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10881A - 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10881A
CN115510881A CN202110632222.5A CN202110632222A CN115510881A CN 115510881 A CN115510881 A CN 115510881A CN 202110632222 A CN202110632222 A CN 202110632222A CN 115510881 A CN115510881 A CN 115510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tag
target
electronic ta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22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刁尚华
邓银刚
谢洪涛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ro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ro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ro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ro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22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10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10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10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01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the collision being resolved in the time domain, e.g. using binary tree search or RFID responses allocated to a random time slo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确定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将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各标签数据的接收时刻的分布情况,确定其中哪些标签数据的接收时刻分布密集,需要调整,从而控制对应的电子标签调整下一次发射标签数据的时序,使得接收到的标签数据在时间上错开,避免数据相互干扰碰撞,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实现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的技术。射频识别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其中读写器接收来自于电子标签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与计算机连接,实现整个应用系统的上层管理,电子标签向读写器远程无线传输自身存储的信息,以识别电子标签代表的物品、人或器具的身份。
目前,射频识别系统工作时,可能会有多个电子标签同时处于读写器的作用范围内,多个电子标签同时向读写器发送数据时,出现通信冲突、数据相互干扰碰撞的现象,导致数据传输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序调整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
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
确定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
将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中的流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读写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中的流程。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标签,用于向读写器发射第一标签数据,读写器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读写器,当电子标签为目标电子标签时,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时序调整指令,以调整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时序调整系统,包括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其中读写器用于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确定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将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电子标签,用于向读写器发射第一标签数据,当电子标签为目标电子标签时,目标电子标签还用于接收对读写器发送的时序调整指令,以调整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探后确定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进而将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接收时刻的分布情况,确定其中哪些第一标签数据的接收时刻分布密集,需要调整,从而生成时序调整指令,控制对应的电子标签调整下一次发射第一标签数据的时序,使得接收到的第一标签数据在时间上错开,避免数据相互干扰碰撞,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统计周期内接收到的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统计周期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流程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读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方法或包含了一系列模块或单元的装置、终端、系统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和单元,还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单元,也可以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装置、终端或系统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的场景示意图。该场景可以包括牲畜群100、电子标签200、读写器300和用户400。
在畜牧养殖业,为了及时了解牲畜群的健康状况,常常需要用户亲自去观测牲畜群的健康状态。畜牧人员需要进入围栏给牲畜进行健康检查,如测量牲畜的提问。不仅环境脏乱,而且对于拥有大量牲畜的规模化养殖场而言,一个个检查牲畜的健康状况效率十分低。
本申请中,牲畜群100中的每一个牲畜都佩戴有电子标签200,该电子标签200可以采集牲畜的相关数据,例如,该电子标签200可以佩戴在牲畜的耳部,用于采集牲畜的温度数据和/或运动数据等。
电子标签200和读写器300是射频识别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标签200与读写器300之间预先建立有通信连接,读写器300可接收电子标签200采集到的标签数据,将这些标签数据进行反馈,这些标签数据后续可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可以根据这些标签数据判断牲畜的健康状况等。其中,电子标签200可以包括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300可以包括RFID读写器。
读写器300还可与其他互联网设备,如养殖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的手机、电脑等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可将从电子标签200处接收到的标签数据发送至养殖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的手机、电脑等设备,实时地汇报各牲畜的各项数据,养殖户可以根据牲畜的这些数据来判断牲畜的健康状况,进而决定是否对牲畜采取检查、治疗等相关措施。
电子标签200可以向读写器300发射第一标签数据,读写器300中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所述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将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当电子标签200为目标电子标签时,电子标签200接收所述对读写器发送的时序调整指令,以调整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序调整方法,该时序调整方法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读写器。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时序调整方法可以包括:
101、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
电子标签周期性地向读写器发射标签数据,读写器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其中,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可以来自于多个电子标签。在接收第一标签数据的同时,记录下读写器接收各第一标签数据时的接收时刻。
当多个标签数据同时到达读写器端时,由于标签数据间的相互干扰,出现通信冲突,使得读写器无法正确地识别这些标签数据,这种现象成为“碰撞”。碰撞的出现,会导致读写器无法读取到部分标签数据,导致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低。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在周期性发射标签数据时,发射周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微小的波动。电子标签发射标签数据的发射周期可以用t+r表示,其中,t为发射周期中的固定周期,r为随机因子。r可以大于0,也可以小于0,也可以等于0。其中,当电子标签某次发射标签数据时,发射周期的随机因子r大于0时,代表电子标签的发射周期比固定周期大,当r小于0时,代表电子标签的发射周期比固定周期小,当r=0时,代表电子标签的发射周期等于固定周期。从而,电子标签的发射周期以固定周期为基准,发生随机的波动。
由于随机因子的存在,即使两个电子标签在某一次发生了碰撞,但在下一次发射标签信号时,这两个电子标签的发射周期由于随机因子的存在,可能发生随机的波动,从而导致它们发射标签数据的时间错开,到达读写器的时间也错开。从而,对于标签数据有可能发生碰撞的两个电子标签,这两个电子标签的标签数据虽然有时会因为发生碰撞而无法被读写器全部接收到,但它们不会由于一直发生碰撞而一直无法被读写器接收到,由于随机因子的存在,在一些情况下,这两个电子标签发射的标签数据都能被读写器接收到。
102、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1中接收的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可以是在预设的统计周期内接收的,例如,在第一统计周期内,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统计周期包括多个平均划分的时隙。例如,获取读写器的最小识别间隔,获取电子标签可控制的最小控制间隔,将所述最小识别间隔和所述最小控制间隔中的较大者确定为第一统计周期的划分尺度,设第一统计周期的时长为t,划分尺度为tx,则第一统计周期被平均划分为n份,n=t/tx,每一个划分出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隙,得到时隙t1、t2、t3、t4、t5……。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统计周期的时隙中包括密集时隙和空闲时隙。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所述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
(1)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确定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
(2)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从所有时隙中确定出密集时隙;
(3)将所述密集时隙中的第一标签数据确定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统计周期内接收到的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示意图。图3中以第一统计周期t被划分为5个时隙(t1、t2、t3、t4、t5)为例,每个时隙中的*代表在该时隙内接收到的第一标签数据。
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可以确定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为:时隙t1中分布有1个第一标签数据,时隙t2中分布有1个第一标签数据,时隙t3中分布有3个第一标签数据,时隙t4中分布有1个第一标签数据,时隙t5中分布有0个第一标签数据。
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从所有时隙中确定出密集时隙,例如,当某个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时,可以将该时隙确定为密集时隙,例如,可以将图3中的时隙t3确定为密集时隙。
确定出密集时隙后,可以将密集时隙中的第一标签数据(如图3中标示的第3、4、5个第一标签数据)确定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对这些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电子标签的发射时刻进行调整,以使得之后的统计周期内,这些目标电子设备发射的标签数据能够相互错开。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从所有时隙中确定出密集时隙的步骤可以包括:
(2.1)以预设数量的连续时隙作为统计单元,确定出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对应的所有统计单元;
(2.2)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
(2.3)当所述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所述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密集时隙。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统计周期的示意图。其中,第一统计周期t被分为18个时隙,每个时隙中的*代表在该时隙内接收到的第一标签数据。在图4所示的时隙中,有的时隙中有第一标签数据,有的时隙中没有第一标签数据。当时隙中有第一标签数据时,该时隙的值记为1,当时隙中没有标签数据时,该时隙的值记为0。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创建集合p_list[],用于储存第一统计周期内各时隙的值。集合p_list[]中的每一个元素对应第一统计周期t中的一个时隙。其中,集合p_list[]中的每一个元素的默认值为0,当在时隙中接收到第一标签数据时,将集合p_list[]中对应于该时隙的值记为1。例如,对于图4所示的第一标签数据分布情况,集合p_list[]中的元素的值依次为:0,1,0,0,1,1,1,0,0,1,0,0,0,0,0,0,1,0。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以3个连续时隙作为统计单元,确定出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对应的所有统计单元,并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
例如,如图4所示的第一统计周期,依照时间顺序,第一统计周期对应的所有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依次为:1,1,1,2,3,2,1,1,1,1,0,0,0,0,1,1。
当所述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所述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密集时隙。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统计单元中包含的时隙数量-1,例如,当一个统计单元中包含3个时隙时,第一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2,当一个统计单元中包含2个时隙时,第一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预设阈值也可以有其他的设置方式,例如第一预设阈值也可以等于统计单元中包含的时隙数量。当一个统计单元中包含2个时隙时,第一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2。本申请对第一预设阈值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制。
如图4所示,其中,第4、5、6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因而,确定第4、5、6个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第4、5、6个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密集时隙。
在一实施例中,统计单元与时隙索引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例如,当统计单元中包含的时隙数量cell为单数时,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
index=cell[0]+Math.ceil(cell/2)
其中,cell[0]为该统计单元包含的时隙中时间最早的时隙对应的时隙索引,Math.ceil为取整计算符,表示对(cell/2)进行取整。
例如,当cell=3时,第5个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为index=5+Math.ceil(3/2)=6,可将与时隙索引6匹配的时隙t6确定为密集时隙。
依次类推,如图4所示的第一标签分布情况,密集时隙为t5、t6、t7。时隙t5、t6、t7中的第一标签数据可以确定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当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空闲时隙,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例如,当cell=3时,第二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1。请继续参阅图4,其中,第11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小于1,根据上述时隙索引的计算公式可得,第11个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为index=11+Math.ceil(3/2)=12,将与时隙索引12匹配的时隙t12确定为空闲时隙。
由于密集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过于密集,存在较大的碰撞风险,为了避免多个标签数据同时到达读写器端发生碰撞,一种可选的方式是:将密集时隙中的标签数据转移到空闲时隙,使得各标签数据在统计周期内均匀分布。为此,可以根据确定出的密集时隙和空闲时隙,对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进行调整,以使得各电子标签发射的标签数据到达读写器的接收时刻错开。
103、确定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
电子标签包含用户相互区分的标识符,每个电子标签的标识符都是唯一的。在电子标签向读写器发射第一标签数据时,会携带自身的标识符。读写器通过确定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标识符,可以将与该对应的标识符匹配的电子标签确定为所述目标电子标签。
在一实施例中,生成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的步骤,可以包括:
(1)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
其中,目标时间间隔的意义在于,我们希望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目标时间间隔。为此,需要确定出合适的目标时间间隔,以该目标时间间隔指示目标电子标签调整下一次的发射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的步骤,可以包括:
(1.1)获取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以及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
(1.2)获取所述时隙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
(1.3)根据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所述时隙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
在步骤(1.3)中,可以采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
Δt=(n-t_index+t_zero_0)*dt
其中,n为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t_index为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t_zero_0为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dt为所述时隙的时长。
例如,请继续参阅图4,在图4中,想要通过调整目标电子设备下一次的发射时刻使得原本在密集时隙t6中的标签数据下一次分布在空闲时隙t12中时,可以计算出要调整的目标时间间隔Δt=(18-6+12)*dt=24dt。第一统计周期的t6时隙,经过24dt后,正好是下一统计周期的t12时隙。
(2)根据所述标识符以及所述目标时间间隔生成所述时序调整指令。
标识符能够指示目标电子标签,目标时间间隔能够指示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根据所述标识符以及所述目标时间间隔生成所述时序调整指令。
104、将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标签每次发射完标签数据后,会开启天线,以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时序调整指令。天线的开启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过时序调整指令,可以调整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使得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流程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读写器在统计周期t中确定哪些电子标签的时序需要调整,并发送相应的时序调整指令给对应的电子标签,在统计周期t+1中,读写器检查这些时序调整指令是否生效。随后,在统计周期t+2中,重复统计周期t的操作,在统计周期t+3中,重复统计周期t+1的操作,在统计周期t+4中,重复统计周期t的操作,以此类推。2个统计周期为一循环,通过稀疏算法,持续调整各电子标签发射的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以使得读写器在各统计周期内接收到的标签数据均匀、稀疏分布。
例如,在t周期,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记录下每一个第一标签数据对应的电子标签的标识符,组成集合mark_all[],记录下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组成集合mark_all_time[];根据集合mark_all_time[]中各第一接收时刻的分布情况,通过稀疏算法,生成一批时序调整指令(其中包括目标电子标签的标识符和对应的目标时间间隔),将时序调整指令指向的目标电子标签的标识符存入集合mark_change[],将各目标电子标签对应的目标时间间隔存入集合mark_change_time[]。
然后,对于向读写器发射标签数据的各电子标签,当电子标签的标识符存在于集合mark_change[]中,则从集合mark_change[]和集合mark_change_time[]中取出对应的标识符和目标时间间隔下发给该电子标签,然后该电子标签对应的标识符和目标时间间隔从集合mark_change[]和集合mark_change_time[]中删除,再分别添加至集合mark_send[]和集合mark_send_time[]中。
在t+1周期,读写器接收第二标签数据,当第二标签数据对应的电子标签存在于集合mark_send[]中时,则可以确定该电子标签为有对应时序调整指令的目标电子标签,可以检查该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是否生效。例如,可以获取该电子标签发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发射时刻与发射第二标签数据的第二发射时刻,从而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接收时刻确定所述目标电子设备发射所述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所述第二标签数据之间的实际时间间隔,判断该实际时间间隔与集合mark_send_time[]中该电子标签对应的目标时间间隔是否一致。
当所述实际时间间隔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一致时,判定该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已生效,将集合mark_send[]和集合mark_send_time[]中与该电子标签对应的标识符和目标时间间隔删除。
当所述实际时间间隔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不一致时,判定该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未生效,则继续向该电子标签下发时序调整指令,直至时序调整指令生效。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该时序调整方法可以包括:
201、在第一统计周期内,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第一统计周期包括多个平均划分的时隙。
在第一统计周期内,电子标签周期性地向读写器发射标签数据,读写器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其中,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可以来自于多个电子标签。在接收第一标签数据的同时,记录下读写器接收各第一标签数据时的接收时刻。
第一统计周期包括多个平均划分的时隙。例如,获取读写器的最小识别间隔,获取电子标签可控制的最小控制间隔,将所述最小识别间隔和所述最小控制间隔中的较大者确定为第一统计周期的划分尺度,设第一统计周期的时长为t,划分尺度为tx,则第一统计周期被平均划分为n份,n=t/tx,每一个划分出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隙,得到时隙t1、t2、t3、t4、t5……。
202、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确定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
203、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从所有时隙中确定出密集时隙和空闲时隙。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统计周期内接收到的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示意图。图3中以第一统计周期t被划分为5个时隙(t1、t2、t3、t4、t5)为例,每个时隙中的*代表在该时隙内接收到的第一标签数据。
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可以确定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为:时隙t1中分布有1个第一标签数据,时隙t2中分布有1个第一标签数据,时隙t3中分布有3个第一标签数据,时隙t4中分布有1个第一标签数据,时隙t5中分布有0个第一标签数据。
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从所有时隙中确定出密集时隙和空闲时隙。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从所有时隙中确定出密集时隙和空闲时隙的步骤可以包括:
以预设数量的连续时隙作为统计单元,确定出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对应的所有统计单元;
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
当所述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所述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密集时隙;
当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空闲时隙,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统计周期的示意图。其中,第一统计周期t被分为18个时隙,每个时隙中的*代表在该时隙内接收到的第一标签数据。在图4所示的时隙中,有的时隙中有第一标签数据,有的时隙中没有第一标签数据。当时隙中有第一标签数据时,该时隙的值记为1,当时隙中没有标签数据时,该时隙的值记为0。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创建集合p_list[],用于储存第一统计周期内各时隙的值。集合p_list[]中的每一个元素对应第一统计周期t中的一个时隙。其中,集合p_list[]中的每一个元素的默认值为0,当在时隙中接收到第一标签数据时,将集合p_list[]中对应于该时隙的值记为1。例如,对于图4所示的第一标签数据分布情况,集合p_list[]中的元素的值依次为:0,1,0,0,1,1,1,0,0,1,0,0,0,0,0,0,1,0。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以3个连续时隙作为统计单元,确定出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对应的所有统计单元,并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
例如,如图4所示的第一统计周期,依照时间顺序,第一统计周期对应的所有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依次为:1,1,1,2,3,2,1,1,1,1,0,0,0,0,1,1。
当所述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所述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密集时隙。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统计单元中包含的时隙数量-1,第二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1。例如,当一个统计单元中包含3个时隙时,第一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2,第二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1,当一个统计单元中包含2个时隙时,第一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1,第二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也可以有其他的设置方式,本申请对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制。
如图4所示,其中,第4、5、6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因而,确定第4、5、6个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第4、5、6个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密集时隙,第11、12、13、14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的数量小于1,因而,确定第11、12、13、14个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第11、12、13、14个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空闲时隙。时隙索引的确定方式具体可参见前面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密集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过于密集,存在较大的碰撞风险,为了避免多个标签数据同时到达读写器端发生碰撞,一种可选的方式是:将密集时隙中的标签数据转移到空闲时隙,使得各标签数据在统计周期内均匀分布。为此,可以根据确定出的密集时隙和空闲时隙,对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进行调整,以使得各电子标签发射的标签数据到达读写器的接收时刻错开。
204、将密集时隙中的第一标签数据确定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
确定出密集时隙后,可以将密集时隙中的第一标签数据(如图4所示的时隙t5、t6、t7中的第一标签数据)确定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对这些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电子标签的发射时刻进行调整,以使得之后的统计周期内,这些目标电子设备发射的标签数据能够相互错开。
205、确定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标识符,将标识符匹配的电子标签确定为目标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包含用户相互区分的标识符,每个电子标签的标识符都是唯一的。在电子标签向读写器发射第一标签数据时,会携带自身的标识符。读写器通过确定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标识符,可以将与该对应的标识符匹配的电子标签确定为所述目标电子标签。
206、获取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以及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
207、获取时隙的时长以及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
208、根据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时隙的时长以及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确定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
可以采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
Δt=(n-t_index+t_zero_0)*dt
其中,n为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t_index为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t_zero_0为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dt为所述时隙的时长。
例如,请继续参阅图4,在图4中,想要通过调整目标电子设备下一次的发射时刻使得原本在密集时隙t6中的标签数据下一次分布在空闲时隙t12中时,可以计算出要调整的目标时间间隔Δt=(18-6+12)*dt=24dt。第一统计周期的t6时隙,经过24dt后,正好是下一统计周期的t12时隙。
209、根据标识符以及目标时间间隔生成时序调整指令。
标识符能够指示目标电子标签,目标时间间隔能够指示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根据所述标识符以及所述目标时间间隔生成所述时序调整指令。
210、将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使得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目标时间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标签每次发射完标签数据后,会开启天线,以接收读写器发送的时序调整指令。天线的开启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过时序调整指令,可以调整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使得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
211、在第二统计周期内,接收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的第二标签数据并记录第二标签数据的第二接收时刻。
其中,第二统计周期可以为第一统计周期的下一个统计周期。
212、根据第一接收时刻以及第二接收时刻判断时序调整指令是否生效。
在第二统计周期内,接收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的第二标签数据并记录第二标签数据的第二接收时刻,根据第一接收时刻以及第二接收时刻判断时序调整指令是否生效。
例如,可以根据目标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以及发射第二标签数据的第二接收时刻确定所述目标电子设备发射所述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所述第二标签数据之间的实际时间间隔,判断该实际时间间隔与该电子标签对应的目标时间间隔是否一致。
当所述实际时间间隔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一致时,判定该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已生效。
当所述实际时间间隔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不一致时,判定该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未生效,可以继续向该电子标签下发时序调整指令,直至时序调整指令生效。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首先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探后确定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进而将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接收时刻的分布情况,确定其中哪些第一标签数据的接收时刻分布密集,需要调整,从而生成时序调整指令,控制对应的电子标签调整下一次发射第一标签数据的时序,使得接收到的第一标签数据在时间上错开,避免数据相互干扰碰撞,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中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读写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方法中的流程。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读写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读写器300可以包括存储器301和处理器302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读写器结构并不构成对读写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存储器301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301存储的应用程序中包含有可执行代码。应用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3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1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处理器302是读写器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读写器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1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1内的数据,执行读写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读写器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读写器中的处理器302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代码加载到存储器301中,并由处理器302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1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流程:
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
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所述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
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
将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时,处理器302执行:
在第一统计周期内,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包括多个平均划分的时隙;
在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所述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时,处理器302执行:
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确定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
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从所有时隙中确定出密集时隙;
将所述密集时隙中的第一标签数据确定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在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从所有时隙中确定出密集时隙时,处理器302执行:
以预设数量的连续时隙作为统计单元,确定出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对应的所有统计单元;
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
当所述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所述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密集时隙。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包括相互区别的标识符,在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时,处理器302执行:
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标识符;
将所述标识符匹配的电子标签确定为所述目标电子标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中包括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标识符以及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之间的目标时间间隔,在生成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时,处理器302执行:
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标识符以及所述目标时间间隔生成所述时序调整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在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之后,处理器302还执行:
当所述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所述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空闲时隙,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时,处理器302执行:
获取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以及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
获取所述时隙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
根据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所述时隙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所述时隙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时,处理器302执行:
采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
Δt=(n-t_index+t_zero_0)*dt
其中,n为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t_index为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t_zero_0为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dt为所述时隙的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在将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时,处理器302执行:
将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使得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在将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之后,处理器302还执行:
在第二统计周期内,接收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的第二标签数据并记录所述第二标签数据的第二接收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接收时刻判断所述时序调整指令是否生效。
在一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接收时刻判断所述时序调整指令是否生效时,处理器302执行: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接收时刻确定所述目标电子设备发射所述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所述第二标签数据之间的实际时间间隔;
当所述实际时间间隔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一致时,判定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已生效;
当所述实际时间间隔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不一致时,判定所述时序调整指令未生效。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读写器,首先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探后确定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进而将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接收时刻的分布情况,确定其中哪些第一标签数据的接收时刻分布密集,需要调整,从而生成时序调整指令,控制对应的电子标签调整下一次发射第一标签数据的时序,使得接收到的第一标签数据在时间上错开,避免数据相互干扰碰撞,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用于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读写器发射第一标签数据。当所述电子标签为目标电子标签时,该电子标签还用于接收所述读写器发送的时序调整指令,以调整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时序调整系统。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序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时序调整系统包括读写器300和电子标签200:
读写器300,用于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所述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将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电子标签200,用于向读写器发射第一标签数据,当所述电子标签为目标电子标签时,所述目标电子标签还用于接收所述对读写器发送的时序调整指令,以调整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时序调整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时序调整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时序调整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时序调整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时序调整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
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所述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
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
将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包括:
在第一统计周期内,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包括多个平均划分的时隙;
所述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所述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包括:
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确定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
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从所有时隙中确定出密集时隙;
将所述密集时隙中的第一标签数据确定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从所有时隙中确定出密集时隙包括:
以预设数量的连续时隙作为统计单元,确定出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对应的所有统计单元;
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
当所述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所述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密集时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标签包括相互区别的标识符,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标识符;
将所述标识符匹配的电子标签确定为所述目标电子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中包括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标识符以及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之间的目标时间间隔,所述生成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标识符以及所述目标时间间隔生成所述时序调整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时隙中第一标签数据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统计单元中第一标签数据的数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统计单元对应的时隙索引,将与所述时隙索引匹配的时隙确定为空闲时隙,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包括:
获取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以及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
获取所述时隙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
根据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所述时隙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所述时隙的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包括:
采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时间间隔:
△t=(n-t_index+t_zero_0)*dt
其中,n为所述第一统计周期内的时隙总数,t_index为所述密集时隙的时隙索引,t_zero_0为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索引,dt为所述时隙的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包括:
将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使得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之后,还包括:
在第二统计周期内,接收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的第二标签数据并记录所述第二标签数据的第二接收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接收时刻判断所述时序调整指令是否生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接收时刻判断所述时序调整指令是否生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接收时刻确定所述目标电子设备发射所述第一标签数据与发射所述第二标签数据之间的实际时间间隔;
当所述实际时间间隔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一致时,判定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已生效;
当所述实际时间间隔与所述目标时间间隔不一致时,判定所述时序调整指令未生效。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中的步骤。
13.一种读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中的步骤。
14.一种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用于:
向读写器发射第一标签数据,所述读写器为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读写器;
当所述电子标签为目标电子标签时,接收所述读写器发送的时序调整指令,以调整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15.一种时序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写器,用于接收多个第一标签数据并记录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根据各第一标签数据的第一接收时刻,从所述多个第一标签数据中确定出待调整的目标标签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标签,并生成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时序调整指令,将所述时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以调整所述目标电子标签发射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电子标签,用于向读写器发射第一标签数据,当所述电子标签为目标电子标签时,所述目标电子标签还用于接收所述对读写器发送的时序调整指令,以调整下一个标签数据的发射时刻。
CN202110632222.5A 2021-06-07 2021-06-07 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 Pending CN115510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2222.5A CN115510881A (zh) 2021-06-07 2021-06-07 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2222.5A CN115510881A (zh) 2021-06-07 2021-06-07 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10881A true CN115510881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499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2222.5A Pending CN115510881A (zh) 2021-06-07 2021-06-07 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108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2477A (zh) * 2023-01-08 2023-03-14 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网络的相邻网络间时序动态调整方法和电子价签系统
US11997626B1 (en) 2023-01-08 2024-05-28 Hanshow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of dynamic adjusting timing between adjacent networks in synchronized networks and electronic shelf label syste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2477A (zh) * 2023-01-08 2023-03-14 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网络的相邻网络间时序动态调整方法和电子价签系统
CN115802477B (zh) * 2023-01-08 2023-06-09 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网络的相邻网络间时序动态调整方法和电子价签系统
US11997626B1 (en) 2023-01-08 2024-05-28 Hanshow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of dynamic adjusting timing between adjacent networks in synchronized networks and electronic shelf label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58169B1 (en) Rfid architecture in an industrial controller environment
CN115510881A (zh) 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
CN104091184B (zh) 电子标签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491908B (zh)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可视化智能仓储系统及方法
WO2009038247A1 (en) Time slot allo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between time slots in tdma-based rfid network
CN109002743B (zh) 标签盘点的防冲突方法、读写器
US2020004593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and locating an animal having attached thereto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WO2007044129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response collisions
CN101178766B (zh) 调整射频识别探询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23625A (zh) 一种标签防碰撞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64940A (zh) 多标签防碰撞算法
WO2015043141A1 (en) Improved rfid protocol
US2008012258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FID tag communication
Yoon et al. ISS-TCA: An identified slot scan-based tag collection algorithm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active RFID systems
CN109472177B (zh) 一种可以读取电子标签tid号的盘存方法
CN117195934B (zh) 一种耳标的跟踪方法及养殖数据采集方法
CN110458257A (zh) 基于rfid系统的标签盘点方法及装置
KR100829794B1 (ko) Rfid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태그 인식방법
CN109784434B (zh) 一种智能货柜及其rfid标签查询、盘点方法和系统
KR102085873B1 (ko) 필터를 이용한 태그 및 리더 간의 선택적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Marino et al.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simulation of EPC Gen2 RFID on OPNET
CN115510882A (zh) 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
KR101001682B1 (ko) 능동형 rfid 시스템에서 태그 수집을 위한 태그 슬립 방법
CN115510883A (zh) 时序调整方法、存储介质、读写器、电子标签及系统
CN113283260A (zh) 多通道读写器通道智能切换的方法、读写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