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9807A - 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9807A
CN115499807A CN202110677353.5A CN202110677353A CN115499807A CN 115499807 A CN115499807 A CN 115499807A CN 202110677353 A CN202110677353 A CN 202110677353A CN 115499807 A CN115499807 A CN 115499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ervice
network element
object identifier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73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6773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980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0045 priority patent/WO202226244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9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98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该网元配置方法包括:获取触发信息,根据所述触发信息发起业务流程;获取对象标识,其中,所述对象标识归属于所述业务流程的业务对象;通过针对所述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将所述对象标识传递至目标网元,其中,所述目标网元在所述业务流程中位于所述AMF的下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只需要进行一次部署下发,即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将对象标识传递至各个目标网元,实现了对象标识的自动配置,有效减少了运维的复杂度,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第五代通信(5th GenerationCommunication,5GC)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网络定制需求,需要针对运维数据和运营策略进行差异化管控。对于传统的核心网模式,差异化管控通常基于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跟踪区域码(Tracking Area Code,TAC)和切片等较粗的粒度,而切片或者DNN可能由多个企业共享,很难针对每个企业进行管控。
虽然DNN结合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号段也能针对企业进行区分,但是设置和映射关系维护都需要通过运维在逐个网元完成,增加了运维的复杂性,而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能够以实现对象标识的自动配置,减少运维的复杂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元配置方法,应用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所述网元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触发信息,根据所述触发信息发起业务流程;
获取对象标识,其中,所述对象标识归属于所述业务流程的业务对象;
通过针对所述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将所述对象标识传递至目标网元,其中,所述目标网元在所述业务流程中位于所述AMF的下游。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配置方法,应用于网元,所述网元应用第一方面所述的网元配置方法配置有对象标识,所述业务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业务创建请求,所述业务创建请求包括目标对象标识和目标业务;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标识确定目标业务对象,针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配置所述目标业务。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网元配置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业务配置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获取触发信息,根据所述触发信息发起业务流程;获取对象标识,其中,所述对象标识归属于所述业务流程的业务对象;通过针对所述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将所述对象标识传递至目标网元,其中,所述目标网元在所述业务流程中位于所述AMF的下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只需要进行一次部署下发,即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将对象标识传递至各个目标网元,实现了对象标识的自动配置,有效减少了运维的复杂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元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签约数据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获取业务策略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递对象标识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逐个网元传递对象标识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重新传递对象标识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示例一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示例二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示例三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关联关系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目标策略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示例四的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元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该网元配置方法包括:获取触发信息,根据所述触发信息发起业务流程;获取对象标识,其中,所述对象标识归属于所述业务流程的业务对象;通过针对所述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将所述对象标识传递至目标网元,其中,所述目标网元在所述业务流程中位于所述AMF的下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只需要进行一次部署下发,即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将对象标识传递至各个目标网元,实现了对象标识的自动配置,有效减少了运维的复杂度,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元配置方法,应用于AMF,网元配置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110、步骤S120和步骤S130。
步骤S110,获取触发信息,根据触发信息发起业务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信息可以是任意能够使得AMF发起业务流程的请求信息,例如,终端(User Equipment,UE)发送的注册请求或者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创建请求,能够使得AMF发起对应的业务流程即可,本实施例并不涉及业务流程的发起方式的改进,在此不多作赘述。
步骤S120,获取对象标识,其中,对象标识归属于业务流程的业务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信息可以携带有对象标识,也可以通过AMF根据触发信息获取对象标识,例如触发信息为注册请求,UE只需要发送设备信息,能够使得AMF根据设备信息从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或者策略控制功能(PolicyControl Functionality,PCF)的签约数据中匹配出对应的对象标识即可;又如,当触发信息为PDU会话创建请求,由于UE已经完成注册,AMF通过注册流程获取到了对象标识,因此可以直接确定与UE对应的对象标识,进行后续操作;又如,当触发信息为变更对象标识的请求,则触发信息中携带有对象标识,AMF可以从触发信息中获取对象标识,从而根据对象标识进行后续的去注册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对象标识可以是任意粒度,例如对于不同企业进行的配置,对象标识可以是针对每一个企业,当然,对象标识也可以采用较粗的粒度,针对若干个具有相同特定业务特征的企业,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对象标识所对应的粒度,在此不多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象标识可以是任意形式,例如采用根据某一标准指定的数值、字母等,本实施例对对象标识的具体形式不作过多限定。
步骤S130,通过针对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将对象标识传递至目标网元,其中,目标网元在业务流程中位于AMF的下游。
需要说明的是,AMF为核心网的控制面实体,用于用户的移动性管理,因此对于大多数业务流程,AMF位于业务流程的上游,能够发起各种业务流程,因此,通过AMF获取对象标识,并且将对象标识加入至针对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能够使得对象标识传递至每个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业务流程中位于AMF下游的网元的类型根据具体的业务流程确定即可,例如对于PDU会话创建流程,AMF的下游网元为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各种业务流程所涉及的网元,在此不多作赘述。
例如,参考图2所示的系统结构,包括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usiness&OperationSupport System,BOSS),UDM、PCF、AMF、SMF、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计费功能(Charging Function,CHF),BOSS在获取到签约数据后下发至UDM和PCF,AMF通过注册流程从UDM获取对象标识,AMF通过创建PDU会话流程,将对象标识传递至SMF,SMF根据流程进一步传递至CHF和UPF,从而实现对象标识的自动传递,减少了运维的复杂度。
另外,AMF与UDM通信连接,参照图3,触发信息为注册请求,在一实施例中,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2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310,将注册请求针对的对象确定为业务对象;
步骤S320,发起注册流程,从UDM保存的签约数据中获取与业务对象相对应的对象标识,其中,签约数据由BOSS下发至UDM,签约数据携带有对象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BOSS将签约数据下发至UDM,能够实现对象标识在UDM的部署,属于传递对象标识的前序步骤,使得UDM中具备数据基础,从而AMF能够从UDM中获取到对象标识,并通过后续的PDU会话创建流程传递至其他相关网元,从而将对象标识传递至尽可能多的网元中,从而实现对象标识的自动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通过在签约信息中增加参数的方式实现对象标识的添加,例如通过BOSS在签约信息中增加两个参数,分别为“企业标识”和“企业组标识”,其中,企业标识用于标识具体的企业,企业组标识用于表征该企业所归属的企业组,在该企业组的企业具有相似的业务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如何在BOSS的签约信息中增加参数,以及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参数的数量,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赘述,能够实现签约数据携带有至少一种对象标识即可。
另外,AMF与PCF通信连接,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在执行完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20之后,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410,向PCF发送策略请求信息,策略请求信息携带有对象标识;
步骤S420,获取并应用PCF根据对象标识反馈的业务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BOSS的签约数据除了下发至UDM,还可以下发至PCF中,在AMF从UDM获取到对象标识后,可以在向PCF请求业务策略的策略请求信息中添加对象标识,使得PCF既可以对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校验,也能够使得PCF根据对象标识指定并下发接入和移动性策略。
另外,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3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510,根据业务流程确定目标服务接口,目标服务接口用于与下一个流程节点的网元进行信息交互;
步骤S520,根据对象标识在目标服务接口增加标识信元;
步骤S530,通过标识信元将对象标识传递至下一个流程节点的网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业务流程,相邻的两个网元之间使用的服务接口可能不同,为了对象标识能够通过业务流程进行传递,可以先确定当前的业务流程所涉及的目标服务接口,并在目标服务接口增加接口信元,使得下游网元能够获取到标识信元,从而得到对象标识。例如,在创建PDU会话流程中,SMF为AMF的下游网元,AMF可以在发送会话创建请求的服务接口中增加标识信元,从而使得SMF通过会话创建请求信息得到对象标识。
另外,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3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610,通过针对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使得对象标识在业务流程所对应的全部目标网元中逐个传递,从而使全部的目标网元获取并保存对象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业务流程通常涉及多个网元,因此,为了确保尽可能多的网元得到对象标识,可以通过图5实施例所示的操作,将对象标识在业务流程的全部网元中逐级传递,处于相邻位置的上游网元传递至下游网元,以此类推,直至传递至业务流程最后一个流程节点所对应的网元,从而实现了对象标识的自动配置。
另外,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在执行完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30之后,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710,当获取到与对象标识相对应的标识变更请求,发起去注册流程,并通过针对去注册流程的信息交互向目标网元传递对象标识,以使目标网元删除在先得到的对象标识;
步骤S720,从标识变更请求中获取新的对象标识,并针对业务对象重新发起注册流程;
步骤S730,通过重新发起的注册流程的信息交互将新的对象标识传递至目标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象标识并不是保持不变的,因此,在对象标识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错误的对象标识导致业务出错,需要确保修改全部网元中的对象标识,而去注册流程能够在全部的网元中删除业务对象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发起去注册流程将在先的对象标识删除,例如,可以在去注册流程的触发信息中增加去注册原因值,在该去注册原因值中增加对象标识,从而使得下游的每个网元得到去注册原因值后从本地删除对象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在通过去注册流程删除在先的对象标识之后,需要重新配置新的对象标识,可以通过新的对象标识重新发起注册流程,具体的方式可以参考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为了叙述简便在此不重复赘述。
另外,为了更好地对图1至图7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以下结合图2所示的系统结构,提出三个具体示例。
示例一:注册流程
参考图8,在该注册流程中,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810,企业用户开通入网,BOSS向PCF和UDM下发签约数据,在签约信息中新增“企业标识”和“企业组标识”两个参数;
步骤S820,AMF获取注册请求,发起注册流程;
步骤S830,在Nudm_SDM_Get服务接口中的AccessAndMobilitySubscriptionData类型增加企业标识信元,使得AMF将通过Nudm_SDM_Get服务接口向UDM获取签约数据;
步骤S840,在PCF的Npcf_SMPolicyControl服务接口中PolicyAssociationRequest类型新增企业标识信元,AMF向PCF发送Npcf_AMPolicyControl_CreateRequest消息,建立接入管理(Access Management,AM)策略控制关联,PCF收到请求后可基于企业标识或企业组标识制定并下发接入和移动性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仅对做出改进的步骤进行阐述说明,在相邻的两个步骤之间还可能存在相关协议规定的流程,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该流程,在此不多作赘述。
示例二:会话创建流程
步骤S910,UE向AMF发送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消息,发起会话创建流程;
步骤S920,AMF收到请求后,根据基于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DNN等信息为PDU会话建立选择SMF,然后通过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Request消息向SMF请求创建SM上下文;
步骤S930,SMF通过与UDM间的获取签约流程再次获取企业标识并与前端携带的标识进行校验;
步骤S940,SMF发送Npcf_SMPolicyControl_CreateRequest消息,向PCF请求策略模式(Strategy Model,SM)策略关联,PCF收到请求后可基于企业标识或企业组标识制定并下发控制策略;
步骤S950,SMF发送Nchf_ConvergedCharging_Create Requset,向CHF创建计费会话请求;
步骤S960,SMF开始建立与UPF的连接,提供用于该PDU会话的数据监测、报告规则、CN隧道信息,SMF向UPF发送PFCP Session Establishment Request消息,从而将该标识最终传递至UPF。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仅对做出改进的步骤进行阐述说明,在相邻的两个步骤之间还可能存在相关协议规定的流程,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该流程,在此不多作赘述。
示例三:企业标识变更
步骤S1010,当已注册的用户所签约的企业标识发生变更时,UDM将通过Nudm_UECM_Deregistration Notification消息通知AMF用户去注册,新增去注册原因值为"UE_Enterprise_IDENTITY_CHANGE",AMF收到通知后,将触发用户的去注册流程,如果会话存在,将发起会话释放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去注册后会重新注册并进行新的会话创建,可以参考示例一和示例二的流程,在此不重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仅对做出改进的步骤进行阐述说明,在相邻的两个步骤之间还可能存在相关协议规定的流程,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该流程,在此不多作赘述。
另外,参照图11,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配置方法,应用于网元,网元应用如上实施例所述的网元配置方法配置有对象标识,业务配置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1110和步骤S1120。
步骤S1110,获取业务创建请求,业务创建请求包括目标对象标识和目标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创建请求可以通过网络能力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Function,NEF)获取,并且下发给相对应的目标网元。目标业务可以是针对不同企业或者不同企业组的统计、收集、上报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监控告警及策略和计费控制,根据实际需求选取具体的目标业务即可。
步骤S1120,根据目标对象标识确定目标业务对象,针对目标业务对象配置目标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网元中已经配置有对象标识,因此可以在业务创建请求中添加相同类型的标识,从而使得NEF能够确定对应的业务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业务所对应的网元不同,因此在确定目标业务对象之后,还需要确定对应的网元,针对该网元进行目标业务的配置。
例如,参考图12,在图2所示的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增加NEF,其中NEF与各网元通信连接,从而使得NEF在获取到业务创建请求之后,能够传递至对应的业务网元。通过NEF和对象标识的设置,能够为用户提供能力开放接口,从而实现自主运维和运营。
另外,参照图13,在一实施例中,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12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1310,建立所述目标业务与所述目标对象标识的关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到目标对象标识和目标业务之后,可以通过建立关联关系,使得目标业务能够针对特定的目标对象标识,从而使得目标业务的运行是针对目标对象标识所对应的业务对象,从而提高运维的便利性。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网元为PCF,目标业务为目标策略,参照图14,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12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1412,建立目标策略与目标对象标识的关联关系;
步骤S1420,确定目标策略所对应的目标业务网元,将目标策略和关联关系下发至目标业务网元,以使目标业务网元根据关联关系确定目标对象标识,并根据目标对象标识确定目标业务对象,从而针对目标业务对象应用目标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NEF的设置,使得企业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制定运维和运营策略,例如,根据企业对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需求,创建针对自身的QoS策略,可以通过业务创建请求,在业务创建请求中添加目标对象标识,从而使得PCF能够针对该企业用户向SMF下发特定的QoS策略。
为了更好地说明业务配置方法的技术方案,以下提出一个具体示例。
示例四:状态监控订阅
参考图15,该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1510,企业用户通过运营系统向NEF发送订阅请求,订阅对本企业用户终端状态监控,其中,订阅请求携带有企业用户的企业标识;
步骤S1520,UE向5GC发起注册,通过NEF通知企业运营系统该终端状态可达;
步骤S1530,企业运营系统记录并更新当前实时的终端状态列表。
另外,参照图1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元,该网元包括:存储器1610、处理器1620及存储在存储器1610上并可在处理器16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620和存储器161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网元配置方法或者业务配置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1610中,当被处理器1620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AMF的网元配置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S110至步骤S130、图3中的方法步骤S310至步骤S320、图4中的方法步骤S410至步骤S420、图5中的方法步骤S510至步骤S53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图7中的方法步骤S710至步骤S730、图8中的方法步骤S810至步骤S840、图9中的方法步骤S910至步骤S960、图10中的方法步骤S1010;或者,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网元的业务配置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1中的方法步骤S1110至步骤S1120、图13中的方法步骤S1310、图14中的方法步骤S1410至步骤S1420、图15中的方法步骤S1510至步骤S1530。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例如,被上述网元实施例中的一个处理器执行,可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AMF的网元配置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S110至步骤S130、图3中的方法步骤S310至步骤S320、图4中的方法步骤S410至步骤S420、图5中的方法步骤S510至步骤S53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图7中的方法步骤S710至步骤S730、图8中的方法步骤S810至步骤S840、图9中的方法步骤S910至步骤S960、图10中的方法步骤S1010;或者,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网元的业务配置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1中的方法步骤S1110至步骤S1120、图13中的方法步骤S1310、图14中的方法步骤S1410至步骤S1420、图15中的方法步骤S1510至步骤S153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网元配置方法,应用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所述网元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触发信息,根据所述触发信息发起业务流程;
获取对象标识,其中,所述对象标识归属于所述业务流程的业务对象;
通过针对所述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将所述对象标识传递至目标网元,其中,所述目标网元在所述业务流程中位于所述AMF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MF与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DM通信连接,所述触发信息为注册请求,所述获取对象标识,包括:
将所述注册请求针对的对象确定为所述业务对象;
发起注册流程,从所述UDM保存的签约数据中获取与所述业务对象相对应的所述对象标识,其中,所述签约数据由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下发至所述UDM,所述签约数据携带有所述对象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MF与策略控制功能PCF通信连接,在所述获取对象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PCF发送策略请求信息,所述策略请求信息携带有所述对象标识;
获取并应用所述PCF根据所述对象标识反馈的业务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流程确定目标服务接口,所述目标服务接口用于与下一个流程节点的网元进行信息交互;
根据所述对象标识在所述目标服务接口增加标识信元;
通过所述标识信元将所述对象标识传递至所述下一个流程节点的网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针对所述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将所述对象标识传递至目标网元,包括:
通过所述针对所述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使得所述对象标识在所述业务流程所对应的全部目标网元中逐个传递,从而使全部的所述目标网元获取并保存所述对象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针对所述业务流程的信息交互将所述对象标识传递至目标网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获取到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对应的标识变更请求,发起去注册流程,并通过针对所述去注册流程的信息交互向目标网元传递所述对象标识,以使所述目标网元删除在先得到的所述对象标识;
从所述标识变更请求中获取新的对象标识,并针对所述业务对象重新发起注册流程;
通过重新发起的注册流程的信息交互将所述新的对象标识传递至所述目标网元。
7.一种业务配置方法,应用于网元,所述网元应用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网元配置方法配置有对象标识,所述业务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业务创建请求,所述业务创建请求包括目标对象标识和目标业务;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标识确定目标业务对象,针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配置所述目标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配置所述目标业务,包括:
建立所述目标业务与所述目标对象标识的关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为PCF,所述目标业务为目标策略,所述针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配置所述目标业务,包括:
建立所述目标策略与所述目标对象标识的关联关系;
确定所述目标策略所对应的目标业务网元,将所述目标策略和所述关联关系下发至所述目标业务网元,以使所述目标业务网元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目标对象标识,并根据所述目标对象标识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象,从而针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应用所述目标策略。
10.一种网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元配置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业务配置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元配置方法,或者,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业务配置方法。
CN202110677353.5A 2021-06-18 2021-06-18 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4998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7353.5A CN115499807A (zh) 2021-06-18 2021-06-18 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
PCT/CN2022/090045 WO2022262441A1 (zh) 2021-06-18 2022-04-28 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7353.5A CN115499807A (zh) 2021-06-18 2021-06-18 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9807A true CN115499807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65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7353.5A Pending CN115499807A (zh) 2021-06-18 2021-06-18 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9807A (zh)
WO (1) WO20222624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4836C (zh) * 2005-10-22 2009-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跟踪的方法和系统
CN109548008B (zh) * 2017-08-15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侧对远端用户设备的识别和控制方法以及设备
CN111436160B (zh) * 2019-01-15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66149B (zh) * 2019-09-26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业务的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21056448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和通信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62441A1 (zh) 2022-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6160B (zh) 一种局域网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140048B2 (en) Sharable storage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data analytics
CN110536279B (zh) 一种用户数据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用户数据演进系统
CN109547221B (zh) 大数据分析服务提供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188616A (zh) 一种终端组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2134730B (zh) 网络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US20220124015A1 (en) Historical data support enhancement for network entities
WO2022062807A1 (zh) 设备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230345212A1 (en) Charg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104432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service migration
CN113841429B (zh) 用于发起切片特定的认证和授权的通信网络组件和方法
KR102252562B1 (ko) 서비스 가입 방법 및 장치
EP3054728B1 (en)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CN115499807A (zh) 网元配置方法、业务配置方法、网元、存储介质
CN107425994B (zh) 一种实现参数远程管理的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US20230090543A1 (en) User Plane Security Enforcement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428734B (zh) 计费实现系统、计费实现方法及计费管理功能实体
CN104254063B (zh) 基于wifi更新优选漫游列表的接入方法、系统与终端
CN112968921B (zh)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44105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CN116420363A (zh) 用于支持用户简档和策略信息的迁移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968788A (zh) 网络切片容量设置方法、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2031156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EP4300895A1 (en) 5g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5g message center,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4066347A1 (zh) 承载建立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