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46951A - 载体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载体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46951A
CN115546951A CN202211487091.7A CN202211487091A CN115546951A CN 115546951 A CN115546951 A CN 115546951A CN 202211487091 A CN202211487091 A CN 202211487091A CN 115546951 A CN115546951 A CN 115546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information
potential safety
access
safety haz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870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敏
邹克庆
吴晓敏
凌占军
梁永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ye Xi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ye Xi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ye Xi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ye Xi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870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469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46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46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 G08G1/0129Traffic data processing for creating historical data or processing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37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8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载体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载体的标记信息;根据所述标记信息,对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以供所述提示单元提示相关人员对所述出入行为进行相应安全管理;若检测后的结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则获取所述载体的实时定位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载体所处位置的交通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定位信息与所述交通信息,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输出模拟后的结果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相关人员对所述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从而提高对载体出入管理的及时性。

Description

载体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载体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体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针对涉密文件都存在相应的载体,而且该载体所在区域会受到相应管制,以此保证涉密文件的载体的安全性。有时,需要暂时调动涉密文件的载体的情况,将该载体调动至管制区域之外,并在使用后归还至管制区域。
但是,当前对涉密文件的载体的出入管理的标准模糊,对于载体的出入信息存在记录、传达不及时等情况,导致相关人员并不知晓载体的出入情况,也无法保证及时地针对载体的出入情况进行相应管理,进而导致涉密文件的载体存在泄密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载体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对载体出入管理的及时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载体出入管理方法,所述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载体的标记信息;
根据所述标记信息,对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
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以供所述提示单元提示相关人员对所述出入行为进行相应安全管理;
若检测后的结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则获取所述载体的实时定位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载体所处位置的交通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定位信息与所述交通信息,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
输出模拟后的结果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相关人员对所述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
示例性的,所述并根据所述实时定位信息与所述交通信息,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包括:
输入所述实时定位信息至分析模型,得到所述载体的各预计移动路径;其中,所述分析模型为预设训练集对预设的待训练轨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用于分析所述载体在未来的移动路径;
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所述各预计移动路径,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所述各预计移动路径,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预设拥堵权重,计算所述载体途径所述各预计移动路径的可能性比例;
将所述可能性比例大于预设比例的路径作为外出预测路径,并模拟所述载体经过所述外出预测路径所需的时间;
根据所述时间,生成所述载体移动效率曲线;
根据所述移动效率曲线,确定移动效率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延缓载体,以供相关人员对所述移动延缓载体进行移动效率监管,避免所述载体归入时间晚于预设的归入时间。
示例性的,所述标记信息包括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所述根据所述标记信息,对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包括:
获取授权登记表;
若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中任一标记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存在第一安全隐患;
获取所述载体的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
若所述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中任一时间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存在第二安全隐患。
示例性的,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禁止外出信息,所述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包括:
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所述第一安全隐患,则确定所述标记信息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合的标记项;
若所述标记项为所述责任人标记,则将当前责任人标记补充至所述授权登记表中,并作修改标记,以提示相关人员所述载体的授权登记内容变更;
若所述标记项为所述授权标记,则输出禁止外出信息至提示单元。
示例性的,所述提示信息包括超时提示信息,所述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包括:
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所述第二安全隐患,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的超时情况;
根据所述超时情况,在所述载体出入时,输出相应的超时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
在输出所述超时提示信息后,记录所述超时情况至所述授权登记表,以供相关人员后续针对所述超时情况进行相应安全考核管理。
示例性的,所述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之后,包括:
在任一载体产生出入行为时,确定对应的提示信息的类型;
根据所述类型,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不符合预设管理流程的违规情况;
确定预设周期内的违规情况的次数;
计算所述次数在全部出入行为的次数中所占的比例;所述比例用于提示相关人员后续重点管理方向。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载体出入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载体的标记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对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以提示相关人员对所述出入行为进行相应安全管理;
模拟模块,用于若检测后的结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则获取所述载体的实时定位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载体所处位置的交通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定位信息与所述交通信息,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模拟后的结果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相关人员对所述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载体出入管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载体出入管理程序,所述载体出入管理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所述的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的步骤。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载体出入管理程序,所述载体出入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中,当前对于载体的出入信息存在记录、传达不及时等情况,导致相关人员并不知晓载体的出入情况,也无法保证及时地针对载体的出入情况进行相应管理,进而导致涉密文件的载体存在泄密的安全隐患的情况相比,在本申请中,通过获取载体的标记信息,根据标记信息,对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判断当前载体的出入行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存在安全隐患即不作相应安全性管理,而在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时,则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输出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以供提示单元提示相关人员对出入行为进行相应安全管理,同时,若在检测后的结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则获取载体的实时定位信息,并获取载体所处位置的交通信息,根据实时定位信息和交通信息,对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进行模拟,从而将模拟后的结果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相关人员对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即通过对载体增加相应的安全性检测标记信息,并在载体产生出入行为时,对标记信息进行安全性检测,在检测到存在安全隐患后,直接提示相关人员进行管理,以及在不存在安全隐患时,对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避免载体去往安全隐患的地点,以及避免出现管理标准模糊、管理不及时等情况,从而使得相关人员能够及时针对载体的出入情况进行安全管理,进而提高了对载体出入管理的及时性,因而降低涉密文件的载体存在泄密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载体出入行为管理系统;
图3为本申请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为了便于描述,以下省略执行主体描述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的各个步骤,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载体的标记信息;
参照图2,图2为载体出入行为管理系统。
根据图2可知,在载体被携带出入受管制区域时,会通过固定的出入口,即管理载体的大楼的楼门,在该入出口配备检测装置、打卡装置和报警装置。
其中,检测装置用于对载体的位置进行检测,检测载体是否产生出入行为。
其中,打卡装置用于记录载体出入行为,并强制携带载体出入的相关人员必须在出入时进行打卡,其中打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相关人员打开,一部分为载体的信息打卡,即使用载体的标记信息在打卡装置处打卡。
其中,报警装置用于在载体的出入行为存在违规操作时进行报警,违规操作包括未进行打卡便携带载体出入受管制区域、未得到出入授权便携带载体出入受管制区域,通过打卡过程确定出未授权的情况。
此外,在管理系统中还包括提示单元和管理计算机,该提示单元该管理计算机为载体出入授权的管理端,专门负责管理授权出入流程,给予载体授权许可,或不准许载体出入等授权审批和登记,以及负责记录授权记录和授权信息。
其中,各装置和管理端、提示单元之间通过同一个路由器的网络连接。
示例性的,在相关人员携带载体出入受管制区域时,未打卡,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载体的位置与受管制区域产生相对变化,此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示例性的,在相关人员携带载体待出入受管制区域时,通过打卡,确定出当前携带该载体出入行为并未得到授权,此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其中,为了在打卡时能够确定出载体的出入行为是否得到授权,在携带载体的相关人员进行打卡动作时,获取载体的标记信息。
其中,标记信息包括载体的详细信息、载体所承载的涉密文件的重要等级、载体的具体形式(软盘、硬盘等具备可追踪定位的载体,该追踪定位过程通过检测装置可检测,其中,检测装置与打卡装置具备信息交互功能,可通过打卡装置确认到已进行打卡记录的载体,即无需对已打卡的装置进行定位检测)、载体的授权信息、载体的责任人信息、载体的使用人信息、载体在存储库中的标号等。
步骤S120:根据所述标记信息,对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
在携带载体的相关人员进行打卡后,根据标记信息的内容,对标记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可进一步确定出当前载体是否被准许出入受管制区域,同时,在相关人员使用载体进行打卡后,自身也同样需要打卡记录出入行为,即在获取标记信息时,载体标记信息和相关人员的信息一同被获取到。
此外,相关人员的信息也可通过监控设备,识别人脸。
因此,在对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时,不仅检测标记信息,同样检测携带该载体的相关人员信息,保证授权的相关人员与授权的载体一一对应,避免与该授权载体的无关人员携带该载体出入受管制区域。
示例性的,所述标记信息包括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所述根据所述标记信息,对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包括:
步骤a:获取授权登记表;
在对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时,首先需要获取到授权登记表,授权登记表中记录载体的出入行为的授权信息,该授权信息即为允许载体出入受管制区域,其中包括出入时间、载体的信息、载体的责任人等。授权信息规划了载体出入的管控时间,重点限定时间要求,避免载体在外时间过长,从而引发泄密风险。
授权登记表作为判断载体待出入时,是否已经得到授权,每一次在有载体的标记信息进行打卡时,均执行一次获取授权登记表的动作,保证判断授权情况时,授权登记表为最新版本。
示例性的,所述获取授权登记表之前,包括:获取所述载体的授权流程信息;
在获取授权登记表之前,会存在录入授权流程信息,即相关人员想要携带载体出入受管制区域时,需将相关的出入情况、欲携带的载体、出入时间等信息进行上报,并通过受管制区域内部的管控系统进行流程审批,会产生审批通过授权或不预授权的情况。
将其中授权的情况的相关流程信息进行获取,得到授权流程信息。
示例性的,可根据所述授权流程信息,确定授权出入的时间信息、责任人信息,以及所述载体的属性信息;也可根据所述时间信息、所述责任人信息、所述属性信息,生成授权登记表。
授权流程信息包括授权出入的时间信息、授权的责任人信息、授权的载体等相关信息,可将授权信息进行细分,确定出授权出入的时间信息、责任人信息、以及载体的属性信息,并根据一一对应关系,生成授权登记表。
其中,授权出入的时间信息为限定载体允许外出的时间段,例如,允许载体在下午15:00-17:00的时间段内从受管制区域中外出。
其中,授权的责任人信息为负责保障载体安全的负责人,其中,包括载体的主要安全负责人和载体的实际使用人。
其中,载体的属性信息包括载体的编号、载体的具体形式、载体的类型、载体的重要等级等诸多体现载体的内容和载体本身数据的信息。
示例性的,在该生成过程,通过获取到新的授权流程信息,将新的信息在授权登记表中。
其中,对授权登记表的内容进行变更时,还包括对授权登记表中的原有信息进行修改,或对原有信息进行补充。
其中,该修改动作仅针对授权登记表中原本就已经保有的授权登记内容,若获取到新的授权信息,仅将该新的授权信息作为新建内容,补充至授权登记表中,而在授权登录表中针对同一个载体存在多个授权流程信息,在使用授权登录表时,仅同一载体的授权流程最晚的信息。
最终生成的授权登记表中包括:载体的属性信息,以及与该载体对应的授权出入时间、责任人信息,表中的信息保证正确的对应关系。
步骤b:若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中任一标记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存在第一安全隐患;
在判断标记信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时,将标记信息和授权登记表进行比对,比对通过时无安全隐患,比对不通过时存在安全隐患。
载体的标记信息包括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其中,责任人标记即为对载体进行安全性管理,以及对载体的出入行为产生的安全隐患负责的相关人员的标记信息,该责任人标记与授权登记表中的责任人信息对应;其中,授权标记包括载体已授权允许外出和载体未授权不允许外出两种情况,而在已授权允许外出的情况中又包括授权通过的时间,即授权流程完成审批的时间。
在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中任一标记与授权登记表不符,则存在第一安全隐患。
授权登记表作为判断载体是否允许出入的标准,将标记信息和授权登记表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当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中任一项存在与授权登记表汇总不符的情况,则当前该载体的出入行为存在第一安全隐患。
示例性的,在对载体的出入管理过程中,存在同一载体多次得到授权出入的情况,例如,同一载体分别在2月10日和3月10日得到授权外出的许可,在3月10日外出打卡时,通过载体的标记信息和授权登记表进行比对时,仅采用3月10日的授权信息作为对比标准。
第一安全隐患即判定为当前载体存在未授权的情况,或授权了但载体的出入行为仍与授权所允许的规则出现冲突的情况。
示例性的,授权登记表中的信息均为根据授权流程信息而确定的已授权的信息,因此,将标记信息与授权登记表进行比对,在授权登记表中查询无果时,即证明载体未得到出入的授权。
示例性的,存在不同的相关人员进行携带载体出入的情况,即在申请载体出入的授权时,申请人和实际携带载体出入人员存在变动,此时,即标记信息中的责任人标记超出了授权等级表中的信息出现冲突。
上述判断后的结果均视为存在第一安全隐患。
步骤c:获取所述载体的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
在载体的受管制区域出入时,会通过检测装置确定载体出入时是否打卡,通过携带载体的相关人员在打卡装置进行打卡后,会得到相应的载体的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即载体从受管制区域外出的时间和归入受管制区域的时间。
步骤d:若所述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中任一时间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存在第二安全隐患。
在授权登记表中包含了授权的载体的出入时间,即允许载体的出入时间的时间段,例如,从15:00-17:00之间的时间段为授权的出入时间,而载体的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存在变动,例如,载体在15:10外出、载体在16:40归入,又例如,载体在14:30外出、载体在17:10归入,又例如,载体在14:30外出、载体在16:10归入等情况,以上述三种情况举例说明,需要根据实际出入的时间和授权登记表中的时间对比,从而确定当前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是否为授权的出入时间。
其中,当载体在15:10外出、载体在16:40归入时,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均在授权登记表中的出入时间的时间段内,即为符合授权登记表。
其中,当载体在14:30外出、载体在17:10归入时,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均未在授权登记表中的出入时间的时间段内,即为不符合授权登记表。
其中,若载体在14:30外出、载体在16:10归入时,外出时间未在授权登记表中的出入时间的时间段内,而归入时间在授权登记表中的出入时间的时间段内,即为符合授权登记表。
即根据上述步骤,在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中任一时间与授权登记表不符时,确定存在第二安全隐患。
第二安全隐患即为对应载体的出入时间未按照授权的出入时间执行的安全隐患,例如,载体长时间未归入,可能存在载体所承载的涉密文件被泄露的安全隐患。
步骤S130: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以供所述提示单元提示相关人员对所述出入行为进行相应安全管理。
当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时,则需要根据安全隐患的类型,输出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例如,针对第一安全隐患输出未得到授权的提示信息,又例如,针对第二安全隐患输出超出授权出入时间的提示信息。
提示单元可为显示单元,或声光单元,或与报警装置联动,通过输出文字提示、声光提示、报警提示等方式,提示相关人员对出入行为进行相应安全管理。
示例性的,文字提示可为“未授权”或“无出入许可”、“超时未归”或“归入延时”、“提前外出”或“未到外出时间”等内容。
示例性的,声光提示可为未授权时闪烁红色灯光、超时未归可闪烁黄色灯光、提前外出可闪烁蓝色灯光,其中,同时,上述灯光颜色可根据实际情况分级布设,此外,灯光闪烁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分级布设,对应第一安全隐患为紧急灯光效果,第二安全隐患为次紧急灯光效果,该灯光效果为快闪烁、慢闪烁等。此外,可通过声音报警,例如,铃声、报警提示音等。
示例性的,报警提示的方式可与声光提示相同,通过报警装置响应相应的提示信息内容。
相关人员对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时,根据未授权或超时未归或提前外出作相应的管理,例如,提示或警示相关人员超时未归,尽早回归,或提示相关人员得到授权后,再携带载体外出。
步骤S140:若检测后的结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则获取所述载体的实时定位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载体所处位置的交通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定位信息与所述交通信息,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
在检测后的结果不存在安全风险时,即证明载体可从受管制区域外出,但是在外出后仍需对载体进行监控,避免责任人将载体带到预定位置以外的地区,以及避免载体归入时间过晚,可在载体归入时存在移动延时的情况下,对责任人进行督促的情况。
因此,在不存在安全隐患时,获取载体的实时定位信息,可由载体上搭载定位芯片等方式实现,以及获取载体所处位置的交通信息,可根据载体当前的实时定位信息确定载体所处的位置,并从交通相关网络或导航系统数据库等处相应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
根据交通信息和实时定位信息,可对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进行模拟,一方面模拟出载体可实行的移动的路径,例如,责任人会选取交通通行状态良好的道路,或回到受管制区域最近的路线;另一方面模拟载体按照不同路径回归时所需的时间,根据该时间,可判断载体的归入时间是否会超时。
步骤S150:输出模拟后的结果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相关人员对所述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
将模拟后的结果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相关人员对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
根据已阐述的模拟情况,可使得相关人员知晓载体的外出的位置情况,以及载体归入是否会在移动过程中产生超时的情况,以此使得相关人员更加精准的监管载体的外出行为和归入行为。
与现有技术中,当前对于载体的出入信息存在记录、传达不及时等情况,导致相关人员并不知晓载体的出入情况,也无法保证及时地针对载体的出入情况进行相应管理,进而导致涉密文件的载体存在泄密的安全隐患的情况相比,在本申请中,通过获取载体的标记信息,根据标记信息,对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判断当前载体的出入行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存在安全隐患即不作相应安全性管理,而在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时,则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输出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以供提示单元提示相关人员对出入行为进行相应安全管理,同时,若在检测后的结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则获取载体的实时定位信息,并获取载体所处位置的交通信息,根据实时定位信息和交通信息,对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进行模拟,从而将模拟后的结果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相关人员对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即通过对载体增加相应的安全性检测标记信息,并在载体产生出入行为时,对标记信息进行安全性检测,在检测到存在安全隐患后,直接提示相关人员进行管理,以及在不存在安全隐患时,对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避免载体去往安全隐患的地点,以及避免出现管理标准模糊、管理不及时等情况,从而使得相关人员能够及时针对载体的出入情况进行安全管理,进而提高了对载体出入管理的及时性,因而降低涉密文件的载体存在泄密的安全隐患。
示例性的,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本申请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第二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0:输入所述实时定位信息至分析模型,得到所述载体的各预计移动路径;其中,所述分析模型为预设训练集对预设的待训练轨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用于分析所述载体在未来的移动路径;
实时定时信息为载体每一时刻下的位置信息,可与一般导航系统的定位效果类似,存在一定精度误差,但仍能准确锁定载体的实时位置,在连续获取到实时位置后,即可生成连续的载体移动轨迹,例如,将载体从A点到B点的移动路径实时记录下来,该路径包括携带载体的责任人所选择走的道路,例如,责任人携带载体搭乘公共交通出行,或开私家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出行等,其中,公共交通出行的轨迹大体固定,搭乘交通工具出行时会根据交通情况或行驶习惯选择走不同的路线出行。
因此,将根据实时定位信息组成的运动轨迹输入到分析模型中,以此分析出载体接下来会移动的预计移动路径,例如,上述公共交通的既定路线,或私家车不同的选择路线等,在这一过程中,公共交通能够锁定一条预计移动路线,交通工具会产生不同的预计移动路径,例如,从A点到达B点,可选择三条道路,从B点到达C点又存在两条道路,因此,预计载体从A点至C点时,存在六种选择,即会产生六条预计移动路径。
其中,分析模型为预设训练集对预设的待训练轨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用于分析载体在未来的移动路径。
其中,预设的待训练预测轨迹模型可为通用的针对动作轨迹进行预测的相关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预设训练集即为用于训练该待训练预设轨迹模型的数据集,该数据集中包含不同的轨迹变化数据。
步骤S220: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所述各预计移动路径,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
各预计移动路径为根据载体的实时定位信息而预测出的移动路径,但实际移动路径会根据载体所经过的道路处的交通情况而受到影响,例如,预计移动路径中,载体可能会走上A道路,但是实际A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产生拥堵现象,A道路并不适合快速通行,而根据现有车载导航的提示信息,均为提示驾驶员前方拥堵或前方存在交通事故,建议绕行的提示信息,因此,实际上携带载体的责任人走上A道路的可能性很低,存在选择道路交通流畅的道路的情况。
因此,根据交通信息和各预计移动路线,可进一步地模拟出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所述各预计移动路径,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包括:
步骤e: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预设拥堵权重,计算所述载体途径所述各预计移动路径的可能性比例;
预设拥堵权重为模拟出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所设定的权重,例如,该权重针对畅通的道路会赋予较高的权重比,针对拥堵的道路会赋予较低的权重比,从而,在模拟出外出预测路径时,选择到畅通的道路,以更符合责任人携带载体外出的情况。
根据交通信息和预设拥堵权重,可相应计算出载体途径各预计移动路径的可能性比例,例如,载体选择A道路的可能性为50%、选择B道路的可能性为40%,而选择C道路的可能性为10%。
步骤f:将所述可能性比例大于预设比例的路径作为外出预测路径,并模拟所述载体经过所述外出预测路径所需的时间;
在计算出各预计移动路径的可能性比例后,可将可能性比例大于预设比例的路径作为外出预测路径,从而降低部分路径,减少后续模拟和计算过程,其中预设比例可为30%或40%等,按照实际情况而设定的比例。
即在上述过程中,将一些可能性低的道路去除掉,将可能性高的路径保留,并作后续模拟计算,计算载体经过该外出预测路径所需的时间,从而便于相关人员对载体归入时间的管理。
步骤g:根据所述时间,生成所述载体移动效率曲线;
根据计算得到的时间,可生成移动效率曲线,该曲线的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位移量,当曲线在任一段时间内的峰值越高,即证明当前载体的移动距离越远,其移动效率高,其中,位移量为在任一时间段内的载体的移动距离。
该移动效率曲线可直观表明当前载体的移动效率,并可根据移动效率,判断载体是否在外滞留、载体归入时间是否会超时等。
步骤h:根据所述移动效率曲线,确定移动效率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延缓载体,以供相关人员对所述移动延缓载体进行移动效率监管,避免所述载体归入时间晚于预设的归入时间。
在通过移动效率曲线,对载体进行监管时,分为两种情况,包括:载体移动缓慢、滞留,以及载体归入时间超时。
针对不同的情况,可根据移动效率曲线,分别确定一段固定时长内的移动效率是否小于预设阈值,从而判断当前载体的移动效率是否缓慢,也可针对移动效率曲线的整体效率,进一步计算载体从当前位置归入到受管制区域所需的时间,从而以供相关人员对一些未归入受管制区域的载体进行监管,避免载体归入时间晚于预设的归入时间。
其中,该预设的归入时间,即授权许可的归入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将实时定位信息输入至分析模型,从而得到载体的预计移动路径,进一步地,根据交通信息和预计移动路径,确定出载体可能移动的外出预测路径,根据该路径可计算相关的载体归入的时间,从而提高相关人员对载体外出行为的监控。
示例性的,基于上述本申请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提出第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i: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所述第一安全隐患,则确定所述标记信息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合的标记项;
在检测后的结果存在第一安全隐患,则证明当前标记信息中存在与授权登记表中不符合的标记项,例如,责任人标记或授权标记中任一项,或两种均存在不符合的情况。
根据不符合的标记项,需要提示相关人员作出不同的管理动作,以避免产生第一安全隐患。
示例性的,不符合的标记包括三种情况:责任人标记不符、授权标记不符、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均不符;针对上述三种情况,仅作出两方面的管理即可,包括:针对责任人标记或授权标记的内容进行管理,以及针对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进行管理。
步骤j:若所述标记项为所述责任人标记,则将当前责任人标记补充至所述授权登记表中,并作修改标记,以提示相关人员所述载体的授权登记内容变更;
在标记项为责任人标记时,即在授权登记表中不存在责任人标记时,则将当前携带载体的责任人标记补充至授权登记表中。
示例性的,在补充至授权登记表时,存在两种情况,分别为:在授权登记表中存在与载体授权标记对应的信息,而责任人标记存在差异,以及在授权登记表中既不存在授权标记,也不存在责任人标记。
其中,在责任人标记存在差异时,则确定当前载体保有授权标记,即载体可出入受管制区域,但存在责任人不同的问题,因此,此时需要将当前责任人标记补充至授权登记表中对应的位置,即补充至表中记录有载体授权标记对应的责任人标记中。
其中,在授权登记表中无授权标记和责任人标记时,同样需要将责任人标记补充至授权登记表中,并以新建项目的方式,添加至表中。
在补充至授权登记表后,会作修改标记,该修改标记对应两种,分别对应上述两种补充情况,在补充至与载体的授权标记进行对应时,修改标记为补充责任人,在新建项目时,修改标记为违规操作。
根据不同的修改标记,以提示相关人员授权登记表中的登记内容产生相应的变更,以便后续相关人员对不同的出入行为作出管理,载体出入行为落实到实际责任人或对违规操作的责任人进行惩处等。
步骤k:若所述标记项为所述授权标记,则输出禁止外出信息至提示单元。
在标记项为授权标记时,即在授权登记表中不存在授权标记时,证明载体当前的出入行为是未通过出入授权的,此时,载体未被允许出入受管制区域,因此,在授权登记表中不存在授权标记时,直接输出禁止外出信息至显示单元,从而提示相关人员该授权标记对应的载体不允许外出,需要进行管控,避免载体被责任人带出受管制区域。
其中,禁止外出信息即为提示当前载体不允许外出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载体的出入行为存在第一安全隐患的不同隐患情况,执行不同的处理过程,在与授权登记表不符合的标记项为责任人标记时,将责任人标记补充至授权登记表中,并作修改标记,以便相关人员在后续对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管控,在与授权登记表不符合的标记项为授权标记时,则证明载体不允许外出,此时直接输出禁止外出消息至显示单元,从而提示相关人员对该载体进行管控,避免未得到授权的载体外出,避免泄密。
示例性的,基于上述本申请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提出第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l: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所述第二安全隐患,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的超时情况;
第二安全隐患为与载体的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与授权等级表中的出入时间不符合的情况,在检测后的结果处在第二安全隐患时,可判断出入行为的超时情况,例如,归入延时的情况或提前外出的情况,均为超时情况。
示例性的,在归入延时的超时情况中,还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归入延时后载体仍未归入,另一种是归入延时,此时载体已归入。
步骤m:根据所述超时情况,在所述载体出入时,输出相应的超时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
根据超时情况,在载体出入时,即载体的责任人在打卡装置处进行打卡时,输出相应的超时提示信息至显示单元,其中,超时提示信息为载体外出或归入存在超时的信息,该信息包括对应外出或归入的已超时的提示信息,和对应外出或归入的超时时长的提示信息。
其中,对应归入超时的情况,在归入超时但仍未归入的载体,输出超时提示信息的内容增加催促责任人尽快归入的信息内容,例如,在超时仍未归入的载体超时一定时长后或每个固定时长后,输出超时提示信息,以提示相关人员管理责任人的行程进度,督促责任人尽快携带载体归入。
步骤n:在输出所述超时提示信息后,记录所述超时情况至所述授权登记表,以供相关人员后续针对所述超时情况进行相应安全考核管理。
在输出超时提示信息后,将超时提示信息对应的超时情况记录在授权登录表中,即在授权登录表中与超时的载体对应的项目中进行修改,增加超时情况的记录,从而使得相关人员在后续根据超时情况对超时情况的载体对应的责任人进行相应安全考核管理。
示例性的,对超时次数多的或超时时长的记录,对相应的责任人进行安全考核,惩处其超时情况或提醒责任人遵守授权的出入时间。
其中,对超时次数超过一定次数的相应责任人进行安全考核管理,一定次数包括但不限于五次或七次。
其中,对超时时长超过一定时长的相应责任人进行安全考核管理,一定时长包括但不限于一小时或两小时。
示例性的,所述在输出所述超时提示信息后,记录所述超时情况至所述授权登记表,包括:
示例性的,若所述超时情况为外出未归超时,则确定所述外出未归的超时时长;
在存在超时情况时,针对超时时长进一步进行考核管理,其中,考虑责任人外出时遇到突发事件,从而影响了归入时间,导致归入时间延后的情况,对于超时时长设置允许时长。其中,突发事件即为突发的、影响到责任人行程进度的事件,例如,堵车、交通事故、使用载体的处理时长超出预计时长等。
因此,在超时情况为外出未归超时的情况时,进一步确定外出未归的超时时长,根据该时长,确定该超时是否小于允许时长,在小于允许时长时,不作相应惩处,在大于允许时长后,会对该超时情况作出惩处。
示例性的,在所述超时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记录当前超时情况为待解释情况;在所述超时时长大于所述预设时长时,则记录当前超时情况为待惩处情况。
在判断超时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该预设时长即为允许时长,当超时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则当前超时时长为允许的情况,记录当前超时情况为待解释情况,以提示相关人员,待解释情况下不对相应责任人作出惩处,而需获取责任人的相应超时的解释;而在当前超时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记录当前超情况为待惩处情况,以提示相关人员,对相应责任人作出惩处。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后的结果存在第二安全隐患时,对载体的出入行为的超时情况进行判定,并根据不同情况下的超时情况,在载体出入时,输出相应的超时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以提示相关人员该载体出入行为已经超时,并在输出超时提示信息后,记录超时情况至授权登记表,以供相关人员后续针对超时情况进行相应安全考核管理。
示例性的,基于上述本申请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提出第五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o:在任一载体产生出入行为时,确定对应的提示信息的类型;
根据上述已阐述内容,在载体产生出入行为时,会产生不同的提示信息,例如,超时提示信息、禁止外出信息等。
而根据提示信息的类型的不同,相关人员会作出不同的管理动作,因此,为需判定提示信息的类型,从而确定出当前任一载体产生出入行为时的一些不符合管理规定的行为。
步骤p:根据所述类型,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不符合预设管理流程的违规情况;
提示信息包括超时提示信息、禁止外出信息等,因此,可根据提示信息的类型,确定出载体的出入行为是否符合预设管理流程,在不符合时,则将该出入行为认定为违规情况。
示例性的,该违规情况包括超时违规和未授权违规。
其中,超时违规即超时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未授权违规即为授权标记与授权登记表中记录的标记内容不符。
预设管理流程即为违规情况的判定标准,例如上述判定违规情况的方法,即可为预设管理流程。
步骤q:确定预设周期内的违规情况的次数;
步骤r:计算所述次数在全部出入行为的次数中所占的比例;所述比例用于提示相关人员后续重点管理方向。
载体的出入行为而产生的违规情况的次数需要进行管理。
因此,需要对预设周期内的违规情况的次数进行统计,其中,预设周期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月或两个月,以一个月内的违规情况的次数进行统计为例进行阐述,统计出违规次数为十次或二十次,以下以违规次数为十次为例进行阐述。
计算违规情况的次数在全部出入行为次数中所占的比例,该比例可用于后续提示相关人员确定重点管理方向。
示例性的,计算得到的比例中超时违规情况的比例大于未授权违规情况的比例,则提示相关人员后续重点管理超时情况,计算得到的比例中未授权违规情况的比例大于超时违规情况的比例,则提示相关人员后续重点管理未授权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在任一载体产生出入行为时,确定在产生该出入行为时,输出的提示信息的类型,根据该类型,确定该出入行为存在的违规情况,并记录预设周期内的违规情况的次数,并计算违规情况次数占全部出入行为次数的比例,根据该比例,可提示相关人员后续重点管理方向。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载体出入管理装置,所述一种载体出入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载体的标记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对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以提示相关人员对所述出入行为进行相应安全管理;
模拟模块,用于若检测后的结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则获取所述载体的实时定位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载体所处位置的交通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定位信息与所述交通信息,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模拟后的结果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相关人员对所述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
示例性的,所述模拟模块包括:
输入子模块,用于输入所述实时定位信息至分析模型,得到所述载体的各预计移动路径;其中,所述分析模型为预设训练集对预设的待训练轨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用于分析所述载体在未来的移动路径;
模拟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所述各预计移动路径,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
示例性的,所述模拟子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预设拥堵权重,计算所述载体途径所述各预计移动路径的可能性比例;
模拟单元,用于将所述可能性比例大于预设比例的路径作为外出预测路径,并模拟所述载体经过所述外出预测路径所需的时间;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生成所述载体移动效率曲线;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效率曲线,确定移动效率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延缓载体,以供相关人员对所述移动延缓载体进行移动效率监管,避免所述载体归入时间晚于预设的归入时间。
示例性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授权登记表;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若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中任一标记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存在第一安全隐患;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载体的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中任一时间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存在第二安全隐患。
示例性的,所述输出模块包括: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所述第一安全隐患,则确定所述标记信息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合的标记项;
第四判断子模块,用于若所述标记项为所述责任人标记,则将当前责任人标记补充至所述授权登记表中,并作修改标记,以提示相关人员所述载体的授权登记内容变更;
第五判断子模块,用于若所述标记项为所述授权标记,则输出禁止外出信息至提示单元;
第六判断子模块,用于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所述第二安全隐患,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的超时情况;
输出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超时情况,在所述载体出入时,输出相应的超时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
记录子模块,用于在输出所述超时提示信息后,记录所述超时情况至所述授权登记表,以供相关人员后续针对所述超时情况进行相应安全考核管理。
示例性的,所述输出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任一载体产生出入行为时,确定对应的提示信息的类型;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类型,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不符合预设管理流程的违规情况;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预设周期内的违规情况的次数;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次数在全部出入行为的次数中所占的比例;所述比例用于提示相关人员后续重点管理方向。
本申请载体出入管理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载体出入管理设备。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图4即可为载体出入管理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载体出入管理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存储器403和通信总线404,其中,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和存储器403通过通信总线4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4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载体出入管理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4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4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402用于上述载体出入管理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403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MD),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 Volatile Memory,N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403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401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4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 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载体出入管理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载体出入管理程序,所述载体出入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载体的标记信息;
根据所述标记信息,对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
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以供所述提示单元提示相关人员对所述出入行为进行相应安全管理;
若检测后的结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则获取所述载体的实时定位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载体所处位置的交通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定位信息与所述交通信息,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
输出模拟后的结果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相关人员对所述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根据所述实时定位信息与所述交通信息,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包括:
输入所述实时定位信息至分析模型,得到所述载体的各预计移动路径;其中,所述分析模型为预设训练集对预设的待训练轨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用于分析所述载体在未来的移动路径;
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所述各预计移动路径,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所述各预计移动路径,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预设拥堵权重,计算所述载体途径所述各预计移动路径的可能性比例;
将所述可能性比例大于预设比例的路径作为外出预测路径,并模拟所述载体经过所述外出预测路径所需的时间;
根据所述时间,生成所述载体移动效率曲线;
根据所述移动效率曲线,确定移动效率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延缓载体,以供相关人员对所述移动延缓载体进行移动效率监管,避免所述载体归入时间晚于预设的归入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信息包括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所述根据所述标记信息,对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包括:
获取授权登记表;
若责任人标记和授权标记中任一标记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存在第一安全隐患;
获取所述载体的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
若所述外出时间和归入时间中任一时间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存在第二安全隐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禁止外出信息,所述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包括:
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所述第一安全隐患,则确定所述标记信息与所述授权登记表不符合的标记项;
若所述标记项为所述责任人标记,则将当前责任人标记补充至所述授权登记表中,并作修改标记,以提示相关人员所述载体的授权登记内容变更;
若所述标记项为所述授权标记,则输出禁止外出信息至提示单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息包括超时提示信息,所述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包括:
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所述第二安全隐患,则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的超时情况;
根据所述超时情况,在所述载体出入时,输出相应的超时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
在输出所述超时提示信息后,记录所述超时情况至所述授权登记表,以供相关人员后续针对所述超时情况进行相应安全考核管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出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之后,包括:
在任一载体产生出入行为时,确定对应的提示信息的类型;
根据所述类型,确定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不符合预设管理流程的违规情况;
确定预设周期内的违规情况的次数;
计算所述次数在全部出入行为的次数中所占的比例;所述比例用于提示相关人员后续重点管理方向。
8.一种载体出入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出入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载体的标记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对所述载体的出入行为进行安全性检测;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若检测后的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则输出所述安全隐患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单元,以提示相关人员对所述出入行为进行相应安全管理;
模拟模块,用于若检测后的结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则获取所述载体的实时定位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载体所处位置的交通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定位信息与所述交通信息,模拟所述载体的外出预测路径;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模拟后的结果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相关人员对所述载体的位置进行监管。
9.一种载体出入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载体出入管理程序,所述载体出入管理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载体出入管理程序,所述载体出入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出入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211487091.7A 2022-11-25 2022-11-25 载体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5469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7091.7A CN115546951A (zh) 2022-11-25 2022-11-25 载体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7091.7A CN115546951A (zh) 2022-11-25 2022-11-25 载体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46951A true CN115546951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720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87091.7A Pending CN115546951A (zh) 2022-11-25 2022-11-25 载体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469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7086A (zh) * 2023-07-05 2024-02-13 北京忠业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涉密载体监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6357A (zh) * 2011-09-28 2012-01-04 广州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rfid技术的保密工作监督管理系统
CN102308315A (zh) * 2009-02-05 2012-01-04 李英范 机密文件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法
CN104812654A (zh) * 2012-11-08 2015-07-29 优步科技公司 将交通对象的位置信息动态地提供给计算装置
CN106127969A (zh) * 2016-07-29 2016-11-16 邢德智 智能枪弹管理设备、系统和方法
US20170068861A1 (en) * 2015-09-03 2017-03-09 Miovision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Tracking Objects
CN110399947A (zh) * 2019-07-25 2019-11-01 浙江钧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内人员和周转工具的定位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315A (zh) * 2009-02-05 2012-01-04 李英范 机密文件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法
CN102306357A (zh) * 2011-09-28 2012-01-04 广州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rfid技术的保密工作监督管理系统
CN104812654A (zh) * 2012-11-08 2015-07-29 优步科技公司 将交通对象的位置信息动态地提供给计算装置
US20170068861A1 (en) * 2015-09-03 2017-03-09 Miovision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Tracking Objects
CN106127969A (zh) * 2016-07-29 2016-11-16 邢德智 智能枪弹管理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10399947A (zh) * 2019-07-25 2019-11-01 浙江钧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内人员和周转工具的定位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7086A (zh) * 2023-07-05 2024-02-13 北京忠业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涉密载体监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57086B (zh) * 2023-07-05 2024-03-26 北京忠业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涉密载体监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1633B2 (en) Contextual driver behavior monitoring
US9870708B2 (en) Methods for enabling safe tailgating by a vehicle and devices thereof
CN106600968A (zh) 一种车牌识别方法及系统
Eboli et al. Measuring the driver's perception error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risk evaluation
Ghazel et al. Two-half-barrier level crossings versus four-half-barrier level crossings: A comparative risk analysis study
Liu et al. How big data serves for freight safety management at highway-rail grade crossings? A spatial approach fused with path analysis
Nikolaev et al. Fuzzy Algorithm for the Detection of Incidents in the Transport System.
CN107004353A (zh) 交通违章管理系统和交通违章管理方法
Njobelo et al. Safety evaluation of the advanced stop assist system in connected vehicle environment
CN115546951A (zh) 载体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e Winter et al. Will vehicle data be shared to address the how, where, and who of traffic accidents?
Ballingall et al. Safety assurance concepts for automated driving systems
Tang et al. Analysis of crossing behavior and violations of electric biker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Chauhan et al. Challenges in rear-end conflict-based safety assessment of highly disordered traffic conditions
CN111460518A (zh) 基于区块链的酒后驾驶行为检测控制方法及设备、介质
Liao et al. Hierarchic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evaluate unsafe driving behaviour from massive trajectory data
Shay et al. Confronting automated law enforcement
Kabir et al. Hazard perception test among young inexperienced drivers and risk analysis while driving through a T-junction
Wu et al. Reliability and safety assessment of automated driving systems: review and preview
Ito The uncertainty that the autonomous car faces and predictability analysis for evaluation
Fowdur et al. A mobile application for real-time detection of road traffic violations
Gupta et al. Accident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 with Notification Alert System
Rezaei Examining the efficiency of autonomous vehicles in highway transport
CN110060452A (zh) 车辆进出场所的警示方法及装置
Lie et al. ISO 39001 Road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Performance Recording, and Repor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2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