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49715A -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电子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电子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49715A
CN115549715A CN202110745607.2A CN202110745607A CN115549715A CN 115549715 A CN115549715 A CN 115549715A CN 202110745607 A CN202110745607 A CN 202110745607A CN 115549715 A CN115549715 A CN 115549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voice data
equipment
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56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慧平
方卫庆
王磊
马志伟
顾平平
余珞
刘香凝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56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497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49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49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66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carried on the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72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with extendable microphones or ear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上。该通信方法可以支持将该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载体,承载用户所需要的通信需求,包括语音通话、视频聊天等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等功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整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给用户提供多功能、智慧化、更便利的通信体验。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随时随地解决通信需求,并且在通信时用户无须时刻拿着手机,解放了双手,进一步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电子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相关电子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消费升级,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逐渐庞大。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目的是探索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智能设备通过穿戴在人体之上为消费者提供专属的、多功能、个性化、更便利的服务。
智能眼镜作为新兴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具备多功能、便携、实用等特点,获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智能眼镜需要佩戴在用户耳朵上,并且每天的佩戴时长可长达12小时至16小时。除了提供最基本的光学矫正或装饰的作用,智能眼镜需要进一步开发通讯功能,给用户提供更多便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相关电子设备及系统,应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上。该通信方法可以支持将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载体,承载用户所需要的通信需求,包括语音通话、视频聊天等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等功能。
上述目标和其他目标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达成。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体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为可穿戴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有第一连接,第三设备与第四设备建立有第二连接。
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第一用户操作可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
第一设备采集声音。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生成第一语音数据,第一语音数据为采集的声音的数据。
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连接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第四设备播放第一语音数据。
实施第一方面的方法,用户可以在佩戴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时,随时随地解决通信需求,与特定联系人通信,并且在通信时用户无须时刻拿着手机,解放了双手,进一步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该方法可以整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给用户提供多功能、智慧化、更便利的通信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或第二连接为短距离通信连接,如蓝牙连接、热点连接、无线保真点对点连接等。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一时间段为一个持续的时间段,第一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二设备发送给第三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携带在语音消息中。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等。第一用户操作可以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或预设区域,例如,当第一设备为智能眼镜时,预设部件为智能眼镜的眼镜腿,第一用户操作可以为作用于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等。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语音数据,那么在结束采集声音之后,第一设备播放第二语音数据。其中,第二语音数据可以是第三设备或第四设备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二语音数据由第三设备发送给第二设备,再发送给第一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的采集时长与播放时长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之前,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二用户操作,第二用户操作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第二用户操作可以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或预设区域,例如,当第一设备为智能眼镜时,预设部件为智能眼镜的眼镜腿,第二用户操作可以为作用于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释放按压/松开状态的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自动判断结束采集,如未检测到声音超过2秒,就自动结束采集语音,无需用户手动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三用户操作,第三用户操作是指示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的操作,第三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例如,第三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如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向前滑动的操作。响应于第三用户操作,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二设备保存第一语音数据。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三设备保存第一语音数据。留存语音消息可以方便用户后续重复收听,或避免遗漏未收听的语音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通讯应用,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有第一语音数据。第二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应用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第三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应用接收第二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连接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三设备确认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第三设备在确认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情况下,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连接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如果检测到用户未佩戴第四设备,那第三设备无需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二设备检测到第四用户操作。第二设备确认第一联系人被选中。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第三设备为第一联系人的设备。第三设备检测到第五用户操作。第三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例如,第四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二设备如手机触摸屏上的点击操作。第五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三设备如手机触摸屏上的点击操作。
使用第一设备的第一用户在与特定联系人,即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后,佩戴上第一设备即可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一联系人会话。在一个时间段,该第一用户所具有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只与一个联系人建立畅连捏聊会话,畅连捏聊会话指的是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一联系人会话的逻辑上的通信通道。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后,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三设备的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后,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第一设备发出第一提示消息,第一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第一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与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之前,第一设备检测到第六用户操作,第六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通知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第六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如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按捏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采集声音之前,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设备获取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一设备发出第二提示消息,第二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二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如,在第一设备每次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采集声音之前,第一设备可以发出不同提示音,提示第一用户对方第一联系人当前是否佩戴第四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设备检测到第七用户操作,第七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第七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如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向后滑动的操作。响应于第七用户操作,第四设备取消播放第一语音数据。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作用在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滑动感应传感器的向后滑动或向前滑动的操作,取消/暂停/中断播放正在播放或即将播放的语音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未播放完的语音数据在第一通讯应用的聊天会话界面中其对应的语音消息可以显示未读标记,如红点标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设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上收到第一文字消息时,第三设备将文字消息进行语音识别,转成第三语音数据,然后发送给第四设备,第四设备播放该第三语音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耳环,智能项链,智能眼罩,智能头盔。当可穿戴设备为智能眼镜时,作用于智能眼镜上的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该通信方法由第二设备执行,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为可穿戴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有第一连接,第三设备与第四设备建立有第二连接。
该方法可包括:第二设备通过第一连接接收到第一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其中,第一语音数据为第一设备采集声音生成的数据。
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第一语音数据通过第三设备发送给第四设备,第一语音数据通过第四设备播放。
实施第二方面的方法,用户可以在佩戴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时,随时随地解决通信需求,与特定联系人通信,并且在通信时用户无须时刻拿着手机,解放了双手,进一步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该方法可以整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给用户提供多功能、智慧化、更便利的通信体验。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一时间段为一个持续的时间段,第一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二设备发送给第三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携带在语音消息中。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的采集时长与播放时长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或第二连接为短距离通信连接,如蓝牙连接、热点连接、无线保真点对点连接等。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通讯应用,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有第一语音数据,第二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应用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二设备保存第一语音数据。留存语音消息可以方便用户后续重复收听,或避免遗漏未收听的语音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确认第一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第二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语音数据。如果检测到用户未佩戴第一设备,那第二设备无需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二设备检测到第四用户操作。第二设备确认第一联系人被选中。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第三设备为第一联系人的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三设备发送的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例如,第四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二设备如手机触摸屏上的点击操作。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三设备发送的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后,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通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发出第一提示消息,第一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第一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与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之前,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通知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通过第三设备获取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二设备通知第一设备发出第二提示消息,第二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二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如,在第一设备每次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采集声音之前,第一设备可以发出不同提示音,提示第一用户对方第一联系人当前是否佩戴第四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未播放完的语音数据在第一通讯应用的聊天会话界面中其对应的语音消息可以显示未读标记,如红点标记。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上收到第一文字消息时,第二设备将文字消息进行语音识别,转成第三语音数据,然后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播放该第三语音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耳环,智能项链,智能眼罩,智能头盔。当可穿戴设备为智能眼镜时,作用于智能眼镜上的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该通信方法由第三设备执行,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为可穿戴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有第一连接,第三设备与第四设备建立有第二连接。
该方法包括:第三设备接收第二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其中,第一语音数据为第一设备采集声音生成的数据。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连接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第一语音数据通过第四设备播放。
实施第三方面的方法,用户可以在佩戴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时,随时随地解决通信需求,与特定联系人通信,并且在通信时用户无须时刻拿着手机,解放了双手,进一步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该方法可以整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给用户提供多功能、智慧化、更便利的通信体验。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或第二连接为短距离通信连接,如蓝牙连接、热点连接、无线保真点对点连接等。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一时间段为一个持续的时间段,第一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二设备发送给第三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携带在语音消息中。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的采集时长与播放时长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三设备保存第一语音数据。留存语音消息可以方便用户后续重复收听,或避免遗漏未收听的语音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设备和第二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通讯应用,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有第一语音数据,第三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应用接收第二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连接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三设备确认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第三设备在确认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情况下,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连接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如果检测到用户未佩戴第四设备,那第三设备无需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连接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三设备接送到第二设备的配对邀请请求,第三设备为第一联系人的设备。第三设备检测到第五用户操作。第三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第五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三设备如手机触摸屏上的点击操作。
使用第一设备的第一用户在与特定联系人,即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后,佩戴上第一设备即可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一联系人会话。在一个时间段,该第一用户所具有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只与一个联系人建立畅连捏聊会话,畅连捏聊会话指的是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一联系人会话的逻辑上的通信通道。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设备确认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之后,第三设备通知第二设备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未播放完的语音数据在第一通讯应用的聊天会话界面中其对应的语音消息可以显示未读标记,如红点标记。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设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上收到第一文字消息时,第三设备将文字消息进行语音识别,转成第三语音数据,然后发送给第四设备,第四设备播放该第三语音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耳环,智能项链,智能眼罩,智能头盔。当可穿戴设备为智能眼镜时,作用于智能眼镜上的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该通信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为可穿戴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有第一连接,第三设备与第四设备建立有第二连接。
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第一用户操作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第一设备采集声音。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生成第一语音数据,第一语音数据为为采集的声音的数据。
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第一语音数据通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发送给第四设备,第一语音数据通过第四设备播放。
实施第四方面的方法,用户可以在佩戴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时,随时随地解决通信需求,与特定联系人通信,并且在通信时用户无须时刻拿着手机,解放了双手,进一步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该方法可以整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给用户提供多功能、智慧化、更便利的通信体验。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或第二连接为短距离通信连接,如蓝牙连接、热点连接、无线保真点对点连接等。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一时间段为一个持续的时间段,第一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二设备发送给第三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携带在语音消息中。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的采集时长与播放时长相同。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语音数据,那么在结束采集声音之后,第一设备播放第二语音数据。其中,第二语音数据可以是第三设备或第四设备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二语音数据由第三设备发送给第二设备,再发送给第一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等。第一用户操作可以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或预设区域,例如,当第一设备为智能眼镜时,预设部件为智能眼镜的眼镜腿,第一用户操作可以为作用于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等。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之前,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二用户操作,第二用户操作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第二用户操作可以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或预设区域,例如,当第一设备为智能眼镜时,预设部件为智能眼镜的眼镜腿,第二用户操作可以为作用于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释放按压/松开状态的操作。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自动判断结束采集,如未检测到声音超过2秒,就自动结束采集语音,无需用户手动操作。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三用户操作,第三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响应于第三用户操作,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例如,第三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如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向前滑动的操作。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检测到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采集声音之前,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设备获取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一设备发出第二提示消息,第二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二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如,在第一设备每次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采集声音之前,第一设备可以发出不同提示音,提示第一用户对方第一联系人当前是否佩戴第四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设备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第一设备发出第一提示消息,第一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第一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与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三设备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前,第一设备检测到第六用户操作,第六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通知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第六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如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按捏操作。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未播放完的语音数据在第一通讯应用的聊天会话界面中其对应的语音消息可以显示未读标记,如红点标记。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上收到第一文字消息时,第二设备将文字消息进行语音识别,转成第三语音数据,然后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播放该第三语音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耳环,智能项链,智能眼罩,智能头盔。当可穿戴设备为智能眼镜时,作用于智能眼镜上的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该通信方法由第四设备执行,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为可穿戴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有第一连接,第三设备与第四设备建立有第二连接。
该方法包括:
第四设备通过第二连接接收到第三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其中,第一语音数据为第一设备采集声音生成的数据。
第四设备播放第一语音数据。
实施第五方面的方法,用户可以在佩戴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时,随时随地解决通信需求,与特定联系人通信,并且在通信时用户无须时刻拿着手机,解放了双手,进一步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该方法可以整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给用户提供多功能、智慧化、更便利的通信体验。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或第二连接为短距离通信连接,如蓝牙连接、热点连接、无线保真点对点连接等。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的采集时长与播放时长相同。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一时间段为一个持续的时间段,第一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二设备发送给第三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携带在语音消息中。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通讯应用,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有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设备可以检测是否被用户佩戴,第四设备可以通知第三设备当前是否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设备可以通过第三设备获取到第一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第四设备发出第三提示消息,第三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第一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三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设备检测到第七用户操作,第七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第七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如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向后滑动的操作。响应于第七用户操作,第四设备取消播放第一语音数据。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作用在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滑动感应传感器的向后滑动或向前滑动的操作,取消/暂停/中断播放正在播放或即将播放的语音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未播放完的语音消息在第一通讯应用的聊天会话界面中其对应的语音消息可以显示未读标记,如红点标记。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设备可以播放来自于第三设备的第三语音数据,第三语音数据是第三设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上收到第一文字消息时,将文字消息进行语音识别所生成的语音数据,第四设备收到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三语音数据后,第四设备可以播放该第三语音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耳环,智能项链,智能眼罩,智能头盔。当可穿戴设备为智能眼镜时,作用于智能眼镜上的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为可穿戴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有第一连接,第三设备与第四设备建立有第二连接。
该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通过第一连接接收到第一设备采集声音生成的第一语音数据。
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连接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第一语音数据通过第四设备播放。
实施第六方面的方法,用户可以在佩戴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时,随时随地解决通信需求,与特定联系人通信,并且在通信时用户无须时刻拿着手机,解放了双手,进一步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该方法可以整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给用户提供多功能、智慧化、更便利的通信体验。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或第二连接为短距离通信连接,如蓝牙连接、热点连接、无线保真点对点连接等。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一时间段为一个持续的时间段,第一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二设备发送给第三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携带在语音消息中。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的采集时长与播放时长相同。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二设备保存第一语音数据。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三设备保存第一语音数据。留存语音消息可以方便用户后续重复收听,或避免遗漏未收听的语音消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通讯应用,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有第一语音数据。第二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应用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第三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应用接收第二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连接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三设备确认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第三设备在确认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情况下,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连接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如果检测到用户未佩戴第四设备,那第三设备无需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二设备检测到第四用户操作。第二设备确认第一联系人被选中。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第三设备为第一联系人的设备。第三设备检测到第五用户操作。第三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例如,第四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二设备如手机触摸屏上的点击操作。第五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三设备如手机触摸屏上的点击操作。
使用第一设备的第一用户在与特定联系人,即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后,佩戴上第一设备即可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一联系人会话。在一个时间段,该第一用户所具有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只与一个联系人建立畅连捏聊会话,畅连捏聊会话指的是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一联系人会话的逻辑上的通信通道。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后,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三设备的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后,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该通知指示第一设备发出第一提示消息,第一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第一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与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之前,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通知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通过第三设备获取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二设备通知第一设备发出第二提示消息,第二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二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如,在第一设备每次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采集声音之前,第一设备可以发出不同提示音,提示第一用户对方第一联系人当前是否佩戴第四设备。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设备确认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之后,第三设备通知第二设备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未播放完的语音数据在第一通讯应用的聊天会话界面中其对应的语音消息可以显示未读标记,如红点标记。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设备在第一通讯应用上收到第一文字消息时,第三设备将文字消息进行语音识别,转成第三语音数据,然后发送给第四设备,第四设备播放该第三语音数据。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耳环,智能项链,智能眼罩,智能头盔。当可穿戴设备为智能眼镜时,作用于智能眼镜上的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为可穿戴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有第一连接,第三设备与第四设备建立有第二连接。
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第一用户操作可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
第一设备采集声音。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生成第一语音数据,第一语音数据为采集的声音的数据。
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第一语音数据通过第三设备发送给第四设备,第一语音数据通过第四设备播放。
实施第七方面的方法,用户可以在佩戴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时,随时随地解决通信需求,与特定联系人通信,并且在通信时用户无须时刻拿着手机,解放了双手,进一步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该方法可以整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给用户提供多功能、智慧化、更便利的通信体验。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或第二连接为短距离通信连接,如蓝牙连接、热点连接、无线保真点对点连接等。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一时间段为一个持续的时间段,第一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二设备发送给第三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携带在语音消息中。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语音数据,那么在结束采集声音之后,第一设备播放第二语音数据。其中,第二语音数据可以是第三设备或第四设备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二语音数据由第三设备发送给第二设备,再发送给第一设备。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的采集时长与播放时长相同。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等。第一用户操作可以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或预设区域,例如,当第一设备为智能眼镜时,预设部件为智能眼镜的眼镜腿,第一用户操作可以为作用于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等。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之前,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二用户操作,第二用户操作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第二用户操作可以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或预设区域,例如,当第一设备为智能眼镜时,预设部件为智能眼镜的眼镜腿,第二用户操作可以为作用于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释放按压/松开状态的操作。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自动判断结束采集,如未检测到声音超过2秒,就自动结束采集语音,无需用户手动操作。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三用户操作,第三用户操作是指示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的操作,第三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例如,第三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如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向前滑动的操作。响应于第三用户操作,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二设备保存第一语音数据。留存语音消息可以方便用户后续重复收听,或避免遗漏未收听的语音消息。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通讯应用,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有第一语音数据。第二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应用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第二设备检测到第四用户操作。第二设备确认第一联系人被选中。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第三设备为第一联系人的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三设备发送的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例如,第四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二设备如手机触摸屏上的点击操作。
使用第一设备的第一用户在与特定联系人,即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后,佩戴上第一设备即可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一联系人会话。在一个时间段,该第一用户所具有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只与一个联系人建立畅连捏聊会话,畅连捏聊会话指的是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一联系人会话的逻辑上的通信通道。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三设备发送的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后,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通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发出第一提示消息,第一设备发出第一提示消息,第一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第一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与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之前,第一设备检测到第六用户操作,第六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通知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第六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如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按捏操作。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采集声音之前,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设备获取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一设备发出第二提示消息,第二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二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如,在第一设备每次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采集声音之前,第一设备可以发出不同提示音,提示第一用户对方第一联系人当前是否佩戴第四设备。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未播放完的语音数据在第一通讯应用的聊天会话界面中其对应的语音消息可以显示未读标记,如红点标记。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耳环,智能项链,智能眼罩,智能头盔。当可穿戴设备为智能眼镜时,作用于智能眼镜上的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通信装置、存储器以及耦合于存储器的处理器,多个应用程序,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如第二方面中第二设备所具有的任一功能。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通信装置、存储器以及耦合于存储器的处理器,多个应用程序,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如第三方面中第三设备所具有的任一功能。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通信装置、存储器以及耦合于存储器的处理器,多个应用程序,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如第四方面中第一设备所具有的任一功能。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通信装置、存储器以及耦合于存储器的处理器,多个应用程序,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如第五方面中第四设备所具有的任一功能。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包括前述各方面中描述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等。可理解的,基于同一发明思想,第十二方面的通信系统中第一设备可实现第四方面中的第一设备实现对应功能时所执行的步骤,第二设备可实现第二方面方法中的第二设备实现对应功能时所执行的步骤,第三设备可实现第三方面方法中的第三设备实现对应功能时所执行的步骤,第四设备可实现第五方面方法中的第四设备实现对应功能时所执行的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包括前述各方面中描述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等。可理解的,基于同一发明思想,第十三方面的通信系统中第二设备可实现第二方面方法中的第二设备实现对应功能时所执行的步骤,第三设备可实现第三方面方法中的第三设备实现对应功能时所执行的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包括前述各方面中描述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等。可理解的,基于同一发明思想,第十四方面的通信系统中第一设备可实现第四方面中的第一设备实现对应功能时所执行的步骤,第二设备可实现第二方面方法中的第二设备实现对应功能时所执行的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可执行指令,该可执行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对应的操作。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调用计算机指令以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
实施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面,用户可以在佩戴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时,随时随地解决通信需求,与特定联系人通信,并且在通信时用户无须时刻拿着手机,解放了双手,进一步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该方法可以整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给用户提供多功能、智慧化、更便利的通信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交互操作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交互操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交互操作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场景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场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的术语“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是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或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是通过java、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等特定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源代码,界面源代码在电子设备上经过解析,渲染,最终呈现为用户可以识别的内容。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文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上。该通信方法可以支持将该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载体,承载用户所需要的通信需求,包括语音通话、视频聊天等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等功能。比如用户在佩戴智能眼镜的状态下,可以通过按捏、滑动、敲击等作用在智能眼镜眼镜腿上的快捷操作,通过手机中通讯应用的数据通道,高效便捷的发送或接听语音消息,与其他用户进行沟通交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整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给用户提供多功能、智慧化、更便利的通信体验。
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随时随地解决通信需求,并且在通信时用户无须时刻拿着手机,解放了双手,进一步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佩戴在用户头部,除了具备普通眼镜具备的光学矫正、调节可视光线或装饰等功能,还具备通信功能。
不限于以智能眼镜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是包含通信功能的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可以实现增强显示(augmentedreality,AR)、虚拟显示(virtualreality,VR)、混合现实(mixedreality,MR)等技术的头戴式显示设备,或智能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项链、智能戒指、智能眼罩、智能头盔、智能耳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在检测到用户的触摸、手势、头部运动、眼球转动等用户操作时,触发相应指令。
参见图1,图1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示例为智能眼镜。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眼镜本体101,和,设于眼镜本体上的扬声器104、麦克风105、通信装置106、传感器模块107和处理器(未示出)等等。
其中,眼镜本体101可以包括眼镜架102和显示装置103,显示装置103嵌于眼镜架102中。
眼镜架102用于支撑用户将电子设备100佩戴在头部。常见的,眼镜架102包括两个镜腿,两个镜腿分别设于两个眼镜镜片103的后方位置,用户佩戴电子设备100时,两个镜腿分别架于用户的两个耳朵上。
显示装置103用于用户观看真实世界物体或虚拟画面。
显示装置103可以是透明镜片或其他颜色的镜片,可以是带有光学矫正功能的眼镜镜片,可以是具备可调节滤光功能的镜片,可以是墨镜或其他具有装饰效果的镜片。
显示装置103还可以是显示屏或投影装置,可以产生光学信号,并将光学信号映射到用户眼睛中。
本实施例对显示装置103的类型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不存在显示装置103,即眼镜本体101只包括一个眼镜架102。
扬声器104用于播放音频,可以设于眼镜架102靠后侧的位置上,更靠近用户耳朵,这可以使得用户更为清晰地听清扬声器104播放的声音。
麦克风105设于眼镜架102上,用于采集声音,比如用户的语音信息。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麦克风105采集用户语音信息,并解析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或者,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麦克风105采集用户语音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106发送给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语音交流。
通信装置106设于眼镜架102内,用于传输通信信号,包括接收、发送通信信号,如语音信息、控制信令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6与其他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建立通信连接。
通信装置106提供的通信连接可以但不限于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比如,无线连接可以为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连接、蓝牙(bluetooth)连接、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连接、ZigBee连接等近距离传输技术。有线连接可以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连接、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连接、显示接口(displayport,DP)连接等。本实施例对通信连接的类型不作限制。
传感器模块107用于检测用户操作,识别用户的控制指令。传感器模块107设于眼镜架102上,位于侧边,便于用户进行交互操作时,不会影响用户视线。传感器模块107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按压感应传感器107A,震动感应传感器107B,滑动感应传感器108C等等,本实施例对电子设备100所包含的传感器数量和类型不作限制。
其中,按压感应传感器107A可以用于感应用户的按压或敲击操作,并反馈给处理器,处理器再去生成相应的指令,比如用户按捏按压感应传感器107A可以接听来电。
震动感应传感器107B用于提供震动反馈,例如震动感应传感器107B可以短促震动,以提醒用户接收到了新的语音消息。
滑动感应传感器108C可以用于感应用户的滑动操作,并反馈给处理器,处理器再去生成相应的指令,比如用户的触摸操作作用于滑动感应传感器108C上,向前滑动对应提高音量的指令,向后滑动对应降低音量的指令。
不限于按压感应传感器107A或滑动感应传感器108C获取触控信号,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设有实体按键获取用户指令,如用户可以通过按压实体按键生成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中还可以包括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measurementunit,IMU)。IMU是用来检测和测量加速度与旋转运动的传感器,可以包括加速度计、角速度计(或称陀螺仪)等,加速度计是敏感轴向加速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陀螺仪是敏感运动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运动角速度的传感器。
处理器(未示出)用于解析信号或生成指令,以及处理数据、协调调度进程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上可以设置有骨传导传感器,作为音频播放器件,用于向用户输出声音。当音频播放器件为骨传导传感器时,眼镜架102的两个镜腿可以设有抵持部,骨传导传感器可以设置于该抵持部位置处。当用户佩戴电子设备100时,抵持部抵持耳朵前侧颅骨,进而产生振动使得声波经由颅骨和骨迷路传导至内耳。抵持部的位置直接贴近颅骨,可以减少振动损耗,使得用户更加清晰地听取音频。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手势动作,进行手势控制等。
另外,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设有充电接口(未示出),用于提供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仅为示例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构成限制。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以电子设备100是智能眼镜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当电子设备100为其他电子设备,如VR/AR/MR眼镜、手机、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平板电脑(portableandroiddevice,PAD)、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设备、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可穿戴式设备、车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和/或智慧城市设备时,可以增加或减少部分硬件结构。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装置194,以及眼动追踪模组195,SIM卡接口196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触摸传感器180B,陀螺仪传感器180C,加速度传感器180D,骨传导传感器180E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通常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00的整体操作,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视频处理单元(videoprocessing unit,VPU),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电子设备100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电子设备100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interface,SPI)接口等。
I2C接口是一种双向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串行数据线(serial data line,SDA)和一根串行时钟线(derail clock line,SCL)。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C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不同的I2C总线接口分别耦合触摸传感器180E,充电器,闪光灯,摄像头193等。例如: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C接口耦合触摸传感器180E,使处理器110与触摸传感器180E通过I2C总线接口通信,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触摸功能。
I2S接口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S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S总线与音频模块170耦合,实现处理器110与音频模块170之间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I2S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
PCM接口也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通过PCM总线接口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也可以通过PCM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I2S接口和PCM接口都可以用于音频通信。
UART接口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可以为双向通信总线。它将要传输的数据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UART接口通常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例如:处理器110通过UART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中的蓝牙模块通信,实现蓝牙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UART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播放音频的功能。
MIPI接口可以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显示装置194,摄像头193等外围器件。MIPI接口包括摄像头串行接口(camera serial interface,CSI),显示屏串行接口(displayserial interface,DSI)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和摄像头193通过CSI接口通信,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拍摄功能。处理器110和显示装置194通过DSI接口通信,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功能。
GPIO接口可以通过软件配置。GPIO接口可以被配置为控制信号,也可被配置为数据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GPIO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摄像头193,显示装置194,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传感器模块180等。GPIO接口还可以被配置为I2C接口,I2S接口,UART接口,MIPI接口等。
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电子设备100充电,也可以用于电子设备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手机、PC、智能电视等。USB接口可以是USB3.0,用于兼容高速显示接口(display port,DP)信号传输,可以传输视音频高速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装置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含无线通信功能,比如,电子设备100可以从其它电子设备(比如手机或云端服务器)接收语音信息并播放。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未示出),移动通信模块150或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未示出)以及基带处理器(未示出)等实现。
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0中可以包含多个天线,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第二代(2thgeneration,2G)网络/第三代(3th generation,3G)网络/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网络/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网络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装置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和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该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GPU,显示装置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装置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94用于用户观看真实世界物体或虚拟画面。
显示装置194可以是透明镜片或其他颜色的镜片,可以是带有光学矫正功能的眼镜镜片,可以是具备可调节滤光功能的镜片,可以是墨镜或其他具有装饰效果的镜片。
显示装置194还可以是显示屏或投影装置,可以产生光学信号,并将光学信号映射到用户眼睛中,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其中,显示装置194可以用于呈现一个或多个虚拟对象,从而使得电子设备100为用户提供虚拟现实场景。
显示装置194呈现虚拟对象的方式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1.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94可以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可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用于显示实体对象和/或虚拟对象,从而为用户呈现立体的虚拟环境。用户可以从显示面板上看到该虚拟对象,体验虚拟现实场景。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
2.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94可包括用于将光学信号(例如光束)直接投射到用户视网膜上的光学投影装置。显示装置194可以通过反射镜、透射镜或光波导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光学器件,将实像素图像显示转化为近眼投影的虚拟图像显示,用户可以通过该光学装置投射出的光学信号直接看到虚拟对象,感受到立体的虚拟环境,实现虚拟的交互体验,或实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交互体验。在一个示例中,该光学装置可以是微型投影仪等等。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装置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194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分别对应用户的两只眼睛。这两个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内容可以独立显示。这两个显示装置上可以显示有视差的图像来提高图像的立体感。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194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用户的两只眼睛观看同一个图像。
本实施例对显示装置194的类型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显示装置194,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提供的其他功能,不包括显示功能。比如有些用户出于装饰目的,佩戴的智能眼镜没有镜片,但是仍有通信等其他功能。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装置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所述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摄像头193可包括但不限于传统彩色摄像头(RGB camera)、深度摄像头(RGB depth camera)、动态视觉传感器(dynamic vision sensor,DVS)相机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193可以为深度摄像头。深度摄像头可以采集真实环境的空间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193可以采集包括真实对象的图像,处理器110可以将摄像头193采集的真实对象的图像与虚拟对象的图像融合,通过显示装置194显示融合得到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193可以采集用户的手部图像或者身体图像,处理器110可用于对摄像头193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从而识别用户输入的手部动作或身体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193可以和红外设备(如红外发射器)配合使用来检测用户的眼部动作,例如眼球注视方向、眨眼操作、注视操作等等,从而实现眼球追踪(eyetracking)。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眼动跟踪模组195,眼动跟踪模组195用于跟踪人眼的运动,进而确定人眼的注视点。如,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定位瞳孔位置,获取瞳孔中心坐标,进而计算人的注视点。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该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应用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包括指令。当该应用程序被处理器110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生成用于呈现给用户的内容。示例性的,该应用可以包括用于管理电子设备100的应用,如游戏应用、会议应用、视频应用、桌面应用或其他应用等等。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和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
随机存取存储器具有读取/写入速度快,易失性的特性。易失性指的是一旦断电,RAM中所存储的数据将随之消失。通常情况下,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功耗极低,运行功耗相对较大。RAM中的数据即为内存数据,可随时被读取,断电即消失。
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存储数据稳定的特性。非易失性是指断电后,其所存储的数据不会消失,可以长时间断电保存数据。NVM中的数据包括应用数据,可以长时间稳定存储在NVM中。应用数据是指应用程序或服务进程运行过程中写入的内容,例如拍照类应用获取到的照片或视频、文档类应用中用户编辑的文本等等。
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SDRAM)、双倍资料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 SDRAM,例如第五代DDR SDRAM一般称为DDR5 SDRAM)等。
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磁盘存储器件(magnetic disk storage)、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等。
磁盘存储器件是以磁盘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具有存储容量大、数据传输率高、存储数据可长期保存等特点。
快闪存储器按照运作原理划分可以包括NOR FLASH、NAND FLASH、3D NAND FLASH等,按照存储单元电位阶数划分可以包括单阶存储单元(single-level cell,SLC)、多阶存储单元(multi-level cell,MLC)、三阶储存单元(triple-level cell,TLC)、四阶储存单元(quad-level cell,QLC)等,按照存储规范划分可以包括通用闪存存储(英文:universalflash storage,UFS)、嵌入式多媒体存储卡(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eMMC)等。
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由处理器110直接进行读写,可以用于存储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可执行程序(例如机器指令),还可以用于存储用户及应用程序的数据等。
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存储可执行程序和存储用户及应用程序的数据等,可以提前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用于处理器110直接进行读写。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实现扩展电子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电子设备1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按键190,这些按键190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为用户提供访问电子设备100上的功能。按键190的形式可以是按钮、开关、刻度盘等机械式案件,也可以是触摸或近触摸式传感设备(如触摸传感器)。电子设备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电子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按键190可以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电子设备100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1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通知等。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输出接口,可以通过合适的输入输出接口将其他装置连接到电子设备100。组件例如可以包括音频/视频插孔,数据连接器等。
电子设备100上装备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压力传感器180A,触摸传感器180B,陀螺仪传感器180C,加速度传感器180D,骨传导传感器180E等。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图1中所示的按压传感器107A即可以为压力传感器180A。压力传感器180A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检测所述触摸操作强度。电子设备100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摸位置,但不同触摸操作强度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小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时,执行暂停音频的指令。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时,执行关闭音频的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摸位置,但不同触摸操作时间长度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当有触摸操作时间长度小于第一时间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时,执行确认的指令。当有触摸操作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时,执行开机/关机的指令。
触摸传感器180B,也称“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180B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180B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显示装置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电子设备100也可以将触摸操作对应的指令发送给建立通信连接的其他电子设备。图1中所示的滑动传感器107C即可以为触摸传感器180B。
陀螺仪传感器180C可以用于确定电子设备100的运动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0C确定电子设备100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180C还可以用于导航,体感游戏场景,相机防抖等。
加速度传感器180D可检测电子设备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电子设备100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还可以用于识别电子设备100的姿态,应用于体感游戏场景,横竖屏切换,计步器等应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来跟踪用户头部的移动。
骨传导传感器180E可以获取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E可以获取人体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E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100中,音频模块170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180E获取的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解析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功能。骨传导传感器180E也可以作为音频播放器件,用于向用户输出声音。当音频播放器件为骨传导传感器时,眼镜架102的两个镜腿可以设有抵持部,骨传导传感器可以设置于该抵持部位置处。当用户佩戴电子设备100时,抵持部抵持耳朵前侧颅骨,进而产生振动使得声波经由颅骨和骨迷路传导至内耳。抵持部的位置直接贴近颅骨,可以减少振动损耗,使得用户更加清晰地听取音频。
SIM卡接口196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6,或从SIM卡接口196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6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6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6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6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电子设备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100中,不能和电子设备100分离。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30。
图3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30。
如图3A所示,该通信系统30包括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进行通信。该第一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在以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简称为终端,终端设备通常是可以提供用户界面、可以与用户交互、为用户提供业务功能的智能电子设备。
在图3A中,电子设备100示例为智能眼镜,电子设备200示例为手机。不限于示例,电子设备100还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项链、智能耳机、智能耳环、智能项链、智能戒指、智能眼罩、智能头盔、VR/AR设备等等具备语音通话功能的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电子设备200还可以为一个或多个PC、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云主机/云服务器或其他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设备、智能电视、车载设备、游戏机等等处理能力较强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上安装有通讯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该通讯应用与其他用户进行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在用户佩戴电子设备100时,可以使用电子设备100上的麦克风采集语音,并通过第一连接将语音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200将语音信息通过通讯应用发送给其他电子设备。与此同时,电子设备200也可以在通讯应用接收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过来的语音消息时,通过第一连接转发给电子设备100,由电子设备100播放语音。这样,可以实现用户直接使用电子设备100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语音通话。电子设备100的麦克风优选使用降噪麦克风,以在用户输入语音信息时降低噪声干扰,提高用户的语音通话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在检测到作用于电子设备100上的一些用户操作时,如用户按压、触控等操作,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用户操作转换为控制指令,发送给电子设备200,实现用户便利控制电子设备200。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电子设备100,控制电子设备200上的接听/挂断通话、暂停/播放音乐、调高/调低音量等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输入语音指令,以实现与电子设备200的人机互动。比如,电子设备100上的麦克风可以采集用户的语音,并将语音信息传递至处理器以生成控制指令,并由通信装置通过第一连接传递至电子设备200,进而控制电子设备200完成相应操作,如开机/关机、暂停/播放音频、切换音频、删除文件、调高/调低音量等,或响应电子设备200的请求,如接听/挂断通话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多步骤组合控制电子设备200的操作或响应电子设备200接收到的请求,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缴费充值、票务订购、酒店预订、物流查询、餐饮订座、外卖下单等,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了用户响应信息的便捷性,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互为可信设备时,比如该电子设备200与电子设备100在之前进行匹配或连接过,待再次连接时,电子设备100将会自动与电子设备200建立通信连接,然后进行数据交互,无需用户手动再次进行连接或匹配的操作,省时省力。
通信系统30中的电子设备100或电子设备200上可以搭载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42
系统、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41
系统、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51
系统、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52
系统(HarmonyOS,HOS)或者其他类型的操作系统,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的操作系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系统30中多个终端均搭载有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55
系统,那么该多个终端组成的系统可以称为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53
超级虚拟终端(super virtual device),亦可称为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56
超级终端,指的是通过分布式技术将多个终端的能力进行整合,存放在一个虚拟的硬件资源池里,根据业务需要统一管理、调度和整合终端能力,来对外提供服务,使得不同终端之间实现快速连接、能力互助、资源共享。
第一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如蓝牙(bluetooth,BT)连接、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连接、热点连接等,实现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之间在同账号、无账号或异账号情况下通信。无线连接没有连线束缚,用户活动自由度更高。第一连接还可以为互联网Internet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可以登录同一个账号,从而通过互联网实现连接并通信。当然,多个终端也可以登录不同账号,但通过绑定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可以登录不同的账号,电子设备200在设备管理应用中,设置将电子设备100和自己进行绑定,之后通过该设备管理应用来连接。第一连接还可以包括有线连接,如USB连接,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连接,显示接口(displayport,DP)连接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连接的类型不作限制,通信系统30中各个终端之间可通过多种通信连接类型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互。此外,各个终端之间也可以结合上述任意几种方式来连接并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相应的,电子设备100或电子设备200中可以配置有移动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信。移动通信模块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包括蓝牙(bluetooth,BT)模块和/或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模块等。其中,蓝牙模块可以提供包括经典蓝牙(蓝牙2.1)或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中一项或多项蓝牙通信的解决方案,WLAN模块可以提供包括无线保真点对点连接(wireless fidelity peer-to-peer,Wi-Fi P2P)、无线保真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 local area networks,Wi-Fi LAN)或无线保真软件接入点(wireless fidelity software access point,Wi-Fi softAP)中一项或多项WLAN通信的解决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Wi-Fi P2P是指允许无线网络中的设备无需通过无线路由器即可以点对点形式相互连接,在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54
系统中又可称为无线保真直连(wireless fidelitydirect,Wi-Fi direct)。建立Wi-Fi P2P连接的设备之间可以在不连接网络或热点的情况下,直接通过Wi-Fi(必须处于同一频段)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点对点的通信,如传输文件、图片、视频等数据。相对于蓝牙,Wi-Fi P2P具有搜索速度和传输速度更快、传输距离更远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图3A所示的通信系统30仅用于辅助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并不对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构成限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通信系统30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终端设备,比如说还包括手持设备等,电子设备100和/或电子设备200可以配合手持设备一起使用,手持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柄、手持控制器、陀螺鼠标、手写笔或者其他手持计算设备等。手持设备可配置有多种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等,可用于检测和追踪自身运动。手持设备可以通过Wi-Fi、蓝牙、NFC、ZigBee等近距离传输技术和电子设备100或电子设备200通信,还可以通过USB接口或自定义接口等有线连接进行通信。本申请对通信系统30中的终端类型、终端数量、连接方式等不作任何限定。
结合图3A,图3B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30中的功能模块。
如图3B所示,该通信系统30包括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进行通信。该第一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电子设备100中可以包括通信模块301,传感器模块302,录音模块303,播放模块304等功能模块。
通信模块301可以用于电子设备100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接收或发送消息或指令等。比如通信模块301可以将录音模块303生成的语音数据发送给电子设备200,通信模块301也可以接收电子设备200的语音数据,并转发给播放模块304进行播放。
传感器模块302可以用于检测用户操作。比如,传感器模块302可以包括按压感应传感器、滑动感应传感器等,可以在检测到作用于电子设备100上的一些用户操作时,如用户按压、触控等操作,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用户操作转换为控制指令,发送给通信模块301,再由通信模块301发送给电子设备200,实现用户便利控制电子设备200。比如,通过传感器模块302,可以检测到作用于电子设备100的用户操作,并将这些用户操作转化为相应的控制指令,并通过通信模块301发给电子设备200,以控制电子设备200上的接听/挂断通话、暂停/播放音乐、调高/调低音量、录音/播放等功能。
录音模块303可以用于录制声音,并生成语音数据。比如录音模块303可以通过麦克风采集用户的语音,并在编码之后生成语音数据,发给通信模块301,由通信模块301发送给其他电子设备。
播放模块304可以用于播放声音。比如播放模块304可以通过通信模块301接收来自于电子设备200的语音数据,然后在解码之后,通过扬声器播放该语音信息。
电子设备200中可以包括通信模块305,通讯应用306,管理模块307,显示模块308等功能模块。
通信模块305可以用于电子设备200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接收或发送消息或指令等。比如通信模块305可以将通讯应用306中的语音数据发送给电子设备100,通信模块305也可以接收电子设备100录制的语音数据,并分发给通讯应用306。
通讯应用306是安装在电子设备200上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该通讯应用306与其他用户建立通信,进行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等。比如,电子设备200可以将通信模块305接收到的电子设备100的语音数据通过通讯应用306发送给其他用户。并且,电子设备200也可以在通讯应用306中接收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过来的语音数据,然后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将语音数据转发给电子设备100,由电子设备100播放语音。
管理模块307用于用户通过电子设备200管理或设置电子设备100。比如,设置开启/关闭电子设备100的语音功能,管理联系人,设置不同用户操作对应的快捷指令等,后续实施例会进行详细描述。
显示模块308用于显示用户界面,如设置电子设备100的用户界面,如通讯应用306的会话界面等。相关用户界面可以参考后续图10至图20所示实施例,这里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3B所示的功能模块仅用于辅助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并不对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构成限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通信系统30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功能模块,或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合。
结合图1、图2、图3A、图3B所示的实施例,图4示出了一种通话业务场景。
参考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40。
如图4所示,该通信系统40包括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电子设备400。电子设备100又可称为第一设备,电子设备200又可称为第二设备,电子设备300又可称为第三设备,电子设备400又可称为第四设备。
其中,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之间建立有第一连接,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之间建立有第三连接,电子设备300和电子设备400之间建立有第二连接。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进行通信。电子设备200与电子设备300可以通过第三连接进行通信。电子设备300与电子设备400可以通过第二连接进行通信。经过第一连接、第二连接和第三连接,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400之间的通信。第一连接、第二连接和第三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图4中,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400示例为智能眼镜,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300示例为手机。不限于示例,电子设备100或电子设备400还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项链、智能耳机、智能项链、智能戒指、智能耳环、智能眼罩、智能头盔、VR/AR设备等等具备语音通话功能的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400的设备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电子设备200或电子设备300还可以为PC、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云主机/云服务器或其他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AI设备、智能电视、车载设备、游戏机等等处理能力较强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通信系统40中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300或电子设备400上可以搭载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71
系统、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72
系统、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73
系统、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74
系统(HarmonyOS,HOS)或者其他类型的操作系统,通信系统40中的各个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系统40中多个终端均搭载有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75
系统,那么该多个终端组成的系统可以称为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77
超级虚拟终端(super virtual device),亦可称为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276
超级终端,指的是通过分布式技术将多个终端的能力进行整合,存放在一个虚拟的硬件资源池里,根据业务需要统一管理、调度和整合终端能力,来对外提供服务,使得不同终端之间实现快速连接、能力互助、资源共享。
第一连接、第二连接或第三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如蓝牙(bluetooth,BT)连接、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连接、热点连接等,以实现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或,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或,电子设备300和电子设备400之间在同账号、无账号或异账号情况下通信。无线连接没有连线束缚,用户活动自由度更高。第一连接、第二连接或第三连接还可以为互联网Internet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和/或,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和/或,电子设备300和电子设备400可以登录同一个账号,从而通过互联网实现连接并通信。当然,多个终端也可以登录不同账号,但通过绑定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电子设备300和电子设备400可以登录不同的账号,电子设备300在设备管理应用中,设置将电子设备400和自己进行绑定,之后通过该设备管理应用来连接。第一连接、第二连接或第三连接还可以包括有线连接,如USB连接,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连接,显示接口(displayport,DP)连接等。
例如,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之间的第三连接可以是多个连接组合而成,比如,电子设备200或电子设备300通过Wi-Fi与路由器建立连接,从而接入网络,或通过蜂窝信号与基站建立连接,从而接入网络,电子设备200与电子设备300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如电子设备200通过网络将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上,云端服务器再将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电子设备300。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连接、第二连接或第三连接的类型不作限制,通信系统40中各个终端之间可通过多种通信连接类型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互。此外,各个终端之间也可以结合上述任意几种方式来连接并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相应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300或电子设备400中可以配置有移动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信。移动通信模块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包括蓝牙模块和/或WLAN模块等。其中,蓝牙模块可以提供包括经典蓝牙(蓝牙2.1)或蓝牙低功耗中一项或多项蓝牙通信的解决方案,WLAN模块可以提供包括Wi-Fi P2P、Wi-Fi LAN或Wi-Fi softAP中一项或多项WLAN通信的解决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300上可以安装有通讯应用,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可以登录该通讯应用,通过第三连接(如Internet连接)进行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持有电子设备100和电子设备200,第二用户持有电子设备300和电子设备400。在第一用户佩戴电子设备100时,可以使用电子设备100上的麦克风采集语音,并通过第一连接将语音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200将语音信息通过通讯应用发送给电子设备300。与此同时,电子设备300在通讯应用中接收到电子设备200的语音信息后,通过第二连接将语音信息转发给电子设备400,当第二用户佩戴电子设备400时,可以选择由电子设备400播放语音。这样,可以在第一用户佩戴着电子设备100,第二用户佩戴着电子设备400时,实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进行语音通话,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无需再手持电子设备200或电子设备300进行语音通话,用户的双手得到了解放。电子设备100或电子设备400的麦克风优选使用降噪麦克风,以在用户输入语音信息时降低噪声干扰,提高用户的语音通话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在检测到作用于电子设备100上的一些用户操作时,如用户按压、触控等操作,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用户操作转换为控制指令,发送给电子设备200,实现用户便利控制电子设备200。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电子设备100,控制电子设备200上的接听/挂断通话、暂停/播放音乐、调高/调低音量等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输入语音指令,以实现与电子设备200的人机互动。比如,电子设备100上的麦克风可以采集用户的语音,并将语音信息传递至处理器以生成控制指令,并由通信装置通过第一连接传递至电子设备200,进而控制电子设备200完成相应操作,如开机/关机、暂停/播放音频、切换音频、删除文件、调高/调低音量等,或响应电子设备200的请求,如接听/挂断通话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多步骤组合控制电子设备200的操作或响应电子设备200接收到的请求,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缴费充值、票务订购、酒店预订、物流查询、餐饮订座、外卖下单等,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了用户响应信息的便捷性,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同理,电子设备400也可以在检测到作用于电子设备400上的一些用户操作时,如用户按压、触控等操作,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用户操作转换为控制指令,发送给电子设备300,实现用户便利控制电子设备300,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40仅用于辅助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并不对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构成限制,基于同一技术方案的其他场景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通信系统40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终端设备,比如说通信系统40中只包括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第一用户通过电子设备100采集语音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200将语音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300,第二用户使用电子设备300的扬声器播放语音。再比如,通信系统40中可能包括更多的终端设备,如电子设备100或电子设备400可以配合手持设备一起使用,手持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柄、手持控制器、陀螺鼠标、手写笔或者其他手持计算设备等。本申请对通信系统40中的终端类型、终端数量、连接方式等不作任何限定。
通过图3A、图3B、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30、通信系统40,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整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给用户提供多功能、智慧化、更便利的通信体验。
下面以电子设备100为智能眼镜为示例,结合图5、图6、图7介绍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智能眼镜上的用户操作。
图5示出了用户敲击智能眼镜镜腿的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眼镜的镜腿上侧可以设置有按压感应传感器。当智能眼镜检测到作用于按压感应传感器上的敲击操作时,可以触发相对应的指令。
本实施例中,敲击是指短促的按压,通常每次敲击的作用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第一时间阈值可例如为0.2秒。敲击可以是单击,也可以是双击或三击等。如果是双击或三击等多次敲击,每次敲击之间的间隔不能超过第二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可例如为0.3秒,否则会被检测认定为单次敲击。用户还可以自定义不同敲击频率对应触发的操作,例如如果检测到0.8秒内敲击两次,触发关闭音乐应用的指令,如果检测到0.4秒内敲击两次,触发切换下一首歌曲的指令。如果按压时间大于第三时间阈值,第三时间阈值可例如为0.5秒,可能会被智能眼镜检测认定为按捏操作,触发其他指令。关于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第三时间阈值的时间长度,用户或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使用习惯或实际体验进行自定义设定,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不同敲击操作对应的指令,使得快捷操作更符合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
比如,在一些示例中,用户在佩戴智能眼镜且智能眼镜与手机相连接的情形下,当手机前台运行音乐应用时,用户双击智能眼镜的右镜腿,可触发手机播放/暂停音乐。用户双击智能眼镜的左镜腿,可快速唤醒手机语音助手。当手机接收到通话请求时,用户双击智能眼镜的左镜腿或右镜腿,即可接听/挂断通话。
图6示出了用户按捏智能眼镜镜腿的操作。区别于短促的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是相对较长时间作用于按压传感器上。比如如果按压时间大于第三时间阈值,第三时间阈值可例如为0.5秒,会被智能眼镜检测认定为按捏操作,触发对应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时间长度的按捏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指令。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不同按捏操作对应的指令,使得快捷操作更符合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
比如,在一些示例中,用户按捏智能眼镜的左镜腿1秒,可触发智能眼镜配对新设备,或快速连接其他设备的指令。再如,用户按捏智能眼镜的镜腿持续2秒,可触发智能眼镜开机/关机的指令。
图7示出了用户在智能眼镜镜腿上滑动触控的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眼镜的镜腿上侧可以设置有滑动感应传感器。当智能眼镜检测到作用于滑动感应传感器上的滑动操作时,可以触发相对应的指令。
滑动感应传感器可以是智能眼镜镜腿侧边的一块触控区域,该滑动感应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用户的触控轨迹。
假设称靠近镜片的方向为前方,用户的手指可以触摸该触控区域,并从前向后滑动,简称后滑,或从后向前滑动,简称前滑。或者还可以从下向上滑动,简称上滑,或从上向下滑动,简称下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不同滑动操作对应的指令,使得快捷操作更符合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
比如,在一些示例中,用户在佩戴智能眼镜且智能眼镜与手机相连接的情形下,当手机前台运行音乐应用时,用户前滑/后滑的触控操作作用于智能眼镜的滑动感应传感器上,可触发音乐切换为上一首/下一首。在另一些示例中,当用户前滑/后滑的触控操作作用于智能眼镜的滑动感应传感器上,可触发调高/调低音量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图5、图6、图7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辅助示例说明,不对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构成限制。除了作用于智能眼镜上的敲击、按捏、滑动等用户操作,智能眼镜识别用户操作还可以有其他方式,比如通过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检测用户的手势等,或通过麦克风采集用户的语音等,生成相应的操作指令。并且,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不同操作对应的快捷指令,使得快捷操作更符合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
结合图5、图6、图7示例的用户操作,下面介绍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佩戴智能眼镜收发语音数据的业务场景。
在图8、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用户所佩戴的智能眼镜已经与手机建立了通信连接,智能眼镜与手机可以通过该通信连接互相发送指令、数据等。该通信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Wi-Fi P2P连接等,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用户在佩戴智能眼镜的状态下,可以通过智能眼镜高效便捷的发送或接听语音数据。该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又可以称为畅连捏聊功能。
参考图8,图8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佩戴智能眼镜发送语音数据的业务场景。
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①:触发阶段。
用户可以通过按捏智能眼镜镜腿触发语音数据录制。比如当智能眼镜检测到作用于按压感应传感器上的按捏操作超过第四时间阈值时,第四时间阈值可例如为0.8秒,智能眼镜开启语音数据录制功能。关于第四时间阈值的时间长度,用户或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使用习惯或实际体验进行自定义设定,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眼镜可以发出第一提示音或第一振动等反馈信息,用来提示用户已经开启语音数据录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限于手机处于亮屏或息屏的状态下,用户按捏智能眼镜的眼镜腿都可以迅速触发语音数据录制。
步骤②:录制阶段。
在智能眼镜开启语音数据录制功能之后,用户可以按住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不放,在按住不放的时间段中,智能眼镜同步进行语音录制,即可以通过麦克风采集语音。
可以对每条语音信息的时间上限进行规定,例如规定单条语音最长规格为60秒。
步骤③:录制结束阶段。
用户可以松开智能眼镜的眼镜腿来结束语音数据的录制。
步骤④:发送确认阶段。
在语音录制结束后,用户可以选择发送给已选择的联系人,或用户选择取消发送该语音数据。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录制结束后的第五时间阈值的时间段内(如3秒内),智能眼镜检测到用户作用在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滑动感应传感器的向前滑动的操作,确认发送刚录制完成的语音数据。智能眼镜检测到用户作用在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滑动感应传感器的向后滑动的操作,确认取消发送刚录制完成的语音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在结束语音数据的录制后,在第五时间阈值的时间段内无任何操作,智能眼镜确认取消发送刚录制完成的语音数据。第五时间阈值可例如为3秒,关于第五时间阈值的时间长度,用户或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使用习惯或实际体验进行自定义设定,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不限于图8的示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录制语音完成的第六时间阈值后,智能眼镜可以自动发送该语音数据,无需用户操作。第六时间阈值可例如为1秒,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在录制语音完成的第六时间阈值内,用户可以通过作用在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滑动感应传感器的向后滑动的操作,确认取消发送刚录制完成的语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已发送的语音数据记录可保留在第一通讯应用的聊天会话界面中,方便用户再次听取该语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眼镜可以发出第二提示音或第二振动等反馈信息,用来提示用户语音数据发送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眼镜可以发出第三提示音或第三振动等反馈信息,用来提示用户语音数据发送失败或取消发送。
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或开发人员根据调试情况自定义设置上述第一提示音、第二提示音、第三提示音,或第一振动、第二振动、第三振动,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用户确认发送语音数据之后,语音数据通过智能眼镜和手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到手机上,手机可以通过第一通讯应用将该语音数据发送给已选择的联系人。如果该联系人正在佩戴智能眼镜,可以自动同步收听语音数据;如果该联系人没有佩戴智能眼镜,可以在通过通讯应用接收语音数据后,点击收听该语音数据。
参考图9,图9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佩戴智能眼镜接收语音数据的业务场景。
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⑤:消息接收阶段。
智能眼镜通过智能眼镜与手机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到语音数据,该语音数据可以是来自于第一通讯应用中其他用户通过智能眼镜或手机所发送的语音数据,也可以手机中其他语音,比如手机中视频应用中所播放的视频所对应的音频。
步骤⑥:播放阶段。
如图9所示,在智能眼镜接收到语音数据之后,智能眼镜可以自动播放该语音数据。
如果智能眼镜检测到当前用户并未佩戴智能眼镜,那么在收到语音数据时不会播放语音数据。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作用在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滑动感应传感器的向后滑动或向前滑动的操作,取消播放正在播放或即将播放的语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语音播放过程中选择暂停或中断播放。未播放完的语音数据在第一通讯应用的聊天会话界面中其对应的语音数据可以显示未读标记,如红点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的语音数据记录可保留在第一通讯应用的聊天会话界面中,方便用户再次听取该语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眼镜在收到语音数据时可以快速判断是否自动播放。历史语音数据不自动播放,历史消息可以在聊天会话界面中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通讯应用上收到的消息是文字消息而不是语音数据,智能眼镜可以只发出提示音无需播放收到的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设置当在第一通讯应用上收到文字消息时,手机将收到文字消息进行语音识别,转成语音数据,然后发送给智能眼镜,由智能眼镜播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眼镜在每条语音数据播放之前,可以发出第四提示音或第四振动等反馈信息,用来提示用户该条语音数据即将播放。如果用户不想听取该条语音数据,可以在听到提示音之后向后滑动或向前滑动眼镜腿,取消播放。
如果智能眼镜接收到多条语音数据,智能眼镜可以自动顺序播放该多条语音数据。每条语音数据播放之间可以间隔一定时间,例如空余0.5秒,每条语音数据播放之间方便区别不同条语音信息。
智能眼镜在每条语音数据播放完成后,可以发出第五提示音或第五振动等反馈信息,用来提示用户该条语音数据播放完成。
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或开发人员根据调试情况自定义设置上述第四提示音、第五提示音,或第四振动、第五振动,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限于手机处于亮屏或息屏的状态下,智能眼镜都可以播放语音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图8、图9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辅助示例说明,不对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构成限制。其他实施例也可以使用其他用户操作组合实现语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开发人员根据调试情况自定义设置其他用户操作组合,使得用户操作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同一发明思想,除了通过智能眼镜实现语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的示例,智能眼镜还可以通过作用于智能眼镜上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操作实现其他快捷功能,例如播放/关闭音乐、查找智能眼镜、设置闹钟、面对面翻译、录制语音备忘录等等,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佩戴智能眼镜发送语音数据之前,用户可以先与对方联系人进行配对,通过通讯应用向对方联系人发起智能眼镜会话的配对邀请。对方联系人会在通讯应用中,或在智能眼镜上,接收到该配对邀请的消息提醒。对方联系人接收邀请后,配对成功,然后双方就可以使用智能眼镜通过通讯应用进行会话了。
配对成功的联系人可以在通讯应用中显示有特殊的标识,并可以通过不同颜色或不同图标标明智能眼镜佩戴状态,比如高亮颜色标识为佩戴中,灰色颜色标识为未佩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佩戴智能眼镜后,如果想和已配对的联系人进行会话,可以做出作用在智能眼镜眼镜腿上的用户操作,如在每次采集语音数据之前,用户可以长按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以确认对方联系人佩戴智能眼镜的状态。如果对方联系人的佩戴状态为“已佩戴”,可以响起已佩戴状态相应的提示音,如果对方联系人的佩戴状态为“未佩戴”,可以响起未佩戴状态相应的提示音,方便用户快速确认对方联系人是否佩戴了智能眼镜。智能眼镜在发出用于提示用户对方联系人是否佩戴了智能眼镜的提示消息后,智能眼镜可以开始采集语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佩戴智能眼镜的用户长按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不放,开始讲话。智能眼镜的麦克风开始采集用户语音。松开眼镜腿后,用户的讲话内容被智能眼镜发送到用户手机上,通过通讯应用的信息通道发送给对方联系人。
如果对方联系人也佩戴了智能眼镜,并选择与该用户会话,那么对方联系人会实时收到该语音信息并直接播放。
如果对方联系人未佩戴智能眼镜,那么对方联系人会在通讯应用中接收到该语音数据,对方联系人可以选择通过手机收听或查看消息,或佩戴上智能眼镜收听语音数据。其中,通讯应用中的语音消息携带语音数据。
已发送的语音数据会留存在通讯应用中,方便双方查看或再次收听。
结合前述图1-图9所示的实施例,下面介绍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相关的示意用户界面。
在电子设备100(如智能眼镜)和电子设备200(如手机)建立第一连接之后,为了用户更好的体验通过电子设备100进行语音通话的功能,即畅连捏聊功能,可以在电子设备200的设置界面中,增加关于电子设备100的设置页,方便用户对智能眼镜进行功能性管理。
下面以智能眼镜与手机建立连接,以实现语音通话的功能,即畅连捏聊功能为示例,介绍手机上与智能眼镜相关的用户界面。
在手机的设置选项中可以增加与智能眼镜管理、设置相关的用户界面,下面以图10至图16所示的用户界面作为示例说明。
参考图10,图10示出了手机上的设置页面,即用户界面1000。
如图10所示,用户界面1000中显示有顶部状态栏1001,和设置界面1002。顶部状态栏1001中包括移动信号指示符,无线网络指示符,电量指示符,时间指示符等。
设置界面1002中包括各个设置选项,如飞行模式选项、Wi-Fi选项、蓝牙选项、个人热点选项、移动网络选项、智能眼镜选项1003、显示与亮度选项、华为账号选项等。其中,智能眼镜选项1003为智能眼镜相关的设置项。用户点击智能眼镜选项1003,就可以显示更多的选项内容,如用户界面1100。
参考图11,图11示出了智能眼镜设置页,即用户界面1100。
如图11所示,用户界面1100可以包括顶部状态栏,智能眼镜设置页标题栏1101,智能眼镜示意图1102,连接状态示意栏1103,连接设备栏1104,智慧畅听功能选项栏1105,更多功能选项栏1106等。
其中,智能眼镜设置页标题栏1201中包括智能眼镜标题,和用于指示返回上一界面的返回控件。
智能眼镜示意图1102用于显示智能眼镜款式示意图,可以根据智能眼镜款式的不同,更换不同的示意图。
连接状态示意栏1103中可以显示智能眼镜的连接状态,如已连接或未连接,如果智能眼镜与手机已经建立连接,可以指示已连接状态,如果智能眼镜与手机未建立连接,可以指示未连接状态。连接状态示意栏1103还可以显示当前智能眼镜的剩余电量,如图11所示的90%。
连接设备栏1104可以显示连接设备列表,该连接设备列表中可以显示正在连接的设备,或历史连接的设备,或检测到的未连接的设备等,如图11中所示的HUAWEI P40、MateBook、MatePad。点击右上角控件,可以显示更多设备。
智慧畅听功能选项栏1105可以显示常用的功能选项,如图11中所示的早问候选项、个性听选项、快提醒选项、捏捏聊选项1107等。点击不同的选项,可以进入更详细的功能设置页面。其中,早问候选项可以用来设置播报天气、日期、备忘录、新闻和日程等;个性听选项可以用来设置播放音乐等;快提醒选项可以用来设置导航信息、闹钟信息等提醒信息;捏捏聊选项1107是畅连捏聊功能的入口,点击捏捏聊选项1107,可以显示畅连捏聊设置页,如用户界面1200。
更多功能选项栏1106可以显示其他功能选项,如图11中所示的快捷操作选项1108、查找眼镜选项、固件更新选项、设置选项等。点击不同的选项,可以进入更详细的功能设置页面。其中,快捷操作选项1108可以用于设置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指令,如用户界面1600;查找眼镜选项可以根据定位迅速查找智能眼镜所在位置;固件更新选项用于智能眼镜的版本升级;设置选项中可以罗列更多的功能选项。
捏捏聊选项1107是畅连捏聊功能的入口,点击捏捏聊选项1107,可以显示畅连捏聊设置页,如图12所示的用户界面1200。
如图12所示,用户界面1200可以包括顶部状态栏,畅连捏聊设置页标题栏1201,畅连捏聊功能说明栏1202,畅连捏聊功能开启/关闭控件1203,畅连捏聊联系人选项栏1204,佩戴检测功能开启/关闭控件1205,佩戴检测功能说明栏1206,关于选项栏1207等。
其中,畅连捏聊设置页标题栏1201中包括畅连捏聊标题,和用于指示返回上一界面的返回控件。
畅连捏聊功能说明栏1202中可以描述畅连捏聊的功能,如用户界面1200中所示的“畅连捏聊的功能支持使用智能眼镜在畅连应用中与所选联系人更便捷收发语音消息,点击查看使用说明”等文字说明。
畅连捏聊功能开启/关闭控件1203可以支持用户在该设置项中点击该控件,以快速开启或关闭畅连捏聊功能。
畅连捏聊联系人选项栏1204支持用户选择畅连捏聊联系人,在畅连捏聊联系人选项栏1204中,可以显示联系人名称和头像。畅连捏聊联系人选项栏1204中通常显示常用联系人,如果所需联系人不在该选项栏里,点击右上角控件,可以显示更多联系人,如用户界面1300所示。
佩戴检测功能开启/关闭控件1205可以支持用户在该设置项中点击该控件,以快速开启或关闭佩戴检测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设置关闭畅连捏聊功能,或在畅连消息中设置消息免打扰,然后用户就不会收到对方的畅连捏聊的消息提示。
佩戴检测功能说明栏1206中可以描述佩戴检测的功能,如用户界面1200中所示的“佩戴检测功能会在您摘下智能眼镜时锁定畅连捏聊功能,以保障您的信息安全”等文字说明。
关于选项栏1207可以显示更多畅连捏聊的其他功能选项。
如图13所示,当用户点击用户界面1200中的畅连捏聊联系人选项栏1204中右上角控件,可以显示更多联系人,如用户界面1300所示。
如图13所示,用户界面1300可以包括选择联系人标题栏1301,确认所选联系人控件1302,联系人搜索栏1303,支持畅连消息的联系人列表1304等。
其中,选择联系人标题栏1301中包括选择联系人标题,和用于指示返回上一界面的返回控件。
确认所选联系人控件1302可用于手机在检测到作用于该控件的用户操作时,确认用户所选择的联系人。
联系人搜索栏1303可支持用户快速搜索联系人。
支持畅连消息的联系人列表1304中可以列出全部联系人,用户可以作出在屏幕上上滑或下滑触控操作,以上拉或下拉列表,方便查找联系人。
支持畅连消息的联系人列表1304中可以包括联系人名字首字母指示符1305,联系人信息1306,选择联系人控件1307。
其中,联系人名字首字母指示符1305可以用英文大写字母标识,如A、B、C、D等,方便用户通过联系人名字首字母快速查找联系人。
联系人信息1306包括联系人名字和头像等标识不同联系人的信息。
选择联系人控件1307可用于用户选中所需联系人。
如图14中用户界面1400所示,在用户点击联系人Alice所对应的右侧选择联系人控件1307后,再点击确认所选联系人控件1302,就完成确认Alice为联系人的用户操作了。然后,该用户所在手机设备就会向联系人Alice的手机发送畅连消息配对邀请,如图15所示的用户界面15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选择多个联系人,组成群聊。
图15示出了手机接收到其他用户的畅连消息配对邀请时所显示的示例用户界面1500。
当手机接收到其他用户的畅连消息配对邀请时,可以显示如用户界面1500所示的界面。在用户界面1500上,可以显示畅连消息配对邀请提示框1501,包括配对邀请提示信息,如图15中所示“Bob向您发起了畅连捏聊配对,同意邀请即可轻松沟通,是否同意?”等。畅连消息配对邀请提示框1501还包括“同意”控件1502、“取消”控件1503,如果用户点击“同意”控件1502,那即接收畅连消息配对邀请,如果用户点击“取消”控件1503,那即拒绝畅连消息配对邀请,相应的接收或拒绝配对邀请的消息会返回给请求设备。
如图16所示,当用户点击用户界面1100中的快捷操作选项1108,可以在快捷操作界面中设置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指令,如用户界面1600所示。
如图16所示,快捷操作的设置用户界面1600可以包括快捷操作标题栏1601,多个快捷操作选项1602,智能眼镜示意图1603,所选快捷操作对应的操作说明1604,快捷指令选项列表1605等。
其中,快捷操作标题栏1601中包括快捷操作标题,和用于指示返回上一界面的返回控件。
多个快捷操作选项1602用于指示不同的快捷操作选项,比如可以包括:轻点两下、轻滑、按捏等快捷操作。用户可以点击不同快捷操作选项,选择对应的快捷操作设置。比如在用户界面1600中显示的是按捏快捷操作对应的设置页。
智能眼镜示意图1603用于显示智能眼镜款式示意图,可以根据智能眼镜款式的不同,更换不同的示意图。智能眼镜示意图1603中也可以展示所选的快捷操作的示意操作,如示意动画示意用户如何操作按捏。
所选快捷操作对应的操作说明1604用于说明所选快捷操作的动作要领,比如用户界面1600中所示按捏操作的操作说明为“四指在上方,拇指在下方,按捏左镜腿”。
快捷指令选项列表1605用于展示多个快捷指令,方便用户选择当前所选的快捷操作对应可快速唤醒的快捷指令。快捷指令选项列表1605可包括左侧的快捷指令名称1606和右侧的选择控件1607。快捷指令可陈列一些实际开发的可实现功能,方便用户选择,比如用户界面1600中示意的面对面翻译、语音备忘录、畅连捏聊、配对新设备、更多选项等功能。在用户界面1600中,畅连捏聊指令被选中,在设置成功后,当用户按捏智能眼镜时,可快速唤起畅连捏聊功能,用户通过智能眼镜与其他联系人进行语音通话。
在智能眼镜完成相关设置之后,智能眼镜可以通过华为的畅连消息应用或其他第三方通讯应用,如微信、QQ等,与所选联系人进行会话,会话内容可包括语音消息、文字消息等。下面以图17至图20所示的用户界面作为示例,描述会话相关的示例用户界面。图17至图20示例的用户界面是以通讯应用为华为的畅连消息应用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智能眼镜还可以通过其他第三方通讯应用进行通讯,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17,图17示出了畅连消息应用的会话界面,即用户界面1700。
如图17所示,用户界面1700中显示有畅连消息应用的标题栏1701,搜索控件1702,添加控件1703,多个会话栏1704组成的会话列表等。
畅连消息应用的标题栏1701中包括畅连消息标题。
搜索控件1702可用于用户搜索聊天记录或联系人。
添加控件1703可用于用户添加新的联系人或发起群聊,或其他功能如扫一扫、收付款等。
会话列表中包括多个会话栏1704,会话栏1704用于指示与其他联系人的会话消息或群聊会话消息。在用户点击会话栏1704后,可以进入详细会话界面。
会话栏1704中可以包括联系人或群聊的名称、头像、最近一条会话消息、最近会话时间等指示信息。如果对方联系人佩戴了智能眼镜,会话栏1704中还可以显示有指示图标1705,用于指示该联系人正在佩戴智能眼镜,可以通过智能眼镜与该联系人进行畅连捏聊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某条会话有未读消息,可以显示未读标记。
图18、图19、图20示出了具体会话的示例界面。
如图18所示,用户界面1800是本地用户与联系人Alice的聊天会话界面。
如图18所示,用户界面1800中显示有会话标题栏1801,快捷功能控件1802,日期时间标识1803,提示信息1804,本地用户头像1805,对方联系人头像1806,本地用户对话框1807,对方联系人对话框1808,输入语音控件1810,输入框1809,选择表情控件1811,确认发送控件1812等。
其中,会话标题栏1801可以包括对方联系人或群聊的名称,和用于指示返回上一界面的返回控件等。在用户界面1800中为对方联系人Alice的名称。
快捷功能控件1802为一些常用功能的开启控件,方便用户快速开启该控件对应的功能,如向对方发起视频聊天、向对方发起通话聊天等等。
日期时间标识1803用于显示消息发生的时间和日期。
提示信息1804用于向用户说明或提示相关信息。比如在用户界面1800中,在双方完成畅连捏聊配对后,可以显示有“已添加Alice为畅连捏聊联系人,即刻畅享高效沟通,点击查看畅连捏聊教程”的提示信息,用于在本地用户添加Alice为联系人后,告知用户已成功添加Alice为联系人,双方可以使用畅连捏聊功能进行沟通。
本地用户头像1805和本地用户对话框1807通常同时出现,用于标识本地用户的输入信息,本地用户对话框1807中可以是语音信息,也可以是文字信息。
在用户界面1800中,本地用户对话框1807中为语音信息,用户点击该本地用户对话框1807,就可以听取该语音消息。本地用户对话框1807中还标识了语音信息持续的时间。在收听该语音消息的中途,用户可以点击该本地用户对话框1807,以暂停或结束该语音消息的播放。
语音消息可以是用户通过智能眼镜的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也可以是通过手机的麦克风采集的语音,等等。在用户佩戴智能眼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智能眼镜采集语音,然后发送至该畅连消息的会话中,通过该畅连消息应用将该语音信息发送给对方联系人。在畅连消息的会话界面中,可以保留该语音消息的消息记录,方便重复听取。
对方联系人头像1806和对方联系人对话框1808通常同时出现,用于标识对方联系人的输入信息,对方联系人对话框1808中可以是语音信息,也可以是文字信息。
在用户界面1800中,对方联系人对话框1808中为文字信息。
在图18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中,对方联系人Alice并未佩戴智能眼镜,因此可以发送文字消息,与已佩戴智能眼镜的本地用户进行会话。本地用户发送语音消息,对方联系人Alice发送文字消息。当然,对方联系人Alice也可以通过手机采集语音进行会话。
输入语音控件1810用于本地用户快速开启语音输入。
输入框1809可用于本地用户输入会话内容。
选择表情控件1811可用于本地用户选择表情,表情是一种表达情绪的图片或动画,常用于聊天交互。
确认发送控件1812可用于用户在输入完内容后,点击该控件确认发送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对方联系人Alice佩戴了智能眼镜,如图19中用户界面1900所示,可以在会话界面的会话标题栏1901的联系人名称旁边显示佩戴标识1902,表示当前联系人Alice正在佩戴智能眼镜,方便本地用户识别该联系人当前是否处于佩戴智能眼镜的状态。
如果本地用户和对方联系人都佩戴了智能眼镜,那么双方可以使用智能眼镜通过畅连捏聊功能进行通信,沟通更加高效、便捷,就像双方在进行语音通话。但是相比于实时的语音通话,本实施例中的语音消息可以保留在会话界面中,方便重复听取。
双方可以互相发送语音消息,如用户界面1900所示,本地用户对话框1903中为语音消息,对方联系人对话框1904中回复的也是语音消息。
在用户收听对话框中的语音消息时,对话框中可以用阴影区域覆盖对话框的形式表示当前语音播放的进度,如对方联系人对话框1904中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拖动该阴影区域的进度线,前进或后退语音进度,快速定位到想要听取的时间位置。
在收听该语音消息的中途,用户可以点击该对方联系人对话框1904,以暂停或结束该语音消息的播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地用户向对方联系人发起畅连捏聊配对邀请后,在会话界面中可以显示该畅连捏聊配对邀请的邀请卡片。如用户界面2000中所示,畅连捏聊配对邀请的邀请卡片2001中可以显示相应的邀请信息,如“我发起了畅连捏聊专属配对,配对成功后即刻畅聊,赶快确认吧!在智慧生活APP设置按捏配对功能,畅享专属聊天时刻”。对方联系人点击该畅连捏聊配对邀请的邀请卡片2001,就可以前往对应的确认页面去确认开启畅连捏聊功能。
在对方联系人Alice和本地用户都确认开启畅连捏聊后,双方在都佩戴智能眼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智能眼镜通过畅连捏聊功能进行通信,沟通更加高效、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与多个联系人组成群聊。同样的,在群聊中,多个联系人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交流。佩戴智能眼镜的用户可以在群聊中通过智能眼镜采集语音、收听语音消息。
如果多个用户佩戴了智能眼镜,那么这多个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眼镜进行沟通,沟通更加快捷、高效,就像在进行语音通话。但是相比于实时的语音通话,本实施例中的语音消息可以保留在会话界面中,方便重复听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畅连消息应用可以统筹群聊中语音消息的播放顺序,按照畅连消息应用收取到语音消息的时间先后进行顺序播放。
在本申请中,与群聊相关的用户界面与图18至图20所示的用户界面类似,本申请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增加畅连捏聊隐私声明相关的用户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增加畅连捏聊新手教程相关的用户界面。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图10至图20所描述的用户界面仅为示例界面,主要是为了描述智能眼镜的相关功能,不对本申请其他实施例的用户界面构成限制,基于同一方案的其他场景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不同的用户界面帮助用户通过快捷操作实现语音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更多或更少的用户界面,增减更多或更少的控件,或设计不同的人机交互操作等,使得用户界面更迎合用户的使用体验。
结合前述图1至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
本方法实施例以第一智能眼镜、第一手机、第二手机、第二智能眼镜组成的第一通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第一通信系统即为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40,第一智能眼镜即为电子设备100,又可称为第一设备,第一手机即为电子设备200,又可称为第二设备,第二手机即为电子设备300,又可称为第三设备,第二智能眼镜即为电子设备400,又可称为第四设备。
不限于示例,通信系统40中,电子设备100或电子设备400还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项链、智能耳机、智能项链、智能戒指、智能耳环、智能眼罩、智能头盔、VR/AR设备等等具备语音通话功能的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400的设备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电子设备200或电子设备300还可以为PC、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云主机/云服务器或其他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AI设备、智能电视、车载设备、游戏机等等处理能力较强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第一智能眼镜、第一手机或第二手机、第二智能眼镜上可以搭载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381
系统、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382
系统、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383
系统、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384
系统(HarmonyOS,HOS)或者其他类型的操作系统,第一通信系统中的各个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系统中第一智能眼镜、第一手机或第二手机、第二智能眼镜均搭载有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391
系统,那么该多个终端组成的系统可以称为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393
超级虚拟终端,亦可称为鸿
Figure BDA0003142602780000392
超级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持有第一智能眼镜、第一手机,第二用户持有第二智能眼镜、第二手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示例并不对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制。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S101A,第一智能眼镜与第一手机建立第一连接。
S101B,第一手机与第二手机建立第三连接。
S101C,第二智能眼镜与第二手机建立第二连接。
第一智能眼镜与第一手机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进行通信。第一手机与第二手机可以通过第三连接进行通信。第二智能眼镜与第二手机可以通过第二连接进行通信。
经过第一连接、第二连接和第三连接,可以实现第一智能眼镜与第二智能眼镜之间的消息通信。
本实施例对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的建立先后顺序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在建立第一连接和第三连接之后,第一用户就可以向第二用户发起配对邀请请求或发送语音消息,无需建立第二连接,第二用户也可以在第二手机上收取并收听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智能眼镜发送的语音消息。其中,第一手机与第二手机传输的语音消息中携带语音数据。
第一连接、第二连接和第三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第一连接、第二连接或第三连接可以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如蓝牙连接、Wi-Fi连接、热点连接等,以实现第一智能眼镜与第一手机,或,第一手机与第二手机,或,第二智能眼镜与第二手机之间在同账号、无账号或异账号情况下通信。无线连接没有连线束缚,用户活动自由度更高。
第一连接、第二连接或第三连接还可以为Internet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智能眼镜与第一手机,和/或,第一手机与第二手机,和/或,第二智能眼镜与第二手机可以登录同一个账号,从而通过互联网实现连接并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终端也可以登录不同账号,但通过绑定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第一智能眼镜与第一手机可以登录不同的账号,第一手机在设备管理应用中,设置将第一智能眼镜和自己进行绑定,之后通过该设备管理应用来连接。
第一连接、第二连接或第三连接还可以包括有线连接,如USB连接,DP连接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连接、第二连接或第三连接的类型不作限制,第一通信系统中各个终端之间可通过多种通信连接类型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互。此外,各个终端之间也可以结合上述任意几种方式来连接并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相应的,第一智能眼镜、第一手机、第二智能眼镜、第二手机中可以配置有移动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信。移动通信模块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包括蓝牙模块和/或WLAN模块等。其中,蓝牙模块可以提供包括经典蓝牙(蓝牙2.1)或蓝牙低功耗中一项或多项蓝牙通信的解决方案,WLAN模块可以提供包括Wi-Fi P2P、Wi-Fi LAN或Wi-Fi softAP中一项或多项WLAN通信的解决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为互联网连接,第一连接、第二连接为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如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手机、第二手机上可以安装有第一通讯应用,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可以在第一手机或第二手机上登录该第一通讯应用,通过第三连接(如Internet连接)进行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等会话。
在第一智能眼镜、第一手机与第二智能眼镜、第二手机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后续步骤可以分为配对阶段和通信阶段。其中,配对阶段可以包括步骤S102至步骤S108,通信阶段可以包括步骤S109至步骤S117。如果第一手机与第二手机已经完成配对,那么可以直接进入通信阶段,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佩戴上智能眼镜即可发起语音通信。
具体地,
阶段1配对阶段(步骤S102至步骤S108)
S102,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第一手机检测到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选中为通信对象的用户操作A。
第一用户和第一用户可以通过第一通讯应用与对方进行会话,第一通讯应用可以为华为的畅连消息应用或其他第三方通讯应用,如微信、QQ等,会话内容可包括语音消息、文字消息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任何通讯应用都可以适用本实施例。
使用第一设备的第一用户在与特定联系人,即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后,佩戴上第一设备即可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一联系人会话。在一个时间段,该第一用户所具有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只与一个联系人建立畅连捏聊会话,畅连捏聊会话指的是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一联系人会话的逻辑上的通信通道。
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图17至图20所示的用户界面,其示出了第一通讯应用相关的示例会话界面,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图12至图15所示的用户界面,其示出了开启畅连捏聊功能并向对方用户发起配对邀请相关的用户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操作A可以为第一用户作用于第一手机屏幕上的触控操作,例如图14所示例的用户将Alice添加为联系人的触控点击操作,用户操作A也可以为图12所示的用户开启畅连捏聊、图13所示的点击选择联系人列表、图14所示的选中联系人或搜索联系人后选中联系人这一系列组合操作。本实施例对用户操作A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制,其用户操作A的操作目的是选中第二用户为通信对象。
用户操作A又可称为第四用户操作,例如,第四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二设备如手机触摸屏上的点击操作。
S103,第一智能眼镜检测到第一用户的用户操作B。
参考前述如图5、图6、图7、图8介绍的实施例,第一智能眼镜可以通过检测作用于第一智能眼镜上不同的用户操作,触发不同的指令。
用户操作B又可称为第六用户操作,第六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第六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一设备如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按捏操作。
本实施例对用户操作B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制,用户操作B可以是敲击、按捏、滑动等操作或其组合操作,用户或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个人习惯进行自定义设置。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操作B为按捏左眼镜腿2秒。
其用户操作B的操作目的是,触发第一智能眼镜向第一手机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为通知第一手机向第二用户所使用的第二手机发送配对邀请请求。
S104,第一智能眼镜向第一手机发送第一指令。
响应于用户操作B,第一智能眼镜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一手机发送第一指令。
该第一指令用于第一智能眼镜通知第一手机向第二用户所使用的第二手机发送配对邀请请求。
S105,第一手机向第二手机发送配对邀请请求。
响应于第一智能眼镜发送的第一指令,第一手机通过第三连接向第二手机发送配对邀请请求。
该配对邀请请求是第一用户请求第二用户与其建立可以通过智能眼镜进行语音消息通话的通道,如畅连捏聊功能,方便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均在佩戴智能眼镜的时候,通过智能眼镜进行快捷通信。
参考图15所示的用户界面,比如第二手机在接收到第一手机发送来的配对邀请请求后,可以显示如图15所示的用户界面中畅连消息配对邀请提示框1501,包括配对邀请提示信息,如图15中所示的“Bob向您发起了畅连捏聊配对,同意邀请即可轻松沟通,是否同意?”等提示信息。畅连消息配对邀请提示框1501还包括“同意”控件1502、“取消”控件1503,如果用户点击“同意”控件1502,那即接收畅连消息配对邀请,如果用户点击“取消”控件1503,那即拒绝畅连消息配对邀请,相应的接收或拒绝配对邀请的消息会返回给请求设备,即第一手机。
S106,第二手机检测到第二用户的用户操作C。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操作C可以为第二用户作用于第二手机屏幕上的触控操作,例如用户图15中点击“同意”控件1502的触控点击操作,本实施例对用户操作C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制,其用户操作C的操作目的是通知第二手机接收畅连消息配对邀请。
用户操作C又可称为第五用户操作,例如,第五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三设备如手机触摸屏上的点击操作。
S107,第二手机向第一手机发送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
响应于用户操作C,第二手机通过第三连接向第一手机发送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
S108,第一手机与第二手机配对成功,建立畅连捏聊连接。
经过步骤S102至步骤S107,第一智能眼镜、第一手机与第二手机、第二智能眼镜建立了可以通过智能眼镜进行语音消息通话的通道,即畅连捏聊连接。
在第三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后,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三设备的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后,向第一设备发送通知。第一设备发出第一提示消息,第一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第一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与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
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完成配对后,在第一通讯应用中可以提醒双方已完成配对,可以进行语音消息通信。如图18中用户界面1800中所示,在畅连消息应用的会话界面中,在双方完成畅连捏聊配对后,可以显示有“已添加Alice为畅连捏聊联系人,即刻畅享高效沟通,点击查看畅连捏聊教程”的提示信息,用于在本地用户添加Alice为联系人后,告知用户已成功添加Alice为联系人,双方可以使用畅连捏聊功能进行沟通。
配对成功的联系人可以在通讯应用中显示有特殊的标识,并还可以通过不同颜色或不同图标标明智能眼镜佩戴状态,比如高亮颜色标识为佩戴中,灰色颜色标识为未佩戴。
阶段2通信阶段(步骤S109至步骤S117)
配对成功后,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即可通过第一智能眼镜和第二智能眼镜进行通信了。
第一用户持有第一智能眼镜、第一手机,第二用户持有第二智能眼镜、第二手机。
在第一用户佩戴第一智能眼镜时,可以使用第一智能眼镜上的麦克风采集语音,并通过第一连接将语音信息发送给第一手机,第一手机将语音信息通过第一通讯应用发送给第二手机。与此同时,第二手机在第一通讯应用中接收到第一手机的语音信息后,通过第二连接将语音信息转发给第二智能眼镜,当第二用户佩戴第二智能眼镜时,可以选择由第二智能眼镜播放语音。
这样,第一用户在佩戴第一智能眼镜,和第二用户在佩戴第二智能眼镜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一智能眼镜、第二智能眼镜进行快捷语音消息通信。在通过智能眼镜进行通信时,双方用户无须时刻拿着较重重量的手机,用户的双手得到了解放,人机交互性能得到了提高,实施本实施例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用户佩戴第一智能眼镜后,如果想和已配对的联系人进行会话,可以做出作用在智能眼镜眼镜腿上的用户操作,如长按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以确认对方联系人佩戴智能眼镜的状态。如果对方联系人的佩戴状态为“已佩戴”,可以响起已佩戴状态相应的提示音,如果对方联系人的佩戴状态为“未佩戴”,可以响起未佩戴状态相应的提示音,方便用户快速确认对方联系人是否佩戴了智能眼镜。
该通信阶段可以参考图8、图9所描述的实施例。
S109,第一智能眼镜检测到第一用户的用户操作D,开始采集第一用户的声音。
参考前述如图5、图6、图7、图8、图9介绍的实施例,第一智能眼镜可以通过检测作用于第一智能眼镜上不同的用户操作,触发不同的指令。
用户操作D又可称为第一用户操作,第一用户操作可以包含开始动作,开始动作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
第一用户操作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等。第一用户操作可以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或预设区域,例如,当第一设备为智能眼镜时,预设部件为智能眼镜的眼镜腿,或预设区域为传感器所在区域,第一用户操作可以为作用于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等。
本实施例对用户操作D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制,用户操作D可以是敲击、按捏、滑动等操作或其组合操作,用户或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个人习惯进行自定义设置。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操作D为按捏左眼镜腿。
其用户操作D的操作目的是,触发第一智能眼镜打开录制声音的功能,采集第一用户的声音。
响应于用户操作D,第一智能眼镜可以采集第一用户的声音。该采集装置可以是第一智能眼镜的麦克风。
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智能眼镜检测到用户按捏左镜腿1秒后,会发出提示音或振动等反馈信息,告知第一用户录音功能已开启。然后用户继续长按左镜腿,在长按不放的同时,第一智能眼镜开始录音,在松开左镜腿后,结束录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语音数据,那么在结束采集第一声音之后,第一设备播放第二语音数据。其中,第二语音数据可以是第三设备或第四设备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二语音数据由第三设备发送给第二设备,再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是单工通信,即不是实时通话,而是采集通道或播放通道只有一个处于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采集第一声音之前,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设备获取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一设备发出第二提示消息,第二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第二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如,在第一设备每次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采集第一声音之前,第一设备实时从第二设备获取到当前第四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第二设备时从第三设备那获取到第四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第四设备可以将检测到当前是否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的结果发送给第三设备,第三设备可以从第四设备这里获知到第四设备当前是否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然后第三设备可以将该结果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再将第四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结果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在得知第四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后,即当前第二用户是否正在佩戴智能眼镜,第一设备可以发出不同提示信息,如提示音、指示灯、振动等,提示第一用户对方第一联系人当前是否佩戴第四设备。佩戴第四设备与未佩戴第四设备的提示信息可以不同,比如如果对方第一联系人佩戴了第四设备,可以发出两声“滴滴”提示音,如果对方第一联系人未佩戴第四设备,可以发出一长声“滴——”提示音。
S110,检测到第一用户的用户操作E,生成第一语音数据。
其中,第一语音数据包含的数据可称为第一语音数据。各设备之间可以传输第一语音数据。
响应于用户操作E,用户可以结束语音数据的录制,并生成第一语音数据。比如用户操作E可以为松开智能眼镜的眼镜腿的操作。
用户操作E又可称为第二用户操作。第二用户操作包含结束动作,结束动作用于指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第二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第二用户操作可以作用于第一设备的预设部件或预设区域,例如,当第一设备为智能眼镜时,预设部件为智能眼镜的眼镜腿,或预设区域为按压感应传感器所在区域,第二用户操作可以为作用于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释放按压/松开状态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自动判断结束采集,不需要检测第二用户操作的步骤。如未检测到第一声音超过2秒,就自动结束采集语音,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第一语音数据为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语音数据,第一时间段为一个持续的时间段。第一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的时刻,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的时刻。
一般来说,第一语音数据的采集时长与播放时长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语音数据的时间长度设有上限,比如为60秒。
S111,第一智能眼镜检测到第一用户的用户操作F。
本实施例对用户操作F的具体实施方式不作限制。
用户操作F的操作目的是通知第一智能眼镜确认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用户操作F又称为第三用户操作,第三用户操作是指示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的操作,第三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例如,第三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一设备(如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向前滑动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操作F可以是作用于第一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滑动感应传感器上的向前滑动操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做出取消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的用户操作G,比如作用于第一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滑动感应传感器上的向后滑动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智能眼镜可以发出提示音或振动等反馈信息,用来提示第一用户语音消息已发送或已取消发送。
如果第一智能眼镜检测到用户操作G,那么第一智能眼镜不发送已录制的第一语音数据,该过程到此为止,不再有后续步骤,第一用户可以重新录制下一条语音数据。
S112,第一智能眼镜向第一手机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响应于用户操作F,第一智能眼镜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一手机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S113,第一手机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第一语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智能眼镜发送来的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一手机可以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第一语音数据,方便第一用户后续重听该第一语音数据,或避免遗漏未收听的语音数据。
S114,第一手机向第二手机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在接收到第一智能眼镜发送来的第一语音数据后,通过第三连接,第一手机向第二手机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第一手机发送给第二手机的第一语音数据携带在第一语音消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智能眼镜可以发出提示音或振动等反馈信息,用来提示第一用户语音数据发送成功或发送失败。
S115,第二手机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第一语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手机发送来的第一语音数据后,第二手机也可以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第一语音数据,方便第二用户后续重听该第一语音数据。
如果该第二用户没有佩戴智能眼镜,可以在第一通讯应用中点击收听该第一语音数据。
S116,第二手机向第二智能眼镜发送第一语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手机在向第二智能眼镜发送第一语音数据之前,会检测当前第二智能眼镜是否被用户佩戴。如果检测到当前第二智能眼镜正在处于用户佩戴状态,第二手机可以向第二智能眼镜发送第一语音数据。如果检测到当前第二智能眼镜没有被佩戴,那么第二手机可以暂且不向第二智能眼镜发送第一语音数据,待检测到第二智能眼镜被佩戴上时,再向第二智能眼镜发送未收听的语音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手机可以直接向第二智能眼镜发送第一语音数据,然后由第二智能眼镜判断是否播放该第一语音数据。当第二智能眼镜检测当前第二智能眼镜被用户佩戴时,播放第一语音数据,当第二智能眼镜检测当前第二智能眼镜未被用户佩戴,那么可以暂存第一语音数据,先不播放,待检测到第二智能眼镜被佩戴上时,第二智能眼镜再播放未收听的语音数据。
S117,第二智能眼镜播放第一语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当第一智能眼镜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可以自动播放该第一语音数据。该播放装置可以是第一智能眼镜的扬声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检测到用户操作H后,第一智能眼镜再播放语音数据。
本实施例对第二智能眼镜播放语音数据的触发条件不作限制。
第二智能眼镜在第一语音数据播放完成后,可以发出提示音或振动等反馈信息,用来提示第二用户第一语音数据播放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播放第一语音数据的过程中,第二用户可以选择暂停或中断播放。当第二智能眼镜检测到用户操作I,如后滑眼镜腿,第二智能眼镜可以暂停或取消播放该第一语音数据。未播放完的语音数据在第一通讯应用的聊天会话界面中对应的语音消息可以显示未读标记,如红点标记。
用户操作I又可称为第七用户操作,第七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第七用户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第一设备如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的向后滑动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二手机在第一通讯应用上收到的消息是文字消息而不是语音消息,第二智能眼镜可以只发出提示音无需播放语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二手机在第一通讯应用上收到第一文字消息而非语音消息时,第二手机可以将文字消息进行语音识别,转成第三语音数据,然后发送给第二智能眼镜,第二智能眼镜播放该第三语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智能眼镜播放第一语音数据之前,可以发出提示音或振动等反馈信息,用来提示用户即将播放语音数据。如果用户不想听取语音数据,可以在听到提示音之后,做出向后滑动眼镜腿等用户操作I,取消播放。
如果第二智能眼镜接收到多条语音数据,第二智能眼镜可以自动顺序播放该多条语音数据。每条语音数据播放之间可以间隔一定时间,例如空余0.5秒,每条语音数据播放之间方便区别不同条语音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限于第二手机处于亮屏或息屏的状态下,第二智能眼镜都可以播放语音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设置关闭畅连捏聊功能,或在畅连消息中设置消息免打扰,然后用户就不会收到对方的畅连捏聊的消息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与多个联系人组成群聊,如第一用户选中一个群聊作为会话对象,而非单个联系人。同样的,在群聊中,多个联系人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交流。佩戴智能眼镜的用户可以在群聊中通过智能眼镜采集语音、收听语音消息。
如果多个用户佩戴了智能眼镜,那么这多个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眼镜进行沟通,沟通更加快捷、高效,就像在进行语音通话。但是相比于实时的语音通话,本实施例中的语音消息可以保留在会话界面中,方便重复听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畅连消息应用可以统筹群聊中语音消息的播放顺序,按照畅连消息应用收取到语音消息的时间先后进行顺序播放。
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第一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终端设备,比如说第一通信系统中只包括第一智能眼镜、第一手机和第二手机,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智能眼镜采集语音信息,发送给第一手机,第一手机将语音信息发送给第二手机,第二用户使用第二手机的扬声器播放语音。再比如,第一通信系统中可能包括更多的终端设备,如第一智能眼镜或第二智能眼镜可以配合手持设备一起使用,手持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柄、手持控制器、陀螺鼠标、手写笔或者其他手持计算设备等。本实施例对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类型、终端数量、连接方式等不作任何限定。
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用户在佩戴第一智能眼镜,和第二用户在佩戴第二智能眼镜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一智能眼镜、第二智能眼镜进行快捷语音消息通信。在通过智能眼镜进行通信时,双方用户无须时刻拿着较重重量的手机,用户的双手得到了解放,人机交互性能得到了提高,实施本实施例给予用户更多的通信便利。
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实现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制。具体内部实现方式可能根据电子设备类型不同、所搭载的操作系统的不同、所使用的程序、所调用的接口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制,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功能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根据上下文,术语“当…时”可以被解释为意思是“如果…”或“在…后”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根据上下文,短语“在确定…时”或“如果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为意思是“如果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在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四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三设备与所述第四设备建立有第二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所述第一用户操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
所述第一设备采集声音;
所述第一设备结束采集所述声音,生成第一语音数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为采集的所述声音的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后,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四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所述第四设备播放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语音数据,那么在结束采集所述声音之后,所述第一设备播放所述第二语音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二用户操作,所述第二用户操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三用户操作,所述第三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具体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三用户操作,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通讯应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有所述第一语音数据,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应用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四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确认所述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四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在确认所述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四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检测到第四用户操作;
所述第二设备确认第一联系人被选中;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联系人的设备;
所述第三设备检测到第五用户操作;
所述第三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确认接收所述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确认接收所述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三设备的所述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通知;
所述第一设备发出第一提示消息,所述第一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所述第一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与所述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第六用户操作,所述第六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配对邀请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采集声音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设备获取到所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
所述第一设备发出第二提示消息,所述第二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所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所述第二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四设备检测到第七用户操作,所述第七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七用户操作,所述第四设备取消播放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耳环,智能项链,智能眼罩,智能头盔。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3-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1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所述通信方法由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四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三设备与所述第四设备建立有第二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采集声音生成的第一语音数据;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通过第三设备发送给所述第四设备,所述第一语音数据通过所述第四设备播放。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通讯应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有所述第一语音数据,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应用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第一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语音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检测到第四用户操作;
所述第二设备确认第一联系人被选中;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联系人的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确认接收所述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确认接收所述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通知,所述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发出第一提示消息,所述第一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所述第一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与所述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配对邀请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配对邀请请求。
21.根据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设备获取到所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
所述第二设备通知所述第一设备发出第二提示消息,所述第二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所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所述第二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
2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所述通信方法由所述第三设备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四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三设备与所述第四设备建立有第二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为所述第一设备采集声音生成的数据;
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四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通过所述第四设备播放。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上安装有第一通讯应用,所述第一通讯应用中留存有所述第一语音数据,所述第三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应用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四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确认所述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四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在确认所述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四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向所述第四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接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配对邀请请求,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联系人的设备;
所述第三设备检测到第五用户操作;
所述第三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确认接收所述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设备确认所述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通知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四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2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所述通信方法由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四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有第一连接,所述第三设备与所述第四设备建立有第二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所述第一用户操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开始采集声音;
所述第一设备采集声音;
所述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生成第一语音数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为采集的所述声音的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通过所述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发送给所述第四设备,所述第一语音数据通过所述第四设备播放。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语音数据,那么在结束采集所述声音之后,所述第一设备播放所述第二语音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30.根据权利要求27-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二用户操作,所述第二用户操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结束采集声音。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32.根据权利要求27-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三用户操作,所述第三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具体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三用户操作,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33.根据权利要求27-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所述第一设备通知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
34.根据权利要求27-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采集声音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设备获取到所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
所述第一设备发出第二提示消息,所述第二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所述第四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所述第二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
35.根据权利要求27-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设备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
所述第一设备发出第一提示消息,所述第一提示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声音、振动、指示亮灯,所述第一提示消息用于通知用户与所述第一联系人配对成功。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设备确认接收配对邀请请求的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第六用户操作,所述第六用户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操作或多项组合操作:敲击操作,按捏操作,滑动操作,松开操作;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配对邀请请求。
37.根据权利要求27-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耳环,智能项链,智能眼罩,智能头盔。
3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通信装置、存储器以及耦合于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1,或如权利要求22至26,或如权利要求27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27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三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22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四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设备的第一语音数据后,播放所述第一语音数据。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至21,或如权利要求22至26,或如权利要求27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45607.2A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电子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15549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5607.2A CN115549715A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电子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5607.2A CN115549715A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电子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49715A true CN115549715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72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5607.2A Pending CN115549715A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电子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4971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0169A1 (en) * 2006-11-06 2008-10-23 Plantronics, Inc. Headset Derived Real Time Presen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539735A (zh) * 2015-01-21 2015-04-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36897A (zh) * 2015-03-31 2015-08-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66245A (zh) * 2017-07-31 2018-01-09 深圳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即时通讯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124225A1 (en) * 2016-11-03 2018-05-03 Bragi GmbH Wireless Earpiece with Walkie-Talkie Functionality
KR20190029236A (ko) * 2017-09-12 2019-03-20 (주)한컴인터프리 통역방법
JP2020036123A (ja) * 2018-08-28 2020-03-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ウェアラブル端末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US10778826B1 (en) * 2015-05-18 2020-09-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0169A1 (en) * 2006-11-06 2008-10-23 Plantronics, Inc. Headset Derived Real Time Presen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539735A (zh) * 2015-01-21 2015-04-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36897A (zh) * 2015-03-31 2015-08-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US10778826B1 (en) * 2015-05-18 2020-09-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US20180124225A1 (en) * 2016-11-03 2018-05-03 Bragi GmbH Wireless Earpiece with Walkie-Talkie Functionality
CN107566245A (zh) * 2017-07-31 2018-01-09 深圳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即时通讯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29236A (ko) * 2017-09-12 2019-03-20 (주)한컴인터프리 통역방법
JP2020036123A (ja) * 2018-08-28 2020-03-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ウェアラブル端末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13120A1 (zh) 投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078299A1 (zh) 一种处理视频文件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019356A1 (zh) 一种终端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及终端
WO2020029306A1 (zh)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037726A1 (zh) 分屏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2527178B1 (ko) 음성 제어 명령 생성 방법 및 단말
CN113973189B (zh) 显示内容的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0056684A1 (zh) 通过转发模式连接的多tws耳机实现自动翻译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42766A1 (zh) 信息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43391A1 (zh) 基于视频通话的共享屏幕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11103975B (zh) 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WO2022135157A1 (zh) 页面显示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62304A1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543145A (zh) 一种文件夹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4201738A (zh) 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72139A1 (zh) 播放音频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3805825B (zh) 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42163A1 (zh)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549715A (zh)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5268737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66100B (zh) 配件主题自适应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095600B (zh) 更换耳机主题方法、智能手机及存储介质
WO2024067328A1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
WO2023185698A1 (zh) 一种佩戴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4046182A1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