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9815A - 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9815A
CN115509815A CN202211203477.0A CN202211203477A CN115509815A CN 115509815 A CN115509815 A CN 115509815A CN 202211203477 A CN202211203477 A CN 202211203477A CN 115509815 A CN115509815 A CN 115509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stem disk
data
nonvolatile memory
standby system
mai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34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惠
高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0347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98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9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9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校验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备用系统盘;在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并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备用系统盘替换主系统盘,将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主系统盘。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利用非易失性内存对服务器的系统盘中数据进行备份,能够在系统盘或系统无法进行自动修复时,通过备用系统盘恢复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服务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务器通过部署的系统进行各种数据的运行,系统故障是服务器突发情况最常发生,若服务器出现系统故障,则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服务器的系统盘设置有保护措施,能够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及时保存,若系统或系统盘出现故障,可重启后系统进行自动修复。然而,若是系统盘或系统损坏严重,无法进行修复,丢失的数据将无法恢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包括:
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
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
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
可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主系统盘存在数据更新时,将更新后的数据备份到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更新后的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获取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前的操作信息及日志信息,并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日志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系统日志信息、基板管理控制器的日志信息、黑盒日志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未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剩余的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可选地,所述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包括:
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已使用容量和数据内容是否保持一致;
在已使用容量或数据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下,判定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
可选地,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NVDIMM内存、PMEM内存。
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致性校验模块,用于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备份至备用系统盘模块,用于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判断是否全部备份模块,用于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备用系统盘替换主系统盘模块,用于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
备用盘数据备份至主系统盘模块,用于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实现了利用非易失性内存对服务器的系统盘中数据进行备份,能够在系统盘或系统无法进行自动修复时,通过备用系统盘恢复数据,且由于数据通过非易失性内存进行备份,能够保证备份或恢复的过程不会出现数据丢失,提升了服务器的可靠性,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而且,通过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在,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实现了利用备用系统盘替换故障的主系统盘,并对主系统盘进行修复,节省了人工修复的资源耗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实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实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可以设置有信号切换芯片、平台控制器(PCH、PlatformController Hu)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平台控制器接收信号切换芯片反馈的当前系统盘故障指令,并依据当前系统盘故障指令向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发送系统盘冗余切换指令,基板管理控制器依据系统盘冗余切换指令向所述信号切换芯片发送系统盘切换命令,当获取到当前系统盘出现故障时,信号切换芯片向所述平台控制器反馈当前系统盘故障指令根据目标系统盘信息进行系统盘冗余切换,实现系统盘故障时的冗余切换,保障服务器稳定安全运行。
然而,采用上述方式具有如下缺点:
1、对切换芯片、平台控制器和基板管理控制器的依赖性较强,每个部件负责一部分操作,若其中一个部件发生故障,整个操作过程都会受到影响,或使整个过程根本无法运行。
2、平台控制器限制了系统盘的连接方式,无法应用于系统盘非PCH连接的服务器。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
1、使用NVIDMM内存及PMEM内存作为备份中转装置,主系统拷贝数据给备份系统,备份系统拷贝数据给主系统,都依赖于NVIDMM内存及PMEM内存,实现了此类内存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使用NVIDMM内存及PMEM内存作为备份中转装置,NVIDMM内存及PMEM内存是非易失性内存,即使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数据也不会消失。因此可以在计算机掉电、系统崩溃和正常关机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数据的传输及保存。而且,通过NVIDMM内存及PMEM内存作为备份中转装置,内存作为备份中转装置,充分利用这类内存的存储功能,无需再增加其他设备备份系统及数据,节约了成本。
2、CPU会判断主硬盘是否故障,主系统盘故障时,CPU会发送停止主系统盘继续备份到备用系统盘的命令,并发送启动备用系统盘的命令,备份系统盘会启用,可以正常收集故障前的操作及OS日志、BMC日志、黑盒日志。
3、当主系统故障后,备份系统也会将数据拷贝给主系统,这样既修复了主系统盘也保存了数据,节省了人工修复的时间及人力。
以下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在实际应用中,主系统盘进入OS后,主系统会给CPU发送指令,CPU在接收到主系统指令后,会自动检测备用系统盘的位置是否有硬盘插入,备用系统盘需要安装在备用系统盘的指定槽位(Slot)中,当CPU在检测到备用系统盘的位置有硬盘在位后,则可以判定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
在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可以校验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包括:
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已使用容量和数据内容是否保持一致;在已使用容量或数据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下,判定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
在服务器每次开机后,会先与主系统盘做对比,判断主系统与备份系统的已使用容量及数据内容是否一致,当主系统与备份系统的已使用容量及数据内容中任一项不一致的情况下,则可以判定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仅在主系统与备份系统的已使用容量及数据内容均一致的情况下,才判定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一致。
步骤102,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主系统容量与备份系统的已使用容量及数据内容均一致的情况下,则无需进行备份操作,在主系统盘与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
其中,备份的数据包括OS数据及其他数据,即会发送自动进行主OS的备份操作,包括OS备份及数据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NVDIMM内存、PMEM内存。
在将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后,再将数据从非易失性内存备份至备用系统盘,通过利用于非易失性内,因为此类内存不仅有内存的功能,也有硬盘的功能,即这类内存不仅在断电或系统故障时,也可以储存数据。
但是,NVDIMM内存和PMEM内存即使有保存数据的能力,却存储容量有限,无法做到长期存储数据或存储数据较多。则这类内存可作为一个中转装置使用,还需将数据备份至备用系统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所述主系统盘存在数据更新时,将更新后的数据备份到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更新后的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主系统开机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如果有新的数据删除、保存及修改,会同时将此操作传递给CPU,CPU接收到指令后也会将对应数据先拷贝到非易失性内存中,再从非易失性内存里拷贝到备用系统盘中,从而保证了备用系统盘始终与主系统盘内容一致。
步骤103,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实际应用中,CPU会持续不断的判断主系统盘是否发生故障,当主系统盘发生故障时,CPU会停止主系统盘继续备份到备用系统盘,并发送启动备用系统盘的命令。此时,会判断非易失性内存最后的数据是否传输完成。
步骤104,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未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剩余的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若未传输完成,则会继续传输,当传输完成后,备用系统盘会代替主系统盘建立新连接,进入备份系统盘中的系统。
步骤105,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
当备用系统盘启用时,进入OS后,CPU会再次进行备份操作,此时,便成了将备用系统盘的数据备份到非易失性内存中,再由到非易失性内存里备份到主系统盘里,这样既修复了系统盘也保存了数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获取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前的操作信息及日志信息,并进行存储。
作为一示例,所述日志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系统日志信息、基板管理控制器的日志信息、黑盒日志信息。
当备用系统盘启用时,进入OS后,也会发送指令到CPU,CPU接收到备用系统盘的指令后,会将主系统盘出现问题的操作反馈给备用系统盘,并进行OS日志、BMC日志、黑盒日志的抓取和保存。在日志保存完成后,备用系统盘会再次给CPU发送指令,CPU会再次进行备份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实现了利用非易失性内存对服务器的系统盘中数据进行备份,能够在系统盘或系统无法进行自动修复时,通过备用系统盘恢复数据,且由于数据通过非易失性内存进行备份,能够保证备份或恢复的过程不会出现数据丢失,提升了服务器的可靠性,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而且,通过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在,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实现了利用备用系统盘替换故障的主系统盘,并对主系统盘进行修复,节省了人工修复的资源耗费。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已使用容量和数据内容是否保持一致。
在实际应用中,主系统盘进入OS后,主系统会给CPU发送指令,CPU在接收到主系统指令后,会自动检测备用系统盘的位置是否有硬盘插入,备用系统盘需要安装在备用系统盘的指定槽位(Slot)中,当CPU在检测到备用系统盘的位置有硬盘在位后,则可以判定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
在服务器每次开机后,会先与主系统盘做对比,判断主系统与备份系统的已使用容量及数据内容是否一致。
步骤202,在已使用容量或数据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下,判定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
当主系统与备份系统的已使用容量及数据内容中任一项不一致的情况下,则可以判定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仅在主系统与备份系统的已使用容量及数据内容均一致的情况下,才判定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一致
步骤203,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主系统容量与备份系统的已使用容量及数据内容均一致的情况下,则无需进行备份操作,在主系统盘与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
其中,备份的数据包括OS数据及其他数据,即会发送自动进行主OS的备份操作,包括OS备份及数据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NVDIMM内存、PMEM内存。
在将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后,再将数据从非易失性内存备份至备用系统盘,通过利用于非易失性内,因为此类内存不仅有内存的功能,也有硬盘的功能,即这类内存不仅在断电或系统故障时,也可以储存数据。
但是,NVDIMM内存和PMEM内存即使有保存数据的能力,却存储容量有限,无法做到长期存储数据或存储数据较多。则这类内存可作为一个中转装置使用,还需将数据备份至备用系统盘。
步骤204,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实际应用中,CPU会持续不断的判断主系统盘是否发生故障,当主系统盘发生故障时,CPU会停止主系统盘继续备份到备用系统盘,并发送启动备用系统盘的命令。此时,会判断非易失性内存最后的数据是否传输完成。
步骤205,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未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剩余的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若未传输完成,则会继续传输,当传输完成后,备用系统盘会代替主系统盘建立新连接,进入备份系统盘中的系统。
步骤206,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
当备用系统盘启用时,进入OS后,CPU会再次进行备份操作,此时,便成了将备用系统盘的数据备份到非易失性内存中,再由到非易失性内存里备份到主系统盘里,这样既修复了系统盘也保存了数据。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在实际应用中,主系统盘进入OS后,主系统会给CPU发送指令,CPU在接收到主系统指令后,会自动检测备用系统盘的位置是否有硬盘插入,备用系统盘需要安装在备用系统盘的指定槽位(Slot)中,当CPU在检测到备用系统盘的位置有硬盘在位后,则可以判定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
在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可以校验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步骤302,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主系统容量与备份系统的已使用容量及数据内容均一致的情况下,则无需进行备份操作,在主系统盘与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
其中,备份的数据包括OS数据及其他数据,即会发送自动进行主OS的备份操作,包括OS备份及数据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NVDIMM内存、PMEM内存。
在将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后,再将数据从非易失性内存备份至备用系统盘,通过利用于非易失性内,因为此类内存不仅有内存的功能,也有硬盘的功能,即这类内存不仅在断电或系统故障时,也可以储存数据。
但是,NVDIMM内存和PMEM内存即使有保存数据的能力,却存储容量有限,无法做到长期存储数据或存储数据较多。则这类内存可作为一个中转装置使用,还需将数据备份至备用系统盘。
步骤303,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实际应用中,CPU会持续不断的判断主系统盘是否发生故障,当主系统盘发生故障时,CPU会停止主系统盘继续备份到备用系统盘,并发送启动备用系统盘的命令。此时,会判断非易失性内存最后的数据是否传输完成。
步骤304,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
若未传输完成,则会继续传输,当传输完成后,备用系统盘会代替主系统盘建立新连接,进入备份系统盘中的系统。
步骤305,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获取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前的操作信息及日志信息,并进行存储。
作为一示例,所述日志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系统日志信息、基板管理控制器的日志信息、黑盒日志信息。
当备用系统盘启用时,进入OS后,也会发送指令到CPU,CPU接收到备用系统盘的指令后,会将主系统盘出现问题的操作反馈给备用系统盘,并进行OS日志、BMC日志、黑盒日志的抓取和保存。在日志保存完成后,备用系统盘会再次给CPU发送指令,CPU会再次进行备份操作。
步骤306,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
当备用系统盘启用时,进入OS后,CPU会再次进行备份操作,此时,便成了将备用系统盘的数据备份到非易失性内存中,再由到非易失性内存里备份到主系统盘里,这样既修复了系统盘也保存了数据。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在实际应用中,主系统盘进入OS后,主系统会给CPU发送指令,CPU在接收到主系统指令后,会自动检测备用系统盘的位置是否有硬盘插入,备用系统盘需要安装在备用系统盘的指定槽位(Slot)中,当CPU在检测到备用系统盘的位置有硬盘在位后,则可以判定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
在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可以校验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步骤402,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主系统容量与备份系统的已使用容量及数据内容均一致的情况下,则无需进行备份操作,在主系统盘与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
其中,备份的数据包括OS数据及其他数据,即会发送自动进行主OS的备份操作,包括OS备份及数据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NVDIMM内存、PMEM内存。
在将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后,再将数据从非易失性内存备份至备用系统盘,通过利用于非易失性内,因为此类内存不仅有内存的功能,也有硬盘的功能,即这类内存不仅在断电或系统故障时,也可以储存数据。
但是,NVDIMM内存和PMEM内存即使有保存数据的能力,却存储容量有限,无法做到长期存储数据或存储数据较多。则这类内存可作为一个中转装置使用,还需将数据备份至备用系统盘。
步骤403,在所述主系统盘存在数据更新时,将更新后的数据备份到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更新后的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主系统开机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如果有新的数据删除、保存及修改,会同时将此操作传递给CPU,CPU接收到指令后也会将对应数据先拷贝到非易失性内存中,再从非易失性内存里拷贝到备用系统盘中。从而保证了备用系统盘始终与主系统盘内容一致。
步骤404,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实际应用中,CPU会持续不断的判断主系统盘是否发生故障,当主系统盘发生故障时,CPU会停止主系统盘继续备份到备用系统盘,并发送启动备用系统盘的命令。此时,会判断非易失性内存最后的数据是否传输完成。
步骤405,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未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剩余的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若未传输完成,则会继续传输,当传输完成后,备用系统盘会代替主系统盘建立新连接,进入备份系统盘中的系统。
步骤406,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
当备用系统盘启用时,进入OS后,CPU会再次进行备份操作,此时,便成了将备用系统盘的数据备份到非易失性内存中,再由到非易失性内存里备份到主系统盘里,这样既修复了系统盘也保存了数据。
以下结合图5和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图5中,其过程如下所示:
1、主系统盘进入OS后,主系统会给CPU发送指令,CPU在接收到主系统指令后,会自动检测备用系统盘的位置是否有硬盘插入。
2、当CPU在检测到备用系统盘的位置有硬盘在位后,会发送自动进行主OS的备份操作,包括OS备份及数据备份。每次开机后,会先与主系统盘做对比,判断主系统容量与备份系统的容量大小及数据,若容量大小及数据不一致,则会将主系统盘的数据先拷贝到NVDIMM内存或PMEM内存中,然后再从NVDIMM内存或PMEM内存里拷贝到备用系统盘中。
3、若主系统容量与备份系统的容量大小及数据一致,如果有新的数据删除、保存及修改,会同时将此操作传递给CPU,CPU接收到指令后也会将对应数据先拷贝到NVDIMM内存或PMEM内存中,再从NVDIMM内存或PMEM内存里拷贝到备用系统盘中。从而保证了备用系统盘始终与主系统盘内容一致。
在图6中,其过程如下所示:
1、CPU会持续不断的判断主系统盘是否发生故障,当主系统盘发生故障时,CPU会停止主系统盘继续备份到备用系统盘,并发送启动备用系统盘的命令。
2、判断NVDIMM内存或PMEM内存最后的数据是否传输完成,若未传输完成,则会继续传输,当传输完成后,备用系统盘会代替主系统盘建立新连接,进入备份系统盘中的系统。
3、当备用系统盘启用时,进入OS后,也会发送指令到CPU,CPU接收到备用系统盘的指令后,会将主系统盘出现问题的操作反馈给备用系统盘,并进行OS日志、BMC日志、黑盒日志的抓取和保存。
4、待日志保存完成后,备用系统盘会再次给CPU发送指令,CPU会再次进行备份操作。此时便成了将备用系统盘的数据备份到NVDIMM内存或PMEM内存中,再由到NVDIMM内存或PMEM内存里备份到主系统盘里,这样既修复了系统盘也保存了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一致性校验模块701,用于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备份至备用系统盘模块702,用于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并用于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判断是否全部备份模块703,用于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备用系统盘替换主系统盘模块704,用于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
备用盘数据备份至主系统盘模块705,用于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更新数据备份模块,用于在所述主系统盘存在数据更新时,将更新后的数据备份到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更新后的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获取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前的操作信息及日志信息,并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日志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系统日志信息、基板管理控制器的日志信息、黑盒日志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继续备份模块,用于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未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剩余的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致性校验模块701,包括:
容量和内容校验模块,用于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已使用容量和数据内容是否保持一致;
容量或内容不一致模块,用于在已使用容量或数据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下,判定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NVDIMM内存、PMEM内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实现了利用非易失性内存对服务器的系统盘中数据进行备份,能够在系统盘或系统无法进行自动修复时,通过备用系统盘恢复数据,且由于数据通过非易失性内存进行备份,能够保证备份或恢复的过程不会出现数据丢失,提升了服务器的可靠性,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而且,通过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在,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实现了利用备用系统盘替换故障的主系统盘,并对主系统盘进行修复,节省了人工修复的资源耗费。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
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主系统盘存在数据更新时,将更新后的数据备份到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更新后的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获取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前的操作信息及日志信息,并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志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系统日志信息、基板管理控制器的日志信息、黑盒日志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未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剩余的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包括:
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已使用容量和数据内容是否保持一致;
在已使用容量或数据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下,判定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NVDIMM内存、PMEM内存。
8.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一致性校验模块,用于在所述服务器设置有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校验所述服务器中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备份至备用系统盘模块,用于在所述主系统盘与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判断是否全部备份模块,用于在所述主系统盘出现故障时,停止将所述主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并判断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是否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
备用系统盘替换主系统盘模块,用于在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全部备份至所述备用系统盘的情况下,采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以进入所述备用系统盘中的操作系统;
备用盘数据备份至主系统盘模块,用于在所述备用系统盘替换所述主系统盘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系统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并将所述非易失性内存中数据备份至所述主系统盘。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
CN202211203477.0A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55098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3477.0A CN115509815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3477.0A CN115509815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9815A true CN115509815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08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3477.0A Pending CN115509815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98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1331A (zh) * 2023-09-25 2023-11-03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日志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1331A (zh) * 2023-09-25 2023-11-03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日志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6991331B (zh) * 2023-09-25 2024-01-26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日志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4747B (zh) 一种服务器启动过程中的故障定位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909394B (zh) 一种服务器的配置文件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221508B (zh) 一种设备启动方法和装置
CN113064757B (zh) 一种服务器固件自恢复系统及服务器
CN101329631A (zh) 一种嵌入式系统自动检测和恢复启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82033B (zh) 一种交换机还原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86390A (zh) 家庭网关及其软件升级方法
CN113254048B (zh) 引导程序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538624A (zh) 一种服务器电源的维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509815A (zh) 一种服务器中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20301B (zh) 数据备份方法以及系统、数据恢复方法以及系统
CN111552592A (zh) 一种双备份启动方法及系统
US10824517B2 (en) Backup and recovery of configuration files in management device
CN114780298A (zh) 文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426268A (zh) 一种防止继电保护装置断电时文件系统损坏的方法
CN112559059A (zh) 一种bios选项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703985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带外管理设备
CN111427718B (zh) 文件备份方法、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2231150B (zh) 数据库集群中故障数据库恢复方法和装置
CN113849235A (zh)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3231561B2 (ja) バックアップメモリ制御方式
CN111427721A (zh) 异常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4003436A (zh) 一种软件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4218010B (zh) 一种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89232A (zh) 一种调制解调器及其错误恢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