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6423A - 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6423A
CN115506423A CN202211092859.0A CN202211092859A CN115506423A CN 115506423 A CN115506423 A CN 115506423A CN 202211092859 A CN202211092859 A CN 202211092859A CN 115506423 A CN115506423 A CN 115506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anchor
plate
head
monito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28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兵
马洪生
刘自强
张誉瀚
赵如雄
周海波
余强
牟琦
孙浩
张磊
冯靖
肖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ongch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ongch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ongch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ongch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28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6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6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6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3/00Testing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1/00Anchoring-bolts for roof, floor in galleries or longwall working, or shaft-lining protection
    • E21D21/02Anchoring-bolts for roof, floor in galleries or longwall working, or shaft-lining protection having means for indicating ten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涉及锚拉监测装置技术领域。该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包括:拉锚部分、定位支撑机构和监测机构。所述拉锚部分包括锚杆和锚头件,所述锚头件安装于所述锚杆一端。所述定位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弹性连接件、封堵头和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分别滑动套设于所述锚杆远离所述锚头件一端。根据本申请采用弹性连接件的弹力使得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垫板脱离,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值变化可预先了解监测锚拉支架的支撑状态,进行及时加固,可有效避免岩体发生滑坡等灾害状况。

Description

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锚拉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是在边坡、岩土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采场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锚杆支护有采用金属件、木件、聚合物件或其他材料制成杆柱,打入地表岩体或硐室周围岩体预先钻好的孔中,利用其头部、杆体的特殊构造和尾部托板,或依赖于黏结作用将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悬吊效果、组合梁效果、补强效果,以达到支护的目的。锚杆支护具有成本低、支护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占用施工净空少等优点。
锚杆支护中的拉锚受到边坡岩体内部的拉力以及压力,当边坡岩体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时对锚杆的拉力受到变化,锚杆支护能力下降,若不能够及时对锚杆支护部分进行监测,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支护的边坡岩体出现滑坡的状况造成严重灾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以解决当边坡岩体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时对锚杆的拉力受到变化,锚杆支护能力下降,若不能够及时对锚杆支护部分进行监测,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支护的边坡岩体出现滑坡的状况造成严重灾害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包括:拉锚部分、定位支撑机构和监测机构。
所述拉锚部分包括锚杆和锚头件,所述锚头件安装于所述锚杆一端;
所述定位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弹性连接件、封堵头和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分别滑动套设于所述锚杆远离所述锚头件一端,且所述第二垫板位于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锚头件之间,所述弹性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之间,且所述弹性连接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所述封堵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靠近所述第二垫板一侧,且所述锚杆滑动贯穿于所述锚头件,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位于所述第一垫板远离所述第二垫板一侧,且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螺接设置于所述锚杆外侧;
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靠近所述第二垫板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垫板靠近所述第一垫板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第二垫板一端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一垫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板远离所述第二垫板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杆端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板侧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杆滑动贯穿于所述安装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垫板侧面设置有可贯穿所述封堵头的通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垫板远离所述第一垫板一侧设置有钉齿若干个。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头件包括套筒头和端盖,所述套筒头螺接安装于所述锚杆远离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一端,且所述端盖固定设置于所述套筒头远离所述锚杆一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靠近所述套筒头一侧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插杆若干根,所述端盖远离所述套筒头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头外侧开设有环形槽若干个,且所述套筒头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环形槽相连通的纵向槽若干个。
上述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不能够对压力传感器进行位置调节。岩坡内部受力产生地质变化多是缓慢的过程,岩坡内部地质产生轻微变化造成拉锚产生轻微移动也可能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垫板立刻脱离,对岩体内部地质变化监测不够精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机构还包括支撑套筒、第一螺纹杆、第二固定螺母、U型支架、第二螺纹杆、第二弹簧和调节旋钮,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底部,所述支撑套筒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一垫板,且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所述压力传感器一端螺接插设于所述支撑套筒内部,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螺纹杆外部,所述U型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远离所述第二垫板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滑动贯穿于所述U型支架,且所述第二螺纹杆靠近所述支撑套筒一端螺接于所述支撑套筒内部,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U型支架和所述支撑套筒之间,且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螺纹杆外部,所述调节旋钮设置于所述U型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套筒一侧,且所述调节旋钮螺接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杆外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型支架和所述调节旋钮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第二调节螺母螺接套设于所述第二螺纹杆外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板侧面设置有限位槽口,所述支撑套筒滑动贯穿于所述限位槽口。
转动第二螺纹杆外部的调节旋钮,转动的调节旋钮调节第二螺纹杆在轴向位置移动,移动的第二螺纹杆带动端部的支撑套筒和压力传感器进行移动调节,使得压力传感器的的感应端部紧抵第二垫板,U型支架与支撑套筒之间的第二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转动第二固定螺母带动第一螺纹杆在支撑套筒内部转动,且在支撑套筒内部转动的第一螺纹杆同时带动端部的压力传感器沿着第一螺纹杆轴向微调移动,实现压力传感器传感端部紧抵第二垫板,方便实现对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垫板之前的距离调节。
在第二弹簧的弹性支撑作用下,压力传感器传感端部与第二垫板表面相接触,当岩坡内部发生地质变化,锚杆产生松动时,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第二弹簧逐渐舒张,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垫板之间的压力逐渐减小,直至压力传感器脱离第二垫板,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垫板之间的压力为零,通过观测压力传感器带来的压力数值变化,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岩坡内部的地质变化状况。
上述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压力传感器在第二弹簧的弹性配合下也难以精准地测探岩坡内部地质产生的微小变化。
该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还包括位移放大机构,所述位移放大机构包括L型伸缩板、顶板、底板、立板、支撑座、第一调节螺栓、第三弹簧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垫板靠近所述第一垫板一侧,所述L型伸缩板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垫板之间,且所述L型伸缩板底部角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L型伸缩板底端,且所述底板上表面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所述顶板固定连接于所述L型伸缩板顶部,且所述顶板顶端与所述第一垫板相接触,立板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垫板,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螺杆螺接贯穿于所述立板,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螺杆端部,所述第三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块,且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顶板相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型伸缩板包括L型板、插板和第二调节螺栓,所述L型板底部角端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L型板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L型板顶部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板底端滑动插设于所述插槽内部,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螺杆螺接贯穿于所述L型板延伸至所述插槽内部。
当岩坡内部地质发生微小变化时,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之间产生微小的距离变化,此时第三弹簧在压缩状态下始终紧抵顶板,即使得L型伸缩板和顶板绕着支撑座转动,且顶板顶端与第一垫板始终紧抵相接触。当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微小变化增大时,第一垫板带动第二螺纹杆、支撑套筒移动,即最终带动端部的压力传感器发生远离底板一侧的移动;且同时转动的L型伸缩板带动底部的底板转动,使得底板与压力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进一步加快压力传感器与底板之间的压力变化,提升压力传感器的监测灵敏度,即使较小的岩坡变化也能够更加灵敏地进行监测。
转动第二调节螺栓可以调节L型伸缩板的长度,转动第一调节螺栓调节第三弹簧与顶板之间的压力,皆是为了根据实际安装的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之间的距离,进行位移放大机构与监测机构的配合调节。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使用时,将锚杆和锚头件固定在岩体内部后,第二垫板与岩体表面接触,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母压制第一垫板移动,直至第一垫板一侧的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垫板相接触,此时弹性连接件处于压缩状态。当锚杆出现松动时,弹性连接件的弹力使得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垫板脱离,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值变化可预先了解监测锚拉支架的支撑状态,进行及时加固,可有效避免岩体发生滑坡等灾害状况。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锚头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垫板和封堵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弹性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监测机构和位移放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监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位移放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拉锚部分;110-锚杆;120-锚头件;121-套筒头;122-端盖;123-插杆;124-第一固定螺母;125-环形槽;126-纵向槽;20-定位支撑机构;210-第一垫板;211-安装孔;212-限位槽口;220-第二垫板;221-通口;222-钉齿;230-弹性连接件;231-第一弹簧;232-限位杆;233-限位块;240-封堵头;250-第一调节螺母;30-监测机构;310-压力传感器;320-支撑套筒;330-第一螺纹杆;340-第二固定螺母;350-U型支架;360-第二螺纹杆;370-第二弹簧;380-调节旋钮;390-第二调节螺母;40-位移放大机构;410-L型伸缩板;411-L型板;412-插板;413-第二调节螺栓;420-顶板;430-底板;440-立板;450-支撑座;460-第一调节螺栓;470-第三弹簧;480-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
请参阅图1-图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包括:拉锚部分10、定位支撑机构20和监测机构30。
其中,定位支撑机构20用于固定支撑拉锚部分10,监测机构30则是用于监测拉锚部分10。
请参阅图1,拉锚部分10包括锚杆110和锚头件120,锚头件120安装于锚杆110一端。锚头件120用于加强固定锚杆110的端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锚头件120包括套筒头121和端盖122。套筒头121螺接安装于锚杆110远离第一调节螺母250一端,且端盖122固定设置于套筒头121远离锚杆110一端;端盖122和套筒头121之间通过焊接设置。端盖122靠近套筒头121一侧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插杆123若干根,端盖122和插杆123之间通过螺接固定;端盖122远离套筒头121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母124。套筒头121外侧开设有环形槽125若干个,且套筒头121外侧壁开设有与环形槽125相连通的纵向槽126若干个。环形槽125和纵向槽126用于增加套筒头121外壁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用于稳定加固拉锚部分10。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定位支撑机构20包括第一垫板210、第二垫板220、弹性连接件230、封堵头240和第一调节螺母250。第一垫板210和第二垫板220分别滑动套设于锚杆110远离锚头件120一端,且第二垫板220位于第一垫板210和锚头件120之间,弹性连接件230位于第一垫板210和第二垫板220之间,且弹性连接件230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垫板210和第二垫板220。封堵头240固定设置于第一垫板210靠近第二垫板220一侧,封堵头240和第一垫板210之间采用焊接固定,且封堵头240位圆台状结构。且锚杆110滑动贯穿于锚头件120,第一调节螺母250位于第一垫板210远离第二垫板220一侧,且第一调节螺母250螺接设置于锚杆110外侧。监测机构30包括压力传感器310,压力传感器310设置于第一垫板210靠近第二垫板220一侧。
将锚杆110和锚头件120固定在岩体内部后,第二垫板220与岩体表面接触,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母250压制第一垫板210移动,直至第一垫板210一侧的压力传感器310与第二垫板220相接触,此时弹性连接件230处于压缩状态。当锚杆110出现松动时,弹性连接件230的弹力使得第一垫板210和第二垫板220之间的距离增大,压力传感器310与第二垫板220脱离,通过压力传感器310的压力数值变化可预先了解监测锚拉支架的支撑状态,进行及时加固,可有效避免岩体发生滑坡等灾害状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弹性连接件230包括第一弹簧231,第一弹簧231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垫板210和第二垫板220之间。第二垫板220靠近第一垫板210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32,第二垫板220和限位杆23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限位杆232远离第二垫板220一端滑动贯穿于第一垫板210。第一垫板210远离第二垫板220一侧设置有限位块233,限位块233固定连接于限位杆232端部。第一垫板210侧面设置有安装孔211,限位杆232滑动贯穿于安装孔211。
弹性连接件230中的第一弹簧231用于弹性支撑第一垫板210和第二垫板220。限位杆232用于限位第一弹簧231沿着限位杆232轴向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第二垫板220侧面设置有可贯穿封堵头240的通口221。第二垫板220远离第一垫板210一侧设置有钉齿222若干个;第二垫板220一侧的钉齿222可以使得第二垫板220能够与岩体表面稳定接触。
上述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不能够对压力传感器310进行位置调节。岩坡内部受力产生地质变化多是缓慢的过程,岩坡内部地质产生轻微变化造成拉锚产生轻微移动也可能压力传感器310与第二垫板220立刻脱离,对岩体内部地质变化监测不够精准。
请参阅图6和图7,监测机构30还包括支撑套筒320、第一螺纹杆330、第二固定螺母340、U型支架350、第二螺纹杆360、第二弹簧370和调节旋钮380。第一螺纹杆330一端固定连接于压力传感器310底部,支撑套筒320滑动贯穿于第一垫板210,第一垫板210侧面设置有限位槽口212,支撑套筒320滑动贯穿于限位槽口212。且第一螺纹杆330远离压力传感器310一端螺接插设于支撑套筒320内部,第二固定螺母340固定套设于第一螺纹杆330外部,第二固定螺母340和第一螺纹杆33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U型支架350设置于第一垫板210远离第二垫板220一侧,U型支架350和第一垫板2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螺纹杆360滑动贯穿于U型支架350,且第二螺纹杆360靠近支撑套筒320一端螺接于支撑套筒320内部。第二弹簧370位于U型支架350和支撑套筒320之间,且第二弹簧370套设于第二螺纹杆360外部,调节旋钮380设置于U型支架350远离支撑套筒320一侧,且调节旋钮380螺接设置于第二螺纹杆360外部。U型支架350和调节旋钮380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390,第二调节螺母390螺接套设于第二螺纹杆360外部。
转动第二螺纹杆360外部的调节旋钮380,转动的调节旋钮380调节第二螺纹杆360在轴向位置移动,移动的第二螺纹杆360带动端部的支撑套筒320和压力传感器310进行移动调节,使得压力传感器310的的感应端部紧抵第二垫板220,U型支架350与支撑套筒320之间的第二弹簧37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转动第二固定螺母340带动第一螺纹杆330在支撑套筒320内部转动,且在支撑套筒320内部转动的第一螺纹杆330同时带动端部的压力传感器310沿着第一螺纹杆330轴向微调移动,实现压力传感器310传感端部紧抵第二垫板220,方便实现对压力传感器310与第二垫板220之前的距离调节。
在第二弹簧370的弹性支撑作用下,压力传感器310传感端部与第二垫板220表面相接触,当岩坡内部发生地质变化,锚杆110产生松动时,第一垫板210和第二垫板22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第二弹簧370逐渐舒张,压力传感器310与第二垫板220之间的压力逐渐减小,直至压力传感器310脱离第二垫板220,压力传感器310与第二垫板220之间的压力为零,通过观测压力传感器310带来的压力数值变化,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岩坡内部的地质变化状况。
上述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压力传感器310在第二弹簧370的弹性配合下也难以精准地测探岩坡内部地质产生的微小变化。
请参阅图6和图8,该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还包括位移放大机构40,位移放大机构40包括L型伸缩板410、顶板420、底板430、立板440、支撑座450、第一调节螺栓460、第三弹簧470和支撑块480。支撑座450固定设置于第二垫板220靠近第一垫板210一侧,支撑座450和第二垫板22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L型伸缩板410倾斜设置于第一垫板210和第二垫板220之间,且L型伸缩板410底部角端转动连接于支撑座450。底板430固定连接于L型伸缩板410底端,且底板430上表面与压力传感器310相接触。顶板420固定连接于L型伸缩板410顶部,且顶板420顶端与第一垫板210相接触。立板440顶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垫板210,立板440和第一垫板21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第一调节螺栓460的螺杆螺接贯穿于立板440,支撑块480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螺栓460的螺杆端部,第三弹簧470一端连接于支撑块480,第三弹簧470和支撑块48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且第三弹簧470另一端与顶板420相接触。L型伸缩板410包括L型板411、插板412和第二调节螺栓413。L型板411底部角端与支撑座450转动连接,L型板411底端与底板430固定连接,L型板411和底板43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L型板411顶部设置有插槽,插板412底端滑动插设于插槽内部,第二调节螺栓413的螺杆螺接贯穿于L型板411延伸至插槽内部。
当岩坡内部地质发生微小变化时,第一垫板210和第二垫板220之间产生微小的距离变化,此时第三弹簧470在压缩状态下始终紧抵顶板420,即使得L型伸缩板410和顶板420绕着支撑座450转动,且顶板420顶端与第一垫板210始终紧抵相接触。当第一垫板210和第二垫板220之间的距离发生微小变化增大时,第一垫板210带动第二螺纹杆360、支撑套筒320移动,即最终带动端部的压力传感器310发生远离底板430一侧的移动;且同时转动的L型伸缩板410带动底部的底板430转动,使得底板430与压力传感器310之间的距离增大,进一步加快压力传感器310与底板430之间的压力变化,提升压力传感器310的监测灵敏度,即使较小的岩坡变化也能够更加灵敏地进行监测。
转动第二调节螺栓413可以调节L型伸缩板410的长度,转动第一调节螺栓460调节第三弹簧470与顶板420之间的压力,皆是为了根据实际安装的第一垫板210与第二垫板220之间的距离,进行位移放大机构40与监测机构30的配合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压力传感器31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压力传感器31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其中,压力传感器310可与外部显示设备或者报警设备进行连接用于监测使用,而压力传感器310与外部显示设备或者报警设备的连接以及使用方式均为已经公开的现有技术手段,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锚部分(10),所述拉锚部分(10)包括锚杆(110)和锚头件(120),所述锚头件(120)安装于所述锚杆(110)一端;
定位支撑机构(20),所述定位支撑机构(20)包括第一垫板(210)、第二垫板(220)、弹性连接件(230)、封堵头(240)和第一调节螺母(250),所述第一垫板(210)和所述第二垫板(220)分别滑动套设于所述锚杆(110)远离所述锚头件(120)一端,且所述第二垫板(220)位于所述第一垫板(210)和所述锚头件(120)之间,所述弹性连接件(230)位于所述第一垫板(210)和所述第二垫板(220)之间,且所述弹性连接件(230)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垫板(210)和所述第二垫板(220),所述封堵头(240)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210)靠近所述第二垫板(220)一侧,且所述锚杆(110)滑动贯穿于所述锚头件(120),所述第一调节螺母(250)位于所述第一垫板(210)远离所述第二垫板(220)一侧,且所述第一调节螺母(250)螺接设置于所述锚杆(110)外侧;
监测机构(30),所述监测机构(30)包括压力传感器(310),所述压力传感器(310)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210)靠近所述第二垫板(220)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230)包括第一弹簧(231),所述第一弹簧(231)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垫板(210)和所述第二垫板(2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220)靠近所述第一垫板(210)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32),所述限位杆(232)远离所述第二垫板(220)一端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一垫板(2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210)远离所述第二垫板(220)一侧设置有限位块(233),所述限位块(233)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杆(232)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210)侧面设置有安装孔(211),所述限位杆(232)滑动贯穿于所述安装孔(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220)侧面设置有可贯穿所述封堵头(240)的通口(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220)远离所述第一垫板(210)一侧设置有钉齿(222)若干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件(120)包括套筒头(121)和端盖(122),所述套筒头(121)螺接安装于所述锚杆(110)远离所述第一调节螺母(250)一端,且所述端盖(122)固定设置于所述套筒头(121)远离所述锚杆(110)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22)靠近所述套筒头(121)一侧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插杆(123)若干根,所述端盖(122)远离所述套筒头(121)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母(1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头(121)外侧开设有环形槽(125)若干个,且所述套筒头(121)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环形槽(125)相连通的纵向槽(126)若干个。
CN202211092859.0A 2022-09-08 2022-09-08 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 Pending CN115506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2859.0A CN115506423A (zh) 2022-09-08 2022-09-08 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2859.0A CN115506423A (zh) 2022-09-08 2022-09-08 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6423A true CN115506423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04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2859.0A Pending CN115506423A (zh) 2022-09-08 2022-09-08 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642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28367U (zh) * 2015-11-17 2016-05-1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巷道底鼓测量装置
CN205719364U (zh) * 2016-06-27 2016-11-23 山东科技大学 锚杆支护承载力快速测试装置
CN112627871A (zh) * 2020-12-24 2021-04-0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可伸缩的自动卸压式锚杆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28367U (zh) * 2015-11-17 2016-05-1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巷道底鼓测量装置
CN205719364U (zh) * 2016-06-27 2016-11-23 山东科技大学 锚杆支护承载力快速测试装置
CN112627871A (zh) * 2020-12-24 2021-04-0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可伸缩的自动卸压式锚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29879B1 (ko) 조정 가능한 항복 록 볼트 및 그라우트 록 앵커의 전체 항복량을 조정하는 방법
CN110067582A (zh) 用于围岩支护、失稳监测的锚杆及其安装方法
CN110159250B (zh) 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化集成监管设备
CN110925003B (zh) 一种多级应力及位移控制可伸长锚杆与多功能智能监测装置
CN112484693B (zh) 一种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装置
US201602518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helical piles
CN104763432A (zh) 一种高应力巷道围岩卸压控制大变形的方法
US567508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tectonic stresses and quantitative forecast of shallow earthquakes
CN115398081A (zh) 包括传感器组件的岩石锚杆组件
CN109915188B (zh) 一种高强稳阻可卸压回收锚杆及围岩变形监测方法
CN107870351B (zh) 一种孔内及孔外双重固定可回收式微震传感器安装方法
CN115506423A (zh) 用于原地加固危岩带锚拉结构的监测装置
US4289426A (en) Friction rock stabiliz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and a method of stabilizing an earth structure
CN113982514B (zh) 一种井下侧壁传感器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0700869B (zh) 一种锚杆支护结构
CN2830644Y (zh) 可控预应力超高强锚杆
Liew et al. Fallacy of capacity performance & innovation improvement of jack-in piling in Malaysia
CN216108483U (zh) 一种预应力锚固施工装置
CN112098140A (zh) 一种地质勘测设备及其勘测方法
CN210742019U (zh) 一种锚杆承载力试验用测试装置
CN213899022U (zh) 一种内撑扩张型拉力与锚固力监测锚杆
CN116793296A (zh) 地表移动变形监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监测方法
CN214616364U (zh) 一种煤矿井下开采用的凿坑装置
CN220285742U (zh) 一种稳固辅助装置
CN115341593B (zh) 深基坑地表位移自动多点位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