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48944A - 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48944A
CN115548944A CN202211358005.2A CN202211358005A CN115548944A CN 115548944 A CN115548944 A CN 115548944A CN 202211358005 A CN202211358005 A CN 202211358005A CN 115548944 A CN115548944 A CN 115548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x body
electric energy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80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跃平
周伟光
陈杰
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580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489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48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489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 H02B1/565Cooling; Ventilation for cabi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28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6Boxe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6Boxe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8Mounting of devices there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箱体、顶盖和若干电能表,电能表设置在箱体内,顶盖可升降地设置在箱体上,在箱体和顶盖之间设置有风扇,在箱体的顶端设置有通风孔,在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可开启或封闭的通风窗,在箱体中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电能表设置在第一腔室内,且电能表设置在隔板上,在第二腔室和顶盖之间设置有辅助散热结构,辅助散热结构用于第一腔室的辅助散热。本发明通过可升降的顶盖及可开闭的通风窗的设置,使得箱体在雨雪天气时形成全封闭的防水结构,在高温时通过散热风扇降温,再通过辅助散热结构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散热性能,实现了箱体的梯次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计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设置在户外的电能表箱经常受到外界雨雪、高温等天气的影响,雨雪天气通常会导致电能表箱内部进水或者受潮,对箱体内的电气元件造成损害,高温天气会导致电能表箱内部温度过高,同样不利于电能表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可能导致引发火灾。
中国专利CN201910951253.X公开了一种防水散热型电表箱,包括电表箱本体,电表箱本体前表面左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门板,门板的前表面设置有条形窗口,电表箱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层,电表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防锈层,防锈层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电表箱本体下方的左右侧共同设置有固定管,固定管上套接有除湿装置,电表箱本体上方的左右侧均设置有套筒,套筒内可拆卸安装有连接件,同侧的连接件的下方共同焊接有防护板,防护板的底部设置有导流板,防护板的前后方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电表箱本体左右两侧的前后边上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电表箱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窗。该专利中的散热窗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电表箱的散热性能,但是存在雨水从散热窗进入电表箱内部的风险,仍然容易造成电能表的损坏,此外,当出现高温天气时,散热窗的散热能力不足以改善电表箱内部的环境温度,高温因素容易导致电路发生短路、断电等现象,严重影响电能表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电能表箱的防水、散热性能不佳,导致电能表在大风雨雪天气或者高温天气容易被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包括箱体、顶盖和若干电能表,所述电能表设置在箱体内,所述顶盖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在箱体和顶盖之间设置有风扇,在箱体的顶端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风扇对应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可开启或封闭的通风窗,在所述箱体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能表设置在第一腔室内,且所述电能表设置在隔板上,所述风扇吹出的风可分别送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在所述第二腔室和顶盖之间设置有辅助散热结构,所述辅助散热结构用于第一腔室的辅助散热。
通过上述设置,在雨雪天气时,所述顶盖下降与箱体的顶端抵接,所述通风窗封闭,从而使所述箱体形成密闭的环境,显著提升了其防水效果,在温度正常时,所述顶盖保持下降的状态,将通风窗打开,对箱体进行通风散热,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所述顶盖上升,所述风扇启动,通过顶盖和箱体之间的缝隙进风,通过通风孔向箱体内部吹风,吹出的风通过通风窗排出,从而提升了箱体内部的散热性能,所述辅助散热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箱体的散热性能,且由于辅助散热结构不进入第一腔室,在提升了第一腔室散热性能的同时,不会对电能表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散热结构包括集排水组件和出水组件,所述集排水组件设置在所述顶盖上,所述出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上,所述集排水组件用于收集水,并将收集到的水排放至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用于将水排放至隔板上。
将水排放至隔板上,一方面可以吸收隔板上的热量,由于电能表设置在隔板上,因此该设置可以将电能表产生的热量迅速吸收,提升第一腔室的散热性能,另一方面,由于风扇吹出的风进入第二腔室内,可以加速隔板上水分的蒸发,从而极大地提升其散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集排水组件包括取水部、集水腔、储水腔,所述集水腔设置在顶盖的顶部,所述取水部设置在在所述集水腔内,所述取水部分别与集水腔和储水腔连接。
该设置使得所述集排水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水源为雨水,通过下雨时收集雨水,在高温时利用收集的雨水对箱体降温,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了散热时的资源消耗。
进一步的,在所述集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泄水板,所述泄水板用于将集水腔中的积水排出。
当降雨过大时,储水腔中会较快集满水,此时,如果集水腔中持续积水降会导致顶盖的重量持续上升,不利于设备安全,所述泄水板的设置可以及时将多余的雨水排出,避免其在集水腔中的堆积,保证了防水散热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所述储水腔中设置有水位监测组件,所述水位监测组件用于监测储水腔内的水位,且所述水位监测组件与泄水板联动控制。
所述水位监测组件用于在储水腔中水满时,启动泄水板,将集水腔中的雨水排出,避免了雨水在集水腔中的持续积聚。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腔还包括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阀、排水管路、导水部,所述导水部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容纳部中,用于将排水管路排出的水导入第二腔室中。
所述排水阀用于控制储水腔中排水的启动和关闭,所述排水管路用于将水排入导水部中,所述导水部在排水时转动伸入第一腔室内,从而将水导入第一腔室内,在不排水时,所述导水部收缩在第一容纳部中,避免对顶盖的升降造成影响。该设置可以顺利地将储水腔中的水排入第一腔室内,用于辅助散热,从而显著地提升了防水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的导水孔,以及与导水孔连接的导水管,在所述导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用于将水分散地排放至隔板上。
由于电能表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另一面,将水分散地排放至隔板上时,可以有效地吸收隔板上的热量,从而大大提升第一腔室内的散热效果,再加上风扇的吹风作用,加快了隔板上水的蒸发速度,水分在蒸发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防水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腔室上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用于将风扇吹入第二腔室的风导向隔板。
该设置可以将风集中吹向隔板,提升了隔板表面水的蒸发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第二腔室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的,在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挡板,所述挡板与通风窗对应设置,所述挡板用于打开或者封闭通风窗。
当处于雨雪天气时,所述顶盖下降与箱体抵接,所述挡板移动将所述通风窗封闭,从而使得第一腔室形成密封的环境,从而避免外部雨水对第一腔室内电能表的影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实时检测第一腔室内部环境温度,并判断其所处的预设温度区间,当其处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2;当其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3;当其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4;当其处于第四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5;当其处于第五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6;
步骤S2:所述通风窗关闭,所述顶盖处于下降与箱体抵接的状态;
步骤S3:所述通风窗打开,所述顶盖处于下降与箱体抵接的状态;
步骤S4:所述通风窗打开,所述顶盖上升,且风扇不运行,辅助散热结构不运行;
步骤S5:所述通风窗打开,所述顶盖上升,且风扇启动吹风,辅助散热结构不运行;
步骤S6:所述通风窗打开,所述顶盖上升,且风扇启动吹风,辅助散热结构启动。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防水散热装置根据第一腔室内的环境温度实现梯次的散热强度控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通过可升降的顶盖及可开闭的通风窗的设置,使得电表箱在雨雪天气时可以形成全封闭的防水结构,在高温天气时通过散热风扇降温,由于顶盖的与箱体顶部之间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外部的杂物进入箱体内部,保证箱体内部的清洁,通过风扇的设置,显著提升了电能表箱的散热能力,再通过储水腔、第二腔室、导水管等结构的设置,形成风扇加速储水蒸发,水分蒸发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进一步提升了箱体的散热能力,实现了箱体根据环境温度的梯次散热,从而使其内部的电能表在极端高温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运行。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显著提高了电能表箱的防水性能和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B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导水部转动伸入导水孔和导水管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9为图8中E-E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F-F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G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中泄水板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中箱门打开,且挡板将通风窗封闭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11、通风窗;12、挡板;13、隔板;14、导水孔;15、导水管;151、出水孔;16、导风板;17、通风孔;18、第一腔室;19、第二腔室;2、顶盖;21、取水部;211、取水管路;212、过滤部;22、泄水板;23、泄水驱动部;24、集水腔;25、储水腔;251、水位监测组件;2511、监测柱;25111、透水孔;2512、密封垫;2513、浮球;2514、压力开关;252、排水组件;2521、排水阀;2522、排水管路;2523、导水部;2524、第一容纳部;26、第二容纳部;3、升降组件;4、电能表;5、风扇;6、第一间隙;7、第二间隙;8、箱门;8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如图1-图13所示,包括箱体1、顶盖2和若干电能表4,所述电能表4设置在箱体1内,所述顶盖2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在箱体1和顶盖2之间设置有风扇5,在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通风孔17,所述通风孔17与风扇5对应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可开启或封闭的通风窗11。通过上述设置,在雨雪天气时,所述顶盖2下降与箱体1的顶端抵接,所述通风窗11封闭,从而使所述箱体1形成密闭的环境,显著提升了其防水效果,在温度正常时,所述顶盖2保持下降的状态,将通风窗11打开,对箱体1进行通风散热,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所述顶盖2上升,所述风扇5启动,通过顶盖2和箱体1之间的缝隙进风,通过通风孔17向箱体1内部吹风,吹出的风通过通风窗11排出,从而提升了箱体1内部的散热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9所示,在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将箱体1分割为第一腔室18和第二腔室19,所述电能表4设置在第一腔室18内,且所述电能表4设置在隔板13上,所述风扇5吹出的风可分别送入第一腔室18和第二腔室19中,在所述第二腔室19和顶盖2之间设置有辅助散热结构,所述辅助散热结构用于第一腔室18的辅助散热。其中第二腔室19的下底为通孔,风扇5吹入第二腔室19的风可从下底通孔中排出。所述辅助散热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箱体1的散热性能,且由于辅助散热结构不进入第一腔室18,在提升了第一腔室18散热性能的同时,不会对电能表4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散热结构包括集排水组件和出水组件,所述集排水组件设置在所述顶盖2上,所述出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9上,所述集排水组件用于收集水,并将收集到的水排放至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用于将水排放至隔板13上。将水排放至隔板13上,一方面可以吸收隔板13上的热量,由于电能表4设置在隔板13上,因此该设置可以将电能表4产生的热量迅速吸收,提升第一腔室18的散热性能,另一方面,由于风扇5吹出的风进入第二腔室19内,可以加速隔板13上水分的蒸发,从而极大地提升其散热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所述集排水组件包括取水部21、集水腔24、储水腔25,所述集水腔24设置在顶盖2的顶部,所述取水部21设置在在所述集水腔24内,所述取水部21分别与集水腔24和储水腔25连接,所述集水腔24用于收集雨水,所述取水部21用于将雨水输送至储水腔25中储存,所述储水腔25用于存储、排放雨水。夏天时,大雨及高温天气较为频繁,该设置使得所述集排水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水源为雨水,通过下雨时收集雨水,在高温时利用收集的雨水对箱体1降温,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了散热时的资源消耗。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取水部21包括取水管路211,所述取水管路211的一端连接集水腔24,另一端连接储水腔25,在所述取水管路211靠近集水腔24的一端设置有过滤部212。所述取水管路211的最低点高于集水腔24的底面,其高出的高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如2-8cm,优选为5cm,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集水腔24的底部通常会有一定的灰尘,该设置可以避免将集水腔24底部的水引入储水腔25内,提高了储水腔25内部的清洁度,所述过滤部212的设置可以避免杂物进入储水腔25内,以避免造成脏污或堵塞。
作为其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在所述集水腔24的侧壁上设置有泄水板22,所述泄水板22用于将集水腔24中的积水排出。当降雨过大时,储水腔25中会较快集满水,此时,如果集水腔24中持续积水降会导致顶盖2的重量持续上升,不利于设备安全,所述泄水板22的设置可以及时将多余的雨水排出,避免其在集水腔24中的堆积,保证了防水散热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可选的,如图3所示,在所述储水腔25中设置有水位监测组件251,所述水位监测组件251用于监测储水腔25内的水位,且所述水位监测组件251与泄水板22联动控制。所述水位监测组件251用于在储水腔25中水满时,启动泄水板22,将集水腔24中的雨水排出,避免了雨水在集水腔24中的持续积聚。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取水部21中设置有泄水驱动部23,所述泄水驱动部23与所述水位监测组件251电连接,从而在储水腔25中的水位达到预设满水水位时,启动泄水板22,将集水腔24中的积水排出。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水位监测组件251包括中空的监测柱2511,在所述监测柱2511内部设置有浮球2513,在所述监测柱2511的顶端设置有压力开关2514,所述压力开关2514与泄水板22电连接,在所述监测柱2511上设置有若干透水孔25111。所述透水孔25111用于使储水腔25中的水进入监测柱2511内部,当储水腔25中水位到达预设满水水位时,所述浮球2513启动压力开关2514,所述压力开关2514驱动泄水板22打开,将集水腔24中的积水排出。较佳的,在所述监测柱2511中还设置有密封垫2512,所述密封垫2512用于将压力开关2514防水密封,所述浮球2513升至顶端时,压迫所述密封垫2512,所述密封垫2512变形后压接启动压力开关2514,实现泄水板22的驱动打开。优选的,也可以为顶盖2配置相应的补水结构,同时在水位监测组件251中设置相应的低水位检测,例如与浮球2513联动的低水位开关等,从而使得储水腔25中始终保持有水的状态,实现在高温环境下的持续辅助降温。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储水腔25还包括排水组件252,所述排水组件252包括排水阀2521、排水管路2522、导水部2523,所述导水部252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容纳部2524中,用于将排水管路2522排出的水导入第二腔室19中。所述排水阀2521用于控制储水腔25中排水的启动和关闭,所述排水管路2522用于将水排入导水部2523中,所述导水部2523在排水时转动伸入第一腔室18内,从而将水导入第一腔室18内,在不排水时,所述导水部2523收缩在第一容纳部2524中,避免对顶盖2的升降造成影响。该设置可以顺利地将储水腔25中的水排入第一腔室18内,用于辅助散热,从而显著地提升了防水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导水孔14,以及与导水孔14连接的导水管15,在所述导水管15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151,所述出水孔151用于将水分散地排放至隔板13上。由于电能表4设置在所述隔板13的另一面,将水分散地排放至隔板13上时,可以有效地吸收隔板13上的热量,从而大大提升第一腔室18内的散热效果,再加上风扇5的吹风作用,加快了隔板13上水的蒸发速度,水分在蒸发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防水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其中,所述导水管15部分地与所述隔板13贴合,或者,部分所述导水管15与隔板13平行,且两者之间具有极小的间隙,或者,所述导水管15部分地嵌入所述隔板13上,通过出水孔151排出水分散地流至隔板13的表面,一方面本身提供部分散热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风扇5的加速蒸发,显著提升了其吸热降温的能力,避免了第一腔室18内温度过高,保证了电能表4在高温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行。
较佳的,如图9所示,在所述第二腔室19上设置有导风板16,所述导风板16用于将风扇5吹入第二腔室19的风导向隔板13。该设置可以将风集中吹向隔板13,提升了隔板13表面水的蒸发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第二腔室19的散热性能。优选的,所述导风板16可转动设置,在所述顶盖2下降时,所述导风板16将第二腔室19与通风孔17连通的部分封闭。在此情况下,当顶盖2下降与箱体1抵接时,所述第二腔室19封闭,再将所述通风窗11封闭即可使得第一腔室18形成完全封闭的空间,从而使其避免雨雪的侵袭,保证电能表4的正常使用。其中,所述导风板16可以将通风孔17在第二腔室19上的开口封闭,也可以转动后与隔板13抵接,从而将第二腔室19封闭。优选的,也可以在所述第一腔室18中设置相应的封闭板,在顶盖2下降与箱体1抵接时,所述封闭板将通风孔17与第一腔室18连通的部分封闭,从而使得第一腔室18与风扇5所在空间也隔离开来,进一步提升其防水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顶盖2上设置有第二容纳部26和第三容纳部,所述风扇5设置在第二容纳部26中,所述箱体1的顶端部分地伸入所述第三容纳部中,当所述顶盖2升起时,所述箱体1的四周与所述第三容纳部的侧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6,所述箱体1的顶端与第三容纳部的底部存在第二间隙7。应当理解,在所述顶盖2下降时,所述箱体1的顶部与第三容纳部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二间隙7消失,所述第一间隙6仍然存在。在此情况下,当顶盖2升起时,所述第一间隙6和第二间隙7共同构成风扇5转动时的进风通道,由于第一间隙6的存在,可以避免外界的杂物通过进风通道进入第一腔室18内,从而避免外部杂物对第一腔室18造成污染,同时,当顶盖2下降时,所述箱体1的顶部与第三容纳部的底部抵接,使得所述箱体1顶部处于密封环境中,再加上顶盖2与箱体1四周第一间隙6的设置,可以避免雨水从箱体1顶端与顶盖2抵接处的缝隙渗入,有效地保证了箱体1的防水性能。作为其中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容纳部26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部的底部,该设置可以避免顶盖2下降时,风扇5通过通风孔17进入箱体1内,从而保证箱体1内具有更大的空间,也可以避免风扇5与隔板13等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同时也有利于设置导风板16、封闭板等密封部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在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挡板12,所述挡板12与通风窗11对应设置,所述挡板12用于打开或者封闭通风窗11。具体的,当处于雨雪天气时,所述顶盖2下降与箱体1抵接,所述挡板12移动将所述通风窗11封闭,从而使得第一腔室18形成密封的环境,从而避免外部雨水对第一腔室18内电能表4的影响,当处于常态温度下时,可以仅移动挡板12,使通风窗11打开,通过通风窗11形成初步的散热结构,当第一腔室18温度较高时,除了将通风窗11打开通风外,所述顶盖2上升,所述风扇5启动,通过所述通风孔17向所述箱体1内吹风,提升箱体1的散热能力,当处于高温环境时,所述辅助散热结构启动,将储水腔25内的水导入第二腔室19内,并分散排放至隔板13上,再加上风扇5的吹动,加速水分的蒸发,从而最大程度上地提升箱体1的散热能力,使得所述电能表4在极端温度下仍能够正常运行。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箱体1的密封防水和多级散热功能,满足了电能表4在雨雪天气的防水需求和极端高温天气下的散热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挡板12的驱动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齿轮、齿条等结构配合实现,在此不再加以限定。
较佳的,如图8所示,所述通风窗11的通风口倾斜向下设置。该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杂物通过通风口进入第一腔室18内,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避免初期的降雨进入第一腔室18内,提高了箱体1的防水性能。
可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通风窗11有两个,两个所述通风窗11相对地设置在箱体1的侧板上。该设置可以实现两个通风窗11之间的空气对流,从而一定程度地提高箱体1的通风散热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用于所述顶盖2的升降。关于升降组件3在箱体1中的具体固定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加以赘述和限定。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3有三个以上,该设置可以提升所述顶盖2的升降稳定性,避免顶盖2在升降过程中发生位移或者晃动。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3为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与所述顶盖2连接。
应当理解,如图1所示,在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可打开的箱门8,在所述箱门8上设置有把手81。所述把手81的设置方便将箱门8打开。
具体的,如图1、图12所示,在所述箱门8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用户可以通过观察窗观察电能表4上的读数,避免了开关箱门8的操作,简单便捷。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顶盖2的顶端呈倾斜设置。在此情况下,可以不设置辅助散热结构,也可以设置辅助散热结构,当不设置辅助散热结构时,该设置可以及时将顶盖2上端的雨水排出,避免积聚,当设置辅助散热结构时,在所述顶盖2上设置漫水台阶状的取水部21,漫水台阶与顶盖2之间的空腔即为集水腔24,当储水腔25中的水集满时,多余的雨水漫过取水部21排出,同样不会在顶盖2上积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顶盖2的顶端呈倾斜设置包括但不限于呈圆锥状设置,或者瓦房顶状设置,瓦房顶状可以为单侧倾斜、双侧倾斜或者多侧倾斜。
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腔室18中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升降组件3、挡板12、风扇5和辅助散热结构通信连接。根据温度监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腔室18内的环境温度,控制上述部件实现不同的散热控制方法,从而实现不同温度区间下不同的散热控制,在尽量节能的条件下实现了更佳的散热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实施例1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进行散热。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实时检测第一腔室18内部环境温度,并判断其所处的预设温度区间,当其处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2;当其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3;当其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4;当其处于第四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5;当其处于第五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6;
步骤S2:所述通风窗11关闭,所述顶盖2处于下降与箱体1抵接的状态;
步骤S3:所述通风窗11打开,所述顶盖2处于下降与箱体1抵接的状态;
步骤S4:所述通风窗11打开,所述顶盖2上升,且风扇5不运行,辅助散热结构不运行;
步骤S5:所述通风窗11打开,所述顶盖2上升,且风扇5启动吹风,辅助散热结构不运行;
步骤S6:所述通风窗11打开,所述顶盖2上升,且风扇5启动吹风,辅助散热结构启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2-S6运行过程中,持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再次进行判断。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防水散热装置根据第一腔室18内的环境温度实现梯次的散热强度控制,将第一腔室18内的环境温度记为T,在部分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T≤5℃,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5℃<T≤20℃,所述第三温度区间为:20℃<T≤30℃,所述第四温度区间为:30℃<T≤45℃,所述第五温度区间为:T>45℃。当T处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时,环境温度较低,箱体1没有散热的需求,可以将其完全封闭,以避免外部环境温度持续降低影响电能表4的正常运行;当T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时,无需担心外部低温影响电能表4的使用,此时可将通风窗11打开,通过两个通风窗11之间的空气对流,实现部分的散热效果;当T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时,电能表4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为适宜,但是其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完全散去,存在温度逐渐升高的风险,此时,将顶盖2上升,通过通风窗11进入箱体1内的空气升温后上升,从顶盖2与箱体1之间的空间溢出,从而适当地提升了箱体1的散热效果;当T处于第四预设温度区间时,电能表4所处的环境温度较高,如果其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去将影响电能表4的正常使用,此时,在顶盖2上升的状态下,开启风扇5,此时,通过顶盖2和箱体1之间的缝隙进风,风扇5吹出的风通过箱体1顶端的通风孔17进入箱体1,再经过通风窗11排出,显著提升了箱体1的散热性能,避免其环境温度大幅上升;当T处于第五预设温度区间时,电能表4处于高温环境中,存在电能表4无法正常工作的风险,此时,在顶盖2上升的状态下,开启风扇5和辅助散热结构,此时,通过顶盖2和箱体1之间的缝隙进风,风扇5吹出的风通过箱体1顶端的通风孔17进入箱体1,一部分进入第一腔室18中带走内部的热空气,另一部分进入第二腔室19中,将辅助散热结构排出的水快速吹干,水在蒸发过程中大量吸热,从而快速降低隔板13的温度,从而实现第一腔室18内的快速降温,保证了电能表4的正常工作。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顶盖(2)和若干电能表(4),所述电能表(4)设置在箱体(1)内,所述顶盖(2)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在箱体(1)和顶盖(2)之间设置有风扇(5),在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通风孔(17),所述通风孔(17)与风扇(5)对应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可开启或封闭的通风窗(11),在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将箱体(1)分割为第一腔室(18)和第二腔室(19),所述电能表(4)设置在第一腔室(18)内,且所述电能表(4)设置在隔板(13)上,所述风扇(5)吹出的风可分别送入第一腔室(18)和第二腔室(19)中,在所述第二腔室(19)和顶盖(2)之间设置有辅助散热结构,所述辅助散热结构用于第一腔室(18)的辅助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结构包括集排水组件和出水组件,所述集排水组件设置在所述顶盖(2)上,所述出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9)上,所述集排水组件用于收集水,并将收集到的水排放至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用于将水排放至隔板(13)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排水组件包括取水部(21)、集水腔(24)、储水腔(25),所述集水腔(24)设置在顶盖(2)的顶部,所述取水部(21)设置在在所述集水腔(24)内,所述取水部(21)分别与集水腔(24)和储水腔(25)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水腔(24)的侧壁上设置有泄水板(22),所述泄水板(22)用于将集水腔(24)中的积水排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水腔(25)中设置有水位监测组件(251),所述水位监测组件(251)用于监测储水腔(25)内的水位,且所述水位监测组件(251)与泄水板(22)联动控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25)还包括排水组件(252),所述排水组件(252)包括排水阀(2521)、排水管路(2522)、导水部(2523),所述导水部(252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容纳部(2524)中,用于将排水管路(2522)排出的水导入第二腔室(19)中。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导水孔(14),以及与导水孔(14)连接的导水管(15),在所述导水管(15)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151),所述出水孔(151)用于将水分散地排放至隔板(13)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腔室(19)上设置有导风板(16),所述导风板(16)用于将风扇(5)吹入第二腔室(19)的风导向隔板(13)。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挡板(12),所述挡板(12)与通风窗(11)对应设置,所述挡板(12)用于打开或者封闭通风窗(11)。
10.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进行散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实时检测第一腔室(18)内部环境温度,并判断其所处的预设温度区间,当其处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2;当其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3;当其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4;当其处于第四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5;当其处于第五预设温度区间时,执行步骤S6;
步骤S2:所述通风窗(11)关闭,所述顶盖(2)处于下降与箱体(1)抵接的状态;
步骤S3:所述通风窗(11)打开,所述顶盖(2)处于下降与箱体(1)抵接的状态;
步骤S4:所述通风窗(11)打开,所述顶盖(2)上升,且风扇(5)不运行,辅助散热结构不运行;
步骤S5:所述通风窗(11)打开,所述顶盖(2)上升,且风扇(5)启动吹风,辅助散热结构不运行;
步骤S6:所述通风窗(11)打开,所述顶盖(2)上升,且风扇(5)启动吹风,辅助散热结构启动。
CN202211358005.2A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5489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8005.2A CN115548944A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8005.2A CN115548944A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48944A true CN115548944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72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8005.2A Pending CN115548944A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489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3783A (zh) * 2023-03-24 2023-05-30 常州市创联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潮开关电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3783A (zh) * 2023-03-24 2023-05-30 常州市创联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潮开关电源
CN116193783B (zh) * 2023-03-24 2023-08-22 常州市创联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潮开关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49063U (zh) 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
CN115548944A (zh) 一种电能表防水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312385A (zh) 一种防潮干燥型机柜
CN103327776A (zh) 一种户外机柜的防水防尘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户外机柜
CN117013382A (zh) 一种智能温控配电柜
CN110002147B (zh) 一种防雨废弃衣物回收箱
CN207753948U (zh) 户外通信机柜
CN211046103U (zh) 一种具有防潮防晒功能的电力箱
CN107394599A (zh) 一种具有防雨散热减震功能的配电柜
CN208007713U (zh) 一种旧衣物回收箱
CN115241750A (zh) 一种户外防潮的智能电表
CN215773965U (zh) 一种机电安装用电安全防护装置
CN115361814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通讯柜
CN213959944U (zh) 一种新型变频控制柜
CN112188801B (zh) 一种5g基站散热外壳
CN211456381U (zh) 一种防潮防雨的电力箱
CN214542968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户外配电箱
CN213476712U (zh) 一种室外用防水速通门
CN211210091U (zh) 联防预警监控设备箱
CN211128624U (zh) 一种电子通信防水散热机箱
CN213457469U (zh) 一种免熔接的高密度集成化光口转换配线箱
CN203340466U (zh) 户外机柜的防水防尘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户外机柜
CN108089042B (zh) 一种防水型智能电表
CN217009948U (zh) 带除湿装置的室外配电箱
CN206349634U (zh) 一种新型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