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1076A -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1076A
CN115551076A CN202211076703.3A CN202211076703A CN115551076A CN 115551076 A CN115551076 A CN 115551076A CN 202211076703 A CN202211076703 A CN 202211076703A CN 115551076 A CN115551076 A CN 115551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sim card
virtual sim
pow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67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荆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767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510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51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10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1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 H04M1/7242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with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emergency service functions, e.g. upon sensing an ala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H04W12/126Anti-theft arrangements, e.g. protection against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l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3Location-dependent; Proximity-depend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移动终端包括虚拟SIM卡以及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备用电池不同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以使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在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移动终端没有联网、被拔卡、被关机及被刷机的情况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手机丢失或者被偷时,通常要对丢失的手机进行定位。一般情况下,偷窃手机的人为了将手机占为己有,会拔出手机的SIM卡,并将手机关机。为了能够获取丢失的手机的定位信息,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手机的应用程序或者关联手机的账号进行定位,但是这种方法在手机没有联网、被拔卡、被关机及被刷机的情况下,没法对丢失的手机进行定位,从而无法找回丢失的手机。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移动终端没有联网、被拔卡、被关机及被刷机的情况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虚拟SIM卡以及与所述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所述备用电池不同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所述备用电池为所述虚拟SIM卡供电,以使所述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
在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关机状态切换至所述开机状态后,通过所述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板电池与所述备用电池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以及,检测到所述备用电池的电池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通过所述主板电池为所述备用电池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激活所述虚拟SIM卡的信号是查询设备发送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虚拟SIM卡接收删除指令;所述删除指令是所述查询设备在检测到输入的用户删除操作后发送的;
响应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数据或者使所述移动终端失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关机状态切换至所述开机状态后,通过所述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虚拟SIM卡接收远程控制请求;所述远程控制请求携带身份验证信息;
将所述虚拟SIM卡的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一致,响应所述远程控制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远程控制请求还携带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的多个应用程序中的一个;所述若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一致,响应所述远程控制请求,包括:
若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一致,获取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匹配的身份权限等级;
判断所述身份权限等级是否不低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权限等级,若不低于,按照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所述远程控制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包括视频应用程序;所述按照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所述远程控制请求,包括:
按照所述视频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所述远程控制请求,控制所述视频应用程序进行后台运行,以及控制所述视频应用程序开启摄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控制所述视频应用程序开启摄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视频应用程序通过摄像生成的影像数据;
将所述影像数据上传至报警中心。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虚拟SIM卡以及与所述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所述备用电池不同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所述备用电池为所述虚拟SIM卡供电,以使所述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
定位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关机状态切换至所述开机状态后,通过所述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使得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之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移动终端没有联网、被拔卡、被关机及被刷机的情况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从而提高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移动终端没有联网、被拔卡、被关机及被刷机的情况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虚拟SIM卡以及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备用电池不同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
其中,图1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适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虚拟SIM卡是嵌入式SIM(Embedded-SIM,eSIM)卡,是传统的物理SIM卡的数字化。虚拟SIM卡可以直接嵌入移动终端的集成芯片中,没有管沟质粒载体和修补焊接工艺,虚拟SIM卡不作为独立的可移除的零部件加入到移动终端中,因此用户无需插入传统的物理SIM卡。
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以使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
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以使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
激活虚拟SIM卡的信号是查询设备发送的,其中,查询设备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或者另一台移动终端,具体不作限定。用户可以将虚拟SIM卡对应的卡密数据信息输入到查询设备中,通过查询设备将卡密数据信息通过线上方式安全下载到虚拟SIM卡所在的移动终端中,并激活虚拟SIM卡;在虚拟SIM卡被激活后,用户可以通过虚拟SIM卡和查询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查询设备远程下载和安装虚拟SIM卡所在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环境变量等。
一般情况下,一台移动终端丢失后,用户会通过另一台移动终端对丢失的移动终端进行拨号;若拨号过程中提示丢失的移动终端已关机,则用户可以通过另一台移动终端的查找设备功能,查找丢失的移动终端;若丢失的移动终端被关机、无联网或者被刷机,用户依然无法通过另一台移动终端的查找设备功能查找到丢失的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查询设备在网上激活与丢失的移动终端绑定的虚拟SIM卡;在虚拟SIM卡被激活后,若移动终端仍处于关机状态,用户依然无法通过虚拟SIM卡定位移动终端;因此,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以使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从而使移动终端强制开机。
备用电池一般体积较小,厚度较薄。从备用电池的外形区分,备用电池可以是纽扣电池、柱状电池、方形电池等,具体不作限定;从备用电池的材料区分,备用电池可以是锂电池、氧化银电池、碱性锰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具体不作限定。备用电池是可以充电、放电的,备用电池在满电状态下可以保证两年左右的供电。
由于在移动终端被盗窃后,小偷一般会拔出移动终端的SIM卡以及将移动终端关机,这个时候,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无法供电;而备用电池在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可以作为虚拟SIM卡的电源。备用电池只有在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才开始为虚拟SIM卡供电;在移动终端通过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后,虚拟SIM卡可以向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发送开机指令。
102、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
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因此,备用电池的主要作用是为虚拟SIM卡供电,使得虚拟SIM卡能够发送开机指令,在移动终端在接收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
也就是说,在移动终端被盗后,无需等到小偷将移动终端开机后才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使得移动终端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强制开机,从而快速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103、在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在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后,移动终端可以不通过备用电池进行供电,而是通过主板电池进行供电;在主板电池的供电下,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或者直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移动终端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实际是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基站定位。移动终端通过虚拟SIM卡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实际是由许多个具体位置固定、编号固定的基站构成,在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后,移动终端自动搜索周边的基站,通过虚拟SIM卡与各个基站之间传输信号,并选取信号最优的基站接入;通过各个基站检测接收到的信号参数,如信号到达时间、信号到达方位角、到达信号的强度,就能够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从而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移动终端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之后,移动终端还可以执行一下步骤:移动终端可以将定位结果上传至查询设备;或者,将定位结果发送至离定位结果距离最近的报警中心;或者,控制移动终端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使得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之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移动终端没有联网、被拔卡、被关机及被刷机的情况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从而提高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可能性。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虚拟SIM卡以及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备用电池不同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主板电池与备用电池连接;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以使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
激活虚拟SIM卡的信号是查询设备发送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以及,移动终端检测到备用电池的电池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通过主板电池为备用电池充电。其中,电量阈值可以为备用电池的最大电池电量的20%~30%,具体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主板电池完全没电,移动终端也无法通过备用电池为主板电池充电。在移动终端未丢失时,即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虚拟SIM卡未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时,移动终端通过主板电池提供日常使用移动终端所需的电量;而备用电池处于缓慢的自放电状态,不参与提供日常使用移动终端所需的电量。当移动终端检测到备用电池的电池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通过主板电池为备用电池充电,直至备用电池的电池电量达到最大电池电量。备用电池只有在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才开始为虚拟SIM卡提供电量。
可见,在备用电池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主板电池优先为备用电池充电,且备用电池不参与提供日常使用移动终端所需的电量,由此可以保证备用电池在移动终端被盗后也有足够的电池电量为虚拟SIM卡供电。
202、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
203、在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其中,上述步骤202~步骤203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面实施例中步骤102~103,此处不作赘述。
204、通过虚拟SIM卡接收删除指令。
删除指令是查询设备在检测到输入的用户删除操作后发送的。其中,查询设备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或者另一台移动终端,具体不作限定。用户删除操作是用户确定无法找回移动终端时输入的,也就是说,移动终端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获取到定位结果并上传至查询设备后,用户通过查询设备接收到定位结果,但是定位结果显示该手机已经在国外或者距离比较远,没有办法去找回,或者,用户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找回,因此就可以对查询设备输入用户删除操作。
当查询设备为云端服务器时,用户删除操作可以是用户登入云端服务器对应的网站,在网站上的文本输入框中输入删除代码或者文本的操作,或者是针对网站上虚拟按钮的点击操作;当查询设备为另一台移动终端时,用户删除操作可以是用户在另一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针对虚拟按钮的点击操作等,具体不作限定。
205、响应删除指令,删除移动终端的内存数据或者使移动终端失效。
移动终端响应删除指令,可以删除移动终端的内存数据,其中,内存数据可以包括移动终端中的通讯录数据、备忘录数据、应用程序数据等,具体不作限定;移动终端响应删除指令,还可以使移动终端失效,使移动终端失效可以包括:使移动终端更新或者刷机失败,导致移动终端无法使用。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使得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之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通过虚拟SIM卡接收到删除指令后,响应删除指令,删除移动终端的内存数据或者使移动终端失效。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移动终端没有联网、被拔卡、被关机及被刷机的情况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从而提高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可能性;同时,在确认丢失的移动终端无法找回时,可以通过虚拟SIM卡删除移动终端的内存数据或者使移动终端失效,防止移动终端中的内存数据被窃取,提高了安全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虚拟SIM卡以及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备用电池不同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
如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1、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以使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
302、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
303、在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上述步骤301~步骤303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1~步骤103,此处不作赘述。
304、通过虚拟SIM卡接收远程控制请求。
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虚拟SIM卡接收查询设备发送的远程控制请求,其中,远程控制请求携带身份验证信息和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
身份验证信息用于与虚拟SIM卡的身份标识信息比较,若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一致,则响应远程控制请求。身份验证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账户以及账户密码信息或者人脸信息等,具体不作限定。
目标应用程序为移动终端包括的多个应用程序中的一个。比如,多个应用程序可以包括社交类应用程序、网购支付类应用程序、通话通讯类应用程序、生活消费类应用程序、浏览器类应用程序等,但不限于此,目标应用程序可以是上述应用程序中的一个。
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用于删除数据的控制信息,比如,用于删除目标应用程序的应用数据、删除目标应用程序的进程、删除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中的登录信息等;当目标应用程序为录音应用程序,针对录音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用于开启录音的控制信息;当目标应用程序为视频应用程序,针对视频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用于开启视频的控制信息或者用于上传视频文件的控制信息等,具体不作限定。
305、将虚拟SIM卡的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
每个虚拟SIM卡都有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身份标识信息,不同的身份标识信息对应于不同的身份权限等级。
将虚拟SIM卡的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可以用于防止接收到恶意的远程控制请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虚拟SIM卡的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可以包括:检测移动终端中是否存在身份验证信息对应的数据访问记录,若不存在,则拒绝响应远程控制请求;若存在,则将虚拟SIM卡的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
实施上述步骤,有利于提高响应远程控制请求的效率,因为丢失的移动终端中一般会存在移动终端的主人的身份验证信息对应的数据访问记录,如果不存在,说明并不是移动终端的主人发送的远程控制请求。
306、若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一致,获取与身份验证信息匹配的身份权限等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虚拟SIM卡对应于多个身份标识信息;若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一致,移动终端获取与身份验证信息匹配的身份权限等级,可以包括:
若从多个身份标识信息中检测到与身份验证信息一致的身份标识信息,移动终端获取与身份验证信息一致的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身份权限等级,作为与身份验证信息匹配的身份权限等级。
307、判断身份权限等级是否不低于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权限等级,若不低于,按照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远程控制请求。
移动终端判断身份权限等级是否不低于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权限等级,若不低于,按照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远程控制请求;否则,拒绝响应远程控制请求。示例性的,身份权限等级可以包括等级A和等级B,等级A高于等级B;若身份权限等级为等级B,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权限等级为等级A,则拒绝响应远程控制请求,比如目标应用程序为备忘录应用程序等隐私性较高的应用程序,则身份权限等级为等级B的用户无法控制移动终端按照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远程控制请求,比如,无法将备忘录应用程序中的数据文件上传等。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使得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之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能够在移动终端没有联网、被拔卡、被关机及被刷机的情况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从而提高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虚拟SIM卡接收远程控制请求,并对远程控制请求携带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以及获取与身份验证信息匹配的身份权限等级,并在身份权限等级不低于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权限等级时,才按照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远程控制请求,进一步提高了移动终端中的内存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虚拟SIM卡以及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备用电池不同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
如图4所示,该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以使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
402、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
403、在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上述步骤401~步骤403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1~步骤103,此处不作赘述。
404、通过虚拟SIM卡接收远程控制请求。
步骤404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304,此处不作赘述。
其中,目标应用程序可以包括视频应用程序。远程控制请求携带身份验证信息和针对视频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
405、将虚拟SIM卡的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
406、若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一致,获取与身份验证信息匹配的身份权限等级。
上述步骤405~步骤406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305~步骤306,此处不作赘述。
407、判断身份权限等级是否高于视频应用程序的控制权限等级,若高于,按照视频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远程控制请求,控制视频应用程序进行后台运行,以及控制视频应用程序开启摄像。
移动终端控制视频应用程序进行后台运行,可以避免偷窃移动终端的小偷发现视频应用程序正在运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移动终端控制视频应用程序开启摄像之后,移动终端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移动终端可以控制视频应用程序通过前置摄像头还是后置摄像头进行摄像;移动终端可以先控制视频应用程序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摄像,并获取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摄像生成的第一影像数据,对第一影像数据进行识别,若从第一影像数据中识别出人脸信息,可以将人脸信息上传;在将人脸信息上传之后,可以控制视频应用程序将前置摄像头切换成后置摄像头,以控制视频应用程序通过后置摄像头开始摄像;获取通过后置摄像头进行摄像生成的第二影像数据,对第二影像数据进行识别,若从第二影像数据中识别出环境信息,可以将环境信息上传。移动终端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将定位结果与环境信息相结合,能够提高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效率。
408、获取视频应用程序通过摄像生成的影像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移动终端获取视频应用程序通过摄像生成的影像数据之后,移动终端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移动终端识别影像数据中是否存在有效数据;有效数据可以包括人脸信息或者环境信息;若存在有效数据,执行步骤409;若不存在有效数据,则将影像数据删除,不执行步骤409。实施上述步骤,可以有效节省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也避免上传无效数据,比如,当丢失的移动终端被放入衣服口袋、或者摄像头被遮住时,移动终端获取到的影像数据是无效的,可以将无效的影像数据删除。
409、将影像数据上传至报警中心。
移动终端将影像数据上传至报警中心,可选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将影像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另一台移动终端等,具体不作限定。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使得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之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能够在移动终端没有联网、被拔卡、被关机及被刷机的情况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从而提高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虚拟SIM卡接收携带针对视频应用程序的远程控制请求,从而控制视频应用程序获取影像数据,有助于根据影像数据找到偷窃移动终端的小偷,从而提高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可能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虚拟SIM卡以及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备用电池不同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该装置可应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具体不做限定。如图5所示,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500可包括:检测模块510、控制模块520、定位模块530。
检测模块510,用于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以使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
控制模块520,用于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
定位模块530,用于在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板电池与备用电池连接;
该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500还包括充电单元;
充电单元可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以及,检测到备用电池的电池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通过主板电池为备用电池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激活虚拟SIM卡的信号是查询设备发送的;
该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500还包括删除单元;
删除单元,可用于通过虚拟SIM卡接收删除指令;删除指令是查询设备在检测到输入的用户删除操作后发送的;响应删除指令,删除移动终端的内存数据或者使移动终端失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500还包括验证单元和响应单元;
验证单元,可用于在定位模块530在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之后,通过虚拟SIM卡接收远程控制请求;远程控制请求携带身份验证信息;将虚拟SIM卡的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
响应单元,可用于若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一致,响应远程控制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控制请求还携带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目标应用程序为移动终端包括的多个应用程序中的一个;
响应单元,还用于若身份标识信息与身份验证信息一致,获取与身份验证信息匹配的身份权限等级;判断身份权限等级是否不低于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权限等级,若不低于,按照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远程控制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应用程序包括视频应用程序;
响应单元,还用于按照视频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远程控制请求,控制视频应用程序进行后台运行,以及控制视频应用程序开启摄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500还包括上传单元;
上传单元,可用于在响应单元控制视频应用程序开启摄像之后,获取视频应用程序通过摄像生成的影像数据;将影像数据上传至报警中心。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与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为虚拟SIM卡供电,使得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在接收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移动终端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之后,通过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移动终端没有联网、被拔卡、被关机及被刷机的情况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600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610;
与存储器610耦合的处理器620;
其中,处理器620调用存储器610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单元,即可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获取的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请求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虚拟SIM卡以及与所述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所述备用电池不同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所述备用电池为所述虚拟SIM卡供电,以使所述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
在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关机状态切换至所述开机状态后,通过所述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电池与所述备用电池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以及,检测到所述备用电池的电池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通过所述主板电池为所述备用电池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激活所述虚拟SIM卡的信号是查询设备发送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虚拟SIM卡接收删除指令;所述删除指令是所述查询设备在检测到输入的用户删除操作后发送的;
响应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数据或者使所述移动终端失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关机状态切换至所述开机状态后,通过所述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虚拟SIM卡接收远程控制请求;所述远程控制请求携带身份验证信息;
将所述虚拟SIM卡的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进行比较;
若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一致,响应所述远程控制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请求还携带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的多个应用程序中的一个;所述若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一致,响应所述远程控制请求,包括:
若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一致,获取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匹配的身份权限等级;
判断所述身份权限等级是否不低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权限等级,若不低于,按照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所述远程控制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包括视频应用程序;所述按照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所述远程控制请求,包括:
按照所述视频应用程序的控制信息响应所述远程控制请求,控制所述视频应用程序进行后台运行,以及控制所述视频应用程序开启摄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视频应用程序开启摄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视频应用程序通过摄像生成的影像数据;
将所述影像数据上传至报警中心。
8.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虚拟SIM卡以及与所述虚拟SIM卡连接的备用电池,所述备用电池不同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池;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虚拟SIM卡被激活,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所述备用电池为所述虚拟SIM卡供电,以使所述虚拟SIM卡发送开机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虚拟SIM卡发送的开机指令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
定位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关机状态切换至所述开机状态后,通过所述虚拟SIM卡传输的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1076703.3A 2022-09-05 2022-09-05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5510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6703.3A CN115551076A (zh) 2022-09-05 2022-09-05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6703.3A CN115551076A (zh) 2022-09-05 2022-09-05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1076A true CN115551076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726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6703.3A Pending CN115551076A (zh) 2022-09-05 2022-09-05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510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0285A (zh) * 2024-01-08 2024-02-13 河北普兰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控物联整机ota升级方法、客户端及服务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0285A (zh) * 2024-01-08 2024-02-13 河北普兰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控物联整机ota升级方法、客户端及服务端
CN117560285B (zh) * 2024-01-08 2024-04-09 河北普兰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控物联整机ota升级方法、客户端及服务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4022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security thereto
CN107040927B (zh) 无线网络热点共享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13107395A1 (zh) 手机防盗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9547495B (zh) 敏感操作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30171968A1 (en) Apparatus for deleting personal data stored i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9026008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Destruction
US8473991B2 (en) Automatic mobile image diary backup and display
CN104780279A (zh) 一种支持被盗寻踪定位的手机及方法
EP324957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prompt indicating loss of terminal
WO2016115760A1 (zh) 一种终端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EP3428780B1 (en) Method for enabling biometric recognition pattern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15551076A (zh)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57245B (zh) 一种信息搜索的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系统
CN107592408B (zh)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316269A (zh) 一种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装置
WO2023131209A9 (zh) 终端防盗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290270B (zh) 防盗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1261827A (zh) 一种电池防盗方法及装置
CN108600964B (zh) 一种移动终端追踪定位系统
CN111050236B (zh) 电子设备防盗方法、装置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56849A (zh) 一种验证个人身份识别码pin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83716B (zh) 文件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948599A1 (en) A computing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data
US11847202B2 (en) Controlling access to input devices using security processor
KR101195025B1 (ko) 정상모드나 특수모드에서의 디지털시스템 및 그 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