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9490A - 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9490A
CN115529490A CN202211130726.8A CN202211130726A CN115529490A CN 115529490 A CN115529490 A CN 115529490A CN 202211130726 A CN202211130726 A CN 202211130726A CN 115529490 A CN115529490 A CN 115529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screen projection
many
projection
initi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307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禤子宏
林俊杰
明德
张常华
朱正辉
赵定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307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94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9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9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1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scene graphs, e.g. MPEG-4 scene grap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7Rights management associated to the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获取发起设备经人脸识别生成的特征码,并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所述发起设备的权限验证通过后,通过局域网获取投屏信息,并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显示投屏界面。本发明事先明确投屏权限,通过人脸识别生成特征码,用于验证投屏权限,以避免投屏混乱;同时在一个接收设备中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使得可同时接收多个投屏信息,降低使用多个接收设备接收投屏信息的成本,避免重复发起投屏,便于用户操作和投屏分享。

Description

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投屏显示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场景中,可进行投屏的设备也越来越多。
现有投屏权限都是基于用户账号进行限制或无投屏权限,A、B进行投屏时,后发起的投屏将顶替前面发起的投屏,无法支持投屏发起设备发起多个投屏信息,无法支持投屏接收设备接收多个投屏信息。
现有的投屏方案,通过多个接收设备接收并展示各个投屏信息,虽可实现多个发起设备同时投屏,但投屏设备成本高;且多个发起设备同时向接收设备发起投屏时,投屏权限并不清晰,容易造成投屏混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投屏设备成本高、投屏混乱、投屏权限不清晰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包括:
获取发起设备经人脸识别生成的特征码,并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
所述发起设备的权限验证通过后,通过局域网获取投屏信息,并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显示投屏界面。
本发明事先明确投屏权限,通过人脸识别生成特征码,用于验证投屏权限,以避免投屏混乱;同时在一个接收设备中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使得可同时接收多个投屏信息,降低使用多个接收设备接收投屏信息的成本,避免重复发起投屏,便于用户操作和投屏分享。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投屏信息,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显示投屏界面,具体为:
获取投屏信息,所述投屏信息包括投屏文件,计算所述投屏文件的最优布局;
根据最优布局,通过GPU管进行渲染,显示所述投屏文件。
本发明通过计算最优布局,以实现多个投屏信息在同一接收设备中分屏展示,便于多文件投屏分享;同时根据GPU管进行渲染,降低CPU运行计算压力,避免接收设备出现发烫、卡顿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所述投屏文件的最优布局,具体为:
根据屏幕的分辨率比例,确定投屏文件的界面比例;
统计当前投屏文件的数量,根据所述投屏文件的界面比例和数量计算各个投屏文件界面的坐标;
根据所述坐标分割屏幕,以确定最优布局。
本发明通过屏幕宽度比,确定本接收设备最适配的显示方案,并根据当前投屏文件的数量,分割屏幕,以实现最优分屏。
进一步地,在所述根据所述坐标分割屏幕,以确定最优布局之后,还包括:
根据全览标记,判断进入全屏模式或全览模式;
若为全览模式,则将所有投屏文件根据最优布局投屏显示;
若为全屏模式,则将目标投屏文件放大显示,其余投屏文件以大小相等的小界面显示在屏幕右侧。
本发明通过用户实际需求选择是否进入全览模式,便于用户放大多个投屏信息中的其中之一,以实现有针对性的投屏分享。
进一步地,所述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具体为:
获取管理员录入的发起设备投屏权限,所述投屏权限包括预设的人脸信息;
将所述特征码与预设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所述特征码包括人脸关键点数据;
若所述特征码与所述人脸信息的相似度达到预设值则验证通过,若为达到预设值则验证失败。
本发明通过预先设置的人脸信息,明确投屏权限,并在投屏发起前根据特征码进行验证,避免投屏权限不清晰、投屏混乱。
进一步地,在所述获取发起设备经人脸识别生成的特征码,并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之前,还包括:
通过局域网发起组播信号,并根据接收设备的状态信号确定接收设备;
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采集人脸信息,以生成特征码;
将所述特征码并发送到接收设备中,验证投屏权限。
本发明通过局域网可选择若干个投屏接收设备,并通过人脸识别验证投屏权限,避免投屏混乱实现多对多投屏。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局域网发起组播信号,并根据接收设备的状态信号确定接收设备,具体为:
通过局域网发起组播信号,并根据组播信号获取所有接收设备的状态信号,生成状态列表;
根据实际需求在状态列表中确定目标接收设备。
本发明通过局域网完成发起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投屏,实现无线投屏。
进一步地,在所述通过局域网获取投屏信息之前,还包括:
通过发起设备获取本地文件或网络文件的文件资源路径;
将所述文件资源路径通过局域网发送到目标接收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对多投屏装置,包括:权限验证模块和分屏模块;
所述权限验证模块,用于获取发起设备经人脸识别生成的特征码,并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
所述分屏模块,用于所述发起设备的权限验证通过后,通过局域网获取投屏信息,并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显示投屏界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对多投屏系统,包括:若干接收设备和若干发起设备;
所述发起设备和接收设备应用所述的多对多投屏方法实现多对多投屏。
本发明通过人脸识别验证投屏权限,明确了投屏使用者的权限避免投屏混乱;此外在多个投屏发起设备同时向接收设备发起投屏时,接收设备根据矩阵分布式分屏,将多个投屏信息分屏展示,实现了多对多双向投屏,便于用于多文件投屏分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2的一种全览模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2的另一种全览模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2中的全屏模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系统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方法的在一种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2,具体如下:
步骤101:获取发起设备经人脸识别生成的特征码,并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发起设备经人脸识别生成的特征码,并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之前,还包括:
通过局域网发起组播信号,并根据接收设备的状态信号确定接收设备;
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采集人脸信息,以生成特征码;
将所述特征码并发送到接收设备中,验证投屏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发起设备的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提取人面特征点信息如口鼻眼睛关键点数据等,生成特征码发送到接收设备,通过验证就可以拿到预设的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具体为:
获取管理员录入的发起设备投屏权限,所述投屏权限包括预设的人脸信息;将所述特征码与预设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所述特征码包括人脸关键点数据;
若所述特征码与所述人脸信息的相似度达到预设值则验证通过,若为达到预设值则验证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设备从数据库中获取管理员录入的发起设备的权限和发起设备生成的特征码,将所述特征码和人脸信息进行比对,相似度达到95%以上则通过验证,通过验证就可以拿到预设的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置的人脸信息,明确投屏权限,并在投屏发起前根据特征码进行验证,避免投屏权限不清晰、投屏混乱。
步骤102所述发起设备的权限验证通过后,通过局域网获取投屏信息,并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显示投屏界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局域网发起组播信号,并根据接收设备的状态信号确定接收设备,具体为:
通过局域网发起组播信号,并根据组播信号获取所有接收设备的状态信号,生成状态列表;
根据实际需求在状态列表中确定目标接收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发起设备通过局域网发起组播信号,接收设备响应组播信号,并回传当前设备的状态信号,发起设备显示接收设备的状态列表,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需要投屏的接收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通过局域网获取投屏信息之前,还包括:
通过发起设备获取本地文件或网络文件的文件资源路径;
将所述文件资源路径通过局域网发送到目标接收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发起设备确定待投屏的接收设备后,选择需要投屏的文件,若投屏文件为本地文件则生成文件链路,若为网络文件则直接使用网页路径;将所述文件资源的路径信息打包成投屏信号,并发送给接收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投屏信息,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显示投屏界面,具体为:
获取投屏信息,所述投屏信息包括投屏文件,计算所述投屏文件的最优布局;
根据最优布局,通过GPU管进行渲染,显示所述投屏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设备接收到投屏信息后,开始在应用层处理信息,应用矩阵分布式计算布局、分割屏幕,并采用GPU管进行处理和拉流渲染,并展示投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所述投屏文件的最优布局,具体为:
根据屏幕的分辨率比例,确定投屏文件的界面比例;
统计当前投屏文件的数量,根据所述投屏文件的界面比例和数量计算各个投屏文件界面的坐标;
根据所述坐标分割屏幕,以确定最优布局。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屏幕的分辨率比例,判断投屏的图像界面比例,如分辨率比例为4:3,那么显示的图像界面均按照这个比例。当屏幕分辨率非16:9与 4:3时,取最接近的屏幕比例16:9或4:3显示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坐标分割屏幕,以确定最优布局之后,还包括:
根据全览标记,判断进入全屏模式或全览模式;
若为全览模式,则将所有投屏文件根据最优布局投屏显示;
若为全屏模式,则将目标投屏文件放大显示,其余投屏文件以大小相等的小界面显示在屏幕右侧。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2的一种全览模式图。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进入全览模式,当接收设备接收到投屏信息时,投屏记录累加,决定NP模式行列单元格的大小,进行分屏显示投屏情况。屏幕确定最优布局后,默认显示所有投屏文件,非全览(NP) 模式。在NP模式中,默认所有投屏文件显示界面大小相等,NP模式适用于投屏文件的对比。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2的另一种全览模式图。
NP模式为全览模式,当用户看不清文件或者需要放大某一文件时,可以拖动进入1+NP模式(另一种全览模式)进行放大文件查看,即1个大图,N个小图。 NP模式与1+NP模式是由用户进行选择。如图3所示,当用户关闭投屏7时,可以由1+NP模式恢复为NP模式。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2中的全屏模式图。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目标投屏文件进入全屏模式,目标投屏文件放大显示在屏幕,其余投屏文件可在右边的侧边栏中选择,当想要切换目标投屏文件或再次收到投屏信息时,可以通过右边打开侧边栏进行切换投屏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事先明确投屏权限,通过人脸识别生成特征码,用于验证投屏权限,以避免投屏混乱;同时在一个接收设备中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使得可同时接收多个投屏信息,降低使用多个接收设备接收投屏信息的成本,避免重复发起投屏,便于用户操作和投屏分享。
请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权限验证模块501和分屏模块502;
所述权限验证模块501,用于获取发起设备经人脸识别生成的特征码,并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
所述分屏模块502,用于所述发起设备的权限验证通过后,通过局域网获取投屏信息,并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显示投屏界面。
请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若干接收设备和若干发起设备;
所述发起设备和接收设备应用所述的多对多投屏方法实现多对多投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人脸识别验证投屏权限,明确了投屏使用者的权限避免投屏混乱;此外在多个投屏发起设备同时向接收设备发起投屏时,接收设备根据矩阵分布式分屏,将多个投屏信息分屏展示,实现了多对多双向投屏,便于用于多文件投屏分享。
请参照图7和图8,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系统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单个发起设备可通过局域网应用所述多对多投屏方法,向多个接收设备发起投屏,该结构可应用于学校公开课场景,以一个发起设备向多个多媒体教室发起投屏,减少重复投屏的同时,可以保证投屏操作同步,便于分享。如图8所示,接收设备可接收多个发起设备发起的投屏信息,可应用于但教室教学,方便课堂文档分享讲解,解决频繁重复投屏。
请参照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发起设备通过局域网发起组播信号,接收设备响应组播信号,并回传当前设备的状态信号,发起设备显示接收设备的状态列表,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需要投屏的接收设备。发起设备确定待投屏的接收设备后,选择需要投屏的文件,若投屏文件为本地文件则生成文件链路,若为网络文件则直接使用网页路径;将所述文件资源的路径信息打包成投屏信号,并发送给接收设备。接收设备接收到投屏信息后,开始在应用层处理信息,应用矩阵分布式计算布局、分割屏幕,并采用GPU管进行处理和拉流渲染,并展示投屏。
请参照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对多投屏方法的在一种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员先在投屏权限装置中录入发起者投屏权限,所述投屏权限包括人脸信息;发起设备通过人脸识别生成特征码,并发起投屏,所述特征码包括人脸关键点数据;接收设备获取发起设备发送的特征码,并向投屏权限装置获取发起者的投屏权限;随后,解析特征码,将特征码和投屏权限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若相似度没有达到95%则验证失败,并向发起设备返回投屏失败,若相似度达到95%则验证成功,并接收发起设备发送的投屏信息,并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显示发起设备的多个投屏信息;采用GPU管进行渲染,展示投屏,并向发起者返回投屏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事先明确投屏权限,通过人脸识别生成特征码,用于验证投屏权限,以避免投屏混乱;同时在一个接收设备中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使得可同时接收多个投屏信息,降低使用多个接收设备接收投屏信息的成本,避免重复发起投屏,便于用户操作和投屏分享。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发起设备经人脸识别生成的特征码,并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
所述发起设备的权限验证通过后,通过局域网获取投屏信息,并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显示投屏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对多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投屏信息,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显示投屏界面,具体为:
获取投屏信息,所述投屏信息包括投屏文件,计算所述投屏文件的最优布局;
根据最优布局,通过GPU管进行渲染,显示所述投屏文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对多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投屏文件的最优布局,具体为:
根据屏幕的分辨率比例,确定投屏文件的界面比例;
统计当前投屏文件的数量,根据所述投屏文件的界面比例和数量计算各个投屏文件界面的坐标;
根据所述坐标分割屏幕,以确定最优布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对多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坐标分割屏幕,以确定最优布局之后,还包括:
根据全览标记,判断进入全屏模式或全览模式;
若为全览模式,则将所有投屏文件根据最优布局投屏显示;
若为全屏模式,则将目标投屏文件放大显示,其余投屏文件以大小相等的小界面显示在屏幕右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对多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具体为:
获取管理员录入的发起设备投屏权限,所述投屏权限包括预设的人脸信息;将所述特征码与预设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所述特征码包括人脸关键点数据;
若所述特征码与所述人脸信息的相似度达到预设值则验证通过,若为达到预设值则验证失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对多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发起设备经人脸识别生成的特征码,并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之前,还包括:
通过局域网发起组播信号,并根据接收设备的状态信号确定接收设备;
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采集人脸信息,以生成特征码;
将所述特征码并发送到接收设备中,验证投屏权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对多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局域网发起组播信号,并根据接收设备的状态信号确定接收设备,具体为:
通过局域网发起组播信号,并根据组播信号获取所有接收设备的状态信号,生成状态列表;
根据实际需求在状态列表中确定目标接收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对多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局域网获取投屏信息之前,还包括:
通过发起设备获取本地文件或网络文件的文件资源路径;
将所述文件资源路径通过局域网发送到目标接收设备。
9.一种多对多投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限验证模块和分屏模块;
所述权限验证模块,用于获取发起设备经人脸识别生成的特征码,并解析特征码验证发起设备权限;
所述分屏模块,用于所述发起设备的权限验证通过后,通过局域网获取投屏信息,并采用矩阵分布式分屏显示投屏界面。
10.一种多对多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接收设备和若干发起设备;
所述发起设备和接收设备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多对多投屏方法实现多对多投屏。
CN202211130726.8A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55294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0726.8A CN115529490A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0726.8A CN115529490A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9490A true CN115529490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697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30726.8A Pending CN115529490A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94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9433A (zh) * 2023-05-09 2023-07-25 杭州全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讯终端的投屏方法与系统
CN117041244A (zh) * 2023-08-25 2023-11-10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上传音频文件的实现方法及处理终端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5577A (zh) * 2005-04-06 2006-10-11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记录介质和程序
CN108773743A (zh) * 2018-05-30 2018-11-09 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升降机的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120970A (zh) * 2018-09-30 2019-01-01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投屏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40363A (zh) * 2019-10-25 2020-01-3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
WO2020168499A1 (zh) * 2019-02-20 2020-08-27 深圳市鹰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屏教学方法、装置和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94892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投屏设备、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12416284A (zh) * 2020-12-10 2021-02-26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用于共享屏幕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83461A (zh) * 2021-02-01 2021-05-11 游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5577A (zh) * 2005-04-06 2006-10-11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记录介质和程序
CN108773743A (zh) * 2018-05-30 2018-11-09 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升降机的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120970A (zh) * 2018-09-30 2019-01-01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投屏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68499A1 (zh) * 2019-02-20 2020-08-27 深圳市鹰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屏教学方法、装置和系统、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94892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投屏设备、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10740363A (zh) * 2019-10-25 2020-01-3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
CN112416284A (zh) * 2020-12-10 2021-02-26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用于共享屏幕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83461A (zh) * 2021-02-01 2021-05-11 游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9433A (zh) * 2023-05-09 2023-07-25 杭州全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讯终端的投屏方法与系统
CN116489433B (zh) * 2023-05-09 2024-02-13 杭州全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讯终端的投屏方法与系统
CN117041244A (zh) * 2023-08-25 2023-11-10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上传音频文件的实现方法及处理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29490A (zh) 一种多对多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463304B1 (ko) 비디오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전자기기,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저장 매체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US20160077703A1 (en) Switching Between Views Using Natural Gestures
CN106528025B (zh) 多屏图像投屏方法、终端、服务器和系统
CN111324322B (zh) 多画面预监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31876B (zh) 视频直播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860280B2 (en)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CN112929678A (zh) 直播方法、装置、服务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80475B (zh) 显示内容的同步呈现方法和装置
WO2015070812A1 (zh) 一种内容排版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240143649A1 (e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dium
CN110716704A (zh) 基于web的拼接大屏幕显示布局处理方法
CN111131757A (zh) 一种视频会议的展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6083245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070106403A (ko) 실제 사이즈 이미지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상거래 시스템 및방법
CN114374853A (zh) 内容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00118B (zh) 流媒体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722329B2 (en) Gaze repositioning during a video conference
CN114327140B (zh) 屏幕触控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40212629A1 (en) Draw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drawing processing method, drawing processing program and teleconference system equipped therewith
CN112040277B (zh) 基于视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8150B (zh) 一种图片显示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424156A (zh) 一种虚拟视频会议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271474A (zh) 一种流媒体服务器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5413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