泡区段,每个浸泡区段布置在第二液体储集器中。优选地,两个浸泡区段可布置在第二丝束的端部部分处,在每个端部处各一个。在该构造中,第二丝束也可为曲线的,特别是U形、V形或C形的,其中两个浸泡区段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形成U形、V形或C形第二丝束的臂。
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为单次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或多次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在后一种情况下,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为可再填充的。也就是说,第一储集器和如果存在的第二储集器可分别为可用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和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再填充的。在任何构造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进一步包括包含在第一液体储集器中的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同样地,气溶胶生成制品可进一步包括包含在第二液体储集器中的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
为了增强用户体验的多样性,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可与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不同。举例来说,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可为基于水的气溶胶形成液体,并且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可为基于油的气溶胶形成液体。还有可能的是,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和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相同。在该构造中,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和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可依次蒸发,以便相对于单个气溶胶生成制品扩展用户体验。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气溶胶形成液体”涉及能够在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时释放出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液体。气溶胶形成液体可含有固体和液体气溶胶形成材料或组分两者。气溶胶形成液体可包括含有挥发性烟草香味化合物的含烟草材料,所述香味化合物在加热之后从所述液体中释放。备选地或另外,气溶胶形成液体可包括非烟草材料。气溶胶形成液体还可包括气溶胶形成剂。合适的气溶胶形成剂的实例是丙三醇和丙二醇。气溶胶形成液体还可包括其它添加剂和成分,例如尼古丁或香料。特别地,气溶胶形成液体可包括水、溶剂、乙醇、植物提取物和天然或人工调味剂。气溶胶形成液体可为基于水的气溶胶形成液体或基于油的气溶胶形成液体。
另外,该制品可包括烟嘴。如本文中所用,术语“烟嘴”是指制品的放置到用户的口中以便直接从制品中吸入气溶胶剂的一部分。优选地,烟嘴包括过滤器。过滤器可用于过滤掉气溶胶的非期望的组分。过滤器还可包括附加材料,例如要添加到气溶胶的风味材料。
制品可具有简单设计。制品可具有壳体,壳体包括第一液体储集器和如果存在的第二液体储集器。壳体优选地是包括液体不透过的材料的刚性壳体。如本文中所用,“刚性壳体”表示自承的壳体。壳体可包括PEEK(聚醚酮)、PP(聚丙烯)、PE(聚乙烯)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可由其制成。PP、PE和PET成本效益特别合算,并且易于成型,特别是易于挤出。气溶胶形成基质为能够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基质。壳体还可包括柔性区段或塌缩区段。壳体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体积补偿的至少一个通风孔。
根据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已经关于本发明的感受器组件进行了描述,并且因此同样适用。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包括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及根据本发明的并且如本文中所述的感应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感应源可为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一部分,并且加热组件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可为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部分。换言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包括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用于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制品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并且如本文中所述的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并且其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感应源,至少一个感应源配置并且布置成当制品与装置一起使用时在制品的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的加热区段中、特别是在丝束的加热区段中生成交变磁场。特别地,至少一个感应源可为如上文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组件的感应源所述的感应源。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至少一个感应源和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可一起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并且如本文中所述的感应加热组件。如果存在,则加热组件的控制器可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一部分,特别是布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优选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器可包括或者可为加热组件的控制器。特别地,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如上文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组件的感应源所述的控制器。
同样地,如果存在,加热组件的电源可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一部分,特别是布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优选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可包括或者可为加热组件的电源。特别地,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如上文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组件的感应源所述的电源。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描述一种电操作的装置,所述装置能够与包括至少一种气溶胶形成液体的至少一个气溶胶生成制品相互作用以便通过感应加热感受器组件并且因此制品内的气溶胶形成液体来生成气溶胶。优选地,气溶胶生成装置是用于生成可由用户通过用户的嘴直接吸入的气溶胶的抽吸装置。特别地,气溶胶生成装置是手持式气溶胶生成装置。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用于可移除地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一部分的接收腔。
当气溶胶生成制品接收在接收腔中时,感应源的感应线圈可布置成以便围绕接收腔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以便围绕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丝束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丝束的加热区段。
除加热组件的感受器组件的特定构造之外,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为根据本发明的并且如上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根据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已经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感受器组件、气溶胶生成制品和加热组件进行了描述,并且因此同样适用。
本发明在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然而,下文提供了非限制性实例的非详尽清单。这些实例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与本文所述的另一个实例、实施例或方面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
实例Ex1:一种用于在交变磁场的影响下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所述感受器组件包括丝束,所述丝束包括:包括第一感受器材料的至少多根第一丝,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沿着所述丝束的至少平行束部分平行于彼此布置。
实例Ex2:根据实例Ex1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丝束是未绞合丝束。
实例Ex3: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是实心材料丝。
实例Ex4: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是单级材料丝。
实例Ex5: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由所述第一感受器材料制成。
实例Ex6: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所述第一感受器材料包括亚铁磁材料、或铁磁材料、或导电材料、或导电亚铁磁材料、或导电铁磁材料中的一种或由其制成。
实例Ex7: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感受器材料包括铁氧体、铝、铁、镍、铜、青铜、钴、镍合金、普通碳钢、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铁磁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或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一种或可由其制成。
实例Ex8: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的直径为至少0.015毫米、至少0.02毫米、至少0.025毫米、至少0.05毫米、至少0.075毫米、至少0.1毫米、至少0.125毫米、至少0.15毫米、至少0.2毫米、至少0.3毫米或至少0.4毫米。
实例Ex9: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的直径为至多0.025毫米、至多0.05毫米、至多0.1毫米、至多0.15毫米、至多0.2毫米、至多0.25毫米、至多0.3毫米、至多0.35毫米、至多0.4毫米、至多0.45毫米或至多0.5毫米。
实例Ex10: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中的至少一根、特别是每一根具有圆形、椭圆形、卵形、三角形、矩形、二次形、六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
实例Ex11: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进行表面处理,特别是包括表面涂层,例如气溶性增强表面涂层、液体粘合表面涂层、液体排斥性表面涂层或抗菌表面涂层。
实例Ex12: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丝束中的多根第一丝包括3至100根第一丝,特别是10至80根第一丝,优选20至60根第一丝,更优选30至50根第一丝,例如40根第一丝。
实例Ex13: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丝束进一步包括:包括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多根第二丝,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沿着所述丝束的至少平行束部分平行于彼此并且平行于所述多根第一丝布置。
实例Ex14:根据实例Ex13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感受器材料包括亚铁磁材料或铁磁材料中的一种。
实例Ex15:根据实例Ex13或Ex14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居里温度在500摄氏度以下,特别是在350摄氏度以下,优选在300摄氏度以下,更优选在250摄氏度以下,甚至更优选在200摄氏度以下,最优选在150摄氏度以下。
实例Ex16:根据实例Ex13至Ex15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感受器材料包括镍、镍合金、镍铁高导磁合金或坡莫合金中的一种。
实例Ex17:根据实例Ex13至Ex16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是实心材料丝。
实例Ex18:根据实例Ex13至Ex17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是单级材料丝。
实例Ex19:根据实例Ex13至Ex18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由所述第二感受器材料制成。
实例Ex20:根据实例Ex13至Ex19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进行表面处理,特别是包括表面涂层,例如气溶性增强表面涂层、液体粘合表面涂层、液体排斥性表面涂层或抗菌表面涂层。
实例Ex21:根据实例Ex13至Ex20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中的至少一根、特别是每一根具有圆形、椭圆形、卵形、三角形、矩形、二次形、六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
实例Ex22:根据实例Ex13至Ex21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的直径为至少0.015毫米、至少0.02毫米、至少0.025毫米、至少0.05毫米、至少0.075毫米、至少0.1毫米、至少0.125毫米、至少0.15毫米、至少0.2毫米、至少0.3毫米或至少0.4毫米。
实例Ex23:根据实例Ex13至Ex22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的直径为至多0.025毫米、至多0.05毫米、至多0.1毫米、至多0.15毫米、至多0.2毫米、至多0.25毫米、至多0.3毫米、至多0.35毫米、至多0.4毫米、至多0.45毫米或至多0.5毫米。
实例Ex24:根据实例Ex13至Ex23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和所述多根第二丝具有相同的直径。
实例Ex25:根据实例Ex13至Ex23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和所述多根第二丝具有不同的直径。
实例Ex26:根据实例Ex13至Ex25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丝束中的多根第二丝包括1至100根第二丝,特别是10至80根第二丝,优选20至60根第二丝,更优选30至50根第二丝,例如40根第二丝。
实例Ex27:根据实例13至26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和所述多根第二丝基本上相等地分布在整个所述丝束中。
实例Ex28:根据实例13至26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和所述多根第二丝不等地分布在整个所述丝束中。
实例Ex29: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在所述平行束部分中,相邻第一丝和如果存在的第二丝之间的平均中心到中心距离为至多0.025毫米、至多0.05毫米、至多0.1毫米、至多0.15毫米、至多0.2毫米、至多0.25毫米、至多0.3毫米、至多0.35毫米、至多0.4毫米、至多0.45毫米或至多0.5毫米。
实例Ex30: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丝束的总长度的范围在5毫米与50毫米之间,特别是10毫米与40毫米之间,优选10毫米与30毫米之间,更优选10毫米与20毫米之间。
实例Ex31: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丝束包括在所述丝束的至少一个端部部分处的扇出部分,在所述扇出部分中所述多根第一丝和如果存在的所述多根第二丝从彼此发散。
实例Ex32:根据实例Ex31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扇出部分的长度为所述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少5%、10%、20%或30%。
实例Ex33:根据实例Ex31或实例Ex32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扇出部分的长度为所述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多10%、20%、30%、40%或50%。
实例Ex34: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平行束部分的长度为所述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少5%、10%、20%、30%、40%、50%、60%、70%或80%。
实例Ex35: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平行束部分的长度为所述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多10%、20%、30%、40%、50%、60%、70%、80%、90%或100%。
实例Ex36: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平行束部分位于所述丝束的一个端部部分处。
实例Ex37:根据实例1至36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平行束部分位于、特别是对称地位于所述丝束的两个端部之间。
实例Ex38: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平行束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套圈或套管或线束聚束。
实例Ex39:根据实例Ex38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套圈或所述套管或所述线束包括护套构件。
实例Ex40: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丝束是线性[非曲线、非弯曲]丝束。
实例Ex41: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至少沿着所述平行束部分,所述丝束具有圆形、椭圆形、卵形、三角形、矩形、二次形、六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
实例Ex42: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的长度与所述多根第一丝的长度不同。
实例Ex43:根据实例Ex1至Ex42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的长度短于所述多根第一丝的长度。
实例Ex44:根据实例Ex1至Ex42中任一项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的长度大于所述多根第一丝的长度。
实例Ex45:一种用于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感应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项的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
-至少一个感应源,所述至少一个感应源配置并且布置成在所述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的加热区段中、特别是在所述丝束的加热区段中生成交变磁场。
实例Ex46:根据实例Ex45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感应源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至少围绕所述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的加热区段布置,特别是至少围绕所述丝束的加热区段布置。
实例Ex47:根据实例Ex45或Ex46中任一项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的加热区段、特别是所述丝束的加热区段位于所述丝束的一个端部部分处。
实例Ex48:根据实例Ex45至Ex47中任一项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丝束的加热区段的长度为所述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少5%、10%、20%、30%、40%、50%、60%、70%或80%。
实例Ex49:根据实例Ex45至Ex48中任一项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丝束的加热区段的长度为所述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多10%、20%、30%、40%、50%、60%、70%、80%、90%或100%。
实例Ex50:根据实例Ex45至Ex49中任一项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丝束相对于在使用所述加热组件时由所述感应源生成的交变磁场的对称轴线偏心布置。
实例Ex51:根据实例Ex45至Ex50中任一项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加热组件进一步包括通量集中器,所述通量集中器围绕所述感应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并且配置成在使用所述加热组件时使所述至少一个感应源的交变磁场朝向所述丝束扭曲,特别是朝向所述丝束的加热区段扭曲。
实例Ex52:根据实例Ex51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通量集中器包括通量集中器箔,特别是多层通量集中器箔。
实例Ex53:一种用于与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制品包括:
-用于储存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的至少第一液体储集器,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储集器包括出口;
-根据实例1至44中任一项的至少第一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所述第一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从所述第一液体储集器通过所述出口递送到所述第一液体储集器外侧的区域中的第一丝束。
实例Ex54:根据实例Ex53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一丝束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液体储集器中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
实例Ex55:根据实例Ex54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一丝束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二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多10%、至多20%、至多30%、至多40%、至多50%或至多60%。
实例Ex56:根据实例Ex54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一丝束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的长度可为所述第一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少10%、20%、30%、40%、50%或60%。
实例Ex57:根据实例Ex54至Ex56中任一项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一丝束的浸泡区段位于所述第一丝束的一个端部部分处。
实例Ex58:根据实例Ex54至Ex56中任一项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一丝束的浸泡区段位于所述第一丝束的两个端部之间。
实例Ex59:根据实例Ex53至Ex58中任一项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一丝束包括两个浸泡区段,每个浸泡区段布置在所述第一液体储集器中。
实例Ex60:根据实例Ex53至Ex59中任一项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一步包括
-用于储存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的至少第二液体储集器,其中所述第二液体储集器包括出口;
-根据实例1至44中任一项的至少第二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所述第二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从所述第二液体储集器通过所述出口递送到所述第二液体储集器外侧的区域中的第二丝束。
实例Ex61:根据实例Ex60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二丝束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液体储集器中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
实例Ex62:根据实例Ex61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二丝束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二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多10%、至多20%、至多30%、至多40%、至多50%或至多60%。
实例Ex63:根据实例Ex61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二丝束的至少一个浸泡区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二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或至少60%。
实例Ex64:根据实例Ex61至Ex63中任一项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二丝束的浸泡区段位于所述第二丝束的一个端部部分处。
实例Ex65:根据实例Ex61至Ex63中任一项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二丝束的浸泡区段位于所述第二丝束的两个端部之间。
实例Ex66:根据实例Ex60至Ex65中任一项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二丝束包括两个浸泡区段,每个浸泡区段布置在所述第二液体储集器中。
实例Ex67:根据实例Ex60至Ex66中任一项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一步包括包含在所述第一液体储集器中的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
实例Ex68:根据实例Ex60至Ex67中任一项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一步包括包含在所述第二液体储集器中的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
实例Ex69:根据实例Ex68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与所述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不同。
实例Ex70: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及根据实例Ex45至Ex52中任一项的感应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加热组件的感应源是所述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加热组件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是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部分。
实例Ex71: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用于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根据实例Ex1至Ex45中任一项的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并且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感应源,所述至少一个感应源配置并且布置成当所述制品与所述装置一起使用时在所述制品的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的加热区段中、特别是在所述丝束的加热区段中生成交变磁场。
现在将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若干实例,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感受器组件的感应加热组件;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加热组件的感受器组件的横截面;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感受器组件;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感受器组件;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根据图1的感受器组件的根据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根据图1的两个感受器组件的根据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以及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根据图5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根据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10的感应加热组件20。大体上,感受器组件10包括能够执行两个功能的丝束18:输送和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为此,丝束18包括多根第一丝11和多根第二丝12,其中多根第一丝11包括第一感受器材料,并且多根第二丝12包括第二感受器材料。由于丝材料的易感性质,因此第一丝11和第二丝12能够在交变磁场中被感应加热,并且因此加热与丝热接触的气溶胶形成液体。而且,由于丝束18中的第一丝11和第二丝12的布置,并且由于丝11、12的小直径,因此在丝11、12之间形成窄通道,所述窄通道沿着丝束18的纵向方向X提供毛细管作用。因此,举例来说,如果丝束18的一个端部部分13浸入到气溶胶形成液体中,则液体可输送到丝束18的相对端部部分14,在该部分输送的液体可蒸发并且暴露于空气路径以作为气溶胶被抽吸出。
为了使液体蒸发,加热组件20进一步包括感应源30,所述感应源包括感应线圈32。在本实施例中,感应线圈32是双层螺旋线圈,每一层具有六个绕组,其能够生成基本均匀的交变磁场。如图1中可见,感应线圈32围绕丝束18的端部部分14布置,以便生成仅在其端部部分14处局部穿透丝束18的交变磁场。因此,丝束18在端部部分14处的加热区段17中被局部加热。场强选择成使得加热区段17加热到足以使通过丝束18输送的气溶胶形成液体蒸发的温度。相比之下,由于仅局部加热,因此丝束18的其余区段、特别是端部部分13保持在蒸发温度以下的温度下。因此,在使用加热组件20时,感受器组件10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X的温度分布,其具有如图1的下部部分中所示的较高和较低温度的区段。更具体地,温度分布示出从端部部分13到相对端部部分14处的加热区段17的从气溶胶形成液体的蒸发温度T_ap以下的温度到相应蒸发温度T_vap以上的温度的温度升高。有利地,使其余区段蒸发温度T_vap以下防止在丝束18的所述部分内的气溶胶形成液体沸腾。甚至在其余区段16或其至少一部分用作浸泡区段16以浸入液体储集器中的情况下,也防止储集器内的气溶胶形成液体沸腾。
在使用感受器组件10时形成的实际温度分布取决于丝束18的热导率和长度。因此,为了在端部部分13与端部部分14之间具有足够的温度梯度,丝束18需要一定总长度。关于本实施例,丝束18的总长度的范围可在5毫米与50毫米之间,特别是10毫米与40毫米之间,优选10毫米与30毫米之间,更优选10毫米与20毫米之间。这适用于每种丝类型,也就是说,多根第一丝11和多根第二丝12。
图2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线A-A通过丝束18的感受器组件10的横截面。多根第一丝11和多根第二丝12都是具有基本上圆形横截面的实心材料丝。由于圆形横截面,因此丝11、12不与彼此区域接触,而是仅线接触,使得多根丝11、12本身之间形成毛细管空间。多根第一丝11和第二丝12的其它横截面形状也是可能的,例如卵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二次形、六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
为了提供足够的毛细管作用,丝束中的相邻丝11、12之间的平均中心到中心距离D为至多0.5毫米,特别是至多0.25毫米,优选地至多0.1毫米、至多0.05毫米,甚至更优选地至多0.025毫米。
毛细管作用也通过小曲率半径、并且因此通过第一丝11和第二丝12的小直径来促进。因此,第一丝和第二丝的直径可为至多0.025毫米、至多0.05毫米、至多0.1毫米、至多0.15毫米、至多0.2毫米、至多0.25毫米、至多0.3毫米、至多0.35毫米、至多0.4毫米、至多0.45毫米或至多0.5毫米。然而,第一丝11和第二丝12的直径仍应大于集肤深度的两倍,以便当丝束18暴露于交变磁场时感生足量的涡电流,并且因此生成足量的热能。因此,取决于所使用的交变磁场的材料和频率,第一丝11和第二丝12的直径可为至少0.015毫米、至少0.02毫米、至少0.025毫米、至少0.05毫米、至少0.075毫米、至少0.1毫米、至少0.125毫米、至少0.15毫米、至少0.2毫米、至少0.3毫米或至少0.4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丝11和第二丝12可包括液体-粘合表面涂层(未示出)。液体粘合表面涂层进一步增强了丝束18的毛细管作用。
多根第一丝11的第一感受器材料在热量生成方面得以优化。例如,第一感受器材料可为铁磁不锈钢,使得多根第一丝11通过涡电流以及通过磁滞损耗进行感应加热。铁磁性第一感受器材料的居里温度选择成使得其远高于蒸发温度,优选地在300摄氏度以上。相比之下,如上文进一步描述,多根第二丝12主要充当温度标记。为此,第二感受器材料可为铁磁或亚铁磁材料,其优选地具有大约在感受器组件10的预定操作温度下的居里温度。因此,当感受器组件10达到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居里温度时,第二感受器材料的磁特性就会从铁磁性或亚铁磁性改变为顺磁性,伴随着其电阻的临时改变。因此,通过监测由用于生成交变磁场的感应源30吸收的电流的对应变化,可检测到第二感受器材料何时达到其居里温度,并且因此何时达到预定操作温度。用于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合适材料可为镍、镍合金、镍铁高导磁合金或坡莫合金。为了充分地充当温度标记,只需要几根第二丝。因此,第一丝11的数目可比第二丝12的数目大,特别是第二丝的数目的两倍,或三倍,或四倍,或五倍,或六倍,或七倍,或八倍,或九倍,或十倍。在本实施例中,丝束18示例性地包括四十根第一丝11和五根第二丝12。
如图2中还可看到,多根第二丝12随机分布在整个丝束18中。有利地,随机分布在丝束18的制造期间只需要很少的工作。如图2中进一步可见,丝束18具有特别容易制造的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
再次参考图1,第一丝11和第二丝12平行于彼此布置,以便沿着丝束18的整个长度延伸形成平行束部分15。也就是说,感受器组件10的丝束18是未绞合丝束,其中第一丝11和第二丝12既未绞合也未加捻,并且因此不彼此交叉。平行束部分15特别有利于沿着丝束18的整个长度延伸提供足够的毛细管作用。而且,包括平行布置的丝的感受器组件制造是容易并且成本效益合算。基本上,可通过将以基本上平行的顺序布置的多根单独的丝成束并且将丝束切割成期望长度来制造感受器组件10。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感受器组件110的第二实施例。大体上,根据图3的感受器组件类似于图1和2中所示的感受器组件10。因此,相同或类似特征用相同参考符号不过递增100来表示。与图1和2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比,根据图3的感受器组件110包括在丝束118的端部部分114处的扇出部分119,在该扇出部分中第一丝111和第二丝112从彼此发散。因此,平行束部分115不沿着丝束118的整个长度延伸而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平行束部分150位于丝束118的相对端部部分113处,并且沿着丝束118的总长度的约三分之一延伸。因此,扇出部分沿着丝束118的总长度的约三分之二延伸。扇出部分可便于将蒸发的气溶胶形成液体暴露于空气路径中,并且因此便于气溶胶的形成。同样地,扇出部分可至少部分地用作浸泡区段以浸入到气溶胶形成液体中。为了将丝111、112以平行构造保持在一起,丝束118的平行束部分115的至少一部分由套圈190或线束来聚束。在本实施例中,套圈布置在端部部分113处。
图4示出了类似于图3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感受器组件210的第三实施例。因此,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又用相同的参考符号不过递增100来表示。与图3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相比,根据图4的感受器组件210包括两个扇出部分219,在丝束218的每个端部部分213、214处各一个。因此,平行束部分215位于两个扇出部分219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丝束118相对于穿过其质量中心的垂直于丝束的长度延伸的对称轴线不对称。两个扇出部分219中的每一个的长度为丝束218的总长度的约40%,而平行束部分215的长度为丝束218的总长度的约20%。类似于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根据图4的丝束218的第一丝211和第二丝212由套圈290聚束,所述套圈在丝束218的长度延伸的大约中部处围绕平行束部分215布置。根据图4的构造可用于实现在束的每一端处的两个加热区段或两个浸泡区段。备选地,在该构造中,一个扇出部分219可实现浸泡区段,而另一个扇出部分219可实现加热区段。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制品40的第一实施例。如下文将参考图7进一步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40构造成用于与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制品40包括由不可透过液体的材料制成的刚性制品壳体43。制品壳体43与套管44一起形成液体储集器41,所述液体储集器包含气溶胶形成液体51。套管44包括形成液体储集器41的出口的开口。制品40进一步包括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感受器组件10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10。感受器组件10的丝束18穿过套管44中的开口,以便部分地布置在液体储集器41中并且部分地布置在由制品壳体43和邻近液体储集器41的套管44形成的蒸发腔45中。由此,丝束18能够将气溶胶形成液体51从液体储集器41通过出口递送到液体储集器41外侧的区域中,也就是说,递送到蒸发腔45中。在那里,可通过感应加热布置在蒸发腔45中的丝束18的部分来蒸发输送的液体51。因此,布置在液体储集器41中、特别是浸入到气溶胶形成液体51中的丝束18的该部分充当浸泡区段16。浸泡区段16的长度可有利地用于控制被浸泡并且从液体储集器41输送到蒸发腔45中的气溶胶形成液体的量。在本实施例中,浸泡区段16的长度为丝束18的总长度的约60%。
同样地,如先前关于图1所述,当暴露于交变磁场时,布置在蒸发腔45中的丝束18的该部分至少部分地充当加热区段17。
如图5中进一步可见,制品40包括通过制品壳体43进入蒸发腔45的空气入口46,使得空气能够进入蒸发腔45。空气入口46可构造成在丝束18的加热区段17处或周围提供气流。空气入口46可为通过储集器本体的孔。同样地,空气入口46可为喷嘴,其构造成将气流引导到丝束18处的特定目标位置。另外,制品41包括形成蒸发腔45的近端部分的烟嘴47。烟嘴47具有锥形形状,在其极端处包括空气出口48,因此允许用户从制品直接吸入气溶胶。优选地,烟嘴包括过滤器(未示出)。因此,当用户进行抽吸时,从加热区段17蒸发的气溶胶形成液体暴露于已经通过空气入口46进入蒸发腔45的气流,以便形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可通过烟嘴47中的空气出口48抽吸出。
大体上,气溶胶生成制品40可为单次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或多次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在后一种情况下,气溶胶生成制品40可为可再填充的。也就是说,液体储集器41可在耗尽之后可用气溶胶形成液体51再填充。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制品340的第二实施例。与图5中所示的气溶胶生成制品40相似或相同的特征用相同的参考符号不过递增300来表示。与根据图5的制品40相比,根据图6的气溶胶生成制品340包括两个液体储集器,也就是说,包含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351的第一液体储集器341和包含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352的第二液体储集器342。对于储集器341、342中的每一个,制品340包括用于将气溶胶形成液体从相应储集器341、342输送到共同的蒸发腔345中的单独的感受器组件310、410。因此,包括第一丝束318的第一感受器组件310从第一液体储集器341穿过套管344中的对应开口进入蒸发腔345中。同样地,包括第二丝束418的第二感受器组件410从第二液体储集器342穿过套管344中的对应开口进入蒸发腔345中。
两个感受器组件310、410优选地在暴露于交变磁场时同时被加热。因此,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和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同时蒸发,并且随后混合,以便形成可能包含各种物质和风味的复合气溶胶。特别地,这适用于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和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彼此不同的情况。因此,根据图6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有利地增强了在风味和气溶胶组成方面的用户体验的多样性。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系统80的示例性实施例。系统80包括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60和用于与装置60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40。在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40对应于图5中所示的制品。特别地,制品40包括用于输送和加热制品40中所包含的气溶胶形成液体51的感受器组件10。气溶胶生成装置60是电操作装置,其能够与制品40相互作用以便通过经由感受器组件10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来生成气溶胶。为此,气溶胶生成装置60包括在装置60的近侧部分中形成在装置壳体61内的接收腔62。接收腔62构造成可移除地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40的至少一部分。为了加热感受器组件10,气溶胶生成装置60包括感应源,所述感应源包括感应线圈32。在本实施例中,感应线圈32是单个螺旋线圈,其布置和构造成生成基本均匀的交变磁场。如图1中可见,感应线圈32围绕接收腔62的近端部分布置,以便当气溶胶生成制品40接收在接收腔62中时围绕丝束18的一部分。特别地,感应线圈32布置成以便仅在加热区段17中生成局部穿透丝束18的交变磁场。相比之下,由于局部加热,因此丝束18的浸泡区段16保持在蒸发温度以下的温度下。因此,防止了液体储集器41内的气溶胶形成液体51沸腾。
气溶胶生成装置60的感应源和气溶胶生成制品44的感受器组件10一起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组件。
气溶胶生成装置60进一步包括控制器64,其用于控制气溶胶生成系统80的操作,特别是用于控制加热操作。
而且,气溶胶生成装置60包括电源63,其提供用于生成交变磁场的电力。优选地,电源63是电池,如磷酸锂铁电池。电源63可具有允许存储足够的能量用于一次或多次用户体验的容量。
控制器64和电源63两者均布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60的远侧部分中。
出于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目的,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表示量、数量、百分比等的所有数字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由术语“约”修饰。此外,所有范围包括公开的最大和最小点,并且包括可能在本文中具体列举或可能未列举的其中的任何中间范围。因此,在此上下文中,数字A理解为A±5% A。在此上下文中,数字A可被视为包括对于所述数字A修饰的属性的测量来说在一般标准误差内的数值。在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一些情况下,数字A可偏离上文所列举的百分比,只要A偏离的量不会显著影响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基本和新颖特征即可。此外,所有范围包括公开的最大和最小点,并且包括可能在本文中具体列举或可能未列举的其中的任何中间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交变磁场的影响下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所述感受器组件包括丝束,所述丝束包括:包括第一感受器材料的至少多根第一丝,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沿着所述丝束的至少平行束部分平行于彼此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丝束进一步包括:包括第二感受器材料的多根第二丝,其中所述多根第二丝沿着所述丝束的至少平行束部分平行于彼此并且平行于所述多根第一丝布置,其中所述第二感受器材料优选地包括亚铁磁材料或铁磁材料中的一种。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和如果存在的所述多根第二丝的直径为至多0.025毫米、至多0.05毫米、至多0.1毫米、至多0.15毫米、至多0.2毫米、至多0.25毫米、至多0.3毫米、至多0.35毫米、至多0.4毫米、至多0.45毫米或至多0.5毫米。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多根第一丝和如果存在的所述多根第二丝进行表面处理,特别是包括表面涂层,例如气溶性增强表面涂层、液体粘合表面涂层、液体排斥性表面涂层或抗菌表面涂层。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丝束中的多根第一丝包括3至100根第一丝,特别是10至80根第一丝,优选20至60根第一丝,更优选30至50根第一丝,例如40根第一丝,并且其中所述丝束中的如果存在的多根第二丝包括1至100根第二丝,特别是10至80根第二丝,优选20至60根第二丝,更优选30至50根第二丝,例如40根第二丝。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受器组件,其中在所述平行束部分中,相邻第一丝和如果存在的第二丝之间的平均中心到中心距离为至多0.025毫米、至多0.05毫米、至多0.1毫米、至多0.15毫米、至多0.2毫米、至多0.25毫米、至多0.3毫米、至多0.35毫米、至多0.4毫米、至多0.45毫米或至多0.5毫米。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丝束包括在所述丝束的至少一个端部部分处的扇出部分,在所述扇出部分中所述多根第一丝和如果存在的所述多根第二丝从彼此发散。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平行束部分的长度为所述丝束的总长度的至少5%、10%、20%、30%、40%、50%、60%、70%或80%。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平行束部分位于所述丝束的一个端部部分处,或者其中所述平行束部分位于、特别是对称地位于所述丝束的两个端部之间。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受器组件,其中所述平行束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套圈或套管或线束聚束。
11.一种用于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感应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
-至少一个感应源,所述至少一个感应源配置并且布置成在所述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的加热区段中、特别是在所述丝束的加热区段中生成交变磁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丝束相对于在使用所述加热组件时由所述感应源生成的交变磁场的对称轴线偏心布置。
13.一种用于与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制品包括:
-用于储存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的至少第一液体储集器,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储集器包括出口;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第一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所述第一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气溶胶形成液体从所述第一液体储集器通过所述出口递送到所述第一液体储集器外侧的区域中的第一丝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一步包括
-用于储存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的至少第二液体储集器,其中所述第二液体储集器包括出口;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第二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所述第二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气溶胶形成液体从所述第二液体储集器通过所述出口递送到所述第二液体储集器外侧的区域中的第二丝束。
15.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感应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用于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制品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并且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感应源,所述至少一个感应源配置并且布置成当所述制品与所述装置一起使用时在所述制品的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的加热区段中、特别是在所述丝束的加热区段中生成交变磁场。
CN202180034985.8A 2020-05-15 2021-05-12 用于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 Pending CN1155513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75043.7 2020-05-15
EP20175043 2020-05-15
PCT/EP2021/062567 WO2021228909A1 (en) 2020-05-15 2021-05-12 Liquid-conveying susceptor assembly for conveying and inductively heating an aerosol-forming liqui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1373A true CN115551373A (zh) 2022-12-30

Family

ID=7073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4985.8A Pending CN115551373A (zh) 2020-05-15 2021-05-12 用于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9891A1 (zh)
EP (1) EP4149289A1 (zh)
JP (1) JP2023525147A (zh)
KR (1) KR20230011325A (zh)
CN (1) CN115551373A (zh)
WO (1) WO20212289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875047U (zh) * 2021-12-31 2022-07-05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雾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697B (zh) * 2014-02-28 2022-08-12 奥驰亚客户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蒸汽吐烟装置及其部件
TWI669072B (zh) * 2014-05-21 2019-08-21 瑞士商菲利浦莫里斯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電熱式霧劑產生系統及用於此系統中之匣筒
CN108291851A (zh) * 2015-09-13 2018-07-17 精适分销有限公司 烟检测机
GB201801146D0 (en) * 2018-01-24 2018-03-07 Nicoventures Trading Ltd Aerosol source for a vapour provis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89891A1 (en) 2023-06-22
KR20230011325A (ko) 2023-01-20
EP4149289A1 (en) 2023-03-22
JP2023525147A (ja) 2023-06-14
WO2021228909A1 (en) 2021-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6995B (zh) 电子烟装置及其构件
CN112822950A (zh) 用于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基材的感受器组件
US20230068343A1 (e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leakage prevention
US20220273032A1 (en) Resilient sealing element for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CN115551373A (zh) 用于输送和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液体的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
CN115551375A (zh) 具有液体输送感受器组件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US20230225412A1 (en) Liquid-conveying susceptor assembly for conveying and inductively heating an aerosol-forming liquid
US20230165305A1 (en)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comprising a main reservoir and a capillary buffer reservoir
US20230172267A1 (en)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with a multi-compartment liquid reservoir
RU2791040C1 (ru) Система, генерирующая аэрозоль, с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ем утечки
US20220287369A1 (en) Thermal insulation for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O2024033408A1 (en) Induction heating module for use in an inductively heating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O2024033410A1 (en) Inductively heating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for use with an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WO2024033409A1 (en) Induction heating module for use in an inductively heating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